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来,朝鲜女仆还是比较听话的,又吃苦耐劳,在唐代就有新罗婢、昆仑奴的说法,那可是听话、勤劳的代名词。尤其是,当大多数朝鲜人还在因为俘虏身份接受崖山人安排的劳动时,这些陈小虎从朝鲜人中选拔的朝鲜族女子已经与自己的主人一起,住在宽阔的大房子里,吃穿不穿,干活又轻省,来去自由。而且,大多数华夏人都是单身男子,经过后世的熏陶,为人也是温和有礼的居多。即使是脾气最差的崖山人,在此时的这个时代,都算得上是良配了。因此,这些朝鲜女子感觉十分幸运,有些心思活络的,甚至会有些往上爬的小心思。
陈应才的女仆崔爱媛就在此列。老陈虽然年纪稍大,但是脾气好,长得也不错,架着眼镜,一副后世专家学者的斯文模样,也是很受欢迎的类型。
不过,老陈在前世已经有了妻子和孩子,当时只是出差到了此地,趁着闲暇,就参观了一下定远舰,谁知道从此就与妻儿天各一方了,对妻儿的思念让老陈暂时还没有这个心思。更有一点,老陈还是个技术狂人,正有意用繁忙的工作麻痹自己,倒是白瞎了崔爱媛的小心思。
陈应才八点钟会准时出门,在崔爱媛爱慕的目光中,乘坐有轨马车抵达距离住处不远的办公地点。
有轨马车的轨道虽然在主干道上才有。但是即使在普通道路上,也是可以使用有轨马车的,就是有可能颠簸。不过,现在华夏人基本上都是集中住在一起的,连小区里面的路面都是水泥地面,自然是平坦的很。
说起来,崖山人的有轨电车已经处于试行阶段,基本满足要求,只待性能稳定后就定型生产。据说崖山人已经酝酿着在原本规划的京都区(后世的奥克兰市区附近)展开建设,第一台有轨电车将在那里运营,这也算是京都的荣耀吧。随着电车的开通,代表着崖山人所提出的现代、文明的首都区,终于有个可以对外展示的方面了。
来到办公室,看一下日程,今天竟然有三个会议,看样子是别想做自己喜欢的技术工作了。
第一个会议就是纺织工业设备的制造。任何一个大国,都是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国家。否则,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对于国家发展十分不利。在现阶段,崖山人所能想到的最大工业部门就是纺织工业了。不要小看纺织工业,嚣张一时的大英帝国,起家靠的可就是纺织工业呢。毕竟,衣食住行,衣是仅次于食物的存在。随着崖山人向南方拓展,气温升高,十分适合棉花的生产。崖山人在大农场就种植了不少细绒棉,也叫陆地棉,原产中美洲,适应性广、产量高、纤维较长、品质较好,被华夏人通过多方周折悄悄引进并种植。有了原料,自然还要有设备。
崖山人仿制的都是工业革命早期成熟的纺织设备,虽然产量没有后世那么高,质量也比不上后世,但是胜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崖山人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高精尖的人才,也就只能从简单的机械做起了。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大家都是二把刀子出身,虽然制造出了纺丝机,却容易断丝。经过多方讨论,决定加大棉花供给量,虽然会导致丝线粗大,但是短期内也只好如此了。即使如此,比较起中国传统的松江布,还是要纤薄一点的。再加上,机器出货量大,应该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当然,短期内棉布生产还是以供应本国市场为主,此时的崖山人根本无力开拓外部市场。最直接的原因,崖山人甚至不能保护自己的海上商道安全,因为手头所拥有的战舰不过就那么几艘,无力护航。
第二个会议就是电机的生产。按照张柏林的规划,新华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动力源要以电力为主。蒸汽机,最主要是作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或者是发电厂的动力。为此,蒸汽机向小型化与大型化两个方向发展。由于领先世界的铸造与金属加工能力,蒸汽机的发展不错,衍生出许多型号。至于电动机,最大的难处在于铜的缺乏。
陈应才知道下一个议程也与铜有关,干脆暂时搁置这个话题。
中午吃过晚饭,进入第三个会议,就是是关于有轨电车的。
会议参与人员提出,有轨电车需要的铁轨与机车上的钢制零件,有了库叶岛的钢铁,都可以解决,但是最关键的却是,输电线缆没有,无论是铜还是绝缘用的橡胶或者其它材料。
陈应才询问新定居点盐湖城的情况。毕竟,盐湖城定居点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铜矿。另一与会人员就是参与盐湖城建设人员,赶紧回答,定居点的房屋就已经建设完毕,即将展开采矿业务。虽然初期采矿量不大, 但是,在一个月里内,就可以出产矿石,同时冶炼设备也会在盐湖城附近建设,再过一个月后就会提炼铜,线缆需要的铜丝就有了。
陈应才沉思过后,提出要尽量在一个半月左右提炼出铜,这样再加上运输,两个多月后可以抵达京都。至于绝缘材料,暂时连天然橡胶都没有,只能外面包覆油布等防水材料简单绝缘下,然后将线缆架在高空。反正华夏人现在的电压也不高,没有太多危险性。
之所以如此紧迫,因为张柏林决定,要加快京都区建设,将一个文明、先进的新华夏首都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质量建设起来。
第四个会议是采矿设备的制造。
无论是金矿还是铜矿、煤矿什么的开采,想要提高效率,都离不开采矿设备。还好,无论是凿岩机、破碎机、筛选机还是运输带什么的,难度不高,在崖山人的努力之下,都制造了出来。这些都要得益于小型发电机组成功。
因此,崖山人的采矿能力都在迅速扩大。
这是今天这么多会议,唯一让陈应才开心的事情。
由于第四个会议很顺利,时间才是下午4点。陈应才作为部门主管,自然是有特权的,就酝酿着准备回去,走到了办公楼外,向一辆有轨马车招收。
马车到了身边停下,陈应才正打算上车,却被人一把拉住,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浓重的铜臭味,转头一看,果然是郝有财。
“郝有财,你拉住我干什么?”
郝有财张大嘴巴,露出了那金闪闪的金牙,“老陈,不,陈哥,兄弟是找你救命来着。”
“有谁还敢取你的命不成?”
“除了张大部长,还有谁啊。”见陈应才不想搭理的要走开,赶紧说道:“陈哥,陈大爷,兄弟真的需要你的帮忙啊。”
“到底什么事?”陈应才已经很累了,语气自然不善。
郝有财却并不在意,“兄弟现在不是在建大方鼎吗?已经浇筑混凝土横梁了,但是缺乏钢筋。你也知道,张部长给我的时间很紧,现在只有三个月时间剩余。我听说你们使用的钢轨也可以暂代,并且性能只会更好,所以想请你老兄帮忙,通融一下。”
“让我们的钢轨先给你们使用?那我们呢?”
“我们只是先用一下,等几天后混凝土结构完成,就用不着钢筋了,钢轨就可以敞开了给你们供应,陈哥,帮帮忙,到时候别墅好了,兄弟给你留一个位置最好的。”
陈应才想了一下,钢轨推迟几天也来得及,反正机车也还在测试阶段,心里已经答应了,却说道:“你真能留一个位置最好的别墅给我?难道还好过留给张柏林的?并且,不是抽签决定的吗?”
郝有财抵了抵他的肩膀,“别担心,不是有暗箱操作吗?”
“你现在还敢这样?”
郝有财小声在他耳边说,“也就陈兄你,别人包括总理或者我,都没有这个待遇的。到时候,我将你选中的不放在抽签选号的里面不就好了嘛。”
“真的,哪天有空,我过去选房?”
“好,没问题,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第四十六章 森田次郎衣锦还乡
森田次郎带着大笔的财物,返回日本了。
这并不是他的本意。现在,森田次郎有了自己的大房子,还有朝鲜的美女老婆,谁还想回日本住那几乎被风一吹就倒、抬头就碰头的简陋而又粗鄙的房子呢?但是,顶头上司,崖山人的远东总督,林督帅给他下的命令,他必须遵从。
森田次郎很感激林航,因为,林总督信任他。中国有士为知己者死的美德,而日本武士,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能是日本缺少物资的缘故,他们这些武士为了体现对于主家的价值,表现的更为忠诚,也更为珍惜来之不易的获得赏识的机会。
想当初,森田次郎只是一个失去父亲未及弱冠就统领一个小领地的中级武士,且就是那么贫瘠狭小的领地,也很有可能失去。为了这么点领地,只能接受主家的征招,用命来换取这份领地。
结果不出意外,自己的命差点没了,幸好,获得了崖山人的赏识,不仅成为了一支自己组建且统领的军队,还获得了远比自己领地广大的田地。不仅是经济上的,林督帅还答应自己,只要表现好,可以让他成为光荣的新华夏公民,享有与崖山人同样的地位。崖山人,可是相当于日本的公族啊,甚至还掌握实权,都不是日本的公族所能比拟的。
崖山人最讲究公平,只要你立功了,绝对没有人会侵吞你的功劳。森田次郎坚信这一点,因为森田次郎一直都享受这公正的待遇,而且他觉得,将来一定会一直享有。
这一次回日本,就是总督大人对他的信任表现。因为他将要带回至少千名的日本浪人进入远东,成为“光荣”、“强大”的远东军的一员。
1600年关原合战奠定了江户幕府的天下,1603年,德川家康于江户拜领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中国古代讲究名正言顺,其实很有道理。幕府将军虽然掌握了中央政权,也掌握着最富饶的关东平原及其周围地区。但是,其分封制的统治,注定了没有像中原皇帝那般绝对的权利。更何况,幕府将军上面,还有天皇的名头。外样大名就以遵从天皇的名义,悄悄的从事反幕府的行动。
因此,日本此时的状况极其类似中国古代的战国,只是一超多强的模式,让外样大名虽然有心但是无力反抗。
诸侯林立必然导致官府对于底层民众掌控的削弱。因此,此时日本的人员流动还是比较频繁的,像曾经的日本浪人组成的倭寇骚扰大明朝,就是这种情况一种具体体现。
在询问了日本的种种情况后,林航让森田次郎回国,招募一批武士,扩大远东军团,为将来的战争提供更多的战士,其实就是炮灰。
松前藩为日本江户时代渡岛国津轻郡的藩。居城为松前福山城,因此该藩也被称为福山藩。松前藩的主要势力范围为北海道岛渡岛半岛南部的“和人地”(日本人聚集的区域)。但是,江户幕府划给松前藩的领土远比渡岛半岛要大,覆盖了整个北海道地区。当然,由于阿伊努人在此处大量聚居,实际上并无法有力地进行管理。
因此,管理的疏松,让森田次郎的回归十分顺利。
不出意外的,森田次郎的小领地已经被收回了。但是,现在的他已经看不上那既小又贫瘠的土地了。按照林航的承诺,只要顺利拉回那些落魄武士,有一名,就能在加州获得上好的田地1亩。至于拉回来的武士,也能获得10亩加州的土地。
加州可是个好地方。在新华夏成立的时候。林督帅曾将带着自己见识过。那里土壤肥沃,河流密布,阳光灿烂,比起库叶岛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可是强上太多了。
不过,自己大和人的身份,让森田次郎有些自惭形秽。因为他们远东军团的身份,甚至连新华夏本土都不能随意出入,对于这些土地自然只能流口水而不得了。
林航却打消了他的疑虑,“新华夏只是不允许远东军团的军队不能任意进出新华夏,普通的民众可是没有任何顾虑的。尤其是成为新华夏的国民,就更加方便了。森田次郎想要进入新华夏本土,其实很容易,不带武器,不穿军装,不要成建制的返回新华夏,自然可以自由进出新华夏。再加上新华夏不禁止土地兼并。凭借自己参军这些年的所得,购买成百上千亩的土地,不在话下。
在成百上千亩的土地面前,自己的小领地就看不上眼了,随它去吧,森田次郎毫不在意。此刻,他最关心的是之前那七大姑八大姨般的关系网。只要这些网络不断,自己就可以轻松的拉出大批的流浪武士,距离自己飞黄腾达之日,也就不远了。
森田次郎的亲姑姑,就是嫁到同属松前藩的一个高级武士家庭。原本,森田次郎父亲在世之日,两家还有联系。但是,森田次郎父亲去世后,森田次郎又是一副扶不起的阿斗的形象,两家就渐渐断了联系。
原本认为必死的侄儿在消失一年多后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森田次郎的姑姑美黛子,虽然平时不待见自己这个侄儿,但是毕竟是去世的兄长的唯一血脉,抱着森田次郎的头,喜极而泣。
由于已经夜深,在被安排简单吃过一顿饭后,森田次郎洗漱歇息。
第二天,才是亲情时间,一家人闲话家常。美黛子打算让自己的丈夫出面,要回森田次郎的领地,这毕竟是自己家族的产业。
谁知道,森田次郎却毫不在意,“姑父,姑姑,你们也不用费心了。那么点领地,我也不在意的。”
“不在意?你怎么能不在意?那可是我们森田家族祖祖辈辈留下的产业,你能够放弃?”美黛子厉声呵斥。
森田次郎捻起自己的衣服一角,“姑姑,你看我身上的料子,价值多少?”
美黛子这才发现,自己的侄儿虽然一年多没见,但是却没有丝毫的落魄,反而显得更加结实,更加豪气了许多,再按一下他的衣服,“这是上好的清国丝绸料子,恐怕价值不下十两银子吧?”
森田次郎大笑,“姑姑,这是上好的湖州丝,一件就要近二十两银子呢。我也给姑父、姑姑还有几个兄弟姐妹带了几件。”
拿出自己带过来的箱子,将几件衣服拿了出来。
这些衣服都是华夏人从大清购买的料子,剪裁成衣服在超市售卖。虽然有不同规格,但是毕竟不如量体裁衣来的合身。
像美黛子的衣服就有点紧了,她丈夫松下太郎的却有点长了。但是,没办法,只要贵就行了。想一想,即使是松下太郎的上级领主,也不过只有一件类似的丝绸长衫,平时舍不得穿,担心坏了,逢年过节才会穿一下。
不仅如此,森田次郎还带来了不少新华夏的“特产”,比如打火机啊,梳妆盒啊,什么的,都让松下太郎等人惊若神物。
森田次郎的礼物一一送上,不仅是以前对自己不冷不热的姑父,就是一直斜视着自己的姑表姐妹,也是次郎哥哥、次郎哥哥的叫唤,十分受用。尤其是自己以前最喜欢的雅子,也没有了以前的骄傲与不屑,在森田眼光的注视下,脸色羞红,拈着自己的衣角。那娇娇怯怯的模样,让森田内心痒痒的。
在接受了一家子的殷勤招待后,森田次郎才想起自己的职责,说明来意。
松下太郎笑道:“其实要想招募流浪武士并不难。我日出之国,人口日增而田地未增。多有武士之家,非嫡出子嗣没有获得领地而成为浪人。不知次郎需要多少人数?”
“林督帅实现并没有限额,只说明多多益善,以林督帅的心胸格局,恐怕千人也是不为多的。”
松下太郎原本以为,所谓的林督帅,无非和自己的地位类似,有个几十名的武士作为手下,已经不错了。但是不成想,跟人林督帅一比,自己却是差远了,急忙说道“你们林督帅要的可是武士啊,代价不小啊。”
森田次郎傲然一笑,“我新华夏沃野万里,督帅曾经说过,加入新华夏之后,只要立有微功,即可成为新华夏的国民,每人授田10亩。平时,还有不少于40匁银币(相当于100华元)的俸禄。”
松下太郎大惊,“除了田地,还有40匁的俸禄?”可怜见的,日本人祖上也曾经阔过,当初的石见银山在鼎盛时期曾经占据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另外黄金的产量也很客观。可惜,很快就被明清两个朝代与荷兰人赚去了,随着石见银山资源的枯竭,现在的日本金银奇缺,有许多贫民甚至一辈子没见过金银。
森次郎骄傲的说,“关键是,现在的新华夏不阻止土地集中,以我的身价,现在足有千亩上好土地了。”
日本人与汉人对土地的追求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由于土地的紧缺,对于耕地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为了增强森田次郎的说服力,林航亲自带着森田次郎回了趟新华夏,替森田次郎办理了国民身份,且用森田次郎的积蓄置办了上千亩的土地。
听闻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侄儿就置办了这么多的土地,夫妻二人都是目瞪口呆,且十分心动。
不过,新华夏有规定,只能新华夏国民才能购买新华夏的土地,夫妻二人只能作罢。最后答应替森田次郎搜集浪人。当然森田次郎也没有忘了给他们夫妻好处,每个浪人将给松下太郎5匁的银子,让夫妻二人合不拢嘴。
在他们的努力下,虽然这些浪人比较分散,仅仅三个月后,就聚拢了一千多名浪人,森田次郎也算得上满载而归。
第四十七章 对满清的第一次主动进攻(一)
1764年年底,林航等人已经搬迁到了永明城(海参崴)的新远东总督府。
随着内外城墙的建设,林航等人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以满清简陋的火器与攻防能力,永明城的防卫已经基本无虞。要知道,即使是康熙朝这个满清军地战斗力最强时期,面对数百老毛子、简陋的雅克萨小城寨,满清数千人竟然围困了超过10个月,方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见,拥有火枪火炮的防守方,只要补给充足,城寨坚固,坚守下去是很容易的。至于永明城,恰恰就满足了这个条件。首先,背靠海港,补给方便。其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城墙,以满清此时的火炮,几乎是轰不破的。在这,远东军数量也不少了。在补充了1000多名日本浪人后,总数已经超过1500名,防守两公里不到的城墙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满清通过水师从海面发起进攻,林航等人根本就没有想过,原因并不是他们疏忽了,而是直接忽略掉了满清水师的战斗力。
甚至,为了加强远东海军的实力,新华夏在永明城建造蒸汽动力船只。在林航设想中,永明城的远东海军舰队应该以近海防御为主要功能,同时兼顾内河海军功能。因此,远东海军的舰船吃水不能太深,最好在3米以内。吨位自然也不宜太大。经过多方讨论,以1000吨级最为适宜。既能用于近海,也能用于内河。
同时,内河风力自然比不上外海,也就放弃了兼顾风力的机帆船方案,仅配备蒸汽动力。不过,由于钢铁产量的限制,崖山人放弃制造全钢铁结构的小型船只。而是以钢结构为龙骨,铺以桐油浸泡过的当地橡木与冷杉为船板,厚达近百毫米。同时,在水线下铺设薄铜板,即可减少摩擦力,更重要的减少水生植物的附着;水线以上,则铺设10到20毫米的钢板,以加强防御能力。
崖山人的建造速度很快,仅仅一个多月,第一艘钢甲木船制造成功,巡航速度15节,上面有155毫米火炮共9门,战斗力还可以。随着第一艘试制成功,华夏人就加快了建造速度,同时开了三个船坞。仅仅一个半月后,三艘新舰下水。
这就是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差距。没有工业社会的分工协作与机加工能力,以农业社会的手工劳动,是很难达到这么高的生产效率的。除非,用大量的人力来堆积。像二战时期,美国参战后,制造军舰就如同下水饺似得,那就是强大的工业实力的体现。华夏人显然没有美国人二战时期的工业实力,但是已经接近英国19世纪末的工业水平,制造这些船只自然不在话下。
同时,永明城附近多山脉,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华夏人根据这个地形特点,在山峰制高点处修建了多处碉堡与炮楼,形成一个立体的多层防御工事。
在基本建好了自己的防御乌龟壳过后,林航召集陈小虎、森田次郎商议,怎样吸引满清军队过来进攻。
陈小虎摸着脑袋,“林哥,我们既然已经占领了海参崴,不,永明城,闷声发财不好吗?为什么还要吸引满清的注意呢?”
“小虎,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占领永明城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这点土地?要土地的话,我们新华夏有广袤的北美,实在不需要这个所谓的远东不冻港。因为我们不比老毛子,必须在远东有个立足点。我们在库页岛上就有港口,还更安全。我们占领了永明城,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刺激满清的注意。我们都知道满清是如何的顽固而僵化,这样的一个统一的满清是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的,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巅峰,连人口的转移都被他们近乎固化了。因此,我们必须推翻满清。”
“推翻满清?这个任务似乎比较艰难啊。”陈小虎摸着长出胡渣的下巴,有些担心的说道。
“这就是我从来没有在会议上,与其余任何人公开提过对满清展开军事行动的原因。但是为了人口,这个事关新华夏整体大局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必须这么做。至于前面所谓的试探满清的虚实,其实只是我的一个幌子。无论是否试探出虚实,还是需要武力解决的。要知道,在历史上,也就是通过两次鸦片战争,撬开了满清的大门,才让华人得以大量涌出国门,涌向周围国家,尤其是东南亚,更成了移民的大本营。必须对满清动武,这是我和刘元清的共识。因此,这一次,我们要主动进攻满清,将满清的目光吸引过来,并给以满清最大的打击,希望能够引起满清境内不满势力的注意,让满清内部产生动乱,我们好火中取栗,获得自己的人口。”
黄永陵呆呆的看着林航,好久不语,几乎要不认识这个自己原本认为熟悉的、温文尔雅的林老师了。却也知道,林老师背后,还有许多人,抱着与林老师一样的想法,为了整体汉人的利益,不惜与满清一战。自己作为林航的学生,也只能支持自己的老师。因为,自己也觉得林航说的有道理,对满清的不满,可以说是后世汉人的主流思想。
在东北清军的军事机构,有吉林将军辖下的三姓都统衙门,处于后世哈尔滨所辖的依兰县。所以此时的依兰是属于吉林省管辖的。
林航等人研究了半天地图,并根据新华夏军队现状,拟定了进军方案,那就是通过水路进入依兰。依兰附近就是松花江。而松花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接着,林航等人又寻找到了黑龙江的出海口,鄂霍次克海峡,然后顺藤摸瓜,才找到了处于后世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也就是汉人所说的庙街。所以说后世的老毛子精着呢。掌握了庙街这个河流的出海口,就掌控了整条河流。
林航等人深深感到自己的短视,竟然忽略了这么重要的地方,赶紧寻找方案试图掌控庙街。此时的庙街连小渔村都算不上,几乎没有定居人口,名义上为赫哲人的传统领地,实际上也就偶尔会过来捕点鱼而已。对于崖山人的进军入驻虽有点不满,但是,崖山人只是建立基地,并没有强行驱逐他们,还允许他们在此捕鱼,对于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应县。甚至,崖山人的入住,还刺激了当地的需求,让他们更加容易产品交换,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样算来,华夏人的驻军反而是利大于弊。而且双方也是准盟友的关系,即使从维护双方关系来讲,他们也不能拒绝崖山人的建议。
1765年5月,北方河流已经解冻,远东军1200余人,带足补给,乘坐新建的5艘内河船只,从庙街溯江而上,一路经过后世的阿穆尔共青城,再到伯力城,行进十分迅速。所到处,只见树木郁郁苍苍,草地绿绿茫茫,不时有小动物从林间跑过,野趣横生。因为都是东北的少数民族分布区,气候的严寒导致少数民族人口十分稀少。即使进入后世的东北,由于满清禁止汉人入关,人烟也是荒芜的很。
一路上陈小虎作为第一次独立掌控一支军队的统帅,虽然表面上天不怕地不怕,其实心里还是很紧张的,一直到坐在船上,发现两岸几乎不见人,就不免兴奋起来。难怪后世老毛子轻松就占据了外东北那么多的土地,没有人烟的土地,不就是无主之地嘛。
而森田次郎则是完全不同的表情,看着这么多肥沃的土地竟然是无主的,兴奋的几乎要留下口水。在日本,人多地少,哪还能找到这样的荒原?
不仅是森田次郎,其余的日本人为主的远东军,几乎都是同样兴奋的表情。
陈小虎心中有所警惕,小日本对大陆的贪婪欲望可是一直存在的,森田次郎这个狗奴才不会也看上这些土地了吧。如果崖山人提前将日本人的贪婪激发出来,可就是崖山人的罪过了。
想到这里,故作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森田次郎,你现在是哪国人啊?”
森田次郎一愣,“鄙人自然是光荣的新华夏人。”
“哦,你还知道自己已经不是日本人了?就这样的荒郊野岭你也要流哈喇子?你在新华夏不是也有许多土地吗?”
森田次郎点头哈腰的说道,“小虎长官说的对。我只是想,这样的荒芜土地,人口都没几个,我们想要打下来,应该是很简单的。”
“森田次郎,记住了,我们这次战争,并不是为了获得土地,而是打击满清在此地的军事力量。”
“是,小虎长官,鄙人记住了。”
陈小虎表面上抬头看向远方,内心却很不平静,一方面是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没有什么信心,电视剧里满清巴图鲁的种种传说,可是将陈小虎唬的不轻。另一方面,觉得自己似乎要提醒下林航,对于日本人要慎用啊。
第四十八章 对满清的第一次主动进攻(二)
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疲惫的远东军终于通过了松花江这一黑龙江的支流来到了三姓城(后来的依兰县城)附近。
自从三姓副都统衙门设立,使三姓城逐渐成为东北边疆的政治、军事、经贸、文化中心,被誉为清时著名的“边外七镇”之一,是时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人烟稠密,商贾云集,庙宇恢宏,声名远播。副都统辖下左右翼协领个一员。每名协领下面又有佐领8名,防御4名,骁骑校8名,属下各有战兵约千人。这样,总兵力就达到近2000人,在地广人稀的东北,确实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军属力量了。
因此,作为这支军队的领袖,戈尔哈十分自得。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