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李云天看来,如果多格萨和隆德斯能支持占城并入大明的话,那么大明将来在占城的麻烦无疑就会少许多,毕竟这种国与国之间合并的事情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就像安南国那样总会有人反对,或多或少地引发一些波澜。

吴倩的突然到访使得李云天意识到多格萨已经看出了他对占城的计划,同时也预感到他不会及时派出援兵去救占城军队,故而迫不得已之下才让悄悄来演州府的吴倩前来求援,否则的话多格萨绝对不会让吴倩出面。

如果李云天没有猜错的话,多格萨希望能用吴倩与他之间的交情来促成出兵的事,如果换成别人来求援的话估计连李云天的面都不会见到。

既然多格萨是一个聪明人,那么在李云天看来双方就有合作的机会,与其铲除多格萨倒不如让他来稳定占城的局势。

反正,经过了与叛军的一夜血战后六万占城士兵在叛军的疯狂进攻下绝对会伤亡过半,再也没有能力与明军抗衡。

就像李云天所说的那样,战场上的时局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唯有迅速做出判断,这样才能获取最大的收益。

第507章千钧一发

当天边露出一丝鱼肚白的时候,占城军把守的山口前已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大路上,山野间,树林中,无数占城士兵和叛军士兵挥动着手里的武器呐喊着拼命厮杀,鲜血四溅,残肢断臂横飞,场面看上去异常血腥和暴力。

在这场疯狂的杀戮中,相继有人惨叫着倒下再也没有起来,犹如死神挥舞着镰刀,每舞动一下就会带走众多的生命。

“杀呀!”正当厮杀的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干掉对方的时候,黑压压的一群叛军从山口处涌出,领头的一名叛将正是范友,红着眼睛举起手里的刀,高声向身后的叛军大吼着,“只要冲过去咱们就能摆脱现在的困境,否则只能在这里等死!”

随着范友的喊声,跟着他的叛军们挥动着手里的兵器呐喊着冲向了混战中的占城军士兵,很快就加入到了战局中。

面对着叛军的援军,已经奋力厮杀了一整夜的占城军队再也无法抵挡,立刻被叛军的援军冲散了队形,纷纷向后退去。

望着开始撤退的占城军队,范友禁不住松了一口气,原本他以为占城军很好对付,可是已经交手他发现自己错了,占城军的抵抗非常顽强远超他的想象,故而一直到现在他都没能冲破占城军的防线。

黎利早已经率领着叛军的大部队赶到了这个山口,被堵在了山口后面,对范友未能及时攻破占城军的防线是异常恼火。

很显然,由于乂安府里有不少明军的暗探,因此乂安府叛军的这次秘密突围无法长时间地瞒住清化府和演州府的明军,一旦明军回过神来那么叛军将陷入明军重围中,后果不堪设想。

本来黎利以为范友指挥不利,后来他才发现占城军的抵抗非常顽强,给叛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这令他异常恼火,万万没有想到叛军竟然能被占城军挡住,进而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

对黎利来说时间现在是最为宝贵,他相信占城军已经向明军演州城的明军求援,不过演州城的明军在事态未明绝对不敢贸然行事,这就给了叛军一个难得的逃跑时机,只要过了山口前行十几里地就能进入南掌王国的地界。

黎利不会想到,由于叛军攻进占城后烧杀抢掠、为所欲为,使得占城士兵们同仇敌忾,再加上这大半年来悉心操练,战斗力已经上升了一个档次,已非去年叛军进攻占城国时的那支部队,尤其是战斗意志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一夜的等待后,黎利已经失去了耐性,下令集结了叛军主战部队,由范友亲自率军进攻,务必要击溃占城士兵,打开一条供叛军撤走的通道,否则他就提头来见。

范友此时已经没有了退路,故而身先士卒想要一举击败占城军,使得叛军能够顺利逃走。

“禀两位大酋长,交趾叛军大举增兵,我军难以抵挡。”占城军大营,议事大帐,正当多格萨和隆德斯与几名将领商讨着目前的战局,一名占城士兵慌忙走进了大帐,跪在两人面前高声禀告。

听闻此言,现场众人顿时大惊失色,为了抵挡交趾叛军的进攻占城军已经出动了五万人,现在大营里只剩下一万人,谁也没有想到叛军的人数竟然会如此之多,看来果真是要从这里突围。

虽说叛军的情形已经今非昔比了,但是再怎么也还有十几万人,里面还有跟随黎利起兵的数万精锐,单凭占城的这六万人马根本就无法阻挡。

“咱们已经尽力了,还是撤吧,再打的话咱们带来的人可就全要拼光了!”隆德斯率先从震惊中回过神,面无表情地向多格萨说道,“我想李总兵会体谅咱们的。”

“我也想撤,可别忘了咱们是签了军令状的,一旦让叛军从这里逃了,那么要受到军法处置!”多格萨闻言摇了摇头,神情冷峻地望着隆德斯,他原本以为自己能支撑到中午,可谁曾想叛军简直就像是疯了一样发动进攻,使得占城军的防线摇摇欲坠。

“这不能怨咱们,现在看来叛军已经集中全部兵力来攻打咱们,不要说咱们,就是明军来了也挡不住。”这时,一名占城将领不由得开口抱怨道。

他的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在场占城将领的共鸣,纷纷点着头,认为单凭占城的这六万人不可能抵挡住叛军的十几万大军。

多格萨的眉头紧紧皱着,他知道将领们心中的想法,说实话占城军队拼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殊为不易,毕竟叛军人多势众,再打下去不是全军覆没就是部队发生崩溃。

“既然咱们已经立了军令状那么就必须要守住这里,要不然岂不被人轻视和耻笑?”话虽如此,可是多格萨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与叛军继续拼命,否则占城军的这些将领们恐怕无法再回到占城,随后面色一沉,宏声说道。

由于大敌当前,多格萨并没有将占城国内发生的事情告诉隆德斯等人,以免军心发生波动,届时他们无疑更加被动。

此时此刻多格萨可谓已经别无选择,唯有硬撑下去才可能有一线生机,与交趾叛军相比明军显然更加可怕。

也不知道为何,多格萨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成语――与虎谋皮,或许一开始他就错了,不应该向死去的占城国国王提出协助明军攻打交趾叛军,结果引发了一连串的后继事件,进而使得占城陷入到了如今的困局中。

“对付交趾叛军是明军的事情,咱们搁不住把自己陷进去。”对于多格萨的这个决定,隆德斯并不同意,此次占城的军队进入交趾主要是协助明军与叛军作战,他可不愿意让占城军与交趾叛军来个鱼死网破,使得明军白白占了便宜。

多格萨见隆德斯不赞同自己的决定,眉头顿时紧紧皱着,他知道隆德斯是想给占城国保存实力,可李云天在一旁虎视眈眈会让他们全身而退?

“报,明军已经距离此地不到两里。”就在多格萨想向隆德斯摊牌的时候,一名占城军士忽然闯进了大帐,单膝跪在地上禀告。

“什么?”多格萨闻言顿时就是一怔,双目满是惊愕的神色,如果明军现在赶来的话岂不是昨天晚上就出发了,难道他误会了李云天,李云天并没有见死不救?

“来了多少人?”隆德斯则是面色一喜,忍不住问道。

“三万,由王将军率领,总兵大人在后面压阵。”那名军士连忙高声回答。

“太好了!”隆德斯不由得大喜,这表明明军在演州府的主力已经悉数前来支援,有了这一支生力军助战,那么交趾叛军将无路可逃。

“快,集中全部兵力,一定要挡住叛军。”随后,隆德斯连胜吩咐一旁的一名占城将领,“告诉大家,明军的主力已来,胜利指日可待!”

“遵命!”那名将领向隆德斯和多格萨一躬身,领着营帐内的叛军将领们快步走出,在明军到来之前一定要挡住叛军。

“走,咱们去迎接总兵大人。”等将领们走后,隆德斯笑着向神情严肃地陷入沉思的多格萨说道,李云天是交趾的最高官员,他们理应前去恭迎。

多格萨正在琢磨李云天如此快派兵前来的意图,闻言向隆德斯笑了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人并排离开,出营前去迎接李云天。

随着占城军最后一万人投入到战场,尤其是明军即将赶到的消息在占城士兵们中间流传开来后,占城士兵顿时士气大振,齐声欢呼,随后奋勇拼杀,挡住了叛军前进的脚步,使得叛军无法向前推进。

“怎么回事?”眼见就要击溃占城军的防线,精神一直高度紧张的范友刚要松一口气,冷不防发现占城军忽然之间变得强硬起来,而且不少占城士兵竟然开始欢呼,这使得一头雾水,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连忙问向一旁的一名叛军将领。

“禀大人,那些占城士兵说明军主力已经赶到增援!”那名叛军将领懂得占城话,仔细听了那些占城士兵的欢呼声后脸色顿时变得苍白,神情惊惶地向范友说道。

“这不可能,明军岂会如此冒失,在事态未明之前就贸然发兵救援?”范友顿时大吃了一惊,从时间上来推算的话,明军此时赶来意味着接到占城军的报信后他们就出发了,否则不可能如此快地赶来这里。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明军就不怕叛军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将其调走,然后从明军防区突围。

“快,向王爷禀告。”范友下意识地怀疑这是占城的将领们故意散播的谣言,目的是稳定占城军的阵脚,可他又不能确定明军赶来增援情报的真假,故而连忙让传令兵向跟在后面的黎利通传。

黎利本以为这次叛军能顺利地击溃占城军的防线,因此接到明军赶来的消息感到无比震惊和意外,脸色刹那间就变得苍白,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明军竟然如此快赶到。

倘若事情是真的话,那么岂不是意味着叛军的逃亡之路已经被堵死?叛军与占城军厮杀到现在已经身心俱疲,面对战斗力强悍的明军根本就无力与之一战。

而且,自从明军发动反攻以来由于连克叛军多所军事重镇,这使得叛军已经对明军产生了畏惧心理,明军现在赶来对叛军的士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快,速去探查明军是否真的赶到,一有消息立刻前来回报!”经历了最初的错愕后,黎利回过神来,面色铁青地向前来报信的军士说道,他并不相信明军会轻易前来救援占城军,说不定这是占城的将领使出的稳定战局的诡计。

不过,随着明军的先锋部队杀气腾腾地出现在战场上,并向与占城军交战的叛军发动猛烈的攻势后,黎利的侥幸心理就被彻底击碎。

叛军士兵也随之受到了影响,士气大跌,在明军和占城军的进攻中节节败退,最后终于超出了范友的掌控,形成了一场大溃败,争先恐后地向后逃去。

范友指挥手下的亲兵一连砍杀了数十名逃走的叛军,可是仍然没有止住叛军的溃逃之势,俗话说的好,兵败如山倒,岂是那么容易就能使得那些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的叛军士兵重新回去作战?

“唉!”望着那些狼奔豕突、抱头鼠窜的叛军士兵,范友知道大势已去,神情落寞地随着溃兵一同逃散。

明军和占城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歼敌机会,因此在叛军溃兵身后紧追不舍,杀得那些溃兵心惊胆寒,魂飞魄散,朝着乂安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总兵大人!”占城军大营营门处,多格萨和隆德斯率领着几名占城将领向骑着马前来的李云天拱手躬身行礼。

按理说李云天到来全体占城军将领都要到营门迎接,不过由于现在是与叛军交战的关键时期,占城的大多数将领都在率军与叛军交战,故而留在大营的将领只有这几个。

“诸位辛苦了,此战你们挡住了交趾叛军的逃窜之路,当记首功,本官将上奏皇上,请皇上对诸位有功之臣进行封赏。”李云天翻身下马,笑着向多格萨和隆德斯说道。

跟在李云天身后的雷婷、吴倩、明军将领和亲卫等人见状纷纷从马背上下来,然后走上前簇拥着他。

“首功之人非总兵大人莫属,如果不是总兵大人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及时派来了援军,我等恐怕就要死在交趾叛军的刀下。”多格萨正猜测着李云天派兵救援的意图,见李云天对占城军的评价很高,于是笑着恭维了李云天一句。

“本官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与叛军进行血战的可是你们。”李云天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微笑着与多格萨和隆德斯等人进了大营。

“这是怎么回事?”趁着李云天与隆德斯谈笑的时机,多格萨故意放慢了脚步,与跟在后面的吴倩并排而行,低声问道,在他看来李云天的举止太过反常。

吴倩闻言脸颊禁不住一红,冲着多格萨摇了摇头,说实话她也不清楚先前态度一直坚决的李云天为何忽然之间就转变了主意。

不仅如此,吴倩第一次见识到了明军战术素养的可怕,尤其是骁武军,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云天下达了救援占城军的命令下,三万明军立刻轻装上阵,除了武器、药材和两天的干粮外其余物品一律不带。

刚开始时,明军的三万人马还在一起跑步前行,不过后来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两万骁武军的行军速度明显快于另外的一万地方卫所的明军,而且双方逐渐拉开了距离。

当骁武军赶到交战战场的时候,那一万地方卫所的明军距离战场还有二十里的路程,在吴倩看来那一万地方卫所明军的行进速度已经很快了,即便占城的精锐部队也不过如此,由此可见骁武军的强悍。

第508章大获全胜

在骁武军的追击下,溃败的叛军惊惶失措地逃向乂安城,之所以只有骁武军追击叛军,是因为占城军经历了一夜的厮杀后早已经精疲力竭,已经无力再进行追击。

由于骁武军的行军速度要快于叛军,故而沿途那些被追上的叛军纷纷在骁武军“降者免死”的呐喊声中跪地投降,他们知道现在自己已经被困死在了乂安府,反抗徒劳无益。

黎利被众多亲兵簇拥着,骑着马混杂在溃兵中狼狈不堪地向乂安城狂奔而去,他此时心情已经跌到了谷底,脸色阴沉得像结了冰,原本万无一失的突围计划竟然会失败,而经历了这次失利后他已经无力再阻止第二次突围,只能暂时躲进乂安城里苟延残喘。

轰!距离乂安城五里的时候,前方忽然传来一声沉闷的声响,惊醒了自怨自艾中的黎利。

随即,一连串的闷响从前方传来,惨叫声紧跟着传了过来,隐隐约约骑在马上的黎利看见前方有人腾空而起。

“地火雷!”望着那些莫名飞到空中的叛军,黎利双目流露出惊愕的神色,随后猛然想起了落叶坡的事情,脸色刷一下变得苍白,难道明军在这里有埋伏?

“杀呀!”不等黎利反应过来,铺天盖地的呐喊声从右侧的山野间响起,只见无数明军挥舞着手里的兵器争先恐后地冲了过来。

此时此刻叛军们已经士气全无,哪里还有半分抵抗的意志,潮水般向左侧的山野逃去。

轰、轰、轰……

随着叛军的这个举动,冲在前面的叛军相继踩中了埋在地里的地雷,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周围的叛军随之倒了一片,现场血肉横飞,不少受伤的叛军士兵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快,往回撤!”黎利这下回过神来,立刻意识到明军在左侧的山野上布置了地雷阵,就是要把叛军往那里赶,连忙高声大喊着。

可惜,现场的叛军士兵已经被突然出现的明军吓破了胆,再加上局势混乱,哪里有人肯听他的话,像没头的苍蝇似的四处乱串,这使得更多的地雷被引爆,爆炸声此起彼伏,无情地收割着叛军士兵的性命。

“走!”望着周围狼奔豕突的叛军士兵,黎利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知道大势已去,随后调转马头领着手下的亲兵向后方逃去。

很显然,明军既然在这里设伏,那么意味着乂安城已经在明军的掌握中,黎利万万想不到明军的行动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随着黎利的逃走惊惶的叛军在距离乂安城五里的地方终于发生了崩溃,纷纷向明军投降,明军士兵像赶鸭子一样,漫山遍野地抓着俘虏。

至此,历经两年多的艰苦平叛后,交趾的叛乱缓缓拉上了帷幕。

两天后,李云天领着王彬、多格萨和隆德斯等人赶到了乂安城,李大牛率领着城里的明军将领在城外迎接。

叛军离开乂安城的同时,在清化府坐镇的李大牛就下令明军向乂安府进军,由于乂安城里已经没有了叛军,甚至连居民的影儿都没见到,居民们在叛军走后差不多都出城逃荒,这使得明军兵不血刃地就进了城,然后在城外五里处设伏,一举击溃了叛军。

“总兵大人,这就是叛首黎利。”在李大牛的率领下,李云天一行人去了乂安府府衙大牢,在大牢里,李大牛指着一间牢房里披头散发、戴着木枷的黎利向李云天说道。

黎利靠着墙边坐着,双目紧闭,面色铁青,他知道明军的那些官员是特意来看他这个俘虏的,故而心中感到万分羞辱。

昨天下午,东躲西藏的黎利终究没能逃脱明军的搜捕,在一个村落中被抓获,此时他只剩下一个人,身边的亲兵死得死、逃的逃,模样十分狼狈。

当听见“总兵大人”四个字后黎利不由得睁开了眼睛,他很想见识一下那个将他逼得走投无路的定南将军是何许人。

“是你!”望见被众人簇拥着的李云天后,黎利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噌地站了起来,快步来到牢房的木栅栏前,一脸震惊地打量着李云天。

黎利自然不会忘记当年在小河镇与他虚与委蛇的定南将军特使――穆梓,从现场那些明军将领的反应来看此人竟然就是定南将军,这使得他一时间难以相信眼前的一幕是真的。

“黎利,你本为朝廷巡检司的巡检,却不思报效皇恩,为了一己私欲竟然造反作乱,使得交趾为此受到一场浩劫,实在是罪该万死!”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着神情惊愕的黎利,义正词严地呵斥道。

“你这个骗子,骗子,我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黎利闻言顿时回过神来,他这个时候终于可以确定穆梓就是定南将军,顿时恼羞成怒,面红耳赤地冲着李云天高声大吼着,脖子上戴着的木枷撞得木栅栏砰砰直响,看样子情绪十分激动。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切都是你的命。”李云天见状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冷笑,冷冷地望着黎利,要怪得话就怪黎利太过贪心,进而中了他的缓兵之计。

“我应该杀了你,我应该杀了你!”被李云天这么一讥讽,黎利显得更加激动,口中咆哮着大吼。

“有一件事情本官想告诉你,阮焉和陈元是枉死的,如果有他二人在的话你们说不定能冲破占城军的防线。”望着状若疯狂的黎利,李云天沉吟了一下,面无表情地告诉了他一件事情,再度给了黎利沉重一击。

“你撒谎,阮焉和陈元妄想取本王而代之,死有余辜!”黎利并不相信李云天,怒气冲冲地瞪着他。

“如果本官没有猜错的话,一定是范友向你告的密,否则他岂会任命他为先锋官。”

李云天并没有争辩什么,而是神情冷峻地望着黎利,有条不紊地说道,“范友虽说作战勇猛,但终究只是一个匹夫而已,难堪大任,本官听说自从他上次打了败仗后一直被你所冷落,故而向你告密的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可惜呀,阮焉和陈元对你忠心耿耿,就这么被你轻而易举地给杀了!”说完,李云天也不理会黎利,抬步离开了,只留下面色铁青的黎利站在那里发呆。

黎利已经听明白了李云天的意思,李云在的言外之意是范友为了争上位故意陷害的陈元和阮焉,倘若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岂不是杀错了人,亲手葬送了叛军的前途?

正如李云天所说的那样,如果阮焉和陈元没死的话,那么阮焉出谋划策,陈元率军冲锋陷阵,占城军肯定早就被击溃不至于坚持到骁武军赶来。

现在转念一想,他觉得自己在处理阮焉和陈元一事上实在是太过草率,不仅大大削弱了叛军的实力,而且还重创了叛军的士气,实在是一招败笔。

李云天在不远处的一个牢房前停下,牢房里关着的是蔡福,与黎利一样都带着木枷,虽然蔡福在叛军中算不上什么,但是在明军中可是仅排在黎利之后的第二号叛军要犯,要跟黎利一起被押往京城交由宣德帝发落。

“总兵大人,求求你大发慈悲,饶了小人一条狗命吧,小人来生愿意当牛做马地服侍你。”蔡福已经听见了刚才李云天与黎利之间的那番对话,故而在牢房临近走道的木栅栏后等着,见李云天来了连忙跪在地上高声求饶。

“哼,数典忘祖的东西,竟然投靠叛军,简直丢尽了我大明的人。”面对跪地求饶的蔡福,李云天冷笑了一声,声色俱厉地喝道,“来人,将这个狗东西拖出去看了,葬尸乱坟岗!”

立在身后人群中的雷婷闻言一摆手,几名李云天的亲兵就气势汹汹地冲进了牢里,将苦苦哀求的蔡福给拖了出去。

现场的众人官员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说些什么,虽然按照流程蔡福应该被送往京城定罪,不过李云天身为交趾最高的军政长官杀蔡福这么一个叛将也无可厚非,毕竟蔡福的投敌行径罪该万死,李云天杀了他也无可厚非。

“来人,向派八百里快骑向皇上报喜,我军已经成功平定了交趾叛乱,活捉叛首黎利一干人等。”

等蔡福被拖走后,李云天转身扫视了一眼跟着他身后的官员,沉声说道,“记着,一路上马不停蹄,要赶在今年大朝前向皇上报捷!”

“总兵大人放心,卑职这就让人去办此事,一定赶在大朝前将捷报送到京城。”李大牛是现场明军中的最高将领,闻言向李云天一拱手,底气十足地躬身应道,宣德帝肯定已经在迫切地等着交趾大捷的消息传来。

与先前几次平叛不同,李云天可是宣德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大明勋贵中的新贵,如果能成功平定了使得陈智、王通和柳升这样的老牌勋贵束手无策的交趾叛乱,那么无疑会树立宣德帝在军中的威信,使得京城那些跟随着永乐帝南征北战的勋贵们不敢再在他面前居功自傲。

第509章用人不疑

晚上,乂安府府衙后院,李云天在一间厢房里查看着摆在面前桌案上厚厚的一叠的公文,虽说黎利已经被抓住,但是交趾的军政事务千头万绪,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大哥,他来了。”伴随着房门被推开,雷婷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名低着头、身穿骁武军服饰的男子。

“罪民蔡福,叩见总兵大人!”李云天闻言抬起头看向了那名男子,那名男子上前一步,跪在地上以头触地说道。

“蔡将军,你虽有罪但迷途知返,本官心中甚慰。”李云天冲着蔡福虚空向上托了一下手,不动声色地说道。

听到李云天称呼其为“蔡将军”,蔡福顿时吃了一惊,不由得抬头看向了李云天,双目充满了诧异的神色,像他这种叛将哪里还有资格称得上“将军”二字。

“蔡将军,你的事情本官已经启奏了皇上,皇上已经同意,只要你能协助官军平定交趾的叛乱,那么就特赦你的罪名。”

李云天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沉声解释,“现在黎利已经被擒,叛军也已经瓦解,你现在功过相抵已经是无罪之身,本官已经将你的家人安置在江南,你如果愿意去江南,那么本官这就派人送你前去与家人团聚。”

“谢总兵大人。”蔡福闻言先是怔了怔,完全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已经替他向宣德帝请来了恩旨,随即反应过来,连忙再度给李云天磕了一个头,情绪激动地说道,“大人大恩大德,卑职没齿难忘!”

“爹!”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了一个惊喜的声音,一名骁武军军士出现在门口,颇为激动地望着跪在那里的蔡福。

“老二,你怎么来了?”听到这个声音,蔡福不由得起身扭头望去,一脸惊讶地望着那名军士,他是蔡福的次子蔡昕,按理说现在应该在江南才对。

“爹,是总兵大人让孩儿来的。”蔡昕望了一眼李云天,神情激动地向蔡福说道。

曾几何时,蔡昕以为自己和家人必死无疑,随时都可能被宣德帝处死,尤其是有一天晚上一家人忽然被人从刑部的大牢里带出来,当时已经万念俱灰。

可事情出乎了蔡昕的预料,他和家人并没有被处死,而是被带到了京郊的一个四合院里安顿了下了,除了不能离开院门外并无其他限制,有人会定时送来粮食和蔬菜,虽然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但总比阴暗潮湿的大牢好上千百倍。

一个月前,蔡昕被人带来了交趾,他原本以为朝廷想让他去劝降蔡福,可来到交趾后一直没人让他去叛军所在的乂安府,直到昨天才知道他并不是来劝降,而是要接蔡福一同回家的,心中是万分震惊,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蔡将军,二公子是来接你的。”李云天见蔡福的情绪变得十分激动,于是笑着向他说道。

“总兵大人,卑职不想回江南,愿誓死追随大人。”惊喜中的蔡福闻言顿时回过神来,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一拱手,他刚才已经听出了李云天先前的言外之意。

李云天刚才说的很清楚,如果蔡福“愿意”去江南与家人团聚,那么他将派人送蔡福回家。

这也就是说,要是蔡福不愿意去江南的话,李云天有另外的事情安排他去做。

“蔡将军,本官要在南洋的婆罗洲设立一个海外港口,以便于我大明日后的海上贸易,你是否愿意担任港口的外务官,专门与当地人打交道?”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

他果然没有看错蔡福,蔡福虽然犯过错误,但却是世故圆滑、八面玲珑,又在交趾多年有着与异域人打交道的经验,再加上其经历过一次生死劫难后肯定醍醐灌顶,不敢再背叛大明,因此是最合适在婆罗洲经营之人。

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西面是苏门答腊岛,东面是吕宋岛,是从大明到苏门答腊的重要跳板。

“卑职愿意。”蔡福闻言顿时怔了一下,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的目标竟然是婆罗洲,随后就开口答应了下来,像他这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人早已经习惯了官场上的生涯,让他忽然之间放弃眼前的权势离开官场,那对他来说简直比死还难受。

尤为重要的是,他已经听说了李云天所主导的海外贸易之事,预感到李云天要强化海上商贸,而婆罗洲很显然是海上航行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他手中的权力也将越来越大。

“好,你先去江南与家人团聚,半年后来交趾。”见蔡福痛快地答应,李云天满意地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今年年底他将展开第二次海外贸易,届时蔡福将与船队一同前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