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朝-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听完了赫杨的话,表面上点了点,可心里却想:到底他说的是真是假?父皇举行的是射猎比试,难道空手而回反而会有赏赐?按自己父亲的作风,马上得天下,崇尚武风。怎么会反其道而行之?朱棣觉得此事需要好好思量一番,便告辞回了自己房间……

  第二天一早,朱棣便带着赫杨去往东郊的皇城猎场。而赫杨这次不仅见到传说中的朱元璋,还有朱棣的其他兄弟和朱允炆!朱元璋看上去很是精神,就和现在普通的退休老头一样,面容和蔼。而朱允炆,看着比自己小几岁的样子,白白净净,一身的书生气。

  “你就是燕王的结拜兄弟?见到朕还不下跪?”朱元璋此时见到赫杨时,赫杨虽然身着古代服饰,但头上扎着一个头巾,手里拿着一个烟袋锅子。身后还背着自己的背包,看上去和在场所有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赫杨这时急忙回过神,单膝跪地说到:“小人赫杨拜见皇上,祝皇上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统江湖千秋万代。”赫杨一流水的说了一些拍马屁的话,但心中却说:明年你翘了,就当安慰你了。

  朱元璋此时听完了赫杨的话,哈哈大笑的说到:“你不是之前断言过朕明年就到大限了吗?何以寿与天齐?”

  在场所有人听完了朱元璋的话,都是一愣,转而目光朝着赫杨望去。

  而朱棣一下子就想到了一定是父皇安插在府中细作把此事告诉了朱元璋,急忙上前辩解到:“父皇,当时赫兄弟昏睡了十天,刚刚醒来,神志不清。所以才说出了一番大逆不道的话,错在儿臣,是儿臣见赫兄弟醒来,没有让人好生照看,他处于半清醒状态就开始胡说了。还请父皇责罚儿臣。”

  朱棣的这一番解释表面上看是在为赫杨拦罪,而其用意也是暗指了赫杨说的话和自己并无关系,全都是赫杨醒后的自言自语。跪在一旁的赫杨又怎么会听不出朱棣的话外之音呢,不过他转念一想,反正说都说了,朱元璋真想杀他的话,也不用特意让燕王带他来京城了,索性也懒得开口辩解。

  朱元璋听了朱棣的话后,对着赫杨说到:“起来吧。”朱元璋说完,便示意身旁的太监传口谕。

  那太监得到了朱元璋的眼色后,对着众人说到:“众位王爷与皇长孙这次一同射猎,为时三柱香。三柱香后,开始统计个人所射杀猎物。数量多者,重赏!”

  众人听完后,立刻寻马取弓。准备去猎场大显身手。而赫杨这时走到了朱棣的身边小声说到:“千万不要射杀猎物,记住了。”

  朱棣听了赫杨的话虽点了点头,但跨上马后,心里却想,既然是有赏的比试,为何不夺得头筹?想完,朱棣跃马冲进了猎场……

  众人进入猎场后,猎场外只有朱元璋和身边的几个太监、侍卫,还有赫杨。

  朱元璋指了指赫杨说到:“赐座。坐在朕身边。”

  身旁的太监听完了朱元璋的话,立刻拿了把椅子放在了朱元璋的身边。赫杨见状,急忙毕恭毕敬的上前坐好。

  朱元璋盯着赫杨看了好久后,说到:“你说他们这场比试谁会胜?”

  赫杨听了朱元璋的话,这时有点犯难了,按历史进程是朱允炆一只猎物未射而赢了。可是自己告诉朱棣千万别射杀猎物,那结果很难预料啊!

  赫杨想了很久说到:“燕王与皇长孙各有一半的机会赢。也可以说各赢一半吧。”其实赫杨给出这个是在自己心里反复推敲了以后得出的结果。因为,如果两个人这次都做的对了朱元璋的心思,那么朱元璋肯定会难以选择,所以叫各赢一半……

  三柱香时间已过,众人重新回到场外,朱元璋对着一太监问到:“谁射杀的猎物最多?”

  太监立刻回到:“回皇上,燕王三柱香内射杀48只猎物,数量最多。”

  朱元璋听到这一结果后,点头笑到:“好,燕王自年少时就征战沙场,果然没让朕失望。”

  而一旁的赫杨听了这一结果,看了正一脸笑意的朱棣一眼,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个日后的明成祖还是不太相信自己。

  朱元璋听完了朱棣的结果后,又问到:“允炆射杀多少猎物?”

  这时,那名太监有点怯生生的说到:“回、回皇上,皇长孙一只猎物未射到。”

  朱元璋听了这一结果后,立刻将手中的杯子摔掉,怒声说到:“允炆,为何一只猎物没有射杀?”

  朱允炆这时不慌不忙的对着朱元璋说到:“回皇爷爷,万物皆为生灵,孙儿实在是不想徒增杀孽。”

  朱元璋听完,摇着头说到:“哎,想我起兵推翻元朝,把江山重新从蒙人手里夺了回来。把鞑子赶出了中原,若我朱家后辈,人人像你这般妇人之仁,恐怕日后我大明江山不保。”

  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但赫杨听出朱元璋根本就是没有责备朱允炆的意思,只有长辈对后辈的惋惜。

  而朱允炆此时却上前,对着朱元璋说到:“皇爷爷,孙儿并非妇人之仁。元朝被推翻,是因为元朝无道,百姓长期受到官府、朝廷欺压,百姓苦不堪言。皇爷爷起义之举实属顺应天意,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可如今,我大明江山刚刚稳固,更加要以民心为主。孙儿明白自己所要射的绝非是这些山野走兽,而是天下万民之心。”

  朱允炆的一番话,把在场所有藩王都给震撼住了。

  而朱元璋听完了朱允炆的言论竟然露出了高兴笑脸,对着赫杨说的:“好,各赢一半。朕懂你的意思了。”

  朱元璋说完,便下令回宫。赫杨却在想:朱元璋的意思是射猎一事,燕王胜。但朱允炆却把朱元璋的心都给胜了!

  而一旁的朱棣,本是一幅骄傲的笑脸,但见朱元璋最后的神态,也想到了自己没有听赫杨的劝告,让自己的侄儿出了风头。看来这赫杨所言之事,应该全部都是真实会发生的……


第六章 立储君

  朱元璋说完回宫后,便离开了。而参加这次射猎的人都纷纷向燕王道贺,恭喜他拔得头筹。只是,此时的朱棣心情十分复杂……

  朱棣和赫杨就这样一言不发的回到了驿馆,而一路上赫杨因为朱棣没有听自己劝告,对朱棣产生了一丝反感。因为他感觉朱棣这个人疑心太重,反复无常,这种人如果放在现代的话一定没朋友,所以自己也得好好的找找后路了!

  两人回到驿馆后,一名身穿太监服的小太监见到两人后,立刻跪地向朱棣请安。随后,太监转身对着赫杨说到:“赫大人,皇上有请。请随小的进宫。”

  赫杨听完了小太监的话,不由得眉头一皱。心想这朱元璋请自己去干什么?而朱棣这时拍拍了赫杨的肩膀说到:“大杨,去吧。随便带我替父皇问安。”

  赫杨对着朱棣点了点头,便随着小太监有了。朱棣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中已是万分后悔自己不听赫杨当时的劝告,只求赫杨这次去的话,可以为自己想出扭转局势的办法……

  皇宫之内,御书房。朱元璋见赫杨来了后,指着一个桌子上的围棋盘,说到:“坐,与朕对弈一局。”

  说完,朱元璋已经坐在了棋局之前。而赫杨有点犯难的坐在了对面,心说:老子可是从小就学围棋的,可是这万一赢了朱元璋,他一发怒把自己给剁了怎么办?所以这棋一定要下,但不能赢,输又不能输的假,看来这棋不好下啊。

  然而,事实证明赫杨的担心多虑了,朱元璋把围棋盘比做行军打仗,步步紧逼赫杨,让他毫无还手之力。而朱元璋,见赫杨心神已乱,突然开口问到:“你觉得朕应该把皇位传予何人?”

  赫杨听完了朱元璋的话,拿着棋子的手突然停在了半空。朱元璋的心意当然是传给朱允炆,可是后来的建文帝也仅仅当了一年朱棣便造反了,朱棣三年多打到了京城。所以最后的赢家还是朱棣,可自己说让他直接传位给朱棣的话会不会让朱元璋认为自己和朱棣是穿一条裤子的?

  赫杨在心里正盘算时,朱元璋又开口说到:“朕的细作听到有次你和燕王谈话,你说自己是后世来人。虽然朕认为你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但此刻朕要听你说说传位一事。”

  赫杨仔细想了想,说:“既然反正皇上你也不信我的来历,那么我就直说了,您就全当听故事了。”

  赫杨犹豫了好久决定还是把历史事情告诉朱元璋。赫杨对着朱元璋说到:“你传位给了朱允炆。立储君时你并没有立皇太子之位,而是直接立了一个皇太孙的位。此举惹的众藩王心怀不满,因为每个人都想继承皇位,但外界呼声最高的燕王是因为他战功卓越,手握重兵,所以其他藩王对他表面还是尊敬些的。但朱允炆不一样,传位给他,众藩王绝对不服。只怕你死了后,其他藩王会佣兵自负。所以你一心要传位给朱允炆的话,就要为他扫清一切的障碍。”

  朱元璋有点惊讶的看着赫杨,其实赫杨所说的话,和他自己本人想法完全一样。他就是要把皇位传给自己长孙,可也知道其他皇子必定会心有不甘,所以他这时要想个万全之策来为自己孙子登基之路扫除障碍。而赫杨无疑可以利用的是最合适人选!

  “来人,准膳。”朱元璋想了想,便对着太监说到。他准备和赫杨再好好的边吃边谈……

  按赫杨手机上的时间显示,从朱元璋命人被准备饭菜,到饭菜端上来,一共用时一小时二十七分。赫杨看着眼前这一桌自己都从来没有见过菜肴,立刻拿出了他那个可以太阳能充电的手机开始拍照,当然了,此时此刻的他即使照了这一桌子的菜,也发不了朋友圈。不过他还是深感一些手机太阳能充电配置,可以让他在古代还有个消遣的东西。

  朱元璋见赫杨拿着手机,便好奇的问到:“这是什么东西?”

  赫杨听完了朱元璋的话,急忙拿着手机跑到朱元璋身边准备来个自拍,好歹人家也是大明的开国皇帝嘛!赫杨对着朱元璋说到:“这个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科技,说了你也不懂,你就当它是我家乡的特产吧。”

  赫杨说完后,便调整好角度,自己和朱元璋的影像出现在了屏幕里。

  朱元璋吃惊的问到:“朕怎么在里面?镜子?”

  赫杨无奈的点了点头,说:“差不多,你就当它是铜镜吧。来,收点下巴,显瘦。”赫杨说完,一按快门,直接和朱元璋来了一张合影。

  而一旁的朱元璋,一脸愕然。赫杨的所说之事,所用之物,这已经完全超乎了他生平所见,心里更是盘算着让他成为自己的棋子……

  次日,皇宫早朝大殿之上。燕王应朱元璋的口谕,将赫杨也带来一同参加早朝。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殿下群臣一眼。但他的目光却格外注视着自己的几个儿子以及赫杨……

  朱元璋看了一会,便让身旁的近身太监开始宣旨。太监立刻开口说到:“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入住东宫。另赐燕王府赫杨为御前太孙伴读,官位为五品礼部行教司一职。钦旨。”

  当圣旨宣读完毕之后,所有人一片哗然。朱元璋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这朱允炆现在被立为储君,也就是日后的皇位继承人。

  而一旁的朱棣因为事先通过赫杨的提醒,心里早有准备,所以并无多言。只是转头向赫杨说到:“恭喜贤弟,你我以后同朝为官,必要好好辅助皇太孙。”

  朱棣虽然说的轻松,但他心里十分的不是滋味。而是为何赫杨昨天只进宫一天,今日便被封官,看来是父皇也要把赫杨收为己用。但现在赫杨对自己太重要了,可以说是他以后的指路明灯,决不可以轻易的放掉!

  赫杨听了朱棣的道贺,虽然朱棣脸上没表示出什么情绪。但赫杨感觉总是有点怪怪的,他心里料定朱棣一定是在盘算什么和自己有关的事,自己还是小心为妙!

  就在两人都在心里互相猜测之时,大殿之位传来:“报,秦王正妃已押到殿外。请皇上发落。”

  朱元璋听完,打手一挥。近身太监立刻高声叫到:“进殿。”

  而赫杨的脑子这时又开始了搜寻历史模式,这秦王的正妃到底什么来路,还被人押回来的……


第七章 秦王正妃

  赫杨听到秦王正妃几个字后,不停的在脑海里回忆着自己对明史的了解。而当赫杨想起来时,心里有点兴奋了,对着朱棣问到:“棣哥,这个秦王的正妃是元朝大将王保保的妹妹吗?”

  朱棣虽然不知道赫杨为何要问自己这个嫂嫂的身份,但他还是对着赫杨点了点头,给了赫杨一个肯定的答复。

  赫杨见朱棣点头,立刻兴奋的大叫:“我靠,那不就是金老先生笔下赵敏的原型么。没想到今天看到本人了,赶紧叫上来啊。”

  赫杨的大呼小叫引得满朝文武官员全部朝着他看了过去,好像有人还露出了嫌弃的神色。赫杨见众人的反应,在心里暗骂到:傻叉,你们懂个屁!

  历史上,元朝的确有位汝阳王唯一的女儿,王保保唯一的妹妹,一位元朝郡主。只不过和《倚天屠龙记》里不同,汝阳王这一封号是死后被追封的。而这位历史上和金老先生笔下赵敏身份吻合的这位郡主也没有嫁给张无忌,毕竟张无忌只是个虚构的人物。

  朱元璋因为要招降王保保,所以抓了那位郡主,并把她赐给了自己儿子秦王朱樉为正室。所以这位郡主只是朱元璋为了利用来招降王保保的一枚棋子而已。由此可想而知,这位郡主婚后的生活也一定不会很幸福。

  赫杨确定了这位秦王妃的身份后,便开始对着朱棣打听:“棣哥,你这位嫂子今年多大了?对了,你们大明朝律例不是规定但凡是藩王、皇帝死了,他后宫的女人基本都要殉葬。据说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出现后宫出轨的事情。按说这个秦王应该死了有几年了,怎么这个王妃还活着。”

  朱棣听完了赫杨的话后,一个劲盯着赫杨看,他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赫杨会对这个女人如此好奇。

  当然了,朱棣根本没有看过《倚天屠龙记》,所以他又怎么会明白赫杨的想法呢!

  朱棣开口说到:“我这位嫂嫂今年整三十岁,本来她五年前是要一同殉葬的,可……”

  朱棣的话还没有说完,赫杨的目光已经被殿门口押着进来的人给吸引了。

  一女子,一身劲装,好像是习武之人。可是她样貌简直惊为天人,虽然朱棣刚刚给自己介绍了她今年三十岁,但单从面容上,最多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神清骨秀,清丽脱俗,但身上却散发着英气,一看就是烈性女子。此时赫杨看的已经直咽口水,露出了一幅色迷迷的样子。急忙拿出手机,不停的对着这位郡主拍照。朱棣把赫杨的举动、神情尽收眼底,看来他的这位结拜义弟是看上自己的嫂子了……

  “柯木尔,当年朕要你殉葬。你说你是乃蛮部后人,你要活着照顾你哥哥的家小,必须让乃蛮部后继有人。朕当时给了你五年的时间,如今五年的期限已过,你也该去陪秦王了。”朱元璋见秦王妃被押了进来后,对着她说到。

  而这时,那位被朱元璋唤作柯木尔的秦王正妃却开口说到:“我与朱樉并无夫妻之情,却还有守着名分。而且我与他只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实。皇上你当初把我抓走赐予朱樉也只不过是利用我来招降家兄而已。如今大明江山稳固,我兄长已病逝多年,为何还要我为朱樉殉葬?你定的这套陪葬制度也只是你自己一人的想法,可因为你是皇帝,就要把自己的想法凌驾在别人之上吗?你要杀便杀。我绝对不会殉葬秦王陵的。”

  柯木尔的一番话说完后,赫杨明显观察到朱元璋脸上出现了动怒的神情。

  也许贵为九五之尊后,从来就没有人敢顶撞自己,而此时的朱元璋竟在朝堂之上被人怒斥,心里的怒火已经到了一个燃点。朱元璋立刻将手重重地拍在了龙椅的扶手上,说到:“立刻把她押送至秦王陵前,让她在秦王陵墓前自刎。”

  堂下那两名押着柯木尔进殿的明兵应了一声后,立刻要押着柯木尔出大殿。

  赫杨这时,急忙跑出去,拦在前面大声说到:“别杀啊,这样一个大美人死了多可惜啊,简直就是宅男女神啊。要不皇上,你把她赐给我吧,反正我在我们那边也是未婚。”

  “胡闹!”朱元璋听了赫杨的话后,立刻怒声说到。放在以往,或者是别人出来说这话,朱元璋一定把这人斩了。但此时他要好好的利用赫杨这枚棋子,所以还是强压怒火。命人把赫杨拖到一边。

  而赫杨自从见到柯木尔后的所有举动,全部被朱棣看在眼里,朱棣已经在心里思考了一个计划……

  退朝之后,朱棣特意让赫杨叫到一旁说到:“大杨,储君已立,为兄北平府里还有要事,就先行回去了。你已经被封为御前伴读,便安心留在京城之内。驿馆的一切稍后会让人为你打点好,你就安心住下。你我兄弟来日再见。”

  赫杨听了自己朱棣的话,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他现在根本就没心情没听朱棣的废话,一心只想着那位要被赐死的秦王正妃!

  朱棣见赫杨如此般的失神,摇了摇头,便拉着赫杨回了驿馆。

  回到驿馆之后,赫杨一个人有点失落的回了自己房间,作为一个现代人,赫杨以前虽然没有固定的女朋友。但凭借着各个方面出众的条件,还是经常性的在一些社交软件上可以轻易的“约”到妹子的。但这次,他居然只是见了那个柯木尔一面,竟然有了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自己在房间里思前想后,他决定去找朱允炆。朱允炆刚被立为储君,正得宠呢,没准让他去求求朱元璋的话,朱元璋也许会网开一面?赫杨决定了后,立刻又再次动身,去往皇宫。

  而另一方面,朱棣回到驿馆后,立刻飞鸽传书给燕王府的马三保。自己则驾马出城,让其他的随从打着燕王府旗帜朝着北平出发。而他自己所去的方向竟是当时秦王的封地……


第八章 结识朱允炆

  赫杨来到了皇宫后,直奔朱允炆的寝宫而去……

  严格意义上来说,赫杨与朱允炆只有在猎场和今天早朝之上见过两次,私下并没有什么交集,也不知道朱允炆可不可能帮自己……

  赫杨来到东宫后,太监汇报之后,立刻把赫杨带进宫中。

  朱允炆,见到赫杨进来,急忙命人到:“快给赫大人备茶。”说完,急忙把赫杨请了座。

  朱允炆与赫杨年龄相仿,但久居深宫之中,身边除了一些年长的教学大臣外,就是一些太监、宫女。根本没什么朋友,难得这次朱元璋给他配了一位伴读,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赫杨见到朱允炆后,也没废话,直接说到:“那个啥,我今天有急事求你。你能不能和你爷爷说说,把那个柯木尔放了。”

  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有点惊讶。今天赫杨在早朝之上的举动和言语已经有违常理,而这时居然为了一个罪妇特意过来求自己,朱允炆对赫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朱允炆对着赫杨说到:“赫大人果然是人中豪杰,不受世俗常理的拘束。允炆实在佩服。”

  “佩服你妹啊,十万火急,你就赶紧去吧。晚了就来不急了。我的心情你根本不明白。”赫杨急忙对着朱允炆说到。

  此时的朱允炆虽说是娶了妻室的人,但他真的不懂赫杨爱情观。听了赫杨的话后,朱允炆竟然有点不知道所措。从小到大还没有人这么粗鲁的和自己说过话,一时间他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朱允炆想了想,对着赫杨问到:“赫大人你是不是对秦王妃动心了?”

  赫杨此时实在是没有心情跟着朱允炆在这咬文嚼字,急忙对着朱允炆叫到:“我去大爷的,能不能不这样废话了。你就说帮不帮。”

  赫杨说完后,朱允炆愣在了当场。就算他是古代人,他也听出了赫杨这话明显是脏话。朱允炆想了想后,突然笑了起来,学着赫杨的语气说到:“我去大爷的。皇上金口一开就如同圣旨。怎么可能轻易收回,更何况这柯木尔本就是正妃,理应陪葬的。”

  赫杨听了朱允炆的话后,皱眉说到:“你爷爷的,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傻叉。”

  这句话,朱允炆可听明白了应该是骂他的话,急忙对着赫杨说到:“你竟然骂本宫。”

  此时的赫杨心里十分烦躁,瞪了朱允炆一眼,说到:“骂你?我还打你呢。”赫杨说完后,伸手给朱允炆来了一个“脖流子”。

  朱允炆吃痛,竟然还起手来。两人就在这太孙寝宫里扭打成了一团……

  朱棣,出城后立刻快马加鞭的沿着小路去往秦王封地。这样的话他可以追赶出押送队伍一些路程,他好在路上可以设计劫人,因为他知道这个柯木尔也许会是自己拴住赫杨的唯一砝码。另一方面,马三保接到了飞鸽传书,带着几个剑客装扮的人也从燕王府骑着快马发出了……

  赫杨与朱允炆足足打了两个时间,两人都已经筋疲力尽的坐在地上。朱允炆对着赫杨说到:“大丈夫何患无妻。为了区区一个罪妇,赫大人你竟然这般胡闹。”

  “放屁,她哪里有罪?我告诉你,在我们那是婚姻自由。女性自主独立,并不是男人的附属品。国家、社会需要的制度是同等、同待。老百姓人人平平。不像你们这样,靠着酷刑、武力、苛捐杂税来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的。难怪你们朱家的江山坐不长。”

  赫杨的这一番算是彻底说进了朱允炆的心里。朱允炆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并非是一个胡搅蛮缠的无赖之辈,反而是一个有远见、有真才实学之人,当下才觉得皇爷爷把此人赐给自己做伴读应该另有用意。

  朱允炆对着一旁瘫坐的赫杨说:“赫大人,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此事已成定局,除非你劫人,然后把柯木尔藏起来。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赫杨听了朱允炆的话,心里暗叫到:对啊,这里是古代。犯法什么应该不算什么事啊。可是转念一想又不行,自己又不会武功,怎么救人?赫杨思前想后,对着朱允炆说到:“小炆啊。我觉得你说的办法可办。但是你得帮我,我这就自己一个人,没法行动啊!”

  朱允炆听赫杨叫自己小炆,便觉得有趣,学着赫杨的语气,说到:“小杨,我帮你啊。”朱允炆说完后又传来近身太监说到:“去带准备两匹快马,两把上好兵器。我与赫大人要出去比试一番。”

  太监听了朱允炆的话,便立刻去准备。

  而一旁的赫杨听了朱允炆的话后,刚喝进嘴里的水直接喷了出来:“你?别逗了,就你这两下子,和我一样。去了等于送死。我是说你借我点侍卫什么的。”

  朱允炆瞟了一眼赫杨,说到:“你我二人可以智取啊。”

  朱允炆说完,太监便进来汇报一切已经准备妥当。二人立刻取了兵器跨上马,直接出了城……

  “按说他们押着人犯,走的应该是官道。我俩得快点了,他们走了有几个时辰了,这时应该要到毫州境内了。”朱允炆出了城了,立刻对着赫杨说到。

  其实赫杨听不听都白费,他怎么知道怎么走这个路线,自己那个年代又不用骑马旅行。赫杨点了点头,对着朱允炆说到:“那你赶紧带路啊,还在瞎唠什么。”

  朱允炆听完了赫杨,无奈的扬起了马鞭,两人朝着毫州出发……

  两人几乎一夜不停的赶路,终于在次日天蒙蒙亮时,赶到了毫州境内。

  此时,在毫州境内的荒山官道上,朱允炆疲惫的说到:“不行了,先找个地方小憩一下,累死本宫了。”

  赫杨这时也是又累又困,便看到荒山上有一处破庙。急忙拉着朱允炆朝着破庙走去。

  两人进到破庙后,立刻傻了眼,庙里的一个角落里,堆放着八具男尸。而更奇怪的是,这八人身上竟没有衣物和银两,赫杨和朱允炆两人哪里见过这样阵势,吓得“妈呀”一声,跑出了破庙……


第九章 卑鄙小人

  赫杨与朱允炆跑出了破庙没多久,赫杨突然停了下来……

  “不对,这些尸体里,其中有一个好像就是大殿之上押走柯木尔的官兵。”赫杨回想起了昨日早朝之上的一些细节后,对着朱允炆说到。

  而赫杨说完,便开始观察着破庙附近的环境……

  朱允炆在一旁说到:“你的意思是有人劫走了柯木尔?”

  赫杨看了破庙周围一圈后,点头对着朱允炆说到:“嗯,地上没有血迹。而官道上却有明显的打斗痕迹。这些死尸应该是被人伏击了。”赫杨说完后,随后笑了起来。他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人劫走了柯木尔!

  赫杨笑了笑,说:“回去吧。我相信有人会把我的女神送给我的。”

  赫杨心里猜想一定是朱棣暗中劫走了柯木尔。而根据朱棣反复无常爱猜疑的特点,赫杨分析着朱棣是要用这个柯木尔来和自己做某种交易……

  反正一切已经被自己猜到了,赫杨便放心了,立刻和朱允炆返回了京城……

  其实一切正如赫杨所料,的确是朱棣汇合了马三保后,将人劫走。但他为了长久考虑,还是让自己府上的杀手假扮押走的官兵,随便抓了一个女人冒充柯木尔被押送到秦王陵前殉葬了。

  赫杨回到京城后,便开始苦苦等待着朱棣的消息,直到三天后,马三保亲自来到驿馆请赫杨今晚出城一叙……

  入夜,赫杨就独自出城,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赫杨见到朱棣后,也不废话,直接说到:“人呢?是不是你给劫走了?”

  朱棣听完了一愣,随后笑到:“贤弟果然聪明过人。人我给你带来,自古美女配英雄。本王见贤弟你就柯木尔如此动心,自然会成人之美。”

  朱棣说完,马三保已经带着柯木尔出现在了朱棣的身后。朱棣见柯木尔被带到后,便对着赫杨说到:“我可以把柯木尔交给你,不过,为兄有一个条件。”

  赫杨其实早就料到朱棣会这样做,很爽快的说到:“说吧,早就知道你不会白费力气的。”

  赫杨说完后,两只眼睛直勾勾的只顾着盯着柯木尔看,根本不在乎一旁的朱棣。

  朱棣听完了赫杨的话,笑到:“爽快。那我就直说了,我可以把柯木尔送给你。不过我要你监视着父皇和朱允炆的一举一动,而且要定期的向我汇报。”

  赫杨听了后,想都没想便答应了朱棣。因为赫杨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当探子么,大不了随便瞎编点什么内容给他,他又不会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