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逐鹿传-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二龙山那样的宝地,是可遇而不可求不是说找到就能找到的,而没有这样的一块宝地,就没法安心发展,也就没法壮大,进而就没法被朝廷招安,然后他宋江的抱负就没法实现。
其次,二龙山有的可不仅仅是一块宝地,还有稳定的财源,兵不是那么好养的,需要大量的钱银,不说多,只说两三千人,每年就得一二十万贯,而这还只是普通步军,要想养梁山马军这样的精锐,还有翻上几翻,所以从头再来实在是太难了。
眼中阴晴不定了好一会,宋江才道:“好!咱们就看看这位李大都督是怎么打下这座高唐城的!”
言毕,宋江就带着秦明等人去了他们自己的大账。
大约一炷香时间过去,晁盖在吴用和白胜的陪同下也来到了宋江等人所在的大账。
一进来,晁盖就问:“怎么没看见铁牛、穆春、李立兄弟?”
本来还有气的宋江,听见晁盖问起李逵、穆春、李立,脸色瞬间一垮,然后道:“李立兄弟走了,铁牛和穆春兄弟重伤,也不知……哎!”
晁盖听言,也是脸色一垮!
再怎么说,都是一块喝酒吃肉的兄弟,能一点感情都没有么?
白胜眼珠转了转,道:“哥哥们,李立兄弟咱们是没办法了,但求回铁牛和穆春兄弟的办法咱们有啊。”
晁盖听之一怔,随即问道:“兄弟为何有此一说?”
白胜道:“那安神医始终不离李衍哥哥左右,想必现在也在军中,哥哥只要亲去求李衍哥哥,必能请到安神医,进而就能救得铁牛和穆春兄弟的性命。”
晁盖听后,一拍大腿,道:“对呀,你们等着,我这就去求李衍兄弟!”
言毕,晁盖就又出去了。
晁盖走后,宋江扭头问吴用:“军师,那李衍准备怎么攻这高唐城?”
不等吴用说话,秦明就道:“还能怎么攻破,必然得借咱们用命填出来的河道,否则他们还能飞过这护城河?”
戴宗符合道:“是极,说来,这李大都督也真是的,非要问哪段城墙最薄弱,就算他知道西面城墙最薄弱还因为年久失修有一条大裂缝,他们梁山军还能改从西面攻击?要知道,咱们为了填出这段河道,可是花了三十几天时间,死了好几百人,难道他们梁山军也打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吴用听后微微摇了摇头,道:“你们错了,大都督并不打算用咱们填出来的河道攻破高唐城。”
吴用此言一出,宋江等人无不满脸难以置信!
宋江皱眉道:“难道李衍跟咱们置气偏不用咱们填出来的河道?”
没等吴用回答,宋江就又道:“如果李衍真是这样的义气之辈,那他可就徒有虚名了。”
吴用摇摇头,道:“大都督并不是完全不用咱们填出来的河道,只不过这边是佯攻,真正的攻击是西边。”
“西边?”
黄信皱眉道:“西边的城墙虽然薄弱,但那里的护城河最宽,且河水最深,要想填平那里,怕是得花费咱们三倍的力气。”
吴用语气复杂道:“他们不填河!”
这回所有人都蒙圈了,“不填河难道能飞过护城河?”
没用宋江等人再问,吴用就主动道:“虽然他们没有明说,但从他们所说的只言片语之间我亦听出来了,他们有一种神秘武器,名叫‘飞桥’,这飞桥若是拆散了,军士可以分带,凑起来顷刻之间就会成为一座浮桥,千军万马,任意可渡。”
宋江等人的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穆弘更是忍不住道:“世间怎会有这种东西?”
吴用道:“若是真有此物,那大都督仅用一年时间就打下了近半高丽之地,可就有合理的解释了。”
众人皆沉默。
过了一会,宋江道:“他有没有此物,晚间一看便知,咱们现在休要再乱猜了。”
众人一想也是,便不在说此事了。
没过多长时间,晁盖就将安道全请了过来。
安道全为李逵和穆春检查完身体之后,啧啧称奇:“这黑汉子的伤比另一个重得多,还被金汁烫得浑身都是水泡,没想到反而更容易救活,真是怪哉!”
穆弘听了安全道此言,忙道:“神医,我弟弟他还有救么?”
安道全道:“你们也看到了,他身中三前,又从高处掉下摔破了五脏,实在是不好医治,不过我会尽力而为,但他最终能不能活下来,还得看他自己的造化。”
事实上,二龙山的郎中已经宣布李逵和穆春没救了,要不然宋江也不会为他们叹气了,如今听安道全的口气,李逵肯定是能救活的,穆春也有活命的希望,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等安道全和他的几个徒弟为李逵和穆春处理完伤口,那边梁山军也准备好攻城了。
宋江、吴用等人早早的就去西边等候,他们倒要看看李衍是怎么攻破这高唐城的。
……
第二百七十三章 钢轮火柜
……
金乌西下,月兔东升。
梁山军已经准备就绪。
在高丽征战的那后半年,李衍大大小小指挥了几十起攻城战,所以对于攻城早已经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因此,李衍很干脆的对乐和道:“下令,让杨林开始攻击。”
乐和听言,立即打旗语给信炮兵。
信炮兵见后,点燃信炮。
“砰!”
一声信炮过后,杨林所率领的两千五百步军立即开始攻城。
虽然人不在那边,李衍也能想到那边的攻城情况。
跟宋江他们这群乌合之众不同,现如今的梁山军可是正规军,因此什么攻城器械都有。
没良心炮、抛石车、床弩、轒辒车、云梯车、木幔车、云梯、木幔等攻城器械和攻城工具梁山军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以没良心炮、抛石车、床弩、神臂弩压制城墙上的守军,再以木幔车、轒辒车、木幔、大盾遮挡守军的箭矢往前冲。
以这种小城所掌握的弓弩数量,梁山军应该很容易的就能突破到城下,然后以云梯车和云梯攻城,再接下来就是惨烈的攻城战了。
事实上,跟李衍所想的差不多。
杨林那边,只付出了不到十人伤亡的代价就攻到了城下,然后梁山步军就开始悍不畏死的展开了攻城。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是佯攻么,杨林他们怎么这么拼命?
没错。
是佯攻。
可不能因为是佯攻就糊弄。
要知道,守城的官军也不是傻子,他们不可能发现不了,西边还有一彪人马,怎么会不对西边加以防御?
因此,佯攻这边必须得演的真实,这样才能让高廉调西边的人来杨林他们这边。
那样一来,西边才能顺利攻破高唐城。
其实杨林根本就没告诉他的部下,他们这边是佯攻。
首先,是保密,在军事部署方面,永远都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其次,就是为了让杨林带的步军表演的更真一些。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不是有点太不拿将士的命当回事了?
慈不带兵,义不养财。
为将者,最大的仁慈就是胜利,更大的仁慈是以较小的伤亡取得胜利。
如果连这点程度都容忍不了,那就别当将领了,一定会害人害己。
杨林那边喊杀声冲天,李衍没动,也没下第二个命令,直到那边有梁山军的欢呼声传来,随后又传来了一声信炮,李衍知道定是有梁山军将士冲上了城头,才下令:“开始攻击吧。”
乐和听令,立即连连发出号令。
很快,五百只穿短裤的水军将士便出现,他们人手一块用黄牛皮包裹的丈许长四五尺宽的桥板。
一出现,这些水军就以各自的桥板为盾向护城河冲去。
城墙上的守军见之,纷纷以弓弩阻止,但却无一例外全都被他们手上的桥板挡住了。
很快,这些水军将士就冲到了护城河边,然后有秩序的下水。
不长时间,宋江、吴用等人就看见了神奇的一幕!
那些桥板竟然在很短时间内就变成了三架稳固的丈许宽的长桥。
这时,早已经准备好的三都重甲步军拿着大盾和一个五寸正方钢匣快速从飞桥上冲向对面。
重甲步兵加上大盾,非没良心炮、床弩、投石机那机的利器不可破,即便是神臂弩在十丈以外也伤不他们,至于十丈以内,那就得是各安天命了。
死伤了二十几个人之后,这三都重甲步军中的大多数都冲到了对岸。
尔后,他们极为有规律的将他们手上的五寸正方钢匣固定在城墙之上。
原来这五寸正方钢匣亦是刘慧娘研制的,当然过程当中李衍也帮了不少忙,给刘慧娘提出不少新颖思路,刘慧娘为它取名“钢轮火柜”。
其大概方法其实就是用五寸正方钢匣一个,下铺火药,上有一轴,轴上一轮八齿,每齿含一片利锋玛瑙石,旁有一枝钢条,逼近玛瑙尖锋。
另一个轴的一头有盘肠索,连着一个法条大轮,又一头有小捩子捺住,旁设机轮,与自鸣钟表相似。
走到分际,拨脱了捩子,那法条轮便牵动盘肠索,拽得轴轮飞旋,玛瑙尖锋撞着钢条,火星四迸,火药燃发。
说的好厉害的样子,原理也看起来头头是道的,但它说白了其实就是后世的定时炸弹。
重甲步兵安装完钢轮火柜,立即从飞桥上倒退回去。
不多时,“轰”的一声,宋江、吴用等人打他们出娘胎时就不曾听过的一声巨响突然响声!
“轰隆!”
再看那城墙,竟然轰然倒塌!
至于城墙上的官军军士,则早已经不知道哪去了!
宋江等人用了一百多天时间都没能攻破的坚城,瞬间就对梁山军敞开了大门!
宋江、吴用等二龙山的人,包括晁盖和白胜,无不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神法?”
“难道李衍是神仙不成?否则他怎么会这么厉害的神法?”
“有恁地神法,世间还有甚么城池能抵挡得了李衍?”
“……”
没人理会宋江等人想什么,阮小七、王定六、马灵在第一时间各率领五百马军冲入城中,随后武松也带领两千五百步军冲入城中。
见梁山军已经从西面攻进来了,杨林那边的守军立即土崩瓦解,杨林随后亲自率领他那边的梁山步军攻上城墙,然后打开城门,所有梁山军入城。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杨林运气不错,被他捉到了高廉。
见高廉都被捉了,守城官军更是半分斗志都没有了,集体投降。
高唐城破。
等武松等人将高唐城内的反抗人员清理得差不多了,李衍才带着一千马军进城。
先传下将令,不许伤害百姓,同时出榜安民,秋毫无犯,然后李衍才直奔大狱而去。
没费多大劲,李衍就找到了柴进一家老小和柴皇亲一家老小,不过却找不到柴进。
后来,当牢节级蔺仁主动找上李衍说:“昨日攻城攻得紧,差点城破,高知府恼羞成怒,让小人走柴大官人上路,小人见柴大官人是个好男儿,遂将他的枷锁解了,让他去后院的枯井中躲避,然后骗高知府已经送他上路了,现如今却不知他是生是死。”
……
第二百七十四章 贪得无厌
……
李衍想要亲自下枯井去救柴进。
众人哪里敢让!
李衍要是有个好歹,那水泊梁山这个有无限前景的势力可就完了。
王定六二话不说就替李衍坐进了箩筐之中,然后下到枯井中。
也不知道这枯井底下到底多大,王定六在下面足足找了一盏时间,才摇动铜铃。
众人听之,连忙七手八脚将柴进拉了上来。
再见柴进,李衍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只见柴进头破额裂,两腿皮肉打烂,眼目略开又闭,甚是凄惨。
安道全在第一时间为柴进检查医治。
李衍则趁着这个机会让人将箩筐放下去将王定六拽上来。
没过多久,安道全就道:“柴大官人的伤势虽重,但好好医治调养,应该无碍,一会我用咱们从高丽带回来的极品参给柴大官人熬副药,吃了,他应该就能醒过来。”
李衍冲阮小七等人道:“去将高廉家收拾出来,让柴大官人将养身体。”
马灵道:“哥哥,我已让人收拾出来了。”
马灵让人将高廉家收拾出来,当然不可能是为柴进收拾的,而是为李衍收拾的,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阮小七背起柴进,李衍等人拥着,一并去了高廉家。
另一边,二龙山的一众人等,才从之前的震惊当中恢复过来。
黄信第一个开口:“你们说,这世间有能抵挡得了梁山军的城池么,怕是就连东京城……”
宋江道:“李衍是我大宋的大都督,怎会攻打东京城?”
宋江只说李衍是大宋的臣子,并没有说梁山军打不下东京城,由此可知,梁山军在宋江心中也留下了的无敌印象。
宋江很快就意识到这点,道:“诸位兄弟,我等该何去何从?”
所有人都集体沉默!
高唐城是梁山军打下来的,柴进是李衍救下的,这里似乎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就此打道回府?
所有人都有点不甘心!
他们死伤了三四千人马,却连根毛都没得到,这让他们怎么甘心?
可不甘心又能如何,难道他们还敢将手伸进强大的梁山军的盘子中,不要命了?
过了好一会,去见李衍的晁盖、吴用、白胜打马回来。
见此,宋江迎上去,问道:“可救了柴大官人和捉住高廉那厮?”
晁盖道:“救了,也捉到了。”
宋江长出一口气,道:“柴大官人无事便好。”
秦明道:“李衍有没有将高廉那厮千刀万剐,若非那厮拼命阻挡,这高唐城早就是咱们二龙山的了。”
晁盖道:“兄弟若想剐了高廉那厮,又有何难,随时都可去剐。”
秦明道:“天王莫要说笑,那高廉是李衍捉的,怎能让我处置?”
晁盖道:“谁同你说笑了,这高唐城乃是咱们二龙山打下来的,剐一个高廉有何不可?”
秦明等人心道:“晁盖莫不是疯了,这高唐城明明是梁山军打下来的,怎么说是二龙山打下来的?”
宋江突然想到了一种让他怦然心动的可能,随即猛得看向吴用!
吴用道:“因为身份的原因,大都督不便以梁山军的名义打这高唐州,所以才用咱们二龙山的名义,你们没见从始至终梁山军都没打过自家的旗号?”
得到吴用确认,宋江大喜!
目前,二龙山最缺的就是名气。
混绿林界的,只要有了名气,什么都能弄到,可以说宋江就是名气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再者说,受招安也需要名气。
君不见,大宋几百伙盗匪,其中大多数都渴望朝廷招安,因为只要受了招安,就不用再东躲西藏,就不用再担心被剿灭,进而送上刮刑台,还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总之,好处多多。
而受招安有这么多好处,自然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
那什么人能得到?
当然是杀人放火多的,在大宋作出了大名气的大寇才有资格,就像李衍,若非李衍将半个高丽都打下来了,大宋怎么会招安李衍,怎么会封李衍大都督之职?
所以说,名气对于强人而言,绝对是最好的东西之一。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江又确认一遍:“此话当真?”
晁盖笑说:“我何时骗过贤弟?”
宋江迈着瘸腿激动的走来走去,道:“这是好事!好事!有了打下高唐州之名,我二龙山何愁不兴旺?”
不过,走了一会,宋江又停了下来,道:“大都督只给了咱们一个名,没说分些好处给咱们?”
晁盖道:“李衍兄弟还分了两成缴获给咱们。”
秦明撇嘴道:“才两成,也太不爽利了!”
白胜道:“别贪得无厌,莫要忘了,这高唐城是人家梁山军打下的,没有梁山军,你们早就灰溜溜的回二龙山了,就是这两成,还是李衍哥哥看在晁盖哥哥的面子上赏给咱们二龙山的。”
“你!”
秦明气得暴跳如雷!
晁盖看着秦明道:“兄弟慎言,李衍兄弟最开始时说分给咱们二龙山五成的,可我哪有这个脸面接?你们这仗打得真是……哎!你们可知,你们差点害死了柴大官人,若不是有一个仗义的当牢节级搭救,若不是梁山军只一夜便打下了高唐城,柴大官人此次必定是十死无生……我跟李衍兄弟推脱了许久,才勉强收下了这两成,实话与你们说,要不是咱们这次又折了三四千兵马,没有这两成缴获,非元气大伤不可,我是万万不会收李衍兄弟的馈赠的。”
听晁盖提起他们打得这仗,又听晁盖说起他们差点害死柴进,即使脸皮之厚如宋江,都觉得臊得慌!
与此同时,宋江也在心中埋怨晁盖:“你跟李衍客气甚么,他拔根毛都比你腰粗,这三成收获于他梁山泊而言是九牛一毛,于咱们二龙山而言可就太关键了,它能让咱们二龙山的实力翻上一倍!”
不过埋怨归埋怨,宋江嘴上却道:“不错,若是没有梁山军,咱们的确什么都得不到,这两成已经不少了,省一省,足够咱们招募一万人的了。”
晁盖道:“正是这个理,你们当慎言慎行,万万不可恶了梁山泊的人,进而坏了两家的交情。”
宋江等人齐声道:“是!”
……
……
PS:今天看到有人留言问“为啥对二龙山这么好”,小小的解释一下:因为需要宋江、吴用他们这些人逼一些人上山,比如朱仝,比如李应,比如卢俊义,虽然李衍也不是什么好人,但这么没底线的事,还是别让李衍干了,而且李衍如今的身份也不好干这些事,所以还是让宋江、吴用等人再发挥一下余热吧。
第二百七十五章 占城稻、玻璃和香皂
……
《管子·七法》认为:“故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
在战争中,武器是至关重要的,完备、先进的武器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前提。
因此,“审器而识胜”,也就是说,在战争打响前,通过观察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优劣,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战争的准备,很大一方面就是进行武器的准备,“备具,胜之厚”,如果在武器装备方面优于敌人,即做到了“器无敌”,无疑就占据了先机,掌握了主动权,取胜就更加有把握。
可见,管子对战争中的武器因素是非常重视的。
李衍虽然不知道管子曾有过这些言论,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一个现代军人,李衍自然是知道武器的重要性的,因此,这些年来李衍一直在致力于武器研发,而刘慧娘无疑就是李衍背后那个一直默默支持李衍的女人。
也正是因为有李衍对武器的重视,以及刘慧娘有通天盖地之才,梁山军才有了飞桥,才有了钢轮火柜,才有了轻而易举攻克坚城的能力,这是数年来的积累。
高唐城只是一个小城,李衍不可能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它身上,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李衍做了,像研发更先进的武器,像赚更多的钱,像弄到更多的粮食。
先进的武器是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但它绝不是致胜唯一的因素。
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势力的生产力为基础的,因而经济实力同样重要。
“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
“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弹,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
战争于物资而言,耗费巨大,国弱民贫,战争就难以为继。
因此,强军首先要发展经济,要想打败敌人,首先要在物质财富上超过敌人,“为兵之数,存乎聚财……是以欲王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王天下”。
另外,欲王天下,必须“国富而粟多”,“众民、强兵、广地、富国,必生于粟也”,“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只有粮食充足,军队才可守可战,“有蓄积则久战而不鼠”就是这个意思,相反,如果军队粮食不充足,“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突”,粮食在战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做到在物质财富上胜过敌人,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农业生产。
发展到了李衍如今这种程度,已经不可能单单靠抢了,必须得自己生产。
当年李衍从赵佶的书桌上拿的那竹筒稻子,经过试种,李衍早已得知那是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引入宋国已经有些年头了,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后世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
它的有几个特点:
一是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四是占城稻与晚稻配合在一些地区还可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另外,李衍从赵佶书桌上拿的占城稻还与普通占城稻有些不同,他的生长期更短,产量也更高,它应该是变异过了的占城稻。
经过在梁山周围的几个村庄几年试种,这种占城稻已经成规模了,足够在李衍的属地大规模种植。
(这占城稻不能在济州岛种,济州岛只适合种麦子。)
当然,这种占城稻在乐浪和真番二郡能否大规模种植需要时间来证明。
这也是李衍同意招安并且暂时不想再跟大宋朝廷开战的原因之一。
至于发展经济,自然是靠通商,这也是李衍接受大宋朝廷招安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接受大宋朝廷招安,才能跟大宋通商,才能从大宋攫取大量财富。
针对跟大宋通商,李衍和刘慧娘等人特意研发出来了两种东西——玻璃和香皂。
因为以前常看小说,李衍对这两种穿越者必须掌握的敛财至宝的制作方法非常熟悉。
加上李衍手下还有刘慧娘这个钻研大才和上万匠人,这两样本就不难大规模生产的东西很快就大规模生产了。
对于这两样东西的价格,李衍就一个指示——贵。
一块尺许见方的无色玻璃一千贯,一扇窗户最少三五千贯。
一件玻璃器皿至少万贯。
一小盒寸许见方的香皂五百贯。
你还别嫌贵。
你得研究购物者的心理。
能买得起玻璃和香皂的,绝不会不是穷人,他们绝不会差钱,而你要是卖得便宜了,那才反而没有了合适的消费人群。
扈成、苏长官、王则贞,包括吕方和郭盛,李衍手下的商人全都出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从大宋攫取到最大的财富。
除了卖,李衍同时也在买,买粮,买马,买铁,买所有战需品,全都高价买,甚至是倍价买——大宋朝廷不可能一直让李衍买,早晚会出台相关禁令,在此之前,李衍能买多少买多少。
这些事虽然不需要李衍亲自去做,但哪样都得李衍亲自拿主意,至少是亲自敲定。
总之,李衍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
所以,只在高唐城待了三日,李衍便带着已经可以移动了的柴进返回了梁山泊,剩下的事全都交给乐和处理。
至于柴进的庞大家产,李衍跟柴进推脱了许久,最后收下了九成。
柴进执意将其家产送给李衍,是有原因的:
一来,是因为他真心感谢李衍救他性命,如果没有李衍,他十死无生,有多少钱都没用。
二来,是因为柴进也清楚,他的身份变了,不再是那个拥有丹书铁劵谁也不用怕的柴大官人了,他今后要想活得安稳就必须得找新的靠山,而那个新的靠山就是李衍。
三来,已经成了通缉要犯的柴进也没有地方放他那庞大的家产,与其暴露出来被人惦记,莫不如送给李衍换一个大人情。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忍了
……
万岁山。
赵佶已经为它正式命名为“寿山艮岳”,简称“艮岳”。
经过多年建设,现在的艮岳已经初具规模。
在艮岳的一角,有一片很大的草地,这里是李衍进献的那两只长颈鹿,不是,是那两只神兽麒麟的家。
赵佶看着两只“麒麟”,龙颜大悦!
林灵素在左,蔡攸在右,两人都在大赞李衍忠心。
林灵素道:“有李居士给教主道君皇帝进献的这两只神兽麒麟镇压气运,大宋必然万古长存。”
赵佶听后,龙颜更悦!
蔡攸道:“听说大都督又给官家进献了一批琉璃器和琉璃窗,对了,还有镜子,官家能否赏赐微臣一些,听说那琉璃窗和镜子极为神奇。”
赵佶笑道:“是很神奇,那琉璃窗隔风透光,站在一侧可清清楚楚看到对面的景物,仿佛中间无物一般,那镜子更为神奇,它竟能清清楚楚的将人的相貌映照出来,远远不是铜镜可以比的,不瞒你们说,朕还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清朕的相貌。”
蔡攸故作惊讶道:“这般神奇?”
蔡攸真是装的,其实李衍早就送给他和林灵素一大批玻璃和香皂,要不然他们能这么卖力为李衍说话?
见赵佶如此喜爱李衍,跟在最后面的高俅,眼中犹豫不决!
梁师成故意落后了几步,道:“李衍如今势大,又会做人,官家绝不会希望他再反派,因此,谁要是将李衍逼反了,有可能就得承受官家的雷霆怒火,我知你堂兄被李衍剐了你不甘心,但现在并不是跟李衍翻脸的时候,咱们慢慢图之,一点一点夺了李衍的兵权,最好将李衍骗到朝中为官,恁地时,你想怎么收拾李衍都心,现在还是忍了吧,你如果真忍不下这口气,就先将那个二龙山剿了吧,那个二龙山不是愿意抗下此事嘛,不如就成全了他们。”
高俅很不甘地说道:“我高家就我这个堂兄最人才,文武兼备,不想恁地命蹇!”
梁师成拍了拍高俅的肩膀,然后又去赵佶身边伺候去了。
路,梁师成已经给高俅指了,高俅怎么选,那可就不关梁师成的事了。
退一步说,如果高俅连这么明显的选择都不会选,那高俅也就没有资格当他梁师成的盟友了。
最终,高俅还是忍了,只下令青州慕容彦达知府剿灭二龙山,先收些利息。
……
且说慕容彦达接到高俅下的钧旨后,立即将呼延灼叫来。
原来,当年呼延灼大败于水泊梁山之后,无地可去,便想起了慕容彦达。
在那之前,呼延灼与慕容彦达曾有过一面之缘,慕容彦达对呼延灼非常欣赏。
呼延灼心想:“慕容知府乃是官家宫中慕容贵妃之兄,通过慕容贵妃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不过呼延灼还是过于乐观了。
原本只是一败的话,慕容彦达还真就能保呼延灼平安。
关键是,李衍依托那次大胜,一连攻下了济州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