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逐鹿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通这些,程万里静气凝神,然后向李衍深施了一礼,道:“求寨主容禀!”
李衍收回笑容,道:“说。”
程万里道:“老朽出此下策,主要是为自救,救老朽自己的性命,救老朽一家的性命,也救老朽那苦命的女儿。以老朽对那董平的了解,只要有机会,他必杀老朽一家,夺了老朽的女儿,恁地时,老朽一家惨死,老朽的女儿却要服侍一个杀了她一家老小之人,此怕是人间最不幸。如果将寨主与老朽易位处之,想必寨主也会这么做。”
李衍道:“这与我有何干系,不,你让我损失了一个能冲锋陷阵的大将!”
程万里摇头道:“寨主此言差异,老朽这是帮寨主除却一个后患,那董平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莽夫,寨主若是事事皆顺他的意,他兴许不会反叛,暂为寨主所用,假如寨主让他不顺心,老朽敢断言,他必反!”
李衍不置可否道:“那也是我与他之事,何时轮到你来指手画脚?”
程万里道:“不瞒寨主,老朽无儿,就这么一个女儿,一直将她当做掌上明珠呵护,不敢让她受半分委屈,如非是走投无路,老朽也不会……不会出此下策。”
“哎!”
长叹了一声之后,程万里又道:“能说的,老朽皆已说了,现在老朽任凭寨主处置……有一言,老朽实在是不吐不快。”
李衍问:“何言?”
程万里道:“寨主如是明主,万万不要怪罪安神医和王定六,他们皆是真心关心寨主安危之人,否则任老朽口吐莲花,也绝难说服他们将小女送入寨主房中。”
李衍看着程万里,心道:“此人确有些苏秦张仪之才,难怪能成为童贯门下门馆先生,更被派到这东平府担任一府太守。”
一时之间,李衍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程万里!
恰在此时,李衍看到了不远处的郭永。
相比没什么名气的程万里,后世真正有名的是郭永。
死守孤城,怒斥敌人统帅,全家惨遭杀害。
郭永与仇悆可以说是同类人,两人都是那种清正廉洁、忠心耿耿又有才华的文官,也是李衍最缺的人才。
这也是郭永射死射伤了李衍一百多宝贵的骑兵,李衍也没将郭永处死的原因——跟想收仇悆于己用一样,李衍也想收郭永于己用,尽管机会渺茫,可李衍还是忍不住试试。
李衍看向郭永,道:“这等龌龊之事发生在郭参军眼前,郭参军为何没阻止?”
郭永抬眼看了李衍一眼,道:“程太守此计虽有些不太光彩,但能令你这个反贼与董平那个叛将狗咬狗,郭永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阻止?”
李衍看着郭永道:“郭参军这是在求死啊。”
郭永冲李衍敷衍的一拱手,道:“请李寨主成全!”
李衍微笑道:“郭参军先别急着求死,我有一样宝贝,想让郭参军帮我鉴定一下,兴许鉴定了之后,郭参军就会后悔今日的求死,会觉得今日的求死可笑。”
“哼!”
郭永重“哼”了一声,道:“荒谬!无物能改郭永之志!”
李衍笑说:“郭参军别急着下断言,我那有一人,志坚如郭参军,不过在鉴定了我那宝贝之后,现已开始为我治理地方了。”
郭永道:“那非是志坚之人。”
李衍也不与郭永争辩,而是转过头来看着程万里道:“丈人意欲为何?是为我效力,还是……”
不待李衍说完,程万里就道:“全凭寨主做主!”
李衍心道:“你还真识趣。”
李衍也不跟程万里客气,直接道:“既然如此,丈人就配合咱们山寨的萧让兄弟尽快将咱们在东平府的缴获运回山寨,另外再配合萧让兄弟多弄些缴获,山寨穷苦,什么都缺,丈人若是能帮山寨多弄些缴获,我一定给丈人记功,还有我准备在东平府募五千好兵、一万户开荒的农户,也请丈人多多帮忙。”
程万里绝口不提他身上有伤不方便做事,而是非常干脆的应承道:“虽然老朽来东平府的时日尚短,但老朽对东平府仍是了如指掌,必不负寨主所托!”
见程万里如此醒目,李衍有气也没地方撒,只能悻悻的离开了。
李衍走后不久,就有人来接程万里去他的住处。
回到熟悉的住处,程万里感慨万千!
沐浴更衣了之后,又吃了一顿丰盛的佳肴,然后去看了看他的夫人,再然后程万里就很识趣的找萧让报道去了。
程万里的确很识趣。
程万里完全不顾他自己有伤在身,凡事皆亲力亲为,让熟悉程太守以前懒散作风的人,碎了一地眼球。
而且,程万里也的确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对东平府了若指掌。
很多本已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躲过了一劫的罪大恶极的大户,全都被程万里揪了出来,仅一个原本伪装的非常好的畜牧大户就为水泊梁山“贡献”了两千六百多头耕牛、上万头大小牲畜。
在程万里的全力挖掘下,水泊梁山在东平府的收获至少增加了五成。
鉴于程万里表现的如此之好,李衍在一个兴致不错的夜晚正式纳了程婉儿,次日带程婉儿与程万里一家吃了顿便饭,以示对程万里这段时间尽心尽力为水泊梁山工作的鼓励。
……
……
PS:王书记定力好,到太监之时都没有推倒程婉儿,李衍没有王书记那惊人的定力,就不客气的捷足先登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扩军
济州、东平、东昌这三府之地虽好,但它们却不是现在的李衍能占领的,因为现在的李衍根本就守不住,要知道,虽然赵佶各种神作,但他前几任打下的庞大家底还在,北宋至少还有十几二十几万禁军,最重要的是北宋还有能征善战的西军,如果李衍割据,让北宋下定决心剿灭李衍,李衍十有八九会跟几年后聚众十余万人割据六州五十二个县的方腊一样,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被剿灭。
说得直白一点,现在的北宋还没到亡国之时,此时占领州府割据,除了吸引火力,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这种傻事,谁愿意干谁干,反正李衍不干。
不仅如此,李衍甚至准备将重心往济州岛移,一旦北宋来剿李衍的声势大到李衍觉得难以抵挡,李衍就会带领一众梁山好汉暂时退守济州岛。
总而言之,抢李衍指定不手软,要不然没法发展,不过现阶段李衍还不准备跟北宋掰手腕,因为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基于这个基本思路,在将三府之地的缴获全部运回水泊梁山之后,李衍立即分粮。
借着分粮的热劲,李衍开始征兵、征开荒的农户。
令李衍没想到的是,前者倒是挺顺利的,没费多大劲就在三地征了一万(济州府三千、东平府五千、东昌府两千)各方面条件都极佳的好兵苗子,但征农户却没有这么顺利,三府加到一起,也只不过征了一万两千多户。
后来,经闻焕章提醒,李衍才明白差在哪了,这三府所居之人,大多都是城市化人口,在他们之中征农户自然不顺利。
要不是,李衍分粮在先,开出了免租等超优惠的条件在后,加上李衍和水泊梁山往日的口碑和信用足够好,让很多实在是过不下去的穷苦人家动了心,李衍连一万两千户都招不上来。
宋朝的每户平均下来大概是五口,那么一万两千户大概就是六万人。
这些人对于能养活六十万人口济州岛而言虽然还不足,但现阶段也勉强够汉人在济州岛立足了。
将这些人送回水泊梁山之后,水军立即将他们分批运去济州岛。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不多述了。
与此同时,李衍下令:扩军备战。
由于这次的条件优越,李衍直接扩了十营马军、十二营步军、十营水军、十营预备役、两营炮军、一营亲卫军,总共两万两千五百人马。
十营马军的指挥分别是:林冲、卞祥、山士奇、石宝、徐宁、杨志、丘岳、周昂、胡春、张清。
林冲和卞祥原来就是马军指挥,这次再担任马军指挥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唯一可说的是,在指挥的基础上,李衍又将他们提为统领,林冲为马军一军的统领,卞祥为马军二军的统领。
山士奇在东平府对郭永一战中被李衍撸了,后来李衍气消了,也就给他恢复了,谁让山士奇是李衍起家时的老兄弟,不过统领他就别想了,不仅统领没他的份,就连副统领都没他的份,副统领李衍分别让在东昌府一战中表现的很好的杨志和一直为水泊梁山镇守济州岛的石宝担任。
至于为什么将丘岳、周昂、胡春也提为指挥,实是因为他们三人太好用了!
诈开济州府的大门就不说了。
东平府除了马军三营以外其它营也没什么大战,也不说了。
只说东昌府那一战。
那一战,一度李衍都已经做好了撤出东昌府的准备,后来林冲带着卞祥、徐宁、杨志、丘岳、周昂、胡春、山士奇以及一众马军顶着箭雨往里杀,才击败了东昌守军。
而就是在那一战中,丘岳、周昂、胡春始终冲在最前面,他们甚至越过了林冲,最后东昌太守就是被胡春砍死的,战后周昂身上中了三箭,丘岳和胡春各中了一箭。
除了作战勇猛身先士卒,丘岳、周昂、胡春还极为听话,可以说,李衍让他们上东,他们绝不去西,李衍让他们打狗,他们绝不骂鸡,跟董平那个桀骜不驯的家伙简直天壤之别。
这种情况下,李衍要是不提拔他们三个,怕是再也不会有降将真心为李衍卖命了。
所以,李衍冒险将他们三个全都提为领兵大将。
至于张清,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为李衍诈开了东昌府的大门,跟丘岳、周昂、胡春一样纳上了投名状,已经没有后路可走了,只能跟李衍一条道跑到黑。
加上出了董平叛逃一事,李衍必须给降将信心,所以,李衍将张清也提为指挥——这也是李衍将丘岳等降将全都提拔起来的原因之一。
具体安排如下:
马军一军:统领林冲,副头领杨志,辖徐宁营、丘岳营、张清营。
马军二军:统领卞祥,副头领石宝,辖周昂营、胡春营、山士奇营。
步军十二营的指挥分别是:广慧、邓飞、鲁智深、竺敬、欧鹏、杨林、縻胜、马麟、程子明、彭玘、韩滔(在彭玘和其家人的劝说下已经投降,并已缴纳了投名状)。
这其中,广慧一人领两营,主要负责守备,轻易不出战。
步军一军:统领邓飞,副统领竺敬,辖縻貹营、马麟营、彭玘营。
步军二军:统领鲁智深,副统领欧鹏,辖杨林营、程子明营、韩滔营。
水军简单,阮小二、阮小五、张顺、童威、童猛(最后挺过来了)各携带两营水军、四艘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三十艘载重一万石的大船、小船若干,阮小二为都统制,张顺和李俊(兼)为副都统制——因为水军的特殊性,暂不设军一级,直接设厢。
十营预备役不消说,还是由杜迁和宋万统带。
两营炮军均由凌振统带。
亲卫军,指挥陈丽卿,副指挥阮小七、马灵、王定六。
马步水炮亲军均以原梁山军老卒为骨架建设,所有军队轮番接受预备役基础训练、接受教导处忆苦思甜教育。
自己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见大宋朝廷还没有动静,李衍将张三、李四、孙高派去东京汴梁打探到底什么时候再来围剿自己?
结果,张三、李四、孙高给李衍传回来了一个让李衍哭笑不得又庆幸不已的消息……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无为而治
……
赵佶刚继位时,身边的女人虽然不少,但孩子生的却不多。
由于赵佶就是因为哥哥宋哲宗没儿子,才意外捡了漏坐上了皇位,所以,赵佶可不想像他哥哥那样没儿子继承香火。
于是,赵佶便开始向神奇的道教求助。
恰在那时有一个叫刘混康的道士对赵佶说,他通过观察和掐算,认为皇帝少子与东京汴梁的地形地貌和风水有关系,特别是汴梁城东北角的低洼地势严重影响了皇帝的子嗣,如果能把这里的地势垫高,那皇家的子嗣就一定没问题。
赵佶听了刘老道的话后,赶忙安排人在汴梁城东北角堆积起一座巨大的假山,为了使这座假山更符合赵佶艺术家的眼光,赵佶还叫人到全国各地搜罗奇花异草、奇珍异石以及珍奇异兽填充,这就是著名的万岁山,又因其处在八卦的艮位,又称艮岳。
神奇的是,从那之后,赵佶宠幸的妃子竟不断传来怀孕或生产的喜报,后宫的妃嫔们像鸡棚里的母鸡下蛋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十几年之间竟为赵佶生了几十个子女,让赵佶差点成为历史上拥有多子女的皇帝。
这使得赵佶对那位刘老道钦佩不已,对道教的神奇更是信奉不已。
曾经还有一个道士在赵佶继位之前就留下谶语:“吉人当继大统。”
这其实是一句随便圆的话,因为无论谁继承了帝位,都可以称之为“吉人”,反正都不得罪,就跟说“吉人自有天相”差不多。
但赵佶非要固执地对号入座,说什么“‘吉’字和‘人’结合,正是‘佶’”云云。
总之,赵佶迷信道教是有原因的。
之所以这两年达到了一个巅峰,那是因为这两年赵佶突然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并且感觉身体也不如以前了。
其实这也正常,再怎么说,赵佶都已经四十好几的人了,而且这些年一直日日当新郎、夜夜换新娘,怎么可能跟以前相比?
不过赵佶并不这么认为。
他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年他太过专注于朝政修道之心淡泊而造成的。
恰在此时,濮州临濮有一个叫王老志的老道,自称得汉钟离先生授予仙丹,得化为仙,抛妻弃子,结草庐田间,名气很大。
太仆卿王亶为了邀宠,三顾草庐,把他带入京师,先豢养在蔡京家,后选了一个合适的时间,进献给了赵佶。
王老志见了赵佶,先不说话,而是呈上了一沓墨宝。
赵佶疑惑着接过来一看,随即眼珠子差点掉了下来,里面竟全是诗,最上面那首乃是他写给乔、刘二贵妃的床头语、枕畔诗,再看其它的,竟然全都是他写的银诗狼词。
这老道连这些都知道,定是神仙无疑!
赵佶立即宣布,赐王真人“妙观明真洞微先生”之称。
可惜这位“妙观明真洞微先生”竟是短寿之人,虽有仙丹护体,第二年也得了重病,死了。
不过赵佶没功夫遗憾,因为又有一名法力更高的得道高人降临了。
这位高人姓王名仔昔,洪州人,初隐于嵩山,据他自己说,他遇上了东晋年间的许逊许真君,得其真传,并授有《大洞》、《隐书》等道家七元秘籍,能知人前五百年和后五百年的生死事。
赵佶大喜,赐号“冲隐处士”,又进封“通妙先生”,将之安置在上清宝箓宫居住。
赵佶推崇道教的最高潮,是林灵素的出现。
林灵素大言曰:天有九霄,神霄最高。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君者,即是赵佶。又言,蔡京原来是天上的左元仙伯,王黼是文华吏,蔡攸是园苑宝华使,童贯等一干人也都名列仙班,而他自己,则是原先神霄中名叫褚慧的仙卿。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原来大家以前就这么熟,同是仙班中人,不是,同是仙班中仙,难怪今生这么投缘!
欣喜之余,赵佶将林灵素封为“通真达灵先生”,赏赍无算,并赐予金牌,可以随意出入宫中,并筑通真宫供他修行居住。
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上帝的长子,赵佶命林灵素在上清宝箓宫宣讲青华帝君月夜降宣和殿的秘密。
那一场会议,有两千名道士参加,当真是道业的巅峰时刻。
为了扩大影响,赵佶又建了一座仁济亭,广施符水,并开神霄宝箓坛,下令天下吏民都必须接受神霄秘箓。
不久,赵佶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神霄玉清万寿宫,没有道观,就将佛寺改建,一律在殿上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等神霄系神像。
林灵素负责主修道书,改正诸经醮仪,校对丹经灵篇,删修注解,每逢初七,就召开会议,重复讲解三洞道经与玉清神霄王降生的故事,每设大斋,动用费高达数万缗钱,称“千道会”。
林灵素还弄出了几起诸如“青华王昼临坛”、“火龙神剑夜降内宫”等神迹,令京师士民皆信道教。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他是上帝长子,赵佶降诏说:“我是上帝长子,是太霄帝君,眼看中华被佛教异化,才请求降生人世,令天下回归正道,你们赶快奉上表章,册封我为教主道君皇帝,执掌教门。”
道箓院怎能不听,立即册封赵佶为“教主道君皇帝”。
同时,赵佶又让道箓院把后宫的郭皇后册封为金庭教主、孟皇后册封华阳教主。
反过来,赵佶则册封林灵素为温州应道军节度,此后,又加号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等。
见赵佶如此虔诚,对恢复道门荣光如此热心,林灵素就对赵佶说,“佛教专门残害道教,现在虽说不能将之全部铲除,但可以将他们合并入道教,佛刹改为宫观,释迦牟尼像改塑原始天尊,菩萨改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一律蓄发顶冠执竹简,改行做道士。”
赵佶觉得有理,便下诏:改佛教为道教,改换服饰,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
总而言之,赵佶完全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立志光耀他教主道君皇帝所执掌的教门,根本无暇管几个毛贼打下三两座州府这些许小事。
安了。
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等神霄系的大神会保佑大宋的江山永固的,会保佑老赵家传承万代的,些许的不安因素,只是诸神对他赵佶虔诚与否的考验,只要他赵佶够虔诚,诸神定会为他赵佶荡平所有不安因素。
所以,只需无为而治即可。
……
第一百五十八章 能伸能屈
……
皇帝忙着修练长生不老之术、忙着当教主道君皇帝恢复所执掌的教门的荣光,大臣们忙着讨好皇帝,没人管水泊梁山打破三府之地抢掠一番一事,甚至都没人管呼延灼战败失踪一事,这可能吗?赵佶真这么昏庸?大宋朝廷的一众官员真这么不作为?
当然不是。
赵佶就是再昏庸,大宋朝廷的官员就是再不作为,也不可能对此事无动于衷。
之所以出现这个让李衍他们哭笑不得又庆幸不已的局面,除了因为赵佶沉迷于修练长生不老之术和恢复道门荣光无心朝政、大臣们竞相讨好赵佶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高俅联合梁师成将此事暂时压了下来。
当然,这事是压不久的,水泊梁山从三地撤走了以后,三地全都群龙无首,只是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从公审台上走下来的官吏勉强维持,怎么可能完全压得住?
高俅和梁师成也知道这点。
高俅和梁师成其实并不是想将此事完全压下,他们只不过是想拖延一段时间,让高俅有充足的时间将这件事处理好,并找个合适的机会跟赵佶说这件事。
……
金沙滩上。
李衍站在滩头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而水泊梁山在家的所有头领则分成两排站在李衍左右。
任谁见到李衍所摆出来的阵势,都知道李衍这次所接之人必不寻常。
李衍扭头问身侧的一个后生:“大郎,你对那王庆可了解?”
此大郎并非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而是史家村的九纹龙史进史大郎。
李衍打破东平府时,史进也在东平府,他那时正与一个叫李瑞兰的娼妓打得火热。
对于李衍之名,史进如雷贯耳,便寻了个机会来拜见李衍。
见面之后,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李衍随后又提起了鲁智深,史进听后与李衍更是亲近。
想想少华山既没有发展也没有意思,史进便主动提出入伙。
对此,李衍自然是欢迎之至!
史进是个痛快的性子,说干就干,当日就返回了少华山,一个月后就同朱武、陈达、杨春带着少华山的一众喽啰和全部家当来投李衍。
史进他们来投时,李衍已经扩完军了,不过李衍还是让史进组建了一营马军、让陈达和杨春各组建了一营步军,朱武更了不得,李衍直接拜他当了军师,让朱武成了水泊梁山第二个获得军师之名的好汉。
李衍对少华山一众人等这么好,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包括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同时也让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受宠若惊!
后来,史进和朱武更是私下里来找李衍收回成命,朱武说:“我等知道哥哥重义气抬举我等,但我等终究寸功未立就得此高位,怕有人闲话……”
李衍当即笑道:“谁敢闲话?”
不错!
谁敢闲话!
李衍带着几千没经历过战争的弱旅和一群民夫打败了呼延灼的一万多精兵强将,又亲自带着梁山军连着打下三座州府,让水泊梁山一下子膨胀成江湖上一等一的势力,已建立了不可撼动的领袖地位!
在水泊梁山,李衍绝对可以想怎么怎么,绝不会有人敢非议!
当然,李衍也不会肆意妄为,绝了自己的根基。
李衍又道:“我很少有看错人的时候,相信你们不会让我打眼,立功的机会我会给你们创造,在那之前,你们好好准备,不用想其它的。”
李衍都这么说了,史进和朱武除了努力练兵尽力工作,还能做什么?
听李衍问起王庆,史进道:“那厮是借段家的势才发的家,比不得哥哥白手起家英雄。”
一听史进之言,李衍就知道,史进这是瞧不起有吃软饭嫌疑的王庆,这也就难怪少华山离房山近史进却不投房山反而来梁山泊入伙。
史进明显是对王庆有偏见,给出的评价指定不准,因此,李衍看向朱武问道:“军师怎么看那王庆?”
朱武道:“那王庆虽然只是副排军出身,但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他曾派人来招揽过我等,我因此特意留意了一下他的发家经历,发现他能伸能屈,擅于把握机会,且特别擅长整合各方势力,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林冲道:“这王庆我认得,他当副排军时,我还在当教头,与他有些交集,他从小浮浪,专好斗沧呗恚牡氖乔薜氖擎蕉鹊氖蔷贫患改昃徒蹴怪频募也训皿谰。伤灾杖站廴炙牡埽缶拼笕饧弁羰怯行┎蝗缫馐苯冢С鋈繁愦颍鲜端娜耍志迮滤窒不端罄此创钌狭艘桓鲂∧镒樱切∧镒幽耸峭嶂芡壑⒀铌馑铩⒉叹┧锒备尽⒉特备荆∶凶鼋啃悖窍铝颂咸齑蠡觯淮膛渖轮荨!
周昂随后道:“我也知道此人,他就是一个浪荡子,不像军师所说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
朱武笑道:“那娇秀相貌如何?”
周昂道:“我曾远远的见过她一眼,是个极标致的女娘。”
远处的孙高道:“俺也见过,点樱桃小口,横秋水双眸,端端是美死个人!”
朱武又笑道:“你们可知王庆现在所娶的夫人段三娘相貌如何?”
众人齐摇头。
朱武道:“那段三娘眼大露凶光,眉粗麤横杀气,腰肢坌蠢,全无袅娜风情,面皮顽厚,惟赖粉脂铺翳,人起她个绰号儿,唤她做‘大虫窝’,她十五岁时,便嫁个老公,她那老公不到一年,便被她生生折磨死了。”
听了朱武形容的段三娘,包括李衍在内,众人无不感到脊背一凉,进而想道:“王庆连这样的女人都娶,确实当得起能伸能屈!”
朱武继续道:“后来官府要捉拿王庆,王庆等人逃上了房山,王庆和段三娘联手火拼了房山原来的寨主廖立,借着段家的人众和势力,王庆很快就在房山站住了脚,然后以房山为基夺下了附近的县城,更顺势领众多喽罗打下了房州占为巢穴,现聚众数万,割据一方。”
听朱武这么一说,众人全都不语。
这么看来,这王庆也确是当得起英雄。
就在这时,个高眼尖的杜迁道:“哥哥,那王庆来了。”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次我直接宰了你
凤眼浓眉如画,微须白面红颜。顶平额阔满天仓,七尺身材壮健。善会偷香窃玉,惯的卖俏行奸。凝眸呆想立人前,俊俏风流无限。
任谁见了王庆,都会屈指称赞:“真是一个风流美男子!”,就连李衍都忍不住道:“难怪他能给蔡京的孙子戴绿帽子!”
在王庆身后跟着八个人,一个道士、一个文士,另外六人皆是武将,观其气势,各个如虹!
一下船,王庆就径直向李衍走来。
与此同时,李衍也迎了上去。
没等李衍开口,王庆就道:“李老弟的梁山泊真是一个好地方,不如我拿房山与李老弟你换梁山泊,如何?”
李衍笑道:“那么麻烦作甚,王兄若是喜欢我这梁山泊,便带王兄的兄弟们来入伙,你我两家联合必能成就一番大事。”
王庆身边的老道笑道:“若是合为一家,谁为主?”
闻焕章微笑道:“自然是能者居之。”
王庆“哈哈”一笑,道:“那小可就当仁不让了。”
李衍笑容不变道:“王兄还真自信。”
刚想接李衍这话的王庆,眼角的余光突然看见了一旁的陈丽卿,顿时惊为天人,随即就要上前与陈丽卿说话。
这种事,李衍怎么可能忍。
李衍直接伸出手拦下王庆。
王庆也不知真是因为陈丽卿的美貌而失了方寸,还是故意的,竟然抬手来拨李衍的手臂想将李衍拨开。
李衍手腕一转就叼住了王庆的手臂。
别以为王庆长相斯文就没有武力。
这王庆天赋异禀,自幼就身雄力大,他之所以能被段三娘看上,就是因为他轻而易举打败了武艺高强的段三娘。
不过!
王庆力大武艺高强也要分跟谁比,在不拿兵器的情况下,李衍可以说是无人能及,说起力气,李衍更是天下无敌。
所以,王庆一较劲,愕然发现,他的手竟然纹丝不能动!
瞬间!
王庆就将目光从陈丽卿的脸上收回,然后看向李衍!
就见李衍正沉着脸看他。
下一瞬间,王庆被李衍抓着的手臂突然一疼!
很快这疼痛就演变成随时随刻都有可能断掉!
王庆身上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打透,他的脸上更是汗如雨下!
王庆身后一个头发上有一撮白毛的壮汉见此,猛得向李衍冲来,想要救下王庆!
丘岳见状立即迎上这白毛壮汉!
电光火石之间,两人就斗到了一起!
这时,王庆的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