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38章明智之举

“好,咱们就向西边的山区撤退!”

阿岱大汗没有想到脱欢的心肠如此之狠,竟然用北元士兵来当逃走的垫脚石,不过他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沉吟了一下后面无表情地向阿岱大汗点了点头,言语中显得有些苦涩。

与其被明军俘虏,又或者战死在这里,倒不如想办法返回漠北,这样他们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否则就没有任何希望可言。

而且,阿岱大汗知道,脱欢之所以要让他一同进山区躲避,并不是为他着想,而是想要集合双方的兵力在山区拖住明军,掩护他秘密离开。

阿岱大汗此时也唯有用这个法子来脱身,赤沙山和赤沙城的明军所组成的防线依旧坚固,他已经没有机会从这里突围。

见阿岱大汗答应了他的提议,脱欢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向阿岱大汗一躬身后快步离开,前去布置撤往西部山区的事宜同时安排人手抵御赶来的明军骑兵。

“王爷,阿岱大汗传来了消息,明军援兵已至让咱们准备一下,向西面的山区撤离。”大帐汗**营,一名卫兵急匆匆地进入巴布德亲王的营帐,单膝跪下后向正在与几名将领议事的巴布德亲王高声禀告。

“来得如此之快!”巴布德亲王闻言双目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他本以为七天后明军的援兵才能抵达,没想到竟然提前两天赶到。

“王爷,西面的山区是一条死路,一旦咱们进了山区势必受到明军的围剿,届时将逃无可逃。”一名大帐汗国的将领沉吟了一下,面无表情地向巴布德亲王说道。

不仅如此,大帐汗国的军队并不适应关西的山地作战,因此进入山区后战斗力将大减,成为待宰的羔羊。

“王爷,卑职怀疑阿岱大汗此举的意图。”随后,另外一名大胡子将领神情严肃地望着巴布德亲王,“进入山区表面上看起来暂避了明军锋芒,实际上是一条死路,终究会被明军围剿殆尽。”

“你是说,阿岱大汗准备趁机逃走?”巴布德亲王立刻明白了大胡子将领话里的意思,眉头紧紧皱着,很显然阿岱大汗和脱欢都不会投降大明,更不会自寻死路,所以这番举动的动机令人怀疑。

“山区内不利于大军行进,但如果阿岱大汗和脱欢太师率领少数人走山路,还是能够穿过这里的山脉抵达北面的草原!”

大胡子将领肯定地点了点头,除此之外他实在想不出阿岱大汗和脱欢太师此举的意图,大明实力雄厚、物资充裕,有的是时间陪北元在山里溜达,一旦北元粮草不济那么将不战自溃。

“王爷,卑职等人一定会护送王爷平安返回汗国。”巴布德亲王脸上的神色顿时变得无比凝重,见此情形最先开口的那名将领沉声说道,只要能把明军拖在山里一段时间,那么巴布德亲王就有机会带着随从穿过山脉前去北方的草原。

“本王要是就这么走了,如果对得起汗国?又如何向大汗交待?”巴布德闻言不由得苦笑了一声,他清楚那名将领的好意,不过独自逃命的事情他还是干不出来,他身为王爷岂能抛下大帐汗国的将士?

离开大帐汗国时,巴布德手下有十万大军,如今在赤沙山和赤沙城血战五日手中的士兵只有两万余人了,进攻赤沙山明军的大帐汗国士兵不足万人,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大帐汗国的大汗交待。

“王爷,依卑职所见,现在明军已经掌控了战场上的局势,咱们不如降了吧,这样才能保住剩下的将士们。”

那名大胡子将领见巴布德亲王不想独自逃生,迟疑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说道,“据卑职所知,明军对俘虏一向优待,只要咱们向大明皇帝认罪,那么以大明一贯的博大胸怀很可能会放咱们回汗国。”

巴布德闻亲王言眼前顿时一亮,虽说投降是一件令人感到耻辱的事情,但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

来到大明这么长时间,巴布德亲王对大明也有了不少了解,知道大明乃东方的天朝上国,对各藩属国一向礼遇有加并且非常宽容,因此要是他能向大明的皇帝请罪,十有**会被大明的皇帝放回去,以彰显大明的大国风范。

“王爷,明军骑兵转瞬即至,王爷要尽快下决断!”大胡子将领见巴布德亲王并没有反对向大明投降,知道巴布德亲王也有此意,因此沉声说道,现在时间紧迫可没有过多的时间给巴布德亲王考虑。

“你派人去见明军将领,本王愿降。”巴布德亲王的脸色变了几变,然后环视了一眼现场众将,面无表情地向大胡子将领说道,“另外,派人通知咱们再赤沙山的人,准备投降明军!”

“卑职遵命,这就去办。”大胡子将领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向巴布德亲王一躬身,急匆匆地离开。

其余将领的脸上也都显露出轻松的神色,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他们已经不愿意再打下去了,因为即便是他们战死了也不会改变这场战争的结果。

“大汗,不好了,明军骑兵并没有向赤沙城赶来,而是绕过了咱们奔向了西面的山区,看样子想要堵住咱们进山的去路。”半个时辰后,正当阿岱大汗在军帐中召集所属的将领们议事的时候,一名北元将领火急火燎地赶来,气喘吁吁地禀告道。

“什么?”阿岱大汗闻言顿时怔在了那里,他还以为这些骑兵要冲击北元的营地,万万没想到竟然断了他们的逃走的后路。

“大汗,明军这是摆明了要把咱们围困在这里,等到援兵的大部队一到,咱们可就陷入了明军的包围中。”一名距离阿岱大汗最近、头发花白的将领神情凝重地望着他说道,显而易见明军是想构建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把北元军队都装在里面。

“传令下去,大军就地驻扎,等待本汗军令。”阿岱大汗的脸色变了几变,开口沉声下达了命令,叫停了正收拾东西准备启程进山的北元士兵,如果强行进山的话那些明军骑兵会给北元军队带来灭顶之灾。

脱欢自然也得到了明军骑兵绕过赤沙城奔向西面山区的军报,连忙带着人找阿岱大汗商议,他没想到明军竟然如此之狠,竟然把他们唯一一条活路给堵死了。

“大汗,如果本太师猜得没错,明军是在等待援军大部队的到来,咱们必须要在他们合围之前离开这里。”鉴于目前严重的事态,脱欢面色铁青地向阿岱大汗说道,“今晚咱们必须突围!”

“突围?”阿岱大汗的嘴角闪过一丝苦涩的笑容,如今北上和西进的道路都已经被堵死,而南方和东方又都面临着青龙城和嘉峪关方向的明军援兵,故而要想逃出明军的围追堵截岂是易事。

况且,赤沙城里的明军如今虎视眈眈地盯着北元军营的动静,一旦被其发现北元要撤走,绝对会尾随追杀,遇上明军援兵后北元军队可就要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大汗,臣觉得不宜夜间突围,如今我军与赤沙城的明军血战多日,正是人疲马乏的时候,应该趁机休整一夜,明日一早再行撤离。”这时,一名北元将领沉吟了一下,忧心忡忡地向阿岱大汗说道,“而且,倘若明天遇见明军援兵,士兵们经过一夜行军根本无力再战!”

“太师,你意下如何?”阿岱大汗闻言顿时微微颔首,认为那名北元将领言之有理,反正迟早都会与明军大战一场,不如养精蓄锐为好。

“既然如此那么咱们明日一早就向东突围,与关西的明军相比西北的明军更容易对付。”脱欢向阿呆大汗一躬身将突围的事情定了下来,不过他的眼神有些闪烁,似乎若有所思。

在赤沙城北元军队紧张地准备明日突围事宜的同时,赤沙山前的北元军队也接到了命令,让他们明日一早撤离战场,跟随阿岱大汗和脱欢太师突围。

实际上,阿岱大汗和脱欢之所以会让赤沙山的北元军队撤离,并不是真的想要带他们走,而是希望他们能拖住赤沙城的明军,给其逃走争取时间。

显而易见,赤沙山的北元军队被夹在赤沙山和赤沙城的明军之间,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逃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大汗,脱欢太师率领三千骑兵离开了军营,往西南方而去。”晚上,就在阿岱大汗背着双手在营帐内来回踱着步子的时候,一名北元将领快步进来禀告道。

“脱欢走了?”阿岱大汗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看来脱欢对明天的突围并不看好,故而这才悄悄地率军开溜。

“这个老狐狸!”随后,阿岱大汗一拳砸在了一旁的案桌上,口中恨恨地说道,脱欢这是把他当成了明军的诱饵,如果不是他让人紧紧盯着脱欢的话根本不知道脱欢竟然偷偷逃走。

“大汗,咱们要早做应对。”那名前来报信的北元将领神色焦急地望着阿岱大汗,很显然明天的突围凶多吉少。

“本汗乃大元的大汗,岂可像脱欢这种鼠辈一样弃将士们于不顾?”阿岱大汗沉吟了一下,冷冷地向那名北元将领说道,“这件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以免扰乱军心。”

“臣遵旨!”那名北元将领闻言一躬身,神色显得无比黯然,连脱欢都跑了他们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此时此刻,北元大营西南方,夜幕下,一支北元骑兵风驰电掣地向远处行去。

脱欢面无表情地骑在马上,说实话他也不想当逃兵,可是眼前的战局对北元极为不利,除了逃走外已经别无他法。

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能逃回漠北他就能东山再起,将来卷土重来报仇雪恨。

第1139章自讨苦吃

三天后,赤沙城城门大开,城墙上锦旗招展,义国公张昊和安勇侯牛世豪率领着众将喜气洋洋地齐聚南城城外,准备迎接李云天和周征的到来。

经过三天的激战,企图突围的北元军队被赶来的李云天和周征率军围歼殆尽,宣告赤沙城的战事正式落下了帷幕。

除了率先逃走的脱欢太师外,阿岱大汗等一干北元高层官员或降或俘,悉数被明军所抓。

面对着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明军,北元的军队稍作抵抗就发生了溃败,明军这两三天来一直满世界地抓俘虏,忙得不亦乐乎。

在李云天的命令下,哈尔巴拉已经率领着五千骑兵前去追击脱欢,务必要把这个北元的幕后统治者捉拿归案。

值得一提的是,大帐汗国的巴布德亲王并没有与明军交战,径直选择了投降,他要保留住剩下的大帐汗国的将士。

“来了!”就在张昊和牛世豪谈笑着的时候,迎接的人群中传来了一个惊喜的喊声,远处的路上出现了一支明军的度列,浩浩荡荡地向赤沙城方向行来。

见此情形,在城门前等候着的将领们纷纷兴奋地抬头望了过去,关西的明军即将与西北的明军在赤沙城顺利会师,这意味着持续了三年多的大战正式结束。

李云天和周征并排骑着马,笑着与周围的将领们聊着天,经过这些年来的艰苦奋战大家终于可以松上一口气,剩下的事情就是对付河套地区的敌军。

由于霍尔都大汗已经与李云天议和,河套地区以帖木儿帝**队为主的敌军已经不足为惧,再加上阿岱大汗也已经表示要让河套地区的北元军队投降。

因此,明军中不少将领心里已经想着踏上归途,回家与妻儿老小团聚。

李云天自然清楚将士们的思乡情切,故而准备先解散西北的明军,让军中的将士返回各自的驻地,等河套地区的敌军解决完后再撤走关西的明军。

“拜见王爷。”李云天来到城门时,张昊和牛世豪领着身后的将领躬身行礼,两人现在可谓意气风发,此次出征立下了赫赫战功,回京后必当受到朝廷的封赏。

“诸位大人免礼。”李云天见状微微一笑,亲自下马扶起了张昊和牛世豪,他实现了自己先前的诺言,给了没有参与西征军的两人一展拳脚的机会。

随后,李云天被众人簇拥着进了城,城里的街道两侧早已经聚满了百姓,兴致勃勃地伸长了脑袋望着李云天,谁都想见识一下威名赫赫的忠武王。

李云天骑在马上微笑着向街道边的拥挤的百姓们挥着手,展现出了无比亲民的一面,给赤沙城的百姓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晚上,张昊在城里举行了盛大的酒宴,一是给李云天和周征接风洗尘,二来也是庆贺赤沙城的这场大战。

“岳父,此战之后关西已无战事,如今将士们思乡心切,劳烦岳父明天率军返回西北让将士们各自回营,本王已经给朝廷写好了奏表,朝廷的封赏年内就能发下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李云天笑着向坐在他左下首处的周征说道,关西的局势已经稳定,西北的明军勿需留在这里。

“本公代将士们谢过王爷。”周征闻言微微一笑,向李云天拱手说道,虽然李云天是他的女婿但毕竟是王爷,官场上的尊卑可少不了。

“王爷已经离京许久,如今我军大获全胜,王爷也该回京向朝廷复命。”这时,张昊笑着向李云天说道,李云天在关西待了快两年了京城里肯定堆积了不少公务要处置。

“关西战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本王要留在这里善后。”李云天清楚张昊的意思,于是微笑着回道,“关西是我大明最远的边疆,如今好不容易安稳了下来,本王觉得应该趁此时机好好治理。”

“王爷高瞻远瞩,本公钦佩之至。”听闻此言,张昊不由得向李云天一拱手,郑重其事地开口赞道,如果换做其他人的话肯定巴不得尽快赶回京城给太皇太后和正统帝报喜。

因此,对于忧国忧民的李云天,张昊是打心里佩服。

不仅张昊,大明朝廷里的文武官员们谁不知李云天一心为公,为了大明南征北战不说还要精心治理战后的地方,文武百官中无人能达到李云天的这种为国为民的博大境界。

“禀王爷,有一名北元俘虏自称是翰林院的侍讲,请求见王爷!”就在这时,一名卫兵大步走进了宴会厅,冲着李云天高声禀告。

“翰林院侍讲?”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翰林院的人怎么会出现在北元的军营,而且还是侍讲这样的重要官员,不过随后他就想起了一件事情,向那名卫兵点了一下头,“带他来见本王。”

听闻此言,在场的将领们纷纷面露诧异的神色,大家都想知道是何人如此大的胆量,竟然冒充大明的翰林侍讲,要知道此次西域的战事并没有让翰林院的人参与。

“下官翰林侍讲王奇,见过王爷。”不久后,一名身穿破破烂烂北元服饰、蓬头垢面、头发花白的老头被卫兵领了进来,见到李云天后双目浮现出激动的神色,连忙躬身向李云天行礼。

“王大人,真的是你,本王还以为你遇害了,怎么落得如此模样?”李云天上下打量了那名老头一眼,禁不住起身离开席位,走上前将其扶了起来。

这名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几年前意气风发地前去东察合台汗国,想要以教化化解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战事的翰林院侍讲王奇。

自从王奇进入东察合台汗国去见帖木儿帝国的领军将领后就失去了消息,李云天一直以为他死了,万万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了他。

“他是王奇?”现场的将领们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王奇刚过不惑之年没几年,是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如今怎么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头。

“王爷,一言难尽呀!”王奇闻言顿时触动了伤心事,鼻头抽动了几下后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将心中的委屈和憋闷一股脑的发泄了出来。

“来人,带王大人下去沐浴更衣,好生照料。”李云天见王奇情绪激动,知道他这些年来肯定吃了不少苦,于是向一旁的卫兵沉声吩咐道,准备等王奇心情平复后再见他。

“王爷,王侍讲当日在大殿上阻挠出兵,如今落得这步田地,可谓自作自受。”等王奇被卫兵们搀扶下去后,一名将领开口说道,认为王奇这种书呆子误国误民。

“王侍讲也是为了大明,否则也不会孤身犯险,只不过不清楚战争的险恶而已。”李云天闻言摆了摆手,纠正了那名将领的说法,无论如何王奇去了东察合台汗国,虽然他的做法有些幼稚但也是为了消除战争。

那名将领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没有再言语,当时王奇在大殿上可是对主张出兵作战的李云天颇为无礼,如今李云天给王奇面子他自然也就不再说些什么。

酒宴结束后,李云天召见了王奇,沐浴更衣后的王奇面貌恍然一新,虽然神色依旧憔悴,但是精神明显好了许多。

据给王奇换洗澡水的卫兵禀报,王奇洗完后满满一浴桶的清水变成了黑水,不知道他多长时间没洗澡了。

跟王奇一起来见李云天的还有一名模样还算标致的蒙古女子,是王奇在这里的妻子,同时也是王奇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这名蒙古女子的话恐怕他早就病死了。

按照王奇的讲述,他到了东察合台汗国后就去见帖木儿帝国的统兵将领,结果没说上几两句话就被那名将领给关了起来。

原本,王奇以为帖木儿帝国的将领会遵照“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放他回大明,不过事实令他感到失望和无奈,他被关了几天后就被人拉去到马厩里伺候马匹。

堂堂的大明翰林侍讲哪里干过这种粗活,单单马厩里的臭味就差点没将王奇熏晕过去,可不干活就没吃的,还要受到马厩管事人的打骂呵斥。

王奇原本想宁死不屈,饿死也不在马厩里做事,可挨饿的滋味真的不好受,最终他忍受不了饥饿在马厩里干起活儿来。

值得一提的是,王奇被带到马厩的第一天,他身上由名贵绸缎制成的官袍就被马厩里的人给扒了,扔给了他一件破破烂烂、又脏又臭的衣服,差点没气死王奇。

王奇在马厩里干了近一年,期间大病了几场,由于他是大明派来的使臣,帖木儿帝国的官员得知后让大夫给他治病。

不过,自从明军在黑水城和蓝叶城大败后,王奇就被帖木儿帝国的官员所忽闪了,在帖木儿帝国的官员看来大明在失去了精锐的西征军后根本无法抵抗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的进攻,这样一来王奇也就失去了价值。

王奇的境况一天比一天糟糕,终于再度患病,毕竟像他这样单薄的身子岂能承受马厩的那些粗活。

这一次没人再理会王奇,就在他病得要死之际一个北元将领来马厩选马,其手下的一个仆人见王奇可怜,就悄悄把没人理会的王奇带了出来,经过一番悉心调养后病愈。

那名北元将领的仆人由于对大明有好感,故而就让女儿伺候王奇,成为了王奇的妻子,隐藏了身份后给那名北元将领做事。

随着北元军队在赤沙城被消灭,王奇也被明军俘虏,进而向看守禀明了身份,被人带进城找李云天验证。

李云天知道王奇吃了不少苦头,其身心都受到重创,因此嘱咐他安心休养,届时会有人送他回京城。

这使得王奇万分感激,他原本以为李云天会趁机羞辱他一番,没想到李云天以礼相待,想到以前对李云天的冒犯不由得十分惭愧。

第1140章目光长远

“王爷,大帐汗国的巴布德亲王来了。”王奇走后没多久,一名卫兵进来沉声禀告。

“让他进来。”李云天闻言向那名卫兵微微颔首,大帐汗国与北元不同,距离大明路途遥远,以前又与大明无仇无怨,故而李云天要将它与北元区别对待。

尤为重要的是,大帐汗国不仅面临莫斯科公国和克里米亚汗国的威胁,还与西面的立陶宛大公国有着不少恩怨纠葛,处境并不好过。

与莫斯科公国、克里米亚汗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相比,大明与大帐汗国更有渊源,如果能善加利用的话可以使得大明的势力延伸到乌拉尔河流域。

所以,李云天要召见巴布德亲王,如今巴布德亲王已经见识到了大明的强大,那么要想臣服他想必就容易了许多。

“小人叩见王爷。”巴布德不清楚李云天为何要喊他前来,心中七上八下,见到李云天后忐忑不安地跪下行礼。

“坐。”李云天微微一笑,向巴布德伸手指了一下边上的座椅。

“谢王爷!”巴布德闻言连忙起身局促地坐在了椅子上,神色显得有些紧张,虽然李云天一脸的和蔼,但面对大名鼎鼎的大明忠武王他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携带。

“巴布德亲王,你们汗国距离大明有数千里之遥,如果不是这次的战事本王相见你一面可不容易呀。”让侍从上了茶后,李云天笑着望向了巴布德。

“王爷,我国大汗受到了大元的蛊惑,自不量力出兵南下,实在是罪该万死。”巴布德闻言顿时一惊,连忙站起身向李云天躬身请罪。

“巴布德亲王勿需紧张,本王是有感而发而已。”李云天见状笑了起来,冲着巴布德向下压了压手示意他坐下。

“小人协助大元和西察合台进犯大明,罪无可恕,请王爷降罪。”巴布德并没有坐下而是重新跪了下去,李云天对他越是和善他的心里就越感到凉飕飕的,难道这就是官场上的笑里藏刀?

“巴布德亲王,你虽然有罪但能迷途知返在战场上向我军投诚,也算是将功补过。”见吧巴布德亲王的额头渗出了冷汗,李云天知道他吓得够呛,于是微笑着说道,“在本王看来,大明与你们汗国之间并没有多大的仇怨,所谓冤家宜而解不宜结,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王爷,您的意思是赦免小人的罪责?”巴布德这下听清楚了,不由得愕然望向了李云天,他原本还担心李云天要治他的罪。

“只有皇上能赦免你的罪责,本王如实向皇上禀告你的事情,我大明一向以礼待人,想必皇上届时一定会对你降下隆恩。”

李云天笑着纠正了巴布德的说法,大国之间的交往讲究的是“远交近攻”,大帐汗国距离大明数千里之遥,自然是李云天拉拢的对象。

在李云天看来,与其惩治巴布德和这些大帐汗国的士兵,倒不如将其收为己用,这样一来将使得李云天的影响力抵达乌拉尔河流域。

与大帐汗国相比,李云天更警惕莫斯科公国,别看现在莫斯科公国只是大帐汗国的一个附庸,但假以时日将成为欧亚大陆的一个霸主,李云天不得不防,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中。

“谢王爷。”巴布德听到李云天的这番话后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意识到李云天有意放他一马,连忙给李云天磕了一个头,如此一来他就保住了大帐汗国的那些将士。

“巴布德亲王,你觉得我大明的国力与当年的蒙古帝国相比如何?”等巴布德坐回座椅后,李云天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茶,然后慢条斯理地问道。

“小人觉得大明比当年的蒙古帝国国力要略胜一筹,单单以北方之兵就击败了西察合台和大元的联军,足以展现出令世人莫及的强大军力和财力。”

巴布德闻言沉吟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道,“虽然大明的疆域没有蒙古帝国大,但却拥有无数臣服朝贡之国,比起用武力占领那些国家,以仁德来威服其更加难能可贵,也更加长久,而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去世后就四分五裂!”

“我大明太祖皇帝文治武功,无人能及,如今皇上虽然年幼但却有着不亚于太祖皇帝的宏图大志,既然蒙古帝国能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那么我大明为何不能有如此广阔的疆土?”

见巴布德神色谨慎,李云天笑了笑,意味深长地向他说道,“亲王大人,你觉得大明能否像当年的蒙古帝国一样,也饮马乌拉尔河畔?”

“以大明的国力和军力,必将策马驰骋在乌拉尔河上。”巴布德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慌乱,直到这个时候他终于隐隐约约意识到李云天的用意,心神不宁地回答。

“本王听闻当年的拔都大汗曾经痛饮乌拉尔河甘甜的河水,因此也想献给皇上品尝。”注意到巴布德的脸色变得惊慌后,李云天不动声色地笑道,现在的乌拉尔河还是大帐汗国的领地,巴布德自然会被他的这番话吓一跳。

巴布德闻言没有答话,脸上满是苦涩的笑容,李云天的意思现在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要把乌拉尔河收入大明的版图,当年乌拉尔河可就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打下来的,也因此建立了地域广阔的钦察汗国。

可惜的是,钦察汗国的大汗们并没有守住祖上的基业,以至于不断有地方独立出去,成为了现在的大帐汗国。

“亲王大人,据本王所知你们汗国现在四面受敌,长此以往的话后果可不堪设想。”李云天知道巴布德现在心情负责,故而一边悠闲地品着茶一边看似无意地说道,“如果能得到外力协助的话,想必无人再敢找你们汗国的麻烦。”

“王爷言之有理,如果我们汗国能得到远方的助力那么就能对付四周虎视眈眈的强敌。”

巴布德闻言又是一怔,心中禁不住松了一口气,他开始还以为李云天想要吞并了大帐汗国,现在才知道是想要让大帐汗国臣服大明,成为大明的附庸,于是沉吟了一下后望向了李云天,郑重其事地顺着李云天的话说道,“大明乃天朝上国,小人万分敬仰,定当说服大汗尊大明为宗主,恳请王爷从中周旋。”

“亲王大人尽可安心,我大明皇上向来心胸宽广,一定会成人之美的。”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品了一口茶后向巴布德说道,“亲王大人,这可是上好的雨前龙井,是忠国公从关里带来的,大人不妨尝尝看。”

“怪不得芬香扑鼻,原来是大明的名茶。”巴布德闻言心中顿时安定了下来,看样子李云天好像并不想找其他的麻烦,于是也笑着端起面前的茶杯品了起来,虽然茶杯里是上好的茶叶可他品起来却感到有些苦涩。

在此之前,巴布德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李云天竟然会对大帐汗国动了心思,要知道大帐汗国不仅距离大明路途遥远,而且中间还隔着大大小小的国家,大明如果对大帐汗国有什么想法的话根本就不切实际。

可既然李云天已经开了口,那么巴布德又不得不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因为他知道以李云天之尊是绝对不会说谎的,如此一来大明以后果然要对大帐汗国用心了。

虽然心情无比复杂,但巴布德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大帐汗国如今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表面臣服的莫斯科公国更是阳奉阴违,暗地里对着跟汗国干,使得大帐汗国颇为头疼。

实际上,二十几年前大帐汗国已经跟莫斯科公国打了一仗,虽然那一仗大帐汗国胜了但莫斯科公国的实力却并没有削弱多少。

究其原因,大帐汗国跟帖木儿帝国一样,虽然如狂风般席卷了大地,但随后就会退去并不会在当地久留,负责当地统治的还是先前的贵族,只不过要向大帐汗国和帖木儿帝国臣服效忠而已。

当大帐汗国和帖木儿帝国有足够实力的时候,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和部族自然不敢有所异心,可是一旦大帐汗国和帖木儿帝国衰败,那么其国内被压制的地方势力势必反抗。

之所以会这样,归根结底除了蒙古人太少了外还与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