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明朝-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元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由,在北平起兵。史称靖难之役!
“皇上,朱棣起兵造反了,还以靖难勤王之师启誓,已经发兵。”京中收到消息后,黄子澄立刻带着齐泰和方孝儒进宫进言。
“混账,靖难勤王?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难道朕是昏君?”朱允炆听了后,立刻发怒的说到。
齐泰急忙说到:“皇上,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燕军刚刚起兵,正势如破竹,向南进军,已经攻破一座城池。我们现在应该赶紧想办法加以阻止。”
“派何人可以带兵去出战阻拦?”朱允炆听完朱棣已经攻破一城,立刻问到。
方孝儒听完朱允炆的话,立刻朝着李景隆那边看了过去。
李景隆这时听说朱棣起兵,基本上自己就已经躲到了一旁,不想惹火上身。所以一直没敢说话。不过当他看到方孝儒那种眼神时,立刻上前说到:“皇上,臣有一提议。不如把赫大人接回来。赫大人曾与燕王是结义兄弟,又在危难之时救过燕王。臣想如果让赫大人回来劝说燕王退兵,皇上您也对燕王再次以顾念亲情为由网开一面的话,没准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停止了战争。”
李景隆的话说到了朱允炆的心里,他心里也不想看着战乱连连,趁着现在还可以有补救的希望,急忙说到:“齐泰,传令前方,如燕王再攻城,高挂免战牌。李景隆,立刻出海接回赫杨。”
李景隆听完了朱允炆的话,立刻长舒了一口气,又被自己躲过一次。急忙说到:“臣这就去,请皇上等待臣带着赫大人回京。”说完,李景隆立刻跑出了御书房,一刻也不愿多待!出了皇宫立刻安排人出海……
三日后,南州荒岛,山洞之内!
赫杨,这时早已经和柯木尔真正成了夫妻。而自己作为一个正是精力旺盛的男人年纪,几乎每天都和柯木尔温存。当然了,可能这也是两人在荒岛上最大的“娱乐项目”吧!
赫杨此时正和柯木尔躺在山洞之中两人的床上,柯木尔面色潮红的躺在赫杨怀中睡去,两人的状态,一看就是刚“羞羞”完。
赫杨看了看自己当初背包里的那盒套子已经用没了,笑了笑,心想,这金老先生写《倚天屠龙记》时,张翠山和殷素素两人在冰火岛上生活了十年却就生了张无忌一个孩子,这两口子是怎么过的?业余生活得多单调啊!就在赫杨在那胡思乱想时,突然听完外面好像有人声,隐隐约约的听出好像是在叫自己的名字。
赫杨急忙推醒了柯木尔,两人穿好衣物,走出洞外……
第六十二章 麒麟袍
赫杨听到了有人上岛了,还叫着自己的名字。便猜想着一定是朱允炆或者朱棣哪一边的人马……
“相公,是李将军。”柯木尔远远的便看出了是李景隆带人上岛了。急忙对着赫杨说到。
赫杨点了点头,带着柯木尔朝着李景隆走去……
“大哥,大嫂。”李景隆见到赫杨夫妇后急忙奔向他们说到:“恭喜大哥和大嫂。皇上下旨了,让我接大哥回京。”
听到回京二字后,柯木尔的脸色立刻就变了,或许她只希望和赫杨在这荒岛待上一辈子就满足了。她根本不想再回去,也许她有自己的苦衷。怕回去后,赫杨再次面对朱棣时又会左右为难,毕竟王保保的家小始终还在朱棣手上……
而赫杨,听完了李景隆的话后,也是立刻皱眉了。这时让自己回京的话,按时间算起靖难之役应该是打了!赫杨想了想对着李景隆说到:“是皇上大赦还是因为已经打仗了?你也不用瞒我了,朱棣应该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出兵了吧?你们解决不了,又想起我了。”
李景隆听完了赫杨,心想,这赫杨明明被流放在荒岛了,可是怎么会对外面的局势如此了解?便不再隐瞒的说到:“既然大哥都知道了,那小弟就实话实说,燕王杀了前去缉拿他的锦衣卫和官兵。集结了一众人马,已经从北平出发了。这刚起兵就攻下了一座城池。而且现在燕军势气正旺,朝中又无可用之人了。所以皇上第一时间又想起你了。”李景隆怎么会说,是因为自己贪生怕死又向朱允炆推荐的赫杨呢。真那样说的话,这赫杨肯定不会跟着自己回去的。
“相公,你们聊。我先回去了。”柯木尔在一旁听了李景隆的话,便对着赫杨说到。转身自己先回了山洞。
赫杨听了李景隆的话,也在心里思考,靖难之战已经开打了,这就注定了一切都是按历史的进程发展。虽然这场仗打了三年多,可是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朱棣赢啊。自己回去也是无济于事,历史就是历史,根本就无法改变的!
李景隆见赫杨没有回复自己,又立刻表情凝重的说到:“皇上听说燕王起兵,当时一口鲜血就吐在了大殿了。由于皇上登基后开始重文轻武,朝中已无大将,这时皇上说,即使有百员大将也无赫杨一人懂朕心意,只有赫杨是真心为自己着想的,是我这一生的朋友。然后就非让我接你回去。”
赫杨听完了这李景隆的满嘴谎话后,也有点犹豫了。事情已经成定局了,不过如果自己这次不跟着李景隆回去的话,朱允炆亡国后,自己可能就真一辈子在这荒岛上了。赫杨虽然已经有了柯木尔陪伴,但他真心不想待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了。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刚才李景隆的假话里有一点说对了赫杨的心思,朱允炆是自己的朋友。反正就当回去见见朋友吧!
赫杨考虑好了后,对着李景隆说到:“等着,我回去收拾一下。”说完,赫杨也回了山洞。
赫杨回到山洞内,见柯木尔好像哭过一样,急忙问到:“怎么了?你不想回去?”
柯木尔从见到李景隆后,就有些反常,所以赫杨也猜测到了柯木尔应该是不愿离开这荒岛。
柯木尔对着赫杨点了点头,说到:“相公,你要回去?我本以为可以和相公在岛上长相厮守,如果回去的话,相公又要卷入朝堂争斗之中。我担心你。”
赫杨听完了柯木尔的话,握着她手,轻声说到:“放心吧,不会的。而且这次我回去主要是想见见小炆子最后一面。这次朱棣发兵,不管过程多艰难,总之他最后一定会夺得天下。所以我不想见不到小炆子最后一面,毕竟他是我在这里唯一一个真正交心的朋友。而且我答应你,我见了他后,顺便捞点钱财,咱俩立刻找个地方隐居,不过要找个有人烟的地方。不行就去草原,去牧马放羊。”
“真的?”柯木尔等赫杨说完后,立刻急迫的问到。
“真的,高兴了吧。来,亲个小嘴。”赫杨说着说着就又朝着柯木尔扑了过去……
两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东西后,便出了山洞,跟着李景隆返回京城……
再次回京后,赫杨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大哥,先进宫吧,皇上之前有过交代。大哥大嫂回来时,必定要在宫里设宴款待一番。”到了京城后,李景隆立刻对着赫杨说到。朱允炆哪里交代过会设宴款待,只不是李景隆想赶紧回去交差,顺便邀功罢了!
赫杨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李景隆,说到:“对了,我当初送你的黄金呢?应该有三百多两吧。这才一个月时间,你可别告诉我都没了,我回来了总得吃饭开销的。你先给我拿回来一百两。”
李景隆听了赫杨的话,小眼睛卡吧卡吧的,笑着说到:“应该的,应该的。不过大哥,小弟前些日子为了表表孝心,给家父重新修墓。花的差不多了。不过还有些,但没带来,大哥,我这身上有些碎银子。你拿着应应急。”李景隆边说边掏出了几块碎银子递给了赫杨。
赫杨狠狠的瞪了李景隆一眼,便朝着皇宫而去……
“来人,传旨。”朱允炆见赫杨与柯木尔被带到御书房后,立刻对着近身太监说到:“赫杨,官复原职。重掌锦衣卫,并特赐麒麟袍。”
赫杨一听,心里不免开始有点犯难了。明朝初期,朱元璋在位之时对官员官服一些制度管理的特别严谨。明初时,麒麟袍乃是皇上对大臣的一种特殊嘉奖,凡能穿麒麟袍的人都是侯爷、国公一级的人物。当时的藩王是穿蛟袍的。直到明朝中后期,官宦当道,朝纲腐败,导致官服也开始混乱随意穿,麒麟袍竟然沦为五品官员可穿的官服!
赫杨一边想着这麒麟袍的事,一边暗自后悔:这刚一回京,朱允炆就如此厚待自己,恐怕是要让自己去对付朱棣。都怪自己把问题想简单了,以为单纯的见见朱允炆就行,看来这次脱不了身了……
第六十三章 朱棣献图
赫杨面对着朱允炆赐给自己麒麟袍一事,顿时也不知道该怎么答复他了……
朱允炆说完,见赫杨没有反应,便继续说到:“景隆,你先送赫大人的家眷回府休息。朕有事要单独和赫卿家谈。”
李景隆听了朱允炆的话,看了看赫杨一眼,便带着柯木尔退出了御书房。
“你爷爷的,朕还是舍不得你。如今朱棣大军来犯。朕实在是头疼。”朱允炆见李景隆走后,立刻换了一副老友相见般的语气和赫杨说着话。
赫杨看着朱允炆,笑了笑说:“皇上,那你召我回来的用意是什么?打仗我可不会,武功我也不会。”
朱允炆摇了摇头,却没有回答赫杨的话,而是说:“朕把柳筝筝接回宫里了,虽然没给她名分,但也按妃子的待遇对待。朕总是想起以前的时光,那时我以为你被困北平府,急忙带人去往北平,一切就好像昨天发生的事一般。”朱允炆此时此刻绝对是表达着真情实感,也许深宫内院里长大的他,这一辈子也就赫杨这么一个朋友,所以开始对着赫杨唠叨起来。
赫杨听了朱允炆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他这明显就是和自己打友情牌呢么,可是自己听朱允炆这么说,又实在不忍心告诉他最后历史的真相!
赫杨想了想说到:“小炆子,当初我告诉你这柳筝筝是宁王的人你怎么还把她留在身边?如今这种局势,万一到时宁王与燕王联手。这柳筝筝可就是身边的一个隐患。”赫杨这话绝对不是信口胡说,只是想给朱允炆提个醒而已。
“朕知道她当初是宁王派来的人,而且她也表明了身份,弃暗投明。她把一切都告诉我了。”朱允炆说完柳筝筝的事,突然话锋一转,说到:“朕其实不想看见发生战争,我大明朝才刚刚开始稳固,就发生战乱,受苦的只有老百姓。所以朕想你去做燕王的说客,让他退兵。”
赫杨听完了朱允炆的话,直皱眉,心说:这怎么可能呢?他已经发兵了就不可能退的,直到攻破京城为止。“我尽量一试吧。”赫杨本想着拒绝朱允炆的要求,可话到了嘴边还是说不出口。因为他实在不想把事实真相就这样直接的告诉朱允炆!
朱允炆见赫杨同意,立刻起身拍着赫杨的肩膀说到:“你爷爷的,全靠你了这次。明日早朝后,朕会亲自为你送行!”
赫杨听了朱允炆的话,只是苦笑着,点了点头……
“皇上,臣思前想后。觉得应和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主战为好。”第二天早朝之上,黄子澄听完了朱允炆安排赫杨去当说客的决定后,当场反对了朱允炆的意见!
朱允炆挥手说到:“此事朕心意已决。就让赫卿家去劝燕王退兵,朕实在不想与自己的叔叔兵戎相见。众卿家无需多言。我们看赫卿家此去结果如何。”朱允炆说完后,又对着赫杨说到:“赫卿家,你可有什么要求?”
赫杨想了想,看了看李景隆,说到:“回皇上,臣想让李景隆将军陪同我一同前去。一来可以保护微臣的安全,二来,也可让燕王看出皇上的诚意,派两名京中重臣来当说客。”
“准了。”朱允炆听完了的话后,立刻同意了赫杨的要求,根本就没有理会李景隆到底愿意不愿意!
李景隆听完后,呆呆地看着赫杨,就好像赫杨要让他去送死一样。其实赫杨非要带着李景隆也是为了给自己多加一层保障,毕竟这李景隆以后可是朱棣手下的重臣!
退朝后,赫杨准备着回家收拾东西启程,便急忙要走出皇宫。
而李景隆也跟着赫杨出来说到:“大哥,我不就是没把金子还给你么,你也不用这么样报复我吧?大不了这样,你不是说你家里当时的黄金是三百两么,我再给你加一百两,你回去和皇上说说,别让我去了。”
“报复你?呵呵。”李景隆这个草包居然以为自己让他陪同是为了钱报复他。急忙严肃的说到:“我告诉你吧,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我赖上你了。还有,一路上多准备着盘缠,爷爷我没钱了。”
李景隆听完赫杨的话,一脸的不情愿,哭丧着脸跟着赫杨出了皇宫……
经过几天的连夜赶路,赫杨、柯木尔、李景隆终于来到了朱棣正准备攻打的一座城池。赫杨进城后,让城中守将好好款待柯木尔,自己则带着李景隆去往朱棣大军驻扎的营地……
“赶快传你家王爷,就说赫杨赫大人来了。赫大人可是燕王的结拜兄弟。”李景隆到了营地范围后,远远的看见燕军的哨兵,便扯着嗓子大声喊到。生怕对方不按套路,直接把自己和赫杨乱箭射死。
一个哨兵还真听清了李景隆的话,急忙跑进了营地内,去给朱棣汇报情况!
“大杨,你来了!哈哈。”赫杨和李景隆正在营外等候时,朱棣从里面出来看见赫杨后,立刻高兴的说到。转头又对着李景隆作揖到:“上次真是多亏李将军出手相助,本王没能急时道谢将军,实在是心里有愧!”
李景隆急忙回礼,笑到:“王爷言重了,谢什么谢啊。随随便便的给个几万银子,表示表示就行啊。”
而赫杨却没心思和李景隆一样对着朱棣嬉笑。直接对着朱棣说到:“棣哥,咱们进去说吧。我俩这次是奉皇命前来的。”
朱棣听完了赫杨的话,点了点头,让马三保去准备酒菜,便带着赫杨和李景隆进了营帐内。朱棣心里怎么会猜不到赫杨和李景隆是带着朱允炆的命令而来呢,可是这二人毕竟也是救过自己的命,理应先好好招待一番!
进了营帐内,朱棣对着赫杨和李景隆说到:“两位贤弟,今日咱们且先不谈论战事。之谈兄弟情义,有什么话留在明天再说。”说完,立刻让人上了酒菜。
三人喝的伶仃大醉时,朱棣拿出了两张卷好的皮卷,摇摇晃晃走到赫杨身边,递给赫杨说到:“大杨,这个东西,我想普天之下也只有你能解开了。为兄信任你,把它交给你保管。不过你别忘了当初答应我的事,有朝一日你真的可以解开此图,里面有两样东西,你可是要给为兄的。”
赫杨此时也是喝的大醉,根本也没怎么听朱棣说的话,不过当他把这两个皮卷打开时,酒瞬间就醒了一半!这两张皮卷虽然材质不同,但可以看出是属于同一幅画的,这就是水墨画藏宝图上的另外两张啊!
第六十四章 扎心老铁
赫杨仔细的端详着宝图,心里暗想到:自己手里已经有三张了,而朱棣当初说秦王的那张在自己那里。那么这另一块材质不是人皮的就应该是宁王的那张。这么说来,自己已经找齐了除了刘伯温说的最后一张外的所有宝图!
这时李景隆也摇摇晃晃的凑了过来,看着皮卷说到:“宝图?大哥,宝图怎么会在王爷手里?当晚我俩在大殿都看到,不是在被那个和尚把锦盒取走了么?”
赫杨听完了李景隆的话,狠狠地瞪了李景隆一眼,笑着对李景隆说到:“你真是我的“扎心老铁”啊。”
而朱棣听完了李景隆的话,却笑着说:“实不相瞒,那羊皮材质的正是道衍和尚所赠与为兄。不过他手里也只有这一张图而已。”说完后,朱棣还对着赫杨沉沉的看了一眼!
赫杨点头回应着朱棣的话,笑了笑,心想:如果这道衍和尚倒戈相向朱棣,那么自然会把当初盗走一个空锦盒的事告诉朱棣。而李景隆的话却提示了朱棣当初自己和李景隆也在大殿内盗图。那么按朱棣的心思,一定会猜到是自己在锦盒上做了手脚!
朱棣这时又笑了笑说:“好了,大杨你就把图收好。为兄有些醉了,先睡了,明日咱们就谈正事!”说完,朱棣转身出了营帐。营帐内只留下了赫杨与李景隆二人……
朱棣走后,赫杨仔细的端详着这两张皮卷,暗想到,本想着以后远走高飞,可是远走高飞也需要钱啊。现在宝图轻而易举的就到手了,没有理由不放手一搏啊!
李景隆醉的站都站不稳了,说到:“大哥,我现在好像有点捋顺了。”李景隆说完后,醉眼朦胧的看着赫杨,突然扑过去一把抱住赫杨大哭起来!
赫杨被李景隆弄的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李景隆要干什么!
李景隆边哭边说:“大哥,你看事情是不是这样的,当时你取了锦盒。然后刘权踢倒你时,你就把锦盒里面的东西早就暗中取出了。你故意把锦盒扔给我,是迷惑刘权。后来道衍和尚冲进来,他只是取走了一个空锦盒。对不对?”
赫杨听了李景隆的话有些诧异,伸手在李景隆眼前摆了摆,想确认一下他是不是真喝多了,这李景隆在面对金钱财宝之类的事,脑袋怎么这么好使!
李景隆继续哭着对赫杨说到:“大哥,你我兄弟二人也算是同过生共过死。景隆家满门忠烈,一心为国。可如今大战已经打响,景隆已经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但我死了不要紧,可我想为我老母留钱财度日。所以还请大哥挖宝时算上景隆一份。”
赫杨又喝了一口酒,摇了摇头对着李景隆说到:“行行行,好了睡觉吧。带你一份。”赫杨打发了李景隆后,也将宝图收好,就地而眠!
第二天一早,马三保进来叫醒赫杨,李景隆,说朱棣要商议正事了……
赫杨和李景隆来到朱棣的大帐里,朱棣坐在正中,对着二人说到:“两位贤弟,我们今日就来谈论正事吧。说吧,这次你二人来,到底为何?”
赫杨见朱棣如此直接,便笑着说到:“棣哥,皇上这次让我俩来,是想让你退兵。皇上也会对你之前的事既往不咎,都是一家人,何苦打打杀杀的呢。”赫杨知道自己说了也是白说,但也还是把朱允炆的意思带到了。
朱棣摇了摇头,笑着说到:“哈哈,退兵?本王大军已发,如何退兵?而且本王并不是要谋反,而是勤王,清除奸邪。”朱棣说完后,见赫杨没有说话,便继续说到:“这样吧,你二人回去吧。你二人在这,本王决不攻城。本王就等你们走了再攻城!”
这时,李景隆一听这朱棣的话,还是有点良心的,最起码不会伤害到自己和赫杨,那不如赶紧回去。反正朱棣就算在厉害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攻到京城吧,自己不如回去继续享福。急忙笑着说到:“不如这样吧,王爷。我和赫大哥先回京复命,但一定把王爷勤王之心告诉皇上。”
李景隆说完,急忙拉了拉赫杨。示意赫杨赶紧走吧。赫杨也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劝动朱棣停止靖难之役,便也和朱棣告辞了……
赫杨带着李景隆和柯木尔返回京中复命。而朱棣方面,等两人走后,立刻开始攻城……
“这朱棣当真不可退兵?”朱允炆听完了赫杨和李景隆的话后,反问到。
赫杨和李景隆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话,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的确如此!
“皇上,前方传来战报!”这时,大殿外有侍卫上报到。
朱允炆听完后,又是一皱眉,说到:“宣!”
一名侍卫进殿后,立刻跪着说到:“燕军自称勤王之师,又连破两城。而且,有一个城池的守将是朱棣的旧部,直接开城投降。虽然不是什么要塞大城,但我军已经连失四城了!”
“放肆。”朱允炆听完了侍卫的话,立刻怒声说到。
殿下群臣也纷纷议论,一个月内就破了四城!齐泰更是直接进言,反攻!
朱允炆听了齐泰的话,说到:“宁王府传来消息了么?”
齐泰上前说到:“回皇上,宁王以抱病为由,不来朝见。更不愿领兵出战。”
而赫杨在底下听了朱允炆的话,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这朱允炆真是急疯了,竟然去求宁王了……
“李景隆,朕命你亲率军两万,直奔前线,击退燕王。”朱允炆想了想,立刻对着李景隆说到。
李景隆听完了后,立刻呆呆的愣在当场,良久说到:“皇,皇上,我……”
“景隆你不用多言。朕自有安排,明日会给你派一个先锋猛将,助你一臂之力!”
赫杨听完了这一切,不禁心里说到:这李景隆,给他三万大军也是打水漂了。不过朱允炆说的自有安排是什么意思呢?自己便又开始回想了历史模式。还真让自己想起来了一件事。燕军起兵后,连破四城后,的确被是阻了……
第六十五章 黑甲将军
朱允炆宣布完了让李景隆出征一事后,便急忙宣布了退朝,匆匆离去。好像有什么要紧事要去办……
而李景隆,自从听完了要让自己带兵出征,好像丢了魂一样,就那么呆呆的站在大殿内!众人离去后,李景隆一把跑过去拉住赫杨的手,说到:“大哥,我刚才是不是听错了,皇上说让我带兵出征?”
赫杨点了点头,笑着说:“嗯,让你领三万大军呢,这回你可牛叉了。手底下管三万人。”赫杨和李景隆说完后,便要转身离开,难得朱允炆这次没有让自己去,自己正好可以天天去昊天塔里泡着,询问刘伯温最后一块宝图的下落……
“大哥,大哥,你等等我。”赫杨还没出宫门,李景隆急忙又追了出来,对着赫杨说到:“大哥,兄弟明天就出征了。要是兄弟这次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还请大哥以后照顾下我老母亲。这些银票你拿着,还有,我今晚上回去就打点下府中家人。让他们明天给你写个清单,我的财物你就花吧。但是,我母亲那边你也必须照顾好。”说完,李景隆一下子塞给了赫杨一大把银票。
赫杨看了看,这得足足有三、四万两这么多,这李景隆到底贪了多少钱,随随便便一掏,就掏了这么多银票!
可是赫杨看着李景隆这怂样,苦笑着说:“放心大胆的去吧,你一定没事。”赫杨说完这句后,又很严肃的看着李景隆说:“你一定不会死的,而且这场彻底战役打完以后,你一定会飞黄腾达的,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赫杨看着李景隆,还是把关于李景隆的一些未来之事告诉了李景隆。就冲李景隆要临战了,把家财和母亲托付给自己这一点,至少赫杨可以把他当成朋友了!
李景隆听了赫杨的话,盯着赫杨看了半天,问到:“大哥,你说的是真的么?”可能只是心理作用,毕竟李景隆见过赫杨被关荒岛还知道外界的一切,所以当下也只好顺着赫杨的话,想寻求个心里安慰。
赫杨对着李景隆很真诚的笑了笑,说:“是真的。你可以安心去,不管你以后要走的路,过程多曲折,但是你以后肯定发达。”其实赫杨心里的潜台词是:也没什么曲折,就是屡战屡败,经常的临阵脱逃而已。
“那你把银票还我。”李景隆听完了赫杨的话后,一把又夺过了赫杨手里的银票,撒腿就跑了……
赫杨看着李景隆远去的背影,无奈的笑了笑,便也离开宫中……
第二天一早,三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朱允炆特意带了赫杨等几个心腹大臣,来为李景隆践行!
“喝了这杯践行酒,朕就在京中等着你凯旋归来!”朱允炆举着酒杯对着李景隆说到,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而李景隆也举杯喝完后,对着朱允炆说到:“皇上。你不是说给微臣配一员猛将么?人呢?”
朱允炆听完了李景隆的话,便知道李景隆这是心里不托底,便笑着说到:“来了。”说完,手一指远处!
赫杨也顺着朱允炆的手指着方向看去……
一名全身黑色战甲,跨下一匹纯黑色战马,手持一把战斧的人正往着这边奔来。这人全身都被黑色战甲包裹着,连脸部都是在着黑色护具遮挡住了鼻子到眼睛以上部位,只留鼻孔到嘴巴以下的部位露在外面。不过赫杨从这人花白的胡须可以看着,这个人年龄应该不小了。而且从露出的部位上看,赫杨好像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此人!
那人来到朱允炆面前,立刻下马跪拜,道:“老臣参见皇上!”
朱允炆立刻将他拉起说到:“老将军快请起。”说完,又指着李景隆说到:“这位便是这次主帅李景隆将军。李将军乃是曹国公之子,但此次乃是他第一次行军。所以有劳将军多多辅佐!”
“皇上严重了。老臣本就是一介武夫,行军之事定以将军为主,老臣听候调遣既是。”那黑甲将军立刻对着朱允炆说到。
朱允炆听完了,点了点头,对着李景隆说到:“景隆,这位你就称黑甲将军便可。那朕就送到这了,你们出征吧,得胜后,朕再有封赏。”
李景隆听完朱允炆的话,看着赫杨一眼,便跨上马,立刻带着大军出发了……
而赫杨却对这个黑甲将军产生了好奇,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朱允炆连他的名字都不愿意说,只称黑甲将军……
赫杨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此人是谁,但他估计着这个人应该就是刘伯温说的昊天塔内的死士里中的一个!
“好,大快人心。李景隆阻挡了燕军,让燕军停止不前,而且死伤惨重,已经退兵三里了。”朱允炆得到了前方线报后,立刻在大殿上对着群臣说到。
“皇上,现在我军气势正旺,不如传令前方,一鼓作气击溃燕军。”黄子澄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后,立刻上前接话说到。
朱允炆听了黄子澄的提议,点了点头,好像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赫杨,朕令你现在立刻带着军需、食材去前方犒赏三军!并传令让李景隆乘胜追击,尽快击败燕军,直接攻到北平。立刻启程。”朱允炆听完了黄子澄的话,立刻对着赫杨说到。
赫杨听完后,立刻领了令,心里却暗想着:还乘胜追击个屁,估计着也就是那个黑甲将军挽回了一点局面,指着李景隆的话,估计早就败了!
赫杨带着犒赏三军的物品,日夜兼程赶到了前线……
到了前线正好赶上燕军这次叫阵,而李景隆却把赫杨高兴的叫到城楼之上,说:“大哥,看咱们的黑甲将军怎么杀退敌军的。此人真乃神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