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晋无敌铁军-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口价三万金保证金!”陈应道:“这已经是我们新安商盟筹集现金最大能力,否则我们真没有办法!”
“买卖不成仁义在!”
……就在高敬宗与陈应讨价还价的时候,陆永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悄悄示意籍戡。籍戡会意,下令“散会!”
此时各职司参军和各折冲都尉、校尉陆续离场。此时江淮大都督府议事大厅,只剩下一脸纠结的郑诗诗提着笔不知道怎么记录。籍戡道:“这段就不要记录了……”
高敬宗与陈应杀价杀了足足半个时辰,从最开始两万金下降,到五百金五百金的磨。最后以五万五千七百二十金的保证达成协议!
陈应又气又累,他算是遇到真正的对手了,喘着粗气道:“我们只有三万金现款,这真是我们新安商盟的最大筹款能力了,保证金我们真的爱莫能助了!”
高敬宗笑眯眯的喝了一口茶道:“没有现金,可以以布匹、成衣都可以啊。那次那批戎服本都督非常满意,冬夏再各来十万套。反正死军只会越发展越大,不会越发展越小。买二十万套戎服,一时半会儿也毁不了!”
“算你狠!”陈应奸笑道:“你这招空手套白狼玩得漂亮啊,一下子新安商盟又被你骗了五万五千七百二十金!”
听到这话,原本异常疲惫的高敬宗突然又满血复活了,高敬宗一跳三尺高,声音陡然提到八度,指陈应道:“死胖子,你的脸皮还真够厚的,你这是这么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话,那我就可就要和你好好算一笔帐了!你们把钱存在钱庄里年贴三分,放在我这里却是年利五分。这一进一出,是你们新安商盟赚钱,还是我赚钱?”
古代钱庄存钱非但没有利息,反而要倒贴钱进去。把一万钱放进钱庄,一分利息没有,反而倒贴给钱庄三百钱。而高敬宗却以给新安商盟五分利息。五分利虽然不多,一年下来就是两千七百八十六金,折合两千七百八十六万钱。
高敬宗完全不需要每年多出两千七百八十六万钱利息,但是偏偏高敬宗出了,还出得非常爽利。听到这话,陈应反而不说话了。他就算再聪明,也知道高敬宗这么做比钱庄大方多了。如果真不是因为没钱,陈应还真想把更多钱放在高敬宗这里呢。现代金融和古代落后的钱庄制度是先进太多了。幸亏高敬宗此时手里真没有什么人才,如果给他时间,他将自己培养一批拥有后世财会知识的人才,开创一个横跨世界的金融帝国。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什么摩根家庭,让他们靠边凉快去,高氏家庭才是世界最牛的金融家族!
籍戡虽然不懂经济治世之道,但是他却通权谋,懂政治,这些日子以来,高敬宗用盐矿之利,引诱新安商盟不停的在江淮大都督身上投资,高敬宗捏着新安商盟的命脉,一旦高敬宗败亡,新安商盟这十数万金巨款,肯定就没有人去偿还。嘶~籍戡倒抽一口凉气:这高敬宗的心机之深,用阳谋的手段之巧,简直达到了亘古未有的化境!保证金,只有高敬宗承认这码事,其他人才不会给你退休金呢!设若相山郭氏南侵,或鬼蜮其他乞活军攻打江淮都督府,新安商盟为了这保证金,还不跟拼支援江淮都督府?
这种利益绑架,可比什么联姻可靠得多,也牢固的得多。
高敬宗倒没有把钢铁的价格提得太高,他了解这个时候的物价。铜钱每文的购买力,事实上并不低。如果以买牛,差不多每文钱是后世人民币的四五块,如果买米,买鸡、买羊、猪差不多折合人民币一块五左右,可是钢铁却要每斤百钱,一吨差不多是折合成人民币三十万这价格高得太离谱了。
高敬宗倒非常有良心,冶炼出来的钢铁以每斤十钱。每吨差不多折合后世人民币三万块。
“天地良心!”高敬宗感觉自己够黑了,三万块一吨钢铁,在后世恐怕所有的钢铁行业做梦都能笑醒。高敬宗小心翼翼的道:“以后我们江淮大都督府出产的钢铁,卖给你们新安商盟每斤十钱!”
“不行,不行!”陈应摇头晃脑苦着脸道:“这个价格太高,钢铁太过笨重,运输成本高得吓人,除去雇佣伙计的伙食和例钱,我们最多可以出到二十钱每斤!”
“你说清楚,多少钱一斤!”高敬宗和陈应几乎同是大吼道。高敬宗和陈应说完马上各自闭上嘴巴。
“奴!可以说话吗?”郑诗诗怯怯的道:“奴记得清清楚楚,高都督要以十钱每斤卖出,陈参军代表新安商盟,愿以还价二十钱每斤!”
高敬宗闻言嘿嘿一笑,陈应气得快要哭了:“我…我…我是口误,对口误!”
籍戡道:“这个戡可以作证,郑娘子记录没错,陈参军确实是要以二十钱每斤收购!”
陈应此时非常郁闷,异常纠结。在张大胖子怎么看都像得了便秘一样。
非常感谢起点读者奇奇南南的打赏。恭喜奇奇南南成为本书起点第一位弟子。非常感谢创世读者北疆雪狼、书友1434917160、书友1186091095的打赏,恭喜二位成为本书弟子。
(本章完)
第122章 头疼难题
陈应异常郁闷的走出都督府议事大堂,高敬宗乐得手舞足蹈。在这一瞬间,籍戡似乎有点失神。看着籍戡欲言又止的样子,郑诗诗也知趣的走开。此时江淮都督府议事大堂内只剩下籍戡和高敬宗二人。
用自己谪仙的信用,成功推销出去年产千万斤的钢铁,空手套白狼能玩到他这个地步,对于高敬宗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籍戡迟疑了一会儿,得高敬宗发疯够了,这才吞吞吐吐的道:“大都督对南阳是志在必得了!”
“那是当然!”高敬宗笑道:“咱们千辛万苦,消灭了田豹、又消灭了田洛军,把死军发展成近万战兵的庞大军队,为的就是占据南阳,积蓄实力,坐看天下风云再起。如果时机成熟,咱们可以策马扬刀,杀向河北,夺回并、冀、青、兖也犹未可知!”
“大都督,其实,如今谪仙堡就很不错啊!”籍戡道:“咱们不用去夺劳什子南阳,现在决胜堡、东阳堡,谪仙堡三堡连成一线,互为倚角,引为支援,就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虽然暂时有钱财之忧,可是只要本帅取回宝藏,定可以有财力扩充十万大军!”
“财力,其实不是你这样计算的。”高敬宗摇摇头道:“财富都是创造出来的,就算我们拿到冉魏宝藏,难道就有了发展的财力了吗?当初冉魏的财宝绝对不止这百万金吧?”
籍戡点点头道:“石虎库藏里光存放金银财宝的仓库就有一百多个,先帝把这些民脂民膏又赏赐给了魏国将士,虽然用去十之八九,但是仍剩下数百万之多,家兄顺道抢出来的,不过是其中一部分。”
“按说当初冉天王应该财力雄厚啊!”高敬宗道:“可是为何冉天王却只率领人马不足万,与鲜卑慕容部十四万精锐骑兵殊死血战?难道冉天王没有想到以雄厚的财力扩军?”
籍戡听到这话简直是目瞪口呆,他真解释不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高敬宗道:“其实金银财宝虽然好,却既不能吃,也不能当穿。如果不能换回物资,这些财宝只是一堆没有用处的贵重金属!”
籍戡点点头。
事实上他不清楚,正是因为冉闵获得了后赵石虎的巨量财富,这才让冉魏加剧了灭亡速度。冉闵打开后赵皇宫宝库,把石虎用一辈子强取豪夺、横、征、暴、敛,甚至挖开无数王公贵族的坟墓,盗取了墓葬中的金银财宝。而这些数以千万金的海量财宝,被冉闵以赏功的形式分发下去。这些财宝,非但没有成为魏国的助力,反而直接摧毁了冉魏幽、冀、并、兖、洛、豫、荆七州之地原本异常脆弱的经济体系。只要稍微懂点金融知识的人应该明白,适量引进外资可以繁荣市场经济。这些资金其实就像雨水,适合的雨水,可以滋润万物,让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可是雨水一旦过量,就会酿成洪涝灾害。
同理,大量资金涌入一个市场,一旦超出市场容纳极限,就会引起经济市场的全面崩溃。某些愤青叫嚣着中国政府应该抛售美国国债,让美国政府还钱(将近三万亿美金),可是一旦真这样做的话,美国肯定会笑掉大牙。因为美国会不费吹灰之力,直接摧毁中国市场经济。到时候中国市场就会出现疯狂的通货膨胀。有可能一夜之间一生积蓄不够买一袋米,天知道在那种情况下会有多少人跳楼。
古代的市场经济比后世中国市场经济脆弱亿万倍,如果真把百万现金投入市场,绝对会让东晋、前燕、氐秦等政权经济出现崩溃,一旦经济崩溃,通货膨胀,出现斗米万钱这样离谱的虚高价格,恐怕天下不仅会大变,而且华夏民族更会饥殍遍地。
高敬宗看着异常苦恼的籍戡就劝慰道:“局势发展到现在,咱们死军、江淮大都督府完全有能力,凭借自身的力量解决这财力困境了。夺南阳的重要性不是为了夺南阳的钢铁资源,而是为了获得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咱们地处江淮流域,原本这里是千里沃土,可是由于这里是燕晋两国对峙的前沿,一旦爆发战争,咱们这些鬼蜮乞活百姓,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咱们就算开垦出来再多良田也会被糟蹋成白地。咱们就算拥有数万,哪怕十万兵马也承受不住燕晋两国军队的冲击。”
慕容隽这个疯子马上就会采取五丁抽二的方式,组建一百五十万大军发动南侵。虽然这场战场因为慕容隽突然病世而偃旗息鼓。但是却制造了北方汉人的剧烈动荡。据拉后世有关人员统计,此时南迁百姓多达九十余万口,然而因为东晋不敢接纳,恐怕引起燕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加上燕军派出军队狙击和追杀,这些百姓最终幸存下来的不过五万余户,按每户五口人计划,也不过二十五万人。其中还有超过六十五万人死在这次冲突中。
尽管此时大变革即将来临,高敬宗却非常轻松,死军的底子已经慢慢成型,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他完全可以把死军训练成一拥有良好装备能征善战的军队。三个月的时间,死军的思想教育也该完成了。到时候以这八千六百余名死军将士为骨干,高敬宗完全有能力扩军十万人马,一跃成为天下举足轻重的割据军阀。
到时候无论氐秦、还是前燕、再或者东晋,对于死军这样一个庞大大物,肯定会不轻易发兵剿灭,而是争相拉拢,只好熬夜过三年五载,等到苻坚发动灭燕战争时,高敬宗就可以举兵北上,占洛阳,过函谷关,破潼关,杀进关中,抢占关中,给关中百万被氐秦压迫汉人改天换地。
籍戡在高敬宗臆想的时候,突然道:“咱们打下南阳之后呢?”
他的这句话真是问得意味深长,高敬宗看籍戡脸上神色凝重,显然这句话不是随口而问。
“打下南阳以后,我们不但力量会强多了,而且进退的余裕也会多很多。”高敬宗自信的说道:“我们如今军民已经过一万八千户,近十万人口,在江淮平原上,就是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八大乞活田家军咱们已经见过了,说实话这次咱们赢得非常侥幸。可是田家军只是八大乞活军垫底的角色,势力更加强大的相山郭氏,再或者他们两家或几家联合在一起,咱们拿什么抵挡?”
“匹夫无罪,怀壁其罪!”籍戡揉揉脑袋,这还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本章完)
第123章 断头饭
初秋的晨曦,让巍峨壮观的临淮关显得异常肃杀。也多亏东晋朝廷反应太过迟钝,从陈逊率领智夺临淮郡开始,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未见东晋朝廷一兵一卒抵达临淮郡内。这让陈逊从容占领临淮郡九县。此时陈逊更临淮郡为临淮国,自称临淮王。
定国都临淮关。此时临淮国加上原盐枭军民,共一万八千余户,共九万余人口。陈逊封其妻周氏为王后,长子陈砾为王太子。封徐猛为临淮国大将军,掌上军。封孙佺为右丞,主庶政,原毛虎生参军汪楚,因献临淮城有功,陈逊也大大方赏其为临淮国左丞。其他心腹也多为重臣。利用这段时间,陈逊也疯狂的扩军,把部队扩充到了两万人马。
当陈逊听到司马晞率领东晋禁军部队袭击,带领临淮国军队一万五千余人南下,至盱眙城与司马晞展战对决。然而两军刚刚交手,粗疏训练的临淮军顿时崩溃了。无他,司马晞所部人数虽然只是临淮国军的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却身着重甲、手刃重盾戈矛,既不畏惧流矢,也不怕刀劈斧砍。
要说以盐枭骨干扩编而成的临淮国军,死亡他们已经见惯了,刀砍的、箭射的,投石机砸各种武器无法给敌人造成伤害,也无法迟滞敌人的进攻,就让临淮国军这些刚刚还拿着锄头的农民吓坏了,他们人人无不面色惨白,稍微胆小的人,就觉得膀胱有胀胀的感觉。
仅仅交战半个时辰,拥有一万五千大军临淮国军前锋顿时崩溃。好在陈逊当既立断,马上收拢兵马撤退,此时他们不过出城十数里,跑进盱眙城尚有万余人马。事实上此战杀伤非常有限,陈逊所部前锋不过伤亡千余人,甚至伤亡不足全军一成,部队就已经崩溃了。
困守盱眙不过三天,原临淮军毛虎生麾下军候李青、左思郯率领部曲战场举义,趁夜打开城门迎接司马晞所部入盱眙城。或许陈逊命不该绝,盐枭出身王如风与心腹徐猛,率领陈逊嫡系军队,拼死突围,反而护着陈逊逃出盱眙城。
这也多亏是司马晞所部都是重甲步兵,重甲步兵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受体力限制,他们不擅久战。特别是黑夜之中,视线不清,他们在追击的过程中,错失陈逊,浪费了大量体力。陈逊一口气率领残部跑回临淮关,仅剩不过三千余人马。
遭逢此次大败,这让陈逊对东晋朝廷的军队战斗力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东晋占据半壁江山,屹立不倒,还是有其独到之处。至少在这个时期,东晋战斗力逞井喷之势,灭成汉、平交州、宁州(西晋泰始六年,分益州建宁、云南、兴古,以及交州永昌共四郡设立宁州刺史部。)獠部之乱,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晋军表现都可圈可点。此时陈逊丢掉九县之地,仅剩一座临淮关,让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出路考虑。
攻城,攻打临淮关这样一座军事要塞,难度是相当大的。一座城池只要守军意志坚决,守上十年八载也是有可能的。可是守一座无援之城,注定是守不下去的。陈逊立即派出左丞汪楚和右丞孙佺,让他们分别去求援。
但是援军真的会来吗?就连陈逊心中也没有底。
等待的过程是一种痛苦难忍的煎熬,特别是对于卢龙田氏乞活军俘虏来说,田洛面对郭家军落井下石,突然发动袭击,不得已只好投降了死军。然而把自己的性命交出去,听命由命滋味异常不好受。
所谓的战俘营,其实就是田洛在谪仙堡外扎下的战营,也幸亏死军将士没有放火烧掉这座军营,否则这些俘虏连个栖身之地都没有。不过此时田洛原来的战营已经被号称铁扫把的死军将士搜刮了一遍,除了扔下几百名伤兵之外,甚至连一块破席子都没有留下!
田洛靠在主帅帐的柱子上,就这样凑合了一夜。他担心自己的命运,也担心自己的父亲。更担心卢龙田氏乞活军降兵们的命运。
物竟天择,强都为尊这是鬼蜮的生存法律。老实力人种出的粮食收获不到,而有实力强横的人却不屑种,结果鬼蜮的粮食非常少,为了勉强养活自己的部曲和族人,对于外人落落到鬼蜮中,一般情况下都是自生自灭。很少会有人伸出援手。这些田洛军降军将士都非常忐忑不安,他们都不知道死军会如何处置他们。
次日一早,死军将士把一只一只洗好的木碗分发给这些俘虏将士,让他们摆着整齐的队伍,去锅灶前领饭。饭都是上好的大米饭,每人还有一勺子咸野菜。
米饭,在这个时代属于贵族饭食。平民百姓,特别是对于生活在鬼蜮里的底层来说,这就是相当于后世平民接触鱼翅、燕窝的存在。大米饭白米饭,或许好多人只在记忆中听到过。
“呜呜……”一名领到米饭的田家军降军士兵哇哇大哭起来。
“至于嘛!”死军伙夫拿着勺子道:“小兄弟,饿坏了吧,放心,米饭多得是,不够还有,可以放开肚皮可劲吃!”
一听这话,这名降兵士兵哭得更凶了!
另外一名降兵士兵不解的问道:“茂进兄弟,你哭什么!”
陈茂进急忙拉着李四赶紧向队伍后面走去,走了莫约百余步,四下看看,周围没有死军的兵士,就小声道:“四哥,我听老人们常说,阎王不收饿死鬼,所以每当处决犯人的时候,都会给吃顿好饭,这叫断头饭!”
中国历史上最早有吃断头饭,是从春秋时期的楚国开始的,楚庄王在平定若敖氏家族叛乱的时候,为笼络其它楚国旧贵族的人心,在处置该家族的时候,临处决前,每人均以饱食,后来在诸侯国推行,被认为是“人性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李四听到断头饭这三个字,当时脸都吓得绿了。他当时就哭出声了:“茂进兄弟,我也不想死啊,俺们老李家,只剩俺一个根独苗了。家里还有一个没断奶的女娃,还有一个瞎眼的老娘,俺要是死了,这一家子可怎么活啊!”
(本章完)
第124章 棘手问题
随着李四失声痛哭,其他人也隐隐约约听到到边哭边诉说着自己不想死的话。看着手中的白米饭,更多人开始联想到了“断头饭”,也有不少人暗暗嘀咕起来“与其送死,不如拼一把。”
整个俘虏营的气氛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一个俘虏士兵可怜兮兮问道:“蒋都尉,他们死军,还有那个大都督会怎么对付咱们?”
田洛军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至少造成了死军将近九百人阵亡,至少重伤以及致残七百多人,至于轻伤则多达上千人。死军以多打少,居然会出现如此重大的伤亡,可见田洛军战斗力相当强悍。然而面对越是强悍的军队,下场越是凄惨。如秦赵长平之战,秦军虽然获得战争的胜利,却苦战四十六天之久,损失相当惨重。所以白起坑杀赵军降卒。
蒋方迟疑片刻道:“我不知道,从我们放下兵刃,停止抵抗那一刻起,我们的命运就不在掌握在我们手中,是死是活,全凭他们喜恶。”
就在降军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疯狂蔓延时,死军伙夫隐约听到了降卒说什么断头饭。就嗤笑道:“屁的断头饭,这就是平常一餐。加入我们死军吧,大米饭管够,隔三差五还能吃肉!”
“不是断头饭?”
“当然不是!”
“死军不杀俘?”
“只要是老老实实,他们怎么会杀俘呢!”伙夫悄悄的道:“其实俺也不是一开始就投死军的,俺当初是跟着田豹田大帅当兵吃粮,后来田大帅战败,俺们跟着龙校尉投降了死军。俺身体太差,人家死军没看上,混了一份伙夫的差事!”
蒋方这时忍不住的问道:“你们死军战饭如何?”
“俺们死军战饭不是白面就是大米,从来不食粗粮!”伙夫笑道:“你看看我们死军将士吃得油光满面就应该知道,他们吃得比地主老财还好。你想想,那些地主老财一年才能吃上几顿大米白饭?吃得好只是一方面,俺死军将士每人冬夏各两套戎服,只要参军,就分配一套房子,给十亩地让家人种地。每年还有六石军粮。”
周围田洛军降卒无不羡慕的道:“难怪你们打仗如此拼命,待遇这么好,换我我也会拼命杀敌的。”
伙夫道:“你们知道什么,死军将士不怕死,那是因为他们的命值钱。俺们大都督颁布了军令,士兵阵亡抚恤家属钱百万,或田百亩,每户发放耕具一套,牛一头,媳妇老娘孩子,一辈子吃喝就不愁了。他们巴不得你们在战场上杀死他们呢!”
一个满脸沧桑的降卒老兵,伸出布满茧子的大手,来回的搓着。憨笑道:“老兄,你看你们大都督还要招兵不?俺是跳荡(白刃近战)老手,死在俺手里的敌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只要你们大都督要俺,我绝对会对得起他给的粮饷!”
卢龙田氏乞活军都是失去土地的流民组成,他们在战场上拼命杀敌,其实就是为了乞命苟活,而死军的的福利待遇绝对是最好的,就连东晋朝廷的军队也比上。
得知这不是断头饭,这些降卒心思大定,饿极了的田家军士兵狼吞虎咽,埋头大吃,那声音那场面,简直不忍直视。
等到胡光、刘孟、聂彦适、张屠和苏固他们过来挑兵的时候,整个过程异常顺利。只要被挑中的降卒在出营的时候,先把全部上下的破衣烂衫脱掉,跳进滚烫的盐水中洗得干干净净,这才装上新发的黑色细麻布戎服。
这些降卒最热门的人选自然是骑兵或精通骑术的人,五大折冲府按照高敬宗的构想,每个折冲府至少要辖一个越骑团,而不是现在每府只保留一队骑兵斥候。
这让田洛微微有些不安的是,死军挑选的只是田家军降卒,甚至连百人将、队正这样的基层军官都没有挑走。俘虏营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喧闹,如今只剩下数百人,除了轻重伤员,只剩下区区数十名军官。
田洛暗暗担心死军会处决他们这些军官,好在时间不久。胖子陈应来到俘虏营给田洛等人解除了疑惑!
“什么,要放我们回去?”田洛难以置信的道:“这怎么可能?这不可能没有条件吧?”
“当然,条件肯定有!”陈应笑咪咪的道:“我们高大都督说了,不仅可以把你们几百人全部放掉,而且每人可以给你们一斗粮,怎么也够你们路上吃了。我们的条件是,把参加我们死军的将士家眷,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移交给我们江淮大都督府!”
田洛想道:“其实你们不怕这么麻烦,只要高大都督答应在下一件事情,别说放回这些士兵家眷,就是让我们卢龙田家堡集体来投也没有问题!”
……
作为一名女人,全程参与江淮大都督府的战后总结会议。这让郑诗诗感受颇多,异常震撼。高敬宗制定了一套非常灵活而又简单清晰高效的军事制度,它以司兵参军负责国防政策、军队编制、人事任免、战争调动、武器制造和后勤调拨,死军则是司兵参军府的执行机构,平时训练士兵,战时执行兵科的作战命令,享有完全的战场指挥权——但这种权利是以江淮大都督统帅部的形式得到落实。
军事只是一方面,或者说有人是天生的将种,就像霍去病。霍去病从来不看兵书战策,也不与将士同甘共苦,霍去病哪怕在打仗过程中,生活也是非常奢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霍去病却逢战必胜。
可是高敬宗懂得的知识太多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样的蒙学巨著,高敬宗可以信手拈来。《烈属保护法》这样结构严谨,构思缜密的律法,居然可以挥笔立就。更何况高敬宗还是一个神医,这个世界上,还是他不会的东西吗?
然而,此时在郑诗诗眼中这个无所不能的高敬宗却愁云惨淡,神情如丧考妣。田洛给他出了一个难题,治好田思的病,卢龙田氏自他以下,全部投降。
能得卢龙田氏乞活军集体投降,一下子再多将近一万三千余户,这对江淮大都督府和死军的发展壮大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然而,别人就算不清楚,可是高敬宗却非常明白,他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别说顽疾,就连普通的小病,他也不会治。
瞎猫撞死耗子,居然阴差阳错混出了谪仙神医之名,高敬宗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本章完)
第125章 抱头鼠窜
如果高敬宗真是谪仙神医,能医治田思的病,那肯定是皆大欢喜。然而高敬宗的神医之名是阴差阳错混出来的,高敬宗的真实医术恐怕连一个江湖郎中赤脚医生都不如。
卢龙田氏乞活军就像一块大肥肉,一个拥有一万三千多户,五六万人口加入,肯定可以江淮大都督府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关键是卢龙田氏乞活的这个条件,却不易办到。
高敬宗的大脑飞快的运转着,考虑如何选出一个折衷的办法,然而,高敬宗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
一个男人,只有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最有味道;才最有魅力;才最给人安全感。特别是在考虑事情的时候,高敬宗身上散发出一种气质,特意的那种伟岸的感觉,能依靠的那种。就在高敬宗在专注思考问题的时候,却深深吸引住了郑诗诗。像郑诗诗这个年龄阶段的女人,就喜欢高敬宗这种,可以带给她安全感的男人。
高敬宗一直以来给郑诗诗的感觉就是,高敬宗有着与他年龄极不符合的成熟稳重,办事得体,处理事情很理智很有智慧。高敬宗就像一个迷一样深深吸引着她。然而当郑诗诗更进一步想入非非的时候,郑诗诗发现高敬宗居然与她亡夫陈在影像似乎重叠在一起。刹那间,郑诗诗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陈在在俯案奋笔疾书,她在一旁研磨端茶。陈在三五好友高谈阔论,她暗中在一旁边看得痴痴呆呆。突然画面又是一转,郑诗诗脑袋中出现当初高敬宗那双带着魔力的大手,揉住自己的胸部,瞬间郑诗诗的眼睛有一些迷离,似乎她感觉到她的血在燃烧……
“不行,奴怎么会想这些肮脏的东西?奴…奴…怎么可以像****一样!”郑诗诗狠狠的在腰上的软肉上狠狠地掐了一把,利用疼痛让自己清醒些,脑袋中恢复稍许清明,刚刚恢复少许灵智,郑诗诗赶紧像受惊吓的小兔子一样跑出大都督府。
来到大都督府(洞)外,洞口右边郑诗诗移植过来的几株秋兰,有一株居然在不知不觉间开始绽放,吐露出淡淡的芬芳,在阳光的照耀下,秋兰花瓣雪白,花香沁人心扉。那株鹤立鸡群的秋兰,孤傲而优雅的美,让人沉醉,看着女儿陈褒儿与籍芸娘正在头碰头叽叽喳喳绣着花,她为了掩饰自己神色的慌张,悄悄俯下身子,轻轻捧起这株秋兰。
郑诗诗将秋兰捧在怀间,俏目阖起,贪婪的呼吸着迷人的花香。郑诗诗的脸上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似是满足,似是沉醉,一身素衣素颜的郑诗诗,在这一瞬间显得悠然似水,清尘脱俗。
而这一莫,刹那间的美丽,正巧落入准备向高敬宗汇报工作的江淮大都督府司礼参军陈应眼中。祁门大少陈应本是一个风流痞子,简直是无欲不欢。然而自从来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