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明朝-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柯木尔听完了赫杨的话,点了点头,就转身又去开了一个房间……
“王爷,赫杨与李景隆并没有回到驿馆之内。”这时一名官兵对着齐王说到。
齐王听后,恶狠狠的说到:“无妨,总之驿馆之内的人,一个活口不留。从明天开始,在城门设防,严查所有要出城的人。势必把这两个小人给我找出来。”
齐王说完后,又令人继续守在驿馆门口,直到驿馆内没有活口才可离去。然后齐王便先行回了王府……
赫杨在客栈内,看到齐王走后,对着李景隆说到:“明天得想到办法逃出城去,不然估计活着是出不去了。咱们明天就各奔前程吧。”赫杨此时害怕李景隆这个草包到时拖累自己,所以事先把话先说明白了。
李景隆这时听完了赫杨的话,急忙哀求着对赫杨说到:“赫大人,你可不能这时丢下我不管啊。咱们一起来的,你我又是同僚。应该生死与共才对。”李景隆再傻也看明白了刚才齐王的架势,就是要把赫杨和自己灭口。而他们带来的八百随从都被杀死了,自己除了赫杨也没有别的依仗了……
李景隆见赫杨根本没有回应自己的话,只是在一旁抽着烟袋,便又继续说到:“赫大人,我知道你喜好那种调调。只要你不抛弃我,我豁出去了。服侍大人。”说完,李景隆解开上衣,闭眼咬牙,做出一副苦痛状。
赫杨听了李景隆的话,一口烟直接呛了嗓子。这个草包居然为了活命要主动献身了!赫杨咳嗽一阵对着李景隆说到:“放屁,你说什么呢。还服侍我?我那个随从是女的,你想什么呢。”
李景隆一听赫杨这话,立刻松了一口气,说:“赫大人能有如此可以舍命相随的红颜知己。小弟实在佩服。这足以说明赫大人是真丈夫、真君子。小弟愿与赫大人结为兄,以后凡事听大哥安排。”
赫杨听完了李景隆的话,有点鄙夷的看着李景隆,心想这个马屁精,真是生错了年代。便说:“行了,赶紧睡吧。明天再说。”
“那大哥你就是同意了,你我二人以后就兄弟相称。小弟我先睡了。”李景隆等赫杨说完后,立刻顺竿往上爬,给赫杨说了一大堆,然后就扭头睡去!
赫杨此时可没什么心情和李景隆瞎扯,现在他心里只想着尽快出城……
第二天一早,赫杨立刻让柯木尔出去打探一下情况……
“公子,城门已经派了重兵把守,严查想要出城的人。而且城内也派了官兵搜查客栈。我们得赶快离开这里,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查到这。”柯木尔打探完情况后,立刻对着赫杨说到。
赫杨听完,眉头一皱。去哪呢?这都开始搜城了,自己还能哪往哪躲?
柯木尔见赫杨眉头紧锁,立刻说到:“公子,我已经找了城中有一个荒废的破屋,我们不如先去那里避一下,再想办法。”
赫杨点了点头,觉得目前也只有先这样了,便招呼李景隆这个草包。一同跟着柯木尔去往破屋……
“这里应该暂时安全,只要我们不出去的话那些官兵应该不会来这种破破烂烂的地方搜查。不如这样吧大哥,我俩躲在这里,让你这位红颜知己给我俩多买些干粮。然后再让你这位红颜知己自己出城,回京报信。”李景隆躲进破屋后,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对着赫杨说了出来。
也难得他脑袋还不是榆木疙瘩,有时也能适量的想出点主意。
赫杨听了李景隆的话,也点了点头说:“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赫杨同意了李景隆的办法,立刻安排柯木尔说:“你回京,尽快搬来救兵。一路小心。”
柯木尔点了点头,立刻去给赫杨和李景隆买了一些干粮。自己一个人独自出成了……
柯木尔走后,赫杨却心里一直不安。这个破屋也知道能躲多久,万一突然被官兵搜到了,自己身边就这么一个草包,到时该怎么办呢?
柯木尔已经走了三天,赫杨和李景隆终日就躲在这破屋之内,也不知道柯木尔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而此时破屋之内的两人却还不知道,此时齐王已经大发雷霆,下令全城每个角落都要搜到,就算是把这座城翻过来也要把这两人找到……
“嘘,有人来了。快躲一躲。”深夜,赫杨突然听到了破屋的门被开大,立刻推醒了李景隆,找了个隐蔽的角落躲了起来……
“这屋内还有干粮。应该有人在这,搜。”一个官兵看见破屋桌子上的干粮,立刻对着同行的人说到。
看来这齐王的兵马还是找到了这里,赫杨此时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而一旁的李景隆已经开始吓得发抖,紧紧的抓着赫杨……
“在这呢。”一名官兵用刀挑开了赫杨藏身地方的遮挡物对着同伴喊到。
这时,刀已经架在了赫杨的脖子上,赫杨与李景隆面对着一队官兵,都心想看来这次是跑不了了!
“得罪了两位大人。看来这次小的们的荣华富贵有指望了。”带头官兵对着赫杨和李景隆笑着说到,同时吩咐人直接给两人绑了……
李景隆一看,直接对着赫杨问到:“大哥,怎么办?”
赫杨看了一眼李景隆,刚要开口时,突然破屋之外直接飞了进来一个蒙面的黑衣人。赫杨看到这黑衣人飞进来的架势很明显是来救自己的,心里松了一口气:救兵到了!
第三十二章 假传圣旨
黑衣人进来后,屋内所有的官兵都是都是一愣……
黑衣人也不废话,直接掐住一个离自己近的官兵的脖子,用力一捏。赫杨明显听到“嘎嘣”一声骨头断裂的声音,那名官兵立刻命丧当场!其他官兵立刻反应过来,挥着刀冲向了黑衣人……
黑衣人纵身一跳的瞬间,手在空中伸了出来。顷刻间,只觉得屋内有几道劲风打过。“砰砰砰”那些官兵的脑袋直接裂开,血肉和脑浆飞溅的到处都是。李景隆看着眼前的景象已经有些傻眼了,而赫杨却知道黑衣人的身份了!这不就是当初在北平城外,马三保用的那招么。对,葵花宝典!
马三保只用了片刻功夫,就解决了所有官兵。随后摘下面纱对着赫杨说到:“赫大人,我家王爷料定你此次齐王府之行肯定有危险,所以让马三保一路从北平追赶来。保护大人的安全。”
“棣哥真有心了。谢了。来的刚刚好。想个办法带我们出城吧。”赫杨听完了马三保的话,立刻回应到。他根本没心情知道朱棣为什么派马三保来,一心只想着赶快逃离这里。
马三保点了点头,立刻领着赫杨与李景隆二人朝着一处偏僻的城墙走去!
“两位大人,这里有个暗洞,委屈两位了。我们只能从这里钻出去了。”马三保来到城墙根下,挪开了一些杂草遮掩。对着赫杨说到。
当下赫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跟着马三保顺着暗洞爬了出去。
出了城后,马三保对着赫杨说到:“赫大人,三保就送到这里了。两位从此处一路向西,上了官道就可齐泰相遇。齐泰巡查时路遇大人那位红颜,得知大人被困,已经带兵赶来了。”
马三保说完后,又看了看李景隆,对着赫杨说到:“赫大人,王爷有一事相求。王爷顾念与齐王的手足之情,所以恳求大人你到时与皇上美言几句,让他网开一面,保留齐王府一脉。”
赫杨听完了马三保的话,才明白这是朱棣怕齐王被赐死,过来求自己了。便在心里暗想,这齐王在朱允炆登基后被废成了庶人,不得归蕃。反正是没死。“放心吧,棣哥说的话,小弟我一定照办。”赫杨回想了一下历史,便答应了马三保。不过赫杨越来越对朱棣好奇了,他怎么转性了呢?
马三保见赫杨答应,便要告辞回北平复命。没想到李景隆这二货突然对着马三保说到:“马总管武功高强,不知道可否收在下为徒?徒儿一定用心习武,让师父您老人家的武学发扬光大!”
赫杨在一旁听了李景隆的话,差点没笑出来,这李景隆还不知道马三保的功夫只有太监才能练的。
而马三保听了李景隆的话,竟然说到:“李将军真愿拜在下为师?三保只因终日留在王府内,没法收徒,却也想自己一生专研之武学发扬光大。承蒙将军欣赏在下,我愿将我的武功秘籍赠与将军。”
赫杨在一旁听的直皱眉,心说:你的武学后人都知道,若练神功,挥刀自宫么。可是赫杨万万没想到马三保竟然真把秘籍给了李景隆!马三保走后,李景隆迫不及待的翻来了秘籍看了起来……
“这功我不能练。”李景隆看了一会,便叹气的对着赫杨说到。
赫杨奸笑了一下,废话么,哪个男人愿意练。而李景隆接下来的话,简直让赫杨又气又笑。
“这书全是字,没有图。先皇在位时推崇武风,所以我自幼识字不多,看不懂啊。”李景隆在一旁对着赫杨嘟囔到。
赫杨听了李景隆这个理由后,大笑着说:“全是字就对了。这书要是有图有字,那就是禁书了。”
李景隆听了赫杨的话,顿感无趣,随手就将书仍在了荒野之中。两人便朝着西路的官道走去……
也许李景隆还不知道,他扔的那本书,被一个姓林的剑客捡到了,而这位剑客的后人中有一代出了个镖师,竟然把这本秘籍结合剑术加以改良,成就了另一个武功绝学!
言归正传,赫杨与李景隆在官道上,天蒙蒙亮时,就看见了齐泰的队伍……
“公子!”柯木尔远远的就看见了赫杨,立刻架马跑来。
而齐泰也紧跟其后赶到,对着赫杨和李景隆说到:“两位大人没有大碍就好。齐某这次路遇柯公子,才得两位大人遇难,急忙带人赶来了。赫大人,齐王所作所为,柯公子已经告诉在下了。我已派人送折子回京请皇上定夺了。”
“不行,齐王还不知道我和李将军已经逃出城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制服他,不然他集结封地里各地的兵马。到时就难办了。”赫杨听了齐泰的话,立刻反驳到。而他同时也在思考怎么对付这个齐王……
赫杨想了想说:“齐大人,不如这样吧,你先带一小队兵马进城。我和李将军混在其中。你就说有圣旨到,王府内并没有官兵驻守。引出齐王,在王府里直接给他绑了。”
齐泰听了赫杨的话后,有点为难了,这假传圣旨可是要砍头的……
赫杨见齐泰表情纠结,便也知道他担心什么,便说:“齐大人放心,有事赫杨一人承担。难道你不想皇上削藩么?当初提议削藩时齐大人可是很支持的。”
赫杨的话,说中了齐泰的心理。齐泰是立挺削藩一事的,朱允炆开始重用文人后,齐泰就感觉朱允炆治国之道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齐泰想了想说:“好,就依大人的办法行事!”
几人达成共识后,经过了一番准备,便以传圣旨的名义进了城,进了齐王府……
“王爷,还不跪下接旨。”齐泰手里拿着一团假的黄布绸子举在了齐王的面前说到。
齐王也合计这朱允炆又传圣旨是什么意思?按说他杀了锦衣卫和官兵的事就算走漏风声也不可能这么快齐泰就带着圣旨赶来了。所以齐王思前想后,觉得这圣旨应该与赫杨之事无关,便开始下跪接旨……
“拿下!”齐王刚一跪稳,赫杨突然从人群里喊出了一声。
齐王立刻感觉不对劲,可是为时已晚,几把刀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随后立刻有人将齐王绑了起来!
第三十三章 抄家
齐王见刀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立刻明白了自己是被赫杨算计了。立刻破口大骂到:“你们几个奸贼,竟敢假传圣旨骗本王。”
而齐王府的一些家丁和护院见状,已经要冲上来了。
赫杨见状立刻也拿了一把刀照着齐王的脖子紧逼了一下,说到:“都别动,双手抱头蹲在地上,不然老子一刀就剁了你们主子。”
齐王府的众人听完了赫杨的话,面面相觑,不一会,照着赫杨的话,开始双手抱头的蹲在地上。赫杨这时心里不禁暗笑到:古人就是迂腐。还愚忠!
赫杨见众人蹲下后,对着李景隆说到:“赶紧把他们全都绑了。”又转头对着齐泰说到:“齐大人,把你带来的兵马直接引入城,控制住城内齐王的兵马。”
齐泰和李景隆听完了赫杨的吩咐后,立刻照着吩咐去做了……
随后,齐泰的兵马入城。现在整座城基本已经没什么威胁了,而齐王也被暂时关了起来。齐泰虽然主张削藩,但他毕竟是读书人,不能像赫杨一样胡来。还得等朱允炆下旨定夺怎么处置齐王!
“圣旨到!”赫杨等人等了几天,终于等来了朱允炆的圣旨。一名宣旨太监风尘仆仆的赶来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齐王在位时佣兵自负,在封地内苛捐杂税,又要谋害钦差大臣,意图造反。擅自射杀锦衣卫和军兵八百。即日起由兵部尚书齐泰将其押回京城听候皇上发落。齐王府内所有财产全部充公国库,由锦衣卫总指挥使赫杨、禁军总都统李景隆留下清点齐王家财,尽快点阅清楚,回京复命。钦旨!”
赫杨、齐泰、李景隆三人听完后,立刻谢旨。并开始着手各自的工作……
齐泰未免夜长梦多,接了旨立刻带着一路人马押着齐王回京,而留下了一队官兵配合赫杨与李景隆抄齐王的家。
“大哥,经过清点。这齐王府内所有财物共计价值四十七万两。”李景隆拿着一个账本对着一旁正抽烟袋的赫杨说到。
“四十七万两?”赫杨听完了李景隆的话,立刻惊讶的问到。这自己当了锦衣卫总指挥使也没贪这么多钱,这齐王府里竟有四十七万两。
李景隆被赫杨这一叫,不怎么搞的有点尴尬,对着赫杨笑了笑说到:“哦,不对。我少看了一个数,应该是一百四十七万两。”原来这李景隆还想着自己私扣些,所以对赫杨报了个假数。
“一百四十七万两?”赫杨本以为四十七万够多了,但没想到这会又多了一百万两!心想这大明朝才稳定多少年啊,他一个藩王竟然贪污了这么多钱!
“哦,这个我看串行了。一共是三百四十七万两。你也知道我识字不多,难免看错了。”李景隆被赫杨这一惊一乍的,吓得以为赫杨知道了自己撒谎,这回说了实话。
赫杨这下也知道了李景隆原来是和自己玩心眼,就又说了一句:“三百四十七万两?”
李景隆急忙把账本递给赫杨说到:“大哥,真没了。真就三百四十七万两。你自己看。”
赫杨拿着账本,仔细核对了一下,这回李景隆没有说谎,的确是三百四十七万两。赫杨看着账本,又看了看李景隆。差点让这小子给唬弄住。不过这李景隆这样的草包都知道贪污,自己也没理由不贪啊!
赫杨想了想,对着李景隆说到:“把这个账本做个假的,不是一共三百四十七万么。留出一百零七万,回去就告诉皇上共缴获了二百四十万两。”转头又叫过来一个兵头,对着兵头说到:“一会李将军给你拿点银子,给弟兄们分了,嘴巴严一点。不然要了你的命。”
那兵头也是个老油子,听了赫杨的话,立刻笑着作揖说到:“谢赫大人,谢李将军。小的明白,两位大人请放心。”
赫杨听完了兵头的话,挥手示意兵头先去忙吧。又对着李景隆说:“把那零头的七万两给他,分给弟兄们。剩下一百万兑换成银票,你我一人五十万两。去吧。”
赫杨的原则是别贪太狠,而且见者有份,所以把这事该怎么办就告诉了李景隆。
李景隆听完后,见赫杨还想着自己,而且自己是和赫杨每人各五十万。所以立刻笑着说:“大哥放心,小弟一定安排的妥妥当当的。”李景隆说完后,立刻出去办理赫杨交代的事。
而赫杨看着李景隆的背影,心里越发觉得这个李景隆现在和自己成天的称兄道弟,也没什么不好。虽然他是个草包,但好在还挺听话的,大事办不了,但这种事李景隆到是可以被自己利用……
齐王府已经被清点完毕,李景隆也换好了银票交给了赫杨。
赫杨拿着银票交给了柯木尔,心想这刚贪污,财不外露,不能太张扬了。便对着李景隆说:“你这样,钱先别乱动。我们一路回京时尽量低调点。别大张旗鼓。”
李景隆听了赫杨的话,也明白了赫杨的意思。才贪污完,如果立刻就挥霍的话,容易让人起疑。急忙说到:“大哥所言极是。那咱们怎么办?”
赫杨合计了一会,对着李景隆说到:“回京的一路上,咱们就顿顿吃炸酱面。对外声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赫杨实在也是想不到什么办法来教李景隆了,所以就把自己穿越之前刚看完的一部电视剧里贪官的台词说了出来!
李景隆听了赫杨的嘱咐,便铭记在心了。两人就这样一路低调的顿顿吃着炸酱面,一路吃回了京城……
回京后,朱允炆立刻召见了二人!
“这回做的好,火烧齐王府。惹得齐王发怒,正好给了朕处置齐王的机会。”朱允炆见到赫杨与李景隆后,立刻高兴的对着两人说到。
李景隆一听朱允炆的话,立刻顺竿爬,说到:“回皇上,这次多亏有皇上庇佑。赫大人想出了这个点子,微臣当时觉得赫大人点子极秒。所以拿起了火把就去放火。而微臣当时心想擒贼先擒王,所以直接点了齐王妃的房间,这才引得齐王发怒。”
赫杨在一旁一边瞪大了双眼,听着李景隆在那里夸夸其谈,一边感叹这草包比自己还会见风使舵!
而朱允炆听了李景隆的话,点头笑到:“好,你二人朕必有重赏。李爱卿,你先退下吧,回府好好休息。朕有事要和赫爱卿商议。”
李景隆听了朱允炆的话,有点不情愿的跪安了,心想着有什么事还要背着自己?同时赫杨也在猜测,这朱允炆支走了李景隆,一定又有什么大事要和自己说……
第三十四章 被下套
李景隆走后,朱允炆对着赫杨说到:“你爷爷的,干的漂亮。直接禽了齐王,其实齐泰已经把经过跟朕汇报过了。这次多亏你想出假传圣旨这一主意,才引得齐王放松警惕。”
赫杨听了朱允炆的话,一边在想朱允炆把自己单独留下来的用意,一边笑着回应到:“情况紧急嘛。我当初怕如果齐王反应过来,集合封地境内的所有兵马。那到时候等他大军一到,我们想削藩也削不了,还弄不好他来一个狗急跳墙,直接起兵了。所以当时只好想到假传圣旨这一招了。”
朱允炆笑着听赫杨说完,对着赫杨说到:“朕把你留下,是有一事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说这齐王应该怎么处置?如果不重罚的话,不足以立威。可是真杀了他,朕又下不了手。他毕竟是朕的叔父。”
赫杨听完了朱允炆的话才明白,这朱允炆原来对具体怎么处置齐王还没想好。找自己来给他出主意了!赫杨想了想便说:“小炆子,不如这样,你就直接把齐王废了,让他改姓,不得认祖。”赫杨说完后,心说历史上这齐王只是被废成庶人原来还是自己的建议。
朱允炆听了赫杨的话,便点了点头。让赫杨先行退下。其实朱允炆心里也知道,自己身边并无太多可用之人。可是这赫杨就是那几个人可用之人最可信之人。所以他现在凡事都会先听听赫杨的建议!
第二天早朝之上,朱允炆第一决定就是:废除齐王藩位,废为庶人。永世不得归藩,不得再姓朱。
而赫杨特意观察了一下被朱允炆召回参加这次废齐王一事的各位藩王。赫杨发现手握大权的藩王只有宁王回来了,燕王根本没有回来。而剩下回来的都是些小藩王。宁王听了朱允炆的话好像并没有什么反应,而其他的小藩王则在底下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一名殿前护卫急忙进殿,对着朱允炆下跪说到:“报皇上,齐王在天牢之中被人袭击。虽然没有生命危险,而且袭击齐王之人好像并无意伤他性命。但是齐王后背的皮肤被人用刀剥了皮!”
赫杨在一旁听完后,觉得不可思议。天牢也不是随意谁都可以进出的,再说了,齐王的后背皮肤有什么特别,非要给剥掉?
朱允炆在龙椅上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也问到:“天牢之内还能发生这种事?什么人干的?”
“回皇上,据天牢守卫说,昨夜来了一名西厂的人,而且那人拿的是皇上您的令牌。”那名护卫听了朱允炆的问话,立刻回答到。
此时赫杨越听越糊涂,朱允炆的令牌一般人也拿不到啊。而且什么人好不容易混进去了不杀人,只为了剥皮……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到:“前些时日,朕的确丢失了一块腰牌。不也知丢在哪里了,想不到居然有人用朕遗失的腰牌混入天牢。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朱允炆又转头对着近身太监说到:“传令下去,齐王如果生命无碍,就立刻将他驱逐出京城。让他有生之年不得踏入京城半步。”
朱允炆说完后,便招呼了赫杨与方孝儒去后堂议事,让李景隆带兵在门外守着……
“皇上,臣还是坚持自己的建议,废除厂卫机构。厂卫贪腐已经是成风,而且厂卫中人依仗手中权力横行霸道。甚至不让在京开设学院,所以我觉得必须废除。”方孝儒对着朱允炆很诚恳的说到。
原来这方孝儒在京城办学院遇到了阻碍,向朱允炆开始告状了。
可是方孝儒的话却让一旁的赫杨急忙反对:“不行,这厂卫机构是先皇设立的。如果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咱们可以严查、换人。但绝对不能废除,这是对先皇不敬。”赫杨哪里是管对朱元璋敬不敬的,只是方孝儒提议的废厂卫,这里自然包括了锦衣卫。自己才当上这锦衣卫指挥使不久,要是锦衣卫被废了,自己干嘛去?所以赫杨当下立刻反对了方孝儒的建议。
赫杨见朱允炆没有表态,便说:“反正已经废了一个齐王。厂卫机构不能废,但大不了咱们一不做二不休,再把什么东、西厂的厂督也直接暗地里给废了。”
“赫大人提议的好,但如果这样的话,要办理此事还需赫大人的锦衣卫出动才行。锦衣卫本身就是执行密令,查办官员的。所以此事只有劳赫大人出马了。老夫敬候赫大人佳音,再着手办学院之事。”方孝儒等着赫杨说完后,立刻抢着说到,根本没有给赫杨和一直在一旁旁听的朱允炆任何开口的机会。
你爷爷的,这套词怎么听着这么耳熟!赫杨这时看了看朱允炆,又看了看方孝儒。心里暗骂:我靠,今天早朝上,刚说有西厂的人进天牢剥皮,这就让我对付西厂,这不会是特意给我下的套吧?方孝儒这老不死的又要把老子推前线去?
朱允炆见赫杨不说话,便说到:“此事也只有赫爱卿去办朕才放心。东西两厂必须给他们牵制住。赫爱卿你有什么难处么?”
赫杨此时需要静一静,好好回想一下历史……
历史上怎么可能有太多关于锦衣卫或者东西厂的记载呢。不过自己看过那么多古装电视剧、电影,可以肯定的是锦衣卫、东西厂一直到明朝中后期都还存在,所以说自己的锦衣卫没有被废,东西厂也没有被废,那么自己这次应该没什么危险,说不定还可以再捞一笔。
所以赫杨想了想,对着朱允炆说到:“放心吧皇上,臣一定尽力完成任务。不过,如果我到时有需要用人的地方,还希望皇上把李景隆将军借我用用。”
“好,朝廷官员你想用谁朕都给你,别让朕失望。”朱允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赫杨的要求。
随后朱允炆先方孝儒跪安后,对着赫杨说到:“走,随朕出宫,去柳筝筝那里坐坐。自从上次她的青楼被烧后,朕又给她建了一座。带你去见识见识。”
赫杨等朱允炆说完后,看着朱允炆说:“这你对柳筝筝倒是痴情啊。你们古人不都说:自古草莽痴心汉,向来负心读书人么。我以为你就是玩玩的呢,没想到还这么痴情。”
朱允炆笑了笑,没有回答赫杨的话,两人便一同出宫去往青楼……
第三十五章 监视宁王
朱允炆带着赫杨来到了青楼后,得知柳筝筝正在陪客人,便开始皱眉……
“朱公子,我们柳老板是卖艺不卖身的。你可不要多心。今天来了一位公子,非要花重金听我们柳老板弹奏一曲,所以柳老板才答应的。”一名青楼管事的,见朱允炆面露不悦,立刻在一旁解释到。
其实青楼里的人都看的出来这位姓朱的才是幕后的大老板,所以得罪不起!就在这时,柳筝筝突然出来了,而和她一起出来的竟然是宁王!
“宁……宁公子。怎么这么有雅兴来喝花酒啊。”赫杨见到宁王后,差点直接叫出是宁王,但顾及青楼这种地方人多眼杂,所以急忙改口叫到宁公子。
这宁王见到赫杨和朱允炆后也是一愣,急忙反应过来,笑到:“赫兄弟、朱公子。我听闻柳老板琴艺卓越,所以今天特意慕名而来。”
一旁的柳筝筝也是急忙配合着宁王的说词给朱允炆做了解释,朱允炆对着宁王简单的寒暄几句,宁王便走了……
而赫杨却观察出这个宁王和柳筝筝之间绝对不是普通关系,两人之间应该是认识。柳筝筝和宁王出来见到自己和朱允炆时脸上明显出现了慌张的神色。一个混迹于青楼的风尘女子对面这种场面怎么会慌张呢?当然了,除非她对朱允炆动了真心,不过这个假设赫杨很快就给推翻了。可这柳筝筝和宁王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赫杨就这样带着疑惑的简单吃了点菜,便和朱允炆告辞了……
回到家后,赫杨对着柯木尔说到:“明天你帮我监视着柳筝筝那家青楼,看看宁王有没有去。”
这柯木尔以前可是秦王妃,自然是见过宁王的,所以点了点头,答应了赫杨!
赫杨就这样一边让要对付西厂的厂督,一边还想知道柳筝筝和宁王之间到底什么关系。他感觉自己这脑子明显有些不够用了……
“大人,西厂厂督刘权。每次出行身边都跟着西厂的几位高手,没有下手的机会。”一名负责跟踪西厂厂督的锦衣卫把这几天的情况汇报给了队长。
赫杨听完后,点了点头,也没表态。自己就会暗下黑手,别的办法目前还没有想到,所以只能还让人先继续跟踪……
“公子,我在青楼外观察了几天。我发现宁王几乎天天都去柳筝筝那里。不过我不方便进去,所以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