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方的士兵努力向后退,后方的士兵却来不及为他们让开足够的空间,无数人在浮桥被撞到之前己经落水,眼睁睁的看着庞大的船身向自己碾压过来,却无处可逃。
这一切不过是瞬息之间发生的事,岸上的人却感觉如千百载岁月流过一样漫长。
第二道浮桥崩塌了,却依然无法阻挡敌船的来势。黄河的水流实在太过湍急,就算是块木板,放在水面冲下来,也拥有可以致人死地的冲击力,又何况是蓄意冲过来撞人的战舰?
已经挤成一团的船队,无可阻挡的冲向了第三道浮桥……
在非人力所能抗衡的灾难之中,也有人不肯认命,在船桥相撞前的那一刹那,几十道身影凌空跃起,如同展翅的大鹏。直往甲板上扑去。
为首者正是孙策!
鲜红的披风仿佛展开的双翅,在风中猎猎飘舞,战戟上的牙刃像极了尖牙利喙,如同凌空扑击猎物的苍蝇,孙策将所有的怒气汇聚在了这一扑当中,目标正是刚落回甲板,脚步尚有些趔趄的甘宁。
这一刻。孙策针对甘宁的杀意,尚在王羽之上。
云梦泽布疑阵,牛渚口水战,再加上今天这一次……对方成名以来立下的功劳,倒有一大半是踩在江东军身上完成的。
铁索没能完成阻敌的作用,登舟夺船的计划就落空了一大半。跳船倒是不难,难的是往急速撞过来的船上跳。
用不着回头去看孙策也知道,能成功登船的只有最精锐的百来人,虽然船只装载量有限,在船上的水兵不会很多,但兵力相差还是太悬殊了些。
从更实际的角度来说,若是不能尽快解决甘宁。孙策自己可能都得不到发挥的机会。
打从心里讲,他是不愿意承认的,但事实证明,甘宁的武艺不比他差,水战的适应性同样了得,若想分出高下,非得大战个三五百合不可。此时战局紧急,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候。他哪有闲工夫和甘宁单挑?
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对方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当口,一轮狂攻将其斩杀!
“兴霸当心!”裴元绍眼睁睁的看着孙策凌空扑来,只觉狂风扑面,整个身体都僵住了,根本没办法伸出援手,只能大呼示警。
“来得正好。省得去寻你了!”猛抬头时,战戟带起的劲风如利刃般割在脸上,隐隐作痛,甘宁却不惊反喜。大喝一声,举刀反撩,合身猛扑。
“当!”
两大猛人全力对撞发出的金铁碰撞之音有若雷鸣一般,连战舰与浮桥的碰撞声都被压下。
孙策凌空一个翻滚,险些落在甲板之外,落地时脚步尚有些踉跄,显然被反震之力震得不轻。甘宁仓促应战,伤得更重,嘴角鲜血直流,连手中那柄大砍刀都断成了两截。
两人都不在意,一心只是盯着对方,眼中狂热的战意如有烈火焚烧。
孙策将手中战戟斜斜举起,遥指甘宁;甘宁在嘴角抹了一把,从背后取下两柄短戟,在胸前互敲,发出一声脆响,接着,他满不在乎的一笑,道:“再来!”
“哼!”孙策怒哼一声,气势瞬间提升到极致,人随戟走,戟化游龙,闪电般前移,带着漫天杀气,往甘宁卷去。
甘宁毫不示弱,双戟一扬便迎了上去。
“当!当!当……”金铁交击声骤响不绝,两人的身形竟是已经难以分辨了,能看到的唯有戟刃所带起片片寒光。
两人武艺都属当世至强,一时间竟是战了个旗鼓相当。
孙策这边还好,船上有地形限制,很难展开围攻,他和随他登船的百余死士一时间还能维持,但北岸的局势却已经彻底反转。
刚刚被打得节节后退的青州民兵突然来了勇气,呐喊着向江东军发动了反击。
远方的树林里,土丘后,数以千万计的伏兵和援兵冒出头来,他们竖起如林的长矛,将羽箭不要钱似的抛入空中,然后如冰雹般落下,一眼望不到头的庞大军阵如同巨浪,眼看着就要将过了河的江东军吞没。
之前的战斗中,陈到是留了余力的。一方面是为了诱敌,更重要的是,防御作战本来就不能一上来就全力以赴,必须留下预备队,以防意外的发生。
现在浮桥已断,潜渡回援的海军已经控制了水路,正是发动全面反击的最佳时机,自然没有必要再做保留,尽快消灭北岸残敌,震慑南岸敌军才是王道。
退路被断的江东军本就心神不宁,对青州军的反扑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战线一下被打退了十多步。滩头的阵地本来就不宽敞,挤的人又多,这一退顿时就没了回旋的余地。
挤成一团的江东军变成了活靶子,在青州军发动的饱和式覆盖射击下伤亡惨重。
首先渡河的部队最重视的是速度,武装程度有限,少量重甲部队都在阵前与敌军厮杀,后面的都是轻甲兵。
青州的弓箭手以民兵为主,箭术和配合都只是差强人意,不过这种时候本来也用不着什么神箭手。只要有能力把弓拉开,将羽箭抛出去就足够了。
密密麻麻的箭雨遮天蔽日,每一次升起、落下,都会在河滩上激起片片血雾。
河水再赤!
惨烈的景象令得太阳都不忍多看,扯过一片云彩,遮住了自己的脸,不想发出更多的热量。激起更多的杀戮。
然而,战争这种事,只要开始了,就不会因为任何存在的意志而转移,能终结它的,唯有胜负!
南岸。朱桓已经顾不上为主公和袍泽们担心了,敌将张辽已经杀到了面前。
张辽手持一根丈八长矛,直击江东军阵,在他身后,是数百矛戈手和千余名刀盾手组成的一个锋矢阵,他们甩开了身后的大部队,快速向前突进。
这是标准的攻击阵列。张辽就是要以猛攻来阻止朱桓,不让他采取任何能对北岸和大河上的友军造成影响的行动。
第一波攻势只要能坚持半柱香时间就可以了,源源杀过来的青州将士们则可以从容地摆出第二,第三道军阵。只要攻势一直持续下去,等到北岸和河面上的战斗分出胜负,南岸的江东军就唯有败亡一途。
随他回援的这支兵马并不多,只有五千余众,却都是争战多年的羽林军老兵。战斗经验和格斗能力皆非普通军队能比。配备的衣甲和兵器也是极其精良。
片刻之间,张辽已经接连刺倒四名敌将。这样的杀戮效率,很能吸引仇恨,一名山越族的头领策马冲过来,手中一柄铁蒺藜骨朵挥舞得有如风车般,看那架势,简直像是要直接把张辽撞飞似的。
张辽不慌不忙。抢在二人接近的瞬间,突然蹲身,矛尖向前,矛尾及地。那名山越武将收势不及,重重地撞上了矛尖。
“噗!”战马连惨嘶都没来得及发出,瞬间惨死,长矛也折成了两段,紧接着,骑手被巨大的惯性甩飞空中,破口袋般落到张辽脚下。
没等被摔得七荤八素的山越武将从地上爬起,张辽已经扯出了腰刀,一刀枭首,将头发往手中一挽,高高举起。
“为国羽翼……”携斩将之威,张辽仰天长啸。
“如林之盛!”将士们齐声响应,大踏步上前,再向敌阵深处突进数步。
“奉天讨逆……”
“所向披靡!”
张辽将敌将人头当作暗器丢出,脚尖同时一勾,居然将四十余斤重的铁蒺藜骨朵踢起得飞起。随即单手一抄,抄住了锤柄,就这么一手持刀,一手抡着铁蒺藜骨朵,连砍带砸着再次踏入敌阵。
几名江东军悍卒试图围攻他,却被张辽身后的亲兵奋勇截下,十余杆长矛一通猛戳,尽数变成了血葫芦。数息过后,锥型阵列又深入江东军阵中三十余步,横行也挤出了一个十余丈宽的大口子。
兵强将勇,本就不是能轻易阻挡得下的,何况是三面遇袭的江东军。锥形阵正面的江东军纷纷退避,部分士卒在刘备带领下试图迂回包抄,绕到敌军身后去。结果发现东来的这支部队拉成了长列,不断有人赶到战场,然后自动补充到锥形阵后,让他无从下手。
“主公,怎么办?”廖化虽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战斗,但他也看出形势非常不妙了。南岸的部队别说迅速取胜了,能不能顶住敌军的猛攻都还是两说,他一下就慌了神,看向刘备,希望对方能给自己指点出一条明路来。
刘备沉默片刻,突然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便是白起再世,孙武复生也无法反败为胜了……”
“您的意思是……”
“卧薪藏胆,未必没有卷土重来之日!”刘备再叹一声,转身而去。
廖化听得一头雾水,看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自家主公到底弄的什么玄机。直到简雍扯了他一把,这才回过神来。
“元俭,还愣着干什么,跟上啊!”
“咦?宪和兄,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唉,还非得要我明说么?仗已经败了,难道还要大家死在一起不成?留得青山在,才有将来不是?”
看看刘备洒然而去的背影,再回头看看拼死搏杀的江东众将,廖化心头一阵迷茫。
他接受刘备的招揽,是因为听过对方的名声,对其屡败屡战,从不气馁的精神非常敬佩。可是,若刘备每次的卷土重来都是这样来的,见势不妙,就及早开溜,那……
廖化第一次在思考,自己会不会做了错误的选择呢?
第九七零章岁不我与
胜负已分,但激战仍在继续。
血与铁的碰撞充斥着大河两岸的每一个角落。没人能置身事外,无论是为了胜利还是生存,都必须豁出所有的勇气和力量拼搏到最后一刻。
江东军的奋战不再是为了逆转战局,北岸的已经部队开始撤退。撤退的方式很没效率,危险性也是极高,大部分人就是抱着一块木板往河里跳。
用这种办法和黄河的激流对抗,可谓是九死一生之举,不过凭着超强的水性,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但真正的危险还是来自于人。
因为最先分出胜负的就是河面上的战斗。
和孙策一起登船的江东死士虽然善战无畏,但甘宁带来的海军将士也不是善茬,即便在平等的条件下厮杀,也要经过一番龙争虎斗方能决出高下。此刻众寡悬殊,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除了旗舰上甘宁仍然在和孙策激斗不休,其他船只上的战斗都已经彻底结束了。青州水军很快将目标转向了其他地方,他们放下船帆,减缓船速,以船身对准两边河岸,抛出一波波箭雨,落在河水中,落在河岸上,激起片片血浪。
从北岸后撤的江东军,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剿杀。任由他们水性再好,身在水中也变成了活靶子,即便运气好,逃开了弓弩的攒射,也很难从战舰的冲撞中逃生。
青州军动用的船只超过了两百,将十数里的河道挤得满满的,船队没有一味向前,而是在战场的中央来回巡航,仿佛一座座移动的堡垒。
尽管如此,从北岸撤退的将士还是毫不退缩。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逃生的机会多么的来之不易,那些仍在死战,为其他人断后的袍泽面对的才是真正的凶险。
北岸青州军的攻势极为凶猛。简直让人怀疑,他们和不久前还被打得节节败退的部队是不是同一支。整个战线上,到处都是闪亮的矛锋,仿佛无数只愤怒的蜜蜂,又像是布满荆棘的丛林,密密麻麻,无处不在!
每一轮攒刺都能对江东军造成大量杀伤。腹背受敌的江东军亦无复先前之勇,无力发动反扑,只能以血肉为墙,为身后的袍泽赢得逃亡的机会。
随着伤亡的加重和逃亡者的增多,他们的抵抗也会越来越力不从心,眼见着就要陷入全面的崩溃了。等到阵列崩溃。北岸没一个人能逃得掉。
身在南岸的江东军相对来说,是最安全的。
三万江东军被拦腰截成两段,南北岸各有一万四五千的兵马。张辽的攻击虽然凶猛,占得了先机和上风,但受限于羽林军兵力有限,一时还没办法将优势转变为胜势。朱桓若想逃,还是可以且战且退。以承受一定损失为代价,来保全主力。
不过,朱桓不想逃,也不能逃。
主公孙策还在敌船上,北岸的袍泽也在努力求生,他无法对此视而不见。所以,他只能在青州军的两面夹击之下,承受着巨大的伤亡。努力为主君和袍泽们保住归路。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刘备那一小撮人的离去倍显突兀。
虽然正在激战中的众将都无暇留意,但战场上却有那么一些人专门就是干这个的。
“有人逃了……奇怪,怎么就那么百来个人?溃逃不应该是这样的吧?”
“升平,你可真够迟钝的,这当口开溜的,肯定不是江东军嫡系啊!别忘了。那刘玄德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不然怎么有本事每次兵败都能逃得性命呢?主公当日曾有言,此人若有死战之心,未必大器晚成。就是这个道理。”
“孙讨虏英雄盖世,却与这等人为伍,未尝不是败因啊……”
说话者就在北岸远处的一座山丘上。光从语意来分辨,或许会把他们当做一群饱学儒士,但只有听到声音,就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误会,对答双方的语声中分明都是稚气尚存。
“不管怎么说,咱们这次应该是立了大功吧?”字为升平的少年两眼放着光。
“算是吧。”回应比他预期中差了不少,作答之人看起来都有些没精打采的。
“子家,你们这是怎么了?立功有什么不对吗?咱们虽然没上战场,但叔至将军也说了,这一战,咱们参谋团的运筹之功当为首功,他会就这么上奏君上!你们不会不相信叔至将军吧?他平时话不多,却是个一诺千金之人。”
“升平啊,你真不是一般的迟钝呐。你还看不出子家在烦恼什么吗?此战过后,天下很快就要太平了,可咱们这些人年纪、阅历还都不够,除了这一次是特殊情况,否则根本上不了战场,等到天下重归太平,这一身所学不就要束之高阁了吗?”
此言一出,顿时引发了众多共鸣。除了有点迟钝的高堂隆目瞪口呆,少年老成的陆逊沉默不语,剩下的少年们竟是很整齐的叹了口气。
“唉!”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壮志未酬,天下已平,惜乎哉?唯恨不平矣!”
“恨父母不早生我十载,也好博个青史留名呐!”
高堂隆被一群同学叹得直心慌。
之前王羽传信众将,让他们各自为战,给高唐守军还有个特别的说明,即:以陆逊为主,临时从书院中选拔一批学员出来,组成参谋团来参赞军务。
陈到自然无有不从。他性子平淡随和,本来就不是很喜欢抓权,既然主公钦点了一帮人来帮忙动脑筋,他正好省事。
命令发到书院,整天纸上谈兵,憋得满肚子火的学员们顿时欢欣雀跃,最终,经过择选,选出了包括陆逊、高堂隆、卢毓在内的十八名学员。
这其中陆逊是王羽点名的,卢毓则是当朝名将,已故名将卢植的儿子。只有高堂隆不是专攻军事的,他的特长是天文,书院特意推举他出来,主要是为了预测天气。监控水文变化。
专业如此,高堂隆对建功立业什么的自然没太多概念,可看看同学们的神情,他倒是能体会一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确实是人生一大悲哀啊。
他试着安慰道:“也没你们想的那么快吧?远的不说,就说曹操吧,君上都说此人乃是当世少有的名将。这一次能不能击溃他还未可知呢。再说,那夏侯渊两天前就奔着临淄去了,万一……我是说万一,战事不就要绵延下去么?”
他挖空心思的想着,好容易又想出一条理由来:“还有啊……还有,对了。就算都打赢了,可天下未平之地还很多呢。荆州、益州,还有江东和淮南,搞不好会变成三分天下都说不定呢。”
“升平啊,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你既然无心于兵事,就不要勉强自己分析天下大局了。”
卢毓再叹口气。拍着高堂隆的肩膀说道:“君上轻骑南下,兵锋直指修武城,以风火骑兵的战力,即便不能速胜,也能牢牢牵制住曹军。军师,文则都是知兵之人,离得又进很近,不会不去响应……”
年轻人的表现欲望都很强。卢毓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其他人给打断了。
“你想想,四路大军齐头并进,曹操仓促间哪里来得及渡河?用不着一个照面就打败他,只要让他的主力大军无法过河,这一仗就赢了七八成了……”
“荆州新附未久,若是以洛阳、颍川为屏障拒敌。或许还能支撑些时日,可洛阳一破,曹操又要拿什么来支撑?”
“至于夏侯渊,更是不值一提。升平你可别忘了。子敬将军早就在青州严加防备了,既然文远将军这次只带了五千羽林回援,那么,汉升将军身边跟着的,就是雷霆军全军,一万五千精锐战兵!子敬将军在前面阻挡,雷霆军随后掩杀,那夏侯渊……啧,死定了!”
“曹操主力覆灭,此间的江东精锐怕是也片甲不得归。仅凭江东区区之地,又拿什么来阻挡我大军南下?更别说江东军内部还生了分歧,有人只想偏安一隅,却不知江东的所谓天险,于我骠骑军来说,早已是通途大道了。此等鼠辈,灭之何难?”
“也就是益州表里山河,自成一统,可能会有点麻烦,不过顶多也只是耽搁些时日,不足为患。”
高堂隆被一群人说得哑口无言,想一想,好像还真的是这么回事,他张张嘴,突然冒出一句:“那,那你们只好尽早换科目,学点太平盛世也能应用的学问了。”
卢毓等人又是气恼,又是好笑,仔细想想,说不定还真要应了高堂隆的戏言,心下也都是郁闷得要命。
“那也未必。”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陆逊突然开了口,众人都是精神一振。
在这群人当中,陆逊的年纪不是最长的,学问也未必最好,但他的见事之明却是众人公认的第一,听到他出言反驳,众人心中都是希望重燃。
“诸君当知,中原太平,不代表没有用武之地。未来的国策中,开疆拓土或许会是主题。”
“可是……”卢毓皱着眉说道:“按照君上目前的布局,似乎四疆都有诸侯镇守了吧?要开疆拓土,却要往何处去呢?”
“没那么简单。”陆逊摇摇头,轻声说道:“各位请想想,置诸侯于边疆,使其对外征讨,令中原安享太平……以君上的英明,会行此种无谋之举么?吾虽不敢断言未来,却可以肯定,君上的考虑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一句话将众人说得沉思不已,陆逊紧跟着又是一抬手,言出惊人:“何况,这一仗也未必能彻底覆灭江东精锐,若是孙策脱险,将来南征,恐怕还是要经历一番苦战呢。”
少年们大惊抬头,循指望去,正见一彪人马从南面急速赶来。兵不算不多,只有两三千的样子,但阵列最前方的那杆‘周’字大旗却看得少年们心头猛跳。
周瑜,江东第一智将周公瑾!
此人既已来此,想尽灭江东军于此的目标怕是要悬了。
第九七一章月下煮酒
月光如水一样透明,笼罩在滚滚东去的浊浪以及平静的原野上,动与静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很奇特的氛围。
王羽斜躺在软榻上,仰头凝望,整个夜空是如此的透明清晰,繁星点点,将整个夜空点亮,看得人心神迷醉在充斥着现代文明,自然环境被破坏殆尽的后世,哪能欣赏得到如此纯粹而美丽的景观呢?
今夜星河别样明,不知此身在何乡。
此情此景入目,只要大醉一场,什么都不想就最好了,只是这个愿望似乎有些难以实现。
“孙策虽然得周瑜及时救援,逃出生天,但江东的三万精锐折损大半,在张辽诸将的追击下,能逃回淮南的应该只有数千残兵。由于在北上之前,江东军内部就起过纷争,可以推断,孙策若是有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的打算,很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内部矛盾,生出动乱……”
“文则将军三日前与带伤上阵的曹将乐进会战于鲁山,大胜之,进而攻占了鲁阳,荆州的北大门已经彻底敞开。曹操紧急从荆州调兵,以大将文聘为主将,在宛城设下了新的防线……”
“同日,坦之、文武二位将军过嵩山,攻克轘辕关,曹军的抵抗非常微弱,坦之将军回报,只需文则将军牢牢牵制住南阳曹兵,就有希望在旬月之内克定颍川全境。”
“领内经济状况尚算良好,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的贸易……”
“中原开战后,平胡侯暂时停止了对外的军事行动,做好了南下赴援的准备,不过度辽侯却在加紧用兵,利用春夏季节,胡人须得分散放牧,无法集中兵力的弱点,辽东军迅猛出击。缴获极多,同时对粮秣的需求也是大增,若是敞开了供应,或许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战事……”
“不过,由于北贸的商品以牲畜牛马为主,若是进行完全贸易,领内的肉食供应和耕种效率。以及交通运输效率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伤兵的治疗工作进展顺利,基本治愈率可达到六成五,其中有七成二左右可以在三个月内复原,重新进入战斗序列……医务署目前最大的课题不是治疗伤员,而是要抑制瘟疫,为此。下官采取了如下措施:一、调动更多的辅兵,对战场的尸体进行及时处理,二……”
“孔融、郑玄等大儒联名上奏,曰:为天下计,请君上早做打算,以安士民之心……”
王羽看着此起彼伏加入汇报工作行列的娇妻们,很是无语。
突然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惘怅袭上心头,一句诗文脱口而出:“剪不断,理还乱,似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诗句刚开了个头就吟不下去了,被王羽突如其来的感慨所惊,他的几位娇妻都闪动着美眸看了过来,如水目光中充满着惊讶。同时还有那么几分若有所思。
“相公,怎么突然如此感伤?莫非遗憾没能亲手擒下孙伯符吗?”貂蝉放下手中军报,细品着诗中意境,话才出口,便觉得自己的猜测不够靠谱了。
自家相公与孙策是那种英雄重英雄,沙场争高下的关系,哪会有这种斩不断。理还乱,纠结于心的情感呢?
“我知道的,相公他啊,肯定是觉得今后没仗可打了。所以心中寂寥,于是突生感慨。”
虽然突然间结识了一大群姐妹,但马云騄却丝毫不觉生疏,还是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要我说啊,这都是他自找的,南阳和颍川明明都打得热火朝天,淮南也是烽烟蔽日,到哪儿还没有热闹看?偏偏在河阳这里坐等,这不是自寻烦恼么?”
她噘着小嘴,一边说,一边偷眼观察王羽脸上神情。
别看王羽在河阳这里悠闲自在,月色佐美酒,春光看不尽,娇妻美妾拥着,把酒临风爽着,其实这天下远还没到太平的时候呢。若非烽烟四起,哪用得着在这种时候还要貂蝉念军报呢?
这几天马云騄可算是开了眼。从前在西凉,消息闭塞,来来去去就是那么点事。
要么韩遂下个檄文,说一堆老生常谈,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号召大家一起反汉,成功了,就当个盟主,一帮人前呼后拥的去三辅打场秋风,失败了,自家老爹就趁机拉拢一帮人去打韩遂……
除了这两大主题之外,还有很多小波澜,今天杨秋和候选为了争地盘闹得不可开交,明天阎行又和成公英为了争女人大打出手……用自家相公的话来说,这帮人就是穷折腾,越穷就越要折腾,越折腾就越穷。
对此,马云騄深以为然。
就是因为这么穷折腾,西凉人一直游离于中原之外,要不然老爹怎么会被曹操一拉拢,就兴冲冲的带人去打并州了呢?不是他自视过高,只是他对青州的强悍根本就没概念。
西凉各部兵马联盟东进之前,大伙儿还都以为天下还是董卓被赶出洛阳,中原群雄混战的局面呢。所以大家才对东进兴致勃勃,认为只要西凉人团结起来,就算夺不到天下,抢块地盘当几年土皇帝还是绰绰有余的。
哪曾想,就在他们走出西凉之前,天下格局已定了呢?
马云騄倒不在乎西凉军的成败,她只是觉得闷得慌,明明天下这么大,世界这么精彩,可自己却要到现在才稍有所觉,实在是太遗憾了。
她和吕绮玲还有些不一样,她不在乎是不是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说心里话,打架虽然很有趣,但打仗就没多大意思了,战场上又是血,又是残肢断臂的,很渗人的。
马云騄只是在想,若能随军同行,东征西讨一番,不就可以顺路将大半个天下走过一遍么?
她虽然天真烂漫,心机不多,但对自身的现状和将来却有着很清晰的认知。
不出意外的话,不久之后,自己这位相公可能就要一步登天,成为九五之尊的天下之主了。那么自己呢,八成就是个贵妃什么的。
身份什么的倒是无所谓,问题是,嫔妃不能离开天子的左右,而天子又不能经常出门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小丫头这几天没少向几位博学多才的姐姐请教,据说。除了少数几个皇帝之外,有汉四百年,大多数天子都是一辈子没出过都城的!
听了这个,小丫头第一次烦恼起来。她很后悔,早知道自己就不答应嫁给相公了,说是天下之主。很威风的样子,实际上根本就是个囚徒么,连家门都不能出,这日子还有得过?
当然,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后悔也晚了,接下来的大战就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马云騄这两天也是穿针插线。得空就吹一通耳边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敦促王羽赶快动身,去荆州也好,去淮南打江东也罢,总之就是要把握最后的机会好好疯上一把。
只可惜,她的见识有限,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几次劝说,都是无法动摇王羽分毫。这一次同样不例外,听了她的话,王羽既不气恼,也无意反驳,连仰头望天的姿势都没变。
小丫头一下子变得垂头丧气了。
马云騄那点心思本来也瞒不过什么人,蔡琰放下手中团扇。轻轻在王羽肩上一推,微嗔道:“相公,你就不要逗云騄了,欺负小女孩可不是英雄所为哦。”
“她在说。我也认真听着,怎么就变成欺负人了?”王羽笑一笑,坐起身来。
虽然没怎么认真经营过,但他的后宫的和谐,却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年纪最长,认识自己也最早的蔡琰成了公认的大姐,后来者,即便是桀骜不驯的吕绮玲,对此都毫无异议。在蔡大姐的领导之下,姐妹们各司其职,精诚合作,倒是把个水晶宫建设得有如官署衙门一般。
有利亦有弊。
好处在于省心,家宅安定,用不着看宫斗戏;坏处就在于女孩们的注意力被工作分散了,就像貂蝉,本来是个歌舞双绝的明星范儿,现在却越来越有暗影女王的气场了。
就像今夜,自己明明只是想带着一群娇妻美妾出来赏月散心,是个浪漫之夜,结果话没说上两三句,立刻跑题到了政务军情上。
没有军情政务可以汇报倒是也有,不过马云騄的心思显然不在赏月上,甄宓更要命,她虽然没开口,但那双媚意惊人的眼睛却是会说话的,被那双美眸盯着看了大半夜,王羽也是七上八下的厉害。
洛神就是洛神啊,这才几岁啊,这身上散发出来的妩媚已经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