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就算过个三五年,他们也只是小学毕业的应届毕业生,难以独当一面。
  所以,人才难继,的确是李衍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赵鼎继续道:“大都督您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再跟宋国要两千太学生,然后从中选拔培养可为大都督您所用的人才,恁地,大都督就算是得了山东、河北两地,也有足够的人才治理。”
  经赵鼎这么一提醒,李衍突然想到:“我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将韩世忠、刘锜、吴阶、杨存中这些名将都要来?”
  这个想法,为李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韩世忠如今应该只是一个队将左右的小官,好像直到他擒下方腊,才混到了一个从九品的小武官。”
  李衍敢肯定,只要自己跟赵佶要韩世忠,就铁定能将现在名声不显的韩世忠要来。
  “刘锜有点难办,他父亲刘仲武,是泸川军节度使,比我还高半级。”
  虽然难办,但李衍也下定决心,谋求刘锜这个顶级统兵大将。
  “吴阶也是将门之后,三代守蜀,不过他家好像没落了,如今品级应该不会比韩世忠高多少,要来也不难。对了,吴阶还有一个弟弟,也是一个超一流名将,也一块要来。”
  李衍在心中用笔将吴阶和吴璘的名字圈上。
  “杨存中,现在应该还叫杨沂中,也出身将门,不过其祖父杨宗闵和父亲杨震的官职好像都不高……杨宗闵和杨震,一个是与唐重一同守卫永兴,金军攻陷城池,迎敌战死,另一个是在抵御金军时战死。杨存中一家可谓是满门忠烈。那就将他们一家全都要来。对了,唐重也是忠烈,顺便也要来吧。”
  李衍在心中用笔又将杨存中、杨宗闵、杨震、唐重圈上。
  “这要谁呢?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
  李衍开始搜肠刮肚寻找北宋的名臣和名将。
  见李衍已经有意借钱给赵佶了,同意借钱给赵佶的人纷纷发言。
  郭永道:“咱们虽然能从方腊的地盘招募到不少匠人和船工,但方腊的地盘毕竟有限,哪里能跟宋国相比,大都督可借此机会再跟宋主要些匠人和船工。”
  金富轼道:“宋国虽然没有钱银,但有其它东西,铁条、牛角、牛皮、牛筋、羊皮、箭笴(杆)、翎毛,这些战略物资大都督都可以要。”
  孙静迟疑了一下,道:“据下臣所知,宋主有三根超过十五丈长的龙骨,若是能将它们要来,大都督您一直想要造的宝船,就有望造出来了。”
  朱武道:“大都督,您还可以用一部分琉璃和香皂来抵借款,恁地,咱们的压力定会少上不小。”
  ……
  李衍与闻焕章等人商量了两个多时辰,然后才带着闻焕章等人来到奉天殿,坐在那张椅子上见了其他文武百官。
  这张椅子,李衍坐是坐了,但因为李衍将头头脑脑全都按住了,劝进一事,却暂时打住了。
  李衍先让闻焕章等人汇报一下他不在的这段时间,乐浪、真番二郡包括济州郡的发展情况,然后就让文武百官畅所欲言。
  李衍这个势力,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文武百官普遍都很年轻。
  年纪超过五十的,一共也没有几个。
  四十多岁的,在李衍这,就已经算是老人了。
  三十岁左右的多一些。
  不过最多的还是二十多岁的。
  所以,整个势力朝气蓬勃,这些人也敢说敢做。
  因此,李衍让他们畅所欲言,在一些胆大的人的带领下,他们真是什么都敢说。
  而李衍也表现出了自己豁达大度的一面——就算他们说错了,也不怪罪他们。而且,李衍让人记录下他们所说的,回去慢慢看,然后采纳其中合理的建议。另外,李衍还吩咐下去,未来三日,皆让他们畅所欲言。
  李衍的豁达大度和广开言路的做法,进一步的赢得了文武百官的心。
  ……


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至清则无鱼
  ……
  清晨。
  刘慧娘醒来,下意识的一摸身边!
  李衍已经不在了。
  刘慧娘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李衍是大英雄、大豪杰不假,可也正是因为李衍是大英雄、大豪杰,才与她聚少离多!
  李衍的其她女人可以随着李衍走,但她刘慧娘不行,她得带着两个儿子一直待在中枢,以防李衍出了甚么意外,这个政权没有最高领导人!
  刘慧娘聪明不假,刘慧娘贤惠不假,刘慧娘坚强也不假,可刘慧娘也是一个女人,也需要人陪!
  刘慧娘只盼着李衍能尽早打下来天下,那样就能陪在他们母子身边。
  突然!
  李衍的声音响起:“醒了?”
  刘慧娘一喜,然后边坐起、边向李衍看去,同时道:“官人没走?”
  李衍放下手上昨天文武百官提的建议和笔,然后来到床边坐下,笑道:“走去哪里?你还真能睡,我等你起来一块吃早饭,一直等到现在。”
  刘慧娘看看外面已经大亮的天,然后白了李衍一眼,道:“这还不都怨你!”
  李衍将刘慧娘搂在怀中,道:“我想让你再给我生一个女儿,让她替我多陪陪你。”
  刘慧娘伸出双臂搂住李衍的腰,将头填在李衍的怀中,道:“这次能在汉城多待一段时间么?”
  李衍道:“应该能待段时间,不过不会太久。我得去各个前线视察一遍,此事马虎不得,他们若是出了问题,你们可就危险了,咱们的根基也将尽毁。宋国境内的战争若是爆发了,我就得回去寻找机会继续壮大咱们的实力……咱们这样的家庭,不比其他家庭,他们不努力,最多吃糠咽菜,不会死人,咱们若是不努力,那就有可能会被抄家灭族,你们的下场有可能会……”
  刘慧娘伸出手按住李衍的嘴,没让李衍将“生不如死”说出来,道:“我都明白。”然后深情的看着李衍!
  与刘慧娘对视了一会,李衍道:“还有点时间,我再努努力!”
  言毕,李衍就将刘慧娘压在身下!
  刘慧娘欲拒还迎道:“不要……天都亮了!”
  李衍道:“在走之前,我得尽最大努力让你怀上!”
  刘慧娘道:“香岚她们……她们都在外面……那把床幔放下……唔唔唔……”
  ……
  大都护府的会客厅中。
  蔡攸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停的走来走去!
  金富轼道:“蔡大人休要着急,大都督既已回来,就必然会见大人,也不差这一时半刻。”
  心中有事的蔡攸,哪里停得下来,不仅继续走,还抱怨道:“都说你们大都督勤政,我看传言有误,你看看现在天光已经大亮,还不起床,哪有半点勤政的样子?”
  金富轼道:“大都督也是人,在前线待了这么久,回来当然得休息一下。”
  又走了一会,蔡攸来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身旁,道:“张管事,麻烦你再去看看你们大都督起来了没有。”
  说这话的同时,蔡攸不着痕迹的将一条赤金塞到了张管事的手中。
  张管事将赤金收入袖中,然后道:“大人既然恁地着急,那咱家就再去给蔡大人您跑一趟腿。”
  没错。
  这张管事是一个太监。
  不仅张管事是太监,现如今能在内府自由走动的“男性”全都是太监,当然李衍除外。
  而内府中的侍卫,则全都被圈画了固定的行动区,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走出这些区域。
  这些事当然不是李衍做的,李衍也没有时间做这些琐事。
  在李衍不在汉城的这段时间,礼曹已经明确了掌管安东都护府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的职责,这其中也包括都护府中的礼制。
  而且,在刘慧娘的支持下,这些礼制已经实施了。
  这么说吧,在汉城,梁山那个草台班子已经彻底没了,现在完全正规化,正规到,只要将大都护府的牌子一换,李衍就可以当王爷,甚至是直接登基。
  张管事他们这些太监,就是礼部经过层层选拔给李衍一家挑选的。
  有人可能会问,李衍还没起事呐,就用太监,是不是太招摇了?
  其实,这是没有问题的。
  太监并不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诸侯王和公主都可以有太监,而且很多大臣家都偷偷的用阉人(因为安全),所以,这种事,大家全都心照不宣。
  至于太监收些跑腿钱,这种事就算是李衍看见了,也会装作没看见。
  水至清则无鱼。
  再者说,太监已经不能人道了,再不让他们将精神寄托在金钱上,让他们怎么活?
  ……
  且说,张管事来到刘慧娘的寝宫前。
  见刘慧娘的四大使女全都在门口伺候,张管事连忙上前,随即规规矩矩的拜道:“小德子给四位小娘子请安!”
  张管事可不敢得罪这四个少女!
  要知道,她们名义上虽然是使女,可实际上也算是李衍的女人,说不准哪天就被李衍临幸了,然后被李衍纳为侍妾,将来等李衍为王为帝时,就成为妃嫔。
  四个少女中为首的香岚,皱眉道:“你怎么又来了?”
  张管事小心赔话道:“还不是那个讨厌的蔡攸,一遍又一遍的问大都督起床没有,礼曹金大人又在,小德子才不得不过来问问!”
  四个少女脸色都不太好看!
  大都督好不容易才回来,她们还没有机会接近大都督,这帮人就一遍又一遍的来催!
  催命呐!
  香岚尽量让她自己的语气平和,道:“大都督还没起呢,让他再等一会!”
  张管事二话不说,就道:“是!小德子这就去回他!”
  就在这时,房中传出来了刘慧娘慵懒的声音:“香岚,你们进来伺候大都督起床!”
  听见刘慧娘所喊,香岚四人的脸立即春风拂面,然后脆生生的应道:“是,娘子!”,再然后推开房门鱼贯进入房中。
  听见李衍起来了,张管事摸了摸怀中的赤金,心道:“带回这个消息,应该算是对得起蔡攸的赤金了。”
  ……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忠臣
  ……
  见到李衍,蔡攸真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李衍一进门就抱拳,赔罪道:“抱歉抱歉,让蔡大人久等了!”
  蔡攸不无怨念道:“李衍,见你一面比见官家都难!”
  李衍道:“高丽、泰封蠢蠢欲动,李衍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还请蔡大人海涵!”
  顿了顿,李衍又问道:“不知蔡大人急着见下官所为何事?”
  蔡攸道:“不知你可有耳闻方腊其人?”
  李衍心道:“那是我结拜大哥,还是我大舅哥,还是我岳父,你说我没有没耳闻?”
  想虽然是这么想,李衍嘴上却道:“听说过其人,不知蔡大人为何会提起他?”
  蔡攸道:“他反了,数月之内接连攻陷了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如今已势大难挡。”
  李衍差异道:“小小方腊,竟然能聚众上百万?”
  蔡攸道:“不仅如此,他们还占了杭州城,截断了咱们大宋的经济命脉。”
  李衍道:“恁地,快派兵将其剿灭啊!”
  蔡攸等的就是李衍的这句话,道:“官家也想,奈何如今国库空虚,实在是没有钱响出兵。”
  李衍道:“朝廷没钱响出兵?怎么可能?朝廷一年不是有一亿六千万贯的财政么?”
  蔡攸道:“你说的是丰年,这几年不是旱就是涝,很多地区连以往一半的税收都收不上来,朝廷已经连续三年财政不足一亿贯了。”
  李衍道:“一亿贯也不少啊。”
  蔡攸叹道:“哎!这一亿贯看着是不少,可架不住用钱的地方太多,官吏俸禄,兵饷,修河道,维护漕运,赈灾,到处都得用钱,朝廷哪还有钱?”
  北宋冗官、冗费、冗兵(兵其实不多,但吃空响的名额多),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说实话,北宋不是缺钱,而是入不敷出,尽管收入很多,但支出更多。
  再加上赵佶君臣的肆意败祸。
  再再加上连年灾年。
  能有钱才怪。
  李衍真心实意道:“家大有家大的难处。”
  蔡攸道:“李衍,值此危难时刻,正是你向官家表忠心的时刻!”
  李衍明知故问道:“蔡大人此话怎讲?”
  蔡攸提示道:“官家缺钱,谁要是能帮官家解决这个难题,就是最大的忠臣。”
  李衍装傻道:“是啊,谁要是能帮官家解决这个难题,想不受官家器重都很难。”
  见李衍不主动,蔡攸只能主动道:“李衍,你打下半个高丽,还曾将高丽王宫攻下,手上有不少钱吧?”
  李衍道:“是有一些,可我要养几百万人、几十万军队,官家又一分钱不给我拨……”
  听李衍承认有钱,蔡攸大喜!
  又听李衍抱怨赵佶不给自己钱,蔡攸赶紧道:“官家是没给你拔钱,可官家将乐浪、真番二郡的赋税全都给你了。”
  李衍苦着脸道:“这两个郡刚被战火洗礼过,能收上多少赋税?”
  蔡攸又道:“那你卖琉璃和香皂大赚特赚,总归是事实吧?”
  李衍叫苦道:“以前是赚了一些,可现在富裕的南方为方腊所占,到处都在打仗,谁会再买我的琉璃和香皂?”
  蔡攸心道:“不能再跟他兜圈子了,他这摆明了是不想平白给官家钱。”
  念及至此,蔡攸道:“你为大宋开疆拓土,又为大宋牧守一方,实属不易,我来之前,官家曾有言,问你有甚么缺的,朝廷尽量满足你。”
  李衍道:“谢官家皇恩浩荡……可下官真是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蔡攸盯着李衍看了一会,道:“李衍,我可是一直都在维护你、维护安东都护府,朝堂上很多人都对你和你的安东都护府有微词,全都是我蔡攸为你和你的安东都护府一力开脱。”
  蔡攸此言不假,因为招安李衍是他最大的政绩,也因为李衍一直致力交好(贿赂)蔡攸,蔡攸的确一直在维护李衍和安东都护府。
  在宋朝朝廷之中早已经安下眼线的李衍,对此很清楚。
  抛开人品不谈,李衍的确得领蔡攸这个人情。
  因此,李衍道:“谢蔡大人的维护,我已为蔡大人准备了一份土特产,待蔡大人走时,我让人给蔡大人装上船。”
  李衍如此懂事,蔡攸很高兴,可钱财虽好,但任务更重要,只要能得到官家的宠信,要甚么没有?
  蔡攸义正言辞道:“蔡某不要你的土特产,只要你为官家尽忠!”
  故意迟疑了一会,李衍摆摆手将除了金富轼以外的其他人都撵出去,然后道:“蔡大人,咱们这么近的关系,我若是瞒你,寝食难安……钱银我的确有一些,可我的开销也真大,朝廷又不管我,我只能自给自足,至于我攒下来的这点钱,首先是以备不时之需,其次还得留着养老。”
  蔡攸道:“你连而立之年都还没到,养甚么老?”
  李衍“推心置腹”道:“我如今基本上已经到了武官能达到的最高级别,已经没有追求了,不养老,还能作甚?”
  蔡攸道:“说你孤陋寡闻,你还不乐意,别说你还不是节度使,就算你是节度使,上面还有太尉、枢密使、三公,而且还可以封爵,你现在的官职还差得远……这样,如果你能帮官家度过此难关,别的我不敢保证,为你谋个侯爵,我还是敢打包票的,另外,你家娘子和你的长子都有封赏。”
  李衍兴趣乏乏道:“一个侯爵的虚衔,就要我拿出……”,说到这,李衍看向蔡攸问道:“对了,官家需要多少钱银才能度过此难关?”
  蔡攸眼珠微微动了动,然后道:“五千万贯。”
  李衍眼睛大睁,道:“五千万贯?没有!”
  蔡攸也知道他这口开得太大了,赵佶心中的底价是三千万贯,可不多借出来两千万贯,怎么能显示出他蔡攸的本事?
  蔡攸商量李衍道:“你先别忙着拒绝,你有甚么条件,都可以提,我一定为你斡旋!”
  李衍假意想了一会,然后道:“这样吧,你容我回去好好想一想。”
  蔡攸道:“你可得快点想,此事很急。”
  李衍心道:“不怕你们急,就怕你们不急,你们若是不急,我怎么狠狠宰你们这一刀?”
  想虽然是这么想,不过李衍嘴上却道:“你放心吧,回头我就让立之(金富轼)将我的困难上报给蔡大人你。”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暴遣天物
  ……
  上清宝篆宫。
  赵佶看过李衍开出来的清单,大怒:“贪婪!简直是贪得无厌!”
  赵佶一边走来走去、一边道:
  “两千太学生!小小的两郡之地,如何需要这么多太学生,他这分明是储备人才,他想干甚么?”
  “那三根龙骨乃是朕要用来建龙舟的,建水上宫殿的,它们的注意李衍竟然也敢打,可恶!”
  “铁条五十万斤、牛角十万根、牛皮十万张、牛筋五万斤、羊皮十万张、箭笴(杆)两百万根、翎毛五百万堵,这些军需物资如果如数给他,咱们大宋百年的积累最少得没两三成,小小的两郡之地,十几万兵马,用得了这么多军需物资?”
  “匠人和船工各三千,朕如果没记错,他应该跟朕要过两千匠人、一千船工,怎么还要,而且还要得这么多,让朕上哪去给他弄这么多匠人和船工!”
  “张寿、偶志学、莘泽、裘奇玮、祖成、(刘锜)、侯志学、文和、闻人兴腾、(韩世忠)、(成闵)、(解元)、(王胜)、(岳超)、(陈桷)、(呼延通)、许世安、钱绍、惠俊、唐天、艾立新、(吴阶)、(吴璘)、(王庶)、(杨政)、(郭浩)、(杨从义)、(王俊(不是告岳飞的王俊,是吴阶手下大将王俊,绰号‘开山王’))、(赵开)、类高杰、印濮存、潘鹏举、(杨沂中)、(杨宗闵)、(杨震)、(唐重)……(王彦)……(刘韐)、(刘子羽)……(宗泽)……(李纲)……(李光)……(张孝纯)、(王禀)……(詹度)……(陈遘)……(赵立)……(张叔夜)……(陈东)……(欧阳澈)……(李若冰)……车伯、侨安、阎锐翰、臧修筠……赵开、唐重、刘韐、王彦、宗泽、李纲、李光、张孝纯、张叔夜、詹度、陈遘、赵立我知道,其他人都是谁?干甚么的?”
  等赵佶说完,蔡攸才道:“李衍要跟秦封和高丽开战,泰封有精兵强将十四五万,号称三十万,高丽有精兵强将二十七八万,号称有五十万,李衍手上才十多万人马,还有一半是新兵,自觉敌不过泰封和高丽,所以才想跟官家要些将校扩充安东都护府的实力,张寿等人中连指挥使一级的武将都没有,微臣觉得,咱们大宋有八十万禁军,一百多万军队,不差这百八十个将校,至于要刘韐将军,有可能是东安都护府缺少统兵大将,官家您也知道,李衍出身草莽,虽然能打,但毕竟没有经过将门传承,带三五万人马,也许还行,带十多万人马,可能就力不从心了,要张叔夜、张孝纯、詹度、陈遘、赵立他们这些治理之才,应该是因为乐浪、真番二郡没有大才治理,宗泽、李纲、李光等人全都是不知民间疾苦的狂生,就送去安东都护府让李衍窝心好了。”
  “哼!”
  赵佶哼然道:“你说得倒是轻巧,给李衍这么多人才,势必会壮大李衍,恁地时,成尾大甩不掉之势怎么办?”
  蔡攸道:“李衍肯献给官家五千万贯,怎么可能没有些所求。”
  “多少?”赵佶以为他自己听错了!
  蔡攸腰身微微挺起,道:“五千万贯。”
  赵佶大喜,道:“李衍愿意献给朕五千万贯?”
  如果赵佶不是皇帝,蔡攸真心说:“你脸怎么这么大呐!李衍恁甚么白白给你五千万贯!”,可惜,赵佶是皇帝,所以蔡攸只能道:“是微臣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才勉强同意的,不过他私底下跟微臣说,不给他这些人、物,乐浪、真番二郡很可能会被高丽和泰封抢回去,微臣估计,他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把握抵挡住泰封和高丽的攻击,才花这么大的价钱来壮大安东都护府。”
  赵佶道:“他这是要植党营私?”
  蔡攸替李衍说了句话:“他孤军海外,官家您目前又顾及不上他,他若是不自己想想办法,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二郡之地,很可能就会被高丽和泰封抢回去。”
  赵佶也知道,蔡攸说得在理,加上他现在都快被钱给逼疯了,遂道:“李衍给朕献得全都是金银铜钱么?”
  蔡攸道:“他怎么可能拿出来这么多金银铜钱。”
  赵佶声音变冷,道:“你们敢欺君?”
  蔡攸连忙拜道:“求官家容禀!”
  赵佶道:“说吧!”
  蔡攸道:“李衍将府库翻了个底掉,也只凑出来了一千七百万贯金银铜钱,又凑了一千五百万贯的琉璃和香皂,其它的,他想用古董字画充当。”
  赵佶不屑道:“他能有什么好古董字画!”
  蔡攸道:“官家您有所不知,李衍还真有不少好东西。”
  赵佶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哦,那你倒是说说,他都有些甚么好东西?”
  蔡攸道:“这第一件,乃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赵佶一怔,随即问道:“真品?”
  蔡攸道:“应是真品,这是李衍从高丽王宫中得到的,听说是高丽王王俣的最爱。”
  赵佶听罢,立即道:“快拿来让朕看看!”
  蔡攸小心提醒道:“此画还在李衍手上。”
  赵佶忙问:“怎么才能得到此画?”
  蔡攸道:“李衍说此画作价六十万贯。”
  赵佶诧异道:“才六十万贯?李衍到底懂不懂此画的价值,此画若是真迹,乃是无价之宝!”
  蔡攸道:“李衍哪里知道《洛神赋图》的价值,他又不是官家您这样的大家。”
  赵佶掷地有声道:“恁地,此画万万不能留在他手上,简直是暴殄天物!”
  蔡攸趁机道:“所以官家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些宝物拿回来亲自收藏!”
  赵佶问:“他还有甚么好东西,你一并说来。”
  蔡攸道:“韩滉的《五牛图》,王羲之的《平安帖》,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
  赵佶忍不住打断蔡攸道:“李衍从哪弄到的这么多好东西,王羲之的真迹,连朕都没有!”
  蔡攸道:“那高丽事事都效仿咱们宋朝,有些名贵字画也很正常,而李衍得了半个高丽之财,还曾攻下过高丽王宫,有些这些宝物也在情理之中。”
  蔡攸观察了一下赵佶的神色,又道:“我跟李衍说了,拿古董字画抵钱可以,但必须是最好的,他满口答应,而且还保证全都是低价。”
  ……
  ……


第三百五十七章 铁血丹心
  ……
  宋国。
  朝堂上。
  一众大臣皆大哗!
  “万万不能答应李衍的条件!”
  “两千太学若是给了李衍,官家兴办太学,可就算是为李衍做了嫁衣!”
  “李衍若是得到恁地多的军需,安东都护府将更难以掌控!”
  “……”
  下面乱糟糟了一会之后,赵佶道:“肃静!”
  听了赵佶出声,下面逐渐安静了下来。
  赵佶冲蔡攸道:“蔡爱卿,你来说吧。”
  蔡攸抬眼看了看叫嚣的群臣,然后道:“我听说,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多个州县均被方腊那伙贼寇所占,辐射了咱们大宋的半壁江山,贼寇见到官吏皆杀掉,其手段残忍骇人听闻,田虎和王庆那两个厮更是可恶,已经快威胁到咱们东京汴梁了,说不准哪天就要攻打咱们的都城,不要我辛辛苦苦从安东都护府弄来的这五千万贯可以,请诸位拿出个筹钱章程吧。”
  蔡攸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就鸦雀无声,不仅如此,连敢抬起头的人都没有!
  过了好一会,尚书右丞李邦彦道:“李衍只拿出一千七百万贯金银铜钱,其余皆用琉璃、香皂、古玩字画来抵,未免……”
  蔡攸道:“李尚书乃是风流人士,岂不知琉璃和香皂有多畅销?且李衍都是按市价的七成抵的,这种价格,都不用去外地,仅在东京一地,有一两个月就能销售一空。”
  李邦彥听罢,道:“如果只是市价的七成,倒也合理……古玩字画向来是难卖之物,匆忙出售哪能卖出高价?”
  蔡攸道:“李尚书应该知道《洛神赋图》、《五牛图》、《平安帖》的价值吧?”
  李邦彥道:“这……如果皆是真迹,那都是无价之宝,不可用钱银衡量。”
  蔡攸道:“李衍给《洛神赋图》定价六十万贯,《五牛图》定价四十五万贯,《平安帖》定价四十五万贯,李衍还说,交易之时,咱们可人派人去他那里验证这些古玩字画的真伪。”
  李邦彥摇摇头,道:“这李衍还真是暴殄天物,这些无价之宝都能给定价,还定这么低的价格,啧啧!”,然后道:“虽然出售起来有些麻烦,但如果都是这个价格,这批古董文物想折现亦是不难。”
  太宰兼枢密院事郑居中,道:“其他的倒也罢了,宗泽、李纲、李光、张孝纯、张叔夜、唐重、詹度、陈遘、赵立、李若水这些人绝不能给李衍,他们都是咱们大宋的基石,若是将他们这些人给了李衍,咱们大宋就是能剿灭田虎、王庆、方腊,亦是难以继存。”
  听了郑居中此言,赵佶的脸顿时就沉了下来!
  不久前,王黼由通议大夫超晋八阶,被赵佶任命为宰相,是大宋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另外赵佶又赐给王黼城西的府第——他迁居那天,以教坊乐为先导,所需的东西,全都取于官府,是现时最受赵佶恩宠的人。
  所以,王黼得对得起赵佶的这份恩宠——见赵佶的脸沉了下来,王黼立即出列道:“咱们大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少了区区几个人,就说难以继存,郑大人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郑居中不悦!
  王黼私底下与郑居中的关系很不错,不想因为要讨好赵佶,王黼竟然冲他郑居中开火!
  郑居中道:“咱们大宋的人是不少,可敢说真话的却越来越少,剩下这寥寥的几个,若是都给了李衍,那朝堂之上怕就全都是歌功颂德的了。”
  梁师成道:“郑大人慎言,谁不敢说真话?不说别人,梁某说的可一直都是真话!”
  梁师成此言一出,立即有人符合:
  “就是,微臣说的亦全都是真话!”
  “可不只有那些处处让官家堵心之人的心才可照日月,我等亦有铁血丹心!”
  “大宋离开谁都能继存,唯一离不开的只有官家!”
  “……”
  郑居中怒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们确定将这些诤臣全都赶出朝堂,咱们能保住这个江山?”
  没等其他人说话,赵佶就呵道:“大胆!”
  郑居中平时也是迎合赵佶的,否则他也不可能担任枢密院事、太宰连封崇国公、宿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