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娜尔莎,那些人送来的礼物好像十分贵重,你以后要在大明生活可少不了花钱的地方,何不收下那些礼物?”这时,多鲁尔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礼单,放在娜尔莎面前的桌上后说道。

李云天是大明现在唯一的一个异姓王,地位无比尊贵,故而那些人送给娜尔莎的礼物也非常贵重。

“这些礼物是冲着忠武王府送的,我要是收了的话他们以后就可以打着忠武王府的招牌在外面为非作歹,横行无忌。”娜尔莎看也没看那份礼单,郑重其事地向多鲁尔摇了摇头后说道。

“真没想到,忠武王在大明竟然如此有权势,你看现在迎宾馆里的那些人哪个不是对咱们礼敬有加,这两天单单拜帖和请柬我就收了一百多份。”多鲁尔在一旁的座位上坐下,不无感慨地说道,他们从先前的无人问津一下子到现在的炙手可热,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不仅迎宾馆的官吏,礼部也派人来嘘寒问暖,态度热情得让多鲁尔一时间难以适应,要知道就在前一天他去礼部办事的时候还受了不少白眼,不由得感慨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我现在担心咱们的军队能否坚持到明军抵达。”娜尔莎现在考虑得则是另外一件事情,忧心忡忡地向多鲁尔说道。

说实话,单单帖木儿帝国的二十万大军就已经使得东察合台汗国陷入了困境,如今再加上北元的二十万人马,东察合台汗国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糟糕局面,或许在明军抵达前已经亡国了。

“等你的婚礼一结束我就立刻带人赶回别失八里城,保护大汗和太妃。”多鲁尔闻言面色顿时就是一整,沉声说道,他自然清楚现在的战局对东察合台汗国尤为不利。

“唉!”娜尔莎的面色随之一黯,不由得自言自语了一句,“如果是他率军多好!”

娜尔莎口中的“他”自然指的是李云天了,随着廷议的结束,大明要出兵西域的事情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这样一来也是在给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施加压力,让他们知道大明现在已经有所准备,让他们知难而退。

对于这次西征,人们最为关心的自然是统兵的将领了,出乎百姓们的意料,这次出兵西域的明军统帅并不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忠武王李云天,而是武国公、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宋海。

虽说宋海是一名资历深厚的勋贵,也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可是在百姓们看来李云天才是统兵的最佳将领。

在民间,百姓们习惯按照以往战绩给朝中的勋贵们排座次,在百姓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自然就是李云天了。

李云天虽然年轻,可这十多年来不仅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多次力挽狂澜于危难之时,而且还是大明唯一的一名异姓王,故而将他排在第一位毫无异议。

第二天自然就是太师张辅,第三名是忠国公周征,第四名是义国公张昊,至于宋海,最多排在第五位。

如今,排在前四位的勋贵都没有挂帅,这使得百姓们私下里不由得议论纷纷,将宋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娜尔莎自然希望由李云天亲自率军出征了,从以往的战绩看来李云天的的军事造诣深厚,大明的勋贵无有出其右者。

另外,娜尔莎去过骁武军关西大营,关西大营的驻地在她看来就是一座令人感到惊叹的由岩石搭建起来的宏伟城池,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

据娜尔莎所知,骁武军关西大营城池的建设并没有像以往的做法那样强拉壮丁,而是开出了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关西地区大量的百姓前去应征做工,甚至东察合台汗国的一些百姓也加入了建造大军,最后无不满载而归赚了不少工钱。

这使得骁武军在西域的名声迅速散播开来,各族百姓都认为骁武军讲诚信,重信义。

在娜尔莎看来,骁武军关西大营城池的修建不单单是一座驻地,而是向西域的百姓传达了重信守义的好名声,这样一来就能取得西域百姓的信任,可谓意义深远。

这意味着李云天与大明其他勋贵不同,对西域的形势十分关注,要不然也不会往西域砸大笔大笔的银子了。

因此,倘若论对西域的了解,大明的那些勋贵恐怕谁也比不上李云天,而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单单这一点李云天就已经远远地将大明的那些勋贵抛在了后面。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刚走没多久的赵司馆又急匆匆地走了回来。

娜尔莎见状柳眉顿时就是微微一蹙,她刚才已经说得够清楚了,如今赵司馆还来烦她,简直就是要她不给其面子。

“娜尔莎姑娘,忠武王府的诺敏侧妃和刘庶妃来了。”不成想,赵司馆一开口就使得娜尔莎微微一怔。

她知道诺敏也是黄金家族的后裔,而且比她要更加正统,至于刘庶妃自然指的就是绿萼了,绿萼娘家姓刘,故而外界尊称其为刘庶妃。

“快请!”随后,娜尔莎反应了过来,连忙向赵司馆说了一句,然后快步出门前去迎接。

多鲁尔开始不明所以,等屋子里的娜尔莎身边的侍女向其做了翻译后他这才惊讶地得知原来忠武王府来了两名妃子,其中诺敏侧妃还与察合台汗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赶忙跟在娜尔莎身后前去迎接。

如果论血缘的话,诺敏和娜尔莎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诺敏属于成吉思汗四子托雷一系,而娜尔莎属于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一系。

值得一提的是,托雷和察合台是一个母亲,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虽然后来察合台汗国与北元闹得有些不愉快,但血缘关系却无法改变。

娜尔莎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她知道忠武王府的妃子们都不简单,每个人都与李云天有着一段堪称传奇的经历,在民间的百姓中广为流传。

虽然娜尔莎从没有见过李云天的那些妻妾,不过她知道忠武王府的那些女主人们都不是等闲之辈,否则岂会成为李云天的女人?

娜尔莎现在不清楚诺敏和绿萼此次前来的目的,暗自猜测两人是要给她一个下马威还是来伸橄榄枝。

第1008章王府厚礼

“哎呦,果然是国色天香的大美人呀,王爷这次的艳福不浅呀!”

娜尔莎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前方的路上走过来一群人,领头的一名身穿讲武堂上尉军装的俊俏武官,娇笑着向身旁的一名雍容华贵的裙装美女说道。

那名裙装美女笑了笑没有回答,上下打量着娜尔莎,娜尔莎身上的西域风情是大明女子所没有的。

娜尔莎立刻认了出来,那名俊俏的上尉武官竟然是一名女子,在她的印象里好像大明女子无法从军,更多的是深居简出才对。

“娜尔莎你好,我是诺敏!”就在娜尔莎暗自猜测俊俏上尉武官是诺敏还是绿萼时,那名俊俏的上尉武官已经快步走了过来,给了她一个热情的拥抱,用蒙语做了自我介绍。

“我是娜尔莎。”娜尔莎微微一怔,随后也笑着给了诺敏一个拥抱,同样用蒙语做了自我介绍,诺敏的热情使得她心中一暖,无形中已经轻松了下来。

“这位是刘庶妃。”诺敏松开娜尔莎后笑着向她介绍了跟在后面的那名裙装美女,然后道明了来意,“你和王爷的婚典即将举行,王妃让我们俩来看看有什么需要置办的。”

“回诺敏侧妃的话,内库已经把婚典举行的银子拨了下来,礼部有司衙门正在迎宾馆里操办。”这时,立在娜尔莎身后的赵司馆向诺敏一躬身,满脸堆笑地回答。

由于李云天是被张氏太皇太后赐婚,故而婚礼的操办自然要宫里的内库出钱,李云天与内廷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内廷的太监们自然尽心尽力地办这件事情,当即就痛快地把钱拨给了礼部,让礼部的人准备婚礼的相关事宜,只要是迎亲时迎宾馆里的布置。

诺敏闻言向赵司馆微微颔首,然后热情地牵着娜尔莎的手进了院子,饶有兴致地让娜尔莎给她讲述西域的风土民情。

其实,周雨婷这次只是让绿萼这个忠武王府的大管家过来看望娜尔莎,不过诺敏正好在王府里因此也就一道跟了过来,对于传说中的西域她充满了兴趣。

以前诺敏的大哥哈尔巴拉曾经随着北元大军袭扰过西域诸国,回来给她讲了很多关系西域的神秘故事,这使得诺敏对神秘的西域充满了向往。

“娜尔莎姑娘,你就要成为王府的人了,按照王府的规矩你有一份自己的私产,这是王妃娘娘从王府的产业中分给你的。”绿萼这次并不是空着手来的,她给娜尔莎送来了一份厚礼,在诺敏和娜尔莎谈笑之余将一张盖有忠武王府大印的文书交给了娜尔莎。

娜尔莎接过文书一看,上面列着一些店铺、房产和田地,以及金银珠宝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在陈凝凝和郑婉柔所经营生意中所占的股份,每年都会有分红,这一块其实才是大头,九州商会的生意十分红火每年都会产生巨大的利润,这也是忠武王府的主要进项。

虽然娜尔莎并不清楚大明各地的地价和田价,但她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周雨婷给她的这份文书上的东西加起来的话至少价值百万两银子,着实是一份厚礼。

话又说回来了,堂堂的忠武王府王妃出手又岂能小家子气?

在娜尔莎得到的房产中,京师、南京城、扬州、湖口县和交趾各有一处宅院,单单这五处宅院就价值近五十万两。

这么多宅子娜尔莎当然住不了了,但她可以把家人接过来住,而且以后等她有了子嗣后这些宅院也能分给儿女们。

周雨婷之所以在娜尔莎还没进忠武王府的大门前就给娜尔莎分了一份产业,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娜尔莎在大明有了依靠,同时也是希望她不要收下那些蜂拥前来迎宾馆给其送礼的那些人的礼物。

毕竟,忠武王府的门槛很高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有幸结识的,这并不是李云天自恃身份高贵而态度冷傲,一来王府自然有王府的底蕴和气派,有着自己的社交圈子,二来也是为了避免有着打着忠武王府的旗号在外面惹是生非。

所以,周雨婷自然不希望娜尔莎收下那些找上门来的人的礼物,以免届时娜尔莎的名号被那些人给利用了,到时候忠武王府的声誉势必受损。

“好家伙,这忠武王府的手笔还真是大,一出手就抵得上咱们别失八里城一年的税收。”等诺敏和绿萼离开后,多鲁尔手里拿着绿萼送来的那份分给娜尔莎产业的公文,一边看着一边不由得开口赞道。

虽然多鲁尔看不懂公文上的内容,但他在诺敏和绿萼还在的时候就已经打听好了,知道了这份文书上的产业加起来超过了百万两,心中顿时颇为震惊,万万想不到忠武王府会送给娜尔莎如此贵重的礼物。

“想不到诺敏原来是明军的俘虏。”娜尔莎考虑的则是另外一件事情,钱财对她来说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已,来到窗前望着院子里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出神。

外界传言,李云天与诺敏在战场上相遇进而一见倾心,李云天三捉三放诺敏,最终成就了这段金玉良缘。

可诺敏对外界的这个传言是忍俊不禁,笑着却告诉娜尔莎当年她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哪里有机会上阵杀敌,是她和母亲等部落的族人被骁武军俘虏,后来李云天为了取得诺敏母亲和兄弟的信任才决定娶了诺敏,根本就没有三捉三放那么回事。

娜尔莎对此感到非常震惊,她知道李云天当时虽然还不是王爷,但已经是大明勋贵中最为耀眼的后起之秀,宣德帝面前的红人,身份高贵,地位尊崇,可为了取信诺敏族人竟然愿意娶一名被俘虏的异族女子,实在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也正是因为李云天的这份魄力,才使得明军在辽东在与北元主力的决战中取得了大胜,李云天用整编后的蒙古骑兵和女真骑兵在战场上成功地扛住了北元骑兵的冲击,最后成功将其击败,一举扭转了对大明不利的战局,进行挥军入关解了京城之围。

随着对李云天了解的增多,娜尔莎觉得她越来越难以看透李云天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李云天身上笼罩着一股令她看不穿的神秘迷雾。

幸运的是,李云天即将成为她的男人,以后她还有很多时间去了解李云天,解开心中的疑团。

可是,她有这个机会吗?娜尔莎的双眸不由得浮现出了黯然的神色,如果东察合台汗国失陷的话那么一切都将化为泡影,作为东察合台汗国王族的后裔她要跟东察合台汗国共存亡。

在京城百姓们的翘首企盼下,终于迎来了李云天与娜尔莎的大婚,虽然两人的婚事比较匆忙但在礼部全力以赴下还是操办得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京城的文武大员悉数到场祝贺。

晚上,喧闹的忠武王府逐渐平静了下来,一身酒气的李云天送走了最后一批贵客后,打着酒嗝前往新房去见他的新娘子。

俗话说入乡随俗,娜尔莎戴着凤冠,披着霞帔,顶着大红的盖头静静地坐在新房的床边,诺敏、雷婷、绿萼、怜香和红鸾等女眷围坐在一旁与娜尔莎谈笑着。

娜尔莎的新房就是她在忠武王府的闺房,在一个环境优雅的小院里,以后这个小院就是她在忠武王府的领地。

等李云天进了门,晚上喝了不少酒的诺敏吵吵着要闹洞房,李云天知道她已经有了几分醉意,如果按照诺敏的性子来的话肯定要折腾到大半夜。

在李云天的所有夫人中诺敏的酒量是最好,连一向以海量自称的雷婷都喝不过她,李云天知道喝酒是诺敏自幼养成的习惯故而特意嘱咐周雨婷不要在这方面约束诺敏,只不过诺敏喝醉酒后非常能闹腾,这使得李云天比较头疼。

李云天可不希望诺敏在新房里瞎折腾,于是俯身凑到兴致高昂的诺敏耳旁轻声低语了几句,完了后海轻轻吹了一下诺敏的耳垂。

诺敏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脸颊刷一下变得通红,脸上充满了羞涩,冲着李云天跺了一下脚后逃也似地离开了。

见此情形雷婷和绿萼等人不由得掩口而笑,很显然诺敏不是“老谋深算”的李云天对手,结果李云天三言两语就使得她落荒而逃。

其实,李云天也没说什么,只是问诺敏要不要今天晚上趁着花好月圆把房给圆了,自从诺敏嫁给李云天后由于她年龄太小两人还没圆房。

诺敏虽然生性豪爽但毕竟是个女孩子,因此听闻此言当即就羞红了脸,狼狈逃离了新房。

如果换在平时,诺敏肯定不会拒绝李云天圆房的要求,两人毕竟已经是夫妻,可今晚是娜尔莎大喜的日子,李云天要跟她圆房的话就意味着她要跟娜尔莎一同分享李云天,她可不希望自己圆房之夜有别的女人在,况且这样对娜尔莎来说也不公平。

等李云天挑下了娜尔莎的红盖头,与面若桃花的娜尔莎喝了交杯酒后,雷婷和绿萼等人娇笑着离开了,热闹的房间顿时变得沉寂。

“王爷,妾身当时用面纱算计了您,还望王爷恕罪。”原本接下来就应该是娜尔莎伺候着李云天宽衣歇息,不过娜尔莎却出人意料地走到李云天的面前跪了下去,一脸歉意地向李云天请罪。

当天晚上娜尔莎就知道,李云天已经看穿了她的意图,这才让林馨来找她,因此她必须要解开这个横在她与李云天之间的心结。

“良缘天定,夫人何须自责?”李云天笑着扶起了娜尔莎,他知道娜尔莎当时那样做是为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安危,因此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王爷,有一事妾身请王爷能答应。”娜尔莎起身后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望着李云天,言语中充满了祈求,“王爷,妾身自小被太妃抚养长大,太妃对妾身可谓恩重如山,如今汗国有难妾身无法置之不理,独自躲在大明安享太平,希望王爷能允许妾身跟着使团一起回国,共同抵御外敌的进犯。”

“本王知道你的心现在不在这里,因此已经给你安排好了,回去后如果遇上什么难处可以找骁武军关西大营,他们会尽力帮你的。”

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他早就猜到娜尔莎心里挂念处于危急中的东察合台汗国,这证明娜尔莎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于是伸手将她揽在怀里说道,“记住,战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千万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只要人在以后就能把那些城池给夺回来。”

“嗯!”娜尔莎没想到李云天竟然早已经给她安排好了,心中顿时就是一暖,听了李云天的叮嘱后温顺地点了点头,将脸颊紧紧地依偎在了李云天坚实的胸膛上,此时此刻她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轻松,身上所肩负的重担一下子就被李云天给接了过去。

第1009章大军出征

十余天后,京畿都督府的十五万大军排着整齐的队伍驶出了京城,浩浩荡荡地向关西方向挺进。

按照朝廷制定的计划,西征军的各路人马将在陕西都司都指挥使司衙门所在的西安城会合,然后等待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反应,如果对方不退兵的话西征军将出嘉峪关前去征讨。

由于正统帝年幼,故而张氏太皇太后就让朝中重臣给西征军送行,预祝他们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望着那些意气风发的西征军将领,送行的文武百官中,骁武军一系的勋贵和将领心中颇为不舒服。

谁都知道大明最强的军队是骁武军,可骁武军却无缘这次规模浩大的西征,但其所属的讲武堂却要给西征军提供钱粮军饷,而且一向被视为李云天直属部队的火器营这次更是被划走了一半,想想他们就觉得憋屈。

大明以军功进封,骁武军一系的勋贵和将领自然也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毕竟像这种集结五十万兵力的大战可谓罕见,一旦获胜军功自然不菲。

不过,虽然骁武军一系的勋贵和将领心中感到郁闷,但他们都知道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卫所军才是大明的常备军,骁武军是守卫皇室的禁卫军,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岂能出动。

况且,骁武军一系的勋贵全部都是卫所军出身,将领中也有不少来自卫所军,因此他们对卫所军也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也希望卫所军这次能打一场漂亮仗翻身,故而也唯有将心中的不满给压下去。

李云天早就注意到了骁武军一系勋贵和将领在送别西征军时的兴致不高,暗地里不由得摇了摇头。

所谓树大招风,讲武堂近些年来已经出尽了风头,是该蛰伏一段时期了,他总不能挡了勋贵们升官发财的道路,故而该低调的时候必须要低调,只有这样才不会成为朝堂上的众矢之的。

“王爷,卑职一定照看好那些火炮,请王爷放心。”一身戎装的李子曦领着此次参与西征的骁武军武官来向李云天辞行,躬身行礼后沉声向李云天说道。

“记住,人是最重要的,本王不管那些火炮如何,炮营的人你要一个不落地都给本王带来。”李云天闻言神色严肃地摇了摇头,开口沉声嘱咐李子曦。

炮营的军士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火炮没了可以再造,可这些人要是没了的话要想再训练一批出来至少也需要一年时间,而战场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卑职明白。”李子曦闻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他跟在李云天身边多年自然清楚李云天的意思,万一炮营陷入险境的话那么先照顾人其次再管炮。

这是李子曦在西域遇到的最糟糕的一种情况,很显然西征军知道炮营的重要,是攻城略地的利器,因此肯定会派重兵保护,一旦要李子曦做出舍炮保人的决定那么意味着形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西征军只征调了火炮营而没有征调火枪营,因为火枪的威力虽然也很大但是受到诸多限制,使用起来非常麻烦。

故而,西征军的将领们决定只使用火炮营的火炮,既能在战场上给敌人远程杀伤,又能攻城拔寨,堪称战场上克敌的大杀器。

与此同时,周雨婷也领着忠武王府的女眷给娜尔莎送行,娜尔莎将与明军的西征大军一起返回西域。

“娜尔莎,王爷让本妃告诉你,劝告你们汗国的大汗,西察合台此次来势汹汹因此千万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周雨婷心中其实非常佩服娜尔莎,竟然放下安逸舒适的日子不过而冒险返回东察合台,临分别前神情凝重地叮嘱娜尔莎,“如今大明既然介入了这场战争,那么一定会帮你们夺回那些城池。”

“大姐放心,娜尔莎记住了。”这是李云天第二次提醒娜尔莎面对帖木儿帝国的进犯不要与之硬拼,而应该避其锋芒依靠大明西征军与之对抗,她知道这是李云天对自己的关心,因此心中感到非常开心,郑重地向周雨婷点了一下头。

“娜尔莎庶妃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一定要确保娜尔莎庶妃安然无恙!”周雨婷闻言微微一笑,随后望向了立在一旁的十几名身穿讲武堂军服的大汉,沉声吩咐道。

“王妃放心,我等即便是肝脑涂地也会确保庶妃娘娘的安全。”这十几名大汉是忠武王府的护卫,同时也是讲武堂麾下的军士,领头的少校神色严肃地回答,他们将负责保护娜尔莎在路途以及西域的安危。

说到底,娜尔莎现在已经是忠武王府的人,忠武王府自然要保护她的安全,同时这些护卫也将负责与骁武军关西大营的人进行联系,以更好地解决娜尔莎所面临的困难。

“娜尔莎,祝你好运,我们在京城等你凯旋。”周雨婷随后走上前笑着拥抱了一下娜尔莎,送出了自己的祝福。

雷婷和绿萼等人也纷纷拥抱了娜尔莎,虽然娜尔莎只不过嫁进了忠武王府十来天,但她毕竟已经是忠武王府的人,故而众人都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回来。

“忠武王,你说武国公他们这次能凯旋而归吗?”城门楼上,望着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城门鱼贯而出的西征军将士,立在李云天身旁的张昊不无担忧地问向了李云天。

张昊这次本想挂帅西征,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之间的这一战可谓是大明立国后难得的一场规模庞大的大战,先不说此战胜利后能获得显赫的战功,单单双方一百多万人之间的厮杀就令他热血澎湃。

不过,自从经历了宣德帝失败的北征后,张昊就对李云天的意见异常重视,当年如果不是李云天及时赶到辽东力挽狂澜,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在北元兵攻破城池后力战而死,对于李云天在战场上灵敏的嗅觉是异常钦佩。

说实话,张昊对帖木儿帝国并不了解,自从永乐初年虚惊一场后就再也没有帖木儿帝国的消息了,在他的印象里帖木儿帝国与西域的那些番国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更为强大一些而已。

直到李云天在大殿上指明帖木儿帝国是一个与大明疆域差不多的庞大国家后,张昊这才明白李云天为何对帖木儿帝国如此重视,看来李云天平常没少收集帖木儿帝国的情报,而骁武军关西大营设立的目的恐怕既不是为了震慑关西七卫,也不是威慑东察合台汗国,而是为了防备帖木儿帝国。

在张昊看来,与一个不熟悉敌人交手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而且这个敌人还有着不逊于大明的军事力量,这使得他在权衡了一番后最终决定放弃此次西征。

虽然现在看来张昊失去了一次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绝佳时机,但如果李云天的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么西征军恐怕将在西域遭受灭顶之灾,等到那个时候他将有更大的表演舞台。

“世事难料呀!”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后向张昊摇了摇头,他从未与帖木儿帝国的人交过手无法判断其战力究竟如何,随后语峰一转低声说道,“不过武国公好像有些轻敌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希望武国公这次能有个好运气。”这时,立在边上的周征开了口,神情凝重地望着雄赳赳、气昂昂出城的京畿都督府将士,这些可都是大明的精锐之师,万一葬送在了西域那可着实令人心疼。

“你们知不知道,京城的赌坊已经给此次西征开出了赔率,西征军获胜的赔率才一赔一点零五,而战败的赔率则高达一赔十。”牛世豪就站在周征身旁,听见了先前的那番对话后插了一句,“看来民间看好此次西征取胜!”

对于大明这次声势浩大的西征,赌坊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噱头,因此对西征的胜负开出了盘口。

这个赌盘一经推出,赌局随之就呈现出了一边倒的态势,赌客们纷纷押西征军取胜,在百姓们看来大明乃堂堂的天朝上国,对付帖木儿帝国这个西域蛮国还不是小菜一碟,这个赌盘简直就是白白送钱的。

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毕竟连大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对帖木儿帝国不了解,更何况百姓们了,在百姓们看来大明是世间的第一强国,连北元都被赶去了漠北,那么世间还有哪个国家是大明的对手?

赌坊的老板肯定不是傻子,确切的说他们都是非常精明的人,懂得动机取巧和钻营,虽然他们并不清楚战争的走向,但是却从张昊和牛世豪没有随军出征一事上嗅出了一丝异样的味道。

另外,再加上李云天也留在了京城,大明最能打的几个勋贵都没有参与西征,这使得赌坊的老板决定冒一次风险开设西征军的赌盘,万一西征军败了他们将赚得盆满钵满。

“希望百姓们能赢下这个赌盘!”李云天也听说了赌盘里关于西征军盘口的事情,望着出城的西征军不由得面无表情地自语了一句,否则的话不知道届时有多少将士要葬骨在异国他乡。

城门楼下,聚集在街道两侧的百姓热情地送别着西征军的将士们,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百姓们看来西征军此次征讨完全就是手到擒来,明年必定能班师凯旋。

第1010章势如破竹

西征大军走后,李云天密切关注着与西征军有关的情报,武国公宋海率领着京畿都督府的十五万大军一路长途跋涉,抵达西安城时已经是一个多月后的事情。

按照计划,宋海将在西安城等待西征各路人马到齐,如果帖木儿帝国和北元不从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域退兵的话,那么他将挥师西进前去征讨。

从宋海的角度不自然希望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落荒而逃,那样的话他这一趟可就白来了,等于带着数十万大军在陕甘来了一场长途武装拉练,半点儿功绩都捞不上。

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没有让宋海失望,不仅没有退兵反而从北面和西面合力夹击东察合台汗国,于正统二年九月攻占了东察合台汗国王城别失八里城。

东察合台汗国的蒙特大汗以及文武官员不得不逃往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吐鲁番地区,仓皇进入了吐鲁番城,在吐鲁番城集结了全部兵力,准备固守待援等待明军的救援。

宋海得知东察合台汗国王城别失八里被攻陷后顿时大喜,这意味着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并没有知难而退,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率领大军进行征讨。

此时,西征军除了距离最为遥远的辽东部队尚未抵达外其他人马皆已在西安城集结完毕。

于是宋海立刻举行了誓师大会,随后挥师西进,率领四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嘉峪关,穿过关外关西七卫的辖地后进入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吐鲁番地区。

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