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万户侯(高月)-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又走回大街,自从听了马贩对它的评价,李清越看这匹马就越窝火,他不会骑马,更不会种地,要它有何用?他见帘儿脸色阴郁,想到这匹可是她的,李清只得把这火掖回肚里。

走下别离桥,他见前方一大堆人正围着个跑江湖卖艺的,眼珠一转,想起一个犹太人卖掉一匹死马的办法,他急在帘儿耳边低语几句,帘儿一脸惊愕,“公子,这行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他当即回去准备一番,第二天就在从前帘儿算命的地方,摆出个摊儿,又取一张黄麻纸上写下斗大的两个字:“摸彩!”

这川人爱看热闹,他这么一折腾,里里外外早围个水泄不通,都不知这个年轻人要耍个什么新鲜玩意。

“各位乡亲!”李清学着架势先团团抱拳,又取出一张黄麻纸条道:“今天我耍个新鲜玩意,这里有一张小纸片,每张纸片有两个一样的号,一个号自己拿着,另一个号放进箱里,最后我从这箱子里摇出一张,和谁手上的一样,那他就中了彩,彩头嘛!就是这匹马。”

这时帘儿牵着马绕场慢慢走上一圈,他们回去后将这马洗刷了一番,又将它喂饱,竟也精神百倍,外貌也不象从前那般龌龊,走得又慢,若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是一匹劣马。

这绝对是个新鲜事,听说有这等好事,人越聚越多,竟将这整条街给堵死了,几个性急的,连声催促,跃跃欲试,李清见人气已够,便高声笑道:“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要想摸号的,得给五文手气钱!”

听说要给钱,那几个性急的,又迟疑着退了下去,李清笑笑又大声道:“各位,这就是花钱试个手气,若你手气好,五文钱便可将马牵回去,岂不合算?”

川人赌性也重,这五文钱不过是壶茶钱,没甚可惜,可若是中了,可是匹马啊!不少人开始手痒痒,但却没有一个人上前。

“我先来!”上来一名大汉,随手摸出五文钱,扔进瓦瓮里,又从李清的手中抽出一张纸条,撕掉一半扔进箱里,一旁的帘儿心砰砰直跳,这个人她昨天在家里见过,李清和他嘀咕半天,竟、竟是他找来的媒子,她不由向李清望去,见他满面通红,眼睛盯着人家手上的铜钱熠熠发光,心中微微有些失望,此人也太市侩了些。

果然,有人带头,后面就顺利得多,一下子涌上几十个人抢着要摸,李清却让他们排队,一个一个来,只半个时辰,那叠纸就摸去一半,李清共准备了五百张小纸头,也就是说,全卖出的话,这匹马可以卖两贯五百文。

“各位,也就五文钱,就是掉了也不心疼,就当是耍一耍,可要是中了,这马就被你牵回家了。”

他扯开喉咙拼命煽动,只恨不能摆出两个大音箱助兴,一些原本有些犹豫的,也禁不住心痒,上前摸一张,甚至还几个小童也取出买糕的钱,来试个手气。

这时,排到一名儒生,他盯了李清半天,突然道:“如果中彩的人是你事先安排的,那你岂不是在骗钱吗?”

“怎么可能!”李清气结,“一切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呢?怎么弄假!这位仁兄,你若不想买,我不勉强你!”

“可天下那有这等好事!五文钱就可买匹马?”

‘嗤!’李清冷笑一声道:“你看不懂吗?实话告诉你,这匹马我去马市上可卖两贯钱,可用这个法子,我可以卖二贯五百文,大家都愿打愿挨,谁也不吃亏。”

“喂!前面的人,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就滚开,别挡道!”后面排队的人见他问得罗嗦,忍不住大吼起来。

那儒生向后狠狠地瞪了一眼,摸出五文钱,扔进瓦瓮,又左挑右挑才选出一张,打开看了一眼,又赶紧合上,仿佛这一眼运气就飞了似的,他又狐疑地看了看李清,这才慢慢地走开。

很快,五百张奖券顺利卖出,还有一些没买到的,站在那里遗憾地喊叫,让李清追悔莫及,早知道就弄一千张好了。

“各位,彩券已经卖完,现在就是开奖环节,为让大家放心,我赤着胳膊”

李清脱下衣服,精着上身开始封箱摇号,直看得帘儿脸红心跳,眼睛斜斜朝天,不敢再瞧他。

下面的彩民却开始激动起来,人浪汹涌,围着几张桌子嘶吼。

李清长长地吸了口气,撕开箱上的封贴,探手从里面摸出一张薄薄的黄麻纸,有几个个眼尖的早看见第一个数字是五,禁不住鼓噪起来。

他跳上桌子,将纸条高高举起,大吼道:“五四五六八,是谁?谁中了!”

台下鸦雀无声,一片寂静,众人东张西望,都在寻找中奖之人,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奶声奶气问道:“娘!你看看我的这一张是多少号?”

第十八章 官司(一)

众人的目光刷地向发话的小囡望去,她举起一张黄纸,眼巴巴地递给自己的娘,她娘接过她的号,随眼一瞥,随即瞪得溜圆,“啊哈!”她大叫一声,竟平空跳起一尺高。

“中了!中了!我囡囡中了。”她一把抱起女儿,象一只夺食的母鸡,三步冲到李清面前,将纸贯给他:“小哥!你看这号,可不就是五四五六八么?”

“恭喜!恭喜!各位,这位小囡摸的号就是五四五六八,这彩头,她中了。”

人群中发出一阵遗憾之声,叹息声有,羡慕声有,人群慢慢散去,只有那儒生不肯走,直盯着李清和中奖人交割。

“你这里面肯定有假!须把钱还我。”他突然冲上前一把揪住李清,大声吼叫道。

李清刚刚把小囡扶上马,被那人一推,险些失手将小囡贯下马去,小囡被惊吓,顿时哇哇大哭起来,李清大怒,一把摔开他,厉声喝道:“所有的程序都公开,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也问过你,到头来你倒不干,信乃立身之本!你这人品可就值这五文钱么?”

李清力大,竟将那人摔出五、六步远,顶上的介帻也掉了,袖口上沾块黑泥,狼狈不堪,旁边有人也看不过眼,帮腔道:“认赌须服输,号是你自己抽的,中不了,只能怨自己手气不好,哪有再反悔的道理?看你也是读书人,这赌品可也不怎么样啊!”

众人纷纷出言,皆指那儒生量窄,儒生慢慢从地上爬起,脸一阵青一阵白,他恶狠狠地盯了李清一眼,掉头就跑,半路鞋还掉了一只,引起众人一阵轰笑。

“公子,这人我见过,好象和官府有些关系,我们还是快点走吧!”帘儿一脸担忧。

“也是!”李清点点头道:“待我把这几张桌子还了,咱们就走,你先把钱收好。”

桌子颇重,李清又找来两人帮忙,等他回来,却见几个衙役正围着帘儿吵吵嚷嚷,装钱的瓮被那儒生抢在手里,他满脸阴毒,正指着低泣的帘儿破口大骂:

“两个男盗女娼的狗男女,竟敢当街设局骗钱,当我大唐没有王法吗?”他虽是读书人,但言语却恶毒之极。

李清只觉头‘嗡!’的一声,眼珠暴出,早忘了他有什么狗屁后台,两步冲上前,抡起铁锤一般的拳头狠狠朝那儒生脸上砸去。

“老子就要揍你这个婊子养的!”

只听一声哀嚎,那儒生的竟被砸得翻滚出一丈远,手中的瓮摔得粉碎,几千枚黄灿灿的通宝滚得满地都是。

几个衙役见李清撒泼,纷纷拔出刀子将他团团围住,那儒生的亲戚更是愤怒,举起铁链向李清头上锁去。

“我是新政县鲜于府上之人,你们不怕死的,就来拿我好了!”李清见事急,索性将鲜于府搬了出来,果然,那些衙役听他如此说,倒不敢造次,为首县尉指指尚在地上翻滚的儒生道:“这位孙举人告你当街行骗,已下了状纸,不管你是谁,都须跟我们回去应堂,你若配合,我们也不为难你。”

李清暗叹:“这摸奖没有后台果然是不好做的。”他脑海中迅速思索对策,自己所能凭恃的只有张府和鲜于府,张府虽一定会帮忙,但此时夫人和老爷肯定都去新政县拜寿去了,李清突然想起了那枚银戒,便对那些衙役道:“好!我跟你们去就是,且让我给妹子交代两句话。”

县尉应道:“孙举人的状子里没有她,你可以说话,只是须快点,别误了时辰。”又对几个手下一瞪眼:“还不快把钱拾起来。”

李清将帘儿拉到一边,取出银戒塞给她,低声嘱咐道:“我枕下还有几百文钱,你雇辆车速到新政县找鲜于府的大老爷鲜于仲通来救我,记住,是大老爷,以这个银戒为凭。”

帘儿又紧张又害怕,想哭却哭不出来,听李清说得严重,只死死记住他的话,拼命地点点头,转身急慌慌跑了。

一众衙役将李清带到县衙,那告状的孙举人一瘸一拐,在后面远远跟着。

李清一路暗暗思忖:“这柳随风是个极势利之人,他若知道自己已不在张府,岂会不偏向那个有关系的狗屁读书人,就算自己理占上风,也会被他一句话给抹杀,不行!绝不能让他知道自己已经离开了张府,最好是先取保候审,等鲜于仲通及时赶到。”

李清最担心的却是鲜于府这两天正在办寿,帘儿不一定能见到鲜于仲通,就算见到了,他也极可能抽不出空来,会拖上几天,可一旦定了案,就算节度使亲来,也难翻此案了,李清不禁暗暗着急,“得想个法子让那柳随风记起那五十两银子才是。”

……

“啪!”柳随风重重一敲惊堂木,“将当街行骗的人犯带上。”

有衙役将李清带上堂来,柳随风却吃了一惊,这不是张府的西席吗?怎么是当街行骗之人,几月前,自己还受过他五十两银子,怎会为几贯钱行骗,他狐疑地看了看原告,见他鼻青脸肿,嘴角还带着血迹,心中便推断这必是他俩的私人恩怨,借行骗为名告倒对方,那孙举人虽然有些人情,但张夫人的面子却要更大些。

“来人!拿把椅子给李公子坐下。”

“大人,这—”孙举人一个激灵,难道他也是县令的熟人?他见李清大刺刺坐下,心中隐隐觉得不妙。

“给孙举人也拿个座”大唐例制,有功名者可见官不拜。

“李公子,我来问你,这孙举人告你当街行骗,你可认?”

李清起身长施一礼道:“大人请听我说完,再来判断我是否行骗。”

当下,他便将所抽彩的经过详详细细讲了一遍,最后呵呵笑道:“那匹马其实是张仇的,抽彩的法子也是他从成都学来,自从考中童生后,他便一直在新政苦读,准备应考年底的乡试,大人也知道他的心性,闷极无聊,便命我来替他出头试试这种新鲜玩意。”

这张仇素来荒唐,这种烂事只能往他头上栽才能说得通,至于当面对质,他更不担心,张仇若来,那张夫人也早就到了。

柳随风心中一阵冷笑,张仇苦读?除非太阳从西边出,还扯上童生,此人的用意分明是想提醒自己那五十两银子的事,他久于世故,焉不知其中的轻重,若听他之言了结此案,那这个孙举人每年一百贯的香火钱恐怕就也见不到了,此案两边都不能得罪,最好的办法是雷声要大、但雨点却要小,既给了孙举人面子,出胸中一口恶气,也让这李清免了牢狱之灾,同时张夫人那边也好交代。

想到此,柳随风斜睨李清,微微给他施个眼色,却见他神色平淡,突地又想起他的道士身份,鄙视之心顿起,让他坐,他还当真敢坐下,柳随风的脸渐渐变得阴沉,此事就算不追究,也得给他吃点苦头。

“啪!”他又狠狠一敲惊堂木怒道:“可本官听你所言,分明觉得你就在行骗,依你之言,收每人五文钱,最后马却给了一人,其余人却钱财两空,这难道不是行骗吗?”

“大人—”李清自然明白柳随风眼色的意思,心中暗喜,刚要起身回话,却被柳随风止住话头。

“我来问你,你可有功名在身?”

“尚无!”

“即没有功名,给本官跪下回话!”

李清大愕,他虽明白柳随风是在做戏,可这前恭后倨,变化之快,让他的面子实在有些拉不下来,正犹豫间,耳畔猛听一声断喝:“跪下!”

他突然觉得腿弯被一物打中,骨头竟似要裂开来,疼痛难忍,他身不由己,‘扑通’跪倒在地,李清蓦地回头怒视,只见一衙役举红黑大棍,正满面狰狞地盯着他,就仿佛是那阎王殿跑出的小鬼,那打人的衙役便是孙举人之侄,好容易寻个机会狠狠教训李清,他举棍又要打下,却见李清眼光凌厉,仿佛刀子一般向自己射来,他一阵心虚,高高举起的棍子竟打不下去。

“好了!”柳随风手一摆,止住仓曹的行凶,这红黑大棍是用铁木所制,极为硬实,若不按专门的法子打,几棍就会出人命。

“那你说,你怎么不是行骗?”

李清却被这多余的一棍打出了胸中的怒火,他挺直腰板冷冷道:“所谓行骗,必言行不一,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可我办摸彩,事前事后都讲得清清楚楚,没有丝毫隐瞒,行事也光明正大,也将马兑给中奖之人,请问县令大人,这哪里又有半点行骗?这大唐律例里又有哪一条哪一款说我是行骗?”

第十八章 官司(二)

柳随风语塞,他突然一指孙举人道:“可有当事人认为你隐瞒了事实,有当事人认为你欺骗了他,这难道还不够吗?孙举人,他事前可给你讲清楚,你可明白他所做的事的后果?”

孙举人霍然起身,拍着椅背吼道:“大人,我不知,他只说五文钱可以买一匹马,我便信了,给了他五文钱,却什么也没有,这难道不是欺骗吗?”他并非蠢人,这件事是他理亏在先,之所以敢告状,就是想仗权出口恶气,县令应当堂拿翻打板子便是,可如今一句句问来,最后必然要问到人证,那时,岂不是便成他诬告了吗?

“这个柳随风,难道真不想要钱了么?”

他冲上前一步,紧盯着柳随风,一字一句道:“大人,年初时我虽因私事得罪过你,但此乃公堂,请你莫要以私废公!”这是反话,若柳随风再不动手,就休怪他以后再不给钱了。

赤裸裸地威胁激起李清的强烈反弹,柳随风人若其名,搞不好真顺了他的意,自己此番苦头可就大了,他从地上跳起,怒极而笑道:“无耻之耻,真无耻也!县令大人!你听说过有五文钱买一匹马的吗?四百九十九人,每一个人都明白,连那中奖的小囡都知道是她的运气好,可是一个举人,一个堂堂的举人,他却不明白,这难道就是读圣贤书之人吗?”

“你们住口!”柳随风一声怒斥,两个人在公堂上咆哮,视他的官威何在,“来人!将孙举人赶下堂去,还有你!”他一指李清怒道:“圣贤讲以德服人,以礼交往,你一个下三滥的道士,以奇巧淫技哄骗世人,却敢口出妄言污蔑圣贤之书,其心当诛,给我拿下,重打三十大板!”

几个衙役冲上,拿翻李清便要行刑,李清如何肯平白无故挨顿板子,他死命挣扎,大吼道:“我是有东家之人,按大唐律制,行刑处罚之前须得主人同意,大人不能打我!”

一怔,柳随风无奈道:“也罢!收起棍子。”

他瞥了一眼李清冷笑道:“此三十棍先寄上,我并非不敢打你,而是看在张府的面上先放你一马,但如果张员外认为你该打,本官还是要照打不误。”

“孙举人!”柳随风又将孙举人唤上前道:“此事是非曲折,本官心里清楚,你的五文钱本官还你,但此人按大唐律制我确实不能打,暂将他收监,待他主人来时我再通知你应堂,你看可好?”

“一切听大人安排!”

孙举人见李清逃脱一劫,又记起那一拳之仇,胸中恶气如何咽得下,便暗暗给仓曹使了个眼色,不是要收监吗?买通狱卒,在狱中收拾他。

李清急道:“大人,张老爷和张夫人到新政县拜寿去了,现不在府上,可否立刻派人去新政县告之”

柳随风心中突然一阵烦躁,他如此尽心对待张家,可鲜于府的寿事却没有他的请柬,这不是将热脸贴在冷屁股上吗?听说节度使大人也来了新政县,这样的好机会,自己却没赶上,归根倒底,还是自己素日腰板太软了些,他的心渐渐恨了起来,这回就是要张府来领人,就是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官不是能随意打发的。

“我是仪陇县县令,和新政县无干,他们几时回来,再几时过堂,给我拖下去!”

他怒火中烧,又阴沉着脸对那仓曹道:“你去告诉王狱头,不准给此人吃饭,他府上人几时来就饿他到几时!”

这仪陇县的牢狱建于隋,原本是蜀中关押重刑犯所在,故建在地下,全部用大青石砌成,只到入口,便觉得冷森森的寒气逼人,也不知穿了几道门,前方一间小室,灯火通明,几个面相凶横的狱卒正聚在一起喝酒吃肉,狱头见仓曹进来,急忙搬过一把椅子,又满上一杯酒,笑道:“孙兄弟难得来一次,大伙儿都想得紧,就和兄弟们喝一杯,如何?”

仓曹摆摆手,一指李清道:“你先把他收监了,老爷吩咐,不许给他饭吃!”

狱头看了李清一眼,眼中突然露出一丝讶色,急命手下办了交接手续,又盯着李清低声给另一名狱卒嘱咐几句,那狱卒一拉李清身上的铁链:“你跟我走!”

待李清走远,仓曹才轻轻拍了拍狱头的肩膀,“老哥来一下,兄弟有事求你。”

囚室里灯光昏黑,豆苗大的灯火头在微微颤动,将两条黑影拉长又缩短,透出几分险恶诡异。

“不行!做了他,这点钱太少,我担的风险太大。”

“老哥放心,这行情我知道,这只是定金,事成后自然会将余款付清,我叔叔是仪陇大户,他自然不会骗你。”

“让我再想想,听说此人和张府有关,风险可不一般。”

“也罢!若老哥为难,那就不弄死他,弄残了也行。”

半晌,仓曹悄悄离去,灯光下闪出狱头凶横的脸庞,他望着仓曹的背影,突然冷冷笑道:“十贯钱就想打发老子,呸!老子还要靠他发大财呢!”

且说李清被带进大牢,心中有些忐忑,他在小说电视上看多了,古代进了牢,不塞好处的话,那剥皮、抽筋、老虎凳等等十八般刑具,样样都会让他死去活来,可他身上分文皆无,只有等死的命了。

一路走来,光线昏暗,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屎尿味,还夹杂些皮肉焦糊的味儿,耳中只听哭的骂的,到处都是阴森森的眼睛,铁栅栏里伸出无数枯骨一般的爪子,向他抓来,饶是李清胆大,也是心惊胆颤,躲避不迭。

那狱卒将他带到一间空牢前,解了锁,一脚将他蹬了进去,什么也不说,随即将铁门锁上扬长而去。

李清见这间牢房壁上虽也是湿漉漉的,生出大片墨绿色的霉菌和青苔,但一堆干草倒也干净,也不象别的牢房臭气熏天,显然自己是受到了优待,可是那柳随风的态度分明是要打杀张府的威风,绝对不会优待他,那又会是谁?李清思前想后,突然想起那狱头看他的眼神似乎有些怪异,“难道是他?”

李清又摇摇头,心中不解,自己和他素昧平生,他那等剥贯了皮的人,没有好处,怎会帮自己。

“难道……”李清突然想起一件事,顿时惊得头皮发炸,“那孙举人的亲戚岂肯就此善罢甘休,这夜里他们定不会放过自己,安排在单人牢房,岂不正好行事?”

“不成!他们胆敢那样,老子和他们拼了。”李清蓦地站起,又想起帘儿,算算时间也该见到鲜于仲通了,“他怎么还不来救自己!”他心中一阵焦惶。

第十九章 官司(三)

就在李清在狱中望眼欲穿时,新政县,帘儿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她回家取了钱,很快便雇车来到了新政县,在新政县打听鲜于府在哪里,俨如在北京打听天安门在哪里一样,“你只要跟着这些车流走,他们停下来,你就看到了鲜于府。”卖瓜的老农一指官道上浩浩荡荡的马车道:“这些都是去给鲜于老太爷祝寿的。”

今天正是鲜于老太爷七十大寿的好日子,合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连府门外的一对大石貔貅也沾染上喜气,咧开大嘴笑,一直合不拢来。

气势宏伟的黑漆府门赫然敞开,府门外站着二十几个的管事、家人甚至还有衙役,他们的功能是一道滤网,将请柬以外的人,如随同的车夫、礼夫、丫鬟、婆子等等,一概栏下,送偏门进府,这鲜于府的大门十年一开,可是什么人都能随意跨进么?

真正的迎宾却在二门,司礼唱名,大管家收礼、主人接客,自然客人也分三六九等,女眷有夫人、小姐对付,社会名流由公子、族人招待,至于达官贵人则就由鲜于家二个老爷应承了,至于他俩怎么分工,二人心中自然有数,不必为外人道,所以虽人头涌动,但依然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帘儿到时,正好是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进府,这就如同省委书记视察小县,排场阵势就不必多说,府门外已经戒严,单就那接待的人个个汗流浃背,弯着腰,摒着气,连尾巴也夹得紧紧地,惟恐大人从身旁经过时忍不住放一个不雅之气,扰了大人的心情。

最急最担心的是那些兼任保安的衙役,个个挥舞着红黑大棍,恨不得将所有人都赶出三里之外,大人进府已经好一会儿,可门口的戒严还没有解除,仿佛大人的官气未散,后人上去就会沾了便宜。

帘儿心如火燎,她知道官府的黑暗,李清被有内部关系的人捉去,下场要比寻常人更惨十倍,若不及时相救,就算放出来,十之八九也残了,因此,她见大官已经进去好久,便鼓足勇气走上前去,亮出银戒对一个管事摸样的人道:“我是来找你家大老爷的,以这个戒指为凭。”

那管事正凝神静气体会着省委书记,不!节度使大人经过身边时,在自己肩膀上轻轻地一拍,表示辛苦的慰问,这种美妙的滋味,恐怕当年洞房花烛夜吹灯的那一瞬间也比不上。

管事慢慢抬起头来,眼光茫然,嘴角余笑未敛,帘儿不知他在想什么,又拿银戒在他眼前一晃道:“我找大老爷,以这个戒指为凭。”

那种美妙的滋味眼看就要沉到心底,永远留驻,成为后世三代引以为傲的祖产,不料被帘儿这一打扰,那滋味‘啪!’地一声,如气泡破裂,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管事的脸立刻阴沉下来,当他看清来人不过是个小村姑,其穿着甚至比不上府里干粗活的丫头,这失去祖产的痛楚顿时在他心底泛滥开来。

“滚!滚!滚!哪来的野丫头,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竟也敢来鲜于府凑热闹!”

他职务尚小,还不知道这个戒指的重要性,若他知道这个戒指连节度使大人都不一定能拿得到的话,恐怕就算帘儿是穿着兽皮,他也会毕恭毕敬地将她请入大门。

帘儿被抢白一顿,只好又绕到西面,寻到一名面善且年纪略大的家人,低声央求,请他帮自己传话,这家人自然也不懂这银戒,不过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求自己帮忙,这还是今生头一遭,心一热,便答应道:“你先等等,我去帮你问问。”

他接过戒指便匆匆进府了,不一会儿却胀红着脸出来,头发散乱,显然是被谁打了一巴掌,他将戒指惯给帘儿,恨恨道:“大老爷去陪节度使大人了,没空,我看你还是改天再来吧!今天可是太老爷过寿,再大的事能大过它吗?”

说完便再也不理帘儿,帘儿哪里肯放弃,她想象着李清被打得哭爹叫娘,满地乱滚的样子,心都快碎了,于是便一咬牙,悄悄地向石貔貅身后挨去。

这时内府传来消息,节度使大人已经寒暄完毕,入静室休息了,大门可以继续进客,等了足足有一刻钟,这府门外早已积压了大批来贺寿的客人,个个等得心急如焚,在外面和下人、民夫挤在一起实在有失体面,所以一听说可以进去,顿时蜂拥而入,家人们急拦也拦不住,大门口乱成一团,就在这时,那个管事眼尖,突然瞥见一个紫色身影从石貔貅后面闪出,溜进了大门,他立刻想起,正是那个要找大老爷的乡下丫头,顿时惊出一声冷汗,大老爷在陪节度使大人,若她贸然闯进去,这后果,自己的责任,管事简直不敢再想下去,吆喝一声,带领三个家人,向门内扑去。大管家闻报有人闯进府内捣乱,脸也吓白了,不容多说,立刻召集所有尚有余瑕的家人四处搜寻,就是误了吃饭也要找到,他心中又暗暗埋怨李清,当初若不是他将所有的狗都打死,这搜人还用这么费力吗?他却不知道,若让李清知道会有今天,恐怕当初连他也一并打死了。

帘儿溜进府后,立刻沿着墙根奔跑,这府内沿墙种满了玉兰和石榴,正值花期,到处是盛开的花儿,帘儿的紫荆裙在花丛中穿行,宛若一只翩翩的蝴蝶,很快便飞进了内宅,她穿过一条回廊,没入一个极大的花园里,花园里亭台楼阁,碧水环绕,处处姹紫嫣红,帘儿却无心赏玩,她正东张西望没处理会,突然听见假山石后隐隐传来读书的声音,透过假山的缝隙,却是一个青年公子正执书吟诵,虽听不清他在读什么,但隐隐听他话语中有佳人、在水一方的诗经词句,想必也是个好说话的人。

帘儿鼓起勇气从假山后闪出,笑道:“这位公子,打扰你读书了。”

这公子正是鲜于仲通的二儿子鲜于复礼,他沉溺诗书,不问俗事,所以外面的迎客也没让他去,便偷得一分空闲,信步到花园里来读书,后年就要进京赶考,除了书,也没有什么能让他心动,正读到书中的颜如玉,不料却突然跑出个女孩来,还居然不认识自己,鲜于复礼不由对她有了几分兴趣,微微打量一下,见她虽然穿着朴素,但紫色明艳,在这花园里分外夺目,尤其长得清秀可人,不施粉黛,眉目间充满自信,身上却有股蓬勃的朝气,宛如一阵清风扑面,这是鲜于复礼的生活圈子里从未见过,他顿生出几分好感。

刚要答话,却听见远远有呼喝之声赶来,正是来搜寻的家人,帘儿如受惊的小鹿,两步便跑到鲜于复礼身边,哀求道:“公子,帮我躲一躲”

鲜于复礼随手一指假山洞,低声道:“快进去!”帘儿大喜,弯腰钻了进去,来搜寻的几个家人见二公子在读书,虽然明知假山石里有个可以藏人的洞,却不敢上前,告一声罪,匆匆去了别处。

待脚步声消失,帘儿这才出来,笑逐颜开,盈盈施一礼道:“多谢公子搭救!”

她笑容灿烂,宛如莲花绽放,看得鲜于复礼一呆,他自幼身子赢弱,从小便羡慕爬树掏鸟,下水摸鱼的兄弟们,长大后渐渐开始接触异性,可他所见的女孩都是知书答礼、言笑有序,却从未见过象帘儿这样,举手投足都洋溢着灿烂的生命力,这恰恰就是他内心深处最渴盼的,突然间,如一颗小石投入古井,鲜于复礼心中竟荡起了圈圈涟漪。

帘儿见他虽生得丰神俊朗,气质不俗,但呆看自己的时间似乎长了些,她心中微微一跳,脸上飞过一抹霞红,便低声问道:“请问公子,我想找鲜于大老爷,不知该怎么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