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昏君(轻尘)-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可能?”燕王查卫恒气得脸都歪了,韩成的二十万大军这才刚出发不久,扬起的烟尘都还没散尽,一眨眼就溃败了?

朕没有听错吧?

北城门外,三万燕军在结阵,另有一万士兵分成两个攻击梯队,正对秦县城发起猛烈进攻。

统军将领看到左侧尘烟滚滚,急令三军转向列阵,刚已得斥候禀报,韩成的二十万大军遇袭崩溃,已方败兵正往这边奔逃而来。

没过多久,结转备战的燕兵清楚的看到无数的同伴都亡命奔来,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

有军官率一队骑兵往前,喝令溃败的已方士兵往两则奔逃,千万别把阵型给冲乱了。

敌军的铁骑在身后紧紧追赶呢,跑得慢的不是被斩马刀劈倒,就是被铁蹄踏成肉饼,不快点跑,等死啊?

这些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这会逃命要紧,哪顾得了那么多?

他们一个个拼命的往前奔逃,把阻拦的同伴撞倒,无数只脚踩踏而过,眨眼间,倒下的人就被踏成了肉饼。

“放箭,放箭!”统军将领急忙喝令阵中的弓箭手放箭,若让溃逃的士兵冲过来,整个阵型必被冲垮,不战自溃。

阵中的弓箭手却犹豫了,那可是几天前还在一起的同伴啊,有的还是亲戚好友,长官是不是疯了,竟然下令射杀自已人?

前排的长矛兵也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垂下手中的长矛,有不少士兵仍然平端,扭头向后张望,看着他们的长官。

面前寒光闪闪的锋利长矛,奔逃在最前面的燕兵想要折向逃往另一个,却被身后的同伴推搡着,根本停不下脚步。

最前面的败兵被后面的同伴推搡着,撞上锋利无比的长矛,身体被洞穿,有的长矛洞穿了好几个人的身体。

结阵备战的燕兵在瞬间也精神崩溃了,有的慌不迭的扔下手中的长矛,溃逃的人潮立时涌入,一下子就把整个密集的防御方阵冲击得七零八落。

数万中华帝国军的铁骑隆隆奔驰,就像驱赶牛羊一样,把十数万溃逃的燕兵从北城驱赶到西城,溃把的人潮把西城的方阵冲溃,更多的人潮又被从西城驱赶到南城,也把南城的方阵冲溃,最后,二十几万溃逃的燕兵被驱赶着逃往东城。

溃败的燕兵亡命奔逃,摔倒的,立刻被无数只脚踩踏成肉饼,跑得慢的,也被斩马刀劈倒,被战马撞飞,铁蹄踏过,尸骨无存。

第四百八十三章大获全胜

“撤退!”燕王查卫恒咬牙切齿的下令,此战,他已经输了,心中虽有不甘,却不得不下令撤退。

他现在还有近四十万大军,本可与敌军决一胜负,只是,面对潮水一般涌来的败兵,若不马上撤退,阵型必被冲乱,大军崩溃。

后军转为前军,匆匆撤退,连军营内的大量辎重都不顾了,架设在阵前的近百门火炮也这么丢弃。

这种时候,若撤进军营固守,或许还能挽救大半溃逃的败兵,不过,燕王在慌张之中出了昏招,他急于撤回皇都,连一众将军的善意进言都听不进去。

为了此次的围点打援战役,牧淳风、宫棠枫、郑之侠可是精心准备好一阵子,燕王的六十万大军都钻进了陷井里,岂能逃出生天?

燕王率近四十万败军匆匆撤退,宁县已被大火焚毁,唯有赶路,撤至武县设防,阻击追兵,他自已率大军撤回皇都固守。

近四十万败兵狼狈撤至武县城下,将士兵一路奔跑,早已累得快散架了。

有军官策马上前,喝令守城的士兵打开城门,恭迎圣驾。

一声梆子骤响,城墙上冒出无数士兵,张弓搭箭朝城下乱射,城头上的数门火炮也朝砰砰的轰射,燕后哪会想到“自已人”会突然痛下杀手,措不及防,当场就倒下近千人。

城头上,一面刺绣有怒鹰的战旗缓缓升起,那是中华帝国军飞鹰军团的战旗,也标明了武县已被飞鹰军团占领。

“撤!”燕王咬牙切齿的下令大军撤退,绕过武关,撤往平县,至于武关是如何失守,他已经没有心思去弄个明白。

据斥候禀报,殿后掩护的后军已与敌军交战,至于能撑多久,他不知道,还是尽快撤回皇都才安全。

疲惫不堪的燕后不得不强打精神,继续撤退,体力弱的士兵,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士兵已经走不动,一头躺倒在泥地上直喘粗气,他们跑不动了,也不想跑了,宁愿当俘虏。

看到燕军匆匆撤退,武县城头上的飞鹰军团将士如释重负,全都松了一口大气,突袭武县城的飞鹰将士仅有五千人,镇守武县的燕兵有一万人,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无人能够逃脱,武县失守的消息没有泄漏出去。

但一场大战下来,飞鹰军团将士仍战损近二千人,仅剩下三千来人守城,若燕王下令四面强攻,只一波攻击,便能夺回武县。

幸好燕王已如惊弓之鸟,一心只想逃回皇都,下令大军匆匆撤退。

数十万燕兵狼狈不堪的跑到平县时,看到城头上飘扬的已方战旗,一个个全都松了一口大气。

所有士兵已经疲惫不堪,一个个直接躺倒在泥地上,呼哧呼哧的直喘粗气,这精神一松懈下来,感觉特别的困倦,这会,就算敌军杀到,他们也不愿起来了。

城门隆隆打开,一队燕军率先涌入城内,哪知刚进去一小半,城门通道的断龙石突然放下,砸扁了几个燕兵,更把城门通道堵死。

城头上突然现出无数士兵,张弓搭箭朝城下乱射。

“怎么回事?”所有人全都傻眼了,不是自已人么?

城头上旗杆上,燕帝国的战旗被降下,黑狼军团的战旗升起,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怔愕中,两支铁骑突然自左右两翼杀出,如滚滚钢铁洪流,凶狠碾压而来。

“撤,快撤。”燕王气极败坏的下令撤退。

大队骑兵护卫着燕王仓惶奔逃,几十万步兵已经跑得散架,已经无力再跑了,他们急忙趴起,跪倒在路旁,双手抱头,表示投降。

燕王一路狂奔,半道又先后被三支中华帝国军的铁骑截杀,等逃到燕军真正控制的罗县时,六十万大军仅剩下不足二万人的骑兵。

此战,三大主力军团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光是俘虏就有四十几万人,军用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大战期间,关鸣岐试图杀出淮林城,与燕王的大军会合,但都被第三军团的将士以猛烈密集的火炮火枪和箭雨击退,丢下了近四千具尸体。

燕王查卫恒逃回皇都后就病倒了,他抱病主持朝政,下旨继续征召青壮,征集粮草,同时命各洲府调兵增援皇都。

皇都一带的青壮已被征召一空,官兵只能强征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组建新军,至于粮草,更难征集,燕帝国南方一带的洲府,已经叶大天子实施的货币战弄得物价高涨,粮食更是奇缺。

至于各地洲府县镇的父母官们,对燕王忠心耿耿的则拼命征召青壮,组建勤王之师,派往皇都增援。

那些世族豪强则开始为家族的命运考虑,各打小算盘,明面上不敢反对,随随便便召了一些老弱病残的新军,派往皇都。

此时,除了被困在淮林城内的关鸣岐所部,燕帝国的精锐已损失贻尽,所征召的新兵仅有小半青壮,其余的全是老弱病残,或是未成年的童子军。

帝国三大主力军团的联军只追至罗县城下便收兵回撤,连罗县都没有攻击。

大战之后,大军需要进行休整,同时补充战损的兵员,占领的地方需要消化,困死淮林城,歼灭关鸣岐的二十万精锐更是重中之重,燕王再征召多少大军,战力也很低下,根本不足为虑。

当捷报传到中华帝国的皇都,叶大天子松了一口大气,歼灭了关鸣岐的二十万精锐之后,三大主力军团会兵临燕帝国的皇都,燕帝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平远城,棒子虽然出动了三十万大军,配备有火枪火炮,攻势看似猛烈,实则对平远城构不成多少威胁,独孤残雪也是一员独挡一面的大将,有他坐镇,平远城固若金汤。

叶大天子担心的是静海方面的战事,倭寇的战力可比棒子强了不知多少倍,其精锐部队同样不弱于帝国的三大主力军团,唯一的致命弱点就是大海苍茫,兵员运输,后勤补给困难,只要撑住他们的几轮猛攻,寻机伏击他们的运输船队,必能逼迫他们乖乖的退兵。

第四百八十四章投降

中华帝国8年9月1日。

军需后勤处运来一批经过改良的火箭弹,主要是针对淮林城内的守军而研制,这也是叶大天子的命令,希望在寒冬来临之前结束战争。

9月3日,牧淳风、宫棠枫、郑之侠三大统帅屹立阵前,身边皆是三大军团的高级将领,他们都想观赏火箭弹的威力。

阵前,一溜木制升降支架摆开,支架上摆放一枚枚木制的火箭弹,神机营的士兵调高仰角后,立时用大香点燃引信试射。

一枚火箭弹的尾部喷出刺眼的火舌,嗖的射向天空,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落入城中,随后轰然爆炸。

被炸毁燃烧的是城中的民房,至于死伤多少无辜百姓则不得而知。

战争,难免有无辜死伤,为尽快结束战争,减少已方攻坚的伤亡,叶大天子已经顾不了那么多。

试射成功后,各支架旁的神机营士兵先后校准好坐标方位,接二连三的发射火箭弹。

这些火箭弹其实就是放大了十数倍的轰天雷,不过是用火药推进飞行,射程不是很远,仅比火炮的射程稍为远一点而已,但爆炸产生的威力,绝非实心铁弹能够相比,当然,也消耗了大量的火药,多少让叶大天子有些心疼,烧的可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呐。

一枚枚火箭呼啸升空,在半空中拖曳出一道道白烟,场面颇为壮观。

落入城中的火箭弹接二连三的爆炸,城内到处是滚滚浓烟,有些街区还燃起了大火,若不及时扑灭,大火一旦漫延,整个淮林府城极可能被大火笼罩,化为灰烬。

第一天,只是施射了一百枚火箭弹,第二天施射一百五十枚,第三天增加到了二百枚。

第四天早上,当神机营的士兵把支架摆设好,准备施射的时候,城头上突然升起了白旗。

牧淳风、郑之侠、宫棠枫三大统帅面面相觑,关鸣岐这么快就投降了,会不会是使诈?

关鸣岐可是燕帝国出了名的铁血将军,依他的性子,宁可战死,也绝不会投降。

很快,城门打开,有人打着白旗出来,士兵把人带到三大统帅面前。

经使者所说,牧淳风等三大统帅才知道,在第二天的火箭轰炸中,关鸣岐率队上街救火,一枚火箭弹在他身旁爆炸,关鸣岐当场被炸死。

二十万精锐边军失去统帅,军心不稳,兼之火箭弹的威力更令士兵们心寒胆颤,斗志低迷,城中存粮已支撑不了十天,军中一众高级将领商议了一夜,终于献城投降。

一队队燕兵从城内走出,扔掉武器,然后在空地上列队,惴惴不安的等候未知的命运。

帝国大军开进城内,也算是无战损的占领了淮林城。

所有降兵都受到优待,伤者得到及时医治,帝国的三大统帅还把少量降兵分散编入部队,以补充战损的兵员。

这些降兵大半被遗散回家,有一小部份则被分配到占领区内的各县城洲府,协助地方军守城,维持当地秩序。

这年头可没有职业军人,当兵的几乎全是贫民百姓,只要有得吃,饿不死,日子过得去,给谁当兵卖命都一样,这样降兵见待遇一样,甚至比以前还好,家人还得到照顾,免除各种徭役,心中的不安感慢慢消失。

至于那些投降的燕军高级将领,则暂时被软禁起来,除了失去自由,每天都有鱼肉美酒享受,他们的命运,由皇上裁夺。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攻灭金国时就有不少先例,先由黑衣卫接手,查根问底,查清楚家世背景,确认不是燕国的死忠,对中华帝国刻骨铭心的仇恨,报经天子审批之后就放人,在家先老老实实的呆着,等候征用。

有些人运气好,还能得到起用,若有才能,立有功勋,还能得到重用,同样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当然,这些重要人物,都有不少黑衣卫密谍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动,黑衣卫立时捕杀,绝不让任何对帝国有危害的事物发生。

就算叶大天子心慈手软,以宰辅谭江民为首的朝中大臣也必强烈反对,他们推行的是宁百错杀一千,也不漏过一人的铁血手段,这就是所谓的乱世用重典。

三大主力军团休整和消化了十五天,这后,大军分三路挺进,逼近燕帝国的皇都永宁城。

牧淳风所部在扫荡永宁附近一带县镇洲府时,于南化城下遇到了燕军守将独孤化及的顽强抵抗。

独狐化及出身独孤世家,瑾皇后的五叔,在燕帝国自成一脉,这也是世家大族的生存法则之一,所有的鸡蛋,不会全部放到一个篮子里。

牧淳风集中百门火炮轰塌南化城南城墙,率大军杀入城中,独孤化及及族中大半子弟战死当场,家眷被抓。

事关瑾皇后的亲戚,牧淳风没有为难独孤化及的家眷,派一队士兵把她们押解回京,让皇上裁决,如此,既不得罪瑾皇后,和独孤世家,也顾及了皇上的心思。

郑之侠在率第三军团扫荡东洲府时,也受到顽强抵抗,守城将领是尚天为,也是尚氏族人,尚妃的族叔。

城破时,尚天为战死,家眷被俘,尚氏在燕帝国的一脉就此灭亡。

9月底,中华帝国三大主力军团困死燕帝国皇都永宁城。

永宁是燕帝国皇都,集政治、文化、经济于一体的繁华大都市,人口众多,加上各地沦陷,大量的难民涌入,加上牧淳风、郑之侠、宫棠枫三大统帅刻意把大量的难民驱赶,逼迫他们逃进永宁城内,偌大一个皇都人满为患,人口暴涨至二百多万。

刚开始,燕王查卫恒还高兴,大量的难民涌入,他可以大量的征召青壮,组建数量庞大的军队守护皇都。

可是,等城池被四面困死,交通完全断绝之后,他后悔了。

二百多万人口,每天得消耗多少粮食啊?真要细算下来,能把人给吓死。

永宁城内本来屯积有大量的粮食,按先驻有的人口估算,能撑个一年左右,现在,能撑三个月就不错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燕灭亡

郑之侠的第三军团负责围困永宁城,在城外挖掘壕沟,以泥墙为防御工事,防御工事的后面更架设起一门门铁铸大炮。

宫棠枫的飞鹰军团协同围困,在外围游弋,牧淳风的黑狼军团则负责扫荡各地燕军的勤王之师。

中华帝国8年10月10日,永宁城上开始有士兵从城头上溜下来,跑来投降。

从这些降兵嘴里,牧淳风等三大统帅了解到,城内的存粮已经不多,所有粮食,皆被官军管制调配,守城的士兵每天只能喝到两碗稀粥,骡子驴子及一些老弱战马已经被宰杀充当粮食。

老百姓更惨,他们每天仅能分到半碗稀得可照出人影的稀粥,全靠树根树皮充饥,饿死的现象已经出现。

形势,对于中华帝国军来说,有好也有坏,好的,自然是永宁城内存粮不多,挺多再撑半个月,这期间更要严加防备,以防绝望的燕军拼死突围。

坏的一面就是城内百姓太多,得加紧从国内调来大量的粮食准备,一旦占领了永宁城,必须得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否则,这些老百姓不是活活饿死,就被逼得起来造反,死伤的人更多。

牧淳风写好奏折,以八百里加急送回皇都,同时命占领区内的所有城池将官,尽可能的筹集粮食运送过来,屯积在军营之内。

这些问题,在发动战争之前,就已经考虑进去,这也是为什么要全国总动员的主要原因,牧淳风的奏折倒没有让叶大天子头疼,他只是心疼那白花花的银子成筐成筐的往水里扔。

圣旨之下,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往永宁,燕地占领区内的将领也先后接到圣旨,他们哪敢抗命,唯有尽可能的筹集粮食,特别是永宁附近的洲府县镇,更得做好安置大量难民的准备工作。

10月15日,永宁城内发生民变,被官兵血腹镇压,死伤无数。

10月17日,有世家大族子弟掌控的东城门于半夜悄然打开,帝国大军涌进城内。18日,除皇宫外,帝国大军完全控制永宁城。

大量的百姓涌出城外,他们吃上了香喷喷的馒头和热粥,领到几天的食物,开始成群结队的散往各地。

到处有游兵散勇,他们比拦路抢劫的强盗还要凶残,抢劫事件多得无法统计,牧淳风不得不下令抽调骑军沿途护送,官道上,时不时的有一队队帝国骑军飞驰而过,他们奉命巡逻,以防游兵散勇乘机抢劫。

帝国军一路的护送,让燕地的老百姓感恩戴德,敌人,比自已的人还要好上十倍百倍,至少,他们不会抢劫他们少得可怜的粮食,糟蹋他们的闺女媳妇,杀死他们的亲人。

牧淳风采取的措施,得到了燕地老百姓的回报,有些忠于燕王的豪强暗中招兵买马,准备起兵,却被老百姓告密,大军剿灭,甚至还有燕地青壮主动加入,帮助官军击杀那些豪强世族的举动。

在老百姓心中,哪个当皇帝都一样,只要有吃的,有穿的,日子过得好,那就是好皇帝,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里记得清楚,有机会就算旧帐。

永宁皇宫内,聚集了一万羽林卫,数千内宫禁卫,还有二万城卫军,及三千燕军最精锐的宿卫营,若强行攻打,伤亡率必定很大。

牧淳风依旧没有下令强攻,只是命大军把皇宫死列困住,反正,永宁城的失陷,已标志燕帝国灭亡。

在永宁被困死期间,燕地不少洲府的刺史拥兵自立,豪强起兵,称王称侯的大有人在,双方争地盘发生火拼,到处乱成一团,大量的老百姓都逃往中华帝国的占领区。

10月下旬,当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洒落时,皇宫大门打开,一队队燕兵出来投降,燕王查卫恒把后宫诸妃驱赶到金銮殿内,让人在四周堆放干柴,放火焚烧宫殿。

牧淳风急令士兵全力抢救,救出了一部份燕王的嫔妃,不过,整个金銮化为灰烬,幸好抢救及时,没有波及整个皇宫。

皇宫内的那些宫女太监都被遣散回家,她们拿着各自的衣物钱财,成批成批的离开皇都,有些人的家远在未攻占的燕地,牧淳风只好把她们暂时安置在宫中。

至于获救的那些燕王嫔妃,牧淳风也释放了一些回去,其中有六个年青漂亮的他则不敢做主,先让她们暂留宫中,小心侍候。

皇上的啫好,他可是比谁都清楚,当年为了妍月仙子,可是派出了不少高手,自已当时就是其中的领队人。

这六个留下来的嫔妃,姿容气质都很不错,他放若人走了,万一皇上追查起来,他怎么交差?

大雪封山,交通动输都很不方便,不利再启战端,占领地也需要好好消化,物淳风命三大军团暂停推进,原地休整,同时派出一支骑军,把燕王查卫恒的六个嫔妃护送回京。

此时,叶大天子正在忙着布置清华宫,这座宫殿不仅是妍月的寝宫,也是他们大婚的洞房地,怎么也得精心布置一番。

对于女人的心性,叶大天子多少还是了解一些,妍月心性淡泊,喜欢清静,所以,清华宫没有布置得很奢华,多以清雅色调为主,宫中服侍的宫女太监也不多,十几人而已。

不过,妍月的内室卧具,他可是亲自设计,依着现代西式家具的一些记忆,大床是西式现代风格,帐幔珠帘等则是古西方的宫廷式风格,以粉色调为主,浪漫温馨。

想象着不食人间香火的仙子在自已的雄风之下宛转娇啼,叶大天子的火气就大得不得了。

还没到迎娶的好日子,火气一直很旺,唯有让后宫诸妃救火了。

当黑狼军团的骑兵把燕王查卫恒的五个嫔妃护送进宫时,叶大天子的眼睛瞪得滚圆。

五个,都素一等一的大美人啊,若全收了,诸妃说算不说,这心里也必有幽怨啊。

叶大天子犹豫了好半天,才忍痛做出决定,留下最漂亮最年轻的李妃,另外四个,就分赏给牧淳风、宫棠枫、郑之侠、独孤残雪和鲁世勋吧,五大将领功勋卓著,得好好奖赏一番。

若放五女回去,她们今后的日子也难过,这么安排,对她们来说,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大婚

叶大天子在忙着筹备自已的大婚的同时,不忘了常到科研署转悠,给科研精英各种提示和启发,同时给他们鼓励。

火枪火炮的出现,标志热武时代来临,在遂发枪大量投入使用之后,象长弓、弩这种冷兵器将逐步被淘汰。

虽然,这时期的火枪性能比弓箭还要差一些,但制作一把复合长弓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一把弩需要七天的时间,而制作一支火枪,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箭矢制作的工艺流程也极为繁锁,象破甲锥这种可贯重甲的三棱重箭,制作工艺更是繁琐得让人抓狂,时间更久,而铅弹可大量生产,方便又省钱,成本更低。

一名合格的弓箭手需要训练很长的时间,最快也需要半年以上,而训练一名火枪兵,只要掌握装填火药,瞄准射击就行了,很快捷。

目前,前膛式遂发枪正在大量生产,装备军队,但叶大天子仍旧不满意,他要造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后膛线膛枪,手枪,甚至机关枪,还要造出开花弹,而不是现在的实心铁弹,至于蒸汽机啥的,现在暂时不考虑。

水压式钻床创造出来之后,第一支线膛样枪也随后制作出来,射程远达七八百米,不过,因为对子弹的要求格求严格,枪手得用小铁锤把子弹敲入枪膛,射速就慢了许多。

叶大天子很不满意,不过仍下令生产三千支,这玩意射程远,可从军中挑选出一批枪法好的士兵加经以强化特训,提高他们的枪法,再分派到各军团中充当狙击手,在战场上专门射杀敌军的军官,或执行专门的狙杀任务。

这可是帝国军中的首批狙击手,待遇上比普通军官还要好,而且身份特殊,不是一般的下级军官能够指挥,暂时由军团最高统帅指挥调派吧。

帝国的军队序列,甚至军服战甲之类都要进行大改革了,不过,这得先把燕国完全灭掉之后再实施了。

叶大天子提出后膛装弹,枪拴等现代枪械的理论,让帝国的科研精英们继续研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先把后膛式的线膛枪造出来,然后再创出手枪,之后再到机关枪。

在帝国三大主力军团围困燕皇都永宁城期间,韩帝国三十万大军强攻平远城,久攻不下,反倒损兵折将,在听闻燕皇都失陷后就退兵了。

静海的防御战倒是极激烈,倭寇的战力比棒子强了N倍,庞大的战舰在近海海面上集结,对帝国的海军要塞疯狂轰击,一度把要塞城墙轰塌。

帝国海军大都督姬羽灵亲自坐镇指挥,用更密集的火炮还击,击沉倭寇四十多艘大中型战船。

此次防御战,姬羽灵不再任由倭寇兵登陆再攻击,而是命静海刺史云中扬直接率兵在海岸布防,用火炮火枪和长弓直接轰击乘坐小船划水,企图登岸的倭寇兵。

海军副都督鲁世勋统率的舰队先向北航行三天,再调转船头向东航行两天,舰队隐藏在某个无名岛屿的后面,静候倭寇的后勤运输船队。

因有千里神眼,负责侦察的快艇很容易就发现还在远处航行的倭寇运输船队。

鲁世勋率舰队出击,派一部以五牙巨舰为主的船队与倭寇的护航舰队交战,自已亲率一部份战船击攻倭寇的运输船队,把倭寇所有的运输船队击沉,再回过头来包抄倭寇的护航舰队,两面夹攻。

倭寇护航舰队的指挥官见运输船队全军覆没,急红了眼,除回去报信的几艘战船脱离战场外,剩下的战舰拼命攻击,杀身成仁。

鲁世勋虽歼灭了的倭寇的整支护航舰队,但五牙巨舰损失了六艘,大中型战船近三十艘,包括他自已的旗舰在内,受损的战船有一十六艘。

后勤运输船队及护航舰队全军覆没,士兵无法登岸攻击,海面进攻损失较重,且无法攻克要塞,倭寇的舰队只好灰溜溜的撤退。

寒冬来临,大雪纷纷扬扬,所有战事停歇。

中华帝国8年12月19日,帝国皇都。

今日是皇帝迎娶西宫娘娘的大喜日子,举国欢庆。

一大早,皇城的老百姓们就早早出门,顶着风雪,站在街道两旁观望,等着一睹西宫娘娘的绝世容颜。

妍仙子,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如当今的天子那般,也是传说一般的存在,甚至比瑾皇后更得百姓的爱戴。

庞大的迎亲队伍已于几天前前往天都山仙子峰,把新娘子妍月接下山,一路敲锣打鼓,浩浩荡荡的返回皇都。

披红挂彩的叶大天子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新娘子,这也是星月华的条件之一。

把新娘子接进皇宫后,接下来就是隆重繁琐的大婚仪式,文武百官携礼道贺,就连远在燕地的牧淳风、宫棠枫、郑之侠三大统帅,虎豹骑指挥使狐啸云,坐镇平远城的孤独残雪、远在静海的海军副都督鲁世勋也派亲信携礼前来道贺。

婚礼隆重,豪华,热闹,面对文武百官的频频敬酒,叶大天子也唯有硬着头皮全接下了。

好在,他的七重帝王心诀可轻易把肚子里的酒水全逼出体外,千杯也不会醉,就是运功逼酒有点麻烦而已。

得偿所愿,叶大天子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心中更是急得不得了,洞房花烛,春霄一刻值千金,他可是有点等不急了。

不等天黑下来,心急如焚的叶大天子便撇下文武百官,匆匆忙忙的钻进新房里,惹得服侍的几个宫女想笑又不敢笑,憋得面红耳赤,很是难受。

皇上,也太猴急了吧?

贴身服侍的小六子给这些宫女发了红包之后,挥手赶人,除了两个年青俏丽,被选为西宫娘娘的贴身侍婢的宫女留下外,其他的宫女都开开心心的退出寝宫。

叶大天子挑开新娘的花盖巾,看着美艳无双,羞羞答答的妍月,不禁狂咽口水。

他搓着手,嘿嘿笑道:“爱妃,夜深了,咱歇息吧。”

妍月既羞又紧张,只能任由他胡作非为,这人啊,也未免太猴急了点吧?这会天色还没暗下来呢。

不对呀,好象还有什么没做……

第四百八十七章再献绝户计

中华帝国9年2月初,春雨绵绵,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道路泥泞不堪,帝国的三大主力军团却选择在这种时候对燕地仅剩下洲府县镇进行最后的大扫荡。

大军过处,许多洲县的官员都献关投降,也有少数一些顽强抵抗的,皆被大军碾压粉碎。

4月中旬,燕帝国彻底灭亡。

帝国三大主力军团屯兵韩帝国边界,把棒子君王吓得魂飞魄散,一边调集大军加强边关的防卫,一边派遣使者前来中华帝国,请求签订互不侵犯的和平协议。

棒子的反复无常,令朝中强硬派所不耻,更有激进的大臣当场痛责韩帝国使者,武将们更是上书,凭借已方大胜之锐气,大军直接杀过边境,把反复无常的棒子给灭了。

要说对棒子最不爽的,恐怕要数穿越而来的叶大天子了,不过,今次,叶大天子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