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鼓动东北六镇的朝鲜兵与明军对抗,其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本王本不想搭理那些倭寇,既然他们暗中惹是生非,那么本王就教训一下他们,让他们知道天高地厚。”
见云娜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沉吟了一下后淡淡地说道,“你去通知水师,让他们把全罗道附近的水域扫荡一遍。”
倭寇现在主要的活动地域就是全罗道附近的水域,因此明军的水师在那里能有不小的收获。
“属下明白!”云娜闻言顿时精神一振,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开口沉声问道,“王爷,山海光孝很可能住在对马岛上,不如让水师把对马岛攻下算了!”
第1309章功夫不负有心人(二更)
“对马岛?”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随后向云娜摇了摇头,“现还不能动对马岛的倭寇,以后再想办法慢慢收拾他们!”
对马岛位于朝鲜国与倭国之间的海域,距离朝鲜国的全罗道仅有百余里的距离,与壹岐岛和平户岛一样,都是倭寇聚集的大本营。
由于对马岛、壹岐岛和平户岛属于倭国的领土,故而李云天现在还不想攻下它们,以免刺激了正在交战中的东军和西军。
不过,李云天也不会就这么轻易放过了山海光孝,为了给山海光孝一个厉害他决定让水师封锁朝鲜国南部海域。
由此一来,盘踞在那片水域的倭寇就唯有劫掠倭国来获取生存的必需品,这正是李云天所希望看见的,把倭国的这淌浑水搅得更浑。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国以及先前的高丽王朝和倭国之间因为对马岛爆发了三次战争,而三次战争都与倭寇有关。
随着倭国南北朝时代的战乱,倭寇开始劫掠大明和高丽沿海地区,自高丽王朝末期开始,其沿岸地区经常受到倭寇的袭击,使得高丽王对此非常恼火。
与洪武皇帝一样,高丽王也多次要求室町幕府在九州岛的官员清剿倭寇,并以允许对马岛上的商人与高丽进行贸易作为交换。
十五世纪初期,对马岛的政权被倭寇掌控,由于对马岛粮食歉收,因此为了解决生计对马岛的倭寇在永乐十七年到明朝沿海劫掠,途经朝鲜时顺带袭击了朝鲜八道的忠清道庇仁和黄海道海州一带海岸。
当消息传到朝鲜宫廷之后百官为之震动,纷纷要求出兵攻打对马岛,当时的朝鲜王李陶刚刚从禅位的李芳远手里接过王位,并不想大动干戈与倭寇作战,不过太上王李芳远力主出征对马岛,以解决困扰朝鲜国南部沿海的倭寇问题。
随着李芳远的下旨,朝鲜军召集了庆尚道、全罗道、忠清道三道的兵船两百余艘、士兵一万七千名,进攻对马岛以清剿倭寇,这是高丽、朝鲜对对马岛的第三次征伐。
永乐十七年十月,对马岛上的倭寇向朝鲜军队投降,两年后对马岛向朝鲜进贡黄铜和硫磺换回了被抓的俘虏。
原本,对马岛上的倭寇主要劫掠大明沿海地区,故而对资源匮乏的朝鲜国沿海地区并看不上,双方倒也能和平共处。
可随着李云天清剿倭寇,使得残余的倭寇蜂拥到朝鲜国水域,朝鲜国进而成为了倭寇掠夺的主要地区,令沿海居民苦不堪言。
如今,对马岛上的倭寇已经达到了万人,身处战乱中的朝鲜国根本无力清剿。
况且这些倭寇的流动性非常强,打不过就会乘船跑掉去别的地方,因此朝鲜王未被弑杀前曾想要派兵清剿,但是后来考虑耗资巨大并且效果不好,最后放弃了这个想法。
据李云天掌握的情报,山海光孝就藏在对马岛、壹岐岛和平户岛三个中的一个上,他在三个岛都有落脚点时常变换留宿的地方,行事非常谨慎。
李云天现在把精力集中在朝鲜国的事务上,至于对马岛上的倭寇,打算跟倭国一起解决。
虽然李云天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暗杀金宗瑞的人是山海光孝派去的倭寇,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应该**不离十。
因此,李云天准备给山海光孝一个教训,封锁他进入朝鲜海域的路线,逼得他不得不转向倭国劫掠。
新年过后,汉城里最为活跃的人莫过于李稷,李稷拉着李璆四处高调亮相,对外宣称生性温和的李璆是朝鲜王的最佳人选,给李璆造势。
与此同格式,李稷让人大肆在汉城撒播朝鲜王是李瑈弑杀的消息,并且表示李云天就快找到证人来证明李瑈的恶行,李瑈必会受到惩处,届时王位就是李璆的。
李稷的这一做法很快就得到了汉城官场官员们的回报,一些想要投靠李瑈的官员回心转意选择追随被李稷等人支持的李璆。
李瑈对城里他弑杀朝鲜王的“谣言”感到非常恼火可又无可奈何,虽然他很清楚这是李稷等人做下的但苦于没有证据。
对于李稷的这个做法,李瑈心中是不屑一顾,他才不相信李云天能找到证人指证他弑杀朝鲜王,因此在他看来李稷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然而,正月刚过,李瑈就从崔礼那里得到了一个坏消息。
二月初的一天上午,李瑈正在府上练习射箭的时候,崔礼急匆匆地前来拜访。
“崔大人,何事如此仓促?”李瑈射出来手里的箭支后,笑着问向了神色匆匆的崔礼,他并不认为朝中现在有什么惊动他的大事。
当李瑈说话的时候,他射出去的箭支噌地射中了远处靶子的靶心。
“大君,大事不好了,下官听闻明军在忠清道和黄海道找到了景福宫的幸存者,已经被明军送来了汉城!”崔礼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一脸焦急地向拈起一支箭后拉开弓弦准备射击的李瑈说道。
“什么?”李瑈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手一松,箭支嗖地射了出去,落在了箭靶前的地上。
“消息可靠吗?”随后,李瑈扔掉手里的弓,神色严肃地瞪着崔礼问道,这个消息对他而言可是晴天霹雳,谁能想到明军竟然能找到景福宫的漏网之鱼。
“可靠。”崔礼点了点头,“明军让当地衙门封锁找到景福宫幸存者的消息,衙门里有咱们的人,于是就把消息给送到了议政府,现在左相正在探查领相的动静,下官来给大君报信。”
“如果咱们能知道这件事情的话,那么领相那些人肯定也能知道。”李瑈的脸色变得异常阴沉,皱着眉头问道,“你说,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
“大君,你的意思是这个消息是假的?是忠王爷故意放出来的诱饵?”崔礼闻言怔了一下,随后点出了李瑈话里的意思。
“明军这么长时间都没能找到景福宫的幸存者,如今不仅找到了还一下子找到了两拨,不得不令人感到怀疑!”李瑈闻言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望着崔礼说道,他不相信明军能找到景福宫的漏网之鱼。
“是有这个可能。”听了李瑈的话后,崔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中却冷笑连连,李瑈虽然看起来挺聪明干练,实际上早已经掉进了李云天所设下的陷阱里,事到如今李云天已经准备开始收官,彻底解决朝鲜王的继承人问题。
因此,从忠清道和黄海道找到的景福宫幸存者自然是真的了,不过李瑈怀疑也是正常的,毕竟先前一直没有那些幸存者的消息,如今猛然间蹦出来两拨景福宫幸存者,他自然觉得不可信了。
“忠王爷已经在汉城待够了,但又没有找到主上殿下的死因,所以用了这招引蛇出洞,只要本大君派人去截杀那些假冒的幸存者,那么他们就知道事情是本大君干的。”
李瑈皱着眉头在那里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是李云天设下的一个圈套,其目的就是把他给引出来。
“大君,咱们该如何做,忠王爷肯定会相信那些幸存者的话,万一他们的证供对大君不利可就糟糕了。”崔礼再度点了点头认为李瑈分析得有道理,随后郑重其事地问道。
“先静观其变,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乱了方寸,即便找来的人是景福宫的幸存者咱们也不用怕,可以指证他们被人收买做假证。”李瑈的嘴角闪过了一丝阴冷的笑意,反正耍赖这种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好,下官这就是安排。”崔礼见李瑈已经拿定了主意,于是向他一躬身后抬步快步离去。
“忠王爷,这次你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等崔礼走后,李瑈不由得神情严肃地自言自语了一句,忽然之间冒出来的幸存者已经使得他的方寸有些慌乱。
正如李瑈所猜想的那样,李稷也得知了数名景福宫幸存者的事情,心中是既高兴又紧张,这可是他得以翻身的一个大好机会。
因此,李稷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就去了临瀛大君府,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神情显得有些疲惫的李璆,自从涉足朝鲜国的这场官斗后李璆就从没睡过一二安稳觉。
“领相,此事是真是假?”李璆得知此事后顿时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还能找景福宫的幸存者,这将对目前的局势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相觉得应该是真的,忠王爷先前可是费了不少工夫找人,应该能找到那些躲起来的次幸存者。”李稷沉吟了一下,然后郑重其事地向李璆说道,他觉得李云天让人在朝鲜八道忙活了这么长时间,肯定会有所收获。
“但愿如此吧。”李璆闻言双目闪过一道兴奋的光芒,只要能证明李瑈杀了朝鲜王,那么朝鲜王继承人的宝座就是她的了,他的心里不由得感到莫名激动。
第1310章打草惊蛇(三更)
从忠清道和黄海道找到的景福宫幸存者即将前来汉城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汉城的大街小巷,立刻在百姓们中间引发了轰动。
由于当晚的形势太过混乱,即便是生活在汉城的百姓们也不清楚那天晚上究竟李瑈还是李珦发动了兵变杀死了朝鲜王,这意味着这桩悬案即将真相大白。
与普通百姓相比,汉城官场上笼罩着一股紧张压抑的气息,由于不清楚李瑈会不会受到那些景福宫幸存者的牵连,因此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显得有些惶惶不安,生怕一不小心站错了队,届时可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在汉城,除了李瑈外心情最为忐忑的莫过于李璆,如果不是被李稷给搬出来对付李瑈的话,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距离朝鲜王的宝座如此之近。
这些天来,李璆被那些阿谀奉承官员们众星捧月般地环绕着,耳旁满是吹捧献媚之言,令他不由得有些飘飘欲然,开始享受这种权势带来的快感。
趁着汉城上上下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景福宫幸存者身上的时候,李云天抓紧时间通过朝鲜国的议政府推动了他的一系列革新事宜。
此时议政府人心惶惶,包括李稷和黄喜在内谁也没有心思去理会李云天推动的那些革新,对他们而言那些革新并不重要,当务之急是要知道李瑈有没有可能受到景福宫幸存者的牵连,更加关心李瑈的命运。
这可涉及到了未来李瑈能否坐上朝鲜王的宝座,更牵连到众多官员的仕途,自然使得这些人不敢大意,万一有个风吹草动也好及时做出应对。
汉城的紧张气氛自然是李云天刻意营造出来的,这样就可以使得他顺利推行所指定的朝鲜国方针政略,同时也是使得未来朝鲜王的人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李云天对朝鲜王之死的追查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令汉城的大小官员们无法猜测出他究竟会如何应对这次的事情,故而也就无法知道李瑈能否闯过这最后的一道关口。
虽然没人有证据证明朝鲜王的死是李瑈干的,但不少高官权贵心里已经认定这件事情是李瑈做下的,要不然李瑈岂能在当年的兵乱中把李珦给赶出汉城。
据悉李珦逃走的时候十分狼狈,差一点就要被李瑈的人堵上,这意味着李瑈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按照通常的看法谁最后获益那么谁就是主事者。
可惜的是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因为事关朝鲜国未来国王的归属所以有人要是想把这件事情捅给李云天的话必须要有证据,堂堂的大明亲王可不会凭着一面之词就定李瑈的生死。
“这几天城里有什么动静?”这天下午,讲武堂汉城司务处,李云天放下手里的公文揉了揉鼻端后问向了立在一旁的云娜。
朝鲜国号称三千里江山,要想将其治理好谈何容易,这使得李云天像在京城一样忙碌,处理着朝鲜国的军政事务,然后通过议政府发出去。
与此同时,李云天还要抽出精力来关注京城局势的变化以便迅速做出反应,汉城的局势可谓瞬息万变,天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来,他必须要把局势牢牢掌控在手中。
“所有的一切都如王爷所料,现在汉城的那些官员们人心惶惶,四处打探着消息。”云娜微微微微一笑,“属下听说汉城的赌坊已经开出了赌盘,赌首阳大君这次能否从朝鲜王之死中脱身,吸引了众多赌客下注!”
“估计这次又有不少人家要倾家荡产了。”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摇了摇头,无论是大明还是朝鲜国的赌场本质相同,想方设法地想要从百姓们的口袋中掏钱。
如今李瑈事关未来朝鲜王的继承人事宜,可谓汉城最有噱头的事情,故而一定能吸引不少赌客前来下注,有些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势必下重注,届时肯定有不少妻离子散的悲剧。
这种事情李云天虽然比较反感但是却不方便介入,毕竟赌场的做法并没有违法相关的立法,因此他不想强行涉及到这样的事情里,只能顺其自然来进行引导限制。
“再过几天那些景福宫的幸存者就要来汉城,让崔礼把风声泄露给李瑈,告诉李瑈这次的幸存者货真价实。”随后,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向云娜说道。
“明白,属下这就去办。”云娜的嘴角顿时流露出一丝笑意,看来李云天是要打草惊蛇,逼迫李瑈有所行动,只要李瑈一动那么就会有把柄被抓住,届时唯有陷入到被动中。
晚上,首阳大君府。
李瑈心不在焉地在书房里翻阅着手里的一本书,作为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人物他近来彻夜难眠、茶饭不思,直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那些被明军找到的幸存者是真还是假。
之所以会使得李瑈如坐针毡,自然是李云天对朝鲜王被杀一事的态度了,虽然李瑈已经多次向李云天表示他登上王位后会尽心尽力效忠大明,可李云天却并没有让他继承朝鲜国国王的意思,而是依旧在寻找景福宫的幸存者想要查明朝鲜王被弑杀的真相。
虽然李瑈已经把朝鲜王被杀一事的善后适宜做好,但面对没有标明态度的李云天他的心中一直七上八下,没有丝毫办法,以前用来对付大明使臣的那一套在李云天这个亲王面前完全无效,李云天可不是那种计较蝇头小利的人。
“大君,崔大人有紧急事务前来求见。”就在李瑈蹙着眉头望着手里的书籍愣神的时候,一名下人快步进来禀告道。
“快请!”李瑈闻言精神一振,连忙放下手里的书籍说道,崔礼深夜前来肯定有什么大事发生,而目前汉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景福宫的那些幸存者了。
“大君,大事不好了……”那名下人的话音刚落,崔礼火急火燎地闯进了门,见到屋里的那名下人后声音嘎然而止。
“你先下去,没有本大君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进来。”李瑈知道崔礼的话不方便让外人听见,于是不动声色地向那名挥了挥手,那名下人立刻知趣地离开,走的时候特意关上了房门。
“大君,下官刚刚得到消息,明军这次从忠清道和黄海道找来的景福宫幸存者十有**是真的,据下官所知好像是景福宫里的女官以及侍卫官。”
等那名下人走后,崔礼神色焦急地望着李瑈说道,“咱们当时并没有把景福宫里所有的人都处理掉,很可能就是那几个漏网之鱼!”
“该死!这些家伙既然已经逃脱了还不老老实实地找地方藏起来!”听闻此言,李瑈的脸色顿时大变,禁不住一拳砸在了桌面上,面色铁青地说道。
当年发动叛乱后,李瑈曾经让人按照景福宫的花名册清点被杀的景福宫的下人,除了他派去景福宫当内应的下人外其他人悉数被杀,以此来毁灭证据。
不过,由于当时的情形太过混乱,虽然李瑈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但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人从景福宫逃离,这些人虽然数量极少但始终是他的心头之患。
原本当李云天来到汉城后李瑈还在担心那些逃走的幸存者向李云天告诉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所担忧的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那些侥幸逃了一名的幸存者出于种种顾虑并没有找李云天上告,这就使得他逐渐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知道哪些幸存者是担心一旦现身就会没命。
究其原因是因为那些幸存者信不过李云天,李瑈与大明走得近在汉城并不是什么秘密,属于汉城官场亲明派的代表,认为大太过强大朝鲜国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跟大明合作,而不是采用对抗的方式。
正是因为这样,那些幸存者估计是担心李云天会包庇李瑈,所以这才没有露面,以免遭遇不测。
不仅如此,这也成为了世子李珦造反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从大明当年赢得了与北元的辽东之战后,在李云天的主导下大明开始加强对朝鲜国的掌控,向朝鲜王施加了压力,让其重用亲明派系的朝鲜官员,而且表达出了对李瑈的看好和欣赏。
面对大明施加的压力,尤其是朝鲜国北部虎视眈眈的辽东军队,朝鲜王不得不有了改立世子的心思,虽然李瑈亲近大明但毕竟也是他的嫡子,而且为人干练,颇有才华,有其来执掌朝鲜国总比大明扶植起一个傀儡国王要好。
由于朝鲜王的这种复杂心思,导致了李珦也有弑杀朝鲜王的可能,使得汉城的官员们无法确定当晚的兵乱是由谁挑起来的,毕竟李珦为了避免世子封号被夺也有弑杀朝鲜王的可能。
“大君,咱们该如何应对?”
望着满脸铁青的李瑈,崔立神情严肃地问道,心中却感到一阵得意,李瑈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一直以来都被李云天牢牢地攥在手心里,更想不到自己竟然会是李云天安插在朝鲜国的暗探。
与那些为了权势名义想要投靠李云天的人不同,才华横溢的崔礼之所以要帮李云天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想要改变朝鲜国百姓的命运,使得百姓们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而李云天恰好能帮他实现这一愿望,所以尽心尽力给李云天办事,通过大明来改变朝鲜百姓生活困顿的现状。
第1311章守株待兔(一更)
“崔大人,这个消息是否属实?”经过最初的惊愕后,李瑈很快就静下心来,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后开口问道。
“回大君,此事应该**不离十,据下官所知明军这次派遣了大量士兵护送那些幸存者来汉城。”崔礼装模作样地沉思了一下,一脸严肃地回答。
幸存者的事情自然是真的了,那几名幸存者之所以能幸运地逃过李瑈包围了景福宫军队的封锁,是因为崔礼让人暗中救了他们,把他们平安送出了汉城。
作为事件的参与者之一,从李瑈起兵发动兵乱并弑杀了朝鲜王开始,他就一步一步地给李瑈下套,使得李瑈落进了陷阱而浑然不知。
“崔大人,你说忠王爷是否已经从那些人那里知道了些什么?”李瑈闻言心情顿时变得更加恶劣,紧皱着眉头望着崔礼问道。
明军既然找到了那些幸存者,那么很显然会对他们进行审问,审问的内容就是朝鲜王被弑杀当晚所发生的事情,最为重要的就是攻进景福宫的人属于李瑈阵营还是李珦阵营。
因此,李云天现在肯定已经知道了审问结果,万一那些幸存者异口同声地指证攻打景福宫的士兵属于李瑈一方后,李瑈将会遇上一个天大的麻烦。
要知道李云天此次前来朝鲜国打着的就是查清朝鲜王被弑杀一事真相的旗子,这是他从正统帝那里领到的圣旨,所以现在肯定已经得知了那些幸存者做出的口供。
“大君稍安勿躁。”崔礼见李瑈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于是开口安慰道,“大君,当晚夜色暗淡,再加上景福宫里的人并不认识攻打的那些士兵,所以他们也应该不清楚那些士兵属于谁?”
李瑈闻言顿时点了点头,脸上的神色稍微缓和,崔礼说的没错,景福宫的那些人岂会知道攻进去的士兵身份,因此即便是他们被李云天提审那么也并不一定知道那些士兵是谁的人,否则的话李云天那边为何一直都没有动静?
“崔大人,那些人留着始终是个祸害,不如派人把他们给灭了口,然后栽赃给世子,这样一来咱们可就高枕无忧了。”沉默了一会儿,李瑈开口神色阴沉地向崔礼说道,他心里还是对那些幸存者不放心,因此不如斩草除根。
“大君,护送那几名幸存者的明军人数众多,恐怕不少向他们下手。”崔礼闻言犹豫了一下,开口提醒道,很显然李云天也知道此事的严重故而让人加派人手将那些幸存者送来汉城。
“明着不行咱们可以来暗的,趁他们晚上投宿的时候下手,然后把矛头指向世子一方的人,这样一来李稷那条老狗就会受到前!”李瑈闻言双目凶光一闪,冷笑着说出了心中的盘算。
或许是由于做贼心虚的缘故,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那几名幸存者比较危险,万一那些说出了什么不利于他的话可就使得他前功尽弃了。
“下官这就去安排。”崔礼闻言双目顿时闪过一道不易觉察的精光,躬身答应了下来。
“崔大人,此事事关重大,千万要小心行事,即便是杀了不了那几名幸存者也要让明军以为此事是李稷的人干的。”李瑈沉吟了一下,阴沉沉地嘱咐道,这这招可谓是一石二鸟,即便杀不了那些幸存者也能打击李稷阵营的官员。
自从李珦被李云天下令在家面壁思过后,原本忠于李珦的那些官员不少人都跟着李稷投靠了李璆,如果这次能借着那些幸存者打击李稷对李瑈将大有裨益,无形中把弑杀朝鲜王的苗头对准了李珦。
“大君放心,下官知道该如何行事。”崔礼向李瑈一躬身,沉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心中感到一阵轻松,李瑈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这次做出这样的举动是硬生生往李云天的枪口上撞,届时谁也无法救他的命。
第二天上午,云娜把李瑈让崔礼想办法灭了景福宫幸存者并栽赃给李稷阵营的事情向李云天做了禀告。
由于随行保护景福宫幸存者的明军士兵众多,所以崔礼不可能派出人手进行截杀,那无疑是自寻死路,所以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放火烧了幸存者晚上落脚的客栈
崔礼把纵火的地点悬在了距离汉城的不远的两个小镇,这得到了李瑈的赞同,由于与汉城只有咫尺之遥所以随行士兵的警惕性肯定会降低,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纵火的成功率。
与此同时,这也给了崔礼时间来进行准备,按照护送景福宫幸存者的明军将士的习惯,他们晚上会投宿到当地的客栈,因此客栈就成为了崔礼实施此次纵火计划的关键地点。
“李瑈也太沉不住气了。”李云天得知了禀报后微微一笑,只要那两把火一点起来,那么届时汉城的官场绝对会被轰动,对于他而言汉城官场越乱越好,这样他才能趁机从中渔利。
李瑈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的纵火计划已经被李云天知晓,护送景福宫幸存者进京的明军将士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应对晚上的火灾,而且给了李云天进一步推动他所设定的朝鲜方略的由头。
“王爷,李瑈心中惧怕王爷,再加上做贼心虚所以想要杀人灭口,殊不知王爷早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他。”云娜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在对付完李珦后下一个李云天要打垮的人就是李瑈。
只要李瑈和李珦一倒的话,那么汉城就会局势大乱,李稷可以推出李璆来对抗李瑈,那么黄喜一方也可以用别的大君来对付李璆,而李璆等人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无法与李珦和李瑈相比,届时汉城的局势肯定会一塌糊涂,这就给了李云天绝佳的机会。
可惜的是,那些在李珦世子位被废后弹冠相庆的李瑈一派官员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很快就会轮到他们哭了。
“王爷,对马岛的倭寇近来活动频繁,据报一些倭寇暗地里前来汉城,看样子是冲着王爷来的。”随后,云娜向李云天禀报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自从李云天断定金宗瑞遇袭是对马岛的倭寇做下的后就加强了对倭寇情报的收集,倭寇一有异动他就会得知。
“没想到山海光孝的胆子如此之大,竟然想动本王。”李云天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那些倭寇的首领是山海光孝,由此看来山海光孝对自己当年将其从大明海域赶到对马岛一事耿耿于怀。
“王爷,还是除了山海光孝吧,此人留在世上是一个祸害。”云娜的柳眉微微蹙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提议道。
“他们这些倭寇居无定所,一旦咱们派兵围剿肯定会落荒而逃,到九州岛寻求当地大名的保护,咱们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倭国正处于内战的关键时期他可不想做出惊扰了这场大混战的事情来,况且山海光孝与九州岛的大名眉来眼去已久,要想抓到他谈何容易。
“王爷,属下觉得此次山海光孝派倭寇秘密潜来汉城,很可能与陈光宗有关,只要看紧了山海光孝就能找到消失的陈光宗。”云娜心中想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闻言后沉吟了一下说道。
陈光宗自从上次偷袭刘云天不成狼狈逃回倭国后已经销声匿迹,虽然倭国的使者带来了号称是陈光宗脑袋的头颅,但李云天很清楚陈光宗绝对不会就这么死了。
如果李云天没有猜错的话,以陈光宗的能力肯定在派人偷袭他之前就已经想好了退路,现在十有**是以另外一个身份继续生活在倭国,但是要想把他找出来可并不容易,很显然他做了周全的伪装。
因此,如果顺着山海光孝这条线的话,很有可能把陈光宗揪出来,从上次山海光孝肯派倭寇去大明偷袭李云天一事上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说不定陈光宗在当倭寇的时候就已经与山海光孝勾搭上了。
“嗯,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李云天点了点头后笑着向云娜说道,他非常欣慰云娜能想到这一点,云娜通过在朝鲜国的磨砺后正逐渐向一名合格的助手转变。
“王爷放心,属下一定办好这件事情。”云娜闻言不由得莞尔一笑,使劲向李云天点了一下头,这还是李云天第一次让她单独负责一件事情,这意味着李云天已经认可了她,因此她现在是又紧张又激动,既对李云天的认可感到开心,同时也担心自己做不好此事,那可就要丢人了。
云娜离开后,李云天伸了一个懒腰走到床边,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出神,那些景福宫幸存者到来后朝鲜国的大局就将平定下来,不过他的烦恼却依然有增无减,除了未来要征讨倭国的事宜外,京城里文官集团与宦官的争斗愈发激烈,也牵扯了他非常多的精力。
“封侯非我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