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曼王现在很好,有本王在绝对不会使得他受委屈。”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着城下温都,此时立在将领中的阿勒和蒙忽已经变了脸色,如果让温都知道安曼王被两人“毒死”的话,那么两人可就要倒大霉了。

“忠武王,不知本将能否见安曼王一面?”得到李云天肯定的答复后,温都的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相信李云天不会信口开河,因此试探性地问道。

“安曼王现在是本王的贵客,不方便见外人。”李云天一口就拒绝了温都,毕竟现在是战争时期他岂会事事让温都满意?

阿勒和蒙忽禁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渗出的冷汗,他们可得罪不起帖木儿帝国,万一要是让温都得知安曼王已死的事情,两人的日子可就要难过了。

“忠武王,后会有期!”温都的心中禁不住感到一阵失望,他知道与李云天没什么好说的,李云天肯定不会投降,因此向李云天一拱手后掉转马头离开。

李云天随即也领着众将下了城楼,城里的士兵们进入了战备状态,使得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很显然,当李云天和温都的谈判破裂后,一场大战已经无法避免。

虽然温都很想拿下敦煌古城,但他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四处寻找材料来打造攻城器械,与青龙城的高墙相比,敦煌古城的城墙要矮上一大截因此足以被云梯够到。

为了给士兵打气李云天也没有闲着,特意去了城里的军营巡查,与将士们同吃同住,提高了士兵们的士气。

温都没有时间陪李云天在敦煌古城里耗着,毕竟他还要率军去酒泉城与霍尔都大汗等人会师,因此七天后下令那些高举着攻城器械的士兵向城墙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城墙上的明军早已经做好了交战的准备,因此等攻城的敌军靠近后立刻万箭齐发,滚石和木料雨点般从城墙上落下,这使得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刹那间就倒下了一大片。

不过,跟在后面的士兵们依旧前仆后继,挥舞着手里的兵器继续冲向了城墙,一场攻城和守城的混战刹那间就拉开了帷幕,惨叫声不绝于耳。

敦煌古城一个环境清幽的小院里,虽然城外战况惨烈,但李云天却若无其事地与林馨、云娜等身边的近卫打着逍遥牌,好像丝毫也没有把明军攻城的影响。

如果搁给别的将领,此时肯定已经跑到城门处前去督战,不好李云天认为城外的敌军短时间内无法攻破敦煌古城,因此并不担心敦煌古城的战局。

一连三天,城外的敌军在各将领的催促下对敦煌古城展开了激烈的攻击,这使得双方都有很大的损失,攻城敌军的伤亡近乎是守城明军的三倍,守城明军所展现出来的超强战斗意志使得温都感到非常意外。

第四天,城外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在温都的命令下原地休整,温都率领着手下的亲卫骑着马绕着敦煌古城转圈,寻找最佳的进攻地点。

李云天也趁着这个机会调兵遣将,一方面对驻守城墙的明军进行轮换,另一方面也加紧拆除城里的建筑物,筹集防守用的石块和木料等物,迎接城外敌军下一轮的进攻。

在李云天和温都的指挥下,敦煌古城的战况堪称达到了白热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攻城方和守城方的损失都迅速增加。

关西有史以来还从没有发生过如此激烈的战事,每当攻城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的士兵们冒着生命危险、付出了重大伤亡后攻上城墙时,总会被城墙上的明军顽强地击败,双方士兵在城墙上展开了疯狂的厮杀,死的时候不少人还纠缠在一起。

李云天很清楚,由于温都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所以他必须要守住城墙,不能让攻城的士兵在城墙上站稳脚跟,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双方的激战一直持续到七月上旬,经过一个月的作战,无论是攻城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还是守城的明军,都已经被战斗折磨得筋疲力尽。

面对迟迟无法拿下的敦煌古城,温都心中暗自着急上火,他知道自己在敦煌古城耗不起,酒泉城的霍尔都汗还在等着他率军前去会师。

对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来说,如果今年无法击破周征设下的兰州防线,那么他们不仅将面临粮草危急,而且也会给大明更多的时间进行整军备战,这是谁都不愿意看见的一幕。

为此,在这一个月来温都用尽了全部的力量去攻打敦煌古城,可惜的是每当攻城的士兵攻上城墙后都会被明军给赶下来。

七月上旬,当又一次攻城失败后,温都在众将的陪同下面无表情地在军营中巡视着,伤兵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

望着神色疲惫的士兵们,温都知道攻城的士兵,无论帖木儿帝国还是北元的人,都已经在战斗中表现得很好,只不过他们遇到的对手比他们表现得更好,使得他们迟迟无法攻占城墙。

“传令下去,让太平指挥使调遣五万人马前来助战,我军务必一举拿下敦煌古城,活捉大明忠武王!”巡视完军营,温都回到大帐后环视了一眼现场的众位将领,面无表情地开口说道。

听闻此言,众将纷纷吃了一惊,温都这样做不仅会使得青龙城外剩余的兵力处于了危险中,而且也无疑承认他主导进攻敦煌古城的失败,这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帖木儿帝国战神来说还是头一次。

温都当然不想这样做了,但是他已经无法再忍受被李云天拖在敦煌古城,为了速战速决唯有冒险调用围困青龙城的兵力前来助战。

在温都看来,经过先前的一番交战后,城里的明军也已经非常疲惫,这时如果有一支生力军加入战局的话,会一举扭转战场上的局势。

至于青龙城的明军,温都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只要能拿下李云天,那么在他看来关西的明军将不战自溃。

对于把李云天当成精神支柱的关西明军来说,李云天的战败或者战死会使得他们陷入到混乱和迷茫中,这样一来就给了温都战胜他们的机会。

另外,温都也相信太平能用五万兵力来跟青龙城里的明军周旋,离开了城墙的保护后明军的威胁将大大降低。

随着温都下定决心,前去给太平传递调兵公文的传令兵连夜出发,风驰电掣地向青龙城方向飞奔而去。

温都知道,由于时间紧迫,这次将是他最后一次进攻敦煌古城的机会,一旦失败的话将灰溜溜地前往酒泉城,他的名声将受到巨大的损害。

第二天,负责青龙城围城事宜的太平收到了传令兵送来的公文,对温度的这个决定感到万分震惊,万万没有想到一向孤傲的温都竟然也有求援的时候。

与此同时,太平也感觉到了敦煌古城战斗的惨烈,如果不是情非得已的话温都绝对不会向他求援。

自从温都率军前去追击李云天后,围困青龙城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主将就成为了太平。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用围困来形容当前的局势,因为太平手中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围城,充其量是与城内的明军进行对峙。

太平知道敦煌之战的分量,温都之所以会在敦煌古城浪费这么多时间,其目的就是为了抓住李云天,如果失败的话对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军队士气的打击事小,尤为重要的是放虎归山,让李云天腾出手来继续对付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

因此,天平接到温都的求援公文后没有犹豫,当天晚上就令军营里的五万人马悄悄撤离,为了迷惑青龙城的明军故意留下了那些空营帐。

青龙城里的鲁民恩并不知道李云天与温都在敦煌古城激战,也没有发现太平趁着夜色悄悄地将兵力撤走,谁能想到温都会向太平求援?

不过,令鲁民恩和太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太平调走军营中的五万人马时,一道黑影来到了青龙城的城墙下,冲着城墙上射了一箭,然后快速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第1107章星宿暗探

青龙城,鲁民恩府邸。

“爵爷,城下射来了一封箭书,上面说忠武王在敦煌古城与温都大战,温都为了攻下敦煌古城向城外军营的太平求援,太平现在正趁着夜色把五万兵力撤走,如此一来城外的敌军仅剩下五万!”

鲁民恩正搂着幽兰酣睡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沉声向他禀告道。

“哦?”听闻李云天在敦煌古城与温都激战,以及太平趁夜撤走五万兵力导致城外的敌军军营中只剩五万兵马时,在床上躺着的鲁民恩噌地就坐了起来,冲着门外问道,“箭书是谁射来的?”

“上面没有署名,只是……只是画了一个山羊的羊头,上面还有几个卑职看不懂的字符。”门外的人声音变得有些奇怪,低声回答。

“山羊?”鲁民恩先是一怔,随即脸上流露出惊喜的神色,“鬼金羊!一定是鬼金羊!”

“鬼金羊?”这时,睡在鲁民恩身旁的幽兰被惊醒了,揉了一下惺忪的睡眼后狐疑地问道,不清楚鲁民恩说的是什么。

鲁民恩来不及向幽兰解释,连忙下床打开了房门,从门外立着的一名骁武军武官手里接过了一张卷在一起的纸,点燃了屋里的油灯后一脸兴奋地查看了起来。

“爵爷,这个鬼金羊是何人?”幽兰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来到鲁民恩的身旁,饶有兴致地望着纸上最后画着的一个山羊的羊头上,边上还有她看不懂的字符。

“王爷以前曾经向外面派出去过二十八名暗探,以二十八星宿给其命名,如今写这封信的人就是其中的鬼金羊。”鲁民恩闻言微微一笑,低声向幽兰解释道,“王爷离开青龙城前曾经告诉我,他在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安插了一共四名暗探,关键时刻那些暗探很可能会送出重要的情报来!”

“如此说来,城外的敌军现在只剩下五万?”幽兰这下明白了怎么回事,心中对李云天是万分敬佩,竟然未雨绸缪提前在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安插了暗探,随后惊喜地望着鲁民恩。

“既然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么本爵自然不会放弃!”鲁民恩微微一笑,将幽兰揽在了怀里,意气风发地说道,“现在王爷在敦煌古城苦战,正是需要帮手的时候,等本爵灭了城外的敌军后即刻挥师前去救援。”

“爵爷,这份情报会不会是假的?”幽兰见鲁民恩一副跃跃欲试的神色,知道他早已经在青龙城里待够了,这次终于有机会出城作战肯定万分期待,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关切地说道,“忠武王军事造诣无人能及,岂会被温都围困在敦煌古城?”

“夫人,二十八星宿对王爷的忠诚毋庸置疑,而且这个署名的特殊符号只有其本人才知道,外人无法得知。”

鲁民恩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幽兰的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于是笑着说道,“有一件事情本爵现在可以告诉你了,王爷这次来关西之所以没有带援军,是因为王爷让援军去远征漠北,前去端北元的老巢,按照约定远征漠北的军队即将抵达关西,王爷应该是为了拖住温都这才以身为饵固守敦煌古城!”

“原来是这样!”幽兰还是第一次得知如此惊人的内幕,一脸震惊地望着鲁民恩,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李云天的胆子如此之大,竟然在关西缺少兵力的情形下让援军去远征北元在漠北的老巢,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王爷乃大明的中流砥柱,更是骁武军的灵魂,一定不能出事,本爵无论如何都要前去救援。”鲁民恩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其事地向幽兰说道。

“幽兰相信爵爷一定会给王爷解围。”幽兰见状不由得宛然一笑,将脸颊贴在了鲁民恩的脸上,云娜如今也在敦煌古城所以她自然希望鲁民恩能协助李云天击败温都等人,更何况李云天还是她和云娜的救命恩人,自然不希望李云天出事。

不过,要想前去给李云天解围也并不容易,鲁民恩首先要过城外的太平这一关。

虽然太平调走了五万人马,但手里还有五万兵力,要想击败他们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太平的主力部队都在这里面,他可不会把自己的嫡系送到敦煌古城去送死。

因此,鲁民恩要想打好这一仗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李云天和白安等人已经带走了青龙城的主力部队,他手里虽然有近十万明军,但其中的五万人是李云天去年秘密从嘉峪关调来的卫所军。

虽然这些卫所军在青龙城接受了严格的训练,战斗力和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参与这种大规模作战还是第一次,能够在交战中顶住太平手下部队的攻击就显得异常重要。

现在已经没有时间让鲁民恩去判断那些从嘉峪关来的卫所军能否打好这一仗,他必须相信这些卫所军会完成任务。

第二天上午,鲁民恩召集了城里的高级将领进行议事,把李云天在敦煌古城与温都激战,以及太平分兵去增援温都的事情告知了众人,使得现场轰一下就骚动了起来,谁也想不到外面的战局竟然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

面对受到重兵围困的李云天,在座的将领们自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派兵前去增援,谁也不愿意看见李云天在敦煌古城战败。

所以,对于青龙城的明军将领来说,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搬开挡在他们前方的大石头,击败太平所率领的敌军。

为了能一举击溃城外的敌军,鲁民恩准备动用城里的十万明军围攻太平的人,用人数上的优势来速战速决,他可没有时间跟鲁民恩在这里消耗。

鲁民恩手里所倚重的是,是五万由骁武军、西征军和关西军组成的混合部队,这些人足以跟太平手里的部队发生对战,而剩下的五万卫所军就负责锦上添花。

由于青龙城的正规军都被鲁民恩调来参战,故而青龙城的防守重任就落在了青龙城民团的身上,鲁民恩对民团非常放心,足以用来守城。

随着鲁民恩作战计划的下达,青龙城明军的各个将领纷纷到营地动员备战,而民团的人也被召集起来,领取武器后登上城墙接手了青龙城的防务。

对鲁民恩来说,此战与太平的这一仗他不仅拥有战斗的主导权,还拥有优势的兵力,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输,而且也输不起。

午夜时分,天地间万籁俱静,青龙城笼罩在了一派沉寂的夜色中。

忽然,青龙城的东门和西门同时打开,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在夜幕中快速向城外的两个敌军大营推进。

自从温都率领大军追击李云天后,青龙城外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的大营就只剩下东、西两个,每个大营约五万人。

其中,西面的大营是北元军队的驻地,而东面的大营是帖木儿帝国大营的驻地。

这次太平派往增援温都的部队中,有四万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和一万北元的士兵,故而东城外的帖木儿帝国大营里只剩下一万人马。

“敌袭!敌人来袭营了!”明军距离城外的两个大营一半路程的时候,相继被埋伏在暗中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哨兵发现,纷纷敲响了手里的铜锣,骑着马往军营的方向疾驶而去。

“杀呀!”见偷袭已经被发现,明军的士兵们顿时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喊杀声,如猛虎下山般挥舞着手里的兵器向敌人的营帐冲去。

“怎么回事?”睡梦中的太平被明军的喊杀声惊醒,禁不住起身走到帐外,他的神智还有些模糊,于是冲着门口侍立的卫兵喝道。

“枢密使大人,好像城里的明军来袭营了!”营帐外守着的卫兵相互对视了一眼,一名卫兵向太平一躬身,沉声回答。

“袭营?”太平闻言禁不住怔了怔,随后使劲摇晃了一下脑袋使得其保持清醒,面色铁青地下达了命令,“命令全军迎敌,务必将来犯之敌击退!”

说着,太平急匆匆走进帐内,在两名卫兵的帮助下开始穿戴甲胄,他现在的脑子里乱糟糟的,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明军竟然敢出城偷袭,要知道他们在此之前可一直当缩头乌龟,避而不战。

与此同时,太平心中也暗暗叫苦,他并不担心自己的这个大营,而是忧心东城外的帖木儿帝国士兵的大营,整个大营里只有仅仅一万人马,一旦让城里的明军知道那些消失的士兵前去敦煌古城增援温都,那么明军绝对调集兵力来对付他,届时态势可就糟糕了。

因此,太平想要集中力量用最快的速度击败偷袭他所在军营的明军,然后再去围剿偷袭帖木儿帝国士兵军营的明军,这样一来城里的明军就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令太平感到震惊的是,虽然他调动了手里的主力进行反击,但北元士兵的阵线还在是明军犀利的攻势下不断后撤,别说击败明军了,那些北元士兵被对方逼得不断后退。

很快,太平就愕然意识到,明军这次既然同时进攻北元和帖木儿帝国的军营,不过将北元兵的军营当成了主攻的目标,进而集中了优势兵力来进行攻打,使得他手下的北元兵被牢牢地压制住了。

太平不清楚明军为何要这样做,他知道青龙城的兵力有限,难道他们就不怕帖木儿帝**营的士兵击败了那些进攻的明军后就势杀进城里?

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容太平有过多地考虑,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指挥手里的部队如何从这场不利的战事中脱身。

第1108章援军赶至

青龙城的战事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结束,北元兵军营和帖木儿帝国士兵军营先后被明军攻克。

太平率领着一万多残兵败将仓皇向敦煌古城的方向撤去,从明军的凌厉的攻势中他已经意识到明军好像知道帖木儿帝**营空虚,故而集中兵力攻打北元军营,这令他感到万分震惊。

面对逃走的太平,鲁民恩虽然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太平根本就没有恋战的意思,而他又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包围。

此次一战,青龙城的明军大伙全胜,除了逃走的太平等人外其余人非死既俘,歼敌近四万人,是大明在关西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虽然取得了大胜,但鲁民恩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庆贺,因为敦煌古城的战斗才是关西最为重要的一场,所以经过一夜的修正后他亲自率领五万人马向敦煌古城的方向奔去,准备驰援在敦煌古城孤军奋战的李云天。

与此同时,敦煌古城南门外黑压压地聚满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士兵,气氛异常萧杀,只等温都一声令下就向敦煌古城发动攻击。

太平派来的援军昨天下午抵达的敦煌古城,这使得温都手里有了充足的兵力,他准备一鼓作气攻克敦煌古城,活捉李云天。

此时此刻,温都在众将的簇拥下立在一个山丘上,远眺着敦煌古城城墙上严阵以待的明军士兵和西域仆从军士兵,脸色异常严肃。

说实话,温都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那些原本胆小如鼠的西域仆从军士兵会给攻城的士兵带来麻烦,他们就像是疯了一样拼命厮杀,也不知道李云天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如果不是那些西域仆从军的话,恐怕敦煌古城就要陷落了,正是那些西域仆从军的加入使得温都手下的士兵每次都只能止步于城墙,无法向前一步。

李云天立在南城城门楼上,微微皱着眉头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士兵,与前些天相比温都手下的军队数量明显增多了不少,看来他把围困青龙城的军队调来了一些,除此之外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在关西已经没有能抽调兵力给他的地方。

随着那些援军的到来,李云天知道敦煌古城之战最为艰难的时刻即将来临,如果不能抵挡住城下军队的冲击,那么敦煌古城可就要被攻破了。

李云天也有援军,那就是被他派去北征漠北的张昊率领的部队,这支部队是李云天用来对付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主力,现在已经快七月中旬他们还没有抵达关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如果太晚的话他就拖不住温都,届时周征的兰州防线可就岌岌可危。

“杀呀!”就在李云天暗自琢磨着张昊等人何时能赶来的时候,温都伸手冲着敦煌古城的方向一指,在城前列队的那些士兵就抬着云梯等攻城器械呐喊着冲向了城墙。

李云天见状不由得摇了摇头,从温都摆出来的架势来看,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死在这敦煌古城里。

作为温都的对手,李云天很清楚,在关西耗费了大量时间的温都此时已经没有退路,唯有集中力量攻下敦煌古城才能向霍尔都汗交差,也才能恢复昔日的名誉。

随后,李云天起身离开了城门楼,回到了他在城里的住处,暗自等待着战事的进展。

李云天不可能在敦煌古城死撑下去,这样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的任务是拖住温都,现在看来已经圆满达成目的,温都不仅推迟了前去与酒泉城与霍尔都汗会合的时间,而且还在攻打敦煌古城的时候折损了不少兵力。

因此,李云天不得不琢磨后路,为此他已经让人暗自移开了敦煌古城西边城门处的障碍物,万一敦煌古城内形势危急他可以率军撤出城去,前往西面的阳关,那里不仅有着坚固的城防还有两万明军,足以令温都知难而退,徒呼奈何。

尤为重要的是,阳关距离敦煌古城的距离并不算远,李云天有足够的机会在温都的追兵追上前进入阳关。

“王爷,敌军已经攻上了南城城墙,我军与其进行激战,已经陷入僵持阶段!”中午,李云天正在房间里慢条斯理地翻阅着手里的一本古籍时,一名卫兵急匆匆前来禀告。

李云天微微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他从外面传来的交战声响中已经清楚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冲上了南城城墙,一场激战不可避免。

“禀王爷,城西出现一支约三万人的敌军,堵在了西城城门前,并摆出了防御阵型。”那名卫兵退下后不久,林馨快步走进了房间,娇声说道。

“什么?”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怔了一下,随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这个情况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看来温都已经猜到了他要去阳关,因此提前做出了准备,挡住了他前往阳关的道路。

“没想到他连玉门关的守军都给调来了。”经过最初的错愕后,李云天沉吟一下,苦笑着向林馨说道,“看来咱们这次遇上了麻烦。”

“王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卑职就不相信那些玉门关的守军能挡住我军前进的脚步。”见李云天的神色变得凝重,林馨不由得意气风发地说道,只要能把李云天安全送出去那么就是她和城里明军的胜利。

李云天闻言心中顿时一暖,他清楚林馨的意思,想要护送他杀出一条血路,不过这并不是他所希望看见的。

从目前的局势上,李云天意识到自己先前对温都有些轻视了,故而给了温都可乘之机,从玉门关调兵参战。

“其实,咱们还有一路援军,如果他们能及时赶到的话,咱们就能告别当前的困境。”说实话,李云天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向林馨说道。

“还有一路援军?”林馨闻言双目顿时流露出意外的神色,她并不知道李云天口中的援军指的是什么,难道李云天还有什她不知道的杀手锏。

李云天并没有告诉林馨他口中的那一路援军的身份,而是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好像在考虑什么事情,林馨见状退了出去,以免打扰了李云天的思绪,心中暗自猜测着李云天口中的援兵指的是谁。

此时,南城城门外的一个阴凉处,温都神情严肃地望着城墙上厮杀在一起的明军和帖木儿帝国、北元的士兵。

令温都感到欣慰的是,由于他手下的士兵源源不断地通过云梯爬上城墙,这使得城墙上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士兵们逐渐站稳了脚步,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意味着明军将无力反击,而一旦占有了城墙那么就等于攻破了城池。

“将军,我军在城墙上立足已稳,看来这敦煌城已经是咱们的囊中之物。”望着城墙上的激烈厮杀,一名立在温都身旁的帖木儿帝国将领不由得开口笑着说道。

“大明的忠武王阴险狡诈,在没有攻占敦煌城前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与那名将领不同,温都则显得小心谨慎,摇了摇头后说道,在李云天面前他不知为何有一种你那以言语的压抑。

“将军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忠武王这次是插翅难逃,除非天上掉下来大明的援军!”另外一名帖木儿帝国的将领闻言不以为意地笑道,他觉得温都太过谨慎了,已经有些不像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帖木儿帝国战神。

“哈哈……”周围的将领闻言顿时大笑了起来,很显然,关西地区已经没有大明的援军,至于青龙城的人,即便想要前来救援也要先过太平这一关,他们并不认为一直躲在青龙城的明军敢贸然挑衅城外的太平等人。

“杀呀!”就在那些将领肆无忌惮地笑着的时候,身后的西南方忽然传来了一阵沉闷的喊杀声,地面也微微颤抖了起来,似乎有无数的人马向这边奔来,这使得那些将领的笑声嘎然而止,纷纷好奇地扭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温都顿时脸色大变,很显然,从西南方奔来的这些人并不是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人,因为他并没有再调其他的兵力。

因此,这就只有一个可能,来的那些人是大明的援军,可现在关西都在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控制下,大明的援军真的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不成?

与此同时,敦煌古城内。

“我终于知道王爷说的援军是谁了,关西的明军除了王爷外还有白侯爷和忠义王在与敌军周旋,据悉追他们的敌军有五万,双方兵力相当,白侯爷和忠义王应该能轻松应对。”

柳眉微蹙的林馨想到了李云天所说援军的身份,禁不住一拍桌面做了起来,她刚才把关西的人物都捋了一遍,想起了白安和脱欢帖木儿等人,近来公务繁忙她差一点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白侯爷和忠义王如果能及时赶回来的话,敦煌城的战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双手支着腮坐在林馨对面想着心事的云娜闻言面色一喜,禁不住开口说道。

“王爷与他们有过约定,让他们最迟七月份回来,想必白侯爷和忠义王现在正在返程的途中,只要咱们再坚持几天的话说不定他们就到了,届时就能接应王爷离开!”林馨的脸上禁不住闪过兴奋的神色,白安有五万大军,肯定能杀出一条血路救出李云天,只要李云天没事的话她也就安心了。

第1109章整军备战

敦煌古城西北处的一个山坡上,白安和脱欢帖木儿骑着马并排而立,遥望着被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士兵攻打的敦煌古城,脸上的神色显得有些严肃。

数月不见,白安和脱欢帖木儿不仅瘦了一圈,而且皮肤也变得黝黑,不过两人的精神非常好,双目炯炯有神。

“希望咱们来得及。”白安率先打破了现场的平静,望着一眼敦煌古城后不无忧心地望向了脱欢帖木儿,他已经知道李云天在敦煌古城的事情,也知道温都已经强攻了一个多月,摆出了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放心,吉人自有天相,王爷的命大着呢,绝对不会出事。”脱欢帖木儿顿时摇了摇头,开口安慰着白安。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温都还没有攻占敦煌古城,这意味着李云天的人身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