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颜阿骨打刚想张嘴,翻译高庆裔就用汉语抢先一步对赵良嗣说:“今天主要讨论燕京所辖之地。西京路和平州路是另外两路,不在燕京所辖范围之内。”
  完颜阿骨打多精明,立即意识到这其中可能有问题,便说:“此事明天再给你答复。”
  赵良嗣也不好逼得太紧,只能又列举了六条意见,道:“一、将来举兵之后,金军不得过松亭关、古北关和榆关,免得两军相见发生不测。二、两国的具体地界,到时候再商量,暂且以古北关、松亭关以及东榆关为界。三、定约之后,不可再与契丹讲和。四、西京管辖的蔚、应、朔三个州,离我大宋最近,我国将来举兵欲先取此三州,其余西京、归化、奉圣等州,待金军抓获天祚帝后再作交割。五、你们金国要将燕云之地的民众全都迁走,这没有道理,这样好了,契丹、渤海、溪人等有色之民你们可以迁走,汉儿则归我们宋国。六、两国以义理通好,将来本国取了燕京,你们却要辽国官员的钱物,这样做没有义理,应该除去。七、事定了之后,咱们应当在榆关之东置榷场无易有无。”
  宗翰仔细听完,回答说:“所言都好。但蔚、应、朔三州,恐怕阿适也可能跑去,那些地方,等到我兵马去后再作商量。至于辽国官员钱物之事,咱们以后再谈,如果真不合适,可以除去。”
  希尹说:“我朝皇帝亲自督战上京,并且我们把契丹的坟墓、宫室、庙像都放火焚烧了,已彻底斩断与契丹通和之可能,这些你都看到了,我们绝不会和契丹讲合。”
  完颜阿骨打也道:“如果契丹派人来与我讲和,我会对他说:我已与宋国约定,把燕京给了宋国。除非你把燕京给宋国,否则我不会和你讲和的。”
  从双方的交谈来看,金国对于宋金联盟还是很有诚意的,至少目前还是很有诚意的。
  双方商量了一番之后,便约定:金国兵马自平州松林向古北口进发。宋国兵马自雄州向白沟进发。双方都不可违约。如果违约,之前的所有盟约都不作数。
  第二天早上,赵良嗣又去找完颜阿骨打,想要定死云地归属,再索要平、营、滦三州。
  可惜!
  完颜阿骨打根本就没见赵良嗣,只是让他的庶长子完颜宗干代他出面。
  原来,昨夜高庆裔找了完颜宗干等大将陈述了平、营、滦三州的厉害关系,并说了不将此三州给宋国的理由。
  其理由如下:
  首先,这平、营、滦三州跟景州一样,并不是石敬瑭当年割让给辽太宗的,而是辽太祖从晚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手中夺取的。
  其次,这平、营、滦三州早已经分出燕京路,独自成为平州路,不属于燕地,宋主要的是燕地,不是平州,宋国的使者是见陛下太好说话了,才贪得无厌。
  再次,与山后九州跟金国的领地不太接壤不同,平、营、滦三州是能跟金国连上的。
  最重要的是,平、滦、营三州,地势险要,关山要隘很多,是从东北南下华北的重要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换而言之,经过这一夜,完颜阿骨打等人已经知道了平、滦、营三州的重要战略价值。
  所以,完颜宗干对赵良嗣道:“你朝赵皇帝只要燕京等七州,我家大金皇帝为两家永结同好,山后九州也同意与你们商量,如今你们的胃口却越来越大,连平、滦、营三州都要,那是不是准备关上与我们大金接触的大门?如果是这样,那这个盟不结也罢。”
  赵良嗣在完颜宗干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很是郁闷,却又无可奈何,谁让赵佶没写明白,落下了笔实。
  赵良嗣只能带着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回到了宋国。
  赵良嗣回到宋国不久,就赶上方腊起义等事集中爆发,以至于赵佶熄了收复燕云之地的念头,赵良嗣以及随其后出使金国的马政、马扩父子等人全部因此被冷落在旁不受重用,最终导致那个历史遗留问题一直都没能得到解决。
  如今,赵佶又动了收复燕云之地的念头,因此很想更正之前他所犯的那个小错误。
  很可惜,曷鲁与大迪乌就是不松口。
  赵佶无奈只能将这事踢给王黼去处理,道:“赵良嗣他们回来说,大金皇帝已答应将燕京和西京的十六州归还给我们,这很有诚意,至于平、营、滦三州,你们可依例赴王黼处计议。”
  曷鲁和大迪乌便跟王黼来到了王黼府上。
  王黼其实早有准备,他直接就拿出了一份御书交给曷鲁。
  御书中说,大宋要将所有幽、云、平、滦、营等过去属于中原的汉地,都依约收回。
  曷鲁看过御书之后,道:“这不可能,你们只要燕京等七州,我们大金皇帝欲与你们大宋交好,多同意商量山后九州,如今你们变本加厉,竟然连平、营、滦三州都要,这怎么可能?”
  王黼说:“从赵龙图涉海出使贵国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将五代以后所陷契丹的汉地全部收回,这在与贵朝签订的海上之盟中已有明确约定。”
  曷鲁说:“原约就不要再谈了,你们宋国将我二人强留八个月,还未按照约定出兵燕京,原约早已经作废,我们现在只讨论目前的局面……若是燕京、西京和平滦营三州你们都要,然后才肯将契丹旧日银绢之数交给我们,则空费往来,没什么好再谈的!”
  王黼说:“我是天性爽快之人,人所共知,今天既然你们来商议国事,那咱们就把话说尽。实不相瞒,我已得到圣旨,可以将西京让与你们,我们只想得到燕京与平、滦、营等州,那样就可以尽许契丹岁币,你们看如何?”
  忍了八个多月的曷鲁,再也忍不住了,怒道:“你们宋国简直毫无诚意,如今西京大半被李衍所占,一小半为我大金所占,你们却要拿此地来换平、滦、营等州,简直是欺人太甚!”
  王黼道:“李衍乃是我大宋安东都护府的大都督,他占了西京一带,自然也就是我大宋占了西京一带,用它做交易有何不可?”
  王黼心知金国志不在云地,因为云地离金国实在是太远了,所以,他才故意拿云地当个讨价还价的筹码——只要此筹码不成交,谁知道它是不存在的。
  哪成想,这时曷鲁与大迪乌身后的一个随从模样的人却冷冷一笑,道:“李衍真是你们宋国的臣子吗?西京一带真是你们宋国的吗?”


第四百四十九章 质问
  ……
  “李衍真是你们宋国的臣子吗?西京一带真是你们宋国的吗?”
  听了这话,王黼的心就是一动,“难道他们已经知道李衍的根底了?女真那么闭塞的地方消息竟也这么灵通。”
  王黼,也可以说宋国目前的掌权阶层,大多都太小瞧女真人了。
  女真人其实是非常重视情报收集的。
  可以说,女真人能建立金国,又能打败辽国,包括后来灭了北宋,很大程度都跟他们重视情报收集有关。
  这个民族其实很厉害,善战,但却很少乱战,他们在打每一仗之前,都是先将对手的情况摸透了,然后再动手。
  而且,他们懂得取长补短,也懂得总结经验教训。
  所以,不要以为女真人能有今天之势,全是靠打出来的。
  另外,他们的政治水平也非常高。
  尤其是金主完颜阿骨打。
  他就是一个政治天才——该打的时候,他果断出手,该和的时候,他立即就和,该结盟的时候,他马上就结盟,他用人大胆,眼光毒辣,深谋远虑,耶律延禧和赵佶跟他生活一个时代,那是耶律延禧和赵佶的悲哀,他们将完颜阿骨打的英明神武衬托的是淋漓尽致。
  那说话之人是谁?
  他叫完颜银术可,又作完颜银术哥、完颜银术割,这个人非常不简单,既能领军打仗,也懂得政治。
  他的领军能力,简单说两句。
  此人是金国开国名将之一,金国与辽国的数次大战他都参与过。
  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数年之后,宋国名将种师中(也就是水浒里的小种相公)就是死在他手上,宋国跟种师道(也就是水浒里的老种相公)并称的名将姚古的军队又被他杀得大败。
  政治上。
  当初,完颜阿骨打刚嗣位时,曾命他与习古乃出使辽国。
  回来后,他以天祚帝荒于政事、契丹已上下解体等政事人情禀告完颜阿骨打,并力促伐辽。
  这才有了金国今日之势。
  历史如果不发生改变。
  金国占领燕京地区之后,他是燕京留守。
  完颜宗翰讨伐赵构,他守卫重城太原。
  他一直做到了保大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升迁为中书令(宰相)。
  最后被封为蜀王。
  纵观完颜银术可这一生,他绝对是一等一厉害的角色。
  这次完颜银术可之所以会来到东京汴梁,最主要的原因是,完颜阿骨打敏锐的感觉到,李衍的出现,有可能毁了大金国的大好形势,另外,完颜阿骨打不知道,他们金国的盟友宋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刚签完盟约,就杳无音讯,而且他们金国派去宋国的使臣出使了大半年都还没有回来。
  再加上,李衍打的旗号之一是,大宋云中路宣抚使。
  所以,完颜阿骨打才将完颜银术可派来弄清楚这些事,并伺机跟宋国签订更有力于金国的新盟约。
  王黼看向完颜银术可,问:“你是?”
  曷鲁介绍完颜银术可道:“这是我们大金国新派来的全权代表我们大金皇帝的使臣完颜银术可。”
  王黼脸一沉,道:“使臣为何不走正规通道,鬼鬼祟祟。”
  完颜银术可道:“因为我怕跟之前我大金国派来的使臣一样被你们宋国软禁。”
  说起这件事,完颜银术可,应该说女真上下,全都愤怒无比,无缘无故扣留使臣,这也像是一个文明大国所为?
  很多金人都以为,宋国这是要跟他们金国断交。
  就连完颜阿骨打都问群臣:“宋如此冷落我国使者,是不是有断交之意?”
  后来还是完颜宗翰说:“宋国反复派使臣前来,不应有断交之意,我看不如派个人去看看,顺便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才有了完颜银术可此行。
  王黼也知道,这件事是他们做得不对,可这是赵佶的意思,你让他说甚么?
  王黼只能道:“我大宋最近这段时间事多,官家实在无暇接见两位使者,才留两位使者小住一段时间。”
  已经来宋国有一段时间的完颜银术可,怎么会不知道这完全是王黼的借口?
  要知道,前几天他可是亲眼看见朱勔将那块高达四丈的太湖石运入城中,为了将这块巨石运入城中,宋人竟然还将城门拆了,而且,还亲耳听闻,宋主给那块石头封“磐固侯”。
  宋主都有时间给一块石头封侯,难道就没有时间接见一下他们金国的使者?
  这分明就是轻视他们大金国。
  完颜银术可道:“太宰说得是田虎、王庆、方腊叛乱一事?”
  能坐到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治理整个大宋之位,王黼又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
  从完颜银术可说得这句话,王黼判断,完颜银术可应该是将所有情况都摸透了。
  而在此基础之上,完颜银术可还能跟他王黼见面,那就说明他们两国之间还有得谈。
  所以,王黼正了正身体,不过没有回答完颜银术可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默认了完颜银术可所问,道:“不知大使来我宋国所为何事?”
  政治高手,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求同存异,那样才能取得进展,所以,完颜银术可暂时不计较之前的事,道:“太宰看看这个。”
  言毕,完颜银术可就将一张缴文推到王黼面前。
  王黼拿起缴文一看,眉头就是紧皱不已!
  这张缴文,也可以说是最后通牒,意思很简单:限金军三日内撤出云地,否则兵戎相见。
  在王黼看缴文的同时,完颜银术可的声音也响起:“当初,赵良嗣出使我大金国时,代表你们宋国与我们金国约定好,我们金国的兵马自平州松林向古北口进发攻打西京,你们宋国的兵马自雄州向白沟进发攻打燕京,不可违约,我们金国按照约定的时间出兵攻打西京,你们宋国不仅违约让李衍出兵西京,还没有按时出兵攻打燕京,并且李衍还让我们撤出西京,另外,李衍还曾捉了辽主,将辽主的金银财宝、妃嫔以及辽国的传国玉玺、天子衮冕、玉册、金印、车辂、法驾等物皇帝仪仗全都据为己有,当初咱们两国有约在先,这些全都属于我大金国所有,还有,咱们双方有约在先,谁都不可以跟辽国讲和,可李衍又将捉到的辽主放了,以至辽主纠集了数万蒙古人并联合西夏人不断骚扰我大金国的国土……你们宋国对这些做何解释?”
  ……


第四百五十章 千载良机
  ……
  “你们宋国对这些做何解释?”
  面对完颜银术可的质问,王黼哑口无言。
  如果按照之前宋国与金国签订的盟约,如果再将李衍算成宋臣,那么可以说,宋国是彻头彻尾的违约,不仅毫无诚信可言,而且还有跟金国开战的嫌疑。
  沉默了许久,王黼道:“此事我不能现在答复你们,咱们明日再谈如何?”
  完颜银术可明白,王黼这是要去跟赵佶请示,要与其他宋臣商量。
  完颜银术可知道这是必然之举,并没有反对,只是道:“我们与李衍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所以你们宋国最好快点作出决定,我们金国好决定是跟你们宋国联盟,还是跟李衍联盟。”
  王黼的瞳孔猛得一缩!
  完颜银术可的话,让王黼想到了一种非常可怕情况——李衍和金国联盟!
  “假如李衍跟女真人结盟,那么……已经四分五裂的辽国不可能是女真人和李衍的对手,恁地时,燕云以北归了女真人,燕云以南……大宋危矣!”
  想通这些,王黼对完颜银术可道:“想必关于李衍你们已经调查得很清楚了。”
  有关于李衍的事,一点都不难调查。
  李衍在宋国的名气极大,关于李衍流言和传说甚广,有些说书人甚至将李衍的一些事迹编成了段子演艺。
  因此,只要有心,很容易就能收集到李衍的很多信息。
  至于李衍和宋国的关系,找朝中重臣了解一下,或是用心分析一下,也能搞清楚。
  说白了,这些其实都不是秘密,也就是因为这个时代通讯不方便,否则完颜银术可都不用来宋国,就能搞清楚这些事。
  当然,从名义上来说,包括在民众的认知当中,李衍和宋国之间,还是臣属关系。
  不过有识之士都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李衍早已经成为宋国尾大甩不掉的后患。
  而完颜银术可的确已经将这些事尤其是有关李衍的事弄清楚了。
  见完颜银术可没有否认,王黼道:“李衍,贼寇出身,野蛮,狡诈,毫无诚信可言,而且野心勃勃,你们大金国若是跟李衍结盟,必遭其噬,言尽于此。”
  言毕,王黼就让下人请完颜银术可等人去休息,而王黼则连夜进宫去见赵佶。
  不怪王黼如此急切,如果李衍真跟金国联合到一起,然后被李衍占了燕京,那对宋国而言,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王黼心道。
  进了宫之后一打听,王黼得知,赵佶现在在乔贵妃那里。
  这个乔贵妃,是小刘妃过世了之后,比较受赵佶宠爱的一个妃子。
  不过乔贵妃可远不如小刘妃贤德。
  前段时间,赵佶随手画了一幅《鸂鶒戏水图》,准备赐给乔贵妃。
  乔贵妃闻讯之后便到处张扬说:《鸂鶒戏水图》中的一对鸂鶒指的就是官家和她。
  如此一来,引出来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搞得赵佶头大不已,无心朝政,也不愿再见乔贵妃。
  不想这乔贵妃手段了得,竟又将赵佶弄到了她的宫中。
  王黼一边感叹:“乔贵妃真是好手段!”、一边轻车熟路的来到了乔贵妃的宫中。
  被太监引进了书房之后,王黼就看见赵佶正在作画。
  虽然感觉李衍和金国有可能联合在一起一事非常棘手,可王黼还是没敢打断赵佶的兴致。
  直到赵佶满意的放下笔,招呼王黼上前,道:“看看朕的这幅《神石赋》如何?”,王黼才敢上前。
  前天,赵佶去参观了即将竣工的艮岳。
  这座皇家园林,已经造了好几年,花去了赵佶无数心血。
  如今马上就要造完了,这种大事赵佶怎能不上心?
  朱勔办事越来越得力,不仅给赵佶弄来了一块生有千百个玲珑剔透的洞窍的太湖神石,又带他去看了两裸矫夭不凡的桧树。
  回到宫中之后,赵佶忽然想到,那左边的一棵桧树,亭亭高标,遮云蔽石,正好像征大宋朝灭辽取燕、威振八纮的雄姿,右边一棵长得比较低矮些,逸枝旁斜,却也有一副偃蹇傲桀的姿态,正好像征辽朝灭亡天祚帝不得不匐伏在他御座前俯首乞降的样子。
  这两棵桧树都很好的迎合了赵佶的心思。
  因而赵佶补题了“朝日升龙之桧”和“卧云伏龙之桧”两块字额,使内监送去给朱勔制成玉牌挂在树上。
  虽然已经这样做了,可赵佶心内犹感不足,又做了一篇《双桧赋》以志其盛。
  王黼看过《双桧赋》之后,大赞道:“官家之字,真像那腾猿过树,逸虬得水,舒展自如,气势宏伟。再观官家此赋……志比秦皇汉武,大气又胜于唐宗太祖。好赋!好赋!”
  王黼说中了赵佶的心思。
  想他们泱泱大宋,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想收复燕云十六州,拥有稳固的边疆,以保大宋万世江山。
  为此,太宗背上中了辽兵追骑的流矢,回京后不久就驾崩了,真宗的澶渊之盟,被辽人勒索去了三十万银绢的岁币,仁宗时又增加二十万银绢,先帝神宗时,辽人又来聒噪,割地数百里。
  银、绢、土地,都是小事。
  可这有损皇家的体面。
  如今被他赵佶等到了辽国灭亡这千载良机,他要是不把握住,可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舒缓了一下心中激荡的心情,赵佶道:“据和诜奏报,现在燕京人心惶惑一片混乱,燕京汉民都盼望着回归中原。他以为此时出兵或可不战而胜,蔡攸他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不知爱卿你怎么看?”
  蔡京之所以致仕,由他王黼宰执天下,除了因为蔡京确实年迈、他王黼年轻力壮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蔡京对联金灭辽收复燕云这个战略构想的态度越来越消极,这与赵佶的宏图壮志背道而驰,而他王黼则能完全迎合官家这一想法。
  对此,聪明的王黼心知肚明。
  所以,听赵佶问他意见,王黼毫不含糊道:“臣也认为当趁此千载良机北上收复燕京故地,而且……现在也由不得咱们大宋不派兵北上……”
  ……


第四百五十一章 山不转水转
  ……
  “而且……现在也由不得咱们大宋不派兵北上。”
  听了王黼此言,赵佶有些不解,问:“爱卿这是何意?”
  王黼道:“请官家派人将燕京的地图取来,臣为官家讲解。”
  尽管满心疑虑,可赵佶还是让内侍去取来了燕云地区的地图。
  地图被内侍展开了之后,王黼指着云地,道:“李衍现在就在这里,云中府、朔州、寰州、应州、蔚州皆为他所占,其左是西夏,其上是蒙古诸部,其下是咱们大宋的河东地区,其右是女真和伪辽……”
  赵佶仔细看了看李衍所处的位置,高兴不已!
  在赵佶看来,李衍现如今四面环敌十死无生,当初他们君臣所设想的如今完全实现了。
  王黼接着说道:“根据薛嗣昌传回来的消息说,李衍捉了辽主的嫔妃之后,将辽主最喜爱的元妃并辽主的六个女儿以及几十个辽国皇室之女都纳为侍妾,还将其余辽国皇室之女赏赐给了手下百官和将领,只此一项,李衍和辽主就一定是不死不休之局,偏偏,李衍的手下还办事不力,竟然教辽主等人逃了性命,那契丹一族毕竟在辽地经营了数百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东北没了,辽主还拥有西北沃土,西夏国主李乾顺是辽主的女婿,蒙古诸部还皆臣服于辽主,而不论是西夏,还是蒙古诸部,都有强兵、猛将,尤其是那西夏,咱们大宋与之打了几十年,都没能将之收复,有他们在李衍西北,李衍与其西和其北必将战争不断,永无宁日……”
  听王黼这么说,赵佶既羡慕李衍夺一位帝王的妻女自己享用,又鄙夷李衍的野蛮行为“真是一个不懂风流的粗人”,同时还自得终于将李衍这个逆臣赶出了大宋让李衍永远沉沦在战争之中,“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帝王之术的最高境界……将来等李衍和西夏、蒙古打得三败俱伤,朕当亲起大军收复西夏和折服蒙古,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太祖,成为千古一帝!”
  王黼又道:“李衍的南面是咱们大宋的河东地区,这里有陈家谷、雁门关、飞狐口等天下一等一的险关,还有咱们大宋经营了几十年的一座座堡寨,而且河东地区地势险要,更有咱们大宋最强的西军协防,李衍纵然是拥有三十万大军,也绝不可能从河东回来……”
  赵佶的心情更加愉悦,他仿佛看见了李衍被困死在云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惨样。
  可就在这时,王黼的语气一转,沉声道:“不过李衍也并非一点活路都没有。”
  赵佶听言,眉头就是一皱!
  王黼继续道:“官家,您来看。”
  赵佶顺着王黼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见王黼所指的乃是燕山。
  王黼道:“燕京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障,中有五关,居庸可以行大车,通转飨。松亭(后世河北省宽城县西南)、金坡(即紫荆关,在后世河北省易县)、古北口只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只能通人,不可行马。如果这燕京之地能被咱们大宋所收复,再辅以咱们大宋的精兵强将,李衍自然不可能越过燕山。可现在占据燕京的是耶律淳的那个伪辽,此政权已经岌岌可危,焉能久守燕京,如果咱们大宋不出兵抢先收复燕京,则燕京势必要被其北的女真人或是其西的李衍所占……”
  等赵佶消化了一会,王黼才又道:“燕京若被李衍所占,那官家您之前所谋,则前功尽弃,李衍必定复又成为咱们大宋的后患,而这还不是微臣最担心的,微臣最担心的是,李衍和女真人联盟,或者李衍投降女真人,那样的话,咱们大宋恐怕就危矣了!”
  听了王黼此言,赵佶赶紧看地图!
  越看,赵佶越是心惊!
  过了好长时间,赵佶才抬起头看向王黼,问:“爱卿有何应对之策?”
  王黼道:“第一,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李衍跟女真人联盟,咱们应该继续执行与女真的盟约,哪怕付出一些代价。”
  赵佶问:“咱们与女真人不是有盟约么?”
  王黼总不能说:“咱们与女真人是有盟约,可您老人家高兴就执行,不高兴就不执行,还把人家的使者扣留了八个多月,这搁在谁身上,不都得当您老人家这是要跟人家断交?”
  王黼只能说:“在此之前,咱们对外一直都在说,李衍是咱们大宋的臣子,如今李衍跟女真人发生冲突,女真人自然是要将这笔账算在咱们大宋身上。”
  赵佶听罢,道:“又是李衍这个逆臣,他简直就是千古第一奷臣!”
  气了好一会,赵佶才道:“你去跟女真人说,李衍不是咱们大宋的臣子,他就是一个逆臣,让女真人帮忙除掉李衍,条件尽管他们开。”
  只要有赵佶定下的基调,其它事情其实都好办,无非就是利益交换和妥协。
  王黼又道:“那收复燕京一事?”
  赵佶不答反问:“现在时机成熟吗?”
  王黼回答道:“臣以为时机已经成熟,如果再不出手,大宋恐怕危矣。”
  赵佶又问:“如果出兵北伐,由谁来领兵合适?”
  王黼回答说:“军事方面,臣以为还是请童太师掌控为好。纵观朝中一众大臣,能统领这么多人马的,唯有童太师一人。”
  赵佶没想到王黼会举荐童贯,他想:“他们两人之间不是有矛盾吗?”
  赵佶哪里知道,王黼建议让童贯挂帅,其实就是两人矛盾妥协的一个结果。
  童贯征讨方腊凯旋回京后不久,就受命致仕了。
  童贯都快七十了,在官场上混了大几十年,甚么情况没碰到过,因此,很轻易就猜到了他一定是中了王黼的暗箭。
  所以,童贯对王黼积怨很深,一直在寻找机会打击王黼。
  有一次,童贯碰到王黼,然后毫不客气地对王黼说:“山不转水转,宰相大权,也不只你王相公一人喜欢,蔡相公几次沉浮,你也不是不知道,第四次复相,也不是不可能。”
  听了童贯这话,王黼连续几夜没睡好觉。
  没有人比王黼更知道为大宋掌了二十年舵的蔡京有多厉害。
  而且,蔡京虽然致仕,但势力未散,朝中还是有很多官员是以蔡京马首是瞻的。
  童贯亦是如此,虽然致仕,但还是有很多党羽的。
  王黼很怕蔡京和童贯联合在一起,让蔡京复相,然后他就会失去眼前的富贵。
  王黼思考了几天,决定向童贯妥协。
  有天晚上,王黼趁着夜色悄悄来到童府向童贯示好,并许诺,一旦有机会,就请童贯复职出山。
  童贯也答应,不再去运作蔡京复相一事。
  如今有王黼建言,加上赵佶手上也的确是没有比童贯更合适领兵北伐的,所以,赵佶很快就下令,童贯落致仕,继续担任陕西以及河东、河北宣抚使……
  ……


第四百五十二章 最后一个敢直谏的宰辅之臣
  ……
  郑皇后对于赵佶准备联合女真人收复燕京感到很不安!
  “依靠这些野蛮人去收复燕京,可能吗?”
  “天下太平已久,到处都是歌舞升平,人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幸福生活,谁会去关心甚么燕京失地?而且,这还不是靠自己的实力收复,而是靠女真人收复,实在是太危险了。”
  “……”
  考虑再三,郑皇后觉得还是应该好好劝一劝赵佶。
  这天,见赵佶心情不错,郑皇后便劝说道:“官家,好好守住祖宗的江山,将天下治理好其实就行了,不要总想着往外扩张,大宋和平已久,一旦有战争爆发,谁愿意上前线卖命?不要听某些大臣的片面之词。”
  赵佶笑了笑,说:“你看朕像是一个对外扩张的皇帝吗?朕只不过是想将汉唐故土收复回来罢了。”
  郑皇后道:“所以官家就想借女真人的力量收复燕京?”
  赵佶道:“让他们鹬蚌相争,咱们大宋从中得利,这不好么?”
  郑皇后道:“听说女真人很野蛮,不好交往,咱们又何必去招惹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