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无敌铁军-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高效的集结速度,放在后世那也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陈氏乞活军都是习惯了在战场上搏杀的悍卒,人人都渴望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家眷挣一份不菲的家产,人人也感觉混身上下热血沸腾。

    陈温并没有立即发动针对田家堡的攻城,而是命其军下辖的投石机针对田家堡城墙上的床弩,进行打击。

    床子弩虽然威力不小,然而太过笨重,移动不便。半固定在城墙的床子弩,很快就变成了陈氏乞活军的靶子。尽管田家军床子弩拼命反击,可是布置在胸墙后的投石机可以轻易采取曲射的方式轰击城墙,可是床子弩却无法像弓箭一样采取空中抛射的方式攻击胸墙后面的投石机。

    “轰轰轰!”陈氏乞活军投石机不多,只有区区十六座。然而这十六座投石机都是九梢投石机,每一座投石机需要一百多人才能发动,可以把一百多斤的石弹抛射到三百多步以外。此时陈氏乞活乐而不惫的向城墙头发起攻击,如同足够大的石弹,一齐性就发射十余枚,如同天女散花般砸在城墙上。

    “噗嗤……”如同西瓜破裂的声音响起,被石弹砸中脑袋的田家军士兵甚至连发出惨叫的机会都没有,就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本章完)

第155章 血旗

    一个皮兜装载的十几枚石弹,如同天女散花砸在城墙上。‘咔嚓!’的一声闷响,一座床子弩被砸中,床子弩弩臂折断成数截。

    “轰!”余势未消的石弹又砸中城墙上的十几名田家军士兵,十几人被砸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接二连三的石弹砸进人群,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一片。

    “大帅,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宋安平急道:“再任由他们这么轰击,咱们好不容易提起的士气就没了!”

    田洛咬牙道:“把将士们撤下去……”

    田家军虽然撤退了,然而陈温却没有直接命令部队进攻,而是像猫戏老鼠一样,持续用投石轰击城墙。

    投石机这种武器,不像火炮,发射过快过久,炮管过热,容易炸膛。虽然因为磨损,投石机也会毁坏。不过更换配件却不困难。

    “一、二、三”一百多名陈家军将士一齐扯着绳子向去跑去,长长的臂杆挥出,将十几枚足球大的石弹凌空抛出,十几枚石弹在空中旋转,呼啸着砸向城墙。

    投石机的命中率不足三成,然而陈温却采取这种大撒大网拉大鱼的覆盖式的打击,提高了命令中率。一个皮兜十几枚石弹可以覆盖方圆数十几丈,十几枚石弹,总有走了****运的砸中床子弩或守城士兵。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十六座投石机已经发射了六轮,超过三百多枚石弹砸向城墙,却造成了城墙上床子弩毁坏二十八具之多。

    宋安平和田大山大急,虽然田家军在石弹袭击下,将士伤亡不大,不过百余人伤亡,这个代价还能承受,可是床子弩的损失已经过半,如果失去床子弩,等到敌人发动附蚁攻城,他们拿什么抵抗?

    “少帅,要不,末将率领敢死队,出城袭击去毁掉敌人的投石机!”田大山是田洛的族人,自幼父母双亡,被田思抚养长大,对田思和田洛都非常忠诚。

    田洛满脸苦笑,当初他用差不多的办法攻击谪仙堡,高敬宗带着连兵刃都没有暖热的新兵,发动了逆袭。结果一举冲溃了田洛的兵马。现在,他也想仿效高敬宗,只是看看周围脸上布满惶恐不安情绪的士兵,他无奈的打消了这个主意。

    出城逆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坚决”、“迅速”,

    非常可惜如今田家堡却不具备这个逆袭的实力。

    陈温命令部队对田家堡持续轰击,这一轰击,持续了三天时间,足足发射了近万颗石弹,不仅把田家堡城墙上的床子弩摧毁殆尽,还把城墙上储备的桐油、擂石滚木摧毁不少。

    三天之后,田家堡真正的危机来了。

    陈温下达了命令:“攻城!”

    ‘咚!咚!咚!’巨大的战鼓声敲响。

    ‘呜——’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大地,一万陈留军率先出战了,他们俨如清水般涌来,手执盾牌,扛着上百架数丈高的登城梯,一个个奋勇争先,喊杀声震天。

    城墙上田家军箭如雨下,无奈缺乏床子弩这种有效远程压制武器,攻城部队在盾牌的保护下。凶猛前进。兵箭是守城专用箭,比一般箭矢略长且重,虽然射程不及野战羊头箭,但是从城墙射击,借助动能和势能,杀伤力不俗。

    尽管不少进攻的陈留军被守城兵箭射倒,可是陈留军如同潮水的攻势,却丝毫没有影响。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陈留军将士都非常清楚,攻城就是一股作气的事情,要么成功,要么死亡。越是怕死,死得越快。

    终于第一架云梯成功搭在城墙上,单手顶着圆形盾牌的陈留军将士开始向上攀爬。田家堡守军也毫不退让,或是举起夜叉擂砸向云梯,或是用狼牙拍对云梯。

    城池攻防,对于守城一方来说,最难守的不是城墙。而是城门,再怎么不坚固的城池,也比城门坚固。然而此时,更加对田家堡威胁最大的攻城冲车出现了。

    攻城车的主要武器,是它内部用绳或铁链悬挂在横梁上的一根粗大的圆木,原木后端有金属帽,前端有金属头,多制成羊头形,称为攻城槌。攻城时,依靠攻城车中的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后运动后猛烈撞向城门,依靠惯性和动能来破坏城门或者门后的门闩结构。

    近万斤重的冲城车,一旦发动,根本没有什么城门可以坚持得住。

    攻守双方围绕着城墙和城门,展开激烈的战斗。双方箭来箭往,刀、枪、戈、矛各展神通。惨烈的攻城战,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双方的性命。

    总体来说,攻城一方损失比守城要大。然而十数倍的人数优势,抵消了田家军的地形优势,战场局势,渐渐向田家军不利的方向倾斜。

    恶战近半个时辰,陈留军伤亡两千余人,却没有撤退的迹象。然而伤亡不过四五百人的田家军已经渐渐支撑不住了。

    “大帅,丙申敌楼伤亡越过七十人,已经支撑不住了,急需支援!”

    “大帅,宋将军重箭受伤,左豪帅已经接任督将之职!”

    “大帅,城门也坚持不住了!”

    ……

    噩耗一个一个传来,首先是宋安平被流矢射中****,这是敌军中一名神箭手采取冷箭就近狙杀。三石强弓发射的破甲箭穿透了宋安平的胸甲,使其肺部受创,不得不退出战斗。

    田洛大吼道:“升起血旗!”

    血旗,是卢龙田氏乞活军在四十余年的抗胡战斗中培养出来一种集体荣誉,也算是最后的战争******。一旦血旗升起,卢龙镇上下,无论军士还是平民,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老弱,还是妇孺,全部上阵,不死不休。

    “大帅,这是不是太早了!”

    “快去!”田洛咬牙道“我军既露败势,敌军岂会不知。这只会让他们更加疯狂。”

    随着城墙上涌上来的陈留军将士越来越多,看到胜利在望,不用郭阳命令,郭阳军全军将士皆露出凶悍的目光。

    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乞活军全部没有军饷,收入都是依靠战功赏赐,而破城之后的劫掠,是他们发财的唯一手段。这些乞活军红着眼睛嘶吼着,嗷嗷叫着冲了了上去。随着五六万郭阳军加入战斗,田洛军的压力更加巨大。

    “都督,您再不来,洛可就支撑不下去了!”

    (本章完)

第156章 北国浩劫(上)

    一股黑色的洪流滚滚向前,连续三天全副武装强行军百里的死军将士,已经显得非常疲惫。加装了旋转轴承和桥式减震的轺车,不仅减震效果大为好转,而且因减少了摩擦阻力,让战马儿拉动起来,更加快捷。乘坐着轺车,随着减震摇晃的高敬宗非常惬意。

    看着略嫌沉闷的行军队伍,高敬宗喝道:“我们这次是北伐前夕的热身仗,将士们打起精神,本都督教再教你们一首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高敬宗此时正处于少年变声期,声音有点沙哑,并不好听。然而扯着嗓子吼出屠洪刚这首《精忠报国》却非常有气势。这首歌通俗易懂,不需要节奏和配乐,放开喉咙吼就行。

    很快,跟在高敬宗身边的将士就学会了这首歌,一传一,十传百,短短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五个府十七团将士都高吼:“堂堂中国(在这个时候,代指中原)要让四方来贺!”

    激昂的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就在这时,高敬宗突然听到后面传来阵阵歌声,这个歌声和前面的死军将士不同,明显带着稚气的味道。高敬宗扭头一看,果不其然,少年死军三千余名娃娃兵正也扯着嗓子高喊起来:“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

    高敬宗看着冉裕正与刘牢之有说有笑,仿佛他们这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郊游一样。高敬宗顿时火冒三丈:“去把他们给本都督叫来!”

    时间不长,刘牢之与冉裕策马而来。

    高敬宗指着冉裕道:“四郎,这是怎么回事?少年死军怎么跟来了?”

    连续三天的全副武装百里强行军,成年人都吃不消,更别提这些少年了。冉裕虽然分得一匹高头红马,不过骑兵三天也不是平常人可以忍受的。短短三天不见,冉裕脸色铁青颜色,嘴角上泛起白泡,往日的随意早就没了踪影,眼袋深深地,看起来似乎是瞬间长大几岁的样子。

    冉裕在公开场所向来给足了高敬宗这个都督面子,他挥拳振胸,上身前倾,向高敬宗行了一个军礼。

    “回禀都督,末将是遵守都督命令,随军出战!”

    “随军出战!”高敬宗奇怪的问道:“本都督何时命令少年死军出战了?”

    刘牢之一本正经的道:“都督难道忘记了,战前动员会议,都督曾言,死军所有人马,全部参战!我们少年死军,也属于都督麾下军马,怎么不能参战?”

    其实刘牢之有点挺失落的,高敬宗居然把他发配到娃娃军中当一个都尉。

    高敬宗一回想,确实是这么回事。高敬宗道:“本都督收回军令,少年死军参战命令取消,原路返回,此时谪仙堡、决胜堡,还有东阳堡无一兵一卒,这如何使得,万一有哪个不开眼的毛贼窥视咱们的盐矿,岂不是后路不保?”

    “都督过虑了!”冉裕道:“自从都督颁布无论军官,斩敌首一级赏五千钱,参战阵亡,军民同等抚恤,赏钱百万,如今江淮都督府十万军民,还巴不得有哪个不开眼的毛贼过去,让他们发一笔横财呢!”

    事实上鬼蜮百姓,都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都经历过腥风血雨。这里是良人的禁区,细论起来,手上没有人命,没有见过血的新丁,还真没有几个。随便拉出一个女人,让她抡刀子砍人,绝对眉头不带皱的。

    高敬宗道:“那也不行,打仗不是过家家,要死人的,少年军以后大有用处,暂时不用参战,必须回去!”

    刘牢之道:“都督,朝令夕改,这可是兵家大忌,影响士气。”

    “谁让都督下令的时候不考虑清楚。”冉裕嘟囔道:“现在让他们,他们还不炸营啊……”

    高敬宗一听这话,也感觉非常有道理。士气可鼓不可泄,一旦让少年死军失去斗志,少年死军以后也就废了,想到这里高敬宗道:“参战可以,必须遵守将令,你们二人不得离开本都督视线之内。少年死军也一样,归中军作战序列!”

    ……

    高敬宗这个异世蝴蝶,已经开始撬动历史的车轮。慕容隽命令各州郡清点检查现有的兵丁,检查核实户口,一律各家各户仅留一成年人,其他全部征发入伍,想使步卒达到一百五十万。原本历史上,慕容隽听从了御使中尉刘贵的谏言,改全部征丁为五丁抽三。

    然而在这个时空,刘贵依旧像历史上一样向慕容隽谏言,然而慕容隽不知道脑袋抽什么疯,不仅拒绝了刘贵的谏言,还将其罢官去爵,贬为庶民。

    于此同时,慕容隽的圣旨下令各州郡,驻守各州郡的鲜卑族镇守将士,接到圣旨,如获至宝。抽丁政策征税的圣旨,层层传达下去,层层放大。慕容隽给刺史的命令征收十万金,到了各太守手中就变成了数十万金,到了县令手中就变成了百万,翻了不止十倍。

    鲜卑慕容部占领邺城,全面占领中原。鲜卑族一跃成为统治阶级,虽然燕国朝廷采取了汉制,设立九卿和各个官职。然而中下层,却依旧采取鲜卑族的传统。

    特别是燕军,仍然是部族制。鲜卑族的部族军制是全民皆兵,多以邑落小帅担任督将,每一部约千余人。《后汉书·乌桓传》所云“邑落各有小帅,数千百落自为一部”鲜卑的社会组织由落、邑落、部构成,邑有小帅,部有大人。檀石槐时,广大的领土分为中、东、西三部共六十多个邑。

    原本慕容部只是东部鲜卑的一个部落,崛起之后,连续击败宇文部、段部、独孤部(诸位看清,金庸大大书里的独孤、慕容都是鲜卑姓氏)成为东部鲜卑霸主。穷人乍富,慕容部就扩充到了三十六邑,设三十六督将。督将基本上都是由慕容部族人担任。

    镇守将军把抽丁征粮的命令下发下去,各个督将督帅开始到各郡、县里面,要粮、要钱还有人。男人强征成军,女人抢作营妓。

    (本章完)

第157章 为堂主北疆雪狼飘红加更

    第二十八章北国浩劫(下)

    汉武帝时期,官员已经开始了“异地为官”制度,然而燕国朝廷却没有沿袭这一政策。至少在郡县级官员都是采取了更为久远的“本地为官”政策。

    两种用官制度各有优劣,异地官员事实上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也验证,这种流官,只会助长贪腐。而本土官员虽然会结成一党一派。正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作为土生土长的官员,却要顾忌乡里乡亲和亲族同胞的看法和风评。管理民政庶务的郡县官员,基本上都是清一水的汉人。这个时代的汉官,哪怕投靠了燕国鲜卑人,事实上还有很大的底限,不像后世汉奸,毫无底线。

    这些郡县官员开始与下来的鲜卑族督将、小帅据理力争,大诉苦水。

    “什么,没钱,没粮!还敢跟大爷这么推三阻四的,是不是想挨两个脆的?来人啊,吊起来!”

    “没遭灾没遭难的,怎么可能没钱没粮,爷要看看使君家里到底有没有钱粮。”

    秀才遇到兵,特别是像野蛮未开化的鲜卑族大兵,根本没有说理的机会。只要敢拒绝、二话没有,直接挂树上,然后纵兵开抢。

    抢钱、抢粮、抢人……

    动作稍慢,持兵刃的鲜卑兵马,就会乱刃加身,砍成肉泥。稍为姿色的女人,同样也难逃魔抓。

    官府盘剥习惯的农民不敢反抗,甚至他们自己也认为,缴纳税赋,被抽丁成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古代农民其实就是万金油,修缮城池,征发他们,疏通沟渠也会征发农民,什么修建皇陵、官道、兴建官衙、寺庙、楼台同样也会征发农民。农民是被代表了的一部分人,他们就算苦不堪言,却没有人会为他们仗义执言,更不会有人为他们出头。

    虽然升平三年没有自然灾害,然而这个时代的田地,因为没有化肥和农药、也没有科学培育出来的良种,收成非常惨。除去税收,一户农民需要六十亩地才能养活五口人。能不饿死就不错了,根本没有什么积蓄。不过由于刚刚秋收,北方汉人百姓仍然在短期之内被迫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物资,还有大量民夫和女人被抢走。

    当然,这也不是一片和谐。杀鸡,鸡也会反抗,更何况是人呢?再者说,没有经过宋朝刻意养羊式的愚民,这个时代的华夏人可不是任人蹂躏的软角色。挥舞着各种农具、各种兵刃,头上扎着红布条华夏百姓开始反抗,尽管他们非常勇敢,尽管他们有所不甘,然而没有统一指挥,也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是打不过凶悍且装备精良的鲜卑军队。

    随着反抗征税的出现,鲜卑族兵马也开始了屠杀。在那一个刻,遭受劫难的人们。分明的看到了,这些鲜卑匪兵脸上有着一种扭曲的嗜血地疯狂……

    一时间燕国的幽、平、冀、并、洛(司)、豫、兖、青六十七郡、五百四十七县汉人百姓陷入了鲜卑族残酷压榨和搜刮当中。而在这五百四十七县之地中,也遍地都是狼烟,遍地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

    无数村庄被摧毁,无数稍为迟钝或反抗的百姓被杀死,无数俊秀的女人被奸污过,赤身裸体,抛尸荒野。

    北国这场人为的浩劫,如同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一个游牧民族的崛起,就是踏着无数华夏人的尸骨崛起。一个游牧民族的繁荣,往往是是建立在华夏民族的苦难当中。

    当然,普通农民的财物有限,却无法满足这些鲜卑督将贪婪的胃口,这些督将和小帅纷纷把目光放在了地主、士族、和豪强身上。

    和普通农民不同,这些地主、士族和豪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最不济也有家丁护院。自从八王之乱开始,纷纷建立坞堡的地主豪强们,根本不惧怕这些鲜卑兵马。

    坞堡是五胡乱华时期采取的一种无奈措施,仅仅并州六郡四十五县之地,就建立了大大小小三百多座坞堡。走得无路的百姓或是转而投靠附近的豪强、地主、或士族。或许直接扯旗造反。

    和女真人入关之后战斗力迅速腐化不同,鲜卑族军队的战斗力一直都保持着,直到其族灭亡。敢反抗的农民武装,还没有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就鲜卑军被迅速镇压、屠灭。而这些躲坞堡中的汉人百姓、士绅也没有得逞。

    被财富诱惑得红了眼的鲜卑人,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那就是抓住汉人百姓充当挡箭牌,用刀枪驱赶他们攻城,躲进坞堡的士绅百姓,看到外面也有自己的亲人,不忍放箭,结果坞堡被攻破,全堡上下,真正是鸡犬不留。

    有道是一招鲜,吃遍天。燕军采取驱民攻城的方式,连续攻克数十上百座大小坞堡,其他堡主大惊失色。抵抗,抵抗不住。

    于是,自永嘉之祸、衣冠南迁之后第二次庞大的逃亡难民潮开始出现。

    然而逃亡可是逃得掉吗?躲在坞堡中坚守,尚有一线生机,然而逃亡,无疑九死一生。

    这又正好落入敌人彀中:骑兵总比步兵跑得快。而逃亡的难民,拖家带口,还带着家里的瓶瓶罐罐,速度比步兵还要慢。

    哪怕是几十数百骑兵,就可以跟在难民大队后面,轮番冲上来,不是一阵箭雨,就是白刃冲击,从背后不断的收割着败兵的生命。就像几只老虎,驱赶着大群羚羊,不时冲上来咬死一两只,偏偏又不合围,让羚羊群就这么跑下去,直到全部跑进地狱的大门……

    华夏民族五千多年繁育生息,面对犬戎、狄、东夷、鬼方、九黎(蚩尤)、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无数强敌的侵略,却可以延续不绝,主要是因为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英雄出现,带领华夏百姓奋起反抗,赶跑敌人,保住家园和社稷。

    就在这些逃亡百姓迷茫、沮丧、绝望的时候,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江淮都督高敬宗提七府兵马已经北伐!”

    这些陷入无尽黑暗的难民,这个消息及时出现,就是暗夜里的明灯,照亮了他们的生路!

    (本章完)

第158章 为护法天天快乐熊飘红加更

    第二十九章北府军

    白马(今滑县)至瓦亭的官道上,数万逃难百姓组成了长龙,人们含着眼泪,扶老携幼离开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因瓦亭沙丘起伏,草木丛生,芦苇遍地,人烟稀少,便于隐秘,故慢慢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难民营。

    忽然,平静的队列中产生了一场小小的骚动。满头白的老人一屁股坐到路边的乱石上,两手拍着大腿,大哭:“阿唷我的娘啊!实在累得走不动了,就让我老婆子死在这儿算了!”

    “娘,您不走,我就不走!儿陪你老人家死在这儿。”儿子、儿媳妇都跪下了,那儿子也有了三十多岁,带着两个小孩子,一家人抱头哭做一团。

    “不行,儿子你不能陪着我这老太婆死在这儿!”老太婆伸手就去推儿子:“混蛋啊,混蛋,你怎么这么混蛋呢。咱们翟家四代单传,你还没有儿子,怎么能死呢,这不是让老翟家断了香火绝户吗?将来我到了下面,怎么给你爹交待?”

    翟亮倔强的道:“孩儿不走,咱们一家人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

    媳妇和一对女儿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你这逆子,到底走不走,您再不走,我就撞捅死我自己!”众人这才发现,老太婆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一把剪刀,这把剪刀对准了老太婆的心窝。

    “儿子不走,娘您别逼孩儿做不孝之人!”翟亮流着眼泪哽咽道:“娘啊,这世道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晚死不如早死!”

    看着老太婆眼里露出的决绝,翟亮也拿起柴刀。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老太婆双手反握剪刀,狠狠的捅进自己的胸口。

    “噗嗤……”鲜血喷了儿子一脸,这把剪刀已经没至手柄,老太婆瞬间就没有生息。

    “啊……”翟亮举起柴刀就朝脖子上抹去。就在这时,铛啷一声,儿子手上的柴刀应声而落。一枚飞蝗石击落了翟亮手中的柴刀,翟亮顺着飞蝗石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名身着青色儒衫的年轻人骑着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怒其不争的正朝他吼道:“你还是男人吗?真是一个懦夫!”

    “我连死都不怕,岂是懦夫!”翟亮道:“你今天必须给我说出一个道道,否则我饶不了你!”

    “你不会不知道你娘因何而死吧?”青衫年轻人冷哼道:“是何人逼得你们拖家带口的逃离故土?是鲜卑人,是那帮禽兽不如的畜生,你不敢去找他们报仇,却自愿寻死,不是懦夫是什么?”

    翟亮哑口无言。事实上不是他们不反抗,他们也曾反抗过,然而,毫无组织的农民,根本就不是鲜卑军的对手。

    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并不是依靠愤怒和拼命就可以弥补的。一个儿童无论如何愤怒、如何去拼命,始终都不是一个成年壮汉的对手。所以起义反抗,都被无情的镇压了。特别是鲜卑军还吃人,有的是杀掉放血,烹熟了吃,有的是活活的架在火上烤,像烤全羊一样,边烤边撒盐。火烧是最疼痛的,如果在伤口上撒盐,那绝对是痛上加痛,很多人根本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活活痛死的。

    华夏的传统是落叶归根,如果被鲜卑人吃进肚子里,那就太吓人了。其实即使侥幸不被抓,但是也会被狂暴鲜卑军的人潮淹没,刀枪齐下,只怕连完整的尸都找不到了。

    “可是,我……”

    青年文仕没有理会翟亮,而是向彷徨无措的人道:“大家听我说,鲜卑人禽兽军嚣张不了太久了。高都督已经已率领五府精兵北伐,已经渡过淮水多日,不日将抵达咱们这里!”

    “太好了,咱们有救了!”

    “高都督是谁?”

    “高都督是谁?还真没有没听过!”

    “你们连高都督都不知道啊,高都督话说那可就话长了……”青衫文仕露出吃惊的神情道:“据传高都督乃谪仙下凡,谪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众人皆茫然的摇头。

    青衫文仕继续道:“谪仙啊,就上在仙界过了错,被贬下凡间的神仙。谪仙只有通过立足功德才能返回仙庭,重回仙班。寻常人若是得了鬼面疮,肯定必死无疑,因为此病无药可医,就算华佗再世也会束手无策。高都督自下凡之后,施血救人,但凡喝过高都督血的人,全部不药而愈……”

    接着青衫文士又把高敬宗如何施救人,创立死军的事情说了一遍。不过在青衫文士口中,这个数字变了“高大都督以五百胜田豹军一万。随后高都督创立五府精兵,这五府精兵也不是高敬宗组建的三团制,而是变成了十团。”

    “高大都督率领五府精兵共七万五千人马,正沿着旧汴水故道一路杀向北方。高都督兵强马壮,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挡在高都督面前的军队,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众人一阵唏嘘,翟亮大吼道:“娘的,不去瓦亭了,向南去投高都督!”

    “同去,同去!”

    事实上,位于白马瓦亭的青衫文仕只是其中之一,像他这样到处宣扬高敬宗提兵北伐,救民于水火文士差不多有数十上百人。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

    原原籍籍无名的高敬宗,在北国的名气顿时大了,简直是如雷贯耳。

    原来彷徨无措的逃亡难民,顿时感觉有了主心骨,他们开始有目的、有组织的向汴河方向汇聚。

    传言越传越广,而且越传凶。虽然这些宣传文士都认真说名,高敬宗之军,名谓死军。可是人们避讳不吉利的“死”字,因北征而来的府兵,所以就称高敬宗之军为北府军。

    等高敬宗听到这个北府军称呼时,差点没有被自己的口水呛死,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高敬宗一路急赶慢赶终于穿越马陵古道,抵达司吾山(既马岭山在司吾县境内的山脉今江苏新沂)。马岭山(北起山东省沂源县,南至宿迁市,南北约二百余公里,古代号称“八百里马陵”。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战役马陵之战,孙宾利用采用减灶诱敌之计,将魏军诱入马陵古道,大破魏军,射杀庞涓。

    不过作为探马的越骑团却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包围田家堡的郭家军人数超过五万!”

    别看高敬宗所部拥有一万一千多人,可是真正能打的不过八千六百余人马,以一比七这样悬殊的差距,打还是不打?这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兜底三更,飘红两章加更。今天五更,四更走起。弱弱问句,月票有吗?

    (本章完)

第159章 血流干了

    趋利辟害是人的本能,高敬宗也非常为难。如果只是区区数千上万之敌,死军拥有八成胜算。然而八千对五六万敌人,这个悬殊实在是太大了。当然如果硬要跟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再或者是淝水之战相比,这点悬殊并不算离谱。

    然而,高敬宗却不是楚霸王、兵神这样的狠人。看着高敬宗迟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