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非有人陷害老爷收受了贿赂,否则他们没有办法对付老爷。”陈凝凝此时已经稳定了情绪,面罩寒霜地把后面的话接了下来。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陈伯昭觉得言之有理,抬头看向了陈凝凝,虽然他是陈凝凝的老爹,但陈凝凝是李云天的三夫人,这种场合下他自然要先听陈凝凝的意思。
“他们肯定会来查家里的帐。”陈凝凝的柳眉微微蹙了蹙,娇声向陈伯昭和郑贵说道,“爹,郑叔,对方来者不善,在没有确定好形势前,家里的帐千万不能落在外人的手里。”
“还有,商会的帐也要妥善看管,他们绝对不可能放过商会的帐。”郑婉柔闻言,随后补充了一句。
陈波昭和郑贵知道事关重大,不敢怠慢,随后急匆匆离开,做相应的布置去了。
“三姐,你说老爷能挺过这一关吗?”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郑婉柔忧心忡忡地问道,要知道李云天此番面对的可是巡按御史,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吉人自有天相,老爷一定会平安无事的。”陈凝凝神情凝重地回答,现在李云天和周雨婷在瑞昌县,绿萼又被巡按御史衙门的人带走,李家剩下的人中数她最大,她万万不能慌乱,扭头吩咐一旁的丫环,“去,把赵巡检请来,不要让别人知道。”
“三姐,老爷这一出事,两天后的剿匪怎么办?”等丫环离开,郑婉柔关上房门,一脸担忧地问道。
知道李云天要趁着龙爷五十大寿的时候袭击龙爷匪巢的人寥寥无几,湖口县现在除了赵华、杨云贵、李满山和李大牛外,就只有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清楚这件事情。
如今李云天忽然之间出了事情,那么对袭击龙爷匪巢的行动绝对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一旦失去了这个机会,李云天就很难将龙爷这伙水匪聚歼,留下无穷的后患。
“无论如何,都要把那些水匪给剿了。”陈凝凝银牙紧咬,一字一句地说道,现在剿灭龙爷一伙儿不仅仅是为了白水镇未来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一场剿匪大捷能给李云天带来无形的帮助。
因此,她这才要把赵华喊来,赵华手里握着的白水镇巡检司是此次剿匪的主力,千万不能出什么岔子。
“两位夫人放心,大人待卑职恩重如山,卑职这一辈子跟定了大人,绝对不会辜负大人。”赵华得知了李云天可能出事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冲着陈凝凝和郑婉柔一拱手,郑重其事地说道。
赵华很清楚,在外人的眼中他是李云天的人,俗话说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李云天出事的话他就失去了靠山,他即使不被牵连到那么迟早也要被人收拾,进而失去巡检的位子。
所以,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追随李云天,以陈凝凝和赵婉柔马首是瞻,跟陷害李云天的人斗到底。
赵华的表态使得陈凝凝和赵婉柔倍感欣慰,只要赵华能稳定住白水镇巡检司的军心,那么剿匪一事就成功了一半。
下午,白水镇陈府。
前院会客大厅,八字胡大汉等几名巡按衙门的差役坐在那里喝着茶,等待着陈凝凝和陈伯昭回来。
“头儿,我觉得不对劲,是不是消息泄露了?”一名操着京城口音的大汉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放下茶杯向八字胡大汉说道。
“稍安勿躁。”八字胡大汉品了一口茶,冲着那名大汉摇了摇头。
崔辉来江西的时候从京城带了一些随从,这些随从以八字胡大汉为首,是他最为信任的手下。
这次秘密诱捕李云天家眷的事情只有那些随从知道,连巡按衙门里的那些本地当差的差役都不知道,因此不可能泄露消息。
在县城外酒楼里把纸条塞进掌柜胸口处衣服里的壮实差役坐在八字胡大汉斜对面的位子上,见两人在那里窃窃私语,脸上流露出一丝轻松的神色,看来陈家的人已经事先得到了他的示警,否则不可能这么长时间都不来见他们。
八字胡大汉万万也想不到,壮实差役会暗地里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向陈家通风报信,更想不到他这么做的缘由。
表面上看起来,在南昌城土生土长的壮实差役与李云天没有丝毫的瓜葛,可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九江府彭泽县赵家堡赵老爷的外甥,赵燕的表哥。
李云天在李清一案上对赵家是颇多照顾,不仅以赵燕也是受害者为由,巧妙地化解了赵家和李家的这段恩怨,而且还保全了赵家的颜面,赵家上下对此无不万分感激。
来湖口县办这个案子前,壮实差役无意中听见了八字胡大汉等人的诱捕计划,心中大吃了一惊,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赵家得了李云天这么大的恩惠,那么他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李云天的家眷被诱捕走。
虽然壮实差役从没有见过李云天,但是也听赵家堡的赵瑞和赵福来南昌城的时候说过李云天的事情,知道他是一个好官。
故而,壮实差役决定铤而走险,帮助李云天一把,他不知道如何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因此匆忙写了那张纸条带在身上,找了一个机会给了酒楼的掌柜,进而使得陈凝凝和郑婉柔有了准备。
或许,一饮一啄之间自有定数,按照佛门的说法,李云天在办李清一案时,已经种下了今日的因果。
“军爷,我家大人的情况如何?”不久后,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陈伯昭快步走了进来,一脸焦急地问道。
“李知县伤势严重,不知道陈小姐何时才能回来,晚了的话恐怕……”八字胡大汉站起身,不动声色地说道。
“在下已经让人乘船出湖去寻找小女。”陈伯昭摇了摇头,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叹了一口气后自言自语道,“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万一有什么意外,让她们母子以后怎么过。”
八字胡大汉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陈家还不知道李云天出事的消息,希望能尽快把陈凝凝和郑婉柔找来。
陈伯昭坐在那里长吁短叹,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事务,此时的举动不过是来迷惑八字胡大汉等人。
傍晚时分,数艘大船停在了白水镇码头,一群持枪佩刀的军士从船上蜂拥而下,在码头值守的白水镇巡检司的一名总旗见状连忙迎上去查问。
所为总旗,指的是明代的军事编制,五十人为一总旗,只不过巡检司的总旗与卫所的总旗不一样,只有一个头衔,没有品级。
“本官乃巡按御史衙门长史许成,奉巡按御史大人之命,率临江府临山巡检司前来执行公务。”从船上下来的人中,领头的是一名身穿从七品官袍的中年人,把手里的一份公文冲着那名总旗一晃,神情严肃地说道。
总旗见状不敢怠慢,连忙侧身闪开让许成领着人进了镇子,招来一名军士向赵华汇报后,带着几名军士紧紧地跟在后面,想知道这些人想要做些什么。
进了镇子后,许成一挥手,那些临山巡检司的军士立刻分成了三队,在巡按御史衙门的人率领下,分别向陈府、郑宅和九州商会扑去,看样子事前已经掌握了镇里的布局。
许成去了陈府,见到陈伯昭后面无表情地宣布陈家涉及到了李云天贪墨一案,要求查封陈家的账目,并且要带走他进行审查。
“这位大人,实在是不凑巧,家里的账目一直都有犬子保管,犬子去了金陵,在下也不知道那些账目在哪里。”陈伯昭早就料到了这一幕,故作无奈地向许成说道。
许成自是不相信,以为是陈伯昭的搪塞之辞,御史让陈伯昭带着他去了帐房,到了后诧异地发现果然所有的账目都不见了。
不仅如此,郑宅和九州商会的账目也全都不在,而且也都找了理由来敷衍。
许成顿时感觉事态有些不妙,意识到可能泄露了消息,于是气急败坏地抓了陈伯昭和郑贵以及九州商会的一些商人,想要带着他们离开。
到了码头,许成惊讶地发现,白水镇巡检司的军士已经列阵相待,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赵诚面无表情地立在前方,身后的弓弩手和弓箭手摆好了攻击的姿态,神情严肃地瞪着他们,空气中充满了一股萧杀的气息。一
第123章亡羊补牢
“前方拦路者何人?竟然敢阻挠巡按御史衙门办差?”许成感觉到白水镇巡检司的人来者不善,走上前冷冷地向赵华喝道。追莽荒纪,还得上。
“本官是白水镇巡检司巡检。”赵华丝毫不为所动,神情冷峻地望着许成,“既然是巡按御史衙门办差,那么可有凭证?”
“这是巡按御史大人亲自下达的公文。”许成不动声色地取出崔辉签署的抓人的命令,冲着赵华晃了一下。
“然如此,那么请这位大人把抓走之人的名单列出来交给本官,本官也好向上司交待。”赵华抬了一下右手,他身后的弓弩手和弓箭手就放下了手里的武器。
“来人,点验人数。”许成想了想,高声下达了指令,以免节外生枝。
其实他懒得理会赵华这个小小的巡检司巡检,巡按御史衙门办案的时候不要说微不足道的巡检司,就是县衙和府衙的人也不敢多嘴。
不过,白水镇巡检司的军士全副武装地守在那里,一眼望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看上去很不好招惹的样子,万一发生冲突的话后山巡检司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况且赵华的要求合情合理,赵华身为白水镇巡检司巡检,有着守护地方的职责,自然不可能无视许成呼啦啦地抓走一群人,届时出什么事情的话他可就无法交待了。
因此,从地方治安的角度考虑,赵华此举并无不妥之处,巡按御史衙门的人理应给他一个交待。
平常巡按衙门抓人,地方上的官员们避之唯恐不及,哪里敢对他们提出什么条件,可是要是遇上那些“愣头青”,巡按衙门的人也没有办法。
赵华摆了一下手,几名巡检司的军士就过去协助清点人数,他这样做纯粹是给许成添堵,反正许成是跟着崔辉从京城来的,一年的时间一到就要回京城,他才不怕得罪此人。
清点完了人数,赵华手下的军士让开了道路,许成领着人上船急匆匆地离开,赶去了彭泽县,然后经由彭泽县连夜前往瑞昌县。
路上,许成的脸色阴沉着,虽然抓了陈伯昭和郑贵等人,但是陈凝凝和郑婉柔却跑了,那些账目也不翼而飞,故而他的这次行动可谓失败。
他实在是想不透,究竟哪个地方出了岔子,使得陈凝凝和郑婉柔竟然提前得知了消息,心中不由得感慨,看来李云天这两年在九江府经营得风生水起,竟然使得如此绝密的情报都能泄露。
李云天因为贪墨被巡按御史抓起来的消息因为许成的到来迅速传遍了白水镇,这件事情来得太过突然,使得镇上的居民们顿时陷入了恐慌中,市面上风声鹤唳,流言四起。
赵华让白水镇巡检司的军士上街维持秩序,明确告诉镇上的人李云天受人陷害,朝廷一定能还李云天一个清白。
受到震动最大的人莫过于那些在白水镇交易市场里经商的商贾,李云天要是出事的话,这个交易市场可就完了,没人看好他的前景。
面对着神情紧张地前来巡检司打探消息的客商们,赵华只问了一句,问他们平常有谁给李云天行贿过,是否又因为没有给李云天好处而受到刁难。
商贾们闻言顿时面面相觑,随后悻悻地散开,不仅李云天,就连县里的官吏和地痞都不敢来白水镇惹事,他们有人曾经想行贿,结果竟然被婉拒了,这也使得他们安心在这里做生意。
换句话来说,李云天所谓的贪墨,十有yankuai是被人陷害的,这使得他们不由得稍稍安心。
第二天,李云天的事情迅速传遍了整个湖口县,使得全县哗然,谁也不相信李云天这么好的官会贪墨,有谁见过贪官会大兴水利、修桥铺路的,早就把钱装进自己口袋里了,故而认为他必是遭奸人陷害。
一些乡老想领着人去瑞昌县给李云天请命,结果在县界被县衙的差役拦了下来,好说歹说一番,以他们去了将使得李云天处境更加糟糕为由,好不容易把他们劝了回去。
县衙的差役自然不敢擅自劝回那些乡老,这是陈凝凝和郑婉柔的意思,现在事态未明,一旦那些村民们去了瑞昌县,被心怀叵测的人挑起了事端,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李云天、周雨婷和绿萼都不在,湖口县此时已经唯陈凝凝和郑婉柔马首是瞻,两人暗中掌控着湖口县的局势,以免事态被激化。
就在湖口县县衙的人苦口婆心地劝着那些乡老的时候,瑞昌县县衙,崔辉已经开堂审理李云天贪墨一案。
得知消息的县城百姓蜂拥前来,把县衙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就连周围村镇的人也赶了过来,大家都想看看名震九江府的李云天是否真的是一个贪官。
瑞昌县县衙的差役和巡检司的军士已经全部被齐万隆调来维持秩序,个个佩刀拎枪,神情紧张,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自从大明立朝以来瑞昌县还从没有经历过如此重大的事件。
崔辉端坐在大堂之上,望着堂外院子里密密麻麻的百姓,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他之所以放那些百姓进来,就是要毁了李云天的名声,让九江府的人都知道李云天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伪君子,一个名副其实的贪官污吏。
齐万隆和冯魁面无表情地分坐在堂下两侧,作为此次审案的陪审,两人的精神都不怎么好,看来昨天晚上没有睡好。
尤其是齐万隆,眼角更是有了黑眼圈,他现在已经意识到自己被崔辉当了枪使,把李云天“诱骗”来了瑞昌县,心中是万分愧疚,同时痛恨崔辉如此下作的手段,有本事直接去湖口县对付李云天!
崔辉通过齐万隆调虎离山把李云天调出湖口县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这次对李云天下手他势在必得,不能出丝毫差错。
而湖口县是李云天的地盘,短短两年的时间就经营得固若金汤,滴水不漏,他要是在湖口县对李云天下手的话,难免会遇到重重压力。
本来,崔辉觉得王秀才一案案情复杂,即使是李云天也没有办法从中找出确凿的证据,他正好可以趁机向李云天下手,破了李云天“断案如神”的名头。
可惜的是,结果令他失望了,齐万隆束手无策的案子,李云天剥茧抽丝,有条不紊地就把它查了个清楚,如果不是引出了那个案中案的话,恐怕就要“放虎归山”,使得李云天全身而退回到湖口县。
故而,崔辉没有丝毫的耽搁,立刻启程赶来了瑞昌县。
在亲身经历了破获水塘无名女尸案后,虽然崔辉不愿意承认,但是李云天的能力比他强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他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了结这种毫无头绪的案子。
虽然已经在堂上就座,但是崔辉并不急着开堂,而是慢条斯理地在那里喝着茶,这使得齐万隆和冯魁感到非常奇怪,可是又不能说些什么。
不久后,一名身穿七品官袍的男子急匆匆从后堂走来,正是许成,俯身在崔辉的耳旁说了些什么。
崔辉闻言脸色不由得一变,端着的茶杯僵在了空中,眉关紧紧皱了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精心布置的计划竟然会泄露,进而使得陈凝凝和郑婉柔逃了。
在决定对李云天下手前,崔辉专门调查过李云天,面对像李云天这样高智商的人,他唯有一鼓作气将其打垮,否则的话一旦让李云天缓过这口气,那么保不准就要翻盘。
而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要抓住李云天的弱点,那就是他身边已经身怀六甲的三个妾室。
崔辉还没有傻到对周雨婷下手,不过对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他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及,三木之下,他不相信李云天坐视他的女人们受刑。
而如今只抓回了绿萼一个,陈凝凝和郑婉柔却跑了,并且带走了那些账目,这无疑打乱了他的计划,使得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
虽然这是第一次与李云天交手,但是崔辉心里清楚,单凭石安三人的指证一时间很难给李云天定罪,他需要从那些账目上做手脚,现在账目没有了,他下一步的行动无疑将大受影响。
“你立刻带人,去他的后宅搜查脏银!”沉吟了一下后,崔辉立刻做出了决定,沉声吩咐许成。
既然陈家、郑家和九州商会的账目没了,那么他只有从李云天后宅那里入手,趁着搜查的时候把一笔钱栽赃给李云天,使得李云天届时说不清楚钱财的来源,这也是亡羊补牢的无奈之举。
“下官明白!”许成清楚崔辉的意思,冲着他点了一下头,快步离去。
齐万隆和冯魁对视了一眼,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看起来崔辉的脸色不是很好。
“升堂,带原告!”崔辉平复了一下心境,放下茶杯,一拍惊堂木,高声喝道。
听闻此言,堂外院子里嗡嗡地议论着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齐万隆和冯魁也好奇地看向了大堂一侧的入口,想知道除了石安外,另外两个状告李云天的究竟是什么人。一
第124章要挟
在众人的注视下,三名中年男子被带上了公堂,并排跪在了堂前,当中是石安,左边的人大腹便便,名叫刘铭,右边的人身材中等,名叫古满福。
刘铭是浙江嘉兴府的一名茶商,在白水镇交易市场有一个茶社,被陈家的下人勒索了三千两银子,表示是恭祝陈凝凝有了身孕的,否则的话李云天会很不高兴。
不仅如此,陈家的人还想强行收购他的上等茶叶,使得刘铭现在走投无路,只好前来上告。
古满福是南直隶苏州府的一名玉器商人,上半年曾经给了郑婉柔两千两银票,像石安一样指望搭上李云天的线做生意。
可最终李云天对此事不闻不问,他进的那些玉器没有卖出去,全砸在了手里,现在外面还欠着不少钱。
三人对李云天的指控言之凿凿,按照他们的说法李云天一共受贿了一万两,是不折不扣的贪墨大案。
尤其是刘铭,在大堂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说他把所有的家产都压在了那个茶社,进货时还欠了一笔债,如果陈家把茶社吞并了,那么他一家老小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唯有一死。
这使得大堂之外的百姓不由得受到了感染,心中下意识地就同情起了刘铭。
审完了石安三人后,崔辉让人把李云天带了上来,院子里的人群顿时发生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纷纷伸长了脖子望着他。
由于李云天是在昨天审理春花一案时被抓的,故而他依旧穿着官袍,傲然立在堂前冷冷地瞪着崔辉。
“李知县,你可认识他们?”崔辉被李云天犀利的眼神瞪得很不舒服,于是冷笑了一声,伸手一指跪在一旁的石安三人,沉声问道,他倒要看看李云天还能嚣张倒什么时候。
“下官记得他们,是来白水镇做生意的商人。”李云天扫了一眼石安三人,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后,不动声色地回答。
“听闻李知县公务繁忙,为何能记住只有寥寥数面的人,这里面是否有何隐情?”崔辉原本李云天会否认见过刘铭和古满福,没想到他大方的应承了下来,冷冷地问道。
“巡按大人,下官的记性一旦很好,只要见过面的人通常都能记下。”李云天知道崔辉话里有话,面无表情地回答。
“不会是心里有鬼吧!”崔辉闻言冷笑了一声,觉得李云天的这个解释也显得太过牵强了,可能是李云天的心理战,白水镇那么多的商人,李云天岂能记得只见过一两面的石安等人。
“巡按大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下官只不过记性比常人好一些罢了,实属正常。”李云天不理会崔辉的嘲讽,神情严肃地回答,他没有必要跟崔辉斗嘴。
“李知县,他们三人指证你的妾室收受了贿赂,你可知情?”崔辉见李云天从容不迫地应对,知道无法用言语激怒李云天,故而语锋一转,冷冷地问道。
“下官并不知道贿赂之事,不过下官可以以头上的乌纱担保,下官的妾室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下作的事情来。”李云天瞅了一眼跪在一旁的石安三人,高声回道。
“哼,如果你做下了这种事情,乌纱还能保住不成?”崔辉见李云天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冷笑着说道,“本巡按要是查出你的妾室果真收受了贿赂的话,那么你想脱身,可就是痴心妄想了!”
“来人,把人犯带上来。”说着,崔辉冲着堂下高喊了一声。
很快,绿萼被两名巡按御史衙门的差役带了公堂,见李云天安然无恙,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神色。
自从被骗来了瑞昌县,绿萼就被囚禁了起来,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心中非常担忧李云天的安危,如今见到他没事儿她也就安心了。
来到李云天面前后,一名差役往绿萼的小腿处一踹,绿萼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你个混蛋,难道不知道她有身孕!”李云天见状双目闪光一闪,一把掐住了那名差役脖子,硬生生地把他举了起来,使得那名差役的脸上刹那间涨得通红,双手有些无力地拍打着李云天铁箍似的手臂。
李云天是北方人,本就生得身材魁梧,自从坠水清醒后一直保持健身,现在不仅体重增加了不少,而且孔武有力,再也不是两年前那个文弱书生了。
另外一名差役怔了一下,刷地拔出腰刀对准了李云天,神情显得有些紧张,在他的印象里还从没有人敢在公堂上对巡按御史衙门的人无礼。
见此情形,大堂内外顿时骚动了起来,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会有如此惊人之举。
崔辉的嘴角闪过一丝得意的笑容,他是故意吩咐那名差役踹跪绿萼,目的就是激怒李云天,现在看来效果不错,李云天好像非常**爱那个娇滴滴的妾室。
与此同时,瑞昌县的一家客栈里。
周雨婷焦躁不安地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昨天李云天出事后她曾试图见崔辉,不过被挡了驾,即使今天的堂审崔辉都特意交待了守门的军卒不许她去旁听,以免干扰了办案。
虽然周雨婷心里担心李云天,恨不得把他从被监禁的地方抢出来,但她知道巡按御史代天狩猎,是名副其实的钦差大臣,她要是那样做的话可就闯了大祸。
如果搁在以前周雨婷绝对方寸大乱,不过跟李云天在一起这么长时间,她多多少少有些长进,知道胡搅蛮缠的话只会使得李云天处境更加堪忧,而且还会把自己给折进去,那样一来可就没人能救李云天。
“小姐,人来了。”房门忽然被推开了,雪儿快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大汗淋漓的罗鸣,身上背着一个大包袱。
“快,给本姑娘更衣!”周雨婷见状禁不住松了一口气,连声嘱咐雪儿。
县衙大堂。
“老爷,妾身没事。”绿萼见李云天动了怒气,连忙伸手拉了拉他的裤脚,神情关切地说道。
“李知县,切莫冲动,有话好说。”齐万隆也开口劝说着李云天,心中十分不耻崔辉的为人,很显然崔辉是在用绿萼来打击李云天。
李云天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松开了那名挣扎着的差役,差役倒在地上用手捂着颈部大口大口呼吸着,他刚才差一点被李云天掐死。
“陈氏,本巡按问你,有人指证你收了五千两银票,你有何话说。”崔辉挥了挥手,让人抬走了那名身子发软的差役,不动声色地望着绿萼。
绿萼娘家人姓陈,小时候并没有名字,后来被卖进李家后被取名“绿萼”,她在官府的妾书和李家的族谱上登记的名字是“陈绿萼”,但通常人们都喊她“绿萼”。
“禀巡按大人,民妇自从来到湖口县从来也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银票。”绿萼摇了摇头,否认了对她的指证。
“你可认识此人?”崔辉闻言伸手一指跪在那里的石安,沉声问道。
“似曾相似,民妇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绿萼打量了一下石安,柳眉微蹙着回道,感觉好像在那里见过石安。
“二夫人,你说话得讲良心呀,小的半年前曾经在绣庄里把五千两银票交给你,你当时可是答应李知县会帮小的联系买家卖货,如今那些货都积压在了货仓里,你又不把那五千两推给小的让小的救急,小的除了上告外实在是别无他法。”
绿萼的话音刚落,石安就高声喊了起来,一脸的悲哀,显得十分无奈,好像绿萼把他逼到了绝境似的。
院子里的百姓见石安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忍不住又是一阵骚动,这使得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看来崔辉是想用这些杜撰的罪名来坏他的名声,要知道人言可畏,积毁销骨。
“巡按大人,民妇或许在绣庄里见过他,但是绝对没有收受过任何贿赂。”绿萼见石安竟然如此诬陷自己,脸色一变,娇声向崔辉辩解。
“本巡按已经派人查过了,他的货仓里确实堆满了没有卖出去的布匹。”崔辉冷笑了一声,随后挥了一下手,一名巡按御史衙门的差役就把一个账簿拿了过来,扔在了绿萼面前的地上。
“好好看看,这上面记载的进货量在你们绣庄见面后忽然大增,难道你认为这是一个巧合吗?”崔辉面无表情地望着绿萼,厉声反问。
“大人,民妇对经商一窍不通,不知他为何这样做。”绿萼没有想到对方竟然还准备了进货的账簿,心中顿时吃了一惊,翻看了一下后发现果然进货量在一天忽然增加,于是把账簿放在地上,神情有些慌乱地回答,她意识到事情比她想的要复杂得多。
“哼,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简直就是冥顽不灵!”崔辉闻言顿时一声冷笑,用力一拍惊堂木后,伸手从桌上的签筒里抽出一根令签扔在了堂前的地上,语气阴冷地说道,“来人,夹棍伺候!”
听闻此言,李云天顿时大惊失色,绿萼现在正是安胎的关键时期,岂能承受住十指连心的疼痛!
绿萼的脸色也是一变,伸手下意识地摸向了微微隆起的小腹,双目流露出了一丝惊恐的神色,她这个时候岂能被用刑?一
第125章大刑(一更)
“且慢!”李云天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冲着崔辉一拱手,高声说道,“巡按大人,现在只是对方的一面之辞,并非人证物证俱在,下官的妾室已经身怀六甲,请大人三思慎刑!”
“巡按大人,下官也觉得案情尚未清晰,此时不宜动刑。”齐万隆闻言也向崔辉拱了一下手,不动声色地说道,“陈氏是官眷,在没有确凿证据前还是不要动刑为好。”
“大人,下官也是这个意思,如今单凭一本账簿和一个供词,实在无法看出陈氏有罪。”随后,冯魁也开口表明反对对绿萼用刑。
他的老丈人在白水镇交易市场开了一家商铺,生意红火,再加上作为九江府的同僚,他自然要为李云天说话。
“是否用刑本巡按心中有数,尔等身为李知县萼同僚,应该知道什么叫避嫌!”崔辉没想到李云天的人缘竟然如此之好,齐万隆和冯魁竟然没有明哲保身而是替李云天说道,于是冷笑着说道。
齐万隆和冯魁闻言顿时倍感尴尬,颇为无奈地望向了李云天,两人已经尽力了。
“巡按大人,下官妾室已经有身孕,如果大人想要对她用刑的话,下官愿意代她受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