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然咱们是老相识了,那么你们应该懂得规矩。”见对方认出了自己,李云天的的嘴角禁不住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不动神色地向那名认出自己的北元将领说道。

“在下明白,绝对老老实实地在这里待着,不会招惹麻烦。”那名北元将领闻言连连点着头,脸上的神色变得轻松,他知道自己的命是保住了。

“很好!”李云天见状微微颔首,随后转身离开,他已经在不经意间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然没有必要再留下。

表面上看来,李云天是想让那些战俘安分守己,实际上已经悄无声息地把自己的身份给暴露开来,想必脱欢和霍尔都汗得知后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他正巴不得两人调集大军来围攻。

第1098章恼羞成怒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当得知攻陷敦煌古城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忠武王时,城里三个战俘营的俘虏们顿时变得老实起来,谁都不想招惹李云天,这使得战俘营秩序井然。

李云天并没有在敦煌古城里多待,休整了三天后就率军离开,向东北方向的瓜州挺进。

离开前,李云天下令把敦煌古城里囤积的粮草焚之一炬,不过给战俘营的俘虏们留下了十天的口粮。

就在李云天一行人离开的第二天,得到消息的温都亲自率领着十万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援军抵达了敦煌古城,不过迎接他们的是被焚毁的粮草以及以及在战俘里待着的俘虏们。

令温都感到吃惊的是,虽然明军已经走了,但战俘营的俘虏们并没有离开战俘营,援军赶到的时候正值午饭时间,不少俘虏吃饱肚子后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晒着太阳。

俘虏们并不是不想离开战俘营,而是不得不留在战俘营里,因为李云天把他们需要的粮草都运到了战俘营里,并且选出了人员进行管理。

敦煌古城的粮食已经被李云天烧毁,俘虏们既然有吃有喝,谁吃饱了撑的离开战俘营,万一遇上留下来监视他们的明军小命可能就没了。

其实,那些俘虏们不出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温都来得太快了,根本就没有给那些俘虏离开俘虏营足够的时间,如果再过几天温都过来的话,肯定已经有胆大的俘虏出营查看了。

相对于敦煌古城粮草被焚和战俘营温顺的战俘,更令温都感到震惊的是,率军攻占了敦煌古城的明军主将竟然是李云天。

温都开始还以为这只是那支攻占敦煌古城明军欲盖弥彰的对外宣传,想要搅乱他的视线,不过战俘营中的一些北元将领和士兵信誓旦旦地表示统领明军攻占了敦煌古城的人正是大明的忠武王,这令他脑海中一片空白,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玉门关。

离开了敦煌古城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都撤去了玉门关,玉门关不仅有着坚固的城防,更重要的是囤积有粮草,足够大军消耗一阵子。

此时此刻,玉门关里的一个院子里,脱欢正不安地来回踱着脚步。

自从来到玉门关后脱欢就一直关注着敦煌古城的动静,由于不清楚敦煌古城的局势他和霍尔都汗都不敢轻举妄动,而派去探查的斥候也久久没有动静。

相对于霍尔都汗,脱欢知道的情报更多,他怀疑这次攻打敦煌古城的明军是去年消失得无影无踪、本该跟着李云天一同来西域的明军援军。

脱欢虽然派出了很多人前去打探,但至今也没有那批援军的下落,仿佛从人家蒸发了似的。

如今,敦煌古城忽然被明军偷袭,那么除了那批下落不明的明军援军外,他实在想不出是哪支明军敢这样做。

值得一提的是,事到如今霍尔都汗依然不知道明军援军不见踪影的事情,脱欢根本就没有打算告诉他,毕竟北元和帖木儿帝国之间既是合作者同时也是竞争者。

“参见太师。”就在脱欢暗自猜测着偷袭了敦煌古城的明军身份时,一名北元将领忽然急匆匆走了进来,躬身向他行礼。

一名年轻的蒙古女子低着头跟在那名北元将领的身后,见到脱欢后跪在了地上。

“你怎么来了这里?青龙城出了什么事?”脱欢看见那名北元将领后顿时大吃了一惊,连忙急声问道。

这名北元将领是他的心腹,被派往青龙城监视太平,没想到会出现在了玉门关。

“太师,温都将军得知敦煌古城被明军攻占后率军前去清剿,卑职也跟着一同前去,不过卑职等人赶到的时候明军已经逃走,经过卑职证实,偷袭敦煌古城的明军主将是大明的忠武王。”那名北元将领向脱欢微微一躬身,面无表情地沉声说道。

“什么,偷袭敦煌古城的明军主将是大明的忠武王?”

脱欢闻言顿时怔在了那里,口中禁不住喃喃自语了一句,脸上充满了震惊的神色,显得匪夷所思,在他的印象里李云天一直青龙城,难道插上翅膀飞去的敦煌古城不成。

“太师,卑职开始也不相信,可一些参加过辽东战事的将士认出了忠武王,可以肯定确实是他!”

那名北元将领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苦笑,谁能想到李云天竟然已经离开了青龙城,使得温都率领着二十多万大军还傻傻地守在城外。

“粮草!城里的粮草保住了没?”经过最初的震惊后,脱欢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禁不住开口问向了那名北元将领,敦煌古城里的粮草至关重要,关系着他们是否能过东进嘉峪关。

说实话,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粮草能够撑到现在,完全出乎了李云天的想象,看来无论是帖木儿帝国还是北元都对粮草的事情经过就精心准备。

不过,有一件事无论是帖木儿帝国还是北元都无法改变,那就是在关西以及西域筹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此粮草对帖木儿帝国和北元都至关重要。

一旦敦煌古城的粮草出事,那么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在关西的军队将受到严重影响,很显然明军会在兰州以北采用坚壁清野的战略不给他们留下一粒粮食,而没有粮草对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殊为不利,毕竟大明的西北还有数十万大军严阵以待。

“粮草被忠武王一把火给烧了!”听闻脱欢提及粮草,那名北元将领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苦笑。

“这个混蛋!”脱欢闻言顿时一拳捶在了腿上,面色铁青地说道,如此一来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将面临粮草的短缺。

“太师,咱们在哈密城不是还有一批储备粮草,把它们调过来足以弥补粮食上的空缺。”见脱欢发怒,那名北元将领于是试探性地说道。

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在关西的粮草主要囤积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玉门关以东的敦煌古城,另外一个地方就是玉门关以西的哈密城,之所以这样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万一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在青龙城和嘉峪关败了,也能在哈密城获得物资的补给。

“看来也只有这样了。”脱欢的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随后恨恨地说道,事到如今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唯有动用哈密城那批粮草,否则他们可就要前功尽弃了。

可如此一来,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也就没有任何退路了,一旦他们在与大明的这场战争中败了,那么连撤退的机会都没了。

不,确切的说是劳师远征的帖木儿帝国军队就完了,失去了粮草的支撑他们根本就回不了国,为了与明军交战西域各国已经被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劫掠得七七八八,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提供给他们。

而北元则不同,他们可以北上退回草原,草原是他们的地盘可以从中获得补给,只要抵达漠北他们就得救了。

“你是何人?”想到这里,脱欢的心境逐渐变得平和,视线落在了跪在那里的那名蒙古女子的身上。

“太师!”那名蒙古女子闻言,楚楚可怜地望向了脱欢。

“你没事吧?”等看清了那名蒙古女子的容貌,脱欢不由得一喜,连忙爱恋地上前把她搀扶起来。

虽然这名蒙古女子只是脱欢身边的侍女,但实际上与侍妾无疑,深受脱欢的宠爱,如果不是敦煌古城被攻陷的时候她没有跟脱欢在一起的话,脱欢肯定会带她逃走。

“太师,奴婢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太师了。”那名蒙古女子就势倒在了脱欢的怀里,一边抽泣着一边说道,显得柔弱娇怜。

“现在好了,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脱欢揽住了那名蒙古女子,轻声安慰着,看的出来对其十分宠爱。

“太师,大明的忠武王实在是太过狂妄,他竟然当众说上次让您跑了,这次一定会抓住您,要将您绳之以法。”抽泣了一阵后,那名蒙古女子抬头向脱欢说道。

“哼,大言不惭,本太师一定会让他后悔。”脱欢闻言眉头顿时微微一皱,随后冷笑着说道。

现在李云天既然已经离开了青龙城,那么必将成为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猎物,只要将李云天抓住的话那么大明的军队肯定会士气大跌,单凭周征的兰州防线根本抵挡不住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兵锋。

“对了,太师,大明的忠武王还说了,他要送给您一份礼物,过一段时间您就会收到。”那名蒙古女子闻言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脱欢并不怕李云天,随后想起了一件事件。

“礼物?”脱欢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他可不认为李云天要给他送礼,于是不动声色地问那名蒙古女子,“他说了那是什么礼物吗?”

那名蒙古女子闻言顿时摇了摇头,这使得脱欢的心不由得猛然往下一沉,很显然李云天的“礼物”对他而言绝对不是好事,天知道李云天又在打什么算盘。

“知道忠武王往哪里逃了吗?”安抚了那名蒙古女子一番后,脱欢让其退下,然后神情严肃地问那名前来报信的北元将领。

“去了瓜州,温都将军已经率领部队前去追击,想要将忠武王拿下。”那名北元将领一躬身,沉声回答。

“瓜州!”脱欢的眉头皱了皱,随后冷冷地向那名北元将领说道,“你去告诉太平枢密使,让他分兵五万前去协助温都将军围剿忠武王!”

在脱欢看来,这是抓住李云天的绝好机会,千万不能白白浪费了,至于青龙城的明军,留守的十万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足以应对。

很显然,李云天已经带走了青龙城最精锐的部队,剩下的在野外很难抗衡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

随着李云天的离开,青龙城在脱欢等人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已经直线下降。

第1099章气急败坏

脱欢得知敦煌古城被李云天率军攻占的同时,帖木儿帝国大汗霍尔都也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为此震怒不已,将手里的酒杯摔了一个稀巴烂。

他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能在青龙城外温都等人的眼皮子底下溜了,而温都等人却一无所知,导致敦煌古城意外丢失,存放在里面的粮草被焚之一炬。

“竟然要饮马撒马尔罕城,实在是太狂妄了。”当然了,令霍尔都汗最为恼怒的还是李云天的那句警告,怒气冲冲地指着屋里在座的诸位将领高声喝道,“你们这群废物,竟然连一座城池都守不住,怪不得人家要如此轻视咱们了!”

“大汗,是大元那些人先行撤离的,他们一走明军悉数围攻我军将士,我们不得已才……”听到这里,一名帖木儿帝国的将领不服气开口说道。

李云天率军攻占敦煌古城的时候,急于保存实力的北元先行撤退,他们这么一跑影响了与明军厮杀的帖木儿帝国士兵,最终导致一场大溃败。

“住口!”不等那名帖木儿帝国的将领把话说完,霍尔都开口打断了他,冷冷地喝道,“何时咱们沦落到要依靠大元来打胜仗?”

听闻此言,那名帖木儿帝国的将领顿时闭上了嘴巴,脸上流露出了尴尬的神色,不得不说霍尔都教训的是,由于在关西安逸的日子过得太长,敦煌古城的帖木儿帝国事情不由得变得有些懒散。

“大明的忠武王是咱们最大的威胁,本汗下令,调集五万人马前去瓜州,协助温都将军抓住忠武王。”霍尔都见那名将领不吱声,于是环视了一眼现场众将,冷冷地喝道。

在哈密卫的粮草抵达玉门关前,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李云天率领的骁武军,否则他们将会遇到大麻烦。

不知为何,明明现在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占据了优势,可霍尔都听闻李云天要“饮马撒马尔罕城”的豪言后感到一阵莫名的惊慌,这意味着无意中他已经开始忌惮李云天。

瓜州。

瓜州城隶属沙州卫,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东连赤斤蒙古卫的玉门城,西接敦煌古城,西北与哈密卫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

李云天之所以会选择来瓜州城,除了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外,还与它特殊的地形有关。

瓜州处安敦盆地内,地形南北高,逐渐向盆地中央疏勒河谷地倾斜,北部是芨芨台子山,南部为祁连山北麓山前地带,境内有山区、戈壁、走廊冲洪积平原三种基本地貌形态。

尤其是是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清晨和中午远眺无垠的戈壁是会发现戈壁上似有涛涛的海潮,波浪起伏,又似明镜般的秋水,或相联成片,或远近分布,在天地相接之处形成变幻移动的奇异景象。

而且,过往旅客时常会看见海市蜃楼,戈壁上忽然出现亭台楼阁,又似车水马龙的闹市,又似变幻着的城市轮廓,种种奇异景象,若隐若现,变幻着各种色彩,掩映在大漠的纱幕之中。

李云天所带来的军队中有不少瓜州籍贯的士兵,因此对李云天来说瓜州最适合跟追兵打游击,而且他相信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肯定会派兵追剿他,因为这是他们抓住他的唯一一个机会。

瓜州城的城主桑格是当地的一名部族首领,当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人马抵达后,为了城里百姓的安危选择了投降。

由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嘉峪关和青龙城,以及敦煌古城,故而瓜州城里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征收税赋和粮食。

不过,瓜州城里驻扎着两千多从西域过来的仆从军,负责看守这个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平日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使得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桑格手下有一千多兵力,虽然他臣服于沙州卫但实际上是瓜州城的统治者,平常只是向沙州卫纳贡而已,以获得沙州卫的保护。

这天中午,瓜州城西门的士兵正懒洋洋地杵着手里的长枪在阴凉处聊天的时候,远处忽然一阵尘土飞扬,一群骑兵飞奔而至。

见那些骑兵身穿关西军的服饰,守城的士兵以为来的是自己人,于是等那些骑兵到来后问也不问,闪身让开了道路,他们可得罪不起这些关西军。

这群骑兵的人数还真不少,有三四千人之多,进入城后立刻控制了城门,然后兵分几路行事,有的前往城主府,有的赶往城里的兵营,还有的赶往粮仓等地,很快就控制住了各地的局势。

不久后,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出现在了瓜州城西门外,李云天率领着明军的主力鱼贯进入了城里。

李云天在城里的住处自然是城主府了,他来到城主府的时候,瓜州城城主桑格已经率领着城里的大小官员跪在院子里请罪,希望李云天能网开一面饶恕他们投敌的罪责。

对于桑格等热,李云天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宽容,宽恕了他们的罪责,并不想追究这件事情。

不过,对于那些仆从军,李云天则采用了严厉的方式,将平日里横行无忌的家伙悉数斩首,通常来说仆从军的人很少有羞耻心,而且行事更加凶残和嚣张。

桑格并不清楚李云天的身份,而李云天没有向外宣扬,只是告诉桑格他们会在城里暂住几日,让其不必担心。

李云天本想在瓜洲城里多待几天,不过很可惜,他只在瓜洲城里待了两天就不得不率军离开,温都已经率军杀到,他才不会与其硬拼。

直到温都一行人进程,桑格这才知道那名宽恕了他罪责的年轻明军将领竟然是大明堂堂的忠武王,对此事倍感震惊。

温都并没有立刻追击李云天,而是在瓜州城休息了一天,补充足了水源和食物这才继续出城追赶,打定了主意要把李云天给拿下。

这天上午,东千佛洞。

东千佛寺又名接引寺,位于瓜州城东南的长山子古河道两岸,有数十窟壁画,尤以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西夏壁画称绝于世,其密宗佛教壁画弥补了莫高、榆林二窟不足,堪称西夏佛教艺术宝库。

值得一提的是,东千佛洞第二窟的《密宗曼陀罗》中,观音优美的体形,露脐装,******的妆饰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古代“第一艳佛”。

李云天领着林馨和云娜等人前来东千佛洞欣赏窟内的壁画和佛像,与莫高窟一样,东千佛私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据介绍,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

而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

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

除了少数石像是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

尤为令李云天感兴趣是东千佛寺里的《玄奘取经图》,据史料记载,玄奘当年西行是朝廷不允许并被通缉的,瓜州刺使独孤达、州使李昌为玄奘取经的壮行所感动,当面撕毁牒文,并派青年胡人石磐陀做向导,夜渡葫芦河,偷过玉门关。

这段史实和壁画的情节极为吻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身为过来人的李云天自然清楚它的价值。

对于李云天来东千佛寺,并且饶有兴致地欣赏那些壁画的举动,林馨等人感到非常好奇,因为很少有事物能引起李云天如此的兴趣。

“这些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等以后咱们在关西站稳了脚跟,本王定会让人妥善修葺、看护。”

离开东千佛寺的时候,李云天兴致勃勃地向跟在身边的林馨说道,“你要帮本王记着,届时提醒本王。”

“属下遵命。”林馨对李云天此举颇为不解,她实在不觉得这些石窟里的壁画有什么价值,这在关西实在是太普遍了,不知道李云天为何对其如此看重。

李云天清楚林馨心中很疑惑,可是他无法向其解释得更多,毕竟这个年代这些石窟里的壁画还远远没能让为生计奔波的人们了解它的价值。

“报,追兵已经距离我军只有二十里,据悉领头的将领是帖木儿帝国的将军温都。”就在李云天离开东千佛寺没多久,一名骑兵火急火燎地来到他的身前,一躬身后高声禀告。

“这家伙追得可真紧,既然这样本王就陪你玩玩。”李云天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有温都这个对手存在的话他肯定不会感到寂寞了,随后沉声下达了命令,“传本王的军令,全军准备好水,准备进入戈壁。”

随着李云天的这条命令,明军士兵们纷纷忙着补充水源,每个人都有一个皮制的水囊用以储存水量,是关西骁武军的必备装备。

李云天已经想好了,既然温都紧追不舍,那么他就陪温都玩玩,看看温都能够追上他。

随着温都的到来,李云天的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温都是帖木儿帝国的军事主帅,他既然来追击,就意味着帖木儿帝国的人暂时不会东进嘉峪关,这对他而言绝对是一个好消息,终于能再跟温都较量一番了,想必温都也是这样打算的。

第1100章故布迷局

五月底,一支风尘仆仆的军队出现在了瓜州城下,瓜州城里的守军一看对方人多势众,乖乖地打开城门投降。

“恭迎王爷。”瓜州城城主桑格急匆匆来到城门口恭迎进程的李云天,近两个月不见李云天晒黑了许多,但精神却非常好。

这些天来,李云天领着追击的温都等人在戈壁滩和山区绕起了圈子,期间还抓住机会打了两场胜仗。

随着北元援兵的到来,温都的手下有十五万人马,虽然兵力上占据了优势,但面对溜得比兔子还快的李云天他感到非常头疼。

原本,温都以为李云天会与他堂堂正正地打上一场,可李云天并不是傻子,岂会与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温都硬拼,况且他的任务是阻敌而不是歼敌。

为了抓住李云天,温都将手里的部队分成了三部分进行堵截,在他看来李云天不过四五万兵力而已,虽然他把手下的部队分开但兵力上并不吃亏。

不成想,温都没有把李云天堵住,反而让李云天抓住战机打了两场漂亮的伏击战,歼敌近两万,使得他得不偿失。

温都不得不收拢兵力,把三路追兵改成两路,这样的话不仅兵力上占有优势,而且这两路追兵就犹如两个攥在一起的拳头般,可以互相支援,只要咬住了李云天肯定就不会松口。

就在温都在瓜州南边祁连山北麓山地区满世界地寻找李云天的时候,李云天悄无声息地跳出了温都的包围圈,返回瓜州进行休整。

总体而言,李云天这次瓜州之行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成功地把温度的十五万大军拖在了这里。

李云天可以肯定,这次前来追击他的敌军全部来自围困青龙城的兵力,因为无论是脱欢还是阿岱汗都不会把手头的嫡系部队派出来干这种苦差事,同时他们也需要兵力进行保护。

这样一来,困守青龙城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兵力就剩下十万,而青龙城里也有着十万明军,李云天相信鲁民恩能把围城的十万敌军拖住,毕竟他已经在关西生活了这么些年,对关西作战有着地利以及人和上的优势。

而一旦温都的追兵和青龙城的敌军被拖住,那么在李云天看来已经成功给周征减轻了压力,即便是脱欢和霍尔都汗率领着手下的十余万兵力东进嘉峪关,那么周征也有办法应对。

确切的说,李云天在关西拖住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三十万人,除了温都的追兵和青龙城的敌军外,白安和脱欢帖木儿还吸引走了五万敌军,在李云天看来已经成功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王爷,咱们下一步到哪里?”晚上,凉风微抚,李云天悠闲地坐在瓜州城城主府的院子里乘着凉,林馨给他端来了一杯凉茶后问道。

“敦煌古城!”李云天闻言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喝了一口凉茶后慢条斯理地地说道。

“敦煌古城?”林馨闻言眼前顿时就是一亮,李云天这回不仅要杀一个回马枪而已,从时间上来看已经到了明军在关西发动反击的时刻,现在万事具备,只差张昊这个东风。

按照李云天与张昊的约定,张昊要在六月份抵达关西参战,最晚不能超过八月份,林馨相信张昊肯定会遵守与李云天的这个约定,率军在六月份赶到关西。

李云天之所以要去攻占敦煌古城,正是为了迎接张昊的到来,他要把温都的兵力悉数引到敦煌古城,等张昊到来时一举歼灭。

敦煌古城虽然在明军的炸药面前失去了城防的威慑,但对没有炸药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来说依然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这是李云天选择它的重要原因。

“你吩咐下去,派人北上迎接义国公,把本王的计划告之他们。”李云天知道林馨已经猜中了他的心事,于是微笑着说道。

没错,李云天确实要向关西的敌军发动反攻,他风餐露宿地领着温都等人浩浩荡荡地在茫茫戈壁和荒凉的山区里武装游行了近两个月,如今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用再像兔子一样被温都追得满世界乱窜。

“属下明白。”林馨见自己猜对了李云天的计划,不由得莞尔一笑,再也不用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瓜州城城主桑格来见。”这时,一名卫兵走了过来,躬身禀报道。

“让他进来。”李云天闻言放下了手里的茶杯,向那名卫兵点了点头,桑格此次是被他招来的。

“下官叩见王爷。”桑格在卫兵的引领下来到了李云天的面前,双膝一曲就跪在地上行了一个大礼。

“桑格城主,本王有一件事情想交给你去办,不知你是否能办好?”李云天瞅了桑格一眼,不动声色地问道。

“王爷有话尽管吩咐,只要下官能办到的一定全力以赴。”桑格闻言心中不由得一沉,不无紧张地回答,暗自猜测着李云天的用意。

“等敌军抵达瓜州城后,你告诉他们的统兵将领温都,本王没心思陪他玩了,在兰州城恭候他的大驾。”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面无表情地望着桑格。

“王爷放心,下官一定把王爷的话带到。正紧张着的桑格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原来只是传话而已,连忙答应了下来。

望着脸色舒缓下来的桑格,立在一旁的林馨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李云天故意给温都来了一个故布迷踪,绝对会使得温都认为李云天此举是想摆脱追兵,而且肯定会查出明军的真实动向,届时就会毫无顾忌地围攻敦煌古城。

两天后,温都率领着追兵火急火燎地进入了瓜州城,此时李云天早已经离开,使得慢了一步的温都扑了一个空。

温都本想继续追击,可其麾下的将士们经过这段来对李云天围追堵截已经疲惫不堪,他不得不在瓜州城暂作休整同时确定李云天逃走的方向。

“禀将军,瓜州城城主前来拜见,说有要事禀告。”晚上,就在温都皱着眉头伏在地图前与几名高级将领判断着李云天的进军方向时,一名卫兵进来高声禀报道。

温都对桑格并没有什么好感,他讨厌这种贪生怕死、随风倒的墙头草,不过既然桑格有要事上报,他沉吟了一下向那名卫兵微微颔首,想知道桑格今晚的来意。

其实,李云天倒挺欣赏桑格,他欣赏的不是桑格墙头草的性格,而是桑格能在这乱世中坐稳瓜州城城主的宝座,而且还使得瓜州城并没有受到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军队,以及仆从军太大的劫掠,意味着其有着很强的交际能力。

通俗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桑格在关西混得很开,进而在战乱中得以自保,这种长袖善舞的本事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下官桑格拜见将军大人。”桑格被一名卫兵领进了房间,规规矩矩地向温都躬身行礼。

温都与李云天不同,李云天是大明的王爷,而温都虽然位高权重但只是帖木儿帝国的一个将军,故而桑格对李云天行下跪礼仪合适,对温都则行躬身礼。

否则温都就有僭越的嫌疑,毕竟官场上的礼节有很多规矩和门道,下跪礼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享受的,对那些不懂规矩又想拍马屁的人而言,一不小心就会拍在了马腿上。

“你找本将军何事?”温都瞥了一眼桑格,面无表情地问道。

“禀将军,大明的忠武王离开时曾经把下官喊去,让下官给将军代传几句话。”桑格可以清晰地感到温都对自己的轻蔑和冷淡,与李云天的温文尔雅大相径庭,他自然不能表露出不满来,笑容满面地躬身回答。

“哦?”温都闻言不由得怔了一下,对此感到非常意外,随后不动声色地望着桑格,“他要你代传何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