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逐鹿传-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李衍的皇位!
换而言之,李衍真的认准了李存,真的想将自己的皇位传给李存,李存身上的问题,不论是身体不好,还是没有儿子,不,是一切的一切,全都不再是问题,反之,李衍如果不愿意将自己的皇位传给李存,那李存不论做甚么,都没有机会当大中的皇帝!
所以,李存现在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一切都听从李衍的安排,而不是轻举妄动。
很显然,李存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因此才没听虞允文说下去,而陈俊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才来阻止虞允文继续做傻事。
这时,虞允文才大彻大悟,“太子是非常优秀,非常适合继承大中这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可太子到底能不能继承陛下的皇位,还不一定,还得看陛下最终的态度,我站队早了!”
陈俊卿的声音再次响起:“你我该做的应该是怎么帮殿下建立德行,辅助殿下处理政事经营好大中,而不是乱帮殿下出主意……看在你是大中良才的份上,我最后提醒你一句,陛下是白手打下这万里江山的千古第一帝,眼里从不容沙子,所以你好自为之吧。”
……
第八百六十五章 寝食难安
……
看完虞允文上的请罪奏折,李衍不动声色的将其放到一旁,然后看向已经到了行宫的李修和李慈以及自己刚刚成年的二十个儿子,说道:“游牧民族骑马打猎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天生就是战士,民就是兵,兵就是民,而游牧生活的方式是不能保证游牧民族拥有充足的粮食积累的,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游牧民族所牧牛羊就会大批大批的死亡,从而造成游牧民族的生活无法维持,这样游牧民族势必就要入侵南方农耕民族进行劫掠,所以,只要不彻底灭掉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就一定会入侵咱们大中。”
顿了顿,李衍看向自己的一众儿子,又问道:“那怎么对付游牧民族,才能永绝后患?”
李衍没用自己的一众儿子回答,就自答道:“长城可以保护咱们农耕民族不被游牧民族侵扰,不过,也正是因为有长城存在,咱们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才永远成为对立面,这长城就像那楚河汉界,以往的朝代,大多都只会守在长城后面,将草原画为方外之地,绝不跨过一步,这看似是一种自我保护,其实不然,在朕看来,这是自我限制和自我竖敌,所以我大中绝不干这样的傻事,只有让游牧民众彻底成为咱们大中的一部分,草原成为咱们大中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一部分,游牧民族才不会再攻击咱们大中,至于怎么让游牧民族成为咱们大中的一部分,咱们首先要彻底征服他们,然后要用文化同化他们……”
……
不久之后,李衍将虞允文调来,让他去转运司校命,算是给虞允文,也算是给李存一个警告,然后就继续自己征服草原部落的脚步。
铁通八年秋。
经过大半年的征讨,汪古部,塔塔儿部,王纪刺部,古烈部,密儿纪部,八刺忽部,萌古斯部,茶赤刺部先后被中军击溃,有的甚至直接被中军灭掉。
如今,蒙古诸部的残余人马,绝大部分都聚集在斡难河和不儿罕山地区,以蒙兀国的孛儿只斤·合不勒,也就是合不勒汗为领袖。
还有一小部分蒙古人逃到了大金,彻底融入到了金人当中,现在他们聚集在上京一带,严防死守。
北方的天气,入秋以后,说冷就会冷起来,而且温度低得吓人,很多地区甚至是洒水成冰。
而中军的很多将士都是南方过来的,他们根本就受不了那样的天气。
所以,如果不能尽快灭掉蒙兀国和大金国,大中就只能暂且收兵,等来年春暖花开之后再卷土重来。
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无疑是会给蒙古人和金人喘息的机间,进而就有可能会生出无数变数。
李衍将许贯忠和刘锜找来商量对策。
刘锜大胆提出:“不如冒险强攻一次,如果能打下蒙兀国和大金国,就继续打,如果打不下来蒙兀国和大金国,就暂且退兵。”
刘锜的想法是,如果能打下蒙兀国和大金国,中军就可以占据蒙兀国和大金国的地方休整,这样既可以占据要地不给蒙古人和金人逃窜的空间,也可以给蒙古人和金人施加压力,进而招降他们。
对于刘锜有些激进的想法,许贯忠有些不同意,许贯忠道:“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许贯忠的意思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使敌人举国投降是上策,击破敌国是次一等的选择。
许贯忠又道:“如今,咱们中军已将金人和蒙古人逼入绝境,该停下来想办法让其举国投降,不该再继续打下去了,那样的话,金人和蒙古人必将困兽犹斗,对咱们大中造成没必要的伤亡。”
刘锜反对现在就议和,道:“可问题是,现在,不论是金人,还是蒙古人,都不可能真心投降,他们最多不过是想用缓兵之计将咱们骗走,然后继续占据着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继续与咱们大中为敌,所以,咱们必须打下上京和斡难河,让金人和蒙古人怕了,他们才会举国投降。”
许贯忠反问刘锜道:“那如果咱们大中打输了呐,到那时,金人和蒙古人势必会卷土重来,进而出现拉锯战,甚至,咱们还会促成他们真正统一起来,进而成为咱们的大敌,所以,莫不如咱们现在见好就收,然后辅以政治手段一点一点灭掉大金和蒙古诸部。”
说到这里,许贯忠冲李衍一拜,道:“官家,大金所实行的减丁政策,是不可取的,那不能真正消灭胡虏,所以,一味的打是不行的,现在,咱们已经将大金和蒙古诸部都打疼了,臣觉得接下来不该再冒险继续打下去了,该停下来跟金人和蒙古人好好谈一谈了。”
所谓的减丁政策,是金朝政府制定的对付蒙古人的政策之一,也就是定时的遣兵剿杀蒙古诸部的人,所有的蒙古诸部的成年男子都在被杀范围之内,到了到穷荒的年景杀得更甚,这种政策就谓之为“减丁”。
说穿了,就是大金怕蒙古人做大危害到它的统治,就定期派兵去杀蒙古人,然后抢蒙古人的女人和孩子壮大自己。
蒙古人也因此对金人恨之入骨,如果不是大中逼得太紧,他们说甚么都不可能跟金人合并在一起。
(历史上,金国灭亡,蒙古人对金人进行了大屠杀,铁木真更是下令“唯完颜氏不可赦”。
这里面其实也有宋人的功劳——金国在与蒙古议和之后迁都汴京,曾经仰仗皇威作威作福的女真贵族失去了靠山,曾经被压榨的百姓乘机复仇,他们见了猛安谋克期必杀之而后已,以至于,寻踪捕影,不三二日屠戮尽净,甚至掘坟墓,弃骸骨,整个河北、河南、山东地区的女真人被屠杀殆尽,故而,金国的灭亡几乎等于灭族。)
所以说,一味的杀戮是不可取的,也会遭到疯狂的报复。
刘锜也冲李衍一拜,道:“官家,臣同意元帅的意思,但臣坚持先打下上京和斡难河,否则以金人和蒙古人的贪婪和狡诈,他们是绝不会乖乖附庸咱们大中的,也绝不会配合咱们大中分化治理他们。”
皮球又踢到了李衍的脚下。
对于金人和蒙古人都是甚么揍性、甚么样的生存能力,李衍太清楚不过了,不将他们彻底打残、打废,是绝对无法征服他们的。
因此,这次其实是许贯忠错了。
不过——
许贯忠担心的也不无道理,毕竟冬天快来了,如果不能一举而攻下上京和斡难河,那将就变成金人和蒙古人主场了,很可能会让金人和蒙古人找到绝地反击的机会。
可即便是这样,李衍还是果断站在刘锜这一边,说道:“不灭了女真人和蒙古人,朕寝食难安,所以继续打!”
……
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秋八月
……
金秋八月。
东北的天气已经凉了下来。
中军将士身上装备的棉甲已经不能让他们感到热了,这正是最适合中军将士打仗的时期。
不过——
北方这时候的天气,说变就变,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冷下来也不一定。
所以,李衍一决定继续打下去,许贯忠和刘锜一点都不敢耽误,在第一时间就命令岳飞、吴玠、韩世忠、杨沂中等人:继续打!
上京这边。
吴玠为都元帅,韩世忠为副都元帅,他二人在接到许贯忠和刘锜下达的继续进攻的命令之后,立即命令已经兵分三路(一路以吴璘为都指挥,一路以郭浩为都指挥,一路以李彦仙为都指挥)的东路军继续攻打上京。
(此上京,并非辽上京(后世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郊),也就是并非大金的南京临横府,而是金上京(后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辽上京已经于两个月前就被李彦仙攻打下来了,现在已经是大中的北京了,只等其修好,李衍就会移驾那里。)
吴璘、郭浩、李彦仙都知道时间紧任务重。
所以,他们一点也不敢保留,仅仅三日,吴璘那一路的先头部队就打到了上京城下。
完颜兀术趁中军立足为稳,派出精锐骑兵出战——他想先挫一挫中军的锐气,为之后的守城战鼓鼓劲。
可吴璘的先锋张显,虽然只有不到万人,但仍是摆开阵势与金军精锐野战。
结果,堂堂金军精锐,竟被张显的火枪兵打得大溃而逃。
面对这种情况,完颜兀术一哀,他知道他们大金的勇士和中军有差距,但要不是亲眼所见,他绝不会相信两者之间的差距会有这么大。
同时,完颜兀术也知道,靠他们草原勇士以前无往不利的骑射,已经不可能打败中军了,要想防住中军,要想渡过这一难关,唯有据城坚守一途。
说来也真是一个笑话,曾经最喜欢野战的金人竟然不敢野战了,反倒是学起汉人据坚城而因守,而从前向来是据城而守的汉人,现在却巴不得跟金人野战,最后是一战决出胜负,双方完全掉过来了。
不到五日,郭浩和李彦仙部也先后到了上京城下。
时间紧任务重!
吴璘、郭浩、李彦仙一商量,也不等吴玠和韩世忠了,当晚便由吴璘部发起猛烈的进攻。
金上京是金王朝的都城,因此金人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离开金上京再往北,就到了真正苦寒之地,那里的生存环境太差了,关键是,他们就是逃去那里,中军也一定会紧咬着他们不放的,所以,大金的底线是原辽王朝统治的东北区域与漠南地区,这是金王朝的龙兴之地,包括女真各部落的住地,还有契丹、奚、渤海以及五国部、吉里迷、兀的改等各族,对了,还得再加上一些被中军撵到这里的蒙古人,这里,他们死也不能让!
关键是,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就将天寒地冻,对于生长在苦寒之地的金人而言,一旦那样的气候到来,无异于给他们平添百万大军。
所以,金人拼了命的抵抗。
一方下了死令,必须要攻下!
另一方则是誓死捍卫自己的都城、自己的家园!
因此,这一战打得是相当的惨烈,而且节奏非常快,双方完全是拿人命往里堆!
等吴玠和韩世忠到了上京城下,上京周围已经是堆尸如山了,而这还只是中军的伤亡,因为中军的武器犀利,守城的金人其实死伤得更多,甚至是中军的数倍。
……
西路军。
岳飞和杨沂中也兵分三路,分别以张宪、王彦、王德为都指挥。
得了许贯忠和刘锜的命令之后,西路军的三路大军立即像三支利剑一样直奔斡难河杀去!
斡难河发源于蒙古小肯特山东麓,与音果达河汇合成石勒喀河,为黑龙江上游之一,这里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铁木真便即位于此。
跟金人一样,蒙古人也没有了退路——再往北,就是环境极其恶劣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是不少强悍民族的摇篮,匈奴、鲜卑、突厥、鞑靼、蒙古及女真等等各种民族其实都是从西伯利亚崛起的。
可这些民族在离开西伯利亚之后全都不愿意再回到西伯利亚。
这是为甚么呢?
这时的西伯利亚就是一片泥泞的沼泽之地,蒙古人给这里起名为“西波尔”(泥土、泥泞的地方)。
(这时的西伯利亚其实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宁静之地”。)
更让蒙古人不愿意回到西伯利亚的是,这时的西伯利亚极其寒冷,冬季的时候有些地区甚至会冷到零下六七十度,真真是冻死个人。
另外,跟金人一样,蒙古人也知道,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挺到冬季,到那时,就是他们蒙古人反击的时候了。
不过——
与金人还有一座城可以守不同,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城,有的只是一顶顶帐篷。
那怎么办?
合不勒和一众大汗一商量,最后还是决定,以蒙古人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机动性好,采取游扰战术(也就是游击战)来拖住中军前进的脚步,跟中军耗时间,想要一直将此战拖到冬季,然后再进行反击。
可这只是何不勒一厢情愿。
岳飞用了四年时间,先从大中打到了漠北,然后又从漠北打到了天山以西,一路之上竟跟草原部族打交道了,太知道怎么对付草原部族了。
因此,面对何不勒的游扰战术,岳飞根本不为所动,同时暗令张宪、王彦和王德各派三万精锐骑兵在已经投降了的蒙古人的带领下直奔蒙古人的牧场杀去,然后岳飞和杨沂中亲自压阵,二三十万大军不紧不慢的向斡难河推进。
见游扰战术对中军没用,岳飞和杨沂中率领的大军越来越近,何不勒只能硬着头皮派精锐跟中军打上几场。
有人可能会问,何不勒为甚么不率领蒙古人离开斡难河地区,将中军诱入西伯利亚,那样一来,等到冬天到来,中军的这几十万人马就全都丧在这了?
拜托!
你还真以为游牧民族哪都可以游呢?
如今中军将东西南三个方向都堵死了,蒙古人要想逃,就只能往北边的西伯利亚逃。
现在西伯利亚极为苦寒,很多地区连草都没有,因此根本养活不了太多的牛羊。
因此,蒙古人要是弃了斡难河这片草原往北走,可能中军都不用出手,蒙古人也会十不剩一。
所以,斡难河的这片草原是蒙古人的底线,他们弃不起!
……
第八百六十七章 锦囊妙计
……
九月二十二,秋分。
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而在北方,这时天已经非常冷了,甚至已经开始上冻了。
吴玠、韩世忠、吴璘、郭浩、李彦仙等人坐在一起商量,怎么才能打下上京城?
这一个多月来,吴玠等人不可谓不拼命,东路军的死伤甚至已经超过了七万,这是近十年来,中军从未有过的巨大伤亡,让吴玠等人无不心疼不已!
可上面下来的是死命令,必须得完成。
关键是,三四十万大军都打不下来一座城,骄傲的吴玠等人也丢不起这个人!
所以,吴玠说道:“大家都说说看,还有甚么办法没有?这仗怎么打?”
郭浩说道:“能想到的办法,咱们几乎全都用过了,可这些金人像疯了一样,前仆后继,一步都不让,而且,根据密探传出来的消息,上京城里的粮草和兵甲非常充足,依我看……短时间内咱们怕是打不下上京了。”
郭浩身经百战,绝对是从战火里成长起来的大将,绝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人,因此,能逼得郭浩都说出“短时间内打不下上京”的话来,可见这上京城是有多难打。
吴璘咬牙道:“就是再难打,咱们也一定得将它打下来,否则,咱们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那么多兄弟也全都白死了!”
韩世忠悠悠地说道:“打是得打,可问题是怎么打?”
韩世忠这话一出口,众人全都沉默了。
由此可见,吴玠等人真是被上京城给难住了。
其实,这也正常。
如今,这上京城中挤了不下一百万人。
而且,与当初的汴梁城不同,游牧民族不论男女老幼全都能战。
换而言之,上京城中如今拥有一百万,至少也有大几十万能战之兵。
是。
弓箭的射程和破坏力都不如火枪。
可在守城的时候,这其中的差距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使用火枪的中军将士,为了攻下上京城,一定得主动缩短他们与城池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射速快的弓箭反倒是占尽了优势。
有人可能会问,中军不是有没良心炮、有飞天神雷等利器么,干嘛不拿炮轰?
轰了。
可使用黑火药的中军的各种炮,威力并不足以毁掉城墙,要想靠黑火药毁掉城墙,必须得达到一定的量才行。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得靠近城墙。
这样一来,中军将士又得来到城边才行。
然而,这是非常难办到的——中军将士只要一靠近城边,就得面临金人铺天盖地的箭雨攻击,等到中军将士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让带着炸药包的士卒冲到城墙边,立即就会有金骑从暗门中冲出来击杀这些拿着炸药包的士卒,有些金人见阻止不了中军士卒靠近城墙,或是见有攻城机械保护中军将士,他们甚至会用他们捡到的炸药包与中军将士同归于尽。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变冷,城中的汉人又给完颜兀术献计——浇水筑城。
结果,上京城中的人全部出动往城墙上浇水,生生就令上京城的城墙凭空厚了几倍。
这无疑摧毁了吴玠等人攻城的信心。
反之,上京城中的人对守住上京城,越来越有信心了!
就在吴玠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来报:“各位将军,转运司的虞允文主薄求见,他说是陛下让他来给各位将军送破城的计策的。”
吴玠等人一听,大喜,道:“快快有请!”
不多时,虞允文就从外面走进来。
此时的虞允文,只是一个后辈晚生,因此,在吴玠、韩世忠他们这些成名已久的大佬面前,他将姿态放得很低,道:“各位将军好,下官奉陛下之命,来给各位将军送破城之计来了。”
郭浩最为心急,所以他最先开口问道:“何计?”
虞允文道:“陛下说,法不传六耳,所以,各位将军还请附耳过来。”
吴玠等人不着痕迹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五人均按着自己的宝剑、宝刀过来。
见吴玠等人如此小心,虞允文既感觉好笑,又想到:“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但就他们这份谨慎,就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
好在——
虞允文真是来送李衍的锦囊妙计的。
虞允文在吴玠等人耳边如此这番的说了李衍的锦囊妙计之后,吴玠等人全都瞪大了眼睛,李彦仙更是难以置信道:“此话当真,朝廷真的研制出来了可以飞上天的神物?”
虞允文道:“各位将军最近一直在打仗,所以才不知道飞艇,事实上,飞艇已经诞生有一段时间了,燕京的很多人都亲眼见证过飞艇载人飞行,这其中也包括下官。”
郭浩惊叹道:“乖乖,官家的脑袋是怎么长得,连这种神物都能想出来!”
韩世忠即是训斥也是在提醒郭浩道:“充道,慎言,枉议官家,你就不怕谏官弹劾你?”
郭浩听言,有些尴尬道:“我不是有意的,就是太过震撼了,所以才有些嘴快。”
虞允文替郭浩化解尴尬道:“郭将军所说,其实也不算错,官家的脑袋确实非同一般,孔明灯咱们全都见过,只不过,咱们全都不敢想它能载人上天,而官家不仅敢想,还派人去尝试和研究,所以,才有这等神物诞生。”
郭浩连忙道:“对嘛,我就是这个意思。”
李彦仙也道:“官家之能,其实不用多说,若非有官家,哪有火车,哪有纺织机,哪有现在先进而又繁华的大中!”
吴玠等人全都点头。
这时,吴璘有些心痒难耐,道:“虞主薄,能不能带我们去见见飞艇?我想亲眼看看能飞上天的神物到底是甚么样的。”
听吴璘这么一说,吴玠等人也有些心痒,想看看飞艇到底是甚么样的?
虞允文见状,道:“那各位元帅请随下官来。”
吴玠等人听言,就随虞允文走出了大帐。
众人骑马往南走了一阵,就见有上百个巨大的铁箱子从远处运来。
吴玠等人纳闷不已,“这难道就是飞艇?”
……
第八百六十八章 高兴早了
……
上京,皇宫。
看着天空洋洋洒洒飘下的雪花,大金君臣无不满脸笑容——天神眷顾他的子民,降下神雪,大金一定能渡过这一难关。
众人无不心道:“这次难关如果能顺利渡过,大中应该就不会再轻易来攻打大金了,因为事实证明,我大金并不怕大中攻击,然后双方就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如何和平共处,再然后大金就可以想办法发展,等到大中出现不稳的情况,再反击,报此大仇……”
想想就让完颜亶君臣高兴不已!
完颜宗干道:“汉人有一句话,编筐窝篓,全在收口,在这最后时期,咱们一定不可大意。”
完颜兀术道:“我知道,我已经命人再仔细浇铸一遍城墙,并且开始拆房积攒石木,保证不会有任何懈怠。”
完颜宗干点点头,然后总结道:“这次咱们能击退中军,主要是靠天时,而不是靠咱们的实力,中军火枪的厉害,咱们全都见识到了,为了今后不被中军再这么欺负,咱们也必须要研发火枪。”
完颜兀术附和道:“不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完颜亶、完颜宗干、完颜兀术等人又说了一阵,到天快黑的时候,完颜亶才回到后宫。
刚一到后宫,就有内侍上前询问:“今夜陛下准去哪位娘娘那里?还是继续夜宿景阳宫?”
前段时间,在中军攻得最急的时候,完颜亶将皇后裴满氏和自己的一众妃嫔及六个女儿聚集到一起,然后持刀以待,大有,一旦上京城被攻破,他就立即杀了裴满氏等女,绝不跟耶律延禧、赵佶、赵桓他们那些失败的皇帝一样,不仅失了江山,还被李衍戴上了无数顶绿帽子。
可结果,那段时间只是演习,完颜兀术一次又一次的守住了上京城。
如此一来,就尴尬了!
裴满氏也不是省油的灯,自那以后,裴满氏就跟完颜亶翻脸了,完颜亶的其她妃嫔也对完颜亶满肚子怨言。
加上,最近这段时间,中军一直在猛烈的攻城,经常有紧急的情况出现。
所以,完颜亶最近这段时间索性就在离皇宫最近的景阳宫休息——真有点甚么事,他也能及时反应过来。
其实——
完颜亶和裴满氏之间的矛盾,不只是完颜亶想要杀裴满氏,这只不过就是一根导火索。
完颜亶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都是一个傀儡皇帝——先是当完颜宗磐、完颜昌等人的傀儡,现在又当完颜宗干、完颜宗弼的傀儡。
这种情况下,让完颜亶的性格很是阴郁,甚至是有些病态,进而动不动就发脾气。
而裴满氏又是一个极为强势且野心勃勃的女人,关键是裴满氏的背景太深厚了,因此,裴满氏并不太将窝窝囊囊的完颜亶放在眼里。
这样就导致完颜亶和裴满氏之间矛盾重重。
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般迟又遇打头风,不久前,裴满氏给完颜亶生的儿子英悼太子完颜济安突然就夭折了,这让两人之间的纽带彻底断了。
完颜亶在心痛之余,便想再立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完颜道济为太子。
完颜亶这么着急立太子,可不仅仅是因为完颜道济是完颜亶现在唯一的儿子完颜亶不立完颜道济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关系到完颜亶的政治主张。
众所周知,本来女真人起兵靠的是,完颜家族先统一女真各部,再灭辽平宋。
但是,完颜家族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有几股大势力。
在完颜阿骨打以前,女真部落首长的传承都是兄终弟及,这就造成每一个当过酋长的人,子孙们都有很强大的政治势力。
另外,完颜氏除完颜阿骨打一系外,还有完颜阿骨打的堂兄弟们、堂叔们等很多强势家族。
在金初,完颜阿骨打更多的像是这几大强势家族的掌门人,或者说是召集人,并不像中原的皇帝那样拥有绝对的权威、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事的时候,完颜阿骨打要召集各大家族、各大政治势力的领袖,大家商量着来。
当然,完颜阿骨打的意见最重要。
但是,完颜阿骨打也不能什么事不经商量就自己拍板决定。
当时的女真人实际上处于从原始的军事民主制向国家、皇权专制过渡的过程中。
完颜阿骨打在位的时候,平衡术玩得好,他极富个人魅力和领导水平,又是一个军事天才,所以大家都对完颜阿骨打心服口服,完颜阿骨打说什么,大家就听什么,完颜阿骨打指到哪里,大家就打到哪里,这几大政治势力是很服从阿骨打的。
等到完颜阿骨打一死,完颜吴乞买继位,事情就变了——完颜阿骨打领兵作战的时候,完颜吴乞买作为皇位继承人长期留守上京,没有离开过东北老家一步,他在战场上尺寸之功都未立,后来,更是因为完颜吴乞买的决策失误,造成大中屠杀了大量的女真人,大金还和强大无比的大中成为死敌,这样一来,其他各派都觉得完颜吴乞买凭什么对我们指手画脚?慢慢的,有事必须大家商量着来的传统就得到了强化。在完颜阿骨打系统以外的家族看来,完颜吴乞买只是完颜阿骨打系的领导人而已,他们并不服从完颜吴乞买的领导。
这也是完颜吴乞买挨完颜宗翰板子的原因。
等到完颜吴乞买死后,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又多出来了太祖完颜阿骨打系和太宗完颜吴乞买系。
至于皇权,就变得更小了。
迫不得已之下,完颜亶继承皇帝宝座后,只能在金朝推行了汉化制度,集中权力到皇帝手中。
因此,完颜亶先后颁行了皇统新律,共千余条——大抵皆依仿大宋,其间亦有创立者。
其所有积极措施,加速金朝的封建化和接受汉文化方面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重中之重的一样就是立太子,否则,依照女真人原来的规矩,该有无数人窥视完颜亶的皇帝宝座了。
可就在这关键一事上,裴满氏就是不松口,非要立以后她生的儿子为太子。
完颜亶现在连碰都不愿意碰裴满氏了,裴满氏上哪生儿子去?
另外,裴满氏还私自赏赐海陵王、左丞相完颜亮礼物。
那完颜亮,自幼天才英发,深沉有大略,风仪闲逸静和,体态雄伟练达,并极度崇尚汉文化,交往辽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