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朝-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闭嘴,抓紧了。”柯木尔立刻严肃的打断了李景隆的废话。

  冲出的那支草原骑兵已经包抄到了赫杨前方,而且那些骑兵已经开始拉弓准备射箭了!柯木尔立刻猛地拉紧了缰绳,双脚用了的夹踹了马肚子一下。身下的骏马立刻朝前方的草原冲了过去,而后竟然纵身跃起,直接像飞起来一般,直面跳出了草原骑兵的包围圈!

  柯木尔见跳出了以后,立刻快马加鞭的朝着哨岗方向奔去。而赫杨清楚的听后传来的喊叫声,草原骑兵开始对着大明士兵进行射杀了……

  经过柯木尔的驾马一路狂奔,三人终于平安回到了哨岗……

  “皇上,臣以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你了。刚才微臣真是命悬一线,九死一生。太吓人了,那帮骑兵突然跑着跑着就消失了,然后从我们身后杀出来了。”李景隆见到朱允炆后,立刻装作痛哭状说到。

  朱允炆看着李景隆这模样,叹了口气,对着赫杨问到:“说说具体怎么回事。”

  赫杨对着朱允炆点了点头,说:“基本和李将军说的一样。我们正追赶那帮草原骑兵时,他们突然凭空消失了。”

  朱允炆听了赫杨的解释,便皱眉对着众人说到:“你们怎么看待此事?”

  赫杨此时心里也合计不出个所以然,便对着朱允炆说到:“很诡异。不如就按先前齐泰大人的话,以守为主吧。”

  “不行,这帮草原余孽太张狂了。朕明天要亲自会一会他们,去草原巡查一番。赫杨、李景隆随朕带兵同去。齐泰留守。”朱允炆听完赫杨的话,立刻反驳到。毕竟人家都欺负到头上来了,自己也不能坐以待毙!

  赫杨和李景隆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又是一皱眉。还去?那不和送死一样么!

  朱允炆安排完事之后,便让众人先回去休息。

  而赫杨此时却写了一封信,把柯木尔叫了过来:“马上把这封信亲自送到燕王府。必须快马加鞭,不得耽误。”

  柯木尔听完了赫杨的话,有点担心的问到:“可是公子明天带兵出巡。我担心你……”

  “没事,傻瓜。你把信送到了就行了。”赫杨打断了柯木尔的话,把柯木尔抱在怀中说到。

  赫杨发现自己在古代生活的这些时间里,对这个柯木尔,从喜欢她的美貌开始,一直到现在真心的喜欢这个人。越发觉得无法割舍。

  柯木尔被赫杨的这一举动弄的脸红心跳,就这样不说话的靠在赫杨怀中!

  “大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在这亲亲我我的。”这时,李景隆突然闯进了赫杨的营帐。着实有点大煞风景。

  “公子,我先去了。”柯木尔听到了李景隆的话,立刻红着脸推开了赫杨,小跑出了营帐。

  赫杨见柯木尔走后,瞪了一眼李景隆,说到:“你懂个屁,我是自有安排。”

  赫杨其实是柯木尔给朱棣送的求救信。因为他觉得凭着朱允炆手下的这些虾兵蟹将和李景隆这个草包的话,自己估计肯定得折里,还不如提前找救兵!

  第二天一早,朱允炆立刻点兵,带着赫杨与李景隆便朝着草原出发……

  “皇上,咱们回去吧。这静悄悄的会不会有诈?”刚走出哨岗不久,李景隆便开始小心的试探性和朱允炆说回去的话。

  朱允炆对着李景隆摇头说到:“我大明将士被残害,朕为一国之君。岂可有退缩之心?”

  赫杨见李景隆听了朱允炆的话,还想开口说什么。急忙照着李景隆后脑来了个“脖流子”,示意他闭嘴。这朱允炆是仁慈之君,看到昨夜将士惨死,心里早就不痛快,如果李景隆再废话的话,估计朱允炆一发怒指不定又下出什么命令。所以赫杨急忙制止了李景隆。

  众人就这样,一路朝着草原深处进发……

  “杀啊、杀啊!”众人刚行进自草原中央一处时,四周突然传来喊杀声。顷刻间,左右两边突然出现两股骑兵,朝着赫杨、朱允炆等人冲了过来……

  “撤退。”赫杨见状,急忙调转马头。但为时已晚,一支支冷箭直接朝着自己射了过来。赫杨立刻弃马而跳。草原骑兵顺势包围大明军队。将赫杨、朱允炆、李景隆三人生擒!

  一个蒙古包内,三人被反绑双手押在一个中年大汉前面。中年大汉对着三人笑到:“你们三人的穿着,一看就是汉人的大官。说,这次明军的支援是谁带兵?”

  赫杨听了后,觉得这个人问这问题让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说是朱允炆亲征而且还被一起擒了,那么肯定对朱允炆性命有威胁。何况自己请了燕王来当救兵,只要坚持住就行了。

  而一旁的李景隆看了看朱允炆,直咽口水,似乎想要开口说话。

  赫杨看到李景隆的这副德性,急忙对着中年汉子说到:“我军这次领兵的乃是我朝的少国公,当今禁军总都统李景隆大将军。”

  李景隆听了赫杨的话后,马上就要哭出来了,而赫杨急忙朝着李景隆望去,递给他一个眼色,示意他淡定……

  而李景隆看着赫杨的眼色,突然下跪在赫杨一旁,说到:“李将军,末将这次随将军出征。却不想保护将军不力。害将军被生擒。末将有罪。”

  赫杨听了李景隆的话,差点没有吐血。这小子竟然给自己反摆了一刀。而那中年大汉,听完了李景隆的话,竟然抄起了手中的刀,朝着赫杨走来……


第四十五章 燕军铁骑

  那蒙古汉子听完了李景隆的话,拿起刀便逼向了赫杨……

  “你就是李景隆?什么禁军总都统,不过如此吧。”那汉子拿着刀顶在了赫杨脖子处说到。

  赫杨心里现在掐死李景隆的心都有了,而朱允炆在一旁怎么能忍心看着赫杨有难呢。便要表明身份:“等等。我就是……”

  “没错,你爷爷我就是李景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有事冲老子。把我这两个手下放了。”赫杨现在只有赌一把,先拖延时间,希望朱棣看到他的信可以发兵。如果那样的话,到时自己得救了,朱允炆也不会怪罪自己,还可以买个好。可是如果朱棣不发兵的话……不对,他肯定会发兵的,朱允炆现在还没到死的时候呢。

  那汉子听了赫杨的话,竟然收起刀,大笑到:“好,是条汉子。不过放你们我是放不了。但是可以先把你们喂肥几天,然后用你们这三个汉人狗官来祭长生天。我也会去汉营送信,告诉你们的部下,如果想让你们活命,拿边关城池来换。不过他们不换的话,你们就等着祭天吧。”

  汉子说完后,对着蒙古包喊到:“来人,把他们压下去。”说完,蒙古包外进来了几个草原战士将赫杨几人押走,关在了户外的牢笼里。

  “这次都是我连累你们了。”朱允炆进了牢笼后,对着赫杨和李景隆说到。

  赫杨摇了摇头,说:“你千万别表露身份。不然就麻烦了。”转头又李景隆说到:“你爷爷的,你反应倒是挺快。差点害死老子。”

  李景隆此时已经开始大哭了,说到:“我本想着让大哥你与他们周旋,我到时好假意投降,回去搬救兵么。这回可好了,要被祭天了。”

  假意投降?你爷爷的,赫杨现在越来越佩服李景隆这信口开河的功力了,这种理由随口就能说出来。

  而一旁的朱允炆好像没怎么在意李景隆所说话的真伪,只是对着说到:“也罢,事已至此。只希望齐泰不要交出城池,不然草原余孽恢复了元气,天下又将生灵涂炭。用我们三人的命,换了天下的安宁,也是功德一件。”

  赫杨此时根本没心情听着朱允炆这番忧国忧民的高谈阔论,只希望柯木尔快点把信送到……

  两日后,柯木尔终于把信送到了北平燕王府内……

  马三保得知了信的内容,对着朱棣说到:“王爷,出兵一事我觉得还需要三思而行。现在我们手中只有我们自己燕军,封地内其余的兵马我们调动不了,只怕有损我军兵力,对日后我们……”

  “容本王思量一番。”朱棣听了马三保所言,立刻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朱允炆已经削藩,而且自己已经交出了兵权。手里唯一的三千铁骑可是自己日后要用来做大事的,如果出兵的话保不齐会实力受损。可是这封信是赫杨发来的,自己以后还要依仗着他来寻找宝藏,不出兵的话,按照赫杨信中说讲,赫杨自己有性命之危。

  朱棣正在犹豫时,柯木尔抱着王保保的小儿子在府院中正玩耍。这朱棣也果然没有骗赫杨,他的确是善待了王保保一家。可屋内的朱棣看到了这番景象时,心中却泛起了另一幅画面:朱允炆小时候时,自己也曾带着他这样玩耍过!人就是矛盾体,有时任何的决定可能都是一念之间的触动而引发的。朱棣当下唤来马三保,说到:“传令铁骑,准备出兵。”

  “王爷,请三思。”马三保听到了朱棣的话后,立刻劝到。

  “出兵。”朱棣没有任何的废话,直接回应了马三保。

  马三保见状,点了点头,立刻下去传令!

  “小杨子。这齐泰能不能拿城池换?我们关在这里五天了,怎么还没动静?”朱允炆等人现在已经被关了五天,可是那帮草原人竟然对着他们不闻不问,此时的朱允炆已经忍不住问赫杨该怎么办了。

  赫杨想了想,这齐泰是读书人,应该是重注君臣之道,朱允炆被俘虏了,他肯定会拿城池交换。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便说:“不清楚。”

  其实朱允炆也不想着齐泰真拿城池换自己,他现在只是被这样关的心里发慌……

  就在这时,又有草原兵押着一个人走来。正是齐泰!

  赫杨看了一眼,便叹气:“完了,这齐泰也被抓了。”

  当天对峙几个人的蒙古汉子这时也过来说到:“你们汉人,真是愚不可及。本汗现在就拿你们祭天。”

  几人一听,心里都是一惊,李景隆只是此时已经饿的没力气了,不然一定又是哭爹喊娘的。

  赫杨心里着急的说到:朱棣,你爷爷的,赶紧来吧!

  那汉子说完,直接命人将赫杨的牢笼打开,将赫杨拽了出来。

  “你爷爷的,干嘛第一个拽我。”赫杨被拽出来后,第一反应就是破口大骂。

  而那汉子根本没有理会赫杨的谩骂,直接举刀朝着赫杨脑袋上劈去……

  就在赫杨以为自己要死了时,只听“咔嚓”一声铁器断裂的声音。那炳刀竟然被打断了,而且地上还有一根银针。赫杨悬着的心放下了,这银针是马三保的武器啊,这么说来,应该是朱棣来了!

  “杀!杀!”顷刻间,这片牧区外围出现了一支军队狂奔而来。全部是骑兵,每个人身上都是白银色盔甲覆盖全身,手持银枪。而每人胯下战马也是包裹着银甲护具,看上去宛如天兵天将一般。为首一人却是身披黄金战甲,手持一杆金色长枪,战马护甲也是金色护甲,显得威风凛凛!

  “是燕王的燕军铁骑来了。”朱允炆在牢笼里看到这番场面,立刻兴奋的大叫。

  而这时,空气突然几声破空的爆裂声,牢笼全部被打开,马三保一身白衣从天而降,解开朱允炆等人。

  “公子!”柯木尔这时也不知从哪里跑了过来,直接扑向赫杨的怀里。而赫杨,怀抱着柯木尔,眼睛却紧盯着朱棣的这支铁骑!

  铁骑大军所到之处一个活口不留,仅仅片刻功夫,这个草原上的小部落竟然被屠杀干净,尸体遍地都是。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那些草原骑兵。但屠杀尽了这个部落后,铁骑大军并没有停下,而是朝着草原深处继续进发……


第四十六章 上纲上线

  赫杨望着远去的燕军铁骑,不由在心里感慨到:朱棣能有这样一支军队,难怪会一直战无不胜!

  而此时柯木尔还是一身男装的扑在赫杨怀里。一旁的齐泰有点尴尬的说到:“赫大人贵为朝廷命官,如此行为,实在有伤风化。”

  赫杨听了齐泰的话,也轻拍了拍柯木尔,示意她自己没事。

  “皇上,王爷已经带兵继续去看看这附近还有没有其它部落。如果有得话,一并歼灭。三保就先互送皇上与各位大人回城。”马三保在众人只顾观望着朱棣远去的背影。便开口对着朱允炆说到。

  朱允炆此时并没有任何言语,只是看了一下眼前这尸横遍野的场面,不由得露出了悲伤的神情……

  “那就先回城再说吧。”赫杨见朱允炆不说话,便答复着马三保说到。众人也没有反对赫杨的话,朝着边关城池返回……

  路上,赫杨一直不解当初追赶草原骑兵时,为什么他们会突然消失,便对着马三保问到:“马总管,我们当初遇到一件诡异的事。就是这支草原骑兵跑着跑着突然消失了,然后又从另一个方位杀出来,怎么回事?”

  马三保笑了笑,给赫杨解释到:“那只是障眼法而已,草原人善于驾驭马匹。他们用一队骑兵来迷惑你们,把你们引进了事先的埋伏地点后,那小队骑兵便让马匹趴下。而正当你们疑惑时,其他事先埋伏好的骑兵已经冲过来了。”

  众人听了马三保的解释后,仔细想了想,好像可能还真是这么个事儿……

  “报,燕王回来了。”这时几人已经返回边关城池半日时间。突然有城兵来报,燕王率领铁骑回来了!

  “微臣救驾来迟,让皇上受惊了。罪该万死。”燕王进来后,立刻对着朱允炆请罪。

  朱允炆急忙拉过朱棣说到:“四皇叔何罪之有,若不是你领兵前来。朕恐怕已经性命不保了。”

  这时赫杨观察到朱棣对朱允炆的态度竟然没有了一点的戾气。而一旁的齐泰看见朱允炆对朱棣的这番态度却是一脸凝重!

  朱棣起身对着朱允炆说到:“这次多亏赫大人差人送信,微臣才得知皇上有难。赫大人果然是神机妙算。”

  “好,这次四皇叔不但救驾有功,还消灭了草原一帮余孽,朕定会给你记一功。赫杨也不亏为本次北伐军师,竟然临危让人送信。才解了朕被困之危。朕也给你记一功。”朱允炆听完了朱棣的话,对着朱棣和赫杨说到。

  赫杨对立功一事根本毫无兴趣,不过赫杨观察着齐泰的表情,这货现在心里明显没憋什么好屁。

  毕竟齐泰是主张削藩派的,可如今燕王被削后,来救驾时展示出的实力已经让齐泰震惊了!

  朱允炆简单为朱棣摆了一顿庆功酒后,便让众人早些休息,明日准备返回京城……

  “皇上,微臣有事想和你商议。”已经入夜,齐泰竟偷偷潜入了朱允炆的房间,将朱允炆叫醒说到。

  而齐泰却不知道,这个房间的角落地上还躺着一人,便是赫杨。赫杨被朱允炆叫来陪他谈心喝酒,喝多了便就地而睡了。

  朱允炆睡眼朦胧的说到:“齐卿家,什么事非要现在说?”

  而赫杨也早就被齐泰吵醒了,却一直没有做声,因为此时灯烛已吹灭,齐泰是摸黑进来的,并没有发现自己。自己便想听听齐泰要干什么。

  齐泰对着朱允炆说到:“皇上,微臣认为燕王始终是个隐患。以前曾有传闻:燕军铁骑,可破天下。今日臣亲眼所见这支铁骑的实力,也证实了传闻非虚。燕王有如此军队,我怕他日后谋反的话……”

  “怎么会呢?燕王赤胆忠心,千里救驾。怎会日后谋反。齐卿家多虑了。”朱允炆听完齐泰的话,立刻反驳了起来。

  此时的朱允炆是亲眼看见燕王为了救自己领着铁骑,剿灭敌军后,不但没有请功,反而见到自己还是先请罪了。这着实也是让朱允炆的心头一暖。

  可是齐泰也许有他自己的想法,齐泰继续对着朱允炆说到:“皇上,您不觉得此事有蹊跷么?燕王救驾是赫大人派人送信的,可是皇上您当日所述,与赫大人、李将军一同被擒的。赫大人何时派人送信?一定是没出兵之前吧。倘若没出兵之前,赫大人的一封信而已,竟然能让燕王出动铁骑?微臣觉得此事不简单,也觉得赫杨与燕王之间关系不简单吧!”

  一旁的赫杨听了齐泰的这番话后,才明白过来,这齐泰从见到燕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和燕王之间在密谋什么了。赫杨心想这自己当初按历史走向推荐给朱允炆的这几个人怎么都处处和自己过不去?一个方孝儒事事让自己打前线,这个齐泰竟然又来打小报告!

  “齐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赫杨这时突然从角落里发出声音。随后,赫杨点燃了屋内的蜡烛。

  齐泰一看赫杨也在屋内,顿时显得十分尴尬……

  齐泰愣了一下,对着赫杨说到:“既然赫大人已经听到了,老夫也不隐瞒了。从燕王救兵到的那一刻起,老夫心里便有了疑惑。难道赫大人真的神机妙算,料定与皇上带兵草原会被俘虏?还是赫大人另有用意,让燕王带兵而来不会是别用所图吧?到时皇上被困,铁骑一踏入草原部落,直接把皇上……”齐泰说了一半竟然不说了,开始露出了讽刺的笑意……

  赫杨此时怒火再也压不住了,齐泰的这番话分明是往死里整自己。当着朱允炆的面,来暗喻自己与朱棣勾结,等着大军一到直接弑君么。这么大个屎盆子扣自己脑袋换谁都忍不住了。更何况赫杨当初根本也没多想什么,只想着让燕王来救自己而已!赫杨越想越气,竟然抄起了一个木凳直接朝着齐泰脑袋上轮去。

  “你爷爷的,读书人一肚子坏水。当初要不是老子举荐你们几个,你还不一定在哪呢。老子今天就打死你,让你上纲上线。”赫杨就这样把满身的怒火全发泄在了齐泰的身上,拿凳子把齐泰打的已经头破血流了!

  而朱允炆却是满腹心事的样子,并没有制止赫杨。或许他现在在回想齐泰刚才的那番话……


第四十七章 左右为难

  朱允炆就这样看着赫杨把齐泰打的头破血流。最后终于开口说到:“够了,住手。朕相信小杨子不会出卖朕。因为他是朕的朋友。”

  赫杨听了朱允炆的话后,先是一愣,随后放开了齐泰。

  朋友!这个词对生活在现代的赫杨毫不陌生。可是自己回到明朝后,认识的人,除了柯木尔外,不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人,就是权力阴谋、不择手段之辈。没想到竟然出朱允炆嘴里说出了朋友二字,不由自主的心里一热。

  赫杨放开齐泰后,对着朱允炆说到:“皇上,我叫人去给燕王报信也是属于留了个备手。毕竟当时看到骑兵消失的诡异,我怕我们到时遭受不测,所以提前让人连夜给燕王送了一封求救信。”

  “朕信你。齐卿家,此事你也不用多言。先回去休息吧。”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说到。

  第二天一早,朱允炆立刻命众人返回京城……

  “皇上,臣带领铁骑而来。就不跟着回京受封了。这就返回封地。”燕王临朱允炆要启程时,对着朱允炆说到。的确,如果他带着铁骑进京的话,一定会遭受到削藩派的议论。

  可朱允炆还没表态时,一旁头缠绷带的齐泰却开口说到:“王爷这次带兵救驾有功,可有不赏赐之礼。不如王爷可让马总管带铁骑回北平府,一个人跟着皇上回京受封。”

  赫杨一听齐泰这话,立刻就明白了这齐泰是想把燕王骗到京城后,再另想办法对付燕王。急忙也对着朱允炆说到:“皇上,此次王爷救驾。众人皆有功劳,而且王爷带领铁骑也实在是不方便进京。不如让王爷回去,到时我们把赏赐送回到王爷的封地内。”

  赫杨这可不是有心在帮助朱棣,他实际上是在帮助朱允炆,因为朱允炆说拿自己当朋友。如果朱棣进京的话,按历史进程来讲,主张削藩派的几个人会教唆朱允炆对朱棣下手,从而惹的朱棣起兵造反了。

  朱允炆听了赫杨的话,又看了看齐泰。心想:昨夜齐泰进言,自己已经给拒绝了。倘若今天再拒绝齐泰的要求,会不会让大臣认为自己太偏袒赫杨?便说到:“其实齐泰的话也是朕心中所想。四皇叔救驾有功,朕必定会重赏。四皇叔你就随朕回京受封吧。”

  朱棣见朱允炆已经开口,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同意了一同回京的要求,但目光却一直朝着赫杨看来。好像要询问些什么……

  “大杨,为什么这齐泰一定要让我跟着回京?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到了京城后,朱棣终于找到机会,和赫杨单独聊天,便和赫杨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赫杨听了朱棣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难道直接说这次你进京可能会被软禁在京城之中。便说到:“你自己多加小心吧。齐泰、黄子澄、方孝儒这三个人是主张削藩派的。虽然你已经被削了,但你日前救驾时展现出的实力,已经让齐泰对你又有顾及了。”

  朱棣听了赫杨的话,点了点头。心想也应该是这么个道理。便对着赫杨说到:“既来之则安之。况且本王不信允炆真能听他们几个教唆,对本王做出什么过格的事。对了,正好本王在京,可以和你分析一下宝藏的事。”

  宝藏!赫杨一听到宝藏两字,立刻想起了刘伯温。这几天自己随兵出征,估计刘伯温又得吃杂兵做的饭了,赫杨急忙对着朱棣说到:“也对,棣哥,你先在驿馆休息一下。我这就去询问有关宝藏的事。”

  赫杨说完,急忙跑到了一家酒楼,买了些酒菜,去往昊天塔……

  而朱棣见赫杨一听到宝藏之事后,既然如此反应,便在心里暗想是不是他知道了什么别的线索?

  与此同时,主张削藩派的黄子澄、方孝儒听齐泰说燕王救驾有功,皇上要对他进行封赏,立刻进宫要进言……

  “皇上,燕王不得再受重用,不得再行封赏了。”黄子澄等人进宫见到朱允炆后,立刻对着朱允炆下跪说到。

  而齐泰又说:“皇上,燕军铁骑的实力臣也是亲眼目睹的。如果让燕王再势起的话,恐怕朝廷没人可以与之抗衡的。而且赫杨手握锦衣卫大权,这两人走的如此亲近,必成大患。臣等虽知皇上是仁慈之君。但不能养虎为患啊。”

  其实黄子澄、齐泰、方孝儒三人为文人出身。朱元璋时期文官不受重用。后来朱允炆登基,大用文官后,朝廷之中已经形成了左文右武两派。其实看似打压燕王,实则暗藏汹涌,文官一派想彻底打压住右武!如此道理朱允炆又怎么不知呢?只是朱允炆也深信以文治国的理念而已。

  朱允炆想了想说到:“燕王一事,朕自有定论,三位卿家无需多言。退下吧。”

  三人听了朱允炆的话,见朱允炆心意已决,便退了出去……

  “你觉得燕王和赫杨会反吗?”黄子澄等人走后,朱允炆御书房屏风后面走出一人。朱允炆对其问到。正是已经被外界传死于炮轰西厂的刘权。

  刘权想了想,对着朱允炆回到:“回皇上,先皇曾经的确有意指燕王为继承人。不过后来改变了主意。但燕王在朝中呼声甚高,这也是有目共睹的。至于皇上说的赫杨,老奴暗中观察,此人颇有地痞之风,却又行事异于常人,老奴不敢下定论。”

  朱允炆听了刘权的话,笑了笑,说到:“这样吧,对燕王封赏之事朕得好好斟酌一下,怎样封赏又可以让众人心服,又不亏待了燕王。希望他们可以体谅朕的良苦用心。”

  “皇上能如此考虑周全,老奴佩服。”刘权听了朱允炆的话,立刻恭维的说到。

  “对了,帮朕办一件事,暗中保护燕王,我怕燕王一个人在京中,方孝儒等人会去找麻烦。”朱允炆怕有人对燕王不利,便让刘权暗中保护。

  刘权领了命令,立刻暗中出宫,保护朱棣……

  而赫杨方面,再见到刘伯温后,也得到了一条关于藏宝图的线索!


第四十八章 白帽子

  赫杨再次见到刘伯温后,已经没有了之前客客气气的那种局面。直接就是拿酒对饮……

  “刘老前辈。这几日晚辈随皇上出征。回来第一时间就赶过来看你了。”赫杨边喝着酒边对刘伯温说到。他现在当然得第一时间来看刘伯温,人家刘伯温可是知道最后一块宝图在哪呢。

  刘伯温听了赫杨的话,哈哈大笑说到:“有趣,你小子以为我不知道么?你不就是惦记宝藏嘛。”刘伯温听了赫杨的话后,一语道破了赫杨的心思。

  赫杨没有想到刘伯温这么直接,在一旁显的十分尴尬……

  刘伯温见赫杨不说话,又自顾的喝了酒,说:“想问什么就问吧。看你小子还有点孝心,我心情好的话,一定为你解惑。”

  赫杨听了刘伯温这话,也不客气,直接就开口问到:“刘老前辈。当年太子朱标早死。那么他背后的纹绣在哪了?”

  刘伯温似乎对赫杨的问题,一点也没感到意外。笑了笑说到:“太子身后的那块自然是被朱元璋收了起来,放在了一个隐秘的地方。”

  赫杨一听,心里便骂到:这个老头说话怎么总爱卖关子呢。可脸上却笑着说到:“刘老前辈,那他藏哪里了呢?您知不知道?”

  刘伯温,只是看了看赫杨,点了点头。但并没有回答什么……

  赫杨见状刚想开口继续询问时,刘伯温却对着赫杨挥了挥手,让他离去。赫杨无奈,只好唤来杂兵送自己出塔……

  而朱棣,来到京城后,在驿馆待得无聊,便去寺庙之内拜香。一则是烧香拜佛,二则是为自己的生母立个牌位!

  坊间野史有传闻,朱棣曾在应天府(今南京)某寺庙中秘密立生母牌位供奉。后朱棣登基为皇,屠杀了寺庙内所有僧侣!

  朱棣来到了寺庙后,立刻立了一个牌位,燃香祭拜!祭拜之后,朱棣便在这寺庙中闲逛。

  突然一个年约五十的和尚,看见朱棣,立刻下跪,行礼跪拜。

  “大师快请起。有什么事么?行如此大礼?”朱棣见状,急忙拉起了那名和尚。

  和尚起来之后看着朱棣说到:“施主气度不凡,实乃人中真龙之命,九五至尊之躯。贫僧观望到施主后,不由自主要下跪参拜。”

  “一派胡言。我念你是出家人,怎可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朱棣听了和尚的话后,立刻怒声斥到。朱棣心里当然明白了这和尚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可当下他一想到这里是京城。赫杨刚才也提醒过自己,让自己多加小心。朱棣立刻就觉得这个和尚会不会是齐泰、方孝儒等人派来试探自己的。所以朱棣训斥完了和尚后,立刻转身离开。

  和尚见朱棣离开,急忙追赶了几步,拦在了朱棣身前说到:“施主不要急着离开,贫僧已经在此恭候多年。只为寻找施主这般的人物。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