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官。会操舟,胆子大的还可以出海搏富贵呢……有这么多选择,还守着几十亩地过活,不嫌太憋屈吗?”
“别的不提,就拿咱们商人来说……”
他简要的描述了几条青州商政中最与众不同的几项内容,“现在经商,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地位高,也安全,就拿这一次来说,咱们随同大军一起行动,咱们给大军提供粮草供应的同时,也得到了军队的保护,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得?还有啊,咱们的子女可以免费去学堂读书,出了意外……”
说一千道一万,他的话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宣扬农民翻身地位高,青州美好生活什么的。在明眼人眼中,算是很拙劣的表现,但在普通人听来,却足够他们怦然心动了。
“至于乡土……整个天下迟早都是大汉的领土,既然是大汉子民,天下何处不能去?各位的祖先,想必也不是一开始就居住在这义成吧?只是在当时,义成更适合他们生活,所以他们才留在此处,现在有了更合适的选择,又何必拘泥于此呢?大不了将来功成名就,再落叶归根么。”
杨超卖力的演说着,并没注意到,适才提出问题,问在点子上的那位精明人已经悄悄离开,和其同行者一道,已经走出了很远。
“王羽这是什么意思?他还真想就这么将豫州和淮南挖空不成?未免想得也太好了吧?”袁胤愤愤不平的说着。
“不然。”虞翻摇摇头,神情凝重:“王骠骑何等人也?岂会如此天真?此中必有深意,只是某不够敏锐,一时却是参悟不出。”
“你是说,他不单只为煽动无知小民,吸纳人口,搞对付兖州那一套?”袁胤半信半疑的看着虞翻。
“当然不是,继之兄你自己也看见了,虽然青州商人中多有口齿便利者在四下煽动,但真正愿意跟他们走的,连十之一二都谈不上。毕竟双方在此会盟,兵灾已然消弭,又有几人真的愿意背井离乡呢?”
“那……”
“总之,其中或有深意,与其暗中猜测,不若当面相询。”虞翻抬头看看天色,笑道:“看时辰,王将军也该忙得差不多了,你我联袂求见,应该还是见得到尊颜的。”
“偏他架子最大,明明这里就是……”袁胤撇撇嘴,微不可闻的嘀咕了一声,终究还是没有提出异议:“仲翔言之有理,那就去见见罢。”
第六三九章忽悠瘸了
饶是虞翻二人身份不凡,可要见王羽,也颇费了一番周折。
义成城内人满为患,交通拥挤异常,出城就费了好大工夫。而到了东城的青州军营,看到的同样是车水马龙的景象,来拜访骠骑将军的人实在太多了。
看到这样,袁胤的不满几乎都要写在脸上了,虞翻比他强些,但心情同样不怎么好。
眼前的景象很清楚的表明,王羽不光在民间煽动,他还在拉拢豪族!
这是个很可怕的信号。
诸侯们不在乎草民,除非煽动他们造反,否则草民对天下大势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否则怎么会被称为草民?就是因为象野草一样卑微。
别看他们现在贪图小利,恋栈不去,等到青州军走了,义成很快就会恢复原样。王羽的名讳,也只是在闲聊的时候,当做消遣和谈资被提及。
民众是很健忘的,当然,王羽若是将义成一带纳入统治范围,或许会有些不同。
而豪族就不一样了。
虞翻也是出身名门之人,对世家的作风相当熟悉,普通世家讲求的都是延续家族,所以轻易不会竖立强敌,两面摇摆才是常态。
对青州的敌视,主要还是因为王羽入主之后,对抑制豪强表现得太过执著,甚至显得有些偏执,所以才引起了世家的敌视。现在王羽通过对政策的修订,伸出了橄榄枝,世族们当然也不可能不接。
问题是,这些人现在表现得太急切了。
若说王羽没拿出比海外开拓更切实的利益,虞翻是断然不会相信的。可王羽用来吸引豪族的到底是什么,他却怎么也无法确切把握住。
王羽政略上的成功,对淮南军来说,意味着统治基础被削弱,而对虞翻来说,则代表着他手上的筹码变得更少了。
他这次出使。调停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他要设法消弱孙策军带来的威胁,这是会稽郡的头号大事。
按照他的最初打算,借助东海王家的人脉,他可以在王羽和徐州豪强之间做个中间人,解决徐州问题。然后从青州借势,以抗衡孙策。
结果现在一看,王羽根本用不着他帮忙,就能摆平豪强们了,这样一来,他走这一趟还有什么意义?
在不安和疑惑中等了不知多久。虞翻、袁胤终于等到了王羽的召见。
跟着亲兵到了中军帐,亲兵去通报,两人在帐外等候,却冷不防听到了袁术的声音从帐内传来。
“鹏举贤弟,还是你有办法,到了淮南之后,我这心里啊。就一直不大爽利……”袁术正一边夸王羽,一边倒苦水,听得袁胤直翻白眼,虞翻心里也是腹诽不已。
谁不知道你这位后将军是被人赶羊似的,一路从陈留赶到淮南来的啊?这样你要是还能爽利了,那就是有病了,挨打才舒服的病!
“这淮南啊,实在是太荒僻了。什么乐子都没有,别说洛阳了,就连汝南老家都比不了。光是没什么享受倒也罢了,这地方还穷,受到手的那点税赋,还不够养兵的呢,也就是袁家还有点底子。不然啊,真是要窘迫死人了。”
袁术唉声叹气的说着:“就说那陆康吧,我身为扬州刺史,大汉后将军。手头缺钱,让他支援一些,谁想他却偏偏不肯,还骂我是叛逆……贤弟,你给我评评理,我不给他点颜色的话,辖下这些郡县岂不都要效仿了?”
不用看也能想想出袁术现在的模样,不给钱就揍你,果然是相当大义凛然的理由。
“等商路开通就好了,单是收的商税,也足够你花用了。其实啊,只要商品流通起来,价格很快就会大幅下降,到时候钱会变得更值钱,而你,用不着总是打打杀杀的,只要把握住商路和特区,任是怎样的刺头,也得乖乖听话啊。这就叫渠道为王!”
“对,对,就是这个理儿。”袁术连连称是,想必已经连眼睛都笑得睁不开了。
虞翻和袁胤对视一眼,心下都是惊疑不定。听起来,王羽用来收买袁术的是开通商路后的利益,可那所谓的特区和渠道是怎么个意思?听起来咋就这么怪呢?
惊疑间,帐内话语声停,想是那卫士终于找到机会通报二人的到来了。
果然,下一刻,先前那卫士从帐中转出,肃手延客:“二位先生,我家主公有请。”
“咦?”袁术已经喝得半醉了,抬头看是袁胤,很惊奇的咦了一声,随即没心没肺的大笑起来:“老三,你怎么也来了?来得正好,今天我和鹏举贤弟开怀畅饮,不但尽消前嫌,而且还谈成好大一桩事……哈哈,来来来,吾且说给你听听,也好让你一起欢喜欢喜。”
一边说,一边向袁胤用力招手,后者无奈,向虞翻递了个眼色,然后慢吞吞的走上前,刚到近前,就被袁术一把扯过,搂着他的脖子,得意笑道:“吾和鹏举商量好了,原属豫、徐二州,淮河以北,睢水以南的土地,都拿出来,做特区!”
“哈?”袁胤先是被他扯了个天旋地转,随即又听到了一个更加惊秫的消息,惊得好悬没扑倒在地上,他结结巴巴问道:“二哥,你说什么?什么特区?”
“就是同时归属两家,但两家又都不直接管辖的地方,只是税收一家拿一半……”袁术很耐心的解释着,看起来,他的确是很想让袁胤分享他的成就和快乐。但袁胤却是越听越惊讶,听到后来,他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二哥,你是说,这么一大块地盘,咱们都不要了?”
袁术强势的时候,一度占据了大半个下邳和整个彭城国,后来用彭城和刘备换了半个谯郡,差不多也就是谯郡的东南部。
而袁术说的这所谓的特区,基本上就是将淮南军一年多以来的扩张成果,划出去了八成,甚至九成。除了淮河以南,淮陵周边的百里之地外,淮南军这两年算是白忙活了。
“怎么不要了呢?”袁术斜着醉眼,老大不爽的数落起来:“老三啊,你这几年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怎么这么迟钝,我都解释得这么详细了,你怎么就是不懂呢?只是名义上不直接管辖,收上来的钱是一家一半,明白了?”
“还不明白?你怎么就这么笨呢?”袁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鹏举把竹邑,符离,一直到夏丘的地盘都拿出来,咱们则是把从徐县到义成,再到谯县这块地方拿出来,一家一半,收成也一家一半,还不懂?”
“……”袁胤明白了,所以他很想哭。
他明白自家二哥已经被王羽给忽悠瘸了。竹邑到夏丘那块地方,明明就是先前王羽以纪灵毁盟偷袭为借口,硬生生从自家这边给强讨过去的,现在一转手,居然被他拿来入股了……
这世上还有正义和公理没?
想到义成城内那些不遗余力四处演说的青州商人,袁胤心中豁然开朗,王羽的算计还不止如此呢!
想想那些愚民,他们中的大部分虽然不愿意背井离乡,但他们的心肯定更向着青州。等到这个狗屁特区的消息一传开,那些愚民不敲锣打鼓的庆祝才怪呢!
以王羽笼络人心的手腕,用不了两三年,这特区就不是一家一半,而是该姓王了!
不用一兵一卒,就靠王羽自己的一张嘴,再加上几个低贱的商贾吆喝一通,生生的就得了一郡数百里之地……就算是张仪复生,也不过如此吧?
当然,袁胤肯定不会认为,这是王羽口才太好的缘故,分明就是自家这个二哥鼠目寸光,只能看到眼前的方寸之地,所以才这么容易就上当了。
“谯郡其他地方,就并入汝南、彭城和沛国,这个特区另作一郡,名字就叫睢安……怎么样,我起的这名字如何?睢者,随也,随之而安,哈哈哈哈……”袁术可没觉得自己笨,他摇头晃脑,越说越得意,最后哈哈大笑起来,声音宏亮,震得酒樽里的酒液都在跳动。
袁胤木然看看虞翻,在后者眼中也看到了同样的呆滞神色。
修改郡国的辖域倒没什么,反正袁术有心称帝,王羽连年号都改了,这点小事连麻烦都算不上。问题是,王羽不知道给袁术吃了什么药,已经搞得他死心塌地了。
袁胤浑身冰冷,心里也是阵阵抽搐,这不会是两家合一的先兆吧?
正颤抖间,他听到虞翻轻声问道:“敢问袁将军,您说两家都不直接统辖,那这睢安郡的治理……”
“想当官的,还不有的是人?”袁术大手一挥,指着帐外笑道:“你们来的时候也看见了吧?那些人都是听到风声敢过来的……怎么样?仲翔,你有没有兴趣也来试试?”
“在下……”虞翻哪想到袁术还会突然袭击,被这一问直接给问懵了。
“反正王景兴在会稽也支持不下去了,与其在会稽战战兢兢,还不如来睢安当个太守,如何?你虞仲翔么,鹏举是很看重的,干脆就到他麾下当个幕僚,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哈哈。”
瘸了,彻底瘸了!
在虞翻和袁胤眼中,袁术已经成了圣人了,若非如此,他干嘛一心一意的为王羽打算啊?这所谓的特区之中,难道真有天大的利益吗?
第六四零章王羽的远见
“二哥,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被袁术搞得头晕脑胀,袁胤无心再去试探王羽,当即告辞出来,其实也没啥可试探的,他的疑惑,已经全部由袁术解答清楚了。
扶着醉醺醺的袁术下了车,他迫不及待的埋怨起来:“不就是一点商贾之利吗?哪就值得这么大的代价?谯郡可是北上中原的必经之路,你就这么拱手让出,将来若天下有变,岂不延误军机?”
袁胤还没想清楚,王羽搞这么个噱头出来,到底是要彻底修改对豪族的政策,还是有什么其他玄机,但他很清楚的知道,这对淮南军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点?”袁术抬头看向袁胤,鼻子里哼了一声,然后一张嘴,喷了后者一脸酒气,不屑道:“你知道这一点是多少?你肯定不知道吧?你知道这几天,光是义成一个县城的交易量有多大?嗯,你肯定也不知道交易量是啥……嘿,没文化可真可怕……”
“……”被出了名不读书的袁术骂做没文化,袁胤也是哭笑不得,不过认真说的话,他还真不知道所谓交易量是啥。
“所以说啊,老三,你不能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要与时俱进才行。”见袁胤瞠目结舌,不能作答,袁术以为自己已经将对方给震住了,心下得意,嘴上却感慨起来:“鹏举手下有能人啊……你看看吧。”
说着,他从袖口里小心翼翼的抽出一张纸,递给袁胤:“这就是青州商业司统计的数字……有总的交易量,每种商品也分门别类了,还有对各地人口、道路的统计,鹏举还亲自指点那边画了一张山川地势图,说是商用的,但那图,啧啧。比吾手里的舆图还要精细几分。”
此刻已是华灯初上的时分,袁胤借着随从提着的灯笼才能看清纸上的数字,越看越是心惊。青州商业司对商业数据的详细统计只是让他惊讶,但在商业数据之外,青州商人还借着身份的便利,从百姓口中得到了大量军事情报。
通过家长里短似的谈话,义成周边的驻军位置。各郡县的城防信息,县城的人口,附近地形,全被青州人记录下来,并且统计成册,最后就有了袁术说的那张比军用还精细的商业地图。
有了这张图。义成周边对青州军来说,已经算是敞开了大门,只要用一支精锐骑兵四下扫荡,就能将淮南军打得晕头转向。
“这下,你明白了吧?”袁术转向袁胤,脸上的醉意一扫而空,代之的是严肃而沉凝的神情。
他沉声说道:“术业有专攻。咱家的人,在朝堂上钩心斗角,搞些阴谋诡计什么的,那是一等一的好手。兵法韬略,那就只有纸上谈兵的份儿了,要不我当初为什么被操阿瞒打得那么惨呢?那混蛋人品不咋地,但军略和鹏举是一个级数的,咱们打不过他也属正常。”
袁胤能说什么?只有点头的份儿了。
和曹操那一仗。是袁术心里永远的痛,在那仗之前,他可谓是意气风发,目无余子,简直把争天下等同为了争家产。
事实上,当时拥兵数万,势力横跨数州的袁术的确很强。只有冀州的袁绍能压他一头,其他人根本没法跟他比。结果,就是实力远逊于他的曹操,在兖州接连几战。连战连捷,一路将他赶到了淮南。
袁术这两年一直往徐州、江东使劲,就是因为他怕了曹操,说什么都不敢再回头去争中原。
总算是老天保佑,曹操一直没追击的意思,结果来了个更狠的王羽。
王羽客客气气的跟袁术讲道理,那是先礼后兵的意思,袁术要是真的不答应,没准儿那边就拉拢一群豪强,直接翻脸动手了。
袁术的确有点没心没肺,但他很清楚翻脸的结果。
汝南是袁家老巢,在淮南一带,袁家的影响力也很大,王羽想要短时间灭了他是不可能的,但正面战场肯定没的打。
做为一个纨绔,袁术也有很多纨绔不具备的优点,他这人很光棍,认赌服输。既然明知打不过人家,何必非得被揍个鼻青脸肿,再来签订城下之盟呢?趁着人家好说好商量,顺水推舟才是王道么。
“老三,你也别净往坏处想,总的来说,这对咱们是件好事。”
袁术扳着手指数道:“首先,有了这个缓冲,咱们和青州就保持安全的距离了,当初你告诉我,可以把彭城让给刘备,不就是这个目的吗?只要睢安平平安安的,咱们就平平安安的。”
“可是……”
“没有可是。”袁术一摆手,阻住袁胤争辩,继续道:“曹阿瞒虽然主力西进,但他在梁、陈、颍川都布置了重兵,咱们真的接手谯郡,可就和他接壤了,他打不过鹏举,却能对付得了咱们,吾又有心过把皇帝瘾,万一……”
“……”袁胤头很大。
他这位二哥的性格实在太古怪了,一方面很理智的承认自己的弱势,另一方面却很执著的要当出头鸟,他甚至很清楚当出头鸟带来的后患……这种性格,到底要怎么形容呢?精神分裂么?
“总之,有了睢安,咱们就安全多了。”袁术拍拍手,得意道:“鹏举回高唐后,驻守徐州的就是张儁乂,有他的一万多精兵在,再加上鲁郡的泰山军策应,就算鹏举无暇分身,曹阿瞒又岂敢轻犯睢安?老三,这睢安可是护身符呐!”
“最后,还有这一半的税!”袁术显然是把最令他得意的一项,放到了最后来说,他的眼睛都笑得睁不开了,嘴角也是亮晶晶的,垂涎三尺的样子:“以后,南北货物会避开广陵,专从睢安走,你想想,这次这么匆忙,就有如此大的交易量,将来……”
他用近乎抢的动作从袁胤手上夺过那张纸,迎风抖一抖。满怀憧憬的笑道:“咱们今后再也不会缺钱花了,这才是最大的美事啊!老三,你扪心自问,若是不和青州合作,你去经营这块地盘,一年收上来的钱,能达到和青州合作的百之一二么?”
摆出了这么多理由。袁术轻而易举的说服了袁胤。另一方面,王羽也正试着说服虞翻。
“从前的政策的确有些激进,本将现在也意识到了,一味打压不是解决之道,最合理的应该是双管其下,一方面抑制豪强无节制的扩张。另一方面提高民智,鼓励教育,让普通民众也有上升的机会,渐渐趋向一致……”
“这就是将军从前所说的人人如龙吧?”
“正是如此。”王羽赞许的点点头。对虞翻,其实他也只是知道名字而已,知道对方是东吴名臣,可对方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本领。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眼下这个睢安特区的构想,也是因为和袁术的谈判出于意料的顺利,结合以义成的形势,他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而虞翻送上门,袁术随口乱说,他才意识到,虞翻和王朗,正是为睢安而设的最佳人选。
睢安太守一方面要得到双方的信任。同时也不能和双方瓜葛太深,以至于有所偏向。另外,此人的名望不能太低,否则会压不住下面的豪强。更重要的是,此人应该是个尸位素餐,不管事的人,至少权力欲望不能太强。
说是地方自治。可论到商业体系的建设,天下又有哪个势力比青州更强?
睢安将来肯定是要渐渐向青州体系靠拢的,王羽现在无暇在江淮展开大规模战事,正好试试和平演变的另一个套路一地两制。所以。他授意商人们制造舆论,也是为了让百姓们惊喜一下,印象深刻的意思。
有了民间基础,豪族们也知道分寸,只要再找个无为而治的太守,睢安模式就能顺利运转了。
王朗,就是个名声很大,本事没多大的人,正合适做这个太守。而虞翻应该算是个能臣,能借机拉过来倒也不错。
虞翻沉吟片刻,突然问了个很犀利的问题:“翻冒昧,敢问将军,日前两家赌斗,江东精锐尽出,若是将军狠下杀手,江东精锐损失殆尽,势必一蹶不振。将军不下杀手,莫非早就想到了今天的局面?”
“仲翔问得好。”王羽微微颔首,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
那天虽然不是打仗,但江东众将的默契,比他们的武艺给有识者留下的印象更深。可以想象,若是在孙策的带领下,这些人率领千军万马出现在战场上,威胁肯定比单纯的武斗强多了。
若是以守诺重信来回答,肯定会被对方看轻,这年头,处处讲信义等于自杀,若是自己落败,孙策会宽宏大量的不下杀手吗?很难说。
若说道义什么的,也难免会被人当成妇人之仁。
至于说深谋远虑……这倒没错,杀了孙策,只会便宜了袁术。若是趁机夺取了江东,袁术还会这么老实听话吗?对此,王羽可没什么信心。
想了想,王羽不答反问道:“仲翔既然已经意识到孙策军的威胁了,不会不知道周公瑾吧?”
虞翻不明其意,稍一犹豫,这才缓声应道:“此人擅长借势取事,是孙讨虏麾下的第一智者。”
“孙伯符勇武、气势俱都远超常人,不过锋芒过盛,难免有刚则易折之憾。因为他的强势,周瑜在他麾下,并不能完全发挥才能,所以才屡屡有因势导利之举。若是孙伯符死于义成,江东宿将死伤一空,其军必入周瑜之手!其扶保幼主,大权在握,尽展所长,别说江东,恐怕中原也要承受他的锋芒,本将何苦成全于他,给自己竖立这样的大敌呢?”
这个说法是王羽临时想出来的。他没下杀手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牵制袁术,但这个理由不好拿到台面上来说,不然很容易落下话柄。
不过,解释几句,他自己倒是把自己给说服了。
历史上的周瑜,在赤壁之战前,的确没得到过全力发挥的机会。孙策为人太强势,时不时的还会任性一下,做为臣子,周瑜也不可能事事相劝。
在赤壁之战后,也被孙权颇多掣肘。孙乾一边不得不用他,一边又大搞权术,狠玩平衡,扶植了刘备来牵制他,最后养虎为患,死了周瑜,肥了刘备,两头落空。
孙策要是现在就挂了,才十一二岁的孙权显然还没成熟,掌控不住大权,倒是生生的成就了周瑜这个托孤大臣。
没有掣肘的周瑜会有多厉害?王羽无法想象,也不想去试,反正他也只是拿来说服虞翻罢了,何必太在意呢?
“王将军对周瑜的评价会不会太高了?”虞翻半信半疑。
“不高,不算高,仲翔若是不急,不妨多留几日,想必江东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王羽随口敷衍,想着自己虽然提前动手了,但周瑜怎么也会有点动作才对,到时正好验证自己的先见之明。
结果,消息果然来了,来的还很快,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庞统就急匆匆的跑进了王羽的帐篷。
“主公,大事,江东出大事了!”
“何事惊慌?”王羽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想着的确应该搞点规矩了,总不能随便让人打扰自己睡觉吧?也就是昨天晚上被虞翻耽误了,没顾上去见乔家人,否则还不被庞统这小子撞破了春光啊?
“孙策军大捷!十日内连破许贡,严白虎,王朗,全取吴、会稽二郡,就此平定江东!”
“什么?”王羽一激灵坐起来了,心道自己难道也是乌鸦嘴么,这种事怎么这么灵?
第六四一章英杰辈出
乍听吓一跳,仔细听过庞统的解释,王羽心中更是惊叹不已。
从先前的接触和了解中,他就已经发现了,和历史上那个只会嫉妒,最后把自己给气死了的周瑜不同,他遇到的这位周公瑾,是个极其擅长借势的智者。
王羽所理解的四大军师之中,贾诩擅长掌控人心,郭嘉在整体战略方面的造诣无人能及,诸葛亮则精于算筹,做出来的计划滴水不漏,而周瑜擅长的就是借势。
这里说的借势,指的并非是找靠山、抱大腿,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那是刘备的风格,周瑜的借势,主要体现在他对形势的判断,以及有针对性的将计就计。
这一次,借着孙策渡江北上之机,他将自己的锋芒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孙策动身的同时,周瑜便打着孙策的旗号向吴郡发动了全面的攻势。
吴郡太守许贡先后在吴县和由拳(即后世的嘉兴)战败,无法抵挡,只能仓惶南逃。本欲投靠乌程的严白虎,可因为周瑜封锁了孙策渡江的消息,声势搞得很大,严白虎自保都来不及,哪里还敢随便招惹祸端,只是闭门不纳。无奈之下,许贡只能去余杭投靠许昭。
许昭是名士许靖,也就是那位以月旦评而闻名的许子将的同族,时任余杭都尉,名义上是许贡的下属,但实际上也是那种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仗着自己的名声,他一边收留许贡残军,另一面也是修书给周瑜,意图说服对方罢兵。结果他的使者连孙策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杀了,周瑜毁书斩使的行为,顿时激起了许昭等名士的义愤,这些人开始私下串联,意图结成联盟,围攻孙策。
事实上。自从许子将跟着刘繇一道被孙策赶走,江东名士就已经对孙策很不爽了,这次周瑜斩使之举,只是个导火索而已。
这一串联不要紧,周瑜的情报封锁很快被突破,许贡等人惊讶万分的得知,孙策已经北上义成。去和王羽决斗了,周瑜居然试图瞒天过海,打着孙策的虎皮吓唬人!
于是,名士们很快得出了结论:周瑜这次大举入侵,很有可能纯粹是为了掩护孙策渡江,奇袭皖城而已。而一向以儒雅著称的周瑜干出毁书斩使这么不地道的事,显然也是欲盖弥彰的缘故。
想清此节,名士们更不迟疑,许靖亲自上门,说服了严白虎,许贡则去山阴拜访了王朗,一个反孙联盟很快结成。三路大军齐出,从三个方向包抄向了在临平湖一带安营的周瑜。
周瑜的反应很快,一见形势不对,调头就跑。联军见状,顿时雀跃不已,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是一扫而空,当下合兵一处,紧追不舍。憋足了劲要一举荡平孙策这个江东大患。
他们其实也没轻敌,周瑜给外界的形象就是个谋臣书生罢了,孙策和他麾下数得上的大将都不在,不趁机给孙策军重创,还等着孙策回来后,继续压迫自己吗?
所以,名士们兴冲冲的追上去。最后在华亭追上了周瑜,再然后,他们就悲剧了。
周瑜的计策一点都不复杂,疲敌加伏兵。尽歼联军主力,严白虎父子当场战死,许贡和王朗只身而逃,连老巢都没敢回第,直接跑去豫章投刘繇去了。
江东,一战而定!
因势导利,将计就计,经此一战,江东周公瑾之名鹊起,天下群雄也多了一个必须侧目而视的对象。
“本想着让他来不及施展,结果反倒是被他利用了,居然来了个一箭三雕,现在好像有点麻烦了啊……”王羽揉着太阳穴,很苦恼的说着,本来想着搞个缓冲区,至少就能稳定个一年半载的了,谁想到江东的进程却突然加快了。
当然,打败了严白虎等人,并不代表江东完全平定,还有各地的豪族、山越之类的潜在危险要料理。不过,对付这些威胁应该用不着出动主力部队,只要委任几名良将,带同地方部队守卫并进剿就可以了。
得了这样的空当,以孙策的脾气,肯定是要对外扩张的,他会选择哪个目标?
广陵?和陈家父子合流?那威胁可不小,张颌能不能应付得过来还是两说。
淮南?袁术虽然不怎么中用,但王羽并不担心,历史上袁术称帝后,可是被一群人围攻还支撑了两三年呢。由此可见,凭借袁家的班底,袁术扩张无力,光是守老巢还是很有韧性的。
再有就是荆州了吧?父仇可是不共戴天,历史上的孙策,也确实对江夏展开过猛攻,打得黄祖一败再败,要不是孙策死的太早,说不定荆州早就和江东合而为一了。
想到这里,王羽忽然心中一动,像是心有灵犀一般,庞统也恰在此时开口道:“主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