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由于南京六部的级别与京师六部一样,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职权,尤其是南京户部分了京师户部不少权力,盐引就是南京户部开出来的,再加上南京兵部负责南直隶的军事,因此南京六部与京师六部之间的明争暗斗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在那些下发的公文中,李云天特别指出,讲武堂是奉宣德帝御令所建,将作为大明最高的军事学府,不仅由福王坐镇,而且由他这个都察院监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担任总教官,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相关官员担任各级教官。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颁布了新的武举考试制度,并且放宽了考生参考的条件,不像文举那样需要有秀才的功名才能参加考试,南、北直隶中无论无论民户和军户,只要年满十六周岁而不到二十五周岁、通晓文墨者皆可报名参加。
由于讲武堂毕业后即可成为武官,因此对进入讲武堂的人数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其中北直隶录取两百人,而南直隶只录取一百人。
巧合的是,武举南一北二的录取比例,与文举南三北二的录取比例正好相反,虽说这与南北的文风和武风有关,但无形中也是在平衡官场上南北官员的比例。
为了能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应试,李云天还耍了一个心计,随着兵部下发的公文,暗中让人在南北直隶放出风去,宣扬从讲武堂的出来的武官与文举的进士一样,是“天子门生”,将会被安排到兵部、亲军都护府和各都督府中担任职务。
不仅如此,他还杀气腾腾地在告诫南北直隶州府的那些官员,此次武举是皇上开的恩科,倘若有谁怠慢那么必将严惩不贷。
李云天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毕竟重文轻武从宋朝开始就深入人心,他不得不耍一些小谋略,先把那些学员骗进讲武堂再说。
因此,讲武堂的第一期学员,绝大多数人都是被李云天的花言巧语给骗进了讲武堂,这无形中也使得那些学员的素质大幅提升。
如果李云天没有记错的话,汉王近一两年内就要叛乱,随后就是交趾民乱,导致平乱明军大败,朝廷的那些文臣于是建议宣德帝放弃交趾。
在李云天看来,等到交趾明军兵败时,不仅将是讲武堂的学员们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也是组建新军的绝佳时机。
忙完了武举的事情,李云天自然就要开始物色讲武堂的教官了。
在讲武堂的教官体系中,最高一级的教官是总教官,下设武艺教官和策略教官两大类。
所谓训练教官,教授学员弓马骑射等等。
而策略教官,教授学员武经战史等等。
其中,策略教官分为武经、后勤、情报、战史、天气地理和军事指挥六大类别,对应策略科目下设的六个项目。
武艺教官是现成的,从各大都督府和兵部中就能找来一批人,策略教官就要麻烦一些。
在策略教官中,武经和战史这两个科目的教官最好找,可从各大都督府和兵部的官员中挑选。
相对来说,天气地理和后勤教官也相对轻松,可以从钦天监和户部的官员中进行选取。
情报教官就比较难了,以前军队打仗凭借的是斥候,并没有系统的体系,对大明的那些武官来说是一门全新的科目。
至于军事指挥教官,那是最难找的,军事指挥是一门艺术,需要融合多方面的信息来制定作战计划,并不使单单掌握一些兵法就能驾驭得了的。
由于有宣德帝的谕令,因此李云天随后从各大都督府、兵部、钦天监和户部中抽掉了相关的人员,组织他们编写讲武堂的武艺教材和策略教材。
至于情报科目和军事指挥科目,李云天唯有摸着石头过河,召集各都督府和兵部的相关人员与他进行商议,一同编写教材,尽可能利用他所知晓的信息来完善这两本教材。
自从宣德帝下令筹备京师讲武堂,李云天就在忙碌中度过,每天都要往返于兵部、户部、钦天监和各大都督府,从中挑选用相应的人员,并且还要督促工部组织匠户开工建造讲武堂,有时候还要回都察院和文渊阁参加会议,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悄无声息间,一个关于李云天的流言就在京城中传播开来,令他是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第298章拒之千里〔二更〕
十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一直在外奔波劳累的李云天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回家,陪周雨婷等人吃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了一起。
虽然饭桌上的氛围温馨轻快,不过李云天还是敏锐地觉察到周雨婷和陈凝凝、绿萼、郑婉柔望向他的眼神有些怪异,似乎有话要说但又不好开口。
“娘子,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李云天对此感到颇为疑惑,他不想搅和了家中这次聚会,因此一直忍着没有点破,等到晚上就寝时,趁着周雨婷给他这才不无好奇地问道。
“老爷,你近来有没有听说京里的一些传言?”周雨婷闻言手上的动作微微一滞,随后一边继续给李云天宽衣一边笑着说道。
“传言?”李云天这些天都在忙着筹备讲武堂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理会别的事情。
“老爷,柳姑娘在明新馆里住了这么久,你打算什么时候送他去济南城?”周雨婷知道李云天事务繁忙,没时间理会京里的那些流言蜚语,于是微笑着问道。
“哎呀,我怎么把这件事情给忘了,柳小姐想必已经处理完了京里的事务。”经周雨婷这么一提醒,李云天这才想起了柳雯晴,这都二十多天了,柳雯晴肯定准备好动身的事宜,等着他安排山东都司的人送她去济南城。
“老爷可知道柳姑娘的身世?”周雨婷闻言仰起头,饶有兴致地望着李云天。
“身世?”李云天觉得有些意外,双目流露出狐疑的神色,他倒真没在意柳雯晴的背景,毕竟两人只是萍水相逢而已。'29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295执宰大明298
“老爷还记得汉王今年进京时给老爷保了一门亲事?”周雨婷忽闪了一下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是说……”李云天微微一怔,有些不明白周雨婷好好地怎么提起了汉王,随后明白了过来,神情愕然地望着周雨婷。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汉王给他保的那门媒的女方是山西太原府文安县的,而柳雯晴也是文安县的人,这应该并不是一个巧合。
“汉王就是想让老爷纳柳姑娘为妾室。”周雨婷肯定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老爷不仅给柳姑娘洗刷了冤屈,而且还让柳姑娘住进了明新馆,难免会招人非议。”
近来,京城的市面上有传言,说李云天之所以要硬扛安义候,就是因为柳雯晴是他养在府外的外室,而且还煞有其事地表示李云天虽然惧内但是也不敢招惹汉王,这才将柳雯晴安排在外面。
要不然李云天怎么那么巧在柳家遇上了古西就?原因很简单,原本他是要去找柳雯晴私会的,结果古西就随之也就倒了霉。
至于柳雯晴曾经在顺天府的公堂上被稳婆验身,证明其仍是处子,可外界则另有一番观点:以李云天的权势让那两个稳婆改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关于李云天和柳雯晴之间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言已经在京城的市面上漫天飞舞,毕竟李云天现在在朝堂上的风头正劲,而人红自然也就是非多了。
“她为什么不告诉我?”李云天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了郁闷的神色,他深知人言可畏,恐怕与柳雯晴已经成为了京城居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天知道会有多少个版本来猜测他和柳雯晴之间的关系。
“柳姑娘是一个女孩,你又拒绝了汉王保的这门亲事,她如何开口告诉你?”周雨婷自然清楚李云天与柳雯晴之间清清白白,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云天如此郁闷,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于是兴致勃勃地望着李云天,想看看他如何解决眼前的这个麻烦。
其实,就像柳雯晴猜测的那样,周雨婷并不介意李云天纳妾,毕竟这个时代那些豪门权贵子弟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倘若只有一个妻子的话反而会遭人耻笑。
作为李云天的正室,周雨婷的地位是无法被撼动的,她自然希望多一个女人来照顾李云天,给李家开枝散叶。
更何况,柳雯晴还双目失明,故而无形中就已经引发了周雨婷的同情和好感。
周雨婷现在已经打探清楚了柳雯晴的处境,知道由于汉王的原因,柳雯晴现在已经名节尽失,无法再回到文安县,否则必将遭人耻笑,一辈子也无法抬起头来。
因此周雨婷早已经拿定了主意,准备接纳柳雯晴,让其成为李云天的妾室,以终结这场关于两人的流言蜚语,以维护李云天的声誉。'29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295执宰大明298
再怎么说柳雯晴现在被外界看成是李云天的女人,周雨婷岂能任由她流落在外,届时万一出什么有伤风化的事情,丢脸的可是李云天。
“既然汉王给她保了媒,那么她就是汉王的人,不能让她留在京城。”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得李云天一时间乱了方寸,他沉吟了一下后拿定了主意,郑重其事地地向周雨婷说道,“你给大哥说一声,让他明天派人送柳小姐去济南城!”
“老爷,是不是对柳姑娘有些不公平?”周雨婷微微一怔,没想到李云天竟然做出了这种不近人情的决定。
李云天口中的“大哥”指的是周雨婷的大哥周扬,现在在京畿都督府任职,与山东都司的人关系密切,由他出面送柳雯晴去济南府最为妥当。
“官场上风云莫测,如履薄冰,老爷不得不小心谨慎,以免落人口舌。”李云天知道周雨婷心地善良,伸手将她拥在了怀里,一脸无奈地说道。
周雨婷闻言不由得陷入了沉默,李云天说的没错,官场上尔虞我诈,皇权之争更是万分凶险,柳雯晴被视为是汉王的人,李云天要是纳她为妾的话,即使不被宣德帝和太后猜疑,以后也会给人留下话柄。
或许,让柳雯晴去济南府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娘子,你明天去一趟宫里,向太后求一道恩旨,让沈御医给柳小姐看看眼睛,能不能治好她的眼睛就要看她的造化了。”迟疑了一下,李云天无不郁闷地说道,他可不想欠柳雯晴些什么,如果能治好柳雯晴的眼睛,那么两人之间的恩怨也就两清了。
“嗯。”周雨婷微微颔首,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看来李云天终究是一个怜香惜玉之人,不会完全坐视柳雯晴不管。
第二天下午,当沈御医来到明新馆给柳雯晴医治眼睛时,柳雯晴并没有丝毫的欣喜,嘴角反而流露出颇为凄然的笑意。
很显然沈御医不会无缘无故地来给她这个平民女子看病,一定是李云天替她求来的恩旨,可李云天为何要这样做,联想到近年来市面上那些被汉王在京城府邸的人放出的流言后,她就明白了李云天的用意,是想以此来与她划清界限。
七天后,柳雯晴带着无比的遗憾离开了京城,被周扬派人送往济南城,随行的还有沈御医开给她的药材,以及一封写给济南城老友的信。
沈御医的老友自然是济南城有名的名医,当柳雯晴到了济南城后,将由其按照沈御医开出的方子为柳雯晴继续诊治,而太医院会定期将柳雯晴需要的几味药材寄给柳雯晴,直至沈御医的诊疗结束。
李云天没有时间来理会柳雯晴的事情,就在柳雯晴离开京城的那一天,京城城北一个军营。
大校场上,百余名身穿军装的魁梧大汉面无表情地列队而立,李云天神情严肃地站在队列的前面望着他们。
这些大汉是李云天从京畿都督府下属的各个卫所里挑选出来的士兵,个个勇武强悍,皆是各个卫所里身手矫健之人。
“本官自我介绍一下,姓李,名云天,字复生,永乐十九年辛丑科殿试二甲进士,现任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兼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
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之后,李云天宏声说道,“从今天起,你们就归本官来管,有一件事情本官要告诉你们,你们在京畿都督府的军籍已经被注销,也就是说你们现在已经不再是军户!”
听闻此言,队列中的大汉们不由得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会取消他们军户户籍。
“另外,本官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们,如果你们通过了本官的考核,那么会被授予正七品的武职官身,入职兵部,成为京师讲武堂的武艺教官!”
李云天故意停顿了一下,随后高声宣布,“至于考核中被淘汰的人,那么将会被退回原先所在的卫所,重新恢复军户!”
轰得一声,现场的大汉们顿时骚动了起来,忍不住在那里小声议论着,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们能像兵部的那些官员一样享有俸禄,而且还能获得晋升。
望着那些交头接耳的大汉,李云天的嘴角流落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这次挑选的这些大汉全部都是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出色的士兵。
正七品的武职再加上入职兵部,这两大待遇对这些大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使得他们足以一步登天,不仅脱离了永无出头之日的军户,而且成为了兵部的官员,可谓光宗耀祖,荣光无限。
随后,李云天冲着不远处立在一面大鼓前的军士点了一下头,那名五大三粗的军士就抡起鼓槌咚咚地敲起雇来,现场议论着的那些大汉随即安静了下来。
“本官告诉你们,本官只要五十个人,五十个表现最为优异的人,其余的人将打道回府。”
等鼓声停止后,李云天伸手指了一下身侧的一个木架子,木架子上挂着五排小木牌,小木牌上刻着参加考核的这些大汉的名字和出身,高声说道,“也就是说,这个架子上最后只能留下五十个木牌,多一个本官也不要!”
这一下,队列中的大汉顿时紧张了起来,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神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警惕的味道,这不仅意味着他们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会被淘汰,而且他们也将成为竞争对手。。。
第299章下马威〔三更〕
“本官接到皇上的旨意,协助福王筹备讲武堂时,有不少人认为本官是文官,不应插手武事,否则讲武堂必将毁在本官的手里。”
李云天很满意这些军汉的反应,随即面色一沉,冷冷地说道,“本官也想看看,是不是像外界所非议的那样,讲武堂会将毁在本官的手里!本官也想看看,你们这些军中骁勇会不会连本官都比不过!”
“现在,听本官号令,目标,城北云山镇,跑在最后的十个人没有午饭!”说着,李云天伸手一指营门口,高声喊道。
军汉们先是微微一怔,随后一窝蜂地向营门跑去,谁也不想当后十名,更不想被淘汰。
望着那些争先恐后奔向营门的军汉,李云天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对自己刚才的表现感到满意,随后也加入了军汉的队伍中。
数十名骑兵和几辆马车跟着李云天和那些军汉,骑兵负责队伍的秩序,马车则是用来救治那些跑得虚脱的人。
根据李云天的经验,肯定有人会为了留下来而玩命,他必须做好防范措施。
云山镇距离京城十里地的路程,毫无疑问,初次见面李云天就给这些军汉来了一个下马威。
当然了,李云天给他们准备的“惊喜”远远不止这一个,这只是一道开胃菜而已,“大餐”还在后面等着他们。'296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296执宰大明299
作为一名文官,李云天要想在讲武堂树立威信,首先必须要收服这些从京畿都督府出来的骄兵悍勇,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军事素质的比拼上胜过他们,这样这些家伙才会心服口服。
李云天可不想给这些军汉留下一个文弱书生的印象,这将不利于他在讲武堂推动制定的教学计划。
与这些军汉比试自然不是李云天心血来潮,自从湖口县坠水后他就一直坚持锻炼,又从周雨婷那里学了弓马骑射等等,现在身强体壮,再也不是当年被周雨婷轻轻一掌就能拍一个踉跄的那个文弱知县。
出城后,原本聚在一起的队伍逐渐被拉开了距离,跑在最前面的第一阵营有十几个人,其中包括李云天,将其他人甩在了身后。
李云天能感觉出来,第一阵营的这十来个人身体素质非常出色,而且平常一定没少进行训练和锻炼。
与此同时,那十来个军汉心中也感到无比惊讶,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能跟上他们的速度。
几名骑兵在前方开路,官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纷纷闪避,站在路边饶有兴致地望着李云天等人,私下里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对他们的行为显得非常好奇。
距离云山镇一里地时,李云天突然开始发力,很快就甩开了第一阵营的人,一骑绝尘,跑在队列的最前方。
第一阵营的军汉见状顿时慌了,纷纷提速,可不久后他们就郁闷地发现与李云天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根本就无法追上脚步依旧矫健的李云天。
在云山镇的镇口处,一些士兵已经等在那里,并且设置了终点线。
李云天当仁不让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来回走动着,等待着身后军汉们的到来。
不久,第一阵营的军汉相继冲过了终点,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自从永乐帝驾崩后他们已经好久没有经过这种强度的训练,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
“不许坐着,站起来走动!”终点处的士兵见状走上前拉起了那些坐在地上的人,高声说道。
军汉们只好起身四下走动着,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经过剧烈运动后坐在地上休息的话看似在缓解疲劳,不过对身体大为不利,因为血液循环速度忽然降低而导致心脏和大脑缺氧,进而引发一些不适应的症状。
在李云天的注视下,大汉们稀稀拉拉地冲过了终点线,最后十个过线的人一脸懊恼,垂头丧气,这不是中午吃不了饭的问题而是事关个人的脸面和荣誉。'296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296执宰大明299
休息了大约一盏茶的工夫后,李云天领着军汉们来到了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上面已经立着一些射箭用的靶子。
每个靶子上都贴着一张靶纸,上面有不少同心圆环,射中不同的圆环区域将得到不同的分数,中心区域是10分,最外围是1分。
见要比试射术,军汉们顿时摩拳擦掌,弓马骑射可是他们的强项,每个人都信心十足,准备露一手给李云天瞧瞧。
“等下你们要按照本官的规矩来射箭,像刚才一样,得分最后的十个人没有午饭。”
李云天知道这些大汉都是骑射好手,见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嘴角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不动声色地说道。
军汉们闻言纷纷看向了李云天,想知道他定了什么规矩。
在众人好奇地眼神中,李云天活动了一下手腕,趴在队伍的最前列做起了俯卧撑,一名士兵在边上高声为他计数。
见此情形,军汉们的脸上流露出疑惑的神色,一时间搞不明白李云天的意图。
做完了一百个俯卧撑,李云天拿起硬弓和弓箭,有条不紊地向远处的箭靶射出了五箭。
五箭皆稳稳地扎在了靶心处的十分的圆环区域内,这使得现场的士兵纷纷高声叫好,而军汉们则吃了一惊,面面相觑,想不到李云天还有这样的身手。
“五十分!”等李云天射完箭,一名士兵跑过去将靶子扛了过来,展示给那些军汉看,同时高声报出了李云天的得分。
“看在你们初来乍到的份上,本官给你们打个折,每人只用做五十个俯卧撑即可!”李云天瞅了一眼靶子上的靶纸,将手里的硬弓扔给了一旁的一名士兵,冲着那些望着靶纸窃窃私语的军汉说道。
自从李云天露了这一手后,军汉们看向他的眼神不由得发生了改变,里面多出了一丝敬畏。
由于现场的靶子只有二十个,故而那些军汉每二十个人分为一组进行射箭,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名士兵,监督他们做俯卧撑,既要保证数量同时也要保证质量。
在第一组人射箭前,那些军汉们并没有觉得李云天定下的规矩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多做了五十个俯卧撑嘛!
可当第一组的人开始射箭后,在场的军汉无不大跌眼镜,二十个人,整整一百支箭,竟然没有一支箭射中靶心,而且还出现了不少脱靶的现象。
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跑完五公里后军汉们的体力消耗很大,如果接着再做五十个俯卧撑,那么手臂肯定吃不消,会又酸又麻,自然也就影响了射箭的准头。
李云天这些年来没少练跑步和俯卧撑,可谓有备而来,那些大汉被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额,无形中就吃了一个大亏,也重重搓去了他们身上的锐气。
等所有的军汉都射完箭后,现场鸦雀无声,一派沉寂,六七百支箭中,射中靶心的仅仅是个位数,这对这些弓射好手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它确实发生了。
李云天并没有多说些什么,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宣布得分垫底的十个人失去午饭的资格后就让人上饭。
经过上午的这番折腾,军汉们一个个饥肠辘辘,本以为可以饱餐一顿,可当饭菜被端上来后,所有人都傻了眼。
午饭很简单,一个人一块巴掌大的面饼,另外就是一碗热汤,对于这些人高马大的军汉们来说连塞牙缝都不够。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在现场打杂的士兵则围坐在十来张桌子旁大鱼大肉地吃得不亦乐乎,而且还有酒喝,引得军汉们纷纷咽着口水。
令那些军汉感到奇怪的是,有几张桌子上虽然摆放着丰盛的菜肴以及坛酒,但座位却是空的,没有人坐。
“听着,只要退出这次考核,那么就能享受那几桌美酒佳肴。”
李云天坐在地上,一边啃着手里的面饼,一边向那些眼巴巴望着士兵们吃喝的军汉说道,“本官只要五十个人,这注定你们中有人撑到最后也会被淘汰,何必留在这里吃苦?以你们的实力回到卫所后轻而易举地就能成为你们卫指挥大人的亲兵,照样前途无限。”
军汉们闻言面面相觑,有些人的眼神开始变得闪烁起来。
李云天说的没错,他们中超过一半的人都会被淘汰,即使坚持到最后也很可能无法进入讲武堂当武艺教官,还不如回卫所给卫指挥使当亲兵,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不过,在场的这些军汉都是要面子的人,谁也不肯率先放弃,以免遭人耻笑。
“本官可以告诉你们,你们考核的时间是三个月,在此期间本官绝对会让你们尝到生不如死的滋味。”见没人退出,李云天冷冷地说道,“难道你们以为讲武堂是那么好进的?”
军汉们闻言再度对视了几眼,沉默中,一个人低着头走向了不远处的桌子,坐在桌前神情郁闷地吃喝起来。
在那个大汉的带动下,陆陆续续又有十几个认为没有希望进入讲武堂的人走过去,围坐在桌旁喝起了闷酒。
望着那十几名退出的军汉,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他需要最优秀的人来担任武艺教官,首先具有的品性就是信心,要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信心不足的人如何能教出好学生来?
“既然大家吃完了饭,那么就该活动一下筋骨,全体都有,目标云山山顶,出发。”
随后,李云天把手里剩余的面饼往嘴巴里一塞,又咕嘟咕嘟地喝完了碗里的汤,用袖子擦了一下嘴巴,起身一指附近一座数百米高的大山——云山,高声说道。
“唉~~”
听闻此言,军汉们顿时发出了一阵哀叹,他们现在又累又饿哪里还有精力去爬山。
李云天笑了笑,放下手里的碗率先奔向了云山山脚。
大汉们见状不得不打起精神,呼呼啦啦地追了过去,他们有些想不明白了,李云天一个养尊处优的御史怎么会有如此好的体力和射术,不仅令他们大跌眼镜,同时也苦不堪言。。。
第300章密奏
黄昏时分,京城九门即将关闭的时候,李云天领着那些拖着疲惫双腿的军汉进了城。
军汉们今天度过了难忘一天,不说别的,单单从云山镇一个来回就足以令他们精疲力竭,怨声载道。
回到营地后,李云天对军汉们今天的表现进行了简单的讲评,然后就让伙夫开饭。
与午饭时单单一个面饼相比,晚饭可丰盛了许多,两荤一素的菜肴,外加面饼和小米粥,这使得饥肠辘辘的军汉们狼吞虎咽,吃得不亦乐乎。
晚饭过后李云天将那些军汉聚集了起来,让人教他们识字,这些军汉没有一个人读过书,自然也就不认识字。
在卫所的时候这些军汉认识不认识字无关紧要,可京师讲武堂是教学的地方,堪称大明军界的“国子监”,这些军汉要想担任武艺教官最起码要认的字,否则岂不是与讲武堂的氛围格格不入。
况且,武艺教官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不识字的话岂不是麻烦许多,难道还要给他们配助手来写字不成?
军汉们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故而卯足了劲学认字,谁也不想一辈子当个白丁,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博一个官身,彻底告别军户。
在那些军汉识字的时候,李云天洗了一个澡,换上了官袍后急匆匆赶去了紫禁城。'29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297执宰大明300
宣德帝今天下午派内侍前来军营传诏,让李云天回营后进宫见驾,李云天意识到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否则宣德帝不会在他考核武艺教官的时候传他入宫。
乾清宫。
宣德帝坐在一张案桌前,面无表情地看阅着内阁送上来的奏章,两摞厚厚的奏章摆在桌上等待着他朱笔御批。
“陛下。”进入大殿后,李云天冲着宣德帝一躬身,拱手行礼。
“你看看这个。”宣德帝抬头望了一眼李云天,让在一旁服侍的金英将一封密奏拿给了他。
“汉王竟然派人与山西都指挥使暗会!”李云天看完了那封密奏后吃了一惊,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
根据密奏上的内容,上个月汉王的人到了大同城,密会了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庆义候白德祥。
庆义候白德祥在靖难时是汉王的副将,深得汉王的信任,是汉王不折不扣的心腹,如今坐镇大明北方重镇大同城。
山西地界有两个地方高级军事机构,一个治所在太原城的山西都司,另外一个就是治所在大同城的山西行都司。
都司和行都司虽然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所设的官职和地位一样,都直接受后军都督府管辖,统兵的都指挥使皆以朝中勋贵担任。
大同是京师的西北屏障,也是大明的九边重镇之一,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一旦被敌军攻破那么将直下京城,抵达京师的北方门户——宣府镇,威逼京城。
山西行都司下设22个卫和3个守御千户所,总兵力近十四万人。
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由高到底可以可以分为四个档次:
第一档自然是驻守在京师的京卫,是大明守疆拓土的主要力量。
第二档是抵御北元和西域诸部侵扰的卫所,包括:山西都司、大宁都司河北都司)、山西行都司、山东都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和辽东都司。'29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297执宰大明30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