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世的法戈附近,苏族人的议事大厅。
  原本的苏族第一长老现在的苏族联合酋长国元首莫苏塔召集众人商议,如何应对美国人的请求。
  与普通苏族任给人勇猛善战、不善计谋不同,苏族长老会的成员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因此也就显得比较保守。
  边上有人说道,“现在局势纷乱复杂,即使是西方强国,新华夏,也没有涉足这滩浑水,我们苏族更加弱小,既然如此也步入学新华夏,不管外面风云变换,我们只管安心的发展自己的力量。现在我们占据了富饶的两河流域,通过征服弱小部落,力量与日俱增,正是发展的好时机,是在不应该分心他顾。”
  老成的言论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实在话,只要能吃饱穿暖,谁还有更多的追求呢,尤其是坐井观天的苏族人,他们现在的生活是前所未有的好,不愁温饱,不虞安全,夫复何求呢?
  这时候,乌特雅西站了出来。乌特雅西只有四十几岁,在一众苏族长老中,算是最年轻的。他不仅是苏族人公认的仅次于大长老莫苏塔的第二聪明人,而且通过与新华夏的多次接触,眼界大开,很得莫苏塔的重视,被认为是莫苏塔的接班人
  因此,莫苏塔最看重的还是乌特雅西的意见。
  乌特雅西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首先想知道,各为认为,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
  众人对于乌特雅西近乎白痴的问题十分不屑,但是还是有些人为了捧场,回答道,“自然是人口。”
  莫苏塔点头,“我们都知道,人口才是我们想要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但是,是谁又知道,养活人口靠的是什么?我知道,大家不屑于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不错,就是土地。是的,现在我们苏族占领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在学习了新华夏的农耕之法后,很少的土地就能养活前所未有的人口,因此,诸位就认为现在的土地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了,因为,即使是两河流域,我们现在依然有一大半的土地没有开垦。可是啊,诸位知道新华夏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吗?
  我告诉大家,新华夏此时有不到四十万的人口,如果加上附庸他们的我们的印第安人兄弟部落,也不过六十几万的人口,可是新华夏控制的领土呢?”乌特雅西顿了顿,指向了新华夏人制作的世界地图上,那涂红的一大片土地,涵盖北美洲太平洋沿岸、远东、新加坡、兰芳、澳大利亚中西部总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众人看着新华夏的土地,再看看自己那豆丁大的土地,简直羞愧的无以自持。
  “新华夏就那么点的人口,最多四十万顶天了,他们怎么就那么大的胃口呢?”
  “是啊,我也曾经询问过他们这个问题,大多数崖山人都是笑而不答。一直到我与他们熟悉了,其中的一名吴姓朋友告诉我,人口多自然是好事,代表着国力的强大,可是人口过大就不好了,因为需要承载它的土地也就多。我们新华夏现在的人口确实不多,土地确实很大,但是,我们要考虑人口的增加。以我们新华夏现在不仅有在本土出身的人口,还有大量的移民涌入,人口增长率每年达到了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十五年左右,人口就要翻上一番。翻番的意思就是人口数量是现在的两倍。我计算了下,我们苏族没有那么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但是也有2个百分点,但是也就是四十年左右,人口就要翻倍了,这还是我们不计算新征服的人口,否则,人口只会增长的更快。
  现在的北美大陆上,就我们苏族一个本土印第安人建立的国家。其他的,无论是新华夏还是美利坚都是外来移民建立的国度。也就是说,我们才是这片大陆的天然的主人。只是,势力单薄却还力量分散的印第安人,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印第安人的力量,与这些外来势力对抗,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是上天赋予我们苏族的责任。因此,获得更多的人口,更大的土地,我们苏族责无旁贷。”
  边上有人弱弱的说道:“获得更多的人口我没有意见,可是听长老的意思,似乎华夏人也是我们的对手?可是,新华夏人不是我们的盟友吗?”
  乌特雅西冷笑:“如果你听过新华夏人的一句话,就不会如此安然了。新华夏虽然没有挂在嘴边,但是使用次数绝对不少,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新华夏的印第安人同胞,就活生生的被他们割裂为两个族群,一个是亲新华夏的内附印第安人,以及半独立的印第安人小部落。为什么?拉拢一派,打击一派,才好控制与奴役我们印第安人。对国内的我们的兄弟部落都如此,更何况我们这群独立在外的苏族人?”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思考显然不是大部分脑袋里面长肌肉的苏族人的强项,很快就有边上人发出自己的疑问。
  乌特雅西依然是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装B模样,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语气说道,“华夏人有句话,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凡事只能靠自己,靠任何人,都是不可靠的,一个强大的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否则,在抢着面前,弱者只能时鱼腩,任人宰割。此时,美利坚向我们求援,可以说,这正是上天赐予我们发展壮大的一个良机。我们可以趁机攻略大湖以西的我们的祖地,并要求美利坚甚至新华夏承认我们对这些土地的拥有权。”
  乌特雅西的发言获得了莫苏塔的大力支持,长老会众人也是赞同的居多,毕竟,苏族第二聪明人的招牌在那里。至于第一聪明人,自然是莫苏塔。话说, 苏族人也会懂得拍马屁嘛。
  接着,苏族人果然与美利坚人约定,此次苏族可以出兵帮助美利坚消除异己,但是所获得的土地,美利坚人必须承认苏族的所有权。
  亚当斯以大陆会议的名义,同意了苏族人的要求。,毕竟,此时的美利坚两面受敌,有些支持不住了。
  而苏族人也留了个心眼,请新华夏派驻苏族特使曾宪辉为见证人,保证和约的实施。
  新华夏对于苏族人向东面发展是乐见其成的,因为这不会侵吞新华夏的已有土地,更会加大苏族与美利坚人的矛盾,新华夏不要太开心哦。
  因此,要求得到满足的苏族人终于行动了,出动了7万大军,几乎是倾巢出动,绕过齐佩瓦人,攻击易洛魁人已经空虚了的领地。
  主力不在的易洛魁人如何能够抵挡苏族大军?苏族大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仅仅2个多月的时间,苏族人已经占据了密歇根州南都,将一半的易洛魁土地纳入纳入囊中,。
  惊闻后院失火,心急火燎易洛魁人自然不敢懈怠,不顾与美利坚人激战正酣以及英国盟友的挽留,主力回返,在密歇根北部与苏族人展开大战。双方互有胜负,但是苏族人毕竟抢占了先机,最后将战线维持在了密歇根州东北部。
  美国人一向有仇必报。缓过劲来的美国人从易洛魁人东部的宾夕法尼亚抽调一支两千人的民兵进入密歇根,与苏族人形成夹击之势。
  原本与苏族对抗就力有未逮的易洛魁人如何还能够腹背受敌?主力大败,向北方大湖区撤退。
  英国人自然也不能让小弟直接败亡,从纽约州调派兵力进攻费城。
  美国人迫不得已撤军回防,让易洛魁人有了喘息之机。
  不过,主力尽丧的易洛魁人的败亡已经不可避免。
  苏族人北上,继续追击落败的易洛魁人。易洛魁人无奈之下,大部分退到了加拿大境内。苏族人这时候已经不是愣头青了,知道英国人不好惹,驻兵不前。
  不过,苏族人见易洛魁人已经像乌龟一样,再也不探出头来,只能恨恨收兵。
  但是,苏族人主力并不是直接返回本土,而是以泰山压顶之势,顺势对齐佩瓦人进行扫荡。
  齐佩瓦人虽然竭力反抗,但是,首先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另一方面也是人数太少,全族只有不足三万人,武器比起苏族人来说,也是毫无优势,被打得节节败退。


第一百二十章 趁虚而入的新华夏

  齐佩瓦人是一个善于与谈判的印第安人部落,既然打不过,那就谈判吧。最后,与苏族人达成一致意见。齐佩瓦人集体加入苏族联合酋长国,成为酋长国一支,派出一名长老加入苏族议事会。同时,为了扩大号召力与更加的显得名正言顺,将国名改为北美印第安联合酋长国,以号召更多的印第安人部落加入酋长国,扩大自己的实力。这主意大部分出于乌特雅西的建议。自然,乌特雅西的地位也逐渐稳固,成为后来酋长国的第二任元首。
  不过,新华夏人相信,只要美国人获得独立,就不会放任富饶的大湖区归属苏族人。双方的纷争已经埋下了伏笔。
  当然,新华夏人也没有说穿。苏族人与美国人闹翻对于新华夏人来说是件好事。毕竟,所谓的盟友也只是一时的,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英国人为了避免新华夏偏向美利坚,将加拿大西部地区划分了还大一片给新华夏,不仅是一种安抚手段,更是有效转移新华效注意力的好手段。
  虽然在美洲西部,一般来说,印第安人部落都比较小,也比较温顺,比如后世著名的西雅图酋长,但是也有例外,最有名的就是黑脚人与克里人。
  黑脚人以后世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为核心区,他们不仅据有加拿大西南部区域,在新华夏的蒙州(蒙大拿州)也有分布。曾经的黑脚人,肆虐周围弱小的印第安人,曾经的克罗人就被他们吊打过。不过,自从西方人传入了天花病毒,导致黑脚人人口大减,又遭受东面克里人的连番打击,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即使如此,桀骜不驯的他们还是给试图在加拿大西部建立新据点的新华夏带来了不少麻烦,因为一旦被新华夏打疼了,他们就躲进英国人的控制区,让新华夏望敌兴叹,徒呼奈何。新华夏无奈之下,只能放弃新建定居点。
  这时候,趁着北美乱局,新华夏打算来个釜底抽薪,直接将黑脚人这个顽固的印第安人部落从地球上抹去。
  以两千名国防军为主力,三千克罗骑兵为先导,对黑脚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黑脚人以为与先前一样,依然逃进落基山脉,就能够躲过一劫。谁知道,华夏人与他们的印第安人狗腿子竟然不管不顾的就跟了上来,让正准备看笑话的他们大受损失。
  新华夏联军追随者黑脚人溃兵一路向东北追去,甚至进入了克罗人的势力范围,黑脚人距离灭族为期不远。
  克里人曾经是人口最多、势力范围最广的北美原住民之一。最初仅在魁北克省詹姆士湾四周一小块核心地区生活,17及18世纪获得火器并开始与欧洲人进行皮毛贸易之後,迅速扩张,极盛时曾经包括加拿大南部边境的东部、中部、甚至五大湖北侧与北达科他及蒙大拿,成为连苏族、易洛魁人都要仰视的存在。
  但是,克罗人的存在却极大的影响了新华夏吞并加拿大西部的战略,因为克里人正分布在北上加拿大的必经之地上,不解决克里人,新华夏就无法世纪据有加拿大。
  解决了黑脚人的新华夏人毫不停留的继续对克里人下手,一出手就是绝户计,焚烧草场,毁掉森林,见到的每一个克里人村落,都被毁为平地,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消耗掉克里人的每一分力量。
  等到克里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新华夏联军已经推进到了加拿大中部,后世的萨斯喀彻温省西部。克里人虽然终于聚集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抵住了新华夏联军的进攻,可是他们此时却也面临最严峻的形势。
  无它,此时他们的敌人不仅是新华夏人,还有腾出手来的苏族人。苏族人原本并不想出兵加拿大,因为他们也明白英国人的强大。
  但是,人啊,最怕的是有野心。苏族人不想与强敌对抗,是为了不想遭受重大损失,但是一旦有巨大的利益,甚至超过了所要承受的损失呢?
  林航派出了自己的外交特使黄永陵代表自己前去与苏族人谈判。作为林航的学生,在远东磨炼了不短的时间,接着又被派到南洋巡查一番,人黑了一圈,但是却精干了不少。
  黄永陵这次谈判的对象是乌特雅西。他知道,乌特雅西是印第安人中数一数二的明智之人,因此,在常规的而逃过后,也不玩虚的,直接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要苏族人与新华夏联手,解决掉克里人,那么新华夏愿意将后世的萨斯喀彻温省东部甚至更东面的土地让给苏族人。
  乌特雅西说道,“这就是你们新华夏的所谓空手套白狼吧,你们新华夏什么都不付出,却获得了加拿大西部的土地。”为了方便交流,乌特雅西同样认可了新华夏人或者说是西方人的给美洲各地的命名。
  响鼓不用重捶,黄永陵只是笑笑,看着乌特雅西表演。
  把自己当枪使,但是,苏族人久居于萨斯喀彻温省南部的北达科他区域,对于萨省很熟悉,正因为熟悉,反而割舍不下,因为撒省的草原广袤无边,一直是苏族人觊觎的对象,可惜有强大的克里人在侧,苏族人只能流口水,却无法下手。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有新华夏在边上坐镇,根本就没有失败的可能,所欠者,只是担心英国人插手罢了。
  黄永陵代表新华夏给与苏族人保证:一旦英国人参与作战,新华夏将以盟友的身份;一致对敌。并且,为了让苏族人安心,新华夏再次免费赠与苏族人5000支火枪。
  苏族人答应了新华夏的条件,早就按耐不住的苏族人终于开始行动,首先攻破了克里人南部防线,三万克里人主力崩溃。接着,西面的新华夏联军趁势发力,也冲破了已经慌乱的克罗人西部防线。
  克里人经过此战,主力尽丧,余部向东南方向撤退。
  联军自然是再接再厉,一路追击,不给克里人喘息的机会。
  新华夏与苏族联军挺进加拿大中部地区,最焦急的自然是接近灭族的克里人,但是若论第二焦急的,就非英国人莫属了。
  与原本历史上的北美独立战争有所不同。刚成立的美利坚并不是孤军奋战的,在宣布独立之初就获得了法兰西、西班牙甚至不甘心海洋争霸失败的荷兰人的支持。除此以外,蔫坏的新华夏也给与了最初始但却最重要的军火支援,而且还在宣布中立后,依然通过苏族人给美利坚运送军火,让英国人首先吃了哑巴亏。
  英国人曾经为此向新华夏抗议过,但是,新华夏显示很无辜的表示,新华夏绝对没有在宣布中立后给与美利坚军火援助。
  等到英国人在十三州西部边境查抄到一批新华夏军火,新华夏才捏着鼻子承认这批军火是新华夏制造,但是却将军火出口的源头推到了苏族人头上,说是苏族人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就将军火转交给了美利坚人。并信誓旦旦的说要加强出口武器的外流,以加强管制,避免与友好国家发生类似的矛盾。
  只是,尼玛,苏族人自己军火都不够用,还能将自己的军火转给美利坚人?难道苏族人这么无私?骗鬼呢。但是,新华夏完全一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样子,让英国人抗议无门,最后只能干巴巴的表示,希望新华夏加强对武器的监管。
  新华夏拍着胸脯,说要切实加强监管,一晃,半年过去了,新华夏联军却已经推进到加拿大中部了。
  无耻啊,无耻,一边打太极,一边火中取栗。英国人手头没有更多的军事力量,只能口头上表示最强烈的抗议。
  新华夏赶紧表示,新华夏国防军并没有进入与英国人议定的加拿大一侧区域,所谓的新华夏联军其实子虚乌有,主力应该是苏族人及其盟友,因此加拿大境内的战争,可以视为印第安人部落内部的战争,外人无权干预,也不好干预。
  英国人听了新华夏的辩解,已经无力吐槽了。自己就是流氓国家的代表,一路上,以流氓战术,战败了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兰西人,哪个国家当时不比英吉利强大?但是都被英国人的流氓战术打败了。
  现在,偏居一隅的犄角旮旯处的新华夏,竟然也能将耍无赖的战术发挥的比自己都好,果真是长江前浪推后浪,自己的这个前浪都差点被拍死在了沙滩上。若不是美利坚人闹独立,牵制了英国人太大的精力,英国人都打算与这个同样流氓的新华夏决一死战了。
  可惜,世事弄人啊。
  加拿大可以说是此时英国人对抗美利坚的大后方,是最重要的一个基地。失去了加拿大,没有加拿大的补给,英国人就不用和美利坚打了,直接宣布失败算了。辽阔的大西洋,就是英国人最大的障碍。否则,如果美利坚在英国人边上,分分钟捏死。
  英国人只能试着与新华夏及苏族人谈判。他们知道,虽然表面上苏族人出兵规模更大,但是,新华夏才是苏族人敢于出兵的底气所在。因此,英国人举行了个三边会谈。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华夏的野心

  双方谈判倒也没有太多客套,很快就步入正题。
  新华夏的代表黄永陵再次重申,只要先前议定的土地。
  英国人疑惑的看着黄永陵,有些不解,新华夏既然没有别的要求,为什么要出兵呢?
  及至苏族人提出要求,英国人就明白了新华夏的打算,他们是想要一个既不属于新华夏也不属于加拿大的缓冲区。
  因为苏族人看中了哈德森湾西南湖畔的地区,涵盖后世的曼尼托巴省与安大略省、萨斯喀彻温省绝大部分地区。萨斯喀彻温省与曼尼托巴省倒也罢了,英国人原本只是把它当成与新华夏的缓冲区,被苏族人得去也没什么,安大略省可就不同了。安省紧贴着加拿大的核心区域魁北克省。一旦将安省交给苏族,自己的核心区域可就不安稳了。这事坚决不能答应。
  最后,经过多轮谈判,在新华夏的建议斡旋下,英国人捏着鼻子,将哈德森湾西部沿岸包括安大略省西部以及其余西部地区交给了苏族人。
  在英国人看来,将这些土地交给苏族人比交给新华夏要更稳妥,虽然苏族人骁勇善战,表面上更加激进,但是苏族人毕竟是新华夏的一条狗,没有主人的首肯,决定不敢乱咬。而且,苏族人毕竟是个独立的国家,此时与新华夏结盟,不代表就永远是盟友,对于分化敌对国家的盟友关系,英国人可是相当有心得。
  只是,最后,屁事没干的新华夏不仅获得了之前协议上的土地,还将哈德森湾西北部的其余土地纳入囊中,因为苏族人只看上了气候稍微暖和的加拿大边境地区,对于哈德森湾中北部地区是在没看上,让新华夏轻松的以十万吨粮食的代价轻松购得,且是分十年还清。只让英国人气得牙痒痒。但是新华夏浑不在意。
  这些地区虽然没有什么经济意义,但是,由于北方的西北航道存在,还是值得占领的,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还是将能吃到嘴里的都吞到肚子里才行。
  不过,新华夏与苏族人终于退兵,总算让英国人送了一口气,得以将兵力南调,专心对付美利坚人。
  只是,事情又有了变化。
  1776年秋天,法国海军中将弗朗索瓦率法西联合舰队(“巴黎城”号为旗舰,战列舰24艘)从西印度群岛出发,进至切萨皮克湾入口处停泊,切断英军海上供应线。英方为打破海上封锁,格雷夫斯海军少将率分舰队(“伦敦”号为旗舰,战列舰19艘)驶往切萨皮克湾。10月的一天凌晨,法舰队发现英舰队后,立即下令起锚迎击。格拉斯-蒂利分舰队绕过亨利角向东航行。格雷夫斯分舰队列成纵队从北面接敌。双方经数小时机动后,开始炮战。
  双方海战结果大出英国人意料。英国人依然以老旧的战列线战术作战,但是风帆战舰行动全靠风力。因风力减弱,原本占据上风位的英舰队的中央分队和后卫分队均不能迅速前进,而处于炮火射程之外。反观联合舰队,由于前几次与英国海军交战的实力,痛定思痛,决定加强火炮手的火炮训练程度,以精确的火力攻击来加强单舰的攻击能力,从而使得舰队的火力强度大大增强。由于英军前卫分队孤悬在前端,不能获得后续舰队的支援,遭受法舰猛烈炮火攻击,英舰“恐怖”号遭重创后被弃。格雷夫斯命令分舰队停止前进,撤出战斗,返回切萨皮克湾,停泊在亨利角外。
  法西联合舰队又得到战列舰8艘增援,英国海军更加显得势弱。
  但是与历史上不同,英国人此时装备了一种铁甲舰,排水量不足千吨,但是却丧心病狂的装备了二联装24磅炮,还是仿效新华夏建造的带炮塔的舰炮。从整备的火炮可以看出英国人的赌徒心理。他们有利用铁甲舰的防御优势无限接近敌人,然后给与最大的打击。这艘军舰被英国人命名为突击舰,巡航速度十二节,最高速度16节,速度上与新华夏舰船相差不大。
  这艘军舰虽然吨位小,但是英国人寄予厚望,原本是打算与新华夏发生冲突时使用的。对于法兰西与西班牙这两个手下败将,英国人原本并没有看在眼里,因此,这款军舰虽然已经悄悄的装备了皇家海军十三艘,却没有运用于北美战场。
  但是,海战的失利,让英国人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只能使出杀手锏。因为,海战失利不仅事关北美十三州,更是关系到英国人海上霸权的兴衰,英国人承受不了失败。
  突击舰舰船小,抗风浪能力差,英国人创造性的用风帆战列舰拖曳着突击舰来到北美。稍作休整,以突击舰为先锋,率先对亨利角外封锁海面的法西联合舰队发起进攻。
  联合舰队虽然火力凶猛,火炮命中率也不错,但是对于平均装甲厚度达八十毫米的突击舰也造成不了致命打击。
  而突击舰在接近敌人百米过后才开始发炮。突击舰体型小,自然甲板也低,又是距离太近,炮弹一打一个准,还是24磅炮,往往是十数发炮弹就能击沉一艘两千吨级的战列舰。联合舰队阵型大乱,向外突围。
  停泊在亨利角的英国舰队趁势冲出,两面夹击之下,联合舰队打败而逃。
  随后,两支舰队追追停停,基本是英国舰队获胜的情况更多。
  这时候,新华夏人傻了眼,不会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让英国人率先掌握了蒸汽动力舰船,将一众对手早早踩到地上,更早的登上海军霸主的宝座吧。只是,新华夏也没有做好与英国人海战的准备,因为这势必拖累新华夏的发展,并直接帮助到美利坚人,让崖山人很是不爽。
  但是,万一强大的英国人真的再次控制十三州,对于新华夏图谋北美中部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新华夏真是左右为难。
  崖山人显然小看了法兰西人为了荣耀而战的决心。
  1777年再次派遣特使访问新华夏。这一次可不是上次无足轻重的奥兰黛子爵,而是克吕尼伯爵,国王的亲信。克吕尼来到新华夏没别的意思,就是要高价购买新华夏的蒸汽动力铁甲舰。
  林航召集众人商议。
  张柏林说道,“我是是反对直接将军舰出口给法国的。一来,新华夏处于技术保密的要求,不同意将蒸汽动力铁甲舰出口到西方国家;二来,直接出口军舰给法国,也会刺激英国人,对我们新华夏韬光养晦不利。”
  吴永恒也是同样的意见,“我们新华夏之所以能够对英法等海上强国保持一定的优势,就是蒸汽战舰的威力,如果英法也拥有铁甲舰,肯定会影响我们的优势地位。”
  刘元清虽然前世只是一名小小的连长,地位不高,算是一介武夫,但是现在位高权重,也有了大局观念,说道,“我有不同意见。英国人已经有了自己的蒸汽铁甲船,虽然动力的缘故,导致他们暂时没有大船,但是距离造出大船想必为时不会太远。为了维持海军均势,我觉得我们可以扶持法国海军。”
  林航表示同意,说道,“我同意元清的说法。鉴于我们新华夏海军并没有与英法等国持久战的实力,维持住西方主要国家尤其是英法海军的均势对于我们新华夏来说至关紧要。”
  张柏林有些担心,“那我们可能会激怒英国人,我们可是刚从英国人那里得到好处,如果激怒英国人,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林航点头,“所以我们要处理的巧妙些,不能给英国人把柄,或者说,英国人即使发现了,也没有证据证明是我们做的。”
  “怎么做?”张柏林询问,众人也看向林航,这个众人眼中公认的奸猾之人。
  林航说道,“我们可以只出口千吨级排水量一下舰船所需的蒸汽动力,这样既可以维持新华夏的技术优势,也可以让英法海军形成均势。”
  崖山人总算答应向法国人出口蒸汽机。
  林航亲自与克吕尼展开谈判。
  听闻新华夏只同意出口动力装置,克吕尼有些不满,“总统阁下,贵国虽然同意卖给我们所谓的蒸汽动力,可是战事紧急,我们也没有这个时间生产出铁甲舰对抗英国人啊。”
  林航笑了笑,“贵使不用担心,我们新华夏可以帮助贵国改造现有军舰,甚至给军舰铺上铁甲,使得防御力大增。据我们的工程师测算,改造一艘军舰只需要不到一个月,如果几个船坞同时开工,其实耗时并不多。”
  克吕尼总算松了口气,不过也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我们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来获得蒸汽机?”
  “我们不要钱,只向请贵国帮个忙?”林航小的有些假。
  克吕尼皱眉,“怎样的忙?”
  “我们希望获得贵国之前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林航轻描淡写的说道。


第一百二十二章 路易斯安那的归属

  “可是,路易斯安那现在已经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了。”克吕尼很为难。
  “贵国与西班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想请贵国帮忙将我们的意思传达给西班牙人,我们愿意高价购买路易斯安那,并且,可以付给贵国一定的中介费。”
  “中介费?”克吕尼有些不解。
  “就是作为贵国帮忙的感谢费。”林航稍微解释了下。
  “那贵国具体的代价是?”
  “800万华元购地费,同时,还有200万华元感谢费给贵国,并且,将提供30台蒸汽动力给贵国及西班牙,这样,贵国及西班牙联盟将有充足的资金以及舰船对抗英国人。”
  克吕尼在心中暗暗盘算200万华元的价值,那可是相当于近70万法郎。虽然看着价值不大,相对于法国庞大的财政收入来说,不值一提。但是,法国人的财政支出更多,每年的赤字都在四百万到五百万之间,七十万算得上一个补益了。
  但是,法国人虽然强势,也无法决定西班牙人的意志,因此,克吕尼虽然有心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