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此,那八千蒙古兵不仅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而且李云天还以宣德帝的名义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两银子作为奖赏。
李云天现在需要这八千蒙古兵老老实实地待到明天,等银州城被明军攻克的消息传来后这些蒙古兵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届时他就可以动手对其进行整编。
由于时间紧急,招抚了巴鲁所带来的八千蒙古兵后李云天就率军赶赴银州城,把安抚那八千蒙古兵的任务交给了哈尔巴拉和开原城游击将军杨杰,并且在黑岭镇留下了一万明军对那些蒙古兵进行威慑。
经过一路奔袭后,轻车简从的明军终于在午夜时分赶到了银州城,此时银州城笼罩在了宁静的夜幕下,没人会意识到一场大战即将打响。
为了恢复士兵的体力,李云天准备清晨时分发动袭击,因此部队就地休息。
四月份辽东的天气已经转暖,因此士兵们吃完饭后纷纷裹着毯子挤在一起呼呼大睡,抓紧时间睡上一觉。
李云天自然又要熬夜了,将赵勇、杨威、顾礼裕等明军将领和猛哥帖木儿等女真诸部首领招到他的军帐内布置攻城事宜。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他将派人在银州城东、城北和城西炸开三个缺口,然后骁武军和女真诸部的士兵兵分三路攻进城中,在城里与蒙古兵进行决战。
这是兵法中典型的围三缺一策略,如此一来城里的蒙古兵一定会从南门突围,李云天将火枪营摆在南城城门外,对冲出城的蒙古兵展开一场杀戮,进而瓦解蒙古兵的战斗意志。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李云天带来的辽东明军已经分别留守在清风谷和黑岭镇,因此攻城的是骁武军和女真诸部的士兵,这是他手中攻击力最强的部队,对银州城是势在必得。
第687章离间(一更)
轰、轰、轰!
清晨时分,当远处的天际展露出一丝微弱的晨曦时,三声惊天动地的巨大轰响打破了银州城的宁静,犹如从天而降的落雷般震得整个银州城都跟着颤抖了起来。
睡梦中的银州城百姓纷纷被三声巨响惊醒,神情惶恐地推开窗户向外张望,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杀呀!”
就在百姓们暗自猜测着的时候,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从东城、北城和西城城门外传来,无数骁武军军士和女真士兵挥舞着手里的兵器,穿过被炸坍城墙处弥漫的漫天灰尘冲进了城里。
“去看看怎么回事?”爆炸声和喊杀声不仅惊醒了城里的百姓,蒙古将领和士兵也被惊醒了,蛮苏推开搂着的两名容貌姣好的汉人女子,光着身子拉开了房门,冲着院子里高声喊道。
“将军,小的这就去打探。”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从一旁的房间里冲了出来,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往外跑。
听着由远及近的喊杀声,蛮苏顿时感到事态不妙,连忙穿上衣甲领着卫兵赶去军营坐镇。
“将……将军,不好了,明……明军杀过来了,正在围攻咱们的大营。”蛮苏手下的部队驻扎在城东,他住的是银州城里位于城南最好一座宅院,距离军营有些远,因此还没等赶到军营,管家已经骑着马从城东方向飞奔而来,冲着他喊道。
“什么?”蛮苏闻言顿时大惊失色,他不明白攻城的明军从何而来,更不清楚明军是如何突破的城墙。
“将军,城……城东的城墙不知为何塌了一处,明……明军从缺口处进的城。”管家来到蛮苏身旁,结结巴巴地解释着,脸色显得无比苍白。
“怎么会这样!”蛮苏的脸上满是震惊的神色,口中不由得喃喃自语了一句,不过现在境况危机已经容不得他多想,随后双腿一夹马腹向军营冲去准备指挥手下的士兵与明军交战。
与此同时,穆都也风风火火地往城北军营赶去,他与蛮苏一样都选择住在银州城里宽敞舒适的宅院里,从睡梦中惊醒后连忙奔向了军营,万万没想到明军会发动进攻。
不仅蛮苏和穆都,银州城里的蒙古军队也被明军突如其来的攻击给打懵了,仓促中应战,显得十分狼狈。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从城东和城北进攻的明军进城后直扑蛮苏和穆都的军营,城西进攻的明军则从后方夹击两个军营的蒙古军队,银州城内随之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战场,明军和蒙古兵在街道上杀成一团,鲜血四溅,哀嚎连连。
蛮苏和穆都很快就惊讶地发现,攻进城里的明军异常凶悍,与他们先前在辽东所遇见的明军不同,而且里面有着很多身穿女真服饰的女真人,给仓皇应战的蒙古军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后,两人很快就意识到巷战对蒙古军队不利,银州城里的大街小巷聚满了人,使得蒙古骑兵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成为了明军弓箭手的靶子。
因此,蛮苏和穆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下令蒙古军队从城南突围,准备在城外与明军决一死战。
当蒙古骑兵挥舞着马刀奔出银州城南门,呐喊着冲到城门外严阵以待的火枪兵军阵两百米时,火枪兵们扣动了扳机,炒豆般的枪声随之响了起来,
伴随着密接的枪声,冲在最前面的蒙古骑兵纷纷栽下了马,一场屠杀缓缓拉开了序幕,从城门冲出来的蒙古骑兵和步卒纷纷在火枪兵的射击中倒在了血泊里,火枪兵军阵前的地面上很快就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李云天骑着马立在城外的一个山头,面无表情地望着银州城南门外不断倒下的蒙古骑兵和步卒,火枪兵手里的火绳枪使得这些勇猛的草原战士成为了一个个移动的人形靶子,宣告着游牧民族纵横天下时代的终结。
中午时分,经过一上午的激战后,明军成功地控制了东城、北城和西城,将蛮苏和穆都等万余人围在了南城,街头上到处可见垂头丧气的蒙古兵被明军押往临时设立的俘虏营。
蛮苏和穆都立在城门楼上,目瞪口呆地望着城门外横七竖八倒在血泊的蒙古骑兵和步卒的尸体,尸体前方是五个呈扇形排列的火枪兵军阵,已经有五六千名蒙古兵丧生在火枪兵的枪口下,面对着密集的弹雨即便是最精锐的蒙古骑兵也无法冲过去。
面对着无情吞噬蒙古兵性命的火枪兵军阵,蛮苏和穆都已经失去了突围的信心,按照火枪兵方阵的威力他们就是排出再多的人前去也只是送死而已。
此时此刻,两人终于明白明军为何会把南门留出来,原来是想将他们困在这里,现在城里的明军已经完成了对他们的合围,而城外又有如此恐怖的火枪兵军队,使得两人进退两难。
“楼上的人听着,我家大人乃皇上钦命的辽东副总兵,只要你们投降我家大人将保证你们的安全。”
就在蛮苏和穆都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群明军押着察合、巴鲁等被俘的蒙古将领来到了城门楼前,领头的骁武军武官指着察合、巴鲁等人高声向城门楼上喊道,“你们已经没有援兵,负隅顽抗唯有死路一条!”
见到察合、巴鲁等人后,蛮苏和穆都的脸色不由得更加苍白,城墙上的蒙古士兵也神情惊惶地在那里窃窃私语地议论着,脸上纷纷流露出绝望的神色,这意味着他们将在银州城孤军奋战。
“蛮苏将军,你难道忘了与我家大人的约定,只要我家大人能在辽东立下大功,那么就会全力助你坐上鞑靼大汗的宝座,现在正是杀了穆都吞并他部下的机会,你还在等什么?”
那名骁武军武官见城门楼上没动静,于是提高了音量,冲着蛮苏高声喊道,“蛮苏将军,你放心,我家大人一言九鼎,既然你与我家大人前面合作愉快,那么我家大人绝对不会食言,今日攻城实属无奈,我家大人担心你无法掌控城中局势!”
“什么?”穆都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神情警惕地望着蛮苏,难道蛮苏与明军有勾结?
“莫要听他瞎说,我与他们没有丝毫的瓜葛!”蛮苏也吃了一惊,万万想不到那名骁武军武官竟然会说出如此一番话来,连忙向穆都解释。
“怪不得你要把巴鲁派出去,原来早就与明军串通好了!”穆都岂会轻易相信蛮苏,冷笑着望着他,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开原城的明军给蛮苏送来了几次厚礼,如果双方没有秘密交易的话明军岂会如此大力讨好蛮苏?
再者说了,如果不是蛮苏出卖了前来增援的察合,明军又岂会将其俘虏?还使得巴鲁也被明军擒获,很显然蛮苏与明军私下里有往来,给明军提供了情报。
“穆都,我没有与明军勾结,你不要被他们挑拨离间了!”蛮苏闻言顿时就慌了,连声向穆都否认,他以前虽然收了李云天不少钱财,但仅仅是收钱而已,并没有与李云天有什么私下里的合作。
蛮苏的话音刚落,一支长箭嗖地从他的耳旁飞出,迎着穆都飞了过去,穆都见状早有警惕,连忙一个侧身避开,长箭噗嗤一声射进了他身后的一名卫兵的胸口,那名卫兵身子摇晃了一下就倒了下去,口中缓缓地渗出了鲜血,身子抽搐了几下就没有了声息。
见此情形蛮苏大吃了一惊,连忙扭头向后望去,只见一名混在他手下卫兵中的蒙古兵手里拿着一具空弓,毫无疑问刚才就是此人向穆都射的箭。
“杀!”不等蛮苏呵斥那名射箭的蒙古兵,穆都已经抽出了腰上的佩刀,恶狠狠地向蛮苏一指,口中一声大喝。
听闻此言,城门楼上的瓦剌士兵纷纷挥舞着武器向鞑靼士兵冲了过去,双方很快就杀成了一团。
蛮苏的脸色一片惨白,他本想拿下那名贸然射箭的蒙古兵给穆都赔罪,谁成想穆都竟然下令攻击,万般无奈下只好在卫兵们的保护下向后退去,而那名射箭的蒙古兵则一溜烟地钻进混乱的人群中消失了。
如果此时达颜部的人在场的话,就会认出这名施放冷箭的蒙古兵的身份――哈尔巴拉的二弟查干巴拉。
查干巴拉的射术虽然比不上哈尔巴拉,但要想在近距离****死一个人还是轻而易举的,他刚才的射击目标其实不是穆都,而是穆都身后的那名卫兵,这样穆都才逃过一劫,也成功激起了蛮苏和穆都大打出手。
城门楼上的打斗很快就传到了南城的蒙古兵中间,这使得原本就有仇怨的鞑靼兵和瓦剌兵立刻打成了一团,双方在南城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激战。
面对打得你死我活的鞑靼兵和瓦剌兵,明军将士自然选择了坐山观虎斗,等到双方打得筋疲力尽时再前去收拾残局。
“来人,向朝廷报捷,我军在辽东大胜,在开原城和清风谷消灭十万北元兵,辽东大局已定!”
望着城门楼上发生的混战,李云天禁不住松了一口气,沉声吩咐一旁的护卫,他知道朝廷现在太需要一场胜仗了,故而将开原城和清风谷的大捷向京师禀告,既安抚民心也鼓舞士气。
“记住,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战报送到京城!”说着,李云天面色一寒,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命令。
由于山海关被蒙古兀良哈部封锁,故而要想把战报传回京城唯有从朝鲜国西京平壤府走海路抵达大明的天津港,然后由天津港赶赴北京城。
海面上风云变幻,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遇上狂风暴雨,落一个船毁人亡的下场,因此走海路将充满危险,但为了传递战报李云天不得不这样做。
这也意味着李云天将在辽东吹响反击的号角,以减轻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压力,可谓用心良苦。
第688章一言九鼎(二更)
黄昏时分,银州城的战斗缓缓落下了帷幕,鞑靼兵和瓦剌兵在南城经过一番殊死拼杀后死伤惨重,在明军的招抚下纷纷选择了投降。
蛮苏的运气比较糟糕,在混战中被人射了一支冷箭,正好射在了他的胸口处,当即倒地气绝。
穆都则率领着心腹卫兵躲进了一座宅院,以宅院里的居民为人质负隅顽抗,被明军团团包围。
李云天得知穆都劫持了宅院里的居民后眉头微微一皱,看来穆都不准备投降,打算困兽犹斗。
不过随后李云天的眉头就舒展开来,这样也好,也省得他派人给蒙古军队宣扬开原城明军的这场大捷,穆都无疑是最合适把这个消息传给海州城北元高官的不二人选。
因此,李云天并没有下令进攻穆都所在的院落,而是派人前去与穆都谈判,表示只要穆都放了宅院里的居民那么就放他们离开开原城。
穆都岂会相信明军会轻易放过他们,认为这不过是明军的缓兵之计而已,因此对前来谈判的骁武军武官所提的条件不屑一顾,让明军死了这条心,表示要与银州城共存亡。
李云天得知穆都的反应后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穆都要是真想与明军决一死战的话早就率众突围了,绝不会现在还躲在宅院里,很显然他是担心明军出尔反尔这才口出狂言。
其实,要想杀了穆都轻而易举,但李云天觉得穆都还有其他的用处,因此领着赵勇等人赶向了穆都藏身的宅院,准备给穆都吃一粒定心丸,使得其能离开银州城。
穆都所在的宅院是城南的一个大户人家,此时已经被明军团团围住,院门前的街道上灯火通明,聚满了打着火把的士兵。
由于明军已经知道躲在里面的穆都是蒙古军队的高级将领,因此不少人摩拳擦掌,都想要抓住他立下大功。
与门外不同,宅院里却一片漆黑,静得可怕,如果不是街道上围聚着密密麻麻的明军,那么没人会想到里面有两百多名蒙古兵。
“大人!”见到李云天一行人前来,街道上的士兵纷纷躬身让开了一条道路。
“告诉穆都,本官可以向他保证,只要他放了里面的人质那么本官就让他安然离开。”在院门前停下后,李云天向一名骁武军的武官沉声说道,那名武官随即高声向宅院里喊话,转达了李云天的意思。
不久后,一名蒙古兵从围墙上探出头,望了门前被众人簇拥着的李云天等人一眼后又缩了回去,接着紧闭的院门缓缓打开了,一群拎着盾牌的蒙古兵涌了出来,聚在门口处神情紧张地与明军对峙。
在李云天的注视下,一名脑袋上梳着两条小辫的粗壮男子走出了院门,后面跟着几名将领模样的蒙古人。
“你就是安乐王把秃孛罗之子穆都?”望了一眼粗壮男子后,李云天不动声色地开口问道。
“正是本将,你是何人?”安乐王是永乐帝给把秃孛罗的封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秃孛罗是大明的异姓藩王,穆都上下打量了李云天一眼,双目流露出狐疑的神色,难道眼前这名年轻人就是大明辽东副总兵?
“本官是皇上钦命辽东副总兵,你回去给安乐王带个话,太宗皇帝对他不薄,封他为我大明的郡王,如今他不思报效皇恩反而兴兵作乱在辽东挑起战火,实在是罪无可恕。”
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义正词严地说道,“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望安乐王能够幡然悔悟,消除辽东兵患,皇上心胸宽阔一定会饶恕他的罪责。”
“笑话,我阿鲁台太师在胪朐河大败你们皇帝,二十万明军一战而溃,死伤惨重,现在我大军已经兵临大同城,你们的山西行都司指日便可被攻下,届时我们大汗将君临大都,再创我大元辉煌!”
穆都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神色,冷冷地向李云天说道,“你虽然夺了开原城,但我军在辽东仍有十几万大军,终究会被我军消灭,本将看你是个人才,不如早早地投靠了本将,本将以后保你荣华富贵。”
“哈哈……”
穆都口中的大都就是大明的京城,李云天闻言顿时放声大笑了起来,虽然他清楚穆都说的是实情,但在现场的众将士面前岂能承认?因此笑了一阵后沉声向穆都说道,“恐怕要让你失望了,皇上凯旋的公文早已经传到本官手里,本官岂会听信你们的谣言!”
“鞑靼和瓦剌总共也不过数百万人口,这次南侵我大明即便是倾尽全国之力也不过有四五十万大军,难道那些耄耋之年的老人和尚未弱冠的少年也能称得上兵力?”
说着,李云天面色一沉,言语中充满了一丝嘲讽,“我大明人口万亿,精兵数百万,良将几千员,国富民强,军力强盛,你们拿什么与我大明争锋?难道就靠吹嘘不成?”
“哈哈……”
听闻此言,现场的明军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很显然谁也没有把穆都所说的话放在心上,认为穆都先前不过是在信口开河而已。
“可恶!”穆都见明军嘲笑他,禁不住握紧了拳头,他知道李云天是在刻意隐瞒宣德帝北征失利,因此恶狠狠地蹬着李云天,“我们大汗就在海州城,一定会率兵前来征讨你,本将看你还能把你们皇帝战败的事情瞒得了多久。”
“本官求之不得,就怕他不敢来。”李云天冷笑了一声,伸手指着穆都高声说道,“告诉你们的阿岱汗,本官届时在沈阳城恭候他的大驾,定会带他前去京城去见识一下大都在我大明天子治下的风采!”
“让开一条路。”说着,李云天冲着街道上的明军一挥手,沉声下达了军令,“传令下去,只要他们放了人质那么就让他们离开,任何人不得追击,违令者斩!”
呼啦一声,伴随着李云天的命令,街道上的明军潮水般向两旁闪开让出了一条出城的道路。
“你真的打算放我们走?”穆都见状怔了怔,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李云天。
“对本官来说,那些人质的性命更重要。”李云天微微一笑,意气风发地回答,“记住,本官既然能抓你一次,那么就能抓你第二次,下一次本官希望你能拿出军人的勇气,不再用平民当护身符!”
穆都闻言脸色不由得变了几变,李云天身为辽东副总兵当众放他走的话应该不会食言,可李云天的猖狂令他感到很不舒服,他要是这样走了岂不是颜面尽失?
“将军,现在敌强我弱,不如趁此机会脱困,他日整军前来报仇。”这时,一名立在穆都身后的蒙古将领凑上前低声说道。
“将军,明军辽东副总兵年少强狂,我等正好突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另外一名蒙古将领也走上前劝说穆都,这可是他们唯一脱身的机会,否则就唯有死在这里。
穆都闻言回头望了一眼,见身后几名蒙古将领的双目中都流露出期望的神色,知道他们不想错过如此好的逃生机会,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冲着院子里的蒙古兵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释放人质。
毕竟,如今蒙古军队在与大明的战争中全面占据上风,谁也不想就这么死在银州城,眼睁睁地看着到手的荣华富贵飞了,那可太不划算了。
望见穆都的手势后,宅院里的蒙古兵将一群神情惊惶的老幼妇孺押了出来,交给了门外的明军,被明军速度带了下去。
“大人,请你给小民做主,小民的儿媳被他们糟蹋后自尽,儿子为了救儿媳被杀,可怜小民白发人送黑发人呀!”
就当人们以为人质交接顺利完成时,一名走在人质后面、被两名家仆扶着的中年男子忽然一把推开身旁的两名家仆,踉踉跄跄地走向了李云天,扑通一声就在他面前跪了下去,一边磕头一边痛哭道。
“谁干的?”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幕,李云天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随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就是这个恶贼!”中年男子闻言转过身,伸手一指穆都身后一名满脸胡子的蒙古将领,一脸悲愤地说道。
见此情形,明军众将士的视线立刻集中在了那名满脸胡子蒙古将领的身上,冲着他怒目而视,这使得现场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也令那名满脸胡子蒙古将领的神情变得惊惶。
“有没有这回事?”李云天瞅了一眼面露惧色的满脸胡子蒙古将领,神情冷峻地沉声问向了穆都,他万万没有想到穆都竟然如此愚蠢,在明军没有攻打宅院的情形下去伤害人质,很显然明军并不想杀了他们。
“怎么,你想反悔不成?”穆都的脸色不由得变得有些难看,他并没有回答李云天的问题,而是冲着李云天反问道,刚才李云天可是答应要放他们离开的。
“你能把他的名字和身份告诉本官吗?”李云天的眉头顿时皱了皱,他没有料到穆都的人会在宅院里作恶,所以先前答应放了穆都等人,现在要是反悔的话可就是食言了,故而沉吟了一下问道。
“本将名叫胡勒根,卫拉特部的千户。”穆都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他听出了李云天言语不善,怎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出面那名满脸胡子的蒙古将领,满脸胡子的蒙古将领见现场的局势陷入了僵局,于是权衡了一番后故作镇定地冲着李云天说道,这件事情毕竟是他惹出来的,自然现在不能退缩。
“传本官令,以后凡是斩杀此人者赏黄金百两,俘虏此人者另官升一级!”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伸手指着胡勒根沉声下达了命令,他要给受害的中年男子一个交代。
胡勒根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双目中流露出一丝惊恐的神色,李云天很显然是盯上他了,在黄金奖励和晋升官职的悬赏下明军肯定对他趋之若鹜,以后他在辽东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第689章闭门羹(三更)
虽然李云天想要将留下胡勒根进行审判,但为了辽东的大局他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让穆都带着胡勒根等人狼狈地逃离了银州城。
“本官向你保证,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对于放走胡勒根一事李云天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他不可能以辽东战局为由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郑重其事地向那名受害的中年人做出了承诺,然后神情冷峻地抬步离去。
“谢大人。”受害的中年人并非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知道李云天是为了救他们才放走的穆都等人,因此心中对李云天万分感激否则的话他们绝对会被穆都等人杀死,连忙冲着李云天的背影跪了下去,有了李云天的这句承诺他也就有了盼头,等着胡勒根被绳之以法。
银州城一战,蛮苏和穆都所辖的三万两千蒙古军队全军覆没,除了穆都领着两百余人仓皇逃回海州城外,其余的蒙古兵非死即俘。
据战后的统计,明军俘虏了一万七千名蒙古兵,剩下的一万五千余人全部成为了尸体,不是死在了与明军的交战中就是亡于蛮苏和穆都的内乱。
其中,蛮苏和穆都之间爆发的冲突导致三千余名蒙古兵死亡,城南的五个火枪兵军阵也击毙五千余人,剩下的七千余名蒙古兵倒在了与明军的巷战中。
这种战果正是李云天所希望见到的,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胜利,尽量想办法减少明军与蒙古兵巷战时的伤亡。
与蒙古军队相比明军的伤亡要小上许多,共有三千余人战死,五千余人受伤,可谓大获全胜。
对于银州城的这场大胜李云天表现得很淡定,对他来说蒙古军队的实力依旧在辽东占优,现在还远远不到庆祝的时候,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善后事宜,他手头的事务很多,既要休整参战部队,也要抚慰赈济银州城的百姓,还要整编所俘获的蒙古兵。
李云天只在银州城待了三天,然后就率领着由骁武军和女真诸部士兵组成两万军队急匆匆赶往了沈阳城。
由于被炸开了三面城墙因此银州城的城防已经成为了摆设,因此李云天必须要依靠城高墙厚的沈阳城来对抗蒙古军队的反扑,只要守住了沈阳城那么就能以沈阳城在辽东北部建立一道稳固的防线,使得银州城和开原城等城镇得以庇护。
沈阳城有一万五千余名辽东明军,由辽东都司都指挥使赵靖坐镇,赵靖深知沈阳城对辽东战局的重要,不仅是辽东的军事重镇,而且还与辽阳城在辽东成掎角之势互相拱卫,因此他在城中征募了万余名男丁协助明军守城。
阿岱汗原本在沈阳城城北的一个镇上驻扎了三千蒙古军队对沈阳城的明军进行监视和牵制,不过随着银州城蒙古军队的覆灭,镇上的蒙古将领担心受到李云天的攻击,因此领着手下的人马与穆都一同撤往了辽阳城外的蒙古军军营。
辽阳城有四万明军,一万人马是张昊从关内带来的,五千是李云天派过去从海路增援的骁武军,另外两万五千人是辽东都指挥使刘清调集而来的辽东明军。
阿岱汗在城外驻扎了两万蒙古兵,这使得张昊和刘清不敢轻举妄动,固守城池,很显然野外作战明军并不是蒙古军队的对手。
在李云天赶到辽东前,辽东明军被蒙古军队压制在以辽阳城和沈阳城为首的五座城池内,从北到南依次是开原城、沈阳城、辽阳城、凤凰城和金州城。
凤凰城位于辽东东部,临近朝鲜王国,是定辽右卫的治所,有两万辽东明军。
金州城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是金州卫的治所,有一万五千辽东明军。
五座城池里驻扎了大明在辽东的全部兵力,如果不是去年开原城的骁武军出人意料地击败了蛮苏和穆都,使得阿岱汗将开原城作为首先消灭的目标,那么凤凰城和金州城很可能就已经被蒙古军队攻陷。
在阿岱汗和蒙古的高级将领看来,辽东明军困守在五座孤城里首尾不能呼应,已经无法对蒙古军队造成威胁,故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攻陷五座城池,彻底清除辽东的明军,然后集中兵力攻打山海关,进而迫使大明要在山海关和山西行都司双线作战。
不过,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打乱了阿岱汗的计划,同时也救了凤凰城和金州城的明军,否则蒙古军队拿下开原城后势必对凤凰城和金州城下手。
四月下旬,当李云天风尘仆仆地率领着两万人马抵达沈阳城时,沈阳城城外并没有出现迎接的人群,不仅城门紧闭而且城墙上还站满了严阵以待的士兵,这使得随行的赵勇和裴俊等人感到颇为惊讶。
李云天早已经让人给沈阳城守将、辽东都指挥同知赵靖送去了公文,按理说赵靖此时应该率人出城恭迎才对,而不是摆出了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
见此情形李云天不由得微微笑了笑,并没有觉得有多意外,看来赵靖是不相信自己在清风谷和银州城取得了胜仗,故而才会如此警惕。
“城上的人听着,新任辽东副总兵刘大人率军前来,速去禀报赵将军。”裴俊向李云天请示后,拍马来到城门前,冲着城门楼上的明军军士喊道。
裴俊的话音刚落,城门楼上就噌地射来一支长箭,射在了他身旁的地上,箭尾轻轻颤抖着。
“笑话,辽东副总兵是我们的都指挥使大人,现在正坐镇辽阳城,现在山海关已封,哪里有什么新任副总兵。”
随后,城门楼上一名拎着弓箭的明军武官冷冷地冲着神情有些愕然的裴俊大喊道,“大爷这次不杀你,回去告诉你的主子阴谋诡计没用,如果不怕在沈阳城撞得头破血流就放马过来。”
张昊率军增援辽东都司时,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被宣德帝任命为辽东副总兵,由于困守沈阳城赵靖并不清楚李云天被任命为辽东副总兵的事情,再加上不久前察合在经过沈阳城的时候特意将赵勇等明军战俘绕城一周示威,故而赵靖理所应当地认为李云天给他的公文是假的,是蒙古军队实施的诡计,其目的是想要骗开沈阳城的城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