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子龙,俺们这几个都是老粗,哪里想得出什么妙计来?”太史慈摘下头盔,挠了挠头,憨声笑道:“看主公您这样子,想必又是智珠在握了吧?您就别卖关子,让咱几个丢丑了,直接吩咐大伙怎么办就是了。”

“是啊,是啊,主公肯定是有办法的。”秦风、方悦也都是附和。

“还没到战场,军情都是不足,能有什么办法?”王羽摊摊手,“就算西凉军现在真的露出破绽了,我也没本事在千里之外觑得破绽,然后一击致命啊。”

适才众将商议不出办法,搞得大家都是情绪低落。此刻王羽自承无计可施,却没人再有那种束手无策的无奈感觉,气氛一下子活络起来,众人纷纷献计。

“那马超还比主公小上一岁,从前没独自领过兵,这次打胜,泰半也是靠了运气,就算有几分武勇,耐性肯定有限,说不定可以针对这一点设计设计。俗话说得好:骄兵必败,说的不正是马超这种人吗?”

“其实就算马超能稳住阵脚,但以并州之疲敝,根本供养不起西凉人的二十多万大军。若无速胜之法,也可以在稳定了局势后抽身而退,来个回马枪,杀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再不然,也可以试着联络公孙将军和雁门关的高干,让他们从北面杀过来,攻击西凉军的后路!此计若成,西凉军不肯能不动摇,我军再来个前后夹击,何愁破不了小儿?”

“还有啊……”

王羽微笑着聆听,也不急着发表意见。这些计策都只是草案,认真推敲起来,各有各的不足。

调公孙瓒南下助战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而且没了公孙瓒的屏障,很难说塞上诸胡会不会有所动摇,万一幽州再乱起来,那就不真的要命了。高干更谈不上什么忠诚,哪肯这个时候来帮忙火中取栗?何况,以高干那数千兵马,来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是了。

但他来营中巡视,本来也没想着能得到什么破敌的神机妙计,只是担心大军的士气受到兹县之败的影响而已。现在看看,这层担心可以消除了,只要专心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对付马超上就可以了。

“山路难行,由此至壶关至少也得半月时间,具体如何破敌,大可从长计议,但有一事不可不防。”赵云敏锐的看出了王羽的目的,一直没急着出谋划策,倒是在众人表达完意见后,做出了提醒。

王羽一挑眉毛,反问道:“哦?子龙说的莫非是……”他话没说尽,只是目视东北方向。

赵云微微颔首,轻声道:“随元直出战的泰山军中,多有收编的黑山军,平难将军野心不足,却一向对军中将士视若手足兄弟,此番西线大败,难保他心中不生芥蒂啊。”

王羽缓缓点头,沉声道:“子龙言之有理,且容我思之。”

第八九九章梗阳攻防战

位于汾水之畔的梗阳城是古晋赵故地,本身没什么名声,却是个战略要地,由此东北而向五十里,就是太原郡的治所晋阳城了。而且,由梗阳城向东,也有可供大队人马行走的道路,可直通井陉,因此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在兹县夜战十天之后,梗阳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城,成为了天下瞩目的焦点。

青州军的西线军团,原本是在边界线上设立防线,以兹县、邬县以及平陶三城互为应援,将西凉军挡在边境之外。

但在兹县夜战中,徐庶集结了全部可战的力量出击,败退到兹县之后,马超也是死命追击,根本来不及将剩下的军力分散到其他两个城池。

守不住邬县,就没办法防止西凉军分兵抄袭晋阳,断兹县守军的后路,甚至攻入上党,截断王羽的主力应援之路。所以,徐庶也只能且战且退,接连放弃平陶、大陵、邬县、中都等多座要塞,一直退出两百多里,才重新建立了防线。

这条后备防线是以梗阳城和祁县为中心,这两座要塞互为犄角,正好挡住了西凉军的东进、南下之路。

如果马超能再接再厉的攻破这条后备防线,那天下大势基本上也就成了定局。青州先前的势头太强,诸侯们都知道养虎为患的道理,就算王羽放弃兖、豫二州,诸侯们也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不会留下喘息之机给他。

青州的战线太过漫长,面临围攻肯定是首尾难顾。最后即便能挡住这波猛攻,只怕也要元气大伤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座小小的梗阳城,将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华夏神器的归属!

对战的双方显然都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也是全力以赴,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极为激烈的攻防战,将这座默默无闻的小城,变成了闻名天下的绞肉机!

“哗啦!哗啦!”

梗阳城头的十几把钉拍是一等一的守城利器。每个钉拍五尺多长,两尺多宽。重达六十多斤,上面布满了生锈的铁钉,从两丈多高的城墙上哗啦一声砸下去,就是下面碰到一头大象,也给砸成了烂西瓜,更何况是人?

铁链彼此摩擦的刺耳声响不绝于耳,十几把钉拍落下。再被将士们摇起,摇起,落下,顷刻间,将靠近墙壁的西凉军砸得人仰马翻。

蜂拥在低矮城墙下的叛军抵挡不住,只好拼命远离城墙。挤向自己的同伴。西凉兵太多,梗阳城又太小,根本提供不了组够的空地可挤,城下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随便丢块砖头。都能砸倒两三个,何况是钉拍这种大杀器?

眼看着落下去的钉拍在半空中一个盘旋。将底下的倒霉蛋又扫趴下七八个,然后被城墙上的青州军摇动辘轳,“哗啦啦”地搅起来,接着再用长矛远远地推离城墙,拖着铁链,在半空中盘旋着砸将下去。

“蹲身举盾,蹲身举盾!”指挥攻城的叛军将领大声命令。

距离城墙根儿较近的士卒们蹲下身体,用盾牌遮住头上的天空,仿佛凭空冒出了一片龟甲。落下的钉拍最初没扫到任何目标,然后被铁链带着画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在落到最低点之前,挂到了几面盾牌。

刺耳的金属刮擦声在西凉军头顶上响起,躲在盾牌下的士兵脸色苍白,被噪音折磨得几乎疯掉。当刺耳的刮擦声结束,他们知道自己依靠群体的力量幸运地躲过了一劫,抬头身边的同伴,却发现这次身边被盾牌下的袍泽的手臂软软地垂在体侧,整个人早已经被砸昏了过去。

“后排退后,左右两翼分散开,不要挤得太过密集。弓箭手,封锁头顶城墙,防止敌军再放钉拍!”

西凉军的攻坚能力差,其实也是相对的,羌胡对此一无所知,面对坚城,只能望而兴叹,汉族的叛军却并非如此。指挥攻城的杨秋就非常机灵,发现了钉拍的攻击弱点后,很快调整了调整战术。

杨秋的家族是西凉豪族,将门世家,底蕴非常深厚,以马腾的傲气,都给马超娶了杨氏之女,杨家的地位也是可见一斑。

站在城门附近的西凉军兵卒如蒙大赦般从城门左右推开,以躲避钉拍的攻击。后续的部队潮水般涌上前,前排的数百弓箭手,一进入射程,便拉开手中长弓,对准城头就是一轮急射!

“啊!”几名正在搅动钉拍的青州辅兵被羽箭射中,惨叫着倒了下去。

城门上空被拉起来的钉拍失去了牵引,顿时软软地落了下来。西凉军士卒看到机会,用战刀和大斧砸向了系在钉拍后的铁链。几轮猛砸后,粗大的铁链经受不住这么强的力道,“喀嚓”一声断裂。城下中响起一阵欢呼,立刻把攻击目标又转向了其他的十几面钉拍。

“嗡!嗡!”城头上的青州兵不甘示弱,也抄起弓箭,绞起强弩,与底下的西凉军展开对射。

缤纷的白羽漫空废物,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摇动辘轳,升起钉拍。也有人不惜被羽箭射成刺猬,在钉拍再度升起的瞬间,拉住染血的铁链,奋力下拽。为了胜利,双方的士卒都付出了最大代价,渐渐地,能用的钉拍越来越少了,对敌军的威慑力量也越来越差。

“滚木准备!”徐庶伫立城头,冷眼观望城下的血战,心中古井不波,一片清冷。

弓箭对射,是青州军更占优势,但架不住西凉军人多,几乎人人善射,前面的弓箭手倒下,后面的涌上来,拣起染着血的弓箭,开弓便射。潜伏后续,有如潮水一般,青州兵马精锐程度虽更高些,却拼不起消耗。

“放!”徐庶挥枪挡开一支流矢,高声喝令。

先是弓箭手进行了一轮齐射,随后城垛后面的辅兵探出身体,奋力将几十斤的滚木高高举过头顶,然后重重的砸了下去。

城头仿佛下起了一场流星雨,城下涌动着的人潮一下被从头截断,到处都是破碎的盾牌,和扭曲着脖颈,脊梁软软的,四肢变成奇怪形状的尸体。

趁着弓箭手拼消耗赢得的空隙发动的一波猛攻,势头顿时就被打下去了。

“弓箭手反击,弓箭手反击!其他人举盾,举盾!”杨秋喊得声嘶力竭。他太了解这一战的重要性了,攻破梗阳城,拿下徐庶,富饶的河北就向西凉人张开了大门。谁能攻下梗阳,就是首功,将来拿下一州之地又有何难?

在他的催促下,更多的弓箭手涌上前来,边跑便将羽箭射上城头。小小的梗阳城上插满了白羽,仿佛多了一层羽毛。

羽箭在半空中呼啸,滚木砸在盾牌上的声音响若惊雷。

“崩!崩!崩!”更可怕的声音在城头响起,仿佛一道道雷霆霹雳!随着声音响起,一道道寒光自城头飞下,势不可挡的撞入人潮之中,拉出一道道血色的轨迹,仿佛翻涌的浪花。

“床弩!青州的床弩!”恐惧,难以抑制的扩散开来。比起从天而降的钉拍和滚木,漫天飞舞的白羽,近丈长的短矛,以奔雷般的速度从城头落下,给人带来的恐惧感是绝对的!

早在兹县之战前,西凉军就在这件利器之下吃足了苦头。

在战败后,徐庶是以保存军力为优先考虑,丢弃了很多不方便携带的辎重,其中就包括床弩。当然,在被遗弃之前,那些床弩都是被破坏了的,西凉军没办法拿过来用,但很多西凉将领都以为青州军的床弩都损失殆尽,已经拿不出足够的重武器了呢。

青州虽富,却要同时供应四个战场,而且并州周边地势险要,运输艰难,补充肯定没有那么快。谁想到徐庶还藏了一手,在这场攻防战进行到关键时刻的时候亮了出来。

以床弩的犀利,在密集的攻城人潮之中造成的杀伤是很恐怖的,但更恐怖的却是对士气的打击。西凉军虽然悍勇,但在这种有些超乎想象的兵器面前,多少还是有些腿软。

何况床弩的这轮齐射,刚好是西凉军苦战大半天,经历了惨重的伤亡,鼓起最后的气势,试图创造一定战果的时候。床弩的迎头痛击,一下就把他们的士气给打没了。

弩矢迅雷般的威势犹在眼前,身边到处都有哀嚎惨叫声,前方的尸体堆积如山,整条护城河都变成了黏稠的血河,身临此境,谁能不心惊?

任由杨秋如何催促,西凉军的士兵都不肯再向前,即便被督战队拿着刀子逼上去,走不几步,也会快速回缩,气得杨秋火冒三丈,却也无计可施。

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领身先士卒,但杨秋哪有那个胆子?别说城内有徐庶、管亥这样的高手,就算没有,那床弩可不是摆设!杨秋毫不怀疑只要自己敢踏入城墙三百步之内,扬旗领战,城头的几十具床弩就会冲着自己来一轮攒射!

“撤吧……”杨秋抬头看了看血色长天,低声命令。反正天色已经晚了,猛攻了一整天,谁还能挑自己毛病不成?

第九百章马超对策

紧张战斗在太阳落山后草草收尾,无论是杨秋在西门的主攻部队,还是成宜、马玩率领的,在南北两门助攻的部队,士气都是异常低迷。和展开攻城之前,众将兴致冲冲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只是攻城的第一天,在小小的梗阳城下,西凉军总计抛下了大约六千多具尸体,梗阳城下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修罗场。

伤亡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城西。

马腾、韩遂的死并未对西凉军造成太大的影响,倒是马超在打赢了兹县之战后声望暴涨。因为马超打出了报仇雪恨的旗号,传令全军,说是有擒杀徐庶者,战后可充任冀州刺史。再加上兹县大捷之后,西凉军横扫了半个太原,十日内连克八座城池,正是气势如虹之时,全军上下无不踊跃争先。

主攻的任务,就是杨秋仗着和马超的亲缘关系压倒其他首领,硬抢下来的。其他首领没了立功的机会,能顾全大局不抽后退就不错了,哪里还会真的出死力助战?

直到杨秋碰的头破血流,攻势越来越弱,成宜、马玩这才真刀真枪的攻了一阵子,结果这一攻不要紧,倒是把青州军的床弩给激出来,南北两面的主要伤亡,都是集中在这段时间。

本以为能乘胜追击,立功建业,结果死伤惨重,却连梗阳城的一块城砖都没敲下来,巨大的反差之下,西凉军的士气怎能不低落?

回到营中。杨秋已是欲哭无泪。他们这些首领都有自己的嫡系,无论兵力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只是稍逊于从前的马腾、韩遂而已。单是他们这八大首领,合计的兵力就超过了十万,杨秋麾下足足有一万五千大军!

这一次,他本以为抢到了个美差,结果却是赔了倾家荡产。那六千多的伤亡,有五千是他的,看起来兵力只损失了三成多,但杨秋心里很清楚。为了尽快破城,他一开始投入的都是最精锐的力量!

有这些精锐在,挟裹杂兵一点都不难,死再多他也不心疼,可现在折损的是精锐嫡系,这已经是伤筋动骨了!

比之中原,西凉很早以前就是个混乱得要命的地方了。拳头大就是道理的至理名言。杨秋早在三十年前就无师自通了。他知道,这次遭受重创,不但和建功立业的机会擦肩而过,更是涉及到高平杨家的生死存亡!

因此,在回营后的军议上,他第一个发言。咬牙切齿的要将攻城战进行到底。

“徐庶此贼先是用诡计害了寿成、文约二位兄长,此番又在梗阳城如此做为,与我等西凉之人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二位兄长的仇不能不报,忠勇将士的血也不能白流!”杨秋慷慨陈词,说到一半。便已是涕泪俱下了。

若是在攻城战之前,他这番作为肯定会激起一片呼应附和之声。但此刻,帐内却静悄悄的,无论是一道出战的成宜、马玩,还是梁兴、侯选、程银、李堪等人,都像是变成了泥雕的神像,低眉垂首,一动不动。

能在多方势力并存,战乱不绝,毫无规矩可言的西凉存活下来,并且脱颖而出,在座的没一个是傻子。本以为徐庶仓惶后撤,是军心、士气都已经濒临崩溃,已无再战之力了,现在看看,徐庶完全是早有准备,这梗阳城祁县防线,是早就预备下的后备防线!

这是明摆着的,若非早有准备,青州军怎么可能把这梗阳守得如此固若金汤?那床弩可以放在车上搬运,但那钉拍和大量的滚木礌石,怎么可能是仓促间备下的?

杨秋现在喊得响亮,显然是知道,明天再攻城也轮不到他出场了,想借着青州军的手,削弱其他人的实力,这点小心思瞒得过谁?

众贼酋这些年时战时和,彼此之间早就有了默契,哪里会上杨秋的当?都是打定了主意,任由杨秋如何作态,也不吭声。没人接茬,杨秋就闹不起来,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若是马超和杨秋串联,想硬逼着大伙去送死,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就是一拍两散,打道回西凉,或是投靠青州军呗。反正中计死了的马腾又不是自家老爹,报仇雪恨什么的,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哼!昨天还气势汹汹呢,今天就都变哑巴了?”

发现冷了场,杨秋知道自己的心思被人窥破,一时也很是恼羞成怒,看向成宜等人,嘿然冷笑道:“发现点子扎手,就想收手么?告诉你们,晚了!那王羽是什么人?最霸道,最护短的人,咱们一仗灭了他近两万军,你们以为他会善罢甘休?呸!早点死了这条心吧!”

成宜等人有些不安的动了动身体,都有些坐不住了。这何尝不是他们的担忧?

若是兹县那一仗败了,他们以失败者的心态投靠青州,倒是不会计较太多,只要能保住身家就够了,军队什么的,保不住也就算了。可他们现在想投靠青州,却是有相应的心理预期的,从王羽一贯的作风来看,他们恐怕很难达到目的。

若要退走,那就是放弃并州战场了,没有西凉大军的牵制,王羽挥兵南下,曹操、孙策即便精诚合作,又岂能挡得住天下第一强兵的锋芒?等到中原局势稳定下来,他们即便逃回西凉去,又岂有安身之地?

此刻,他们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动摇只在一瞬间,想到坚不可摧的梗阳城,理智很快就占回了上风。无论出于何种道理,都没有自己往铜墙铁壁上撞的道理,那不是攻城,是送死!

“没什么可怕的!咱们兵多,徐庶的三万军分布在晋阳、榆次、祁县以及梗阳四处,现在梗阳城里最多也只有七八千人而已!拼着十个耗一个,也能耗死他!今天老子虽然折了五千多人,但城上的伤亡也有好几百,只要明天继续攻下去……”

“徐贼狡计多端,说不定他就想让咱们这么干呢!”梁兴一向与杨秋不合,从前也是和韩遂走得更近些,听得杨秋像是主帅一般,没完没了的叫嚣说教,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十个换一个,打下梗阳城就要死伤七八万人!却只是拿下一个徐庶而已,你觉得划算?你难道不知道,王羽已经亲自率军北上了?”

梁兴越说越快,极尽嘲讽之能,将刚刚还口若悬河的杨秋驳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要知道,这次来的可是那名震天下的风火骑兵!在他们面前,鲜卑诸部联手,再加上乌丸、刘虞,尚且一败涂地,你杨将军有何能耐,敢先攻坚城,然后再以疲兵迎战?”

“那……那,难道就放任徐贼不理?让他在城中逍遥?”虽然发生了那离背叛之事,但羌族各部与马家的关系却没有因此变得恶劣,对外的时候,还是同气连枝。说话的是湟中羌的首领伐同,这话算不上多有说服力,但也算是问到了点子上。

“那也不是,不过某还是那句话,徐贼狡诈异常,他敢坚守梗阳城,手上未必没有其他杀手锏。若是伐同首领不信,明日大可率军攻打西城,梁某不才,愿为首领掠阵助威,如何?”

伐同连连摇头:“俺们羌族勇士虽然很勇敢,却不擅长攻城,不如梁将军先设法攻破城墙,再由我湟中羌出手如何?”

梁兴怒极反笑:“哈哈,说的可真好,让咱们去送死,你来捡便宜?你们这些胡狗还真是……”

梁兴一句‘胡狗’出口,军帐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虽然汉廷一直将叛军和羌胡混为一谈,但两者之间并非如表面上的那么融洽,否则就不会有当年韩遂火并第北宫伯玉、边章的旧事了。马腾和韩遂的交恶,同样是由此开始转烈。

伐同的手立刻就按在了刀柄上,白马、牦牛、参狼、青衣、可兰诸羌首领纷纷起身,怒目而视,大有一言不合,就将梁兴当场乱刀分尸的架势。另一边,侯选、程银、李堪、成宜、马玩等人也是纷纷起身,站在了梁兴身后,表明了立场。

眼见着就是一场大规模内讧再起!

“轰!”

“好了,都不要吵了!”

千钧一发之际,马超暴喝出声,一掌将帅案拍成了漫天木屑。

“拿刀对着自己人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倒是冲着青州军发狠啊!有了先前的教训还不够吗?还想再来一次?上次是徐庶多少有些轻敌大意,才让咱们死里逃生,反败为胜,这次可是王羽亲至,你们真当他那百战百胜的名声是假的么?”

马超虽然武艺高强,但从前在场众人都是把他当做后辈看待,并不觉得如何。但现在马超靠着击败名将徐庶的威猛战绩登上主帅之位,这一发火,也是声色俱厉,有如雷公咆哮,金刚怒目一般,一下子就将对峙的双方给震住了。

“徐庶准备充分,我军军中缺少攻城器械,强攻确实不是办法。对梗阳围而不攻,分兵攻打晋阳或祁县,也有分散力量的风险,而且那几座城池兵力或许少了些,城池本身却更大、更坚固,也未必攻得下。”

“那将军的意思是……”

“等!”马超冷然答道:“等王羽到了,某便与他在这汾水河畔,一决生死!”

第九零一章五成胜算

“这个马超……倒也不是个勇无谋之辈,分明就是很精明的一个人么。”王羽搓动着手指,最新的军情在他的指间转得和风车一般,口中也是喃喃低语,说着一些让人不明觉厉的话。

“主公这话是从何说起?”太史慈一贯秉持不明白就问的理念,“军情上不是说马超攻梗阳不下,损失惨重,然后便偃旗息鼓了吗?莫非知难而退就是精明人?”

王羽嘿然笑道:“子义啊,你是真的不明白还是装傻?这不是明摆着吗?马超按兵不动,就是在等本将去和他决战呢。”

“决战?”太史慈挠挠头,转头看看身遭,发现秦风、方悦两个难兄难弟和自己的神情差不多,都是一头雾水的模样,赵云则是和诸葛亮一个表情,显然已经听懂了王羽的话外之音。

这个发现让他很是郁闷,用手指捅捅赵云,悄声道:“主公卖关子,俺拿他没辙,子龙,咱们可是兄弟,有事你可不能瞒着大哥。”

“咳咳。”他出言无忌不要紧,赵云这个老实人却是局促起来,抬头看看王羽的脸色没什么变化,眼中有鼓励意味,这才低声答道:“大哥,你不妨这样想,若是你和那马超易地而处,想打赢这一仗,应该怎么做?”

“怎么做?”太史慈微微一怔,继而沉吟道:“攻城肯定不行!元直贼猾着呢,既然事先有准备,藏的肯定不止床弩这一手。强攻只是自寻死路……”

兹县之战中,青州虽然没损失将校级人物。但潘璋、李乐却都受了重伤,要不是张宁坐镇太原,这两人就都保不住了。其他人多多少少也都挂了彩,特别是为大军断后的徐晃,他现在还能撑着领军作战,不过是靠着强健的体魄强撑而已。

尽管如此,西线军团剩下的将领还是足敷任用的。徐庶和管亥守梗阳,徐晃在晋阳。箭术出众的黄忠从子黄泽在榆次,纪灵、马忠守祁县,整体防线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弱点和漏洞。

马超可以对梗阳城围而不攻,先取晋阳三城,可无论他将哪座城池做为目标,要面对的问题都是差不多的攻克有备而战的坚城。

如果徐庶没有外援,马超倒是可以采用拼消耗的战术。用精锐督战,驱使杂兵攻城,等到曹操支援的攻城器械送到,再发动总攻。反正他兵多,杂兵死光了,也可以从当地拉壮丁做炮灰。可王羽的存在。却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风火骑兵行动太过迅速,马超在上党郡也没有建立情报网,根本无从得知,王羽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什么地方。一旦王羽赶在西凉军围攻某个城池,筋疲力尽的时候出现在战场上。那么,不用打。胜负就分出来了。

古往今来多少军事家,都是顿兵于坚城之下,最后被敌人反过来调动或突袭,最后反胜为败的,其中甚至包括了乐毅、庞涓这样的高人,长平之战后的白起若不是被秦王猜忌,临阵换将,难保不被信陵君捡到这个便宜,葬送常胜不败的英名。

“马超看透了此节,所以按兵不动,等着主公到了再决战?”太史慈自问自答道:“可他怎么能保证,主公会和他正面决战呢?他就不怕主公以铁骑增援梗阳,疾风军奔袭他的后路么?”

西凉军兵多,补给匮乏,青州军则是相反,如果打成持久战,肯定是对青州军有利。想到这里,太史慈突然灵光一现,恍然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难怪主公说那马超是个精明人呢,原来他连曹操、孙策也一并算计进去了啊。”

眼见太史慈想明关窍,乐得手舞足蹈,王羽眼中也露出赞赏神色,方悦、秦风都急了,似乎这里就剩下他们两个反应迟缓之人被蒙在鼓中,这滋味可不好受。

“子义,你明白什么了?赶紧给咱说说啊。”

“无忌兄,不是我说你,你也不老,平时总要多读点兵书才好,以免……好了,好了,俺说还不成吗?其实很简单,那马超就是纵观全局,得出了我军利在速战的结论而已。主公一离开,那曹操、孙策就勾搭在一起,不老实了,马超就赌主公不会和他纠缠太长时间,将所有人马集中在一起,不给咱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你这样说也不是没道理。可那马超难道就不担心粮草问题吗?眼见就是三月,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即便他把河东、并州收刮得干干净净,他的粮草也支撑不到秋收,我军只要在这里耗上两个月,他不退也得退,到时候岂不更糟?”

秦风没读过几本兵书,但对胡族的了解却比很多人都更为深刻,他太明白那群野狗的习性了。那些胡人常年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故而没有积蓄的习惯,占领河东和河套这么久,抢来的物资八成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虽然曹操会予以支援,但曹操本身就算不上宽裕,离得也远,支援点装备、器械什么的倒还好,提供粮草肯定是杯水车薪。

也就是说,如果王羽拼着兖州损失一部分土地和实力,和马超对峙两个月,西线之危即可不战而解。在这种情况下,马超哪来的自信,咬定了王羽会和他决战呢?

“所以主公说那马超很精明,他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想为他人作嫁衣,尽量攫取战胜我军的成果,老老实实地等着主公赶到,进行决战就是唯一的途径!”

太史慈颇为感慨的回答道:“此人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比起身经百战的主公,他的韬略和计谋都不够看,手中的骑兵更多,同样不及我军精锐。再加上联军内部的矛盾,分散兵力,在整个并州战场拉开战线,最后即便侥幸取胜,也势必损失惨重,无力再与曹、孙争锋。”

“所以他就打定了主意,除非主公和他正面对决,否则他就不与我军交手?始终不分兵?”

“正是如此。就算对峙到粮尽之时,他大不了就整军而退,反正二十几万军铺开几十里,我军也很难包抄他的侧后。等到主公回兖州增援,他得到补充后,就可以再返身杀回来了。”

“那……这一仗岂不是更棘手了吗?”秦、方二将恍然大悟,却没感受到丝毫喜悦,都是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马超这一招谈不上多高明,即便他成功牵制了王羽,最终的结果也是在伤人之前,便伤到了自己。二十多万大军粮尽而退,再返身杀回的过程中,非战斗减员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数目,一个来回之后,整支大军缩水一半都不稀奇。

不过在马超而言,这已经是最划算的方法了。

他不认为自己拼兵法韬略能拼过王羽、徐庶,与其被各个击破,不如干脆将赌注押在正面战场上。当然,他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许也是因为在兹县那一战当中打出了自信,觉得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