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海龙闻言不由得惊讶地望向了雷婷,他从来也没有听说过雷婷有情郎的事情,如果真的像李云天说的那样的话,那么事情可就麻烦了,威国公肯定会盛怒。
“尤叔叔,请你成全婷儿!”雷婷已经反应了过来,知道李云天在帮她,于是冲着尤海龙一抱拳,一脸哀求地说道。
“罢了罢了,你们快走吧。”尤海龙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岂会不知道事态的严重,想了想后冲着雷婷摆了摆手,他是雷啸天的心腹,从小看着雷婷长大的,自然不想雷婷以后过得不开心。
“谢谢尤叔叔。”雷婷顿时松了一口气,顾不上换衣服,背上一旁桌上装有她衣物的包袱,和李云天快步离开可客栈,沿着街道就是一通狂奔,生怕尤海龙会反悔似的。一
第157章陷阱
“刚才谢了。追莽荒纪,还得上。”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雷婷见后面没人追来,于是停下脚步,娇喘吁吁地向李云天说道。
“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想要嫁入国公府这样的豪门,你现在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说不定会后悔?”李云天微微一笑,望向了雷婷。
“本姑娘自由自在惯了,才不稀罕什么国公府!”雷婷冷哼了一声,傲然说道。
“雷帮主这次来京城就是想搭上威国公这条线?”李云天笑了笑,问道。
“我爹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莫名其妙就来了京城,还让我嫁进威国公府。”雷婷的双目流露出了黯然的神色,她想不通一向疼爱她的雷啸天为何要这样做。
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看来雷啸天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故而急匆匆地赶来了京城,想要攀上威国公府这门高枝。
“现在我们去哪里?”雷婷的气息喘匀实了,扭头望了一眼四周后问向了李云天,她初来乍到连方向都分不清,更别说认路了。
“跟我来吧。”李云天望了一眼雷婷,随后摆了一下头,领着她走向了一侧的巷口。
穿过了几条街巷后,两人进了一条巷子里,走着走着,李云天猛然停了下来,脸色一变,随后转身一把将跟在身后的雷婷抱住。
“巷子里有人,陪我做完这出戏。”正当雷婷感到惊讶的时候,李云天低声在她耳旁说道。
说完后,李云天把雷婷按在了一旁的墙上,一边装着亲她的样子,一边伸手去脱雷婷肩上的衣衫。
“你要干什么?”雷婷见状顿时急了,脸颊通红地按住了李云天解她衣衫的手,又羞又急地小声问道。
“相信我,要不然咱们都走不出去这里。”李云天心中暗暗着急,低声回答。
雷婷凝视了李云天一眼,随后松开了李云天的手,李云天于是将她的外衫褪了下去,露出了雪白的肩部,然后装模作样地吻着她的肩和胸口,一副猴急的模样。
“干什么的?”就在雷婷面红耳赤,身上开始莫名发热的时候,一旁一户人家的后门忽然打开了,几名拎着刀的大汉走了出来,领头的大汉沉声问道。
“没……没干什么?”李云天装作吓了一跳的样子,连忙把雷婷褪下的外衫给她披上,然后将她护在身后,结结巴巴地回答,显得有一些慌乱。
“你们是什么人,这么晚了来这里干什么?”领头的大汉打量了一眼李云天和身后的雷婷,神情严肃地问道。
“我是沧州人,来京城看我表妹。”李云天躬着身子,满脸堆笑地回答。
“怎么来了这里?”领头的大汉面无表情地追问。
“我表妹给家里带了一些东西,送我回客栈,我们看这里比较僻静,所以……”李云天闻言讪笑着解释着。
“要亲热回去亲热,三更半夜的在街上悠荡,小心官府把你们抓去。”领头的大汉不等李云天说完,有些不耐烦地冲着他摆了摆手,认为李云天和雷婷肯定是按捺不住,故而跑到这里来**。
“是,是,我们这就走,这就走。”李云天连声应着,拉着雷婷快步离开。
“真他妈晦气,守了几天了,连个人影都没有。”领头的大汉嘴里骂了一句,领着手下的大汉返回了一旁的院子里。
李云天听见了他的牢骚,眉头微微一皱,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
离开了那条巷子,李云天不敢耽误,带着雷婷去了一个普通的居民区,在那里找了一家小旅馆,以夫妻的名义和雷婷要了一间客房。
“你怎么知道那里有人?”关上了房门,雷婷狐疑地问向倒了一杯水咕嘟咕嘟喝着水的李云天。
“咱们走过别的小巷的时候,沿途总能听见两边院落中传来犬吠,可是那条巷子却很安静,住在那里的人非富即贵,家中怎么可能不养狗?”李云天放下茶杯向雷婷解释着,显得有些心有余悸。
“原来是这样?”雷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些狗肯定是被人为地处理过了,以免暴露那些埋伏的人。
“那些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埋伏在那里?”随后,雷婷好奇地望向了李云天。
“京城里卧虎藏龙,天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幸好咱们没有坏了他们的事情,否则就别想走出去了。”李云天苦笑着找了一个理由搪塞,他的心里很清楚那些大汉是冲着他来的。
他刚才走的那条巷子正是周征给周雨婷买的宅院后门所在的街巷,他本想从后门悄悄回家,没想到巷子里竟然有人埋伏。
考虑到这个敏感的时刻,李云天意识到肯定是他没在北征大军的消息传来了京城,故而汉王的人为了谨慎起见设了埋伏,想要守株待兔。
李云天现在想想都感到后怕,幸好有雷婷掩护,再加上那名领头的大汉不认识他,否则的话他可就是自投罗网了。
雷婷觉得李云天说的在理,她早就听人说过京城里的水很深,现在看来果然如此,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到什么恩怨中,根本就不会想到那些人其实是冲着李云天来的。
“对了,你好像对这里的路很熟悉,以前来过京城?”随后,雷婷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狐疑地问道,虽然是在晚上但李云天却轻车熟路地在街巷之间穿梭。
“我小时候是在京城长大的,后来才回了老家。”这自然难不倒李云天,随口就编了一个理由出来,他来到京城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熟悉京城的大街小巷,京城的地形他早已经了然于胸。
“你去问问店家,这里哪里能沐浴。”雷婷根本就没有怀疑面相憨厚的李云天会说谎,刚才的那两通狂奔使得她出了一身的汗,现在浑身不舒服,不洗个澡的话晚上根本就睡不着。
这家小旅馆根本就没有单独的浴房,要想洗澡的话就在柴房里烧水。
小旅馆里住着的人三教九流都有,雷婷不放心,于是沐浴的时候就让李云天在门外守着,免得一些登徒子趁机趴在门缝或者窗户缝上偷窥。
李云天搬了一张椅子坐在柴房外面望着天上的一轮圆月发呆,身边放着他和雷婷的包袱,在这种龙蛇混杂的地方住宿当然要留个心眼了,要是包袱被偷的话那他可就欲哭无泪了。
按照李云天原先的打算他想偷溜回家,让周雨婷进宫把圣旨交给皇太孙妃,这样既不容易引发外人的注意,也能保证圣旨的安全,皇太孙妃是太子的儿媳妇,自然会把圣旨给太子。
太子拿到遗诏就可以准备登基的事宜,届时只要他跟着岳父周征上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永乐帝的遗诏,那么太子就将一承大统,成为大明的下一任国君。
可惜的是,汉王的人已经觉察到了他在北征大军中的消失,故而已经加强了对李家和忠勇侯府的戒备,他要是想悄悄潜入的话是不可能的。
现在京城的形势非常复杂,犹如一个装满了炸药的火药桶,要是让汉王的人知道他回了京城,那么他将成为引燃火药桶的火星,使得火药桶砰的一下发生爆炸,届时汉王和太子的人绝对会打成一团,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要想把事态平息下来,那么唯有出奇制胜,只要太子在汉王没有觉察前继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成为九五之尊。
到时候就算汉王想打,恐怕那些偏向他的勋贵也要考虑事态的后果,要是落下一个谋逆的罪名可就要遗臭万年了。
眼前的形势令李云天非常头疼,他现在不仅仅是要把遗诏顺利交给太子,还要想办法瞒过汉王的人,让太子顺利登基,这个任务实在是太难了。
“啊!”就在李云天在那里冥思苦想着对策的时候,柴房里忽然传来了雷婷刺耳的尖叫声。
李云天闻言顿时吃了一惊,来不及多想,起身一脚踹开了柴房的门,随即怔在了那里,目瞪口呆地望着惊慌失措地站在一张椅子上、身无寸缕的雷婷。
“蟑螂……蟑螂!”见李云天进来了,雷婷面色煞白地指着一只慢悠悠从浴盆前爬过的蟑螂,惊惶地喊道。
李云天回过神来,一脚就将那只蟑螂踩瘪,然后拾起来扔了出去,接着闷声不响地低头离开柴房,关好门后一脸郁闷地吁出了一口气,要是早知道是蟑螂的话他才不会进去。
“吓死我了。”雷婷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猛然间她意识到了什么,不由得低头一看,随即脸颊刷一下变得通红,连耳根处都一脸红润。
她现在终于弄明白李云天为何逃也似地离开了,连忙跳进了浴桶里,紧紧咬着嘴唇,对刚才的是一幕是万份懊恼。
至少……至少也要用浴巾遮挡一下吧,现在倒好,全被李云天给看了去!
或许是因为双方都非常尴尬,故而两人谁也没有提及此事,雷婷洗完澡就急匆匆地回了房间。
房间里只有一张**,李云天只好打地铺,躺在那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现在时间越来越紧迫,如果等到杨荣和金幼孜派来京城传遗诏的人被汉王控制住,进而进了京的话,那么届时一切都完了,就算他拿出了遗诏也于事无补,两份遗诏只会使得天下大乱。
“你有心事?”雷婷还从没有在条件如此简陋的地方留宿,再加上晚上发生了那件丢人的事情,一时间也睡不着,见李云天辗转反侧,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雷帮主要是知道我帮你逃走,会怎样处置我?”李云天闻言随口问道,故作一副无奈的样子。
“你放心,我爹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我给他写一封信把责任都揽下来,等他的气消了你也就没事了。”雷婷笑了起来,开口安慰着李云天。
“这样最好。”李云天装作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不动声色地说道,“大小姐,你在信里顺便提醒你爹,京城现在暗流汹涌,鹿死谁手还说不准,一旦行差踏错后果不堪设想,不如静观其变等上几天,待时局明朗再做打算!”一
第158章筹划
“什么鹿死谁手?”雷婷闻言感到有些奇怪,侧身望向了躺在地铺上的李云天,不清楚他在说些什么。
“在下以前听在下的表叔说过,威国公在京城有个对头,两人肯定趁着皇上北征期间斗得很凶,皇上回来必定要处理这件事情,万一威国公届时失势,那么雷帮主可就要竹篮打水。”
李云天顷刻间就编了一个理由,有条不紊地向雷婷解释着,“只要你按在下说的做,雷帮主肯定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下连累到你了,这几天都不能去礼部。”雷婷微微颔首,随后有些歉意地望着李云天。
雷啸天晚上肯定会知道她逃走的事情,不仅会派人去京城九门蹲守,而且也会让人到礼部找李云天的表叔,李云天去礼部的话无疑就是自投罗网,届时雷啸天怒气未消,难免会拿李云天出气。
“迟几天没关系。”李云天不以为意地回答,反正礼部的事情是他杜撰的,当然不会着急了。
房间里随后陷入了沉寂中,李云天和雷婷不知道说些什么,因此各自想着心事,窗外万籁俱静,能清晰地听见院内杂草丛中传来的清脆虫鸣声。
第二天一早李云天就出了门,等他回来的时候不仅脸上多出了一副络腮胡子,而且手里还拿着两件平民百姓穿的粗布衣衫。
两人换上了粗布衣服后去了一个平民区的大杂院,李云天已经在院里和雷婷以夫妻的名义租了一间房。
房东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婶,对街坊们宣称李云天和雷婷是她的外甥和外甥媳妇,进京来找活儿干。
在李云天看来,雷啸天除了派人在京城九门守着外,肯定还会派人去城内的客栈和小旅馆乃至大车店里查找,所以住在居民家里才是最安全的。
为了避免大杂院里的人起疑,李云天特意买了一些被褥和生活用品,把那个不大的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摆出了一副要长住的架势。
雷婷惊讶地发现大杂院里的人都很热情,犹其那些大嫂和大婶,围着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直夸她长得俊俏,使得她有些应接不暇。
后来还是李云天帮雷婷解了围,以出去找活儿为由领着她出去了。
大杂院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安全,每天都有人在院子里,邻里间的关系也很和睦,这样的话李云天可以放心地把包袱放在房里,他总不能背着包袱满世界地跑。
离开大杂院后,雷婷让一个小童把她写给雷啸天的信送给了漕帮在京城会馆的门房,希望雷啸天看见信后能平息心中的怒火,同时也是向雷啸天报平安。
由于临近杨荣和海寿进京的日子,李云天注意到在街上巡逻的军队越来越多,不仅有京卫的人,而且还有衣甲鲜明的亲卫。
京城从里到外分为三座城池,最里面的是皇宫,即宫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紫禁城,其次是皇城,最外面才是都城。
皇城和紫禁城之间有宗庙、各部院衙门、各内廷衙门和园林苑囿等等,里面居住着皇族成员,像宗人府和王府等就在皇城里。
都城和皇城之间的区域是文武大臣和平民百姓居住的场所,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京城”。
皇城和紫禁城由亲卫负责守卫,而都城由京卫进行守卫。
亲卫在都城里巡逻,很显然违反了常理,也说明了事态的严峻,太子用这种方式来向支持汉王的那些勋贵重臣施加压力,同时也是监视那些京卫。
与此同时,那些亲卫的出现也给了李云天一个信息:杨荣和金幼孜派来京城传遗诏的大臣还没有到达京城近郊,否则街上的那些亲卫肯定会退守皇城。
如果李云天推断的没错,太子和汉王绝对会围绕着前来传遗诏的大臣在京城近郊做一番殊死决斗,届时亲卫必然会谨守皇城,哪里还有心思在都城里溜达。
无论是太子还是汉王,谁能控制传遗诏的大臣,持有永乐帝的遗诏,那么不管遗诏的真伪如何,谁就能臣服百官,进而打破京城的僵局继承大明的正统。
由于汉王在河北都司占据压倒性的优势,那么太子唯有在京城近郊下手才有胜算,出其不意地抢到遗诏和传遗诏的大臣,进而以最快的速度送来京城。
这对李云天来说可谓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只要送遗诏的大臣在八月二十五的早朝后进京,那么他就有机会助太子登上皇位。
如果前来送遗诏的大臣足够聪明的话,应该会拖到八月二十五日之后进京,再不济也要等到早朝完了再入城。
之所以要提到八月二十五,是因为永乐帝时期基本上是“六天一大朝”,也就是说每六天举行一次早朝,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必须进宫参加朝会。
而八月二十五正是大朝的日子,京城的五品以上文武百官皆要参加,李云天如果在那一天把遗诏送到宫里,那么正好可以助太子登基,等到生米煮成了熟饭,汉王也就徒呼奈何了。
有大朝自然也就有小朝了,平常的时候,皇帝处理事务是“小朝”,即召集各部院堂官进宫问事。
古代的早朝并不是像一些影视作品里拍摄的那样,只有几十名官员站在一个小宫殿里向皇上奏事。
每次皇帝上朝时,至少有数千名文武官员到场,再加上相应的礼仪人员和侍卫等等,参加朝会的人员通常都有一两万。
由于上朝的官员众多,故而,有幸站在大殿里的人都是一些高官显贵,剩下的官员只能在殿外的广场上站着,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规模盛大,场面宏伟。
不要以为站在广场上的那些官员就可以不守规矩,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会在广场上来回巡视,纠察百官的言行,说话的、乱动的、咳嗽的、吐痰的,甚至放屁的都要受到呵斥训诫。
如果遇到下雨雪天,站在广场上的那些官员可就要倒霉了,只能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雨雪天里挨着,除了皇帝下恩旨他们才能离开,等级体系之森严可见一斑。
要是皇帝每天都要举行早朝的话,那么京城五品以上的官根本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他们每天临晨四点就要起来到宫门外候着,住得远的人两三点就要起**。
在宫门外等到五更天的时候,宫门打开,文武百官排好队鱼贯进宫,在大殿和广场上站好位子恭候皇帝的大驾。
等各部院的官员奏完事务散朝的时候,通常已经到了下午,这就使得上朝的官员根本没有时间处理手头上的事务,如此一来各部院的公文岂不是会堆积如山?
纵观整个明代的历史,除了洪武帝和永乐帝能按时上早朝以外,其他的皇帝则显得随心所欲,想上朝就上,不想上就免朝。
最有名的要数万历皇帝,竟然二十三年没有上过一次早朝,比清代的皇帝要舒服的多。
清代的皇帝鉴于祖训,故而每天坚持上朝,但是其实也有大朝和小朝之分,不可能每天都把京城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弄到宫里面上朝会,主要召见的还是清代军机处的军机大臣。
明朝的皇帝之所以可以不上朝,而明朝却能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转,这要归功于洪武帝的一个创举――内阁。
内阁的阁老和官员每天把处理完的奏章提交到内廷,内廷司礼监的太监再在那些奏章上代表皇帝用朱笔批阅,如此一来内阁和内廷就等于分担了皇帝的职责。
等雷婷送完信,李云天带着她去了一个集市,进入一个杂货铺后把一张取货单交给了柜台后面的老板。
老板瞅了一眼取货单,把一个包袱递给了李云天,李云天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正六品的官服,另外还有一个与他的监察御史印信外形和大小相似的小铜印,另外还有一小段明黄色的绸带。
检查完了里面的东西后,李云天系上包袱,一声不响地带着神情惊讶的雷婷离去。
“你知不知道,私下买卖官服可是大罪!”等到了集市上一个僻静的地方,雷婷停下脚步,狐疑地低声说道。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李云天知道官服的事情瞒不住雷婷,于是一本正经地望着她,“如果我后天不能去礼部报到的话,那么就会失去接替我表叔担任书吏的资格,你爹肯定派人在礼部或者皇城门口守着,我要是去了绝对会被他抓走,所以这才出此下策。”
“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早告诉我的话我就不会拖你下水了。”雷婷闻言微微一怔,随后跺了一下脚,急声说道。
她现在有些明白昨天晚上李云天为什么睡不着觉了,原来是担心礼部的差事黄了,礼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好歹也是大明堂堂的六部之一,要想进里面当差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没事儿,只要我能进入礼部,办理了入职手续,那么雷帮主就拿我没办法了。”望着神情焦急的雷婷,李云天微微一笑安慰着她。
不管怎么样他还了雷婷的人情,同时又阻止了雷啸天投靠威国公,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避免了漕帮陷入动荡中,进而影响了大明的漕运。
雷婷这才稍微安心,跟着李云天去了集市上的菜场。
李云天找到了菜场里一个专门给礼部衙门送菜的菜贩,给了其二两碎银,表示他从乡下来,想趁着送菜的机会到礼部衙门里面见见世面。
菜贩见李云天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掂了掂手里的碎银后答应了下来,像这种没见过面的乡下土包子他见得多了,告诫李云天进入礼部后不要乱跑,要紧跟着他,否则出了事的话可就麻烦了,李云天唯唯诺诺地应着。
本来李云天计划跟着菜贩混进礼部,然后在礼部衙门换上官服,径直闯宫见太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永乐帝的遗诏,进而一举定乾坤。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雷婷竟然也吵着要跟他去,她担心李云天被雷啸天的人免误了李云天的前程,届时可以给他解围。
李云天知道雷婷是好意,见她态度坚决只好答应了她,有雷婷掩护无疑更容易避开汉王的那些耳目,而且大功告成后还能送给雷婷一场大富贵。一
第159章暗流汹涌(一更)
晚上回到大杂院后,李云天手里拎着一些菜,有条不紊地洗菜、切菜和炒菜,像院子里的其他住户那样做起了晚饭。
雷婷自幼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哪里会做饭,一脸好奇地望着李云天在那里忙活,很惊讶李云天一个大男人竟然能下厨。
院子里的妇人们见状,纷纷夸赞雷婷找了一个知道疼爱老婆的好男人,这使得雷婷感到颇为尴尬。
李云天则一笑了之,他也想吃现成的晚饭,不过要漕帮的大小姐下厨显得不切实际。
“想不到你的手艺这么好?”李云天做了几个普通人家的家常菜,看上去卖相不错,雷婷夹了一筷子青菜尝了尝,忍不住夸赞道,青菜炒得火候刚刚好,清脆爽口,非常好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李云天笑了笑,作为一名成功的商界骄子,他以前对美食可是相当有研究,自然也就有了一手好厨艺。
或许是饿了,又或许是第一次平常到李云天别具一格的厨艺,雷婷晚饭的时候大快朵颐了一番,甚至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然后满脸通红地捂住了嘴巴,显得十分尴尬。
与此同时,威国公府。
宽敞的客厅里,一群衣着华贵的男子围在酒桌前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首位坐着的是一名二十多岁、身穿滚龙袍的青年,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眉宇间与永乐帝有着几份相似,言谈举止中透露出一股凌人的傲气。
“世子殿下,恐怕这是本公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世子殿下,等王爷登基,世子殿下可就成为了太子。”青年右侧是一名国字脸中年人,有着黝黑的皮肤,笑着向青年说道。
“威国公此言可有僭越之嫌,现在遗旨未到,谁来一承大统还尚未可知。”青年闻言笑了起来,他就是汉王朱高煦的次子,汉世子朱瞻圻。
国字脸中年人自然就是威国公鲁仲乾,后军都督府的左都督。
“肯定是王爷了,王爷靖难的时候立有大功,这天下本应该就是王爷的。”这时,坐在朱瞻圻左侧的瘦长脸中年人宏声说道,“除了王爷,本侯谁也不服!”
此人是武宁候冯长安,左军都督府右都督。
在五军都督府中,左军都督府和后军都督府的战斗力是最强的,而且在京城的京卫也是最多,故而鲁仲乾和冯长安自然要分坐在朱瞻圻的左右。
“对,除了王爷,有谁配执掌大明江山!”在座众人闻言,纷纷高声附和着冯长安。
“倘若父王登基,在座的诸位都是从龙的功臣,父王定然不会忘记大家。”朱瞻圻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举起了手里的酒杯,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饵。
“愿为王爷效命!”在座众人纷纷举起酒杯,异口同声地喝道。
“威国公,听闻忠勇侯的女婿从北征大军中失踪,下落不明,现在可有他的消息?”喝完了杯中的酒后,朱瞻圻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问向了鲁仲乾,现在可是非常时期,不能出丝毫纰漏。
“世子放心,本公已经在返京的途中设置了重重关卡,保管一只蚊子都无法飞过来。”鲁仲乾躬身回道,“另外,犬子天行已经在京城安排了人手,只要他在京城出现立刻通报。”
“据闻此人北征之时深受皇爷爷的器重,时常招入御辇中伴驾,记录皇爷爷的日常事宜,如今他忽然失去了踪迹,实在是令人不安。”朱瞻圻放下手中的酒杯,皱着眉头感慨了一句,“如果忠勇侯能认清形势,那么此时京城大局已定!”
“世子,不过一个小小的御史而已,能翻起什么大浪来?”冯长安不屑地冷哼了一声,他与周征素来不和,大大咧咧地说道,“只要遗诏一到,那么天下就是王爷的了。”
“武侍郎、秦侍郎、范御史,届时朝堂之上还要仰仗三位。”朱瞻圻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敏感,笑着望向了坐在对面的三位文臣模样的人。
“世子言重了,这些是下官的份内之事。”坐在中间的一名粗壮中年人向朱瞻圻拱了一下手,笑着回答。
他是兵部右侍郎武通,左侧坐着的是刑部左侍郎秦永祥,右侧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范彬,兵部、刑部和都察院不折不扣的三大堂官。
如今是大明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京城各大部院的堂官们自然不会铁板一块,有些人为了日后的前程考虑,自然会在心中打起自己的小算盘,投靠实力占优的汉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等到汉王矫诏时,有武通、秦永祥和范彬在朝堂上为其摇旗呐喊,既会使得文臣们的士气大受打击,也增加了汉王登基的正统性。
朱瞻圻对武通的回答很满意,脸上流露出得意的神色,现在不仅京城的大多数勋贵都支持汉王,而且文臣中也有不少人暗中投诚,想要谋个好出身。
届时只要朱高煦手握遗旨进入紫禁城登高一呼,必将继承大统,而他就是大明的太子,未来的储君。
值得一提的是,在座的众人中,像鲁仲乾和冯长安这样手握重兵的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一共来了六个,而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一共才十个。
其中,后军都督府除了鲁仲乾外,右都督安武候龚魁也在。
这六名都督加起来的话,手中统辖的京卫高达三十三个,占居了京卫的百分之六十六,这就是朱瞻圻的底气。
在剩下的十七个京卫中,忠勇侯周征的手里握着十个,不仅如此,他还统帅着大明京师三大营中的三千营。
三大营由永乐帝组建,是驻守京城的京卫统称,细分的话有神机营、三千营和五军营,归五军都督府管辖,内卫京师,外征备战。
神机营是掌管火器的部队,配备有火炮和火铳,总兵力五千余人。
三千营是由蒙古骑兵为骨干足见的骑军,初建时只有三千人,后来经过不断的扩编,到了永乐后期的时候已经高达五千人,是永乐帝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在战斗中担任突击的角色。
五军营就是驻守在京城的那些京卫,一共五十个,是拱卫京师的主要力量。
也正是因为这样,朱瞻圻感慨如果周征也投奔汉王的话,那么京城的大局已定,凭借守卫皇城的那二十二个亲卫,根本就不是京卫的对手。
威国公府上有聚会,忠勇侯侯府也有一个酒局,与威国公府不同的是酒桌上就围坐着三个人。
除了周征外,另外两人一个是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义国公张昊,另外一个是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安平候牛世豪。
周征和张昊、牛世豪在靖难时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对永乐帝忠心耿耿,虽然汉王极力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