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永乐帝的这些诏谕中可以看出明朝对女真人施政纲领,也是明代对辽东诸部的国策:

第一,明迁对归服的女真亦施行卫、所制度;

第二,女真地区所设卫、所不是由中央政府派汉族官员任长官,而是是以女真各部落首领任长官管辖军民;

第三,发给任各卫所长官的女真首领以印信亦即委任状,作为其行使权利的凭证;

第四,给予赏赐以代俸禄;

第五,对于归服之女真人任其“自相统属,打围牧放,各安生业,经商买卖,从便往来”,如此“共享太平之福”。

毫无疑问,明朝对女真采用的是一种宽松的民族自治策略,没有哪个女真首领想要重回蒙古人的统治,那样他们将受到极力打压。

“我们的子弟能够进入讲武堂?”脱鲁忽察尔听了李云天的话后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

他知道李云天手下有不少蒙古兵和女真兵,虎皮营一战正是女真骑兵和蒙古骑兵将把秃孛罗手下的蒙古铁骑阻挡住,进而使得明军赢了辽东关键一战,因此他相信李云天不会亏待了那些女真将领和蒙古将领,否则那些女真兵和蒙古兵一闹起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自然也不会对兀良哈三卫撒谎。

因此,对脱鲁忽察尔来说,他现在最感兴趣的就是大明是否会履行诺言,使得他们与大明勋贵拥有同等的权利,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是他们的子弟是否能面试进入讲武堂。

很显然,如果凭本事考试的话,以兀良哈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本不可能通过大明的武举考试进入讲武堂,故而他需要大明勋贵子弟面试进入讲武堂的特权,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富贵延绵,不至于没落。

海撒男答奚和阿扎施里也看向了李云天,这段日子他们已经对骁武军和讲武堂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只有能免试进入讲武堂才能真正地跻身大贵族的行列,原因很简单,讲武堂是李云天奉宣德帝的御命创建,而骁武军又被看成是宣德帝的禁军,因此讲武堂以后必将成为宣德帝培养明军武官的皇家学院。

“这个是自然,勋戚子弟免试进入讲武堂是皇上的恩典。”李云天见海撒男答奚三人神情严肃地望着自己,嘴角禁不住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就怕三人对宣德帝的圣旨没兴趣,于是从容不迫地说道。

海撒男答奚、阿扎施里和脱鲁忽察尔闻言脸上的神色随之一缓,暗中松了一口气,如果宣德帝真的能兑现其承诺,那么对兀良哈三卫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以后可以避免战乱的袭扰。

第715章绝佳的礼物

“镇武侯,如果我们拒绝接受皇上的圣旨,你会如何做?”从李云天那里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后,阿扎施里与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对视了一眼,不动声色地问向了李云天。

“先攻占大宁城,然后海陆齐下,与山海关守军南北夹击你们部署在山海关前的五万军队。”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风轻云淡地说道,“而后汇合山海关的守军会师北上,与海州城的守军东西夹击西宁堡的阿岱汗,由此辽东可定矣!”

见李云天胸有成竹地击败山海关前和西宁堡的蒙古兵,阿扎施里和海撒男答奚、脱鲁忽察尔再度对视了一遍,不可否认李云天所说的计划很有可能成为实现,以大明海运的能力将士兵运到山海关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毕竟李云天带兵进入大宁城就是证明大明海运能力的最好例子。

“镇武侯,菜都快凉了,这些都是关外的一席地方菜,希望能合你的胃口。”沉吟了一下后,阿扎施里很快调整了心情,冲着李云天微微一笑,打破了场上有些压抑的氛围,指着桌上的菜肴说道。

“那本侯可要尝尝。”李云天也跟着笑了起来,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菜放进了嘴里,然后点了点头,对菜是赞不绝口。

接下来,众人都没有再提及公事,李云天与阿扎施里、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边喝酒边谈笑,漫不经心地聊着兀良哈地区的特色菜肴和风土民情,这使得酒宴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

原因很简单,李云天已经和阿扎施里三人谈好了条件,剩下的事情就是阿扎施里三人做出最后的抉择。

因此,午宴结束后李云天并没有离开,被人领着去后院看一匹通体乌黑、膘肥体壮、四肢修长的西域马,而阿扎施里、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则在厢房里进行紧急商议,以决定是否接下宣德帝的这道圣旨。

这匹西域马是阿岱汗在兀良哈部与鞑靼、瓦剌结盟的时候送给海撒男答奚的礼物,算是对科尔沁部东迁的一点弥补,同时也是示好。

虽然海撒男答奚并不稀罕阿岱汗的礼物,但是那匹马确实是一匹难得的好马,不仅体格高大而且耐力非凡,因此他就将其养在了家里,这次正好作为礼物送给李云天,在他看来李云天更配这匹西域马,也是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礼物。

李云天来到马厩的时候,那匹西域马正在马槽里吃着草料,见到李云天后警惕地抬头望着他。

本来李云天只是来打发时间而已,等着海撒男答奚三人做出决定,不过当他见到这匹西域马时眼前顿时就是一亮,从这匹马清澈的目光中他感觉到这匹马有一股灵性。

“大人,这匹马的性子很烈,外人要是靠近了它不是嘴咬就是脚踢,大人小心。”感觉出了这匹西域马对自己有敌意,李云天于是捧了一把黄豆想要去喂它,结果一旁的马倌连忙上前来阻止。

“不碍事。”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没有性子的马那就不是好马了,因此他并没有听从马倌的劝阻,笑着走上前把手里捧着的黄豆伸到了那匹黑马的面前。

那匹西域马先是后退了一步,然后冲着李云天不安地甩着响鼻,情绪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李云天知道这匹西域马这样做是因为对自己感到陌生,于是他就双手捧着黄豆立在那里,微笑着看着它。

见此情形,一旁的马倌流露出惊讶的神色,以往要是有人靠近的话这匹马又踢又咬,可是见了李云天竟然退缩了,着实令他感到意外。

马倌哪里知道,李云天在辽东接连指挥了三场大战,使得身上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凌人气势,这股气势中充满了一丝血腥的味道,故而令那匹西域马焦躁不安,有了现在的表现。

僵持了大约一刻钟,或许是那匹西域马觉得李云天对它没有恶意,于是试探性地上前一步,伸长鼻子嗅了嗅李云天手里的黄豆,迟疑了一下后用舌头把黄豆卷进嘴里吃了起来。

李云天见状微微一笑,等那匹西域马把他手里的黄豆卷完后伸手轻轻地佛摸着它身上的鬃毛。

那匹西域马摇晃了几下脑袋,然后顺从地任由李云天抚摸,逐渐变得温顺了起来,看得周围的人大跌眼镜,很显然那匹西域马已经认可了李云天,或许这就是李云天跟那匹西域马的缘分,否则的话李云天要想驯服它可就要伤脑筋了。

“看你通体乌黑,以后就叫‘黑云’吧。”抚摸了那匹西域马的鬃毛一番后,李云天笑着说道。

那匹西域马好像听懂了李云天的话,抬头看了李云天一眼,随后仰首嘶鸣了一声,似乎很满意它的这个新名字。

当阿扎施里、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来到马厩的时候,李云天正细心地用刷子给黑云刷着身上油量的鬃毛,黑云时不时甩上几个惬意的响鼻,使得三人大为惊讶。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阿扎施里三人很清楚黑云是一匹罕见的好马,同时也是一匹烈马,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如此快就被李云天降服,看来李云天果真不是一个等闲之人。

“海撒男答奚指挥使,这匹马本侯非常喜欢,本侯无以为赠,这把骁武军的将官刀就送与你。”见阿扎施里三人过来,李云天放下手里的刷子,从一名护卫手里接过一柄骁武军的绣春刀,微笑着递向了海撒男答奚。

骁武军的绣春刀分为士卒刀、武官刀和高级武官刀三种,如果再细分的话,在高级武官刀上面还有一柄宣德帝赐给李云天的“御刀”。

李云天的那把御刀由雷婷保管,出外作战时轻易不带出来,而是佩戴高级武官刀,因此他身边的那把高级武官刀就成为了给海撒男答奚回礼的礼物。

“好刀!”

当海撒男答奚抽出刀身时,一股寒意迎面袭来,他望了一眼锋利的刀刃,又伸出手指在刀身上弹了一下,听了听刀身发出的颤声后忍不住开口赞道,这把刀无论材质还是锻造工艺都属于上乘,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高超的技艺。

李云天在讲武堂司科院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而司科院也并没有让李云天失望,不断推动大明科技的发展,骁武军的武官刀全部是用新型钢材打造,既锋利又耐用。

骁武军将是大明第一批换装由新型钢材打造出来刀具的部队,届时在战场上不仅能更好地杀伤敌人,也能更好地保护明军。

“三位指挥使是否已经有了主意?”

李云天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要送给海撒男答奚他的拿把武官刀,除了回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海撒男答奚三人知道大明底蕴深厚,对其进行震慑,见海撒男答奚对那把刀爱不释手,于是不动声色地看向了阿扎施里和脱鲁忽察尔。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侯爷请。”阿扎施里闻言一侧身,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他们要谈的事情不宜让现场的人听见。

李云天自然清楚这一点,返身摸了摸黑云的头后跟着阿扎施里去了客厅,从阿扎施里三人的态度上,他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选择,看来大明在辽东的战事终于可以结束了。

“侯爷,我们三个商量过了,可以接受大明的招抚,但是你必须要答应我们三个条件?”客厅里,下人们端上来香茗之后就知趣地退了下去,阿扎施里神情严肃地向李云天说道。

“请讲。”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着阿扎施里,想看看他会提出三个什么样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你必须当众宣读皇上的这道圣旨,当这道圣旨的保人。”阿扎施里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说道,“第二,你必须跟我们联姻。”

“前面的那个条件我可以答应你,后面的那个确实有些强人所难,本侯已经有了几房夫人,实在是不宜再娶。”

李云天闻言嘴角顿时流露出一丝苦笑,他清楚阿扎施里三人是想在朝廷里找一个援手,可他确实不方便再去娶妾,这不单是因为他的妾室已经够多,更重要的是比较容易犯忌讳,私自勾结边疆重臣历来都是重罪,因此他想了想,找到了一个权宜之计,微笑着向阿扎施里说道:

“这样吧,等此次战事完成后,本侯禀告皇上,让皇上在大明勋贵中给你们赐婚,你们觉得意下如何?”

阿扎施里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在大明的所有勋贵中,他自然是最希望与李云天联姻,不过他清楚李云天的苦衷,没有再坚持,而是看向了一旁的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想看看两人的态度如何。

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向阿扎施里微微点了一下头,李云天已经与达颜部联姻,因此确实不方便再跟他们结亲家,如果宣德帝赐婚别的大明勋贵的话,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个条件,阿岱大汗毕竟是我们的大汗,我们虽然归顺了大明但是希望侯爷能放阿岱大汗一条生路,也算是尽了我们的君臣之谊!”

阿扎施里见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都答应了下来,于是迟疑了一下,神色显得有些为难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最后还是苦笑了一声,望着李云天开口说道。

第716章西宁堡之变

阿扎施里的话音落后,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神情严肃地望着李云天,他们也知道第三个条件对李云天来说太过苛刻,有些强人所难,如果李云天能在西宁堡抓住阿岱汗的话那将是一件巨大的功劳,而且还能鼓舞明军的士气。

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皱,不得不说阿扎施里三人的这个条件确实是有些棘手,他本想将西宁堡的蒙古军队全歼,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阿岱汗,届时将成为他送给宣德帝的一份厚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阿扎施里和哈萨男答奚、脱鲁忽察尔毕竟是阿岱汗名义上的子民,看来他们不愿意背着一个弑主的罪名。

“好,本侯答应你们,可以放走阿岱汗。”在阿扎施里三人殷切的注视下,李云天皱着的眉头缓缓舒展开了,冲着阿扎施里缓缓点了点头,神情严肃地说道,“不过,这件事情不能明着来,想办法让他逃走就是了。”

虽说阿岱汗是鞑靼、瓦剌和兀良哈的大汗,但蒙古诸部其实已经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态势,阿岱汗只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大汗而已,真正能调动的不过是他所属的科尔沁部蒙古兵,无论鞑靼的阿鲁台还是瓦剌的脱欢都不会对他惟命是从。

因此,在李云天看来,抓住阿岱汗对当前大明与北元的战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充其量是鼓舞明军的士气以及用来向朝廷邀功,并迫使阿鲁台和脱欢选一个新大汗出来,阿鲁台和脱欢才不会因为他抓了阿岱汗而投降。

既然阿扎施里三人不想落一个弑主的罪名,那么李云天也就成全他们,与阿岱汗比起来兀良哈部蒙古人更加重要。

况且,只要兀良哈部蒙古人投靠了大明,那么阿岱汗就不足为惧,而且将打通辽东与京畿之间的联系,趁阿鲁台不备给他沉重一击。

“多谢侯爷大恩。”阿扎施里闻言顿时大喜,连忙向李云天一拱手,如果阿岱汗由于他们的叛变而被李云天抓了的话,他们以后在蒙古诸部之间的名声可就臭了,而且大明的人历来也最讨厌与卖主求荣的人为伍,故而他们不得不为以后的事情考虑。

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脸上神色也变得轻松了起来,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没有牵挂地归附大明。

十月初,一支蒙军军队出现在了西宁堡的西门,领头的蒙古将领是阿扎施里。

得知阿扎施里到来,阿岱汗派把秃孛罗前去迎接,两人谈笑风生地进了西门,此时西宁堡的蒙古军队已经知道关西七卫参战的事情,因此低落的士气得以恢复。

阿扎施里这次来西宁堡给西宁堡的蒙古军队带来了一些补给,进城后先是拜见了阿岱汗,然后召集了兀良哈部的将领议事。

就在当天深夜,意想不到的一幕在西宁堡发生了,兀良哈部的士兵在将领们的带领下忽然突袭了城里的鞑靼士兵、瓦拉士兵和仆从军士兵的营地,包括把秃孛罗这些蒙古军队高级将领在内,西宁堡蒙古军队的将领对面这突发的一幕没有丝毫的戒备,很多在睡梦中稀里糊涂地成为了俘虏。

不过,冲进阿岱汗卧房的兀良哈士兵扑了一个空,阿岱汗并没有在卧房,去向不明。

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阿岱汗在兀良哈士兵发动攻击前得到了消息,趁乱领着几名心腹仓皇逃出了西宁堡,狼狈地前往了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落,在科尔沁部战士的护送下返回了哈拉和林城。

兀良哈士兵在西宁堡的哗变不仅成为了辽东战局的重大转折点,同时也对大明和北元的整个战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径直左右了这场战争的走势。

两天后,海州城的十万明军在李云天的率领下度过了辽河,浩浩荡荡地进入了西宁堡,阿扎施里率领着兀良哈将领出城迎接,将李云天一行人迎进城去。

由于阿扎施里指挥着兀良哈部的将士忽然发难,使得城里措手不及的两万鞑靼兵和瓦剌兵,以及一万仆从军士兵被一网打尽,纷纷被俘成为了阶下之囚。

在被俘的纳西将领中,级别最高的自然就是把秃孛罗,把秃孛罗对兀良哈部的突然背叛感到万分吃惊,他实在是不明白兀良哈人好好的为何要投靠大明,要知道阿鲁台的大军此时已经兵围大明的京师,蒙古军队在这场与大明的战争中已经占据了上风。

进入西宁堡的当天晚上,参加了完了阿扎施里的接风宴后,李云天回到住处后并没有休息,而是让人把把秃孛罗和穆都父子带来。

把秃孛罗是第一次见李云天,见到李云天后好奇地打量着他,暗中猜测着李云天的身份,而他身旁的穆都则面色一变,一眼就认出了李云天。

“安乐王,落在本侯手里是不是有些心有不甘?”李云天望了一眼把秃孛罗,示意把秃孛罗落座,微笑着问道。

“敢问这位大人如何称呼?”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李云天称呼把秃孛罗的是永乐帝封给他的爵号,这使得把秃孛罗闻言眉头皱了皱,不过当听到云天自称“本侯”后脸上一变,打量了李云天一眼后坐在了李云天对面的椅子上,不动声色地问道。

“本官是辽东副总兵。”李云天微微一笑,随即向把秃孛罗自报了家门。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把秃孛罗闻言双目还是流露出乐惊愕的神色,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李云天,万万想不到那个令他和蒙古军队接连在战场上吃大亏的镇武侯竟然如此年轻,在他的印象里李云天应该是一个处事沉稳的中年人才对。

震惊之余,把秃孛罗疑惑地望向了一旁立着的穆都,穆都见状连忙点了点头,肯定了李云天的身份。

“镇武侯找本官何事?”从穆都那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把秃孛罗的心境逐渐平复了下来,故作镇定地问道。

“本侯想知道,经历辽东这三战后安乐王如何看待我明军?”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望向了把秃孛罗。

“强弱分明,判若两人。”把秃孛罗沉吟了一下,对明军做出了八个字的评断。

在蒙古军队进入辽东的前期,辽东明军在与蒙古军队的交锋中完全处于下风,这使得蒙古军队在辽东予取予求,很快就将辽东明军分割包围在了辽东的五座城池中,凭借着城防来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

不过,蒙古军队在辽东北部的开原城遇到了阻力,开原城里朱雀大营的骁武军给了蒙古军队一记下马威,使得蒙古军队在开原城吃到了第一场败仗。

就在蒙古军队调兵遣将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开原城时,李云天进入了辽东,相继在清风谷、银州城和虎皮营取得了大捷,令蒙古军队不得不西撤到西宁堡,与辽东明军隔辽河对峙,进而失去了辽东战局的主动权。

其实,退守在西宁堡的蒙古军队依然有着强悍的实力,李云天如果强攻西宁堡的话肯定会造成重大伤亡。

可让把秃孛罗万万想不到的是,李云天也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法子,竟然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使得兀良哈背叛了阿岱汗,进而功亏一篑。

“安乐王,本侯承认,明军以前训练松懈,导致在战场上无法与你们蒙古兵相抗衡,不过经此一役后,皇上势必会整顿军纪,届时我大明将有数百万能与你们蒙古兵一战的精兵,你们以后再也没有南下的机会。”

听了把秃孛罗对辽东明军的评断后,李云天微微一笑,他并没有回避辽东明军先前战斗力低下的事实,不动声色地向把秃孛罗说道,“况且,随着我大明火器的发展,你们在战场上只会越来越处于劣势。”

把秃孛罗闻言脸色变了几变,与阿扎施里、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一样,他对大明的火器异常忌惮,正如李云天所说的那样,大明一旦大力发展火器,那么以后蒙古军队在战场上将吃大亏,曾经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将失去昔日的辉煌,这使得他心中五味杂陈,万分复杂。

“你想不想知道大明获胜后会如何对待鞑靼和瓦剌?”见把秃孛罗受到了触动,李云天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个问题恐怕是把秃孛罗最为关注的事情。

“想要把我们赶出漠北?”把秃孛罗的脸色有些难看,面无表情地望着李云天,可以想象的是明军肯定会对鞑靼和瓦剌进行报复,看来鞑靼和瓦剌这次难道一劫。

“你错了,讲你们赶出漠北并不是长久之计,广袤的大草原需要一个主人。”李云天微笑着摇了摇头,沉声向把秃孛罗说道,“大明将在草原上设立蒙古布政使司和蒙古都司,使得蒙古高原成为我大明北方的一道屏障。”

“大明想要占有草原?”把秃孛罗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大明竟然要设立蒙古布政使司,这意味着大明要对蒙古实行直接治理,而不是像东北的奴儿干都司和西南的乌斯藏都司那样,由当地的部族首领进行自治,这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大明与大元本是一体,何来的‘占有’一说?”李云天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纠正了把秃孛罗的观点,意味深长地说道,“别忘了,你可是太宗皇帝御封的安乐王,是我大明的边疆藩王。”

把秃孛罗闻言顿时语塞,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辩解,神情显得有些尴尬,当年他和脱欢、马哈木之所以接受了永乐帝的赐封,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大明的军事压力,以及与大明互市所需,可现在却成为了李云天用来反击他的一个绝佳借口,使得他百口莫辩。

第717章用心良苦(一更)

“安乐王,想当年太宗皇帝对你们辉特部可是不薄,不仅开放了互市与你们进行交易,而且当你们部落遭受雪灾的时候还拨出了物资救援,可你们却不思皇恩竟南下侵扰,太宗皇帝在天之灵一定倍感失望。”

见把秃孛罗被自己反驳得哑口无言,李云天的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随后面色一整,郑重其事地望着把秃孛罗,“其实,无论是太宗皇帝还是当今的圣上,都对安乐王期望甚高,可惜安乐王的行为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

把秃孛罗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了郁闷的神色,从道义上而言,大明却是对辉特部有着诸多的帮助,可话又说回来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大明对他们的笼络而已,可是明面上他却无法反驳。

“安乐王,本侯来辽东之前皇上曾经对本侯说过,如果安乐王能迷途知返,那么将赦免安乐王的罪责。”李云天瞅了把秃孛罗一眼,不动声色地说道,“太宗皇帝在瓦剌封了三个藩王,皇上不想这三个藩王悉数被废,望安乐王把握时机,千万不可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皇上要赦免与我?”听闻此言,把秃孛罗显得颇为意外,没想到宣德帝竟然对他如此器重。

“君无戏言。”李云天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安乐王,大明需要有人来治理广袤的草原,不知安乐王意下如何?”

其实,宣德帝根本就没有对李云天提及过把秃孛罗,李云天离开的时候宣德帝正意气风发,想要一举扫荡了北元的国都哈拉和林城,岂会在意一名瓦剌首领?

很显然,李云天现在说的言辞只不过是在安抚把秃孛罗而已,反正宣德帝已经给了他很大的权限,届时如果能用把秃孛罗来帮助大明镇住瓦剌,那么宣德帝肯定也会同意李云天的做法。

把秃孛罗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他知道李云天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可是如果按照李云天所说的去做的话,那么以后不要说瓦剌,就连辉特部都可能会逐渐消散,与草原上的蒙古诸部甚至大明融合在一起,他心中并不愿意看见这一幕的发生。

“安乐王,阿扎施里指挥使、海撒男答奚指挥使和脱鲁忽察尔指挥使已经接下了皇上的圣旨,从今以后他们将是我大明的伯爵,同时也将在蒙古都司任职。”

李云天见把秃孛罗心中有顾虑,于是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把给予兀良哈三卫的优厚待遇讲了出来,微笑着望着把秃孛罗,“鞑靼和瓦剌这次南下,说到底也是为了百姓的生计,大明会更好地善待他们。”

“阿爸,咱们已经败了,如果皇上真的要在草原上设立蒙古布政使司和蒙古都司,那么草原就将是大明的天下,咱们要是执意与大明为敌的话,苦的可就是部里的族人。”

穆都觉得李云天开出的条件不错,阿扎施里三人不过是伯爵而已,就能享受到与大明勋贵一样多的俸禄和待遇,那么一把秃孛罗的藩王之尊,那么肯定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他忍不住向左右权衡着的把秃孛罗说道。

尤为重要的是,穆都已经被李云天给打服了,三次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成为了李云天的俘虏,因此心中已经对李云天万分忌惮,不想再与李云天这么可怕的人为敌。

更何况,把秃孛罗现在已经是阶下囚,李云天能以礼相待已经够给把秃孛罗面子,如果把秃孛罗不识好歹的话,李云天可以找别人来代替把秃孛罗来实行大明对瓦剌的政策,例如瓦剌三大首领之一的土尔扈特部首领、被永乐帝封为贤义王的太平。

瓦剌三大部落中,脱欢的卫拉特部实力最强,但轮到资历最深的,却是把秃孛罗的辉特部。

元代斡亦剌惕四千户为瓦剌的核心组成,这斡亦剌惕四千户分别为:郭勒明安、依克明安、扎合明安和茂明安,分别对应厄鲁特、辉特、巴图特、巴尔虎布里亚特。

在瓦剌的早期历史中,辉特部一直占主导地位,成吉思汗时期,斡亦剌惕的首领忽都合别乞是辉特人。

据托忒蒙古文献《四卫拉特史》中记载:“辉特人三代与黄金家族联姻,都成了贵族血统”。

史载忽都合别乞后裔与黄金家族保持世婚关系,男尚公主,女适皇胃,可谓“世联戚碗”。

辉特部是早期卫拉特的核心成分这个问题不大。

依照明朝史书的记载:“瓦剌,蒙古部落也,在鞑靼西,元亡,其强臣猛可帖木儿据之。死众分为三,其渠曰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

把秃孛罗是辉特部领袖,马哈木就是蒙古文献中的绰罗斯部巴图拉丞相,太平是土尔扈特部阿木古郎凯王。

辉特部是早期卫拉特的核心成分和主导力量,不过瓦剌大首领猛哥帖木儿死后,卫拉特部崛起。

至于卫拉特部,有一天不得不提,后来分裂为两个部落,一个是杜尔伯特部,另外一个则是大名鼎鼎的准噶尔部,与后世的清朝进行了数次战争,令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颇为头疼。

史学家通常将辉特部视为瓦剌的原始部族,土尔扈特与卫拉特特部则为外来的部落,并不是出自斡亦剌惕。

辉特部缘何衰落?卫拉特部又因何能崛起?这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谜题,不过在马哈木时期卫拉特部并未完全取得对瓦剌的主宰权,直到其子脱欢时期才取得了瓦剌的主导权。

而脱欢之子也先更是统一了鞑靼和瓦剌,建立卫拉特人统治的国家,势力范围东起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至巴尔喀什湖、葱岭,北起安卡拉河、贝加尔湖,南抵大漠,成为元朝灭亡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最后一股强大势力,对东方历史产生过不可忽略的影响。

但对于也先,最令世人所难忘的就是他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俘虏正统帝的往事,是大明历史上唯一一场被俘虏了皇帝的战争。

卫拉特人最早居于叶尼塞河上游的八河地区,以狩猎为生,人数众多,有若干分支,各有名称,十三世纪初归附成吉思汗,改营畜牧。

元朝建立后,卫拉特人开始南下,定居于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