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孙方这么快想到这些,赵孝锡笑笑道:“看来师叔让本王能寻孙大人帮忙,还真是找对人了。没想到,大人这么快就想到了这层。
不错,师叔是想通过和亲。让两国结秦晋之好。虽然本王不太喜欢这种和亲的方式,却也不愿看到两国再起战端。相比大辽,本王觉得西夏更值得结盟。不知孙大人觉得呢?”
听完赵孝锡的话,孙方有些不解的道:“郡王殿下所说的师叔,可是指本国的皇太后?”
赵孝锡点头道:“不错,相信以孙大人的能力,应该知道本王在江湖中的身份。既然本王能成为中原江湖门派的掌门,那皇太后自然能成为本王的师叔了。”
太多详细的事情,赵孝锡并没有讲。有些事情,还是保留一些为好。尽管李秋水让他找孙方帮忙,却不意味着,把所有底牌都告诉他。做事留一手比较好!
看着赵孝锡淡然自若的表情,孙方尽管觉得。能跟这样有实权,还有能力的大宋郡王结亲,对西夏无疑非常有利。可关键是,西夏不少人还恨着这家伙呢!
去年的兰州之战,先不说死的那些将士。单单征东将军赫连铁树,还有那个被坑的铁鹞子,就令西夏国主眼赵孝锡恨的牙痒痒。
可现如今,身为西夏皇太后的李秋水,却找一个她儿子痛恨的人当驸马。这让西夏国主届时情何以堪呢?这两宫不和,可是会影响西夏的稳定啊!
只是做为皇太后器重的大臣,孙方非常清楚,在这件事情上,他看来是要跟皇太后站一边。一来是李秋水的提拔器重之情,二来还是他汉人的身份。
如果西夏跟大辽结盟,朝中那些部族首领,还有那些番邦大臣,他们会更加得势。届时整个西夏朝堂,只怕没他们这些汉臣的地位,这是他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对很多人而言,国主谁当他们不在意,在意的是他们家族的传承跟延续。只要能保证家族的权势地位,换那个国主上台,都必须对他们器重有加一些。
现在李秋水将赵孝锡介绍给他,无非也是希望孙方,以后在顺利和亲后。能在这位大宋郡王爷身上借势,发展一下家族的势力。毕竟,孙家不光在西夏有根基呢!
带着这些考虑,孙方很快道:“不知郡王爷,此番有何需要老夫帮忙的呢?”
对于这话,赵孝锡却摇摇头道:“错,此番本王前来,并非请孙大人帮忙。而是前来询问孙大人,有什么忙赵某能帮上的。条件合适,此次亲事本王就答应。”
后面的话没说,孙方却已然心中明白。可他很不解的道:“老夫有需要郡王帮忙的事情吗?看来郡王爷说话,还真是太深奥了,能请郡王爷说的明白点吗?”
见孙方似乎真的意识到,西夏跟大宋结盟的后果。很快道:“孙大人,想必你应该清楚,此次西夏的驸马爷,不是本王就是大辽的两位王子。任何一方,都不是西夏所能招惹的。
说实话,你们国主此次下了一步臭棋。本王此番前来,更多是看在师叔的面子上。对于和亲这种事情,本王是打心底反感的。可为两国百姓,却不得不做些什么。
此次无论是本王,还是大辽两位王子,任何一人成为西夏驸马,都会引来另一方的怒火。关于这种后果,不知孙大人跟西夏国主是否考虑清楚了?
本王也不隐瞒孙大人,如果此次本王不能成为驸马,集结在边境的大宋军队,就会在贵国与大辽结盟那一刻挥兵入境。本王不会坐视两国结盟而不理!
到那时,大辽真的肯为一个公主,派兵援助西夏吗?又或者说,现在的大辽肯为了西夏跟大宋开战。如果你们引大辽兵入境,不担心他们给你们来个假途灭虢?”
说出这番话,孙方思考一番觉得还真有可能。可很快就道:“郡王殿下竟然考虑到这些,那郡王如果娶到公主,又应该如何自处呢?难不成,郡王此番前来,是谈条件来的?”
‘不错,尽管大宋跟大辽开战是早晚的事情。可若非此次的事情,本王原可能坐山观虎斗,看西夏与大辽先拼个你死我活,最后在挥兵北上!
可现如今,摊上这么个事情,本王只能两害取其轻。既然目前两国合盟的效果不错,那就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合作也是可以的。但有一点,本王不希望贵国太贪婪了。
如果孙大人能劝贵国国主,同意以和亲的方式与大宋结盟。那到时,大辽如果敢动兵犯境,本王自会带兵对大辽发动进攻,让大辽无暇打贵国麻烦。
总之,孙大人只需要告诉贵国国主,在大宋还是大辽两方,让他做一个选择。想当墙头草,后果大多都不会太好。而且,此次的事情,只是本王与贵国的约定。’
将自己的意思,告知了孙方之后,这位右相显得有些神情严肃的道:“看来郡王殿下,还真的有备而来。只是老夫不明白,郡王殿下最后一句话,是何意思?”
望着孙方好奇的眼神,赵孝锡很快道:“意思很简单,如果本王成为西夏驸马,本王可以替西夏争取一些利益。可这种利益,必须建立在不损害大宋的基础上。
另外本王也可告诉孙大人一些密事,那就是本王就算娶贵国公主,她也不会是本王的正妃。因为,本王的正妃,是大理的公主。此事,暂时没对外宣布罢了!
相信孙大人应该清楚,就算是本王与贵国的约定,对贵国而言也是有利的助力。至于大辽两位王子,能答应贵国的条件,想必大多都是口头承诺吧!”
此言一出,孙方将眼神望向坐在一旁的段誉。很好奇,何时大理有公主,为何从来就没听过的呢?可见段誉点头,孙方才意识到,看来这位郡王爷野心不小啊!
第三百一十三章李秋水的忧虑
得知大理王世子段誉,带人拜访了西夏右相孙方。这位大臣的府外,瞬时引来不少有心人的驻守。似乎都想知道,段誉是如何跟孙方搭上关系的,两人交谈的结果又会有什么。
就在这些派来打探消息的探子,汇集右相府外没多久,在右相府用过午饭,不少探子就看到。先前进去的段誉跟赵孝锡,已然重新走出了府门,而孙方竟然亲自送行。
这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可却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内。说不意外,肯定也不太可能。从两人欢快的笑语声中,足以说明双方交谈的很愉快。
带着这丝不解与困惑,段誉重新回到马车上,由赵孝锡下令上马离开。这支看上去,很有一番杀气的护卫队,保护着段誉乘坐的马车,缓缓的行驶回驿馆。
跟着一同回来的各方探子,将这个略显古怪的消息回禀,两位大辽王世子也想不明白。这孙方除了对大宋有点好感外,似乎跟大理没什么来往啊!
如今吐蕃有西夏左相支持,大辽有西夏兵部尚书支持,大理有西夏右相支持。这三位大臣,在西夏国主跟前的份量都不轻。这意味着,局势如何真的尚未可知。
就在段誉一行人回来没多久,右相孙方立刻让人准备官轿,亲自进入一趟皇宫面圣。对于孙方与西夏国主说了什么,这些人也打探不出。
唯一让人觉得有些困惑的是,西夏国主在走出议事殿。心情显得有些不快。却很快前往后宫,去面见那位很少露面的皇太后。至于谈什么,探子们也不得而知。
总之。看似已成定局的事情,随着段誉奇招迭出。两位大辽王子,也开始变得有些淡定不起来。对孙方这位文臣在西夏的地位,他们多少有所耳闻。
如今执掌皇权的李乾顺,曾经还拜孙方为授业恩师,对其也算是恩宠有加。加上孙方一系的汉臣,他们虽然手上的兵权不多。却也能影响西夏国主的决断啊!
在各方开始关注着西夏皇室动态时,面对李乾顺的到来,李秋水却显得很平静。从把令牌交给赵孝锡的那刻起。她就做好一切准备,等着这个儿子过来询问。
也没隐瞒的道:“不错,本宫就看好我师侄。他虽是大宋郡王,却是难得的青年才俊。最重要的一点。清露嫁过去不会受委屈。你不把女儿当回事。我却视她如己出。”
听着李秋水的话,李乾顺有些不甘的道:“母后,你可知正是因为他,才陷西夏到如今这番境地。如果不是他,我们又何需把清露嫁出呢?”
对于这位儿子心中的不甘,李秋水很直接的道:“两军对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去年的战事,真要说个对错。你确认自己没做错?就为心中那点贪念,你才陷入此番境地。
如果本宫没记错。去年赫连将军出征前,右相大人他们是表示过反对。可你一心想着,大宋软弱可欺,想去讨到便宜。结果呢?搬起石头砸到自己脚!
只准你去入侵人家,还不许人家反抗吗?说到底,还是你的私心跟野心作崇,不然得知大军战败,还派出铁鹞子去讨可怜的面子。最终结果呢?
以前你父王在世的时候,就很明白的告诉过你。中原也好,大辽也好,我们西夏只能依附。谁强我们就倒向谁,不要过份参加两方的争斗,可你偏偏把他的话忘到一边。
如今你觉得本宫在清露的事情上,没与你提前招呼。可你自问,如果你知道,本宫要将清露许配于他。只怕他根本进不了西夏,就会被你派兵给袭杀了吧!
你是西夏的国主,你的行为举止甚至喜怒哀乐,都将决定西夏万民的生死。就因为他甩了你的面子,你就觉得他可恶,不适合当西夏的驸马。你的君王之心呢?”
别看李秋水很少干预西夏的政事,可能将李乾顺推到皇位之上,若是没她的帮忙,想来也没多大可能。毕竟,西夏国并非他一个有资格继承皇权的王子呢!
被李秋水毫不客气点破他的私心,李乾顺也显得有些语塞的道:“母后,儿臣自认在这件事情上有失公允。可把清露嫁给那小子,大辽如果动怒出兵,儿臣如何自处呢?”
望着李乾顺的担心,李秋水突然长叹一声道:“乾顺,你知道为君者最要不得的是什么吗?犹柔寡断,这个性格直到现在,你还没能改掉。大辽与西夏大战,又岂是一次呢?
如果大辽真能这么容易拿下西夏,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移居与此吗?何况,大辽如今的情况,你身为君主就一点没有耳闻吗?一头日薄西山的老虎,有必要这样惧怕吗?
你不是一直瞧不上我那师侄吗?可你是否知道,他从皇宫出去之后,就开始进行布置。如今大宋在西夏与大辽边境的边军,全部都在秘密进行集结。
这小子统领的骑军,更是全军出动往大辽边境集结。相比你一个君主,总是提心这担心那,他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此次驸马如果是大辽,西夏必成他的征伐目标。
相比大辽的兵锋,如今本宫更担心大宋的兵锋。别看如今大宋的官家年弱,政事多与其太皇太后把持。可这天下兵马,我那师侄却也能调动一二。
如果他真的统领骑军叩边,你自问能对抗的了。还是自问,能让那两个王子中,娶走清露的人出兵帮忙。又或者,你确定他们出兵,真是单纯的帮西夏打仗?”
一连几句话,就的李乾顺更加不知如何回答。最终只能道:“那听母后的意思,此次清露的夫婿,只能选择那小子了。可他为何,不肯以郡王身份迎娶呢?”
对于李乾顺的不甘,李秋水悠悠的道:“不以郡王之礼迎娶清露,难道他就不是大宋的郡王爷?他这样做,更多只是不想把事情闹太大罢了。”
觉得有点说不过这个母后,李乾顺也实在没办法。最终只能宣布,这件事情他要考虑一下。而且在他看来,大宋目前不具备与大辽开战的底气。
面对这个不甘认输的儿子,李秋水又是一声长叹道:“希望你不要让母后再失望了!就为一点面子,将整个西夏跟李家拖入战火,到时看你如何面对李家的列祖列宗!”
经过李秋水这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她也觉得此事有些太过懵撞。可庆幸的是,赵孝锡似乎很给她这位师叔面子。不然,此事只怕最终的结果,会让大宋跟西夏正式开战。
而且通过李秋水手中的谍报人员打探,她已经知道在二道沟的大战前夕,西宁府突然多出许多,不明来历的马匪部队。这些马匪来去无从,行动非常迅速。
如果他们开始在西宁作乱,只怕西宁府的骑兵,也会被他们耍的团团转。这意味着,赵孝锡已然开始展开对西夏的收复布局。
若不是这次死的铁狼队跟一阵风,让皇室感到肉疼。只怕她也不会想到,赵孝锡会在明面的边军整训时,还额外的设下一道伏兵。这伏兵一旦起事,会要西夏的命啊!
一旦大宋边军,掌控了西夏对抗大宋的屏障西宁府,西夏皇城兴庆府就危在旦夕。到那时,西夏这个国体还能否保存,都将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更令李秋水深感忧虑的是,如今随着那些马匪隐蔽起来。她手下的谍报人员,都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这种隐藏的能力,足以说明这并非一两天所能办到的。
带着这位担心,李秋水抛下一句令李乾顺冒冷汗的话,重新回到了寝宫之内。看着已然亲如姐妹的王语嫣跟李清露,她的脸上才稍稍浮出几份微笑。
不管她是否还深爱着无崖子,眼前这两人都是她生命中,值得守护的人。在这种乱世,替她们寻找一个强大的避风港,也是身为长辈的她应该做的。
望着李清露跟王语嫣,李秋水突然道:“语嫣,先前你不是说,此行还有几位姐妹同来西夏了吗?不如趁着今天天色不错,带清露去会会你那些姐妹吧?”
尽管她清楚,这位孙女不会违背她的意思。可李秋水同样清楚,李清露将来能得到赵孝锡多大器重,全凭她的驭夫之术。多跟赵孝锡接触一下,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听到李秋水让她去找姐妹玩,王语嫣想了想道:“好的,外婆!”
或许她也猜出,李秋水这番用意,更多是替李清露创造机会。可待在这深宫大院里,那怕有李清露陪着,她也觉得有些心情有些压抑的很。
至于李清露虽然猜到李秋水的用意,却也想多了解一下赵孝锡的为人。尽管王语嫣告诉了她,有关赵孝锡不少的事情。可李清露还是想亲自试探一番!
有了李秋水的同意,很快一支由铁甲骑兵护卫的车队,再次光临大理所在的驿馆之内。这一幕,看的其它王世子,也颇有些不解。这算是西夏内定了大理段誉吗?
第三百一十四章李清露的试探
望着女扮男装的李清露过来,赵孝锡也觉得,这位才貌双全的银川公主,还真不愧是个美人儿。
只是想到,现如今还在少林敲木鱼的虚竹,赵孝锡很想说一句,哥们真不是故意的啊!
听到李清露邀请木婉清等人,去皇家牧场游玩。赵孝锡就知道,木婉清她们都离开,那他怎么着也没办法,必须一同前往才行。
说到底,这位师叔还真是良苦用心。面对这种邀请,木婉清等人自然不好拒绝。况且是去皇家牧场游玩,安全方面还是有保障的。
那里即可以打猎,又可以嬉戏玩耍,倒也不失一个好出处。况且,有赵孝锡跟段誉常伴左右,又有西夏的铁甲骑兵保护,赵孝锡也觉得安全上应该保障。
在看到木婉清跟钟灵等人,略显期待的眼神,很快点头道:“既然公主邀约,那我们就去外面转转好了。巴大人,此次三哥随我前去,驿馆就麻烦你照看一二。”
不管怎么说,段誉这块吸引仇恨的挡箭牌还是要带着。而巴天石已然知道,自家王子此番没戏。可能让赵孝锡成为西夏驸马,对大理也是非常有利。
至少这样一来,未来吐蕃就会处于大理跟西夏的夹击之中。吐蕃再想跟以前一样,不时侵犯一下大理边境,也要考虑两头失火的后果。
领下坐镇驿馆的差事,赵孝锡又留下一队人保护驿站的安全,很快跟西夏的铁甲骑兵。护卫着几辆马车,缓缓的驶离驿站,看的其它王世子们也是纷纷眉头紧皱。
等到一行人抵达西夏的皇家牧场,那些尾随的各方密探,自然也是纷纷抵达。在经过一番询问。他们才得知,此番邀请竟然是银川公主亲自出马。
一时间,大辽的两个王子,都觉得大事不妙。这事情还没结果,银川公主就找段誉私下联络感情,这是找他们来当陪衬的吗?
于是。西夏的左相阿克苏,立刻联合兵部尚书前去面圣。对银川公主此番不妥之举,提出他们后面人的抗议之声。让李乾顺听的也是皱眉不已!
望着兵部尚书替大辽说话,甚至还拿出边境大辽军队有所异动来威胁,李乾顺终于忍不住道:“哈图,你是西夏的臣子,还是他大辽的臣子?”
这位出自西夏一个大部族的兵部尚书,望着李乾顺动怒的表情。也明白先前的话,说的有些过火了。毕竟。眼前才是他应该忠于的君主啊!
很快弯腰道:“微臣只是替国主担忧,才有些口不择言。只是先前,两位大辽王子,一起到微臣府中,抗议公主此举欠妥。微臣也是担心,影响两国的关系。”
对于哈图的话,李乾顺想起李秋水的话,很快冰冷着脸道:“两国的关系。我们西夏跟大辽,何时关系好过?他们大辽的军队有异动。让他们动就是了。
传令拓跋部,还有边境的守军,加强边境的侦察。若大辽军队敢侵犯边境,让他们有来无回即可。真当西夏好欺负吗?难不成,哈图你怕了他们大辽的铁骑?”
对于李乾顺的发飙,阿克苏很庆幸先前。他没怎么吸引火力。不然,今天少不了,又要挨一顿臭骂。连代表大辽的哈图都挨骂,何况代表吐蕃的他呢?
西夏目前或许担心大辽跟大宋,可却不担心吐蕃跟回鹘。而那位回鹘王子。此番前来西夏更多象是来做生意的。如今更多与西夏的商队进行接触,打算赚笔钱再返回。
至于这争夺驸马的事情,那位回鹘王子根本就不感兴趣。那怕是拜访一些西夏大臣,也是为两国的商贸而来疏通关系。这也算的上,是个比较另类的角色。
听到李乾顺如此动怒,哈图一脸苦涩的道:“国主,自从去年兰州之战结束,我们的兵马损失的非常厉害。虽然有从大宋购买来的兵器跟粮食,可边境的兵马也人困马乏。
如果继续战下去,国库空虚拿不出采购兵械跟粮食的钱,边境的将士也受不了。好不容易此次,大辽稍稍收敛了攻击,我们应该争取更多休养生息的时间才是啊!”
这话倒也不假,尽管大宋一直在供应西夏粮草跟武器。可西夏同样源源不断,往大宋输入马匹,这种有点想到资敌的情况,才是大辽屡次侵犯西夏的原因。
做为兵部尚书,哈图非常清楚,打仗打的是什么?除了训练有素的将士之外,更多还是要看后勤保障。要那些部族出兵,没钱没粮谁替你卖命呢?
对哈图的委屈,李乾顺最终也很无奈的道:“哈图,我知道你的意思。可你又是否知道,如今大辽就算敢越境,他们也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
你现在一心盯着与大辽接壤的区域,你又是否关注着大宋的军事动向呢?我们现在是前有狼后有虎,走错一步都有亡国之祸,那怕是我也不得不慎重行事啊!
等等吧!等此次事情一了,相信我们会得到想要的喘息之机。到时候,不论是大辽还是大宋,他们都将无暇自顾。有时间,多打探一下大宋的军情,你就会明白这些。
我不管你们,到底收了他们多少好处。可你们要记住,你们是西夏的臣子,是我李家给了你们现在拥有的一切。若是李家没人,你们还能有什么呢?
银川公主的事情,我也不妨直接告诉你们。驸马已经有了人选,那大理王世子,只不过是一招障眼法罢了。此事有太后盯着,我们就不用太操心了!”
能让李乾顺说出这种话,哈图跟阿克苏还能多说什么。只是此刻他们心中,更多困惑的是最后那段话。驸马不是段誉,那又是何人呢?
带着这种困惑,两位拿了大辽跟吐蕃好处的大臣。也只能告诉那些前来询问消息的王子心腹,此事是西夏太后安排的,连他们国主也没力反驳。
而且征选驸马的事情,最终还是要李清露做出选择。如果他们不愿继续留在这里,西夏也不会过多挽留,相反会礼送他们出境。走与不走,他们自己选择!
花费不小的代价,得来这么一个消息,这些王世子们多少有些不甘。幸运捡回半条命的宗赞,现在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不养好伤回吐蕃,只怕捡回的半条命就丢了。
至于耶律图跟耶律齐,同样自家人知自家事。此次事情没落幕,谁返回大辽都是失败者。失败者自然不可能,再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那怕他们派去的官员,拿出发动战事的借口威胁,哈图也直接告诉了李乾顺的命令。如果想继续开战,那就继续打,看最终便宜了谁。
面对西夏突然一下强硬起来,耶律图两兄弟反倒心里有些没底。毕竟,如今不光西夏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大辽经过一番内乱,如今同样需要时间恢复实力。
加上那些造反的余党,如今还在继续与大辽官军对抗,很大程度上拖累了大辽的兵力布置。这样一来,要想挑起大的战事,大辽同样有心无力。
在大辽吐蕃与西夏打着口水仗时,来到皇家牧场的赵孝锡等人。很快接受李清露的邀请,前去皇家牧场狩猎。让木婉清等人想不到的是,李清露的箭术似乎很不错。
那怕是众女之中,最擅长武功的木婉清,也只擅长近身战。这弓箭之术,她确实不如李清露。甚至于令段誉汗颜的时,他在箭术上也输给了李清露。
望着李清露成为狩猎最多的人,赵孝锡却从始至终没动用过弓箭,更多象个贴身的护卫。保护着众人的安全,没怎么显露过他非凡的箭术。
觉得有些得意的李清露,很快道:“赵先生,听闻你的箭术超群。难得今天这样的好机会,赵先生是否可以,展现一下你的无双箭技呢?”
对李清露的有意试探,赵孝锡清楚,不给这小娘皮一点颜色。她还真当自己天下无敌了!她的这手箭术,只能说跟一般的精锐骑兵射术差不多。
可偏偏今天参与狩猎的人当中,木婉清她们根本不擅长弓箭。段誉同样是近战型的武功高手,在射箭上面,也只能算接触过并不精通罢了。
面对李清露的微笑邀请,赵孝锡突然抬头,看着在高处盘旋鸣叫的苍鹰。很快朝身边的武卫道:“把我的弓箭拿来!”
从赵孝锡的眼神中,众武卫都清楚,这位阁主怕是要射这在天空翱翔的雄鹰。在草原的勇士心中,唯有能射下雄鹰的弓箭手,才能真正称的上箭术高超。
可他们都清楚,相比射人跟射动物。这在空中飞翔的雄鹰,无疑非常难瞄准跟判断。很多时候,箭枝抵达这些雄鹰都会提前避开。
这种以眼力著称的雄鹰,想要射下来只怕不容易。可无论是武卫,还是木婉清这些女人,对赵孝锡选择猎取雄鹰,似乎都显得一脸的高兴,没人会担心他失手。
看到这一幕,李清露也觉得,这个私下话不多的男人。看来在他的女人,还有手下心目中,还真是个无所不能的人。那他真能射下翱翔天际的雄鹰吗?
第三百一十五章姐妹起争执
在番邦弓箭手的心中,都清楚空中飞鸟惟雕难射。眼前飞在头顶的草原雕,一般翼展两到三米,喜欢停留在两三百米的高空,寻找猎物。
一旦发现目标,立刻俯冲而下攻击猎物。一些强悍的草原雕,甚至可以猎食羊鹿之类较大的动物。而普通弓箭手,对其祸害牧养的牲畜,也显得无能为力。
对于一般的弓箭手而言,他们根本不能把箭射得这么高。加上草原雕的羽毛,为了减少滑翔时的空气阻力,在千万年来的进化中,变得油亮光滑。
普通的铁弓长箭,如果不是垂直射中雕的身体。箭尖就会在它的羽毛上打滑,很难刺伤或杀死它。所以,在番邦弓箭手心中,射雕者方为真神射手。
望着赵孝锡拎起长弓,遥望着天空翱翔的草原雕,不少陪伴左右的铁甲骑军。都不怎么看好,这个先前没参与狩猎的中原人,觉得这草原雕才不会那样容易射。
等到铁箭搭在长弓之上,赵孝锡双脚一夹马腹,跨下的战马开始小跑起来。等到众人觉得,待在原地射击都难度不小,何况是运动中的射击呢?
要知道,此时飞翔于蓝天之上的草原雕,并非是固定不变。它们的飞行轨迹,同样是没办法瞄准。如果想将其射下,对于射手的箭术速度有着非比寻常的要求。
可就在众人被赵孝锡所吸引之时,一直盯着头顶两只自由自在飞行草原雕的赵孝锡。突然射出了第一箭,就在众人被这一箭所吸收,转瞬间赵孝锡又射出了第二箭。
单单这手速射的本领,这些前来保护李清露的铁甲骑兵,就没人敢说能超过于他。可就是如此迅速的两箭。几乎一前一后命中头顶的草原雕。
望着草原雕发出哀鸣之声,如同失控的飞机般坠落,赵孝锡却显得很平静。射出两箭就收弓,重新骑马返回了队伍中,似乎一点不担心两箭射空。
看着一前一后坠落的草原雕,信奉强者的铁甲骑兵。立刻激动的道:“射雕者!”
这个称呼是草原民族,对那些真正的用箭强者的尊称。虽然赵孝锡没做到,一箭双雕的神技。可单凭这一箭一雕,同样足以令这些铁甲骑兵震撼。
就算如今西夏最强的铁鹞子军,里面擅长弓箭的骑兵,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只怕也不多。毕竟,这份迅速跟准确度,一般人绝难办到。
陪同一起前来参与牧场狩猎的武卫,很快就有人朝草原雕坠入的地点走去。等到他们将两只被铁箭贯穿胸脯的草原雕捡过来。脸上都显得非常的兴奋。
相比这些武卫的兴奋,赵孝锡却显得很平静,笑着道:“公主殿下,若不介意,等下就在这里搞个篝火晚会吧!反正这么多猎物,应该足够我们这些人吃了。”
听到晚上在外面野餐,钟灵立刻兴奋的道:“好,晚上我要吃烤全羊!”
前次吃过赵孝锡烤制的食物。这些女孩可是念念不忘。加上来西夏后。一直窝在了那驿馆之中,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无趣。好不容易有机会放松一下。她们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从王语嫣那里听过赵孝锡厨艺不错,李清露也觉得,堂堂一个郡王爷,还喜欢自己烹制美食的人,似乎还真的不多。既然她们有兴趣,她自然不会拒绝。
很快笑着道:“好。早就听过赵先生厨艺非凡,那晚上清露也见识一下。”
清楚搞这样的野炊,必须找一个拥有水源的地方。常来这里狩猎的李清露,很快带着众人打到的猎物,来到皇家牧场旁的一条小溪旁。
随着众人陆续下马。赵孝锡自然充当主厨,吩咐身边的武卫去收拾干柴。同时拿出随身携带的食物袋,开始炮制晚上用来烧烤的食物。
对于众人猎到的野味,赵孝锡处理起来倒显得很轻车熟路。唯一看到两头草原雕,却显得有些不知道如何做。毕竟这玩意,后世想看到都难,更别说吃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