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王想走想留,岂容你指手划脚。”
对于耶律图的愤怒,赵孝锡却突然笑道:“这么说,耶律王子真这么急着离开兴庆,那本王是不是可以认为。这两晚的袭击,都是王子谋划的?
如果不是王子组织的,为何会做贼心虚这么想离开呢?现在赫然将军,正在抓紧调查凶手,你这样匆匆离开,是不是应该给大家一个解释呢?
本王说了,如果你决心要走,本王也不会阻拦于你。只是王子此番归途甚远,这路上如果遇到什么凶手,或者什么不明武装的袭击,只怕王子能否回大辽真是个未知数。”
听着赵孝锡讲出的话,耶律图冷着脸道:“巴蜀郡王,你真想与本王为敌?”
‘错,大宋与大辽本就是敌对关系。就算今日,我们握手言和,它日早晚都会在战场相见。只是有一点,本王公私分明,今日阻拦,只为求证暗杀小妹之元凶。
如王子不是做贼心虚,就应等到真凶被抓再离开。你现在离开,正中凶手的下怀。据本王所知,王子虽倍受辽帝跟辽后宠爱。可某人实力同样不弱哦!
有些话,相信不用本王多说什么,王子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希望替人背黑锅吧!刺杀吐蕃王子,暗杀大宋郡主,还有意图射杀西夏公主的黑锅,王子确定要背?’
伴随着赵孝锡将这话说出来,看着那些百姓的指指点点。耶律图很快明白,如果今日他真的要离开,说不定这脏水就泼到他身上。
虽然他不在意这点脏水,可很担心赵孝锡不按常理出牌。真配合西夏对他展开追杀,仅凭他手下这几百人,未必能保护他安全返回大辽。
做为耶律图身边的谋士,同样意识到这点,也明白赵孝锡意指的是什么。那位低调的耶律齐,相比耶律图确实是个巨大的威胁啊!
很快上前道:“王子殿下,现在的形势,我们怕是不能离开了。如果真走了,三国的责难,只怕国主也很难应对。最重要的是,手下觉得,此事应该不简单。
我们被人当枪使,站在前面被人栽脏了。所以,手下建议,不如再西夏多停留两天,另发秘信告知国主,请大军在夏辽边境接应,保王子安全返辽。”
听着谋士的建议,耶律图尽管心有不甘,却也明白其中的得失。望着赵孝锡的淡然表情,耶律图很快放狠话道:“巴蜀郡王,今天的事,本王记住了!”
重新钻进马车,耶律图手下的谋士,很快下令取消出城。队伍又重新退了回来,往先前撤离的驿馆回去。至于死去的两个武士,看来也真的白死了!
清楚耶律图肯定记恨今天的事情,可在赵孝锡看来,他与耶律图本身就不可能成为朋友。就跟慕容复一样,他们各自的终极目的不一样,注定是天生的对手。
既然是对手,赵孝锡又岂会在意,耶律图对他是否有好感呢!如果耶律图在事情没调查清楚,就敢出城的话,赵孝锡真会下令武卫,对他展开追杀将其留在西夏。
只是眼下在赵孝锡看来,那位耶律齐才是真正的对手。两个大辽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赵孝锡觉得,让耶律图上位会对大宋更有利。
至于耶律齐,此番的事情,不管跟他有没有关系。赵孝锡心里,已然将他划为死人。只是能找到耶律齐刺杀李清露的证据,会让他杀人报仇更合理一些。
对于这场发生在城门口的事情,让不少西夏皇城的百姓,记住了赵孝锡的强悍霸道。而有关赵孝锡这位巴蜀郡王的事迹,很快变成皇城百姓谈论的话题。
很快远在辽夏边境的拓跋族,就收到了赵孝锡抵达西夏皇城的消息。亲身经历跟他打交道的拓跋野,很快又接受了部落首领的命令,带着一支千人骑兵队往皇城赶。
至于拓跋野此番赶来皇城,到底意欲何为,赵孝锡也没怎么关系。阻止耶律图的离开,皇宫就派人传来消息,赵茑终于苏醒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兄弟间的算计
得知消息匆匆赶来皇宫的赵孝锡,看到一脸疲惫虚弱的赵茑,正在木婉清的照顾下,喝着一碗参鸡汤,也显得非常的高兴。能醒来,至少代表第一关闯过去了!
望着一脸激动的赵孝锡,九死一生过的赵茑,也终于明白世道凶险的道理。对于当时全然不顾危险,去替段誉挡那一箭,赵茑其实也想不明白为什么。
在离家的这段时间里,或许是她也习惯了段誉对她的照顾。又或许有了别样的想法,看到有人想射杀段誉,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他死,却没考虑这样做会把命搭进去。
想着中箭后,赵孝锡那激烈的反应,从小就粘着这位二哥的赵茑,也清楚她在这位二哥心中,同样没人可以取代。那怕木婉清这些未来的嫂子,同样取代不了她。
看着赵孝锡一脸兴奋跟紧张的神情,虚弱的赵茑还是露出一丝笑意道:“二哥,茑儿让你担心了。我受伤的事情,你没传信给父王跟母妃她们吧?”
对于赵茑的担心,赵孝锡安慰道:“你说呢?不过,这次你真的把二哥吓坏了。以后千万别那样冲动,不管任何时候,保护自己才是前提。
虽然我知道你担心誉哥的安全,可他相比你而言,武功更为高强。想要暗杀于他,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是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那样奋不顾身呢?”
此言一出,站在一旁的段誉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可在不好意思之时,他又很期待赵茑的回答。做为一个男人。他同样想知道,赵茑对他是否有情!
面对赵孝锡的询问。赵茑却迅速脸红了起来。没等她回答,木婉清却笑骂道:“你这当哥的。怎么尽关心女儿家的心事,有什么话不能等单独的时候问吗?
行了,刚才医馆的太医前来诊治过,他们说茑儿的情况还好。不过,也不能太过大意,这几天同样要好好照顾。只有什么时候,那些伤口结痂了,才说明问题不大了。”
尽管这年头没发炎一说,可伤口化脓却是每个医者最担心的情况。眼下赵孝锡让人与烈酒。替赵茑擦拭伤口,很大情况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可现在的情况是,能否保证伏伤口不化脓,全看医护跟照料。当然,最重要也要看赵茑的体质。如果伤口不化脓,正常的结痂愈合,那伤势早晚都会复员。
被木婉清打断之后,赵孝锡也不再询问这种事情。感情这种东西,确实是急不来的。尤其是。面对赵茑这个妹妹,还有段誉这个兄弟时,一切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给赵茑用过一些汤米,赵孝锡交待她最近好好休息。打着他旗号的卫队。已然进入了西夏,不日就将抵达兴庆府与他汇合。
有了这支明面上的力量,赵孝锡也不愁手中无人可用。而卫队的抵达。同样引起了不少有心人的注意。可面对赵孝锡的强势,西夏方面也选择了忍让。
在如今这种情况下。西夏如果不想四处树敌,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赵孝锡的身上。而面对这种情况。赵孝锡同样发出密信,让镖局控制下的商队,给西夏送来不少急需品。
只是这些急需品,并非是白送给西夏的。一句话,只是在价格上,多给西夏让了一些利。除了金银兑换物品外,更多还是采用货物换战马。
正是看着赵孝锡,在不动用大宋朝廷的情况下,也能替西夏运送不少兵器还有铠甲。甚至是西夏一直急需的粮草,李乾顺终于明白,李秋水比他的眼光看的更远。
当皇城的西夏百姓,为城门的事情猜测着驸马花落谁家时。大辽的驿馆之内,耶律齐的神情却显得有些严肃。他清楚,自己已经被赵孝锡给盯上了。
一直以来,耶律齐都属于谋而后动的人。可他没想到,这个看似嚣张的大理护卫长,竟然会是大理的郡王爷,还是风头最盛的郡王爷。
那六个死士,正是他手下秘密训练的亡命徒。这些死士,都被他实际掌控着。当然,负责替他联络死士的人选,却并非他亲自出马。
此刻在他的驿馆房间,耶律齐显得神情严肃的道:“阿布,你确定,当日去联系他们的时候,没被人跟踪?要知道,那个大宋郡王不好惹!”
做为耶律齐身边的心腹死士,阿布很快道:“王子,请放心,当时我去见他们的时候,都是带着斗篷的。没人知道我是谁,那怕他们六人都一样。
现在他们六人全死了,谁也不知道,他们会是王子的属下。没有证据,那大宋郡王爷也不敢乱来。手下现在担心的,反倒是小王子那边,会对王子不利啊!”
失去了竞争驸马的机会,耶律齐就意味着,失去了被耶律洪基重视的机会。如今他虽然掌控了不少部族势力,可跟耶律图比起来,还是有些先天不足。
不管是在那个国家,儿凭母贵也是有道理的。耶律齐的母亲只是一个宫女,若非耶律洪基,看在她怀了龙子的份上,将她提为贵人最终平安产下耶律齐。
可宫女生的儿子,相比那些贵妃还有皇后的子嗣,无疑是不受人尊重的。更何况,为了生下耶律齐,这位当时不年幼的宫女,没活多久就去世。
鉴于耶律齐的王子身份,子嗣重多的耶律洪基,最终选择让这宫女的部族给接走。给了这个小部族一些赏赐,算是对这个儿子的一种封赏。
至此之后,耶律洪基都不太记得,他还有这么一个遗失在外的儿子。若非此次大辽发生叛乱,只怕耶律齐永远都只是,一个部族首领的外甥。
现在失去了争取驸马的机会,耶律齐自然显得非常生气。这才做出,一箭双雕将水搞浑的作用。同时,能给耶律图制造一些麻烦,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很可惜,他的计划,被同样兵出奇招的赵孝锡给破解。耶律图不走,这黑锅就不会落到他头上。相反,耶律图会通过这件事情,开始反思制衡于他的手段。
耶律齐尽管自负智谋过人,可耶律图身边那些谋士同样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做为耶律洪基,派遣到耶律图身边的臣子,很清楚耶律图能否登顶,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想到这些,耶律齐很快道:“阿布,不管如何,安排驿馆的人分散下去。最好让人传扬一下,把耶律图就是幕后凶手的流言做实。
等流言蕴量一段时间,派个人冒充一下你,跟耶律图见个面。把这黑锅栽在他头上,相信那个大宋郡王,应该会找他好好算笔帐。至于我们,最近低调一点!”
听着耶律齐的吩咐,这个自小跟随他长大的心腹死士。也很清楚,自从他被耶律洪基提出来,参与这次的驸马应征,他唯有进没有退。
就算耶律图不想伤害于他,那些渴望耶律图掌权的大辽勋贵,也会打压他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力量。成者王候败才寇,没人会记得一个失败的王子!
做为耶律齐身边的心腹死士,阿布同样清楚,耶律齐能否活下去,同样关系他是否能活下去。就算他是个死士,也想将来位极人臣的一天。这就是凡人都有的野心!
很快随着城门的事情结束,不少闲来无聊的百姓,就开始猜测着今天发生的事情。而风头渐渐被引到了耶律图身上,这位大辽最受宠的小王子,成了最大的怀疑对象。
面对这种情况,耶律图自然非常生气。可对于这种城中流言,他又不好禁止,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驿站的武士,成了那些西夏皇城百姓敌视的对象。
看着耶律图的愤怒,他身边的几个谋士却很快道:“王子殿下,看来那个幕后真凶,真的打算往殿下身上泼脏水。流言蜚语传的这么高,其中必有蹊跷。”
面对谋士们做出的判断,耶律图却很直接的道:“既然你们知道,有人往我头上泼脏水,那还待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赶紧派人去调查,到底是谁在幕后主导这一切。
虽然我不怕担这个恶名,却也不想别人这样中伤于我。若是让我知道,到底是谁幕后主导这一切,我一定饶不了他。哼!”
眼中显露着杀气的耶律图,朝这些谋士训斥了一番。很快又当起甩手掌柜,让这些谋士去破这个局。同时开始提笔,给远在大辽的耶律洪基还有母后写信。
在信中,他先是述说了目前西夏的事情。当然,报委屈的话还是比较多。只是相比写给耶律洪基的信中,大多讲述西夏有可能与大宋联合。
在写给他母后的信中,耶律图却直言耶律齐对他的威胁。这次无论如何,不管花什么代价,耶律图也不希望耶律齐回到辽国。这意味着,他同样想找到替死鬼!
那怕他瞧不起耶律齐这个宫女之子,可经过谋士们的分析判断,耶律图也感受到了威胁。就比如那些被杀死的兄弟一样,在皇权的问题上,根本没兄弟情可言!
谁敢阻拦他登顶的路,谁就是他的生死仇敌。这种帝王家的争斗,耶律图打从懂事起就明白。而现在,却真正到了关键的时候,再不努力下次死的或许就会是他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拓跋部落来人
伴随赵茑幸运的苏醒过来,心有内疚的赵孝锡,也感觉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不然,他实在难以想象,跟父母说会照顾好赵茑的他,到时如何跟父母交待。
可西夏皇城中的形势,并没随着赵茑的苏醒而转变。对于当晚刺杀的幕后真凶,不论西夏还是赵孝锡的手下,都在抓紧调查之中,让幕后凶手为此付出代价。
在很多皇城百姓看来,如今流言四起的凶手传言,都指向了先前打算逃跑的耶律图。可在赵孝锡看来,耶律图应该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感受着城中的气氛日益紧张,看着躺在病榻上的宗赞,身为吐蕃国师的鸠摩智,同样感受到威胁与压力。开始想着,如何尽快逃离这个深陷其中的泥潭。
以他的能力,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带走宗赞,多少还是有些麻烦。可他非常清楚,如今皇城中的形势,对他们非常不利。吐蕃在这场争斗中,已然沦为各方打压的力量。
想到这些,鸠摩智最终跟躺在病榻上,再也不想去争夺什么驸马。相反同样急切想离开西夏的宗赞,商量着接下来吐蕃的布局,尽可能把这条命保住。
做为与西夏拥有贸易往来的吐蕃,他们在西夏经商的商队同样不少。想混进几个人,想必也不是什么问题。在鸠摩智看来,要走就要趁早,不然真的来不及了。
此次因为宗赞的自大,已然得罪了大理跟大宋。如果连西夏也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宗赞的安全可想而知。趁着众人眼神都盯着大辽,鸠摩智终于决定开溜。
取得了宗赞的认可,鸠摩智开始交待手下,准备秘密转移走宗赞。那怕他们回国。比耶律图他们近上不少。可这一路是否太平,真的谁也不清楚。
抛开鸠摩智的秘密行动不说,得知大宋巴蜀郡王进入皇城。这一年来,跟大辽进行了好几次骑兵对决的拓跋野,终于带着部族的一支千人队赶到了皇城。
清楚拓跋野来自拓跋部落,其部族的长女还嫁与李乾顺为妃。这也算是。身为西夏皇帝,用来拉拢这些大部落的一种方式,也让拓跋部落在西夏声誉鹊起。
对于这位拓跋部落的万人将领兵进城,身为国主的李乾顺,还是接见了他一番。听到拓跋野想面见赵孝锡,李乾顺的心中也是骤然一紧。
略显担心的道:“拓跋将军,你此番来皇城,就是为见巴蜀郡王?”
拓跋野点头道:“国主,自从去年玉儿被大宋抓走。我们就一直想方设法,希望能将他赎回来。可派去大宋的人传来消息,玉儿不再大宋朝廷的手里,反倒被这个郡王给关押。
我们族长派了几批人,深入宋境调查清楚。可一直没能打探到玉儿的消息,族长跟夫人一直担心玉儿的安危。此次特派末将,找这位郡王爷谈谈。
既然此次他要与西夏和亲,说起来玉儿也算是他的表弟。有些事情。也应该有个了解。如果他不把玉儿放回来,末将不敢保证。能否让他顺利返回大宋。”
自从拓跋玉被俘,拓跋家族几个不成器的直系子弟。都开始拉帮结派,搞的拓跋族目前也是人心不安。可拓跋野清楚,那些子弟都烂泥扶不上墙。
如果让他们担任一定的武官,说不定武勇方面不缺。可要掌控一个若大的部族,他们的能力都欠缺。没有一个优秀的继承人。拓跋部落早晚都会没落下来。
正是看到这种危机,一直找不到巴蜀郡王的拓跋族长,在得知巴蜀郡王参加此次征婚。就立刻派出,跟赵孝锡也算打过交道的拓跋野,希望能和平解决此事。
听着拓跋野的话。李乾顺也了解目前拓跋部落的情况。做为镇压夏辽边境的大部落,拓跋部落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西夏的边境形势。这样的部落,他想不重视都不行!
很快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下让人通知一下。实在不行,到时我让清露跟他说一下。唉,说起来,玉儿这孩子真的不错。只是没想到,会落到那步境地。”
做为国主,李乾顺自然明白,拓跋玉尽管年青。却也算是西夏,少有的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如果没出去年的差错,说不定他都会把李清露许配与他。
这种亲上加亲的方式,对于李乾顺而言,也并非没做过。只是李清露,似乎不太瞧的上拓跋玉。而李秋水,也不赞同这种联姻。
有了李乾顺的同意,拓跋野只能耐心的等待消息。此次前来皇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一直没对外公布。那就是拓跋族长,只怕时日无多了。
自从兰州之战结束,夏辽边境几乎摩擦不断。身为主力军的拓跋部落,同样损失严重。加上部落中,因为继承人的问题,一直纷争不断,让他身心俱疲。
正是看出身体快要坚持不住,拓跋族长越发希望,这位寄于厚望的儿子能早日回归。有他的存在,或许还能将其扶上位,掌控住这个西夏的大部落。
这两天一直待在皇城,照顾赵茑的赵孝锡。听到拓跋族的人想见他,就明白对方打的什么主意。正愁没援兵的赵孝锡,觉得或许到了使用拓跋玉的时候。
对于这位被他割掉两只耳朵的拓跋部落公子,赵孝锡一直将其秘密关押在兰州边境的秘营之中。也没让人怎么折磨他,甚至将他好吃好喝的供着。
一句话,拓跋玉本身就是他隐藏起来的杀手锏。他所要等待的,就是一个时机罢了。现在想想,这个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听到赵孝锡愿意跟拓跋野见面,前来传话的太监也是一脸喜色。先前拓跋野跟李乾顺的对话,他站在旁边也是听到的。生怕邀请不到赵孝锡,会让国主责罚呢!
跟着这位太监来到李乾顺的议事殿,看着一身铠甲的拓跋野,赵孝锡显得很平静。朝李乾顺拱手道:“云,见过国主!不知国主找我来,有何事?”
看着这位年青的大宋郡王,实际年龄只怕比拓跋玉都要年青。拓跋野也实难想象,去年就是此人,将他的部落骑兵,杀的溃败而逃。
经过李乾顺的引荐,拓跋野同样行礼道:“拓跋部万人将拓跋野,见过巴蜀郡王。”
望着这位去年逃过一劫的手下败将,赵孝锡笑了笑道:“拓跋将军,想不到,今日你我会在这里相见。听说将军带兵入城,怎么?想找本王讨个说法吗?”
面对赵孝锡言语中的犀利,拓跋野也很直接的道:“郡王殿下言重,野今日来,是带来了我族长的问候。希望能对去年的事情,跟郡王殿下化干戈为玉帛。
另外还有一事,希望郡王殿下高抬贵手,将我族长之子拓跋玉释放。有什么条件,郡王殿下尽管提。还望看在我部族长担心儿子的份上,能让他们父子早日重逢。”
听完拓跋野的话,赵孝锡笑着道:“看来拓跋玉,还真受你们的重视。放心,他现在过的不错,本王让人好吃好喝的供着。没事,他还能骑马兜上一圈。
相信不用本王多说,你们应该明白,本王跟他也算仇敌。他的能力,相信你们也清楚。在你们看来,本王会做放虎归山的蠢事吗?”
面对赵孝锡的直言不讳,李乾顺忍不住插话道:“巴蜀郡王,玉儿那孩子虽不错,可相比你还差上不少。想必,也谈不上放虎归山这样严重吧?
何况,如今征婚的形式,不用多说你也清楚。母后她认定了你,清露这孩子对你的感觉也不错。既然大家都将成为亲戚,将来又怎么会彼此起争斗呢?”
对于李乾顺的帮腔,赵孝锡却很直接的道:“这话国主说出来,不知国主是否会相信呢?国与国的大事,岂是一桩婚事所能决定的呢?在本王看来,拓跋玉很有威胁。
另外本王可听说,如今拓跋部落似乎有点不安静。若非拓跋族长老当益壮,只怕这一年的战斗,早把拓跋族拖进战争的泥潭了吧?
而不安静的最大因素,就是继承人的问题。拓跋将军,如果换做你是本王,你会做何选择呢?要知道,你们那位公子,如今还恨的本王牙痒痒呢?
如果将他放回西夏,掌控了拓跋部落,你觉得对本王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说的再直接点,拓跋玉对你们而言,意味着部落稳定与否。不知本王说的可对!”
谈判,自然要尽可能为自己多争取些利益。拓跋野对于赵孝锡,如此了解拓跋部落的现状,也多少显得有些惊讶。看来这位郡王爷,真不是泛泛之辈啊!
对于赵孝锡的回答,拓跋野最终咬牙道:“那郡王爷的意思,无论如何都不会放我部落公子回归。真的要让我拓跋部落,与郡王殿下为敌了?”
软的不行,那只能用硬的。不管如何,此次受命而来的拓跋野,必须就赎人的事情做个了解。实在不行,或许他先选择绑架赵孝锡的身边人,以取要挟赵孝锡换人。
可这是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他真的不想用啊!
第三百三十四章各有心机的谈判
得知赵孝锡被自家父王请去,李清露就显得非常好奇。想知道,此番父王找赵孝锡到底谈些什么。在皇宫这两天,李清露似乎看出,李乾顺有些不喜赵孝锡。
只是李清露非常清楚,那晚若非赵孝锡将她扑倒,此刻躺在病榻上的人,说不定就是她。尽管她有一定的功夫底子,可面对这种极险之境,她根本没任何心理准备。
也许是被赵孝锡救了一次,让李清露心有愧疚。又或许是,通过几天的接触下来,李清露觉得赵孝锡,称的上敢爱敢恨之人。对待女子,也并非象其它王孙贵族。
正是这样的接触,让李清露也开始站在赵孝锡这方考虑问题。担心自家父王,又会为难赵孝锡,她很快就悄悄的跟了上来。对她而言,皇宫也是不设防的。
当然,为了避免被李乾顺训斥,她在进议事殿的时候,还是从御厨那里端来了一碗莲子羹。就算到时被看到,她也完全有理由,以一番孝心当借口。
来到议事殿门前,看着那些守卫行礼问候,李清露显得很平静的点头。跟这些守卫说了一下,两个李乾顺身边的禁卫,也实在不好阻拦。
只是他们清楚,里面正在讨论一件大事,现在实在不方便放李清露进去。对于这个情况,李清露显得很理解的回答,她就站在议事殿等着。
看到这种情况,禁卫最终只能让候在二门的太监,偷偷进去跟李乾顺通传一声。至少两个禁卫清楚,这莲子羹要趁热吃,时间一长凉了还怎么吃呢?
得知李清露送来莲子羹,正愁两方谈的有些僵持的李乾顺。很快明白这女儿表孝心是假。担心他会怎么着赵孝锡才是真。看来不知不觉,女儿的心已经倒向了赵孝锡。
朝太监点头后,李乾顺突然道:“巴蜀郡王,拓跋将军,两位想必都坐的有些累。不如大家先尝尝御膳房新煮好的莲子羹,消消火气大家再谈如何?”
都什么时候。还喝什么莲子羹?
别说赵孝锡有些想不通,就连拓跋野也被这话,说的有些云里雾里。而没多时,他们就看到李清露端进三碗莲子羹走了进来。
看到李清露出现在这里,拓跋野自然不傻,想来李乾顺是想让李清露帮忙说点好话。很快起身道:“拓跋野,见过公主殿下!”
身为西夏的统兵将领,拓跋野对这位名满西夏的公主,自然也有一番尊敬。可象今天这样。是打心底问候,还真是第一次。不为别的,就为李清露即将改变的身份。
李清露回了一礼,笑着道:“父王,这是女儿让御膳房特别熬制的莲子羹。得知拓跋将军也来了,就让御膳房多准备了一碗,还请将军品尝一下。
赵大哥,这是你的!这几日。你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这莲子羹味道不错,给你怯怯火。如果不够。等下我再让御膳房的人送来。你一定多吃点!”
望着李清露的特殊照顾,身为父亲的李乾顺多少有些吃醋。就算知道,这次驸马很有可能被赵孝锡夺得的拓跋野,也有些意外李清露对赵孝锡的态度。
唯有赵孝锡清楚,这个时候把李清露叫来,想必是李乾顺想走女儿路线。本身就想将拓跋玉放走的赵孝锡。觉得能多捞一个人情,似乎也非常不错。
微笑着接过莲子羹道:“多谢公主殿下关心!”
不管怎么说,李清露可以在这个时候无所顾及,赵孝锡却必须表现出一定的尊重。他这样做,也是希望李乾顺还有拓跋野清楚。他不是会为美色而折腰之人。
等到三人享用完李清露送来的莲子羹,先前得到太监传话的李清露。显得很好奇般道:“父王,我刚听人说,父王找赵大哥有事。不知是什么事情呢?”
有了李清露的开头,拓跋野赶紧起身道:“公主殿下,其实是末将有一事求见郡王殿下。想必公主应该知道,玉儿去年战场被俘的事情。
如今族长身体有恙,希望能早日赎回玉儿。末将得知郡王殿下在皇宫,才特意赶来请求。还请公主殿下,看在老族长跟夫人思念儿子的份上,替末将求求情吧!”
清楚眼前这位公主,也是个聪明伶俐之人,拓跋野想以孝道之名义。让她替拓跋部落说点好话,让这位态度似乎很坚决的巴蜀郡王,同样有条件释放拓跋玉。
对于这种事情,李清露非常明白不好插手。可是她愿意进来充当说客,很大原因是想知道。如今的她,到底在赵孝锡心中的份量如何。
虽然她也不喜欢男人,为了美人不要江山。可任何女人,都希望男人把她们看的很重。愿意为她们做出一些牺牲,能证明她们在其心中的地位。
听着拓跋野的请求,李清露也显得有些为难的道:“啊!这个事情,我一个女人家,怎么好插手呢?何况,表哥他不是下落不明吗?怎么会在赵大哥手上呢?”
下落不明,是大宋朝廷给予西夏的答复。至于真正的内幕,两国的朝臣大概都清楚。无非就是赵孝锡觉得拓跋玉是个威胁,不肯交还给拓跋部落罢了。
望着李清露询问的眼神,赵孝锡淡淡的道:“公主殿下,拓跋玉确实在我手里。只是公主殿下应该知道,去年的事情,我跟他也算结下了死仇。
如果将拓跋玉放回来,到时他坐上拓跋族长的位子,我不是凭空多出一个大敌吗?这种放虎归山的事情,公主殿下觉得我能随便做吗?”
面对赵孝锡言语中,透露出的那丝担心,拓跋野很快道:“郡王殿下,请你放心。只要殿下愿将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