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在来的船上被许成严刑逼供,受刑不过才不得不承认贿赂了李云天,本来许成也不想急于求成,下这么重的手。
可惜的是,陈凝凝和郑婉柔意外逃脱,他又没有找到那些账目,这完全打乱了崔辉的部署,所以他不得不从这些商人这里下手。
李云天见状心中不由得感到一丝欣慰,看来九州商会的人并没有出卖自己,至于瘦长脸中年人被逼着诬陷他受贿的事情,他完全可以理解。
“巡按大人,这是怎么回事?”杨德民此时心中大定,冷冷地望着脸色难看的崔辉,很显然崔辉要给他一个解释。
“告诉本巡按,是谁对你们用的刑?又是谁强迫你们诬陷李知县的?”崔辉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面色铁青地问瘦长脸中年人等人。
“巡按大人,是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差爷让人对我们用刑,指使我们诬陷李知县。”瘦长脸中年人现在已经豁出去了,高声回答,与其撒谎不如实事求是,否则的话以后更加被动。
“对,就是他。”其余的商人也纷纷附和着,肯定了瘦长脸中年人的说法。
“岂有此理。”崔辉伸手拍了一下桌面,冲着堂下立着的一名巡按御史衙门的差役说道,“你去一趟湖口县,让许长史将马三带回清查此事。”
八字胡大汉就是先前被崔辉派去白水镇诱骗陈凝凝和郑婉柔的心腹,名叫马三,本是京城的一名混混头目,被崔辉征召来办事。
许成则是刑部的一名官吏,是崔辉的同乡,两人关系甚密,故而这次崔辉巡按江西的时候把他带来当帮手,担任长史一职。
如今出了事情肯定要把责任往马三的身上推,许成在刑部多年,接下来该怎么处置他自然十分清楚。
“本巡抚问你们,你们可曾被严刑逼供过?”随后,崔辉的视线落在了石安和刘铭、古满福身上,不动声色地问道。
三人闻言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一口咬定给李云天行贿。
“巡按大人,单单凭着他们三个的口供,你就对一个知县用如此重刑,是否有所不妥?”杨德民此时终于明白了过来,原来崔辉手上的杀手锏就是石安三人,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冷笑。
“事急从权,此案涉及到巨额贿银,本巡按代天狩猎,出手小惩,有何不妥?”崔辉冷冷地望着杨德民,摆出了巡按御史的官威。
“巡按大人,李知县现在状况堪忧,依本府看不如择日再审。”杨德民见崔辉用巡按御史的身份压他,眉头皱了皱,望了一眼李云天,沉声说道。
“李知县涉及贿银金额巨大,杨知府,如果走漏了消息,这个责任谁来承担?”崔辉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自然不想半途而废,阴森森地说道,言语中充满了威胁。
“巡按大人,李知县乃我九江府的一员干才,要是依照大人的这个审法,恐怕非死即残!”杨德民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岂会被崔辉吓住,面无表情地望着他。
“杨知府,你是在质疑本巡按了?”崔辉闻言冷笑着问道,他可谓是永乐帝派下来的钦差,地方上根本无权干涉他办案。
“巡按大人此言差矣,本府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
杨德民才不会上当,不动声色地回道,随后语锋一转,“过去两年,湖口县商贸繁荣,倘若李知县真的贪腐,那么收受的贿赂金额无疑是一笔巨额数字,案情也必将十分复杂,本府觉得此案重大,极可能是我九江府在大明立朝以来的惊天巨贪案件,故而本府觉得应该上报圣上,请圣上加派人手前来彻查。”
李云天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姜果然是老得辣,既然崔辉拿永乐帝来压杨德民,那么杨德民自然也要用永乐帝来回击。
“本巡按觉得毋须惊动圣上,有本巡按彻查此案足矣。”崔辉没想到杨德民竟然以其人知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将了他一军,脸色微微一变,拒绝了杨德民的建议,一旦永乐帝派人前来彻查,那么他就无法左右案情的发展。
“巡按大人,本府相信大人能查好此案,不过此案查下去牵连甚广、牵涉的领域众多,本府认为应该慎重行事,向圣上禀明案情,请圣上圣裁!”杨德民冲着上方一拱手,沉声说道,他才不会让崔辉主导此案的审理。
“杨知府,你拖延办案,是想帮下属脱罪吗?”崔辉见杨德民咄咄逼人,冷笑着说道。
“巡按大人,本府此心可昭日月,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给圣上一个交待,也是给九江府百姓一个交待。”杨德民没有理会崔辉的污蔑,冷冷地说道,“在圣裁未下之前,封存一切人证和物证,由你我共同看管!”
“巡按大人,本府这样做,你是否满意?”说着,杨德民略带嘲讽地问道。
“杨知府,你可知干涉本巡按办案的后果是什么?”崔辉见杨德民已经拿定了主意,面色铁青地问道。
“巡按大人,本府只不过恭请圣裁而已。”杨德民根本不吃崔辉这一套,冷冷地反问,“巡按大人既然也认为此案重大,那么自应谨慎行事,否则出了岔子如何向圣上交待?难道大人不信任圣上派下来的督办差员?”
“可恶!”崔辉一时间被杨德民问得哑口无言,不由得双拳紧握,心中暗自说道。
听到这里,李云天知道大势已定,崔辉再也没办法在堂审的时候作威作福,因此头一歪趴在了地上,装作昏过去的样子,使得他此次受刑无形中增添了几丝悲壮的气氛。
“快,送去医治!”杨德民见状吃了一惊,连忙招呼手下的人七八手脚地抬起李云天去医馆,齐万隆和冯魁招呼都没跟崔辉打就跟着离去。
“还愣着干什么!”崔辉见他被人无视,脸色极为难看,忍不住冲着有些茫然地立在堂下的巡按御史衙门的差役吼道。
几名差役不敢怠慢,连忙追了过去,阻止李云天与外界接触。
“怎么会成了这样?”望着离开的杨德民等人的背影,崔辉的心中禁不住升起了一丝苦涩,原本十拿九稳的事情,不知不觉间竟然闹到了这种难以收拾的地步。
不知为何,他有些后悔介入这件事情,不过俗话说的好,富贵险中求,为了以后的前程他必须博上一把,可惜未能把李云天拿下。
李云天的事情很快就惊动了江西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闻讯大吃了一惊,想不到老道稳重的杨德民竟然会跟崔辉因为李云天杠上。
江西按察使应杨德民的请求,迅速派人接管了与李云天一案有关的人证和物证,查封了陈家、郑家和九州商会的账目。
自从得知杨德民介入了此案,陈凝凝和郑婉柔经过商议后就把那些账目交了上去,毕竟这些都是重要的证物,不适合留在她们手里,由巡按御史衙门、九江府府衙和江西按察司的人共同看管。
与此同时,崔辉和杨德民各自向永乐帝上了奏折,崔辉是弹劾杨德民包容下属、干扰办案,杨德民则以李云天一案事关重大为由,请求永乐帝从京城加派官员督办。
一时间,李云天的案子在江西闹得是风风雨雨,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少人为了他是清官还是贪官争论不休,**里甚至开起了盘口来赌他是清官还是贪官,各种流言蜚语漫天飞舞。
虽然崔辉已经丧失了在李云天一案上的主动,不过许成给他带了一个好消息,在搜查李云天在湖口县县衙后宅的家时,从书房的书里“发现”了五张一千两的银票。
而这五张银票就是石安所说的给绿萼的贿赂,石安在交给了绿萼前特意记下了银票上的票号,与五张银票上的一模一样,这成为了李云天受贿的铁证。
这条消息后来也不知怎么传了出去,使得**里原本平分秋色的盘口一下子发生了改变,赌李云天是清官的赔率骤然升高,赌李云天是贪官的赔率则迅速降低,预示着民间对李云天一案的看法。
就在人们的注意力都被李云天的案子吸引着的时候,湖口县发生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件,李云天制定的突袭龙爷匪巢的方案并没有受到影响,有条不紊地按照原计划展开,负责这次行动的人虽然是赵华,但主心骨却是陈凝凝和赵婉柔。一
第129章按部就班(一更)
李云天出事,受到冲击最大的无疑是他极力扶持的白水镇,不仅百姓和商贾们人心惶惶,就连巡检司的军士也人心浮动,私下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件事情。
巡按御史衙门和九江府府衙的人已经进驻了白水镇,共同查找着与李云天一案有关的线索,使得镇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李云天在瑞昌县县衙受刑的第三天,入夜后,白水镇巡检司的大校场灯火通明,聚满了人,望上去黑压压一片,鸦雀无声。
白水镇巡检司现在的军营位于交易市场的一侧,自从去年年底,白水镇巡检司就已经从镇里的老军营搬到了这个新军营,很显然老军营无法适应巡检司的发展,至少无法容纳下巡检司越来越多的人手。
新军营是按照一个千户所的规模建造的,最多能容纳两千余人住宿,宽阔气派,各项施舍一应俱全。
在李云天看来,白水镇巡检司就是白水镇的一个脸面,自然要下一番工夫来打造,首先要使得来白水镇的人感到安全,这样他们才会放心在这里做生意。
此时,巡检司的大校场上不仅有巡检司的军士,还有两百名县衙的衙役以及两百名九州商会的护卫,总人数约千人,是白水镇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兵力调动。
由于突袭龙爷匪巢的计划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所以大校场上的人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聚集在这里,而且还是全副武装。
白水镇巡检司的异常已经惊动了住在镇上客栈里的许成,许成这两天来过得非常郁闷,镇上的每个人都他和巡按御史衙门的人当成了敌人,不仅冷脸相对,甚至晚上的时候有人往他住的房间里扔石头。
许成终于意识到了李云天在白水镇的巨大影响力,白水镇之所以有了今天的繁华局面,完全就是李云天在背后推动的结果。
说实话,作为官场上的同僚,他挺钦佩李云天,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的成就。
许成有一个预感,陈凝凝和郑婉柔就在白水镇,白水镇是陈家和郑家的大本营,两人要是离开了这里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助力。
可惜的是,巡按御史衙门的人已经被镇上的百姓孤立了起来,因此他对查出两人行踪一事是有心无力,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禁止九州商会的会员离开,等待着永乐帝对李云天一案的圣裁。
按理说,李云天已经被抓,白水镇巡检司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动静,更何况还有县衙和九州商会的人,这不是普通人就能把这些人给调动的。
因此,许成决定去凑凑热闹,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遇上陈凝凝和郑婉柔,这么大的事情两人应该会露面。
许成去白水镇巡检司的时候,九江府府衙的人也跟着去了,府衙的人任务很简单,监视许成等人的一举一动,避免他们暗地里搞鬼。
本来许成想进入白水镇巡检司,不过守门的军士拦住了他,以军营重地为由禁止他入内。
许成没办法,只好在大门口守着,他虽然是巡按御史衙门的人,但是却无法干涉地方上的事务,否则的话会被地方上弹劾的,因此地方上不买他的帐他也没办法。
不久后,一队巡逻的军士从许成等人面前经过进入了军营里,军营的大门随即缓缓关上。
那队巡逻的军士并没有进入大校场上的队列,而是径直去了前方的点将台,立在点将台前的赵华连忙领着李大牛和李满山等人迎了上去。
两名身材显得娇小的军士从巡逻队中走出,在赵华等人的簇拥下登上了点将台,现场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吸引了过去。
在众人好奇地注视下,两名身材娇小的军士并排立在点将台前方,不约而同地取下了戴着的头盔,露出了一头飘逸乌黑的秀发。
校场里的人立刻一阵骚动,他们认出来了,那两名军士竟然是失踪的陈凝凝和郑婉柔。
陈凝凝俏面寒霜,伸出双手往下一压,满场低沉的议论声顿时消失,人们齐刷刷地盯着她,现在她代表着李云天。
“诸位兄弟,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知县大人现在被巡按大人以贪墨为名扣住,里面的是是非非我不予置评,知县大人的为人如何大家平常都看在眼里,本夫人相信朝廷会给知县一个公道。”
环视了一眼校场里的众人后,陈凝凝高声说道,“今天晚上的任务本应该是知县大人亲自告诉你们,可事态紧迫我不得不站在这里。”
“为了扫除白水镇未来发展的后顾之忧,知县大人已经制定好了一个计划,今天晚上趁着匪首龙爷五十大寿,众水匪齐聚匪巢的机会一举将其歼灭!”
停顿了一下,陈凝凝脸上的神情显得有几分黯然,语调也变得哀婉,似有无尽的忧愁,“知县大人曾经说过,他明年铁定要离开湖口县,消灭龙爷那伙水匪是他最后能为湖口县的百姓所做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帮知县大人实现这个愿望,拜托大家了!”
说着,陈凝凝和郑婉柔一弯腰,给台下的人郑重地鞠了一躬。
见此情形,校场上的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想到两人会行如此大礼,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刚才里面是不是有女人在说话?”此时,大门外的许成眉头微微皱了皱,他好像听见了院子里有女人的声音,问向周围的手下。
手下们对视了一眼后摇了摇头,许成于是把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仔细聆听着院子里的动静,
“兄弟们,知县大人平日里待大家都不薄,不管外面的传言如何,我赵某绝对不相信知县大人会贪墨。”
赵华走上前一步,立在陈凝凝和郑婉柔的身旁高声喊道,“大家听着,剿灭水匪在此一役,这不仅是大功一件,而且也将造福一方,今晚的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剿灭水匪,造福一方!”经过最初的沉寂后,校场里也不知道是谁忽然大喊了一声。
“剿灭水匪,造福一方!”随即,现场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吼声,人们高举起右拳齐声呐喊着。
陈凝凝和郑婉柔闻言直起了身子,双目中流露出了欣慰的神色,无论如何今天晚上的剿匪都必须要成功,这不仅是李云天的一大功绩,也是李云天留给湖口县百姓最好的一份礼物。
大门外,许成听见了院子里一浪接一浪的高呼声,他感到有些难以相信,李云天身陷囹圄,巡检司的人还有兴趣去剿匪?
“他们在喊什么?”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得问向了一旁的一名手下。
“剿灭水匪,造福一方。”那名手下听得清清楚楚,沉声回答。
“有意思,他们想以这种方式来救他们的知县?”许成闻言脸上流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忍不住说道。
“许长史,小的听说鄱阳湖最大的水匪头子龙爷今天晚上过五十大寿,他们会不会去找龙爷的麻烦?”另外一名手下想了想,试探性地问道。
“听说龙爷的老巢在临江府水域,他们没办法去哪里。”先前说话的手下消息比较灵通,立刻否定了这个推测,一脸不屑地说道,“鄱阳湖的水匪官军剿了多少年都没有剿灭,反而越剿越多,单凭湖口县的这帮人,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他们不会这么傻吧。”
周围的人闻言纷纷点着头,他们很清楚巡检司的那帮人很多都是混口饭吃而已,谁会真的去跟水匪拼命。
不过,他们的推测很显然错了,没过多久,巡检司军营的大门打开了,排着整齐队列的巡检司军士鱼贯而出,向码头的方向行去。
“天呀,他们不会真的去找龙爷的麻烦吧?”望着全副武装的巡检司军士,巡按御史衙门的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当队伍行经过街上一家酒馆时,一队军士冲了进去,把酒馆的老板夫妇和伙计抓了起来,他们是龙爷留在白水镇的眼线,杨云贵早就查了出来,只不过一直没有动他们,让他们照常传递些没用的情报。
“这些家伙绝对是疯了!”码头上,望着乘船远去的剿匪队伍,许成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
他在白水镇待了两三天,自然清楚龙爷的实力,知道今晚龙爷的匪巢里将有两三千的水匪前来贺寿,凭着这湖口县的这些人根本就不是水匪的对手。
不过,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令许成目瞪口呆。
第二天上午,一个消息在白水镇传播开来,赵华率昨天晚上率领着白水镇巡检司、县衙衙役和九州商会护卫,成功偷袭了龙爷的匪巢,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一共杀敌五百余人,俘虏一千二百余人,三百余人投诚。
尤为令人感到振奋的是,匪首龙爷和吴刀疤被投诚的水匪活捉,献给了赵华。
自此,鄱阳湖三大水匪悉数被湖口县的人拿下,湖面上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小股水匪,再也难成气候。
据悉,由于李云天出事,所以当天晚上参加龙爷寿宴的水匪们纷纷喝得酩酊大醉,这使得赵华等人省去了很多麻烦,干净利落地就结束了战斗,不少水匪得知是前来剿匪的是白水镇巡检司后就放弃了反抗,乖乖束手就擒。
白水镇巡检司也因此一战成名,进而奠定了其在鄱阳湖水域的统治地位,成为了守护白水镇交易市场的支柱。一
第130章暗查底细(二更)
由于担心剿匪战况,陈凝凝和郑婉柔**未眠,直到第二天得到大捷的消息后两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倒在**上和衣而眠。追莽荒纪,还得上。
对于昨晚的突袭,水匪们没有丝毫的察觉,他们甚至在昨晚龙爷的寿宴上幸灾乐祸地谈论李云天这次是不是要被崔辉给砍了,只要李云天一死那么这鄱阳湖依旧是他们的天下。
本来,龙爷在获知白水镇巡检司的人杀进匪巢所在的岛上后想要召集队伍反抗,结果就在他动员水匪们决一死战的时候,一把冰冷的刀忽然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刀的主人就是先前在白水镇劫持了商人当人质,与李云天谈判的那个国字脸男子,他是龙爷手下的一个水匪头目,上次被龙爷派去白水镇刺探商人们的情报,差一点就回不来。
国字脸男子的妻子已经快临盆,他不想再当水匪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故而放回去后派他的亲弟弟去湖口县见了杨云贵,表示愿意当内应,希望李云天能对他们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李云天自然允许国字脸男子戴罪立功,答应给国字脸男子优待。
国字脸男子并不知道突袭匪巢的事情,不过按照约定他在赵华率人杀上岛时投诚,所属手下的手臂上缠上了白布,以示与水匪区别。
在国字脸男子的带动下,与他平常交好的几名水匪头目也都加入了投诚的队伍中,进而抓住了龙爷和吴刀疤等重要的水匪头子,使得岛上的水匪们群蛇无首,陷入了一片混乱中,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一触即溃。
龙爷被擒获后,嚷嚷着要见李云天,他此次败得实在是窝囊,心里不服,认为李云天是一个只知道耍阴谋诡计的宵小之辈,竟然会派人趁着他过寿的时候偷袭,而且还联合巡按御史发布被抓的假消息,实乃胜之不武,有本事的话大家明刀明枪地干上一仗,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你是什么东西,也配见我家大人?难道你没有听说过运筹幄,决胜千里之外?我家大人有要事要办,对付你这种只有匹夫之勇的家伙本巡检足矣!”面对着情绪激动的龙爷,赵华冷冷地抛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
龙爷闻言怔在了那里,目瞪口呆地望着赵华的背影,虽然赵华没有说明,但是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确,这次的行动是由他指挥的,李云天所要办的“要事”,肯定就是被巡按御史查办了。
他非常惊讶,在李云天身陷囹圄的情况下,湖口县竟然依旧能组织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围剿,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令他倍感震惊。
相比龙爷,吴刀疤平静了许多,他上次偷袭白水镇中了李云天的圈套时就知道李云天是一个棘手的角色,这才投奔了龙爷寻求庇护,如今龙爷被李云天设计剿灭,在他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云天如何能放任龙爷威胁越来越红火的白水镇交易市场?
陈凝凝和郑婉柔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杨云贵已经在书房里等了一段时间,还有一名周雨婷身边的护卫。
见到陈凝凝和郑婉柔后,那名护卫从身上掏出两封信递给了她们,一封是写给南直隶守备,另外一封是写给浙江都司的都指挥使。
南直隶守备自不必说,是与周征一样的勋贵重臣,而浙江都司隶属于左军都督府,是周征的下属,都与周征关系密切。
“两位夫人,你们已经身怀六甲,要去南直隶和浙江?”见到信封上的名字后,杨云贵顿时大吃了一惊,以陈凝凝和郑婉柔的状态根本就不适合长途跋涉,很容易就小产。
“杨司吏,你可听说过一句话,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陈凝凝拿起周雨婷写给浙江都司都指挥使的信,望了一眼信封后,有些凄然地一笑,双目中却充满了坚毅的神色,“你也知道,大人心高志远,即使这次能躲过这一劫,日后的仕途也完了,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人陷害。”
“两位夫人,你们可是去查那三个人的底细?”杨云贵闻言顿时沉默了,他自然清楚李云天的远大志向,随后想到了什么,颇为意外地问道,他口中的三个人指的是石安、刘铭和古满福。
“我和四妹商量过了,如果换作老爷的话,面对着目前的形势肯定会从他们的底细上入手查,诬告朝廷命官可是大罪,况且老爷既是杨大人的门生又是侯爷的女婿,他们自然清楚其中的厉害,不会无缘无故地这样做。”
陈凝凝微微颔首,柳眉微蹙地解释,“如果我和四妹没有猜错的话,他们或许是有什么把柄落在了别人的手中,故此不得已而为之。”
“夫人,此去路途遥远,还是让在下等人去吧。”杨云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还真的是疏忽了这一点,在他看来石安三人的底细如何,与他们是否向李云天行贿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况且,巡按衙门的人已经在湖口县县衙后宅找到了石安所说的用来贿赂李云天的银票,李云天现在首先要证明的是他没有收受过那些银票,目前看起来非常困难。
杨云贵可以肯定,那些银票绝对是巡按御史衙门的人栽赃给李云天的,李云天岂会把那些银票放在家里?早就应该给了陈凝凝和郑婉柔,让两人将银票坐进各自所管生意的账里。
现在最棘手的事情就是这五千两银票,谁能想到巡按御史衙门的人会给李云天栽赃?谁又能证明他们给李云天栽赃?
“县里的事情离不开你。”陈凝凝婉言谢绝了杨云贵的好意,她并不是不相信杨云贵,而是现在可谓是李云天的生死时刻,为了能使得南直隶和浙江的人重视,必须由两人亲自出马。
再者说了,这件事情必须要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以免打草惊蛇,使得对方警觉到,届时可就麻烦了,故而只能由两人暗地里去进行。
“两位夫人当心,巡按大人已经发出了对两位夫人的通缉令。”杨云贵自然清楚事情的重要性,沉吟了一下后提醒陈凝凝和郑婉柔。
他的心中对陈凝凝和郑婉柔十分钦佩,要是普通女子遇到这样的事情恐怕早已经乱了方寸,哭哭啼啼不知所措,哪能像两人一样不顾身孕去追查石安三人的底细。
由于陈凝凝和郑婉柔涉及到了刘铭、古满福的行贿案子,故而崔辉已经下发了通缉令,在各水陆要口通缉两人,只要是怀有身孕的孕妇一定要扣住,等待巡按御史衙门的人前去甄别。
崔辉相信陈凝凝和郑婉柔应该还在湖口县,他只是不明白两人为何不投案,甘愿被通缉,哪里能想到两人为了李云天能豁出去一切,想方设法地去救李云天。
九江府,知府衙门后堂,九江府七品以上的官员悉数到齐,济济一堂。
杨德民端坐在上首的座位,心不在焉地听着韩安玉向在座的官员讲述着李云天的案子,他现在心烦意乱,万万想不到崔辉的人竟然在湖口县县衙后宅搜出那五千两银票。
这可是要命的罪证,杨德民当然不相信心思缜密的李云天会这么大意,把银票夹在书里而不是想办法处理掉。
虽然他也怀疑是崔辉暗中搞得鬼,可惜没有证据,他总不能说堂堂的巡按御史陷害李云天吧。
事已至此,杨德民唯有跟崔辉死扛到底,上奏朝廷,请永乐重新派人来督办此案,那么才有机会还李云天一个清白,否则的话在崔辉的主审下,李云天难逃一劫,即使永乐帝开恩免他一死,估计仕途也就毁了。
“诸位,李知县是咱们九江府的一员干才,勤于政务,友爱同僚,如今他的案子牵连甚广,本官觉得为了尽快查明此案,应该奏请圣上,请圣上派员来督办。”
把李云天的案情向在座的众位官员讲了一遍后,韩安玉环视了一眼屋子里的人,转身向杨德民说道,“不知知府大人意下如何?”
“此案是我九江府自大明立朝以来的第一要案,本府认为韩同知言之有理,此案应慎重对待,请圣上派员督办。”杨德民闻言微微颔首,沉声说道。
他和韩安玉已经商量好了,两人一唱一和做给现场的人来看,准备让大家联名奏请永乐帝派员督办李云天的案子,避免给崔辉可乘之机。
这也是无奈之举,总不能上书永乐帝,告诉永乐帝他们怀疑崔辉栽赃李云天,那样的话岂不是成为了大明一个笑话,也使得永乐帝的面子往哪里搁。
“知府大人,下官深有同感,李知县一案现在已经涉及赃银一万两,倘若李知县真的贪污受贿,那么这无疑只是冰山一角,恐怕只有圣上派员督办才能查此案的曲直。”杨德民话音刚落,瑞昌县知县齐万隆就率先站了起来,高声说道。
“下官也是此意。”随后,在座的众位官员们纷纷表明了态度,支持杨德民的做法,一是他们在杨德民面前岂敢有异议,二来也是觉得李云天冤枉,平常的时候李云天与众人私下的关系可非常好,大家自然想着要帮李云天一把。
“既然如此,那么诸位就联名上书,请圣上派员督办此案。”杨德民满意地点了一下头,沉声说道,有了九江府官员的联名奏请,那么永乐帝也有了派人下来督办此案的由头。
“报,湖口县大捷!”就在这时,一名风尘仆仆的衙役急匆匆地闯了进来,双手捧着一卷文书,一边小跑着一边高声喊道,一时间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注意。一
第131章圣裁(三更)
“捷从何来?”杨德民有些疑惑地望着气喘吁吁地跪在面前的那名衙役,心中感到非常奇怪,不要说湖口县了,就是九江府也没有什么事情能称得上“大捷”二字。追莽荒纪,还得上。
“启禀知府大人,按照我们李知县的事先部署,昨天晚上白水镇巡检司、县衙差役和九州商会共千余人,趁着鄱阳湖匪首龙爷五十寿宴之际,一举拿下了匪巢,擒获自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