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依存了一会,王氏抬头看看天,道:“天色不早了,老爷再不走,城门就关了。”
  秦桧听言,才放开王氏,然后去了前厅,之后跟李宗一块从后门离开了……
  ……


第六百七十六章 陪秦桧跪了近千年的王氏
  ……
  垂拱殿。
  李衍束手站在殿门口,一边看着远处雾气腾腾的万岁山、一边听着石秀禀报:“截止到目前为止,逃走的原宋臣有,吏部尚书谢克家,康王舅父韦渊,御史中丞秦桧,太常寺主簿张浚,监察御史马伸……”
  听着石秀所念的长长的名单,李衍感慨万千!
  那谢克家、张浚、马伸,李衍都曾亲自接见过,亲自与他们推心置腹的谈过。
  不成想,他们到底还是走了。
  诚如耿南仲所说的,宋德深入人心,祖荫不灭,并不是李衍完全可以取代的。
  对于这些逃走的旧宋官员,李衍并没有阻拦——李衍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净化一下自己的队伍,免得自己的队伍当中竟是一群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辈。
  这也是,李衍同意开城门的原因之一。
  等石秀念完,李衍道:“继续密切关注,不要错过一人……另外,但凡是叛国者,其家属也要全部监管起来,准备统一抓捕,届时,他们的家产全部抄没,男子皆送入劳改营,女子皆送入教坊司。”
  对于这些逃去赵构那里的人,没甚么好说的,他们就是准备跟自己作对的,对他们还有甚么可客气的,必须严惩不怠。
  事实上,要不是怕打草惊蛇,怕自己队伍里的二五仔走不干净,李衍都准备派人将这些二五仔直接杀得干干净净,免得资敌。
  如今,算了,就便宜赵构好了。
  至于是否担心赵构做强做大。
  一点不勉强的说,李衍真的一点都不担心。
  上一世,要不是赵构会跑,要不是金人内部发生内乱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大清洗完颜宗翰等金国开国功臣全都被清理得七七八八,要不是赵构好运捡到了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杨存沂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将领,赵构那个小破政权,早就被金人灭了。
  如今,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杨存沂等等那批优秀的将领全都是李衍的,此消彼长,赵构那里虽然仍有几十万人马,可说白了,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就算多了秦桧等人,也改变不了甚么。
  想起秦桧,李衍不禁又想起秦桧的妻子王氏,也就是跟秦桧合组“东窗事发”、陪秦桧跪了近千年的王氏,进而道:“我听说,秦桧的妻子王氏……”
  说到这里,李突暗道:“以我如今的身份,再跟一个妇人计较,未免让人觉得我有些小小家气,进而让人耻笑,算了,算了,且由她去吧,她说破大天,也只不过就是一个妇人罢了。”
  念及至此,李衍就转移话题,道:“在官员身边安插情报人员一事,你写个详细的方案给朕,如果你所写的方案可行,等朕登基之后,你就着手准备成立锦衣卫吧。”
  这次,不少原宋臣叛逃,李衍表面上没说甚么,心里却是有些介怀的。
  而且,对那些留下来的官员,李衍也不免生出了一些疑心,毕竟,历史上可是有宇文虚中那个例子存在。
  全程办理此事的石秀,看出了这点,于是趁机又提了在官员身边安插眼目一事。
  有锦衣卫在,李衍不仅可以知道,手下的官吏,哪个可靠,哪个不可靠,哪个是二五仔,而且,不会变成聋子和瞎子,不会被权臣架空。
  另外,李衍也想明白了,只给石秀和锦衣卫搜集情报的权力,不给他们乱捉人的权力,对自己的名声,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见李衍松口了,石秀就是一喜!
  不久前,李衍下令,全国范围内修复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并进行扩建——扩建之后,每三十里就有一馆,十里就有一驿站,五里一亭,三里一邮。
  而与以前的驿站不同的是,李衍也允许百姓、行商住宿在驿馆。
  在这个时代,对于赶路的人而言,投宿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外出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如果驿馆对外开放,必定大受欢迎,也必定能给国家带来一笔不菲的财政收入。
  当然,李衍扩建驿馆系统,还将驿馆对外开放,不可能只是为了增加这点财政收入。
  首先,李衍准备让这驿馆网充当飞奴网的补充,辅助传递消息。
  其次,李衍准备用驿馆网收集天下情报。
  朱贵给李衍算了一笔账,仅目前大中所掌控的地盘,就得建近两千个驿馆,需要情报人员至少五万。
  李衍听罢,大手一挥,就任命朱贵为兵部驾部郎中,筹组驿馆系统,所缺人员、物资全都由朱贵自己招募筹集。
  朱贵因此一下子就成为超过石秀、柴进、燕青的情报头子,可以说是权势滔天。
  而这还不是最让石秀、柴进、燕青羡慕的,最让他们羡慕的是,战争早早晚晚有结束的一天,到那时,服务于军队的情报部门,自然是要缩减的,比如军情部,比如政情部,而朱贵的驿馆系统却丝毫不受影响。
  如果李衍真成立锦衣卫,那石秀和政情部,也是有了一条很好的后路,哪怕未来战争结束了,他们也不会被裁掉。
  这如何不让石秀高兴?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石秀是真心想帮他的哥哥看着那些心思灵活的官员,想帮他的哥哥坐稳这他们好不容易才打下的江山。
  回到位于垂拱殿西边的政情司衙门。
  石秀一招手,立即有人来到石秀身边,道:“不知大人有甚么吩咐?”
  石秀道:“你去查一查秦桧的妻子王氏是个甚么人,记住,一定要查得清清楚楚,年龄,相貌,品性,总之,关于她的一切,我都要知道。”
  那人听言,立马下去。
  只一个时辰,那人就复又回来,然后向石秀禀报道:“那王氏,乃宋仁宗时候宰相王硅的孙女,父亲王仲山,在莫州担任通判,不久前带着王家的不少族人投降金人,四年前,王氏嫁给了当时任太学学正的秦桧为妻,当时,京师有数十个豪门公子去王家求亲,可王氏偏偏选中了当时级别不高年纪不小的秦桧,成为一时美谈,如今,王氏二十六岁,善言辞,进退有法,容止雅丽,在京师甚有贤名。”
  石秀问:“那王氏的相貌如何?”
  那人道:“见过王氏的人,都说她漂亮,属下怕将差事办砸了,刚才亲自在远处看了一眼,以属下的审美眼光,她确是一个俏妇人,相貌和身形都是上上等。”
  石秀听罢,在心中盘算:“这就对了,许是官家在哪里听过王氏的贤名和艳名,亦或者是偶尔见过那王氏,进而对她念念不忘……”
  盘算了一会,石秀吩咐道:“盯好王氏,莫教她跑了,过几日抄家拿人时,你亲自去将她要……请来……”
  ……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金议和?
  ……
  明日就是李衍的登基之日,也就是大统元年一月一日。
  今日是靖康元年的最后一日,也就是靖康元年的大年三十。
  就在这个当口,金使来求见。
  其实,在此之前,金人就已经派了数波使节过来拜见李衍。
  可无一例外,李衍将女真族的使者全都杀了,将其他族的使者全都软禁了起来,这其中就包括,之前一直很活跃的高庆裔。
  也不知,金人是不是知道了派女真人来,就是送死。
  这次,金人干脆只派了一个契丹人(萧庆)、一个汉人(莫俦),出使大中。
  萧庆,辽国宗氏,在欺榨宋国的过程当中,他没少出力——当初,赵桓想诱降耶律余睹,就是通过萧庆办的此事,结果,萧庆直接就将赵桓写给耶律余睹的信给了完颜宗望,促成了金人第二次南下。后来,金人讹诈赵宋,萧庆多次出使赵宋,对赵桓君臣进行威逼利诱。
  莫俦,他与吴开,为金人所驱使,如同仆隶一般,来来回回地不断传达金人命令,被京师人称之为‘捷疾鬼’。
  前段时间,莫俦与吴开奉金人的命令前往应天府议和,结果,走到一半,碰到了金人派去的前两波议和使节手下的吏员逃回来,然后从那些吏员那里得知,前两波使节全都被黄潜善处理掉了,赵构也默认了此事,吓得莫俦和吴开立即逃回金营。
  也正是因为见宋人没有议和的意思,完颜宗翰等人才又派使节来跟大中议和。
  金使来的时候,正赶上李衍在视朝。
  李衍于是让人将萧庆和莫俦直接带到垂拱殿上。
  萧庆一进来,原来的宋臣就对他怒目而视,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萧庆见此,头皮发麻,然后赶紧急走两步来到殿前,向李衍深施一礼,道:“外臣萧庆,拜见大王。”
  李衍讨厌萧庆,更讨厌他对自己的称呼,所以,并没有搭理萧庆,让他就那么一直撅着。
  萧庆撅了一会,见事不好,忙又道:“说起来,外臣与大王还有些亲戚。”
  李衍依旧没有说话,就看着萧庆表演。
  萧庆硬着头皮接着说道:“外臣是,萧贵哥的堂弟,耶律骨欲、耶律斡里衍、耶律大奥野的血亲舅舅,从贵哥她们那里论,外臣是大王的内弟。”
  听萧庆提了萧贵哥、耶律骨欲、耶律斡里衍、耶律大奥野,李衍才淡淡地说道:“你来所为何事?”
  萧庆赶紧直接身体,道:“外臣奉元帅国相命令,代表大金与辽东议和。”
  “议和?”
  李衍“哈哈”一笑,仿佛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一般。
  萧庆硬着头皮问道:“不知大王为何而笑?”
  李衍停止笑容,随即脸慢慢的沉了下去,道:“你见过跟来你家抢劫杀你家人的强盗议和的吗?我大中与你们金人的仇,不死不休!”
  萧庆吞咽了一口口水,然后措辞道:“元帅国相也知,此次南下做得有些过了,因此愿意做出一些补偿。”
  李衍似笑非笑道:“补偿?有意思,那你说来听听吧。”
  萧庆赶紧道:“元帅国相愿意归还贵国的皇帝……”
  也不等李衍说话,许贯忠就呵道:“竖子找死!”
  赵鼎随后出列,奏禀道:“陛下,此贼称大王而不叫陛下,称辽东而不叫大中,还强说已废赵皇是我大中的皇帝,分明在侮辱我大中,对陛下大不敬,臣凑请斩杀萧庆,并立即下令三军即刻剿灭那十万敢来我大中打劫的金贼!”
  朱武给阮小七使了个眼色。
  阮小七见之,立即给手上的护卫打了个手势。
  护卫一起敲击兵器,喊道:“杀!杀!杀!”
  萧庆看了一眼那些凶神恶煞恨不得立即将他千刀万剐了的侍卫,冷汗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萧庆曾数次出使宋国,从未遇到过这种杀气腾腾的场面。
  与宋国相比,中国无疑显得极为野蛮,与金国完全有得一拼。
  再结合,李衍已经杀了数波金国使节。
  胆子本就不太大的萧庆,一下子就软了,然后哆哆嗦嗦地说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萧庆所说,皆国相元帅所吩咐的!”、“求陛下看在贵哥、骨欲、斡里衍、大奥野的面子上饶我一命!”……
  李衍就这么静静的看着萧庆良久,直到萧庆快崩溃了,才冷冷地说道:“这是最后一次,如果你再敢对朕不敬,朕不会再看贵哥、骨欲、斡里衍、大奥野的面子,一定会让人将你凌迟!”
  萧庆连忙磕头谢恩道:“谢……谢陛下不杀之恩!萧庆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李衍很不耐烦地说道:“朕不喜欢废话,尤其是对你们金人,一点耐心都欠奉,朕只问一次,你们准备怎么和谈?”
  金人现在的形势很不好。
  首先,黄河被岳飞截断了,尤其是东段的黄河,天天都有中军的骑兵巡逻,因此他们根本就无法从河北回去。
  其次,河东地区,陕西宣抚使范致虚,率领十万大宋西军,已经出了武关(后世陕西省商洛丹凤),现在在渑池(后世河南渑池)一带活动,又阻断了金军从河东逃回去的路。
  再次,金人这次在宋国抢得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又抢了大量的人口,想将这些人物带回去,难度又增加了几倍。
  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韩世忠、刘锜和张宪的大军已经从南北东三面向金军逼近了,再加上守卫黄河的岳飞部,在兵力上,中军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是有能力全歼他们这十来万人马的,更何况,四周还有范致虚的十万西军和宋大元帅府的二十几万人马态度不明。
  总而言之,金人怕了,这才先跟宋人和谈,又跟大中和谈。
  萧庆看出来了,目前占有很大优势的李衍,真是懒得跟金人谈,因此,他真的可能只有一次说话机会。
  所以,萧庆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如果陛下愿意两国和平共处,国相元帅愿意代表大金,承认大中,承认大河以南全部都是大中的国土,大金与大中结为兄弟之邦,我大金皇帝愿与陛下结为异姓兄弟,两国永不互犯,世结同好,另外,国相元帅愿意以私人的身份送给陛下宝马千匹、彩缎十万匹、珍宝五十车、美女百名,祝贺陛下登基称帝,如果陛下愿意,国相元帅还愿意归还赵宋的皇室成员和宗室成员以及赵宋的大臣。”
  抛开各人情感不谈,金人这次拿出来的议和条件,让李衍真的很难拒绝。
  只要李衍肯点头,北方就可以暂时安定下来,然后李衍就可以全心全意的吞并黄河以南原宋国的疆土。
  没有金军牵制,就凭南宋那渣渣一般的战力,李衍有信心,三年之内,尽收黄河以南的疆土。
  再从战略上来讲,这对大中也是非常有利的。
  要知道,双线作战,向来是兵家大忌。
  古往今来,志在一统天下的君王,向来都是稳住一方(多是强的一方),专心先灭一方(多是弱的一方),然后跟另一方决战,最后一统天下,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所用的远交近攻。
  想必,金人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再派使节来和谈。
  换而言之,金人这次用得是阳谋,他们料定,只要李衍志在天下,就一定会同意他们所提的议和条件!
  ……


第六百七十八章 议和的条件
  ……
  金人开出来的条件,不仅李衍心动了,李衍手下的不少大臣也动心了。
  孙静奏禀道:“陛下,大金这次似乎有些诚意,只是这条件还有待商榷。”
  包康随后附和道:“不错,若是能与大金化干戈为玉帛,亦是天下生灵之幸。”
  有赞成的,自然就有反对的。
  唐恪道:“金人无信,贪婪,卑鄙,大宋与之结盟,他们趁大宋不备,起大兵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做,更灭了赵宋,捉了赵皇,陛下岂能与这等背信弃义之辈结盟?”
  赵鼎道:“我大中立国之本便是保境安民,不像赵宋那样软弱可欺,坐视境内良民遭到胡人荼毒,陛下怎可跟欺杀陛下子民的强盗和谈,寒了陛下子民之心?”
  王时雍道:“凡事有轻重缓急,宋康王陈兵二十万在我南方,威胁我国都,不怀好意,不可不听之任之。”
  刚刚才到汴梁城的闻焕章,冲李衍拜道:“陛下,此事不宜在金使面前讨论,还请先送金使去驿馆休息。”
  萧庆接话道:“陛下与臣下商量一下,也好。不过,外臣下去之前,尚有两句话要说。外臣来之前,国相元帅对外臣说,陛下若是觉得条件不合适,咱们可以慢慢商榷,只要陛下肯议和,我们大金便派大金皇帝的嫡长子(完颜宗磐)来参加陛下的登基大典,以示中金永结同好。”
  在古人看来,一个新政权,最重要的是有大国承认。
  就像当初金国成立之时,就曾千方百计的谋求宋辽承认,甚至谋求西夏和高丽承认。
  而大国,比如宋国,轻易不会承认一个国家,就像当初对金国——先是不承认金国是一国,然后为联合伐辽才承认金国是一国,后来见到金国的实力被金国打到家门口,才改口叫金国大金。
  因此,在金人看来,派大金皇帝完颜吴乞买的嫡长子完颜宗磐来参加李衍的登基大典,是抬举中国这个新生政权。
  李衍看了仿佛是吃定了李衍的萧庆一会,也可以说,李衍透过萧庆看了萧庆身后的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宗磐等金人一会,才开口道:“不用那么麻烦,你们要想议和,答应我几个条件即可。”
  赵鼎、唐恪、许贯忠、陈康伯、李光等人听言,就想站出来劝谏!
  李衍一个眼神制止住了赵鼎等人。
  萧庆赶紧拜道:“陛下请说,外臣一定将话带给我家国相元帅。”
  李衍道:“第一个条件,无条件放了你们掳走的所有汉人,包括旧宋皇氏、宗氏以及旧宋的所有大臣,也包括燕云汉儿,少一个都不行。”
  只听这一个条件,萧庆的心里就是一凉!
  金人掠走的汉人,是金人的很大一笔战利品。
  再者说,没有这些汉人当民夫,金人也没法将他们掠夺讹诈的庞大物资运回燕云,运回上京去啊。
  更重要的是,金军有一部分就是由燕云的汉儿组成的,如果将汉儿全都交出来,那么金军的实力立即就得蒸发接近三分之一。
  李衍道:“第二个条件,非女真人,不愿意跟你们走的,一律不许带走。”
  萧庆以己度人想道:“这条倒是好说,估计不会有太多契丹人、渤海人、溪人愿意留下来。”
  李衍道:“第三个条件,凡是从我汉地抢走的东西,全部留下,一根针都不许带走。”
  萧庆脸色一白,暗道:“完了,指定和谈不了了。”
  金人这次南下,历时了大半年,打了大大小小几十仗,为得就是这些战利品。
  如今,这些战利品,已经被金人抢到、讹诈到手上了,如果不让他们带走这些战利品,他们岂能善罢甘休?
  萧庆刚想将这个情况跟李衍说,李衍就又道:“第四个条件,在我汉地的所有金军,必须无条件的交出所有兵甲、马匹,寸铁都不许留。”
  萧庆目瞪口呆,“这哪里是和谈,这分明是让我大金无条件投降!”
  李衍仿佛没有看到萧庆的脸色变化,也仿佛没有看到孙静、包康等大臣的急切,继续说道:“第五个条件,杀人偿命,你们在我汉地制造了无数杀孽,留下三万棵女真脑袋偿命。”
  后面的,萧庆已经不用再听了,他们这十来万金军中,女真人一共都不到四万,李衍张口就要三万个女真脑袋偿命,这还有甚么好谈的?女真人只要听了这个条件,非当场拔刀跟中军拼了不可。
  可李衍还没有完,继续说道:“第六个条件,交出挑起此次战争的战犯完颜斜也、完颜宗翰、完颜宗望。”
  听到这里,萧庆都想笑了,“交出谙班勃极烈(皇储)、国相、元帅?这中国皇帝莫不是得了失心疯,有交出自己送死的吗?”
  李衍并不觉得自己好笑,自顾自的继续说道:“第七个条件,交出燕云、平滦营三州以及周边所有关卡,金人全部撤到燕云以北。”
  萧庆彻底明白了,李衍这根本就不是在和谈,而是在将金国当成战败国处理。
  事情的发展,跟萧庆猜测得差不多,李衍继续说道:“第八个条件,完颜吴乞买下罪己诏,退位,将皇位交给一个有德行的皇帝,给我中原死难的百姓一个交代。”
  萧庆再也忍不住了,道:“陛下,您这根本就没有和谈的诚意啊。”
  不仅萧庆,就连李衍手下的大臣也都觉得,李衍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完全是在戏弄金使。
  可他们这些人却不知道,李衍这是诚心诚意的提出和谈的条件,也将自己的底线全都告诉给了金人,只要金人能做到这八点,李衍真的会放金人一马。
  自己的条件提完,李衍像撵苍蝇一样冲萧庆一摆手,同时说道:“将朕所提的这八个条件告诉你的主子,再替朕跟你的主子说,这八条,少一条,所有的女真人都把脖子洗干净了,不日,朕的大军就会去将他们的脑袋全都砍下来!”
  “咝!”
  不仅萧庆等金使,就连李衍手下的一众臣子,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的官家这是要跟女真人不死不休啊!
  ……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复辟?
  ……
  在金人这次派来使节之前,李衍从未想过要放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带来的这十万强盗回去。
  李衍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大敌到底是谁。
  不是残宋,而是金国。
  如果让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将这十来万强盗和他们所抢劫、讹诈的庞大财富带回去,用不了几年,金国就会膨胀为李衍都会畏惧庞然大物,集结了金、辽、宋人才和财力的庞然大物。
  所以,从一开始,李衍所打的就是全歼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带来的十万强盗以及抢回他们抢走的人和财的主意。
  不过——
  就事论事,李衍现在还面临两个难题,让李衍无法尽全力消灭这十万强盗:
  第一个就是夺回燕云——这是上天赐给李衍收复燕云的千载良机,如果李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就有很大可能将燕云包括平、滦、营三州全都收复,中国在北方就将有一个相对稳固的边疆,胡人将不能轻易进入中原腹地,进而李衍就可以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
  第二个就是扩大疆土——虽然目前中国的领土面积也不小,但在中原却只有一偶之地,以至于李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入主中原了,所以,必须抓紧时间扩张。
  这就是李衍为甚么会动了“放金人一马”的念头。
  可李衍很快就想明白了,只有自己将金人击败,将汉人丢了的尊严找回来,才能得到中原百姓真正的认可和爱戴,才能真正成为中原之主,而不是靠欺辱中原百姓的金国认可,才能得到中原百姓的认可和爱戴,才能成为中原之主。
  所以,李衍才开出了这别人以为一点和谈诚意都没有的八个条件。
  萧庆和莫俦等金使,离开汴梁城后,快马加鞭回到金营,然后将李衍所提出的议和条件完完整整的告诉给了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等人。
  没等听完,金人就炸锅了。
  等到萧庆将李衍提的八个条件全都说完,金人,尤其是女真人,纷纷叫嚷着现在就去跟中军决战,给中军点厉害尝尝。
  不过——
  这种话,金人也就是说说。
  目前,刘锜、韩世忠、张宪率领将近十五万大军正张开大网等着金人自投罗网,金人哪敢轻举妄动?
  吵吵闹闹了一阵之后,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宗磐来到完颜宗翰的中军大帐。
  三人分宾主落座之后,完颜宗望就发难道:“当初我就说不灭赵宋,你们非要灭,如今如何,白白恶了赵宋,将一群没有用的赵宋皇室和宗氏的男人抓在手中,好处却全都被李衍得了去!”
  完颜宗翰道:“谁知道,李衍突然回来,又突然出兵,突然夺了汴梁城,还将赵宋皇室和宗氏的女人截下?说起来,此事二太子也脱不了干系,东面和北面可是由你们东路军负责警戒的,你们如果早一点发现梁山军,咱们何至于如此被动?”
  当初,金人已经吃定赵宋了,因此,放松了警惕。
  其实不只东路军,西路军也是一样。
  只不过,梁山军是从东面杀过来的,完颜宗望才背了这个锅。
  不过完颜宗望也不是乖乖背锅的人,他也丢不起这个人,因此,完颜宗望冷冷地说道:“最先打到东京的是梁山踏白军,他们是从南边潜进汴梁城的,而这南边是你西路军负责的。”
  完颜宗翰冷冷一哼,道:“还不是你东路军的挞懒部大败,被刘锜逼上来了,我才调南边的部队支援你,否则,那踏白军怎么可能过得了我的防线?”
  当初,没有完颜宗磐支持完颜宗翰,完颜宗翰也占不了上风,进而也就不会定下灭掉赵宋之策。
  因此,完颜宗磐帮完颜宗翰说话道:“斡离不,你莫要忘了,当初你可是指名道姓要那茂德帝姬赵福金的,如今形势急转直下,想将你自己摘出去,这是我女真勇士所为吗?”
  完颜宗望道:“我是想要那赵福金,可不灭赵宋,我也能得到,是你二人坚持灭掉赵宋的,此事我会如实禀报给陛下的。”
  完颜宗翰道:“等你能回去再说吧,从李衍所提的这八个条件和所说之话来看,李衍根本就没想过放咱们活着离开,而且,他恐怕还想趁此机会将燕云夺回去。”
  说到这里,完颜宗翰又一次问完颜宗望:“二太子,你老实告诉我,你在燕地和南京(平州)留有足够的兵力了吗?”
  完颜宗望听罢,心中就是一紧!
  当初,完颜宗望为了抢功,将燕地和平滦营三州能战的兵马全都带出来了。
  如今,燕地和平滦营三州虽然也有五六万人马,可那些人马都是二线部队,而且近半是靠不住的汉儿军。
  换而言之,燕地和平滦营三州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可虽说如此,完颜宗望还是嘴硬道:“你还是顾好你的云地和河东吧,我那里好歹还有大元帅的五万精锐协防,总比你那云地安全,假如那个范致虚突然悟了,不南下,改为北上,你留在云地和河东的那几万人马能守住吗?”
  完颜宗翰道:“那范致虚不可能北上,那里可没有王让他勤,退一步说,就算范致虚北上,也不可能过了我精心布置过的一道道关卡。”
  完颜宗望也知道,完颜宗翰做事稳妥,云地和河东指定比他的燕地和河北安全,可他还是不服气的“哼”了一声。
  完颜宗磐打圆场道:“好了,国相元帅,就别置气了,如果咱们过不了这关,可能全都得客死异乡,所以,还是先齐心协力过了此关吧。”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也知道,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责任,而是怎么过了这关。
  完颜宗望深吸了一口气,道:“我这里有一计,说出来,你们听听。”
  完颜宗翰问:“何计?”
  完颜宗望道:“让赵氏在西京(洛阳)复辟,跟赵氏议和,让赵皇给范致虚和赵构下诏,责令范致虚和赵构出兵夺取汴梁城,缠住梁山军的主力,另外,让范致虚将路给咱们让出来,咱们从河东回去。”
  完颜宗翰听罢,沉默了一会,道:“赵佶、赵桓父子被咱们所废,已经失去了君主的威望,关键是,他们父子恨咱们入骨,一朝得势,必定要找咱们报仇雪耻,赵氏的其他人又没有当皇帝的威望,你确定你的计策可行?”
  完颜宗望听罢,沉吟不语。
  想当初,赵桓还没被废,没完全沦为傀儡,大宋的不少大臣,像张孝纯、王禀,像詹度、陈遘,像范讷、赵野,都不肯尊赵桓的命令,如今赵桓已经被废,就算复辟,也指定是他们大金的傀儡,那些宋臣能听赵桓的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