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色其实就是金属本色,除非特意去漆装,否则铁甲都是黑色的。至于马,纯黑的马虽然少见,但对于战马供应充裕的青州来说,也不算为难。
因此,青州出战的十四骑当中,倒有近半的人和王羽做的是差不多的装束,以长槊为兵器的亦不在少数,最后搞得最显眼的不是王羽,反而是骑白马,着亮银甲的赵云。
赵云本来长得就俊,白马银甲又很亮,在战场上没有王羽威武霸气,震慑敌胆,但在这种略带表演性质的场合中,却是要出彩得多。
王羽没什么主君形象的打趣道:“子龙果然不愧为少女杀手,将来要是没仗打了,单凭这张脸,也不愁没饭吃啊。”
“末将……”赵云在战场上虽然威风八面,但毕竟是个腼腆的性子,在数万人的围观下,就已经很局促了,再被王羽揶揄两句,俊脸顿时涨得通红,一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
“可不是么。”听着人群中不时传出来的尖叫。魏延酸溜溜道:“生得俊就是占便宜,咱要不是早年干了太多农活,把脸晒黑了,其实也不输于人的。”说着,他还掀起头盔,扮了个造型。
一听这话,徐盛苦恼起来:“文长大哥。其实俺生得也挺白的,怎么就没人喊俺的名字呢?”
“你?”魏延斜睨徐盛一眼,摇摇手指,嘴里啧啧有声道:“你不行,这不是长相和名声的问题,关键是你太不会选兵器了。好好一个俊朗少年,偏偏拎了根棒槌,你自己觉得这样很帅?”
说着,他突然转向张颌,数落道:“这就是儁乂将军的不是了,明明自己枪法出众,得了名门传授。怎么还敝帚自珍,不肯拿出来教徒弟呢?”
张颌年纪较长,本来就比较稳重,再加上降将的身份,很少参与青州众将之间的打趣,这时正在凝神观敌,冷不防被魏延扯上,一时间也是措手不及。
他定定神。若有深意的看一眼王羽,认真的解释道:“文向的家传武艺重在运力使力,对爆发力很重视,而长枪这种武器,重在技巧或速度,对力量和爆发力都没有要求,并不适合他使用。以子龙为例。他的枪法就是速度、技巧并重,故而威力惊人,某的枪法技巧有余,速度却不行。所以拜在恩师门下早了十年,却不如子龙一朝开悟……”
魏延本来只是在开玩笑,听张颌这么一说,倒是来了兴致,指指对面问道:“儁乂将军,某见你刚才一直在观敌,以你的眼力,对江东众将怎么看?”
即便不考虑降将的因素,张颌也是青州众将中比较另类的一个,他出身名门,得到的是最系统的武学训练,家族还为他延请了号称河北枪王的童渊当教习,武艺根基之扎实,堪为青州众将之首。
系统的培训虽然不代表是最强,但无可否认的是,张颌在武学方面的见地是最全面,最老到的。别说魏延这种自学成才的草根,就连黄忠、太史慈这些各有传承的都有所不及。
王羽也起了兴趣,侧头看向张颌,想听听他怎么说。
张颌也不推辞,向王羽拱拱手,一一指点评说起来:“韩、黄、程三将虽然不以武艺显名,但其艺皆是在沙场历练而成,三人之间当然也有差别,从兵器上即可看出……”
“从韩当背着的强弓来看,其膂力甚强,可他用的却是厚背单刀,而非与文长相同的长柄大刀,可见他学的不是正统武学,喜用单手刀的原因应该和汉升兄一样,他的本领在骑射之上,等下开战,要小心他的冷箭……”
韩当虽是东吴名将,但他和程普一样,都是辽东人士。边地的武将通常都很擅长箭术,就像张颌虽然不以箭术闻名,但取下邳城的时候,他连珠二箭,将刘辟、黄邵先后射杀,也显示出了非凡的造诣。
王羽本来没怎么将东吴三老将放在心上,被张颌这么一说,想起黄忠弓刀双绝的犀利战法,心中顿时一凛。快速转换攻击方式的战法是很可怕的,哪怕韩当没有黄忠那么强,也不能大意了。
“程普使蛇矛,其武艺必出自名门,若某所料不差,孙策一定会将他布置在阵中,做为稳定阵型,支援四方之用……”矛是槊的前身,使用方法和槊很相似,是这个时代最正统的兵器之一,会使用矛和槊,往往就意味着其武艺根基很扎实。
“黄盖使用双鞭,这种武艺比较偏门,和文向的铁蒺藜骨朵差不多,都是纯粹发挥力量的,开始的攻势会很猛,要小心被他冲散阵型……”
使用刀斧之类的重兵器的武将都有相似的特征,开始很猛,再而衰,三而竭,因为使用这种武器不需要技巧,靠的就是爆发力和速度。
用这种武器的武将或许会很强,但很难真正达到巅峰,因为不够全面。从这个角度来评估,张飞的武艺其实是在关羽之上的,当然,他俩没真正打过,高下什么的也只是猜测而已。
就这样,张颌一一将江东众将点评了个遍,将他们没表现出来,但可能具备的威胁逐个点出。
要不是听了张颌的说明,王羽即便有后世的见识。也不可能想到,疑似周泰、蒋钦的二人会精于暗器;宋谦那杆长枪的红缨之中暗藏钩镰,可以锁拿兵器;朱桓的双头枪有可能是可分离的,抖开就变成了链子枪……
而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孙策本身,以及王羽一直没怎么在意的陈武和凌操。按照张颌的说法,这三人用的都是戟。在这个时代,戟才是百兵之王,用戟上阵的武将,要么是绝顶高手,要么就是装腔作势,战斗力只有五的渣。
这三人都是后世人熟知的东吴名将。怎么看也不像是渣,所以……
想想也是,除了赵云这个另类之外,这个时代最猛的几个人,用的还真就都是戟,吕布、典韦、太史慈……现在又多了个孙策!
“很好。”不受张颌所说规律所限的人当然也有,王羽自己就是。听张颌说完,他点点头道:“今天此战获胜,儁乂当居首功,不过这样看来,咱们要改变一下部署了……”
按照王羽原来的布置,青州众将会排出一个齐头并进,三叉戟形的阵型,前锋至后卫的的顺序基本是按武力值排下来的。
倒不是他轻敌。只是觉得打架而已,似乎不用太费脑筋。可听了张颌的说明及暗示,王羽发现,自己还是有些大意了,武艺或许有高下,但不同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把擅长箭术暗器的人放在前锋位置上,就浪费了他的远程攻击能力;把使用重兵器的人扔在后面。也会令其难以发挥全力冲锋的威力;擅长缠斗的,擅长配合的,都只有在特点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全部或超常的战力。
其实这和阵列而战差不多。只是王羽对个人武艺的了解,远远不及他对兵种的熟悉。找到了其中关窍,再要调整就不难了。
“前锋就由文长和文……”王羽自己肯定要在前面的,这是他和孙策的默契,两翼他本来属意赵云和魏延的组合,现在看来,倒是徐盛比赵云更合适一点,赵云在后面策应的作用远比突前冲锋更大。
“主公!”话没说完,一直没怎么出声的关平突然踏前一步,从他坚定的眼神,和握着青龙刀的双手上冒出的青筋看来,他是很认真的在请战。
“也好,那就由文长和坦之突前吧。”王羽从善如流的点点头,关平的斗志是自己鼓舞起来的,善后之事,自然也责无旁贷。
“子龙、文向、子明为后劲,儁乂做中坚……”调整不算大,但作用肯定会很明显,毕竟更有针对性了。
只是,麾下的几名大将倒是好安排,其他人就有些问题了,另外七人有六人是从军中选出来的,武艺算是不错,王羽对他们也没报太大期望,只希望他们能坚持足够长的时间,等其他人打开突破口。
但现在看来,江东众将实力突出的较少,但整体实力相对平均,每个人又各有特点,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对付的。
那六人还好说,武艺差点,但彼此间都熟悉,可以和大将们展开配合,但最后那人,王羽就有些不确定了。
此人是个降将,不是战场上抓的俘虏,而是刘繇曾经的部下,听说自己要与孙策比斗,特来相投。他的武艺还不错,但可靠性却无法保障,庞统临时打听了一下,没人知道刘繇手下有个叫李斌的勇将。
武艺不错,来历不明,这种人用起来作用和风险都不小,万一是个心怀叵测的,那就……
以王羽的直爽脾气,都犹豫了几天,才最后确定了这个名额,这个决定遭致了诸葛亮的激烈反对,导致后者今天都没跟来送行,而是赌气去了观礼台。
尽管如此,王羽还是一意孤行了一次,他有个奇怪的预感,觉得好像有什么有趣的事要发生了一样。
第六三四章伯符?不服!
“王君侯!”一骑飞马而来,迎面发出一声雷霆般的大喝,王羽抬眼急看,终于见到了闻名已久的孙策。
他拱拱手,回应道:“孙将军!”
准备已毕,按照礼节,两人阵前答话。
对一直念念不忘的宿敌,孙策却没什么话说,只是上下打量了王羽几眼,就急不可耐的说道:“王君侯果然信人也,倒也不枉策想了你这么久!话也不必多说,咱们马上分高下罢。”
说罢,他打马回旋,就要回归本阵。
王羽没想到对方的脾气比自己还急,难得见到本尊,他本想和对方多聊几句的。尽管现实中两人也没什么旧可叙,但从王羽的角度来说,用神交已久来形容和对方的关系,倒也恰如其分。
王羽扬声发问:“孙将军何故如此匆忙?听说将军对羽积怨已久,现在你我当面而立,难道将军没有话对某说么?”
“有话对你说?”孙策拉着马,原地转了一整圈,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王羽,问道:“王君侯,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你以为策对你念念不忘,是为了什么?”
还能为了什么?你小子总不成迷恋上哥了吧?
王羽愣了愣,在心里吐了个槽,这才略带迟疑的答道:“是令尊的事?”
“错了,错了!”孙策哈哈大笑,说出一番让王羽诧异不已的话来:“在长沙时,若非以此为由,我如何说服得了母亲放行?在淮南时,若非以此为由,我又如何摆脱袁术的控制?当然,无可否认的是,我的确对你很关注,但那不是因为父亲说了什么,而是你本身!”
“我本身?”看着凤翅兜鍪下的那张英俊的脸。王羽忽觉有些模糊,他有点搞不清孙策的思路了。
“你很强,非常强,天下英雄虽众,但以你这个泰山小霸王最强,最霸道!”孙策勒停战马,注视王羽。目光炯炯,闪闪发亮,发出了超新星爆炸般的光芒。
“所以,某要和你较量一下,看看到底谁更强?包括父亲在内,世人怎么想。怎么说,都与我无干!我只想知道,谁更强,你若更强的话,到底强我多少,我要怎么样才能超越你,仅此而已!现在你明白了?”
“原来如此。”王羽缓缓点头。
“明白了就好!”孙策露出了很满意的神情。再次兜转战马,笑声随风入耳:“明白了就来战吧!你若赢了,名声、女人都还给你,你若输了,就让出位置,成为某称霸天下的垫脚石罢!”
马蹄急响,孙策扬尘而去。
王羽凝视片刻,这才回归本阵。早有众将迎上,张颌略带紧张的问道:“主公,您没事吧?”
怨不得张颌担心,实在是王羽脸上很少会出现这种略带恍惚的神情,至少张颌从未见过。冷丁看到,还以为王羽中了孙策的攻心计,或者被拿捏了什么把柄呢。
“不要紧。”王羽的恍惚是因为心中正思绪起伏。
孙策一直留给他的印象都是有勇无谋。任性起来,像是没长大的孩子似的。结果今天一接触,这小霸王的名头,还真是贴切。他见到的这个孙策,远非什么有勇无谋,他的霸气嚣张,可能比自己还纯粹呢。
这也难怪,王羽再怎么勇悍,都是在更文明的二十一世纪长大的,他征战沙场的同时,会考虑华夏文明的未来,会思考、斟酌要如何修正制度,对不同的社会阶层,要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等等。
而孙策从记事起,就已经开始见证乱世中的种种了,他的本性没受到任何约束和干扰,信念纯粹而强大。
有强者,那就去打倒他,会涉及到什么人,造成多少牺牲,引发多少乱局,都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强者对战的乐趣,就是一切!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孙策才会动脑子去思考,要如何才能达成目标。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会留意。
孙坚其他的本事姑且不论,给儿子起的名字的确入木三分。伯符?分明就是不服吧?从不服人的孙伯符!
历史上,他横扫江东之际,其实是可以想办法和严白虎谈判,收服对方的。
他又不是穿越者,不需要考虑对豪强世家放纵,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又有周瑜、鲁肃这样外交政略方面的高手在,通过谈判解决严白虎应该不难。
结果他直接来硬的,生生把严白虎给灭掉了。
扫平江东,打败袁术之后,他向刘表报仇。黄祖自以为占据地利,轻视于他,结果屡次被孙策打得大败亏输,要不是后来孙策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原,打算向中原最强的曹操挑战,江夏恐怕早就易手了。
孙策和曹操之间,也有一笔糊涂账。
曹操对孙策本来是持笼络态度的,封官进爵不说,还把曹仁的女儿嫁给了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自己的三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双方的关系顿时变得紧密起来。
但曹操明面笼络,暗地里打的却是内部颠覆的主意,他一度联络了许贡、陈瑀等人,意图在孙策出征之际抄他后路。
结果阴谋败露,两家关系破裂,孙策更是拟定了趁袁曹在官渡陈兵鏖战,轻兵突袭许都的战略。
从庐江到许都,也算得上是千里奔袭了,这样的战略不可谓不疯狂。江东智者不少,肯定能看到其中的风险,但就是没人能拦得住孙策,因为他就是这么个人,不断挑战极限的人!
想着孙策相关的信息,王羽就像是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那个初临贵境,视争霸天下为游戏的特种战士。
两人都怀着强者之心,连性格脾气都是这样的相似,就像是面对着另一个自己,那么……
最强者谁?
王羽提槊上马,长啸一声:“功名只向马上取,来吧,第刀剑下见个真章,咱们上罢!”
“喏!”众将轰然应诺,齐齐翻身上马。
对面。孙策一马当先,竟是排出了相同的阵型,针锋相对迎了上来。
特意为了对战圈出来的场地有三百步方圆,王羽和孙策阵前对答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但围观者还是听不到什么。
但看到两人回转之后,披挂齐整的众将齐齐越阵而出,所有人都知道。最精彩的部分即将上演。
鼓声一紧,顿时由第先前的礼仪乐章变成了破阵乐的节奏,成千上万的人同时发喊。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喊些什么,但为这股气氛所带动,不由自主的用尽浑身的力气呐喊起来。
校场周围,负责清场、护卫的千余卫兵也开始用手中的战刀敲打着盾牌。或者用枪矛的尾端重重顿击着地面。连礼仪台上也传来了阵阵助威呐喊声,这就是气氛的感染力。
气氛越来越浓烈,王羽却微微有些走神。
之前因为那个庞备的名字,他联想到了角斗士,此刻,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后世人评说罗马帝国的时候,往往会将其兴衰与角斗联系在一起。在角斗风行一时的时代。罗马帝国雄踞欧洲,扩张之势如同草原上的野火,不可阻挡。取消了角斗之后,罗马人便开始安于享乐,逐渐失去了锐意进取的精神。
王羽在想,是不是也应该给华夏文明加上点野蛮的催化剂呢?
脑海中转着些不怎么搭边的念头,王羽的动作却不慢,也由不得他慢。乌骓一声长嘶,猛然跃出,如同被暴怒的狮子一般,气势汹汹的扑向了江东众将。
南下以来,王羽打的都是步战,把这匹野性未驯的良驹给憋坏了,终于得到了宣泄的机会。乌骓岂有不撒欢狂奔的道理?
狂风扑面,声浪如潮,王羽收敛心神,眼中只剩下了迎面而来的那个狂傲的身影。看着对方放开马缰。纵声咆哮,抬起手中的画戟,长戟在空中化成了重重黑影,如山压下!
王羽挥舞长槊,催马而前。
“砰!”两支队伍毫无花巧地撞在了一处。
矛尖正对矛尖,锋刃正对锋刃。王羽似乎听见身遭传来了一声惨叫,然后他就再没有丝毫精力顾及身边的情况了。
孙策的身形和他相近,但肩膀却宽了数寸,这代表着对方天生的膂力更强。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王羽的长槊端端正正的集中了对方画戟上的铁锋,却没能如愿将看似更轻的长戟拨开,趁势发动反攻。
相反,从槊杆上传来的巨大震颤震得他虎口发热,手心发麻,在他得到徐荣秘传,艺成之后,即便面对关羽、颜良这样的猛将,也没发生过这样的情况。相似的感觉,只有在他最初面对吕布、徐晃的时候才感受过。
墨家心法最强悍的特点就是不为外力所动,现在的情况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孙策天生神力,纯凭力量打人就已经很给力了。
一戟一槊都走了空,王羽和孙策相向疾冲而过。
“儁乂、子龙,交给你们了,我要好好和孙将军亲近亲近!”随手挡开接踵而来的一枪一刀,王羽横槊猛扫,在身遭扫出一片空隙来,大喝一声,带马回旋,径直反向冲向了孙策。
这一刻,战术什么的,全都被他抛在了脑后,热血上涌之间,他心里只剩下了争胜之念。
孙策喜欢挑战极限,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最强者谁?今天就来分个胜负吧!
“德谋,公覆,你们看着办吧!”孙策的喝令声几乎同时响起,画戟和长槊像是两条长龙,带起了漫天的风暴,再一次恶狠狠的撞在一处。
第六三五章轻敌与苦战
武将捉对厮杀更经常是在步战中发生,骑战最通常的形式就是迎面对冲,过马一刀。
因为骑兵的冲击依靠速度,二马相错的瞬间交换不了几招。马身错开后,敌手是生是死,那是身后同伴的事情。骑兵的眼睛只需要盯住正前方,尽量在第一时间将看得到的敌人砍倒,不需理会其他事情。
要是在大队骑兵对冲的时候突然减速,带马回旋,就算不被敌人乱刀砍死,也有可能被自己人撞倒后踩死。加速冲击的骑兵就如同山洪,顺者生,逆者亡,非人力所能改变。
不过,眼下这一仗,虽然双方也排了阵型,有完整的战术和计划,但毕竟不是大规模的骑兵战。当王羽和孙策不约而同的放弃了初衷,开始作对厮杀的时候,整齐的队列就此崩溃,场面变得混乱起来。
但这一切都和王羽无关了,这一刻,他的眼里只有对手。
他放开了缰绳,纯以双腿控马,将手中长槊挥舞得风车也似一般,劈头盖脸的向孙策砸去。乌骓知道主人心意,四蹄翻飞,步伐很小,频率却极快,竟是沿着无形的轨迹兜起了圈子。
二马盘旋,这也是骑战的一种模式,和后世的空战有些相似,谁能更先一步的绕到敌人背后,就能占据更大的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战马的素质和骑手的骑术,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惜的是,王羽没能在依靠机动力占到上风。
乌骓虽然是千中挑一的宝马良驹,孙策做为一方之雄,胯下战马也非凡品,虽然素质比乌骓稍逊,但奋力狂奔之下,却也是和乌骓跑了个首尾相衔。两匹宝马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发出愤怒的咆哮,哪里像是马?倒像是两头愤怒的雄狮。
王羽手中长槊也压不倒孙策的画戟。
戟这种兵器的历史很久远。礼记中记载:弓、丈、矛、戈、戟并称五戎。在华夏,戟做为强力兵器盛行于秦汉时代,在唐代以后渐渐被淘汰,成为了仪仗用品。
而在西方,得到了东方的传承之后,演化的斧枪,在中世纪盛行一时。一直到了火枪出现之后,依然有着相当的应用程度。闻名遐迩的西班牙方阵中,出了火枪和长枪之外,列装程度最高的就是斧枪。
戟被淘汰,主要就是因为,这武器对使用者的要求太高了。戟的攻击方式很多。导致戟法的招式也很繁杂,最通常有招式就由剁、刺,勾、片、探、挂、磕、铲等数十种,使用起来需要相当的技巧。
同时,戟是斧、矛合一而来,也是重兵器的一种,对力量的要求也很高。至于速度。使用任何兵器,速度都是不可或缺的,戟的招式多,变化的余地也大,如果变招的速度足够快,威胁自然成倍增加。
张颌说用戟的武将,不是高手,就是菜鸟。就是这个缘故。
孙策就是个高手。
槊和戟的区别就在于,槊对力量的要求更高一些,戟则是更重技巧,按照常理,王羽应该在力量上占据优势才对。
不过,从最初的一次兵器碰撞开始,两人始终是平分秋色的局面。王羽固然双手发麻,从孙策颤动着的眉毛看来,他同样没在硬碰硬中占到什么便宜。
旧的战术无效,就更换新的战术。两人都是当世名将,应变都很快。
孙策的画戟一紧,招式的风格顿时为之一变,他削减了磕、扫、剁、砸这样大开大合的招式,变招在小范围内展开,啄、探、刺、削,一支画戟灵动万方,如同雨中飞燕般快捷,如同穿花蝴蝶般轻巧。
从旁观者角度来看,这样的打法非常好看,像是在跳舞或者杂技表演似的,可只有身在局中才能最真切的体会到,飞舞翻腾的戟影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杀机。
王羽招架得很辛苦。
穿越之后,一开始他差的是内劲,也就是力量,得了徐荣的传授之后,他欠缺的就是技巧了。
虽然做为特种兵,他的技能相当全面,什么东西拿到手里都能变成武器。不过,这个时代的华夏传承没有断过,无论秦汉还是春秋战国的群雄,统治者们都是以华夏的君主自居的,不会如蛮族一样,专以毁灭传承为乐。
武术自然也不例外。
王羽的技巧虽然也不错,但和名将们千锤百炼的专精技巧,就差得多了。
孙策的戟法不是很快,但他充分发挥了戟的威力,一招一式,看似节奏分明,招架不难,但几乎在每一招之后,都蕴藏着无数后招。
直刺之中,蕴藏着挑、削、片、勾,若是直接挥槊格挡,没准儿就被对方一下切进中宫,或者把兵器给锁拿住了。
王羽连变几种招架方式,孙策每次却都有新的变招来克制,战不多时,连围观者中,对武艺不太精通之人都看出来,王羽的形势不妙了。
守势多,攻势少,这就是所谓的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了。
“糟了,糟了。”小乔一手捏着衣角,一手紧紧攥着姐姐的手,嘴里碎碎念着:“要输了,要输了!这下去不了青州了,我的生鱼片,我的鸡蛋饼可怎么办啊?姐姐,快想想办法,我不要去江东啊。”说着,她话语声中已经带了哭腔。
“别着急,这才刚开始呢,说不定王将军还有什么绝招没用呢。”大乔这次没有笑,因为她也正紧张着呢,她倒是没有妹妹那种非去青州不可的理由,但开场之前,观礼台上众名士的谈话她却听到了不少,对那个让人琢磨不透青州,她也是很好奇的。
“绝招?还有什么绝招?”小乔紧张兮兮的看着姐姐。
这几天她虽然没办法自己出门去逛,却通过婢女,将外面的美食尝了个遍,顺带着也对这些美食的由来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些新鲜东西都是从青州传过来的。一想到自己那个未来的夫婿,除了打仗之外,时不时的就创新美食,小乔一颗芳心已经牢牢的系在王羽身上了。
据说啊,现在跟到义成来的商人。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别说青州本土,就连新纳入青州辖下的徐州都比不了。
还有比这更理想的夫婿人选吗?小乔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很心焦了,今天过后,她就可以去梦想中的那个美食天国青州了,这才是她最理想的归宿啊。
可好事多磨。本以为青州必胜的一仗,现在看起来形势很不妙呀,这下可糟糕了。
大乔又没练过武,自然回答不出妹妹的问题,但妹妹的期待也必须要回应,她只能指着整个战团。道:“这一次不是他们两个人决胜负,还有其他人……那个骑白马的就是常山赵子龙,是青州第一勇将,败曹仁、诛文丑,威震河北,厉害得很呢!还有那个紫脸,嗓门很大的。他就是义阳魏文长,当日在孟津城,他……”
女孩的想法很直接,一个人打不过,就群殴呗,这样的言论要是落在孙策耳中,那肯定是要被骂的,可若是诸葛亮听了。说不定就会引为知己了。
小乔比诸葛亮还没公平竞赛的精神,故而她拍拍胸口,长吁口气道:“原来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这对姐妹花生就了倾国之色,又是双胞胎,样貌相同,更兼青州和江东的争斗。将她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本来就极受瞩目。所以,尽管她们的所在离其他宾客较远,但这番话还是落在了一些有心人的耳中。
“乔家姐妹。果然是更属意青州一些,不过,现在的形势,王骠骑似乎有些不妙啊。”
“应该是太轻敌了。事先谁又能想得到,孙伯符气势汹汹的挑战,江东众将却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不能力敌,只要拖延时间,将胜负放在主将身上的战略呢?”
“要说个人武艺,确实是孙伯符将门虎子,更高一筹。王骠骑虽然天赋异禀,但家传的东西终究逊色一些,纵是后来得了奇遇,底子毕竟是差了些。不过,争天下,看的可不是个人勇武,而是韬略和治政的本领,说起这些,其实还是青州占据绝对上风的,就算今天输了也无伤大雅。”
“仲翔兄此言差矣。王骠骑擅出奇兵,故而无往不利,可如今他已经名震天下,天下群雄谁不眼睁睁的盯着他?用心研究他?今后他再想出奇兵,那可是难上加难了。就拿今天之事来说,他还不是被江东打了个措手不及?”
明眼人都能看出,青州众将的个人战力虽然占了上风,一开战,赵云就将徐忠挑落马下,关平更是超水平发挥,一刀横扫,直接将孙规扫飞,局面大优。
但随着王羽打破阵型,形势急转直下。
江东众将事先的准备更充分,快速组成了防御阵型,而青州这边却显得有些乱,被江东众人互相配合着,不但挡住了攻势,还把凑数的将校打了四个落马。
简而言之,就是青州被针对了,而王羽由于轻敌,毫无准备的中了招,正好成了部分名士所持的观点的佐证。
“政略更简单。诸君莫非不知道?洛阳、南阳施行的屯田之策,和青州新政有七八分相似,而选士、尚武,甚至崇商,也都见了些端详。这其中的道理没什么难的,首开先河或许很难,照猫画虎谁还不会吗?何况,有了青州先行,后续者亦步亦趋,风险也更小……”
“也就是说……青州的强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了?”终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