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山所言甚是。”吴郡名士顾雍紧随其后:“淮南虽比江东略逊,但也是山泽多。平地少的地域。青州军纵横捭阖,所长者,骑军也!我军退守淮南,令其骑兵施展不开,无论诱敌深入,境内决战,还是拒敌于国门之外,都是上上之策。”
“曹操擅长借势,鲍允诚助其成事,如今已是权势皆无。四大皆空;刘公山为其所惑,亦是兵败身死,妻子亦不能保;袁本初、马寿成、韩文约,都是很值得借鉴的例子啊!主公当明察之,断不可甘冒奇险。为曹操火中取栗啊!”
“主公当明察之!”
张昭、严畯、阚泽、薛综,江东众文臣纷纷出言劝谏,饶是以孙策的雄浑魄力和无双霸气,也是被众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瞠目结舌的愣在了那里。
孙权说话的时候,他意外之余,心里未尝没有几分欣喜。不论观点如何,弟弟言之第有物,出口成章,总是成才了的表现。
有道是: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江东的基业,固然要靠自己冲在前面,但弟弟们若能早日成才,从旁帮衬,肯定是如虎添翼的好事。
若非对弟弟有着这样的期待,孙策也不会在北上的时候,还把未成年的孙权带在身边,甚至任命为主将,令其独当一面。
孙策麾下不是没有得力助手,周瑜本来就是被他当做二把手使用的。之所以让孙权担个主将的名,无非就是让他多经历些,多见识些,好快些成长而已。
只是孙策万万没想到,弟弟成长了,方向却和他期待的出现了极大的偏差。他没在政略或军略上表现出多少才能来,反倒对自己搞起了权谋之术!
孙策在不喜欢权谋,在这个领域上也谈不上有什么造诣,但事情是明摆着的。孙权若只是对战略有意见,他大可以一个人来找自己,而不是带着一群留守的文臣来助声势,搞得像是要逼宫一样。
或许这帮人就是来逼宫的。
孙策很清楚江东众臣的想法,除了公瑾和一些锐气正盛的年轻武将之外,其他人提起北伐,扩张疆域,都是兴致寥寥。
他们倒不是对成为开国元勋的殊荣熟视无睹,达到了无欲则刚的至高境界,他们只是不愿意冒风险,宁愿偏安一隅,安享太平罢了。
孙策不是很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虽然江东有天险,据险以守,可以抵抗很长一段时间。但只要南北势力的增长没有变化,甚至进一步被拉开,江东迟早还是要被北方的大军踩平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些名动一方的大才们难道会不明白吗?
孙策也只能将其理解为,各家不愿意损伤自家实力,故而私下串联起来,还把自己的弟弟推到台面上来顶缸。
孙策虽然也是一方枭雄,但性格使然,却是谈不上什么城府,心下不爽,怒色顿时便显现在了脸上,怫然冷喝道:“王鹏举何人也?当世无双的英才!先父当年亦盛赞其智勇,传言于本将,以作激励。如今观其势盛,更验证了先父的识人之明!”
众人面面相觑,大感意外。
主公居然当众夸赞起王羽了,这是明天的太阳要从北面出来的先兆么?明明王羽这个名字在江东就是最大的忌讳来着,主公为了和王羽的较量,不知生了多少无名火,今天怎么突然就转了风向呢?
要知道,刚刚大伙儿一齐劝谏,毫不隐晦的表露出了私下里的串联,可还是不敢将真心话对王羽,对青州军的强大心生恐惧。故而只想着退守的心情宣之于口,就是担心惹恼主公,令其发飙,结果却是主公自己说上了。
莫非是主公终于长大了,敢于正视现实。承认王羽的逆天般的强大了?
若是这样,那真是江东之幸呐!
三十万西凉军正面出击,都打不垮王羽的区区四万兵,江东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过十万军,拿什么和青州争锋呢?
不如退守。
虽然退守没办法改变力量对比,但青州的强大。完全源自于王羽这个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王羽少年成名,威震天下,谁能保证这样的人不会早夭?
只要没有王羽坐镇,即便青州军席卷了大江以北的所有地盘。江东军也不是没有逆袭的机会。即便最后还是不行,到时候大伙儿也可以谈谈条件,来个良禽择木而栖不是?
心里这么想着,众臣望向孙策的视线中,也都带了几分期盼热切之色。
“如此英才,岂是淮南的区区山泽,大江天堑就能挡得住的?本将也不讳言。自知治政的本事比不上他,笼络民心的本事也比不上他,在工艺技巧方面,青州更是独树一帜于天下,同样不是本将所能及……”
孙策似乎有意将反常进行到底,竟是越说越谦虚,说到最后,简直是有点甘拜下风的意思了。
孙策一意孤行要与王羽争锋,群臣表现得忧心忡忡,拼命力劝。此刻孙策突然一反常态。众人心里同样不是滋味。
想劝慰几句,先前的话又说得太满,一时间很难改口,结果中军帐内变得鸦雀无声,仿佛掉一根针在地上。都清晰可闻。
“本将唯一不在王羽之下的,只有临阵争锋的勇气!此刻不仗勇武一搏,还想将来安泰么?天时、人和皆不在我,只有光凭借地利苟延残喘么?本将可以清楚的告诉你们,以青州现在的势头,就算暂时退却,守住了淮南,不出五年,江东必会像蚂蚁一样被王羽踩扁!”
孙策突然话锋一转,高声喝道:“吾意已决!此战,势在必行!诸君当报着不成功则成仁的气势,奋力一战,无怨无悔!信得过本将的人,便请留下议事,信不过的大可回返寿春,甚至江东,本将不会因此而治罪!”
静默霎时间被打破,帐内帐外皆回荡着孙策铿锵有力的话语。
“今日就到这里,诸君自行抉择便是。”说罢,他甩开披风,大踏步的出帐而去。看方向,应该是往校场去了。
众人站在原地,动也不动,好像变成了雕塑似的。
陈武左右看看,突然冷笑一声,却没说什么,就那么追出帐去。
张纮等人发难的时机把握得很准,在这个当口,孙策即便洞悉了众人逼宫的意图,也不可能搞一场大清洗。自相残杀,最后只会白白便宜了敌人而已。
所以,孙策做出了最简单的选择,他给了众人一个站队的机会。跟他站在一起的,留下来死战,其他人可以随孙权一道退往寿春。
很显然,孙策要破釜沉舟了!
江东军分裂之后,肯定没办法继续保持东拒张颌、庞统,北上与曹操联手的态势。如果孙策继续留在兖州作战,后路就会被张颌切断,正如他自己说的,不成功则成仁。
众人都看出了这一点,却只有陈武一人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
第二个有动作的是朱桓,他当日也曾以持稳论劝过孙策,但今天,或许是被孙策的霸气所慑服了,他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
他不像陈武那样不擅言辞,走到帐门前,他突然站住,头也不回的的说道:“诸位,江东能有今日景象,都是靠了主公的勇武和锐气啊。若是失却了这份锐气,将来只怕是欲偏安而不得啊。”说完,也不等着看其他人的反应,快步走了出去。
张昭等人依然面无表情,孙权看起来很不安,视线一直在帐门和张昭的老脸上游移不定,嘴唇也是翕动着,但终究没能将脚步迈出,也没说出挽留的话来。
孙策离开后,众人的注意力本来就都放在孙权身上,等了好半天。知道他做出了最终的选择,一时间或是叹息,或是庆幸,亦或失望、懊丧,不一而足。
“公覆。二将军就拜托你了!”韩当整整衣甲,一巴掌拍上了黄盖的肩膀。
“义公你……唉!”黄盖神情极为激动。
做为跟随孙坚多年的老臣子,他当然不愿意看到孙策兄弟分裂,可他也明白,即便没有孙权的表态,张昭等人也不会将赌注押在孙策的背水一战上面。还是会找个其他的由头,做为不战而退的理由。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孙权才是表现得不地道的那一个。
作为长兄,孙策对几个弟弟都是爱护备至,特别是年纪较长的孙权。孙策完全没留任何后手。各种放权,一心盼着他成器,一丝一毫的猜忌都没有,根本不似诸侯之家的作风。
孙权领军作战,向孙策讨要护卫,后者直接将周泰、蒋钦两员猛将调拨在他麾下。周泰是员力大无穷的悍将,当日和青州斗将。在个人武艺上,除了孙策,只有周泰不落下风。蒋钦的箭术高超,有这样两个人在身边,安全性肯定会增加很多。
在大战将临,用人之际做出这种举动,孙策对弟弟的爱护之心,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黄盖、韩当作为家臣,对主家的家事也没置喙的余地。只能和韩当各保一方,尽力效忠,只求不愧对孙坚的知遇之恩了。
最后,他也只能拍拍老搭档的肩膀,道一声:“珍重!”
周泰很坚定的站在孙权身后。倒是蒋钦表现的有些进退维谷,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最终,校尉级别以上的军将只有那三人追随孙策而去,倒是中级将官有八成以上都跟了出去。
文臣则是尽数留在了帐中。
武将多是性情中人,文臣则都是世家出身的名士,他们为家族考虑得更多,没办法像武将们那样拔剑生死,行事全凭意气。
“二将军,咱们走罢。”张昭叹了口气,走到孙权身前,轻声提醒道。
……
龙山之战对敌手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王羽并不知道,也没空关注这样的问题,此刻他最关心的,是徐庶出使的成败。
徐庶当日请命平定西凉残军,做的不是以武力解决的打算,而是要孤身入敌营,以口才和胆魄来解决问题。
打从心里讲,王羽不想让徐庶去,太危险了。西凉人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又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突然发疯?对付这样的敌人,王羽当然不愿意付出失去一员大将的代价。
不过徐庶很坚持,而且做出的分析也很精辟在理,犹豫再三,王羽还是答应了徐庶。
徐庶这一去,已是两天过半,三天的期限眼看就要到了,但西凉军方面却迟迟没有动静。王羽开始担心,一时间也是顾不上关注中原战场和曹操的阴谋了。
正焦急间,帐外脚步声急响,纪灵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大叫道:“主公,事成了,元直将军成功了,梁兴的兵马已经到了平陶城下,开始进城了!”
“哦?”王羽大喜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到了帐门前,“好,如此甚好!传令下去,全军开拔,目标平陶城!”
“喏!”
……
平陶。
紧闭数日的城门洞开,城头上遍布甲士,剑拔弩张,戒备森严。
马超身着铁甲,看了在城头指挥的从弟马岱一眼,见得后者点头,示意准备就绪,这才一提马缰,与妹妹马云騄一起迎了出去。
“梁叔父,侯叔父果然勇冠三军,竟然突破了太史慈那贼的阻截,真是天不绝我西凉啊!李叔父人在何处?莫非……”马超一脸的惊喜,但话语里却是隐伏杀机,梁兴、候选都是心中微凛,知道一个对答不好,今天就是血溅城门的局面。
梁兴呵呵一笑,道:“贤侄说笑了,那太史慈勇武过人,麾下疾风精骑更是百战之师,哪里是轻易突破得了的?只是他顾忌将士伤亡,一时拿不下我等,故而干脆装个大方,让咱们进城来吃粮罢了。”
梁兴等人单独拿出来,实力比马、韩两家要差,但合起来,却比马、韩加起来还要强上不少,从地位上来说,这些人都是平起平坐的。
之前马超打败韩遂,成了主将,梁兴等人慑服于他的威势,都以下属自居。眼下大军已经烟消云散,他们就恢复了从前的称呼。这样做的好处是摆明车马,大家一切照旧,省得为争权冲突了。
“我就料得如此!”
马超冷笑道:“王羽小儿现在想必正得意洋洋呢,觉得对付咱们这些残兵败将,不值得付出太多代价,他的心思恐怕全都放在曹操身上了。这样正好,那曹操老谋深算,连董卓都栽在他手上,又岂是个好相与的?他们自去争夺,正方便我等重振旗鼓!”
梁兴和候选对了个眼色,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他们也算是马超的长辈,不说是看着马超长大吧,也差不太多。以他们想来,此刻的马超应该是垂头丧气才对,至不济也该是心中只有愤恨,像个输红眼的赌徒一般。怎么也没想到,马超的情绪竟然和大战之前差不多。
看着马超不急不躁,从容淡定的样子,梁兴二人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敬佩。这敬佩针对的不是马超,而是徐庶!他料得实在太准了,简直是分毫不差!
料敌先机若此,还怕大事不成么?
第九二四章片言定乾坤
风吹起时,马超正在后院的树荫下喝酒。
这是他在西凉之外的地方经历的第一个夏天。不得不说,河东、并州这里的水土、气候要比凉州好得太多,单从这夜风上,就能品出全然不同的味道来。
在西凉,即便是到了四月天,风沙还是大得很,狂风卷着漫天的沙子打脸上,那味道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和西凉比起来,并州这里的风霜温柔得简直像是刚出阁的少妇。
这还是在相对偏远的并州,若是到了中原,甚或江南的水乡,那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旖旎风光?
只可惜,他很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
想到郁结处,他举起陶制的大海碗,一仰脖,将碗中的酒一口气灌进肚里,就像是要用烈酒浇灭心中的不甘和愤怒一般。
只有曾经摸到辉煌边缘的人,才对今天的结局无比的不甘心。马超敢肯定,自己绝对是有机会成就那番憧憬中辉煌的!只可惜,王羽的出现,就像是横亘在西域的八百里昆仑山一样,远看总觉得有机会,越是接近,就越能体会到什么叫做高山仰止,不可逾越。
偶尔一次战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失去了洗刷耻辱的机会。
龙山那一仗败得太惨了,惨的让他完全看不到卷土重来,洗雪耻辱的希望。
坐困孤城的这些天里,每天一闭上眼睛,他就能看到那些战死的袍泽。浑身冒着血,以某种鄙夷的目光看着他。鄙夷如此轻易地上了敌军的当,而且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从头到尾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鄙夷他为了自己的不自量力,把这么多的弟兄送进了死地。
焦虑、负疚、失望,各种各样的情绪像数万条毒蛇,一点点吞噬着他的肉体和精神。
受到主将的影响,残存的西凉军也都萎靡不振。他们同样看不到生路在何方,同样明白。敌军之所以没有攻城,不是因为畏惧,而是因为有十足的把握吃定了自己,所以好整以暇地等待最佳机会。
正是因为军心如此,马超才一直没有做突围的打算。他知道冲不出去,敌人不会在正面阻截,只会利用强大的骑兵部队尾随追杀。以弟兄们现在的精神状态。用不了太长时间,只需死伤一两成人,大军就会彻底崩溃。
不能突围,也就失去了对河东的掌控,也没办法回西凉重整旗鼓,报仇的希望彻底断绝。
尽管如此。马超还要履行主将的职责,在将士们面前表现得从容淡定,游刃有余,以安定军心。同时,他还要严密戒备!
对外。得防着青州军,马超深知这场中原大战的关键在于曹操和王羽的胜负。王羽不会愿意在并州逗留太久,同样也不会放心留下隐患便离开。
龙山之战中,青州军以寡敌众,取巧之外,更多的还是拿实力硬碰硬。最后虽然取得了空前的大捷,但自身伤亡却也不会少。
若是青州的骑兵主力先行离开,只留下损失惨重的西线军团,那别说是突围,马超甚至有把握重现兹县夜战的辉煌。
当然,在王羽和风火骑兵没离开之前,马超要做的只能是被动防守。他不光要防范城外的青州,而且还要防着城里的各路牛鬼蛇神。
“我不会给你机会!”一边提起酒坛自斟自饮,马超一边咬牙切齿的自言自语着。仿佛酒液的亮光之中有一双耳朵在听,他说的话,可以一字不落地传到敌人和潜在的敌人那里。
“决不!”咬了下血淋淋的嘴唇,西凉第一的武将倔强地重复。
手向旁边一探,抓起个冷馕塞进口中,一下一下地用力咀嚼。看到主将开始吃东西,众亲兵赶紧将已经变冷的菜肴挪到炭盆旁烘烤,顺手倒上热气腾腾的浓汤。马超却仿佛没看见般,不用筷子去夹菜,也不喝汤,兀自用力咀嚼,将冷馕和着自己的血吞下喉咙。
“大兄,您多少吃点儿热乎东西!空腹饮酒,须防伤了胃肠!”马岱看得忧心忡忡,蹑手蹑脚走上前,低声提醒。
马家的心腹家将、亲兵,还有与马家亲善的杨秋,基本上都死在了大战之中。庞德虽然没死,却也不知去向,对马超来说,和死了没什么两样。马云騄武艺不错,年纪还是太小,远不足以在这种时候给兄长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诸羌的豪帅虽然没死绝,但因为临阵脱逃的关系,两边也起了隔阂,表面上的关系依然融洽,但也只是在危难之际,不得不抱团取暖,彼此间再没办法恢复成从前那样无话不说的状态。
现在,马超身边能商议大事的,也只剩下从弟马岱了。
“嗯……”马超艰难的将口中的食物顶下去,勉强振作精神,问道:“什么时辰了,外边的情况怎么样?”
“刚过戌时。”马岱躬下身体,将一晚加了盐的浓茶递过,让马超醒酒:“梁将军他们入城后,一直在忙着安顿,没什么其他动作。他们选择的营地都是远离城门的地方,应该没什么大碍。”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马超松了口气似的点头。对于梁兴等人的突然到来,他并非毫无疑虑,相反,他对此可谓是戒备甚深。在凉州,背叛和出卖是家常便饭,就算是他这个年方二十的年轻人,也见识过太多太多了,岂会对梁兴等人毫无提防?
“梁将军等人来的确实有些诡异,大兄既然不放心,何不干脆找个托词,闭门不纳呢?”
“伯瞻啊,你岂有不知?”马超摊摊手,满脸的无奈:“梁兴此来,为兄我是不得不纳啊!他们把握的时机实在太好了。让咱们根本无从拒绝……”
让梁兴这些人进城是没办法。
对方若是离得远,只是派信使过来到无所谓。找个借口打发了便是。可梁兴的整支大军都已经到了城门下,双方的士兵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旦做出将之拒之门外的决定,影响将是异常巨大的。
城内的士兵会士气大跌,因为最后一支友军也背离了,或是城中粮草已经不够吃了,否则主将为何不让友军进城?城外的士兵会仇恨自己,并且在走投无路之下。死心塌地的投靠敌人,反过来攻打平陶。
青州军有床弩,还有传说中的霹雳车,都是攻城利器。平陶不过是个普通的县城而已,西凉军也没多少守城经验,如果青州军全力猛攻,肯定是挡不住的。敌军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迟迟不肯进攻,无非是顾忌损失,不想付出太大代价而已。
一旦梁兴等人因恨反水,肯定会被王羽当做前驱来攻城。在仇恨的驱使下,梁兴的兵马说不定会超长发挥,平陶城一下就风雨飘摇了。
所以。马超只能让梁兴先进来再说。
反正城里骑兵施展不开,梁兴、侯选、李堪的三路兵又是分散驻扎在远离城门的地方,一旦有变,自己大可以率领精锐部队,利用时间差将其各个击破。让他们发挥不出兵力的优势来。
若是梁兴等人按兵不动,自己也可以想想办法。摆个鸿门宴什么的,火并了这三个家伙,一方面消除后患,一方面也是扩张实力,为将来反攻做准备。
“过会儿本将去城中巡视一下,振作振作士气!”马超轻轻点头。
这几天他一直窝在城守府内没出门,心态颓废得紧,和等死差不都,浑身的骨头都变得酸涩起来。今天梁兴等入城,既是潜在的威胁,未尝不是个好机会,正该借机出去散散步,顺带也安抚一下军心。
有五万军在手,又有城池可依,即便青州军不惜代价,展开强攻,他也有把握抵挡一阵子了。这么想着,心情顿时也开朗起来。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马岱肃立拱手,脸上却没有太多欣喜之色。
这副不冷不热的表情立刻被刚刚恢复正常的马超看在了眼里,他敏感皱了下眉头,低声问道:“怎么,不方便么?还是说有什么不妥当?”
“弟兄们都敬佩您的勇武,也知道现在只有背水一战,您去巡视,肯定是有益无害的。”马岱犹豫了一下,向周围看看,不知道后半句话该不该说。
马超皱了下眉头,不耐烦的催促道:“有话就说,某没猜人心思的习惯!都是自家兄弟,你作这扭捏之态作甚?”
“是,是这样的!”马岱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梁将军他们入城后,城中突然起了流言,末将也查不清是敌人故意散布出来乱我军心的,还是弟兄们自己在吓唬自己……”
“说什么?连个流言都堵不住,你们几个干什么吃的?”不等马岱把话说完整,马超两眼一瞪,怒气冲冲地大声质问。西凉军虽是联军,主将的命令无法通行,但各方面对军队的控制还是很严密的,不可能突然让留言喧嚣尘上。
“末将无能,请将军责罚!”马岱也不辩解,躬身请罪。
按照马超的脾气,肯定是要发作一场的。不过看到身边众将凋敝的景象,他这口气却是发不出来了,横了马岱一眼,他慢慢又坐回了石凳上,喘着粗气追问道:“外边谣传什么?不必瞒着我,本将虽然年轻,但事情经历得多了,又岂会被区区流言吓住?”
“流言是从咱们自己这边传出来的。”马岱勉强笑了笑,低声解释道:“可能是看到梁将军他们没受什么伤害便退进城了,有人就在说,王羽对汉家儿郎素来宽容,连高干那种宿敌都饶过了,不会和咱们汉人过不去,有危险的只是羌兵而已……”
“糟了!”马超心中暗叫一声不妙,猛地跳起身来,恨不得先抽自己两个大嘴巴。
败入平陶后,他一边是伤心颓丧,另一边也只想着如何抵挡青州军攻城,没考虑人心方面的问题。结果却是疏忽了。
王羽的一贯作风就是对异族斩尽杀绝,对汉人网开一面。正常来说。这是件好事,至少有条活路在,可问题是,马超不打算屈于人下,他还存着争鼎的雄心壮志呢。
这样的流言传开,问题就很严重了。
马超的本队在大战中覆灭,收降的韩遂旧部根本无心死战,趁乱都跑散了。结果退进平陶的时候,马超的嫡系部队只剩下了马岱兄妹集结的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在梁兴进城前,城内的羌兵是占绝对优势的,足足有一万六千兵马。
没有梁兴那三万军,这样的流言即便传开也不足为惧,反倒是更能激起羌兵的死战之心。反正降了也没活路。自然是拼一个够本,拼掉两个就赚了啊。
可现在,自己接收梁兴的三万汉军进城,并没和诸羌各部的豪帅通气,而控制四面城门的部队,又都是以他的嫡系部队为主……
听信了流言之后。诸羌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认为是自己打算投降,将诸羌当做礼物献出去呢?
冷汗涔涔而下,马超不敢再做耽搁,长身而起,一手抓起铁盔。并喝令亲兵为自己披甲:“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你们几个。立刻随本将去巡视,无论流言怎么传,咱们不能自己乱了阵脚!”
马岱和众亲兵都被吓了一跳,被马超瞪了一眼之后才有了反应,动作起来。趁着马超披甲的空当,马岱急问道:“大兄,你莫非是担心……”
马超急促说道:“诸羌疑心病很重,他们肯定会怀疑咱们,搞不好还会闹出事来!梁兴那几个跟咱们不是一条心,羌兵若是再乱,这平陶断然是守不住了,突围又突不出去,自己也乱了,你我兄弟真的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马岱听得心惊肉跳之余,心底一直压抑着的一个念头突然难以抑制的跳了出来,他迟疑说道:“大兄,那留言中所说未尝不是真的,眼下事已至此,恐怕……何不顺水推舟,效仿公孙伯珪等人,也图一个域外封疆?”
马超已经走到了院门处,突然就僵在那里,好半晌,才转头看向弟弟,用极为陌生的眼神,就像是突然失忆了一样。
“伯瞻,你说什么?”马超沉声发问,眉宇之间的阴霾如同浓墨一般。
“大兄,且听小弟一言!”话已出口,马岱也是豁出去了。
其实,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从青州回来后,他私下里就向马腾提出,是不是可以罢兵言和,借着联军这个筹码,与王羽好好谈谈条件。结果当然是被马腾怒斥,命令他以后不可以再提此事,否则就算是断了叔侄情分。
但现在马腾已死,马超眼见着也是穷途末路了,眼看马超还要做最后的挣扎,马岱自然也是按捺不住。
“西凉、江东、洛阳三家围攻,也不过是个持平的局面。若非大兄神勇,曹将军怕不已经兵败于虎牢关下了。现在我西凉已是大败亏输,再难重整旗鼓,虽然还有益州兵、荆州兵的后援,却也是鞭长莫及,杯水车薪,天下大势恐怕已经……”
马岱诚恳说道:“大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气可嘉,却非马家之福啊!且三思……”
正说话间,外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马超等愕然看时,正见个临时提拔起来的校尉鼻青脸肿地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焦急地嚷嚷:“快,快让我去见大帅。不好了,不好了,有人要造反了!”
“谁要造反,你把话说清楚些!”马超上前一把扶住对方肩膀,大声质问。
新提拔起来的校尉,原本都是屯长、队率之流,很少能当面和主帅说话,被马超一按,又惊又怕,竟是软软地跪了下去:“大帅,属下无能,白马羌的松布豪帅带头闹事,要杀出城去自行逃命。属下没拦住他,属下对不起大帅!”
“什么?”马超推开报信的校尉,拔脚就向外走。
怕什么来什么,白马羌在诸羌中的威望很高,从他们这里开了动乱的口子,事态很快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马超又急又怒,根本不管后边的人来不来得及跟上自己,也顾不得和弟弟争论,跳上马背,一路狂奔。
他恨呐!
梁兴等人肯定已经暗中投靠王羽了,不然这流言不会出现得这么巧,别说指望他们镇压羌兵,这个时候只要他们肯作壁上观,就已经是万幸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在更多的部族对白马羌作出响应之前,把这场动乱的苗头先压下去,否则,等羌兵都卷进来,就算成功镇压,也只是将覆亡的命运稍稍向后推移些许而已。
他拼命抽打坐骑,冲着外边人声最嘈杂的方向疾奔。无论谁挡在面前,抬手就是一鞭子。接连撞飞了七八个乱跑乱窜的百姓,抽退了两名试图劝阻自己的亲卫,用朱枪挑杀了十余名乱兵,他终于赶到了事发地点。
然而,已经太晚了。
城门附近燃起了熊熊大火,将周围的街道照得亮如白昼。随处可见影影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