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李资谦正好相反的是,王俣本来就笑得很勉强的脸,更勉强了!
  姜镐赶紧跟王俣说李衍和李资谦这对翁婿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关系。
  听完,王俣暗恨:“到底又被这老贼抢了先!”
  韩安仁小声提醒王俣:“王上,如果让李太师跟这位李大王拉近关系,王上可就更被动了!”
  听了韩安仁的提醒,王俣赶紧上前,道:“小国小王王俣见过……”
  郭永抢先开口道:“我家主公是安东都护府大都督李衍。”
  一听郭永给李衍报的名号,王俣的表情就是一僵!
  这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六个主要都护府之一,是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重要军政管理机构——唐朝灭亡高句丽后,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所辖包括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故地,包有后世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
  也就是说,按照李衍这个名号,整个高丽,除了新罗故地以外,全都得归李衍管辖,就连新罗都得对李衍臣服,试问,王俣的脸色怎能不僵?
  其实王俣等人并没注意到,李衍也不着痕迹的看了郭永一眼。
  不得不说,郭永给李衍安的名号非常好,也是目前最适合李衍的名号。
  不过李衍却能看出来,郭永给自己按这个名号是有私心的,郭永这是希望李衍在这东北边跟高丽、金国、辽国等势力角逐帮中原王朝其实就是宋管理开发建设东北地区,不希望李衍回到中原危害北宋的统治。
  “这郭永还真是不容易死心……好,我倒要看看,到了靖康之耻时,你死心还是不死心。”李衍心道。
  虽然李衍这个称号让王俣心中极为不舒服还担忧不已,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因此,王俣硬挤出了一个笑容,道:“小国小王王俣见过大都督。”
  李衍一边抬腿往王宫里走、一边道:“你们王氏本是新罗一个普通豪族,竟敢冒充高句丽王族的后裔占据中原之地,真是好胆。”
  王俣小心争辩道:“我祖上确是高句丽王室,有族谱为证。”
  李衍道:“我祖上还是大唐皇室,也有族谱为证,这么说来,我打你名正言顺。”
  听了李衍之言,王俣的脸就是一抽!
  有心争辩几句,可是又畏惧李衍的兵威,最终只能小心陪笑道:“是是是。”
  来到寿昌宫的主殿会庆殿,李衍站在门前驻足看了一会,只见这座大殿基址螅逭捎啵鹆撸炱崦牛ɑて崂讣鳎我酝ǎ牟市劾觥
  迈步进入其中,李衍老实不客气的直接走到王俣之位坐下。
  李衍此举让高丽上下无不震惊,金富轼更是站出来道:“大都督坐我王之位,不妥,为让人误会大都督喧宾夺主。”
  李衍看着金富轼道:“你金家之位,王家坐得,我李家就坐不得?”
  李衍此言一出,金富轼立时无言以对——金家才是新罗王室,身份使然,新罗王室后裔金富轼实在是没法就此事跟李衍辩论。
  李衍没时间跟高丽君臣磨牙,直接道:“我说三件事……第一件,天亮后,罗城内的奴婢全都恢复自由之身,谁要是敢阻挡,我保证他家血流成河……”
  呼延庆替李衍翻译完,高丽上下顿时大哗!
  奴婢是高丽贵族很重要的一笔财产,其地位基本上等同于土地,在个别家族,奴婢甚至是占了其家产的半数。
  试问,李衍要剥夺他们一大笔财产,他们怎么能无动于衷?
  “铮!”
  林冲等人和李衍的三百名亲卫全都拔剑抽刀,场面一下子就变得杀气腾腾!
  见此,高丽众人赶紧将嘴巴闭上!
  李衍继续道:“第二件事,所有贵族,登记人口,不分男女老幼每人留十石口粮、十贯钱,其余钱粮一律充公……”
  如果说李衍所说的第一件事高丽贵族勉强还能忍,那么这第二件事他们是万万不能忍了,这不是明抢么?
  因此,高丽人又激愤起来,一些高丽人还指着李衍大声呵斥着什么——李衍听不懂高丽语,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不过虽然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但从他们的表现上来看,应该不是什么好话。
  阮小七等人二话不说就冲上去将几个最激动的高丽人乱刀砍死!
  见此,那些激昂的声音立时消散无踪,所有高丽人都满脸惊恐的看着这群蛮不讲理的强盗!
  既然选择了高丽奴婢,那么和与高丽奴婢绝对对立的高丽贵族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李衍相信,自己若是被高丽贵族捉住,下场绝对要被这些高丽贵族惨一万倍。
  这种情况下,没什么好选的,李衍总不能伟大到说,还是我和我的家人、我的兄弟们死吧,你们这些吸血鬼好好活着继续吸食高丽奴婢们的血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作威作福吧?
  说实话,不将他们屠戮一空,还给他们基本保证,李衍已经很仁慈了,别拿后世的眼光看,在这个时代,绝对对立的情况,绝大多数都是将对手灭族的。
  知道为什么后世不论是朝鲜还是韩国都没有多少姓王的么,那是因为李成桂夺了高丽的江山之后将高丽王族屠杀一空,侥幸逃过那一劫的,也都不敢再姓王了。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所以,李衍不杀他们,还给他们留下够他们生存的钱粮,真的已经很仁慈了。
  将来有一天李衍若是败了,打败李衍的人,要是能给李衍的后人这种待遇,李衍一定会在死之前真心谢谢那人。
  等阮小七他们将尸体拖下去,李衍接着道:“第三件事,这寿春宫被我梁山军征用了,无关人,我给你们一天时间,搬出去。”
  ……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
  打下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什么?
  查看缴获么?
  不是。
  收获就放在那里,跑不了的。
  最重要的是,怎么保住胜利果实,别因为自己松懈而被人家再抢回去。
  李衍很清楚现在还不是松懈的时候。
  所以,一将高丽君臣撵走,李衍就派马灵将杨志和石宝叫来。
  李衍先对杨志道:“咱们最大的威胁是高丽的西北军,李资深兄弟已经打听到了确切的消息,王俣于五日前向西北军发出调令,令西北军即日派两万大军回援,快的话,十几天后他们就能回援开京,如果让他们的大军来到罗城,咱们就会很被动,也不利于咱们的战略目的,你率领马一军除马一营以外的四营马军尽快赶到平州,将平州夺下,然后就地布防,稍后等罗城稳定了,我会派乔军师带步军去支援你部。”
  从梁山军打败高丽军到现在其实只不过才过去了五六个时辰,因此,只要速度够快,应该能打平州守军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是一击攻下平州。
  而如果能打下平州,将平州的奴婢解放了,让奴婢跟梁山军一块守卫平州,凭借着轰天雷等超越这个时代的先进武器,水泊梁山应该能守住平州一段时间,那样一来,就可以让平州与开京联防,令高丽的西北军不敢长驱直入到开京救援,进而李衍就有足够的时间来炮制高丽,取得此役的最大战果。
  林冲营是俱装重骑兵,不适合这种长途奔袭,所以李衍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杨志。
  独自领军去打这么关键的一仗,杨志意气风发,朗声道:“若不能完成任务,杨志必提头来见哥哥!”
  杨志最大的问题不是能力,而是性格,李衍不担心杨志把握不住战机,只担心他见硬就卷。
  不过目前也没有比杨志更适合的人选了。
  而且,李衍很快就会派乔道清去支援杨志。
  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退一步说,就算出了问题,大不了也就是依开京的坚城跟高丽西军一战,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李衍道:“北边全靠兄弟了。”
  知道李衍喜欢那种有顽强意志的将领的杨志,一拜在地,然后就下去了,一句话都没再说——杨志没有跟李衍解释,他想凭自己的刀枪去边疆打拼恢复祖宗的荣耀,不想给人跑腿,才一而再再而三的逃,因为说远没有做有说服力。
  杨志走后,李衍对石宝道:“你率领马二军除马六营以外四营往南打,我就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打下南京,第二个要求,一直往南打,你要是能打穿百济故地与咱们济州岛连上,我就给你此役首功。”
  高丽处处学习中原,在国家建设方面也学习中原搞五京制,不过因为其地盘太小,主要是女真故地后来又被女真夺了回去,最后只搞出来了四京,即开京、东京(后世的庆州)、南京(后世的首尔)、西京(后世的平壤)。
  水泊梁山的底蕴太不足了,吞并整个高丽,那纯粹是开玩笑,就高丽西北边那一直跟辽金对战的一二十万大军就是现在的水泊梁山怎么都搞不定的。
  那李衍到底想要哪里?
  其实李衍想要的是自南京以南——关内道(杨、广二州今属首尔及京畿道),中原道(后世的京畿道和忠清北道),河南道(后世的忠清南道),江南道(后世的全罗北道),海阳道(后世的全罗南道),也就是首尔加上百济国故地。
  如果李衍能够得偿所愿,那么,一来就能和济州岛连上让李衍和水泊梁山有一个真正的大后方,二来未来李衍和水泊梁山如果发展的好可以再夺新罗故地拥有半岛半数之地,退一步说,只要经营好这片地区,李衍怎么也能当一个名副其实的国王,不会像之前那样只能当一个岛主。
  有人可能会说,这才是高丽的四分之一领土,也太少了吧?
  不少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以水泊梁山目前的文官储备,能治理好这么一大片土地就已经很不错了,再多,水泊梁山就是勉强能打下来,也没有人去治理,要知道,水泊梁山有治理一方之才的人其实一共也没几个,更何况这又是治理化外之地,非大才之人不可能胜任。
  其实,现在说这些还是有些早。
  有人可能会说,早什么,逼王俣把这块土地画给水泊梁山不就得了?
  哪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会轻易同意割让四分之一的领土?
  要知道,一旦他同意了,他就必然是他国家的罪人。
  退一步说,就算王俣愿意当这个罪人都不行,这里面涉及到了太多高丽人的利益,因此那些高丽人一定会想尽办法从中作梗的。
  而且,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休想通过谈判得到。
  所以,要想要这块领地,首先得先把它打下来,然后再好好谋划,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那靠两千马军打下这么大一块领地,是不是有些太过异想天开了?
  的确。
  不过好在梁山军才击败高丽军五六个时辰,因此,只要速度够快,还是有机会打下一些地方的,至于说让石宝一直打到海边,其实只是一个希望,只是一个激励。
  石宝眼中闪过了一丝激动!
  不过石宝很快就压下激动,道:“求哥哥让仇悆去守卫南京。”
  李衍不置可否道:“为什么要仇悆?”
  石宝道:“他能守住南京……我把我的后背交给他,放心。”
  李衍心道:“看来,这两年的接触,让石宝对仇悆很有信心。”
  李衍道:“你出发吧,一会我就让仇悆和呼延庆带着我的一都亲卫、一都炮营和剩下的预备役去追你。”——将步八营、步九营、步十营充完整了之后,李衍这次带来的十营预备役,就只剩不到四百人了。
  石宝也知道,这是李衍对他最大程度的支持了。
  要知道,仇悆和呼延庆都是新降之人,李衍启用他二人一个全权管民、一个全权管军驻守最重要的南京可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同样的,这也说明,李衍的确是没有人可派了,否则绝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石宝没再说二话,直接就冲李衍一拜在地,然后出去准备出征事宜去了。
  ……


第二百三十章 都嫁?
  ……
  无关人员,指定不包括王俣等人。
  李衍好不容易才捉到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放他们离开?
  不仅没放王俣等人,高丽的一众文臣武将,包括李衍的新任丈人李资谦,李衍全都没放回去。
  之所以不放他们回去,是因为李衍怕他们回去了之后,再弄出什么幺蛾子,像是联合起来生乱什么的——这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要知道,在他们看来,李衍已经将他们逼上了绝路,不反抗,他们就要变成他们以前连看都不愿意看一眼的穷鬼了,那样的话,他们生不如死,莫不如挺而走险,也许还有一线机会,而这些人全都出身高丽豪族,哪家没有个三五百人,他们要是联合起来,凑出万八千人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
  王俣、李资谦等人被关押的宫殿。
  李资谦来到门前冲守门的指挥也就是当年的泼皮李四道:“将军请了。”
  李四和张三上山之后,在水泊梁山当了一段时间小头目,为水泊梁山跑了一段时间腿,后来他们觉得,李衍太忙,不可能一直照顾他们,而去鲁智深那里,则一定会被重义气的鲁智深照顾,另外他们也喜欢跟鲁智深混在一起,便带着当初跟他们一块上山的几个泼皮去济州岛投奔了鲁智深。
  那时的鲁智深,正愁没有心腹帮衬,于是就把他们几个全都招进了他的队伍之中。
  济州岛上无事又无趣,还离不开,所以只能天天练兵。
  而鲁智深练兵又毫不含糊。
  结果,张三、李四等人还真就被鲁智深给练了出来。
  这次重组步二军,李衍做了顺水人情,替鲁智深将张三和李四全都提拔成了指挥。
  鲁智深带张三那营和步七营押运俘虏去了礼成城,李四则跟邓元觉和彭玘来罗城支援李衍,不久前被李衍分配到这看守高丽的王公大臣。
  见搭话之人是李资谦,李四不禁想起之前李资谦管李衍叫“贤婿”、李衍管李资谦叫“丈人”,进而很客气地问道:“不知老大人有何事?”
  一听李四的称呼,李资谦就笑了,这就是他送女儿想要的效果之一。
  李资谦很客气地说道:“将军,您看,我年纪大了,能不能给我把椅子,地下太凉,不能久坐。”
  这不是什么大事,因此李四没犹豫就道:“我这就叫人给你搬去。”
  言毕,李四就叫人去搬把椅子来。
  李资谦欲言又止道:“那个……”
  李四问:“怎么,老大人还有事?”
  李资谦用商量的语气道:“我们一天没吃东西了……当然,将军若是不方便,全当我没说过。”
  李四想了想,道:“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去派人去帮老大人你问问。”
  李资谦道:“谢谢将军。”
  不长时间过后,就有人给李资谦送来了一把椅子。
  李资谦老实不客气的坐下。
  别小瞧这把椅子,在王俣都只能站或是坐在地上的情况下,李资谦能搞到一把椅子坐,那绝对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当即就有不少人凑到李资谦跟前询问对策。
  见到这一幕,韩安仁怒声道:“目无君上,弄到椅子也不说给王上坐,竟然自己坐了,成何体统!”
  不用李资谦示意,郑克永就主动道:“韩大人好大的出息,竟然争一把椅子,若不是韩大人本领高强葬送了咱们高丽的三万大军,咱们又何必受此屈辱?”
  郑克永此言让韩安仁的老脸涨得透红!
  同时,不少人都满脸愤怒的看向韩安仁,显然,他们也气韩安仁让高丽、让他们落到了这个地步!
  李资谦开口道:“好了,事已至此,再说这是谁的责任,又有甚么用,如今我等该做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齐心协力让高丽度过此劫!”
  说到这,李资谦起身,然后冲王俣道:“王上,这张椅子您来坐吧,我再跟他们要一张椅子就是。”
  “跟孤王平起平坐,而且孤王还得靠你让才能坐到椅子,李贼,你已经如此迫不及待了么?”
  想虽然是这么想,可王俣却丝毫没表现出来,“那孤王就却之不恭了。”
  就在这时,门外送来了几桶饭菜。
  李资谦见后,走到门口跟李四谢道:“谢谢将军!”
  李四道:“不用谢,举手之劳。”
  李资谦又与李四寒暄了几句,然后又跟李四要了把椅子,再然后回来,道:“都吃一口垫垫肚子吧,天亮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事。”
  言毕,李资谦就自顾自的给自己盛了一碗饭菜,然后坐到了李四手下新搬来的椅子上。
  饭菜很寻常,不算好,也不算坏,就是梁上军自己的伙食,跟这些高丽贵族每天吃得山珍海味没法相比。
  可在这种情况下,李资谦还能给大家弄来饭菜,哪怕只是这种饭菜,也让一众高丽官员对李资谦佩服不已,进而向李资谦靠拢,这其中不乏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官员。
  见此,韩安仁向王俣进言,道:“王上,不能再让李太师这么拉拢人心了,您别忘了,元子可还在李太师手上!”
  王俣明白韩安仁的意思是:“如果再这样下去,李资谦可就要成了高丽的救星,而你王俣却要成为背锅侠,而且他们还会废了你,然后你就万劫不复了。”
  王俣面沉似水道:“孤王该怎么办?”
  想起之前金富辙给高丽出的主意,姜镐道:“李太师之所以能如此,无非就是送了一个女儿给李大都督,王上又不是没有女儿,何必让李太师专美于前。”
  姜镐此言让保皇系的一众人等眼前一亮,一人道:“不错,王上可以将公主嫁给李大都督,那样咱们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又有一人道:“怕只怕,嫁一位公主给李大都督,咱们也扳不会这局,依我看,王上莫不如将两位公主都嫁给李大都督,这样才能稍稍占了些上风。”
  韩安仁暗自思量了一会,道:“求王上将王上的四个女儿全都嫁给李大都督!”
  听了韩安仁此言,王俣的眉头就是一皱,道:“都嫁?这……”
  韩安仁道:“王上,这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李太师已经嫁了一个女儿给李大都督,王上就是将两位公主嫁给李大都督,最多也就能跟李太师打个平手,王上若是将所有女儿全都嫁给李大都督,才能表现出王上的诚意,咱们才有可能跟李大都督谈判……王上,如今内忧外患,咱们若是不尽全力,高丽恐怕就会……”
  在说到“内忧”两个字的时候,韩安仁故意加了重音。
  王俣看了李资谦一眼,然后道:“就算孤王愿意将四个女儿全都嫁给李大都督,可是谁又能去办此事?别忘了,咱们可是全都被困在此地。”
  这时,姜镐正好看见金富轼,随即想起想要投降李衍的金富辙,然后道:“王上,微臣倒是有一个人选。”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将南宋初有名的文臣一网打尽
  ……
  福宁殿。
  历代高丽王的住所。
  如今已经成了李衍的临时住所。
  天刚蒙蒙亮,门外就传来阮小七细小的声音:“哥哥,起了么?”
  很快,昨晚和衣而睡的李衍,就推门出来。
  一出来,李衍就看见满眼血丝的乔道清和郭永。
  李衍看着乔道清和郭永道:“辛苦了。”
  打下一座人口三十几万的大城,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什么都得管的乔道清和郭永真是累坏了,尤其中途李衍又将仇悆调走了。
  乔道清道:“幸好李资深兄弟找来了不少高丽人帮忙,金富辙和李棋也帮了不少忙。”
  李衍道:“哦?金富辙肯入伙了?”
  乔道清道:“咱们这一战将他最后的坚持给击碎了。”
  李衍道:“这是好事,金富辙还是很有能力的,品行也很不错,还有他哥哥……我好像在哪听过他的名字。”
  李衍所说的听过金富轼的名字是上辈子的事,只不过李衍也不记得在哪听过一嘴,所以如今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
  不过——
  李衍却非常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他能有印象的人,尤其是一个外国人,指定很不寻常。
  事实上,这金富轼也的确非常了不起,他是高丽史上少有的贤臣,其在高丽的地位堪比南宋初的李纲、赵鼎、胡铨、李光。
  另外,这金富轼的运气也是极好。
  半岛上十分著名的史书《三国史记》便是他所著(在他之前的史书,不知为何,到了后世竟然全都失传了。)
  再有,这金富轼死得也很有传奇性。
  金富轼最大的敌人就是率军攻打济州岛的郑知常,两人不仅是政敌,还是文敌。
  不过郑知常到底是差了金富轼一筹,后来被金富轼斗死。
  相传,郑知常死后化为厉鬼用力地捏金富轼的阴,最后金富轼死在了厕所里。
  死都死得这么传奇,也难怪后世金富轼有那么大的名气,以至于李衍这个外国人都听过他的名字。
  李衍又道:“回头让金富辙来找我,我同他一块写个招贤榜,我就不信高丽没有有心出仕又没有机会出仕的人才。”
  乔道清道:“哥哥此举大善……只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用,却不可尽用。”
  李衍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然后又道:“我写了个人才榜,回头你派人送去礼成城交给李俊,让他带回山寨交给闻……交给朱富,告诉朱富,尽量将这些人全都给我赚来,切记,不可伤到这些人,可如实跟他们说咱们的情况。还有,咱们来之前方腊不是传来消息说找到吕将了么,让回去的人看看人到梁山泊了没有,如果到了,在第一时间带他过来。”
  说这话的同时,李衍将一张写了十几个名字并附带一些简单资料的名单交给乔道清。
  郭永不经意的扫了那张纸一眼,随即瞳孔就是一缩!
  许贯忠(请)、萧嘉穗(请)、宗泽(可捉)、李纲(可捉)、赵鼎(可捉)、胡铨(可捉)、李光(可捉)、陈公辅(可捉)、陈康伯(可捉)……
  这份名单当中,郭永看到了好几个熟人:
  赵鼎,虽然目前还只是开封府士曹,但曾在对策时指责哲宗时宰相章惇误国,仅这一样,就说明他很才干。
  李纲,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上任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官职虽然不高,但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能官,且不畏权贵。
  李光,更是个不畏权贵的犟种,赵佶宠臣朱勔的父亲朱冲倚势横暴,李光囚绑其家僮治罪,朱冲大怒,讽劝部使者改调他到吴江,李光不为屈服,后来改任京东西学事司管勾文字。
  陈公辅,参加上舍考试得了第一名,为人最是正直不阿,即使是至交好友,也不为之改变初衷。
  其他人不说,仅赵鼎、李纲、李光、陈公辅这四个人如果能请来,那么李大都督这里就不再是草台班子了。
  只是,可捉……
  这位李大都督为成事可真是不择……不拘泥于形式。
  郭永哪里知道,李衍这是一棵红心两手准备,把这些南宋初的忠臣能臣弄来,能为自己所用最好,不能为自己所用,也绝不留给赵构资敌。
  再说,这也是为了这些人好。
  他们跟赵构混,一来必不能一展抱负,二来大多都没有个好下场。
  所以,还是来我李大王这边吧。
  因此,李衍准备把自己能想到的南宋初有名的文臣一网打尽。
  至于赵构怎么办,李衍哪里会去管,吃猪肉还能管猪的死活?
  乔道清将纸收好,道:“哥哥,现在去赚人才,怕是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衍道:“我何尝不知,可咱们梁山泊从建寨到现在,一共还不到四年时间,底蕴太不足了,以前连块自己的地盘都没有,哪能储备人才……慢慢来吧,你再让李俊传我的命令,让萧让、蒋敬、裴宣也过来,另外,我已经让王定六带话了,让孙军师和朱军师尽早赶过来,我想最迟中午之前他们应该就能到,你二人再坚持半天。”
  有人可能会问,这乔道清和郭永不都是顶尖人才,怎么连一个小小的开京都管不过来?
  事实上,这问题没出在乔道清和郭永身上,而出在水泊梁山身上。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只靠一两个人就管理好,没有中下层人才,没有良好的团队,你纵然是有通的本领,也是没有施展的余地。
  而水泊梁山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中下层的官吏人才,这也是李衍不敢贪大的原因之一。
  在罗城内,水泊梁山更是只有乔道清和郭永这两个文臣,其实乔道清都不太具备周转调动之能,主要得靠郭永自己,要不是李济深弄来了一些高丽人,又有金富辙、李棋等高丽人帮忙,早就出乱子了。
  不过这些高丽人可以用是可以用,但是却不能让他们占了上风,否则必定后患无穷。
  这也是李衍这次下狠心挖北宋根的原因,就像乔道清说的那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用,却不可尽用。
  就在这时,马灵过来报:“哥哥,有一个叫王则贞的宋人求见。”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盆满钵满
  ……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宋人,混了半辈子江湖的宋人,王则贞可是太知道李衍是谁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知道李衍是谁,王则贞才更加佩服李衍。
  跟李衍同为四大寇的田虎、王庆、方腊还在宋国作死般的折腾,李衍已经将一个国家的国都给打了下来,不用说,接下来必然是开疆拓土自立为王。
  异地称王啊,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呀,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做到?
  田虎、王庆、方腊跟李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所以,明知道李衍只是一个土匪,一见到李衍,王则贞还是由衷的一拜在地,道:“小人王则贞见过大都督!”
  李衍打量了王则贞一会,才道:“铁锁横江王则贞王老前辈,久仰大名。”
  王则贞连忙道:“大都督折煞小人了,小人在江湖上的这点薄名,哪能跟大都督相比。”
  李衍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王则贞身上,一会就要查抄贵族家解放奴婢,这也是一场硬仗,不能不小心应对。
  因此,李衍开门见山的问:“不知道老前辈找我何事?”
  王则贞也知道,李衍刚打下罗城,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处理,因此直接道:“小人有件事想求大都督,小人有十七条船在礼成港上,被大都督的人当成高丽船给扣下了,求大都督看在同时绿林人的份上,将它们还给小人!”
  别看李衍有四五十条大海船、三四百条大船、五六百条中小船(济州岛一战,水泊梁山俘获了不少船。礼成港一战,水泊梁山又俘获了不少船。再加上水泊梁山以前或造或抢或买或俘获的,才形成了如今这个规模。),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