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构、许景衡二人都看了过去,只见王管家又打开了另外几页,居然发现里面也有一样的印记,不过里面的纸张却不见了,像是被人取走了似的。顿时,众人都皱着眉头,一筹莫展。

  赵构低声道:“难道有人捷足先登,将证物取走了?”

  王管家回道:“少主,以目前的情况看,的确如此!只怕有人先一步知道了书中秘密,早先取走了另外几张证据。若是没有猜错的话,想必是幕后之人取走的。”

  赵构想了想,也觉得王管家所言非虚。当初,赵构前往户部去走札记时,叶梦得脸上没有任何异样,还有一丝疑惑,可以排除在外。若是真的知晓其中的秘密之人,不可能面不改色,也没有任何的行动。

  “现在,我倒想见识一下那人到底是谁,朝中还有谁有这么大能力去做这样的事情。”赵构低声细语道。

  他是真的有些好奇,朝中居然还有人能够做到瞒天过海,不仅侵占朝廷赈灾款,更是将户部玩弄于鼓掌之间。虽然蔡京、童贯等人也非常的奸诈,不过以他们的本事还未有这样的本领。

  朝中势力以太子赵桓为主,却按兵不动。近日来,太子赵桓都不敢有任何的不轨举动,害怕被他掌握。若是真的与其他大臣有任何的牵连,只要上奏皇上,只怕吃不了兜着走。

  许景衡道:“大人,只怕这件事幕后之人实力不容小觑!”

  赵构点头称是,不仅悄无声息的取走证据,还留下证据。在他看来,这是明显的向他宣战,也可以说炫耀,警告他。只不过,这些事情都被赵构抛诸脑后,他想的是朝中到底谁有这么大能力,又或是暗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势力。

  王管家道:“少主、许大人,你们请看这里。若是没有猜错的话,这里印记较浅,料想是第一个被取走的证物,接着是这个,最后才是我们手中的这张。若是没猜错的话,只怕他们是故意留下这些证据。”

  赵构、许景衡二人仔细地看了一遍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可以想象,必定是陆陆续续取走,并非一次性取走。查了这么久,线索再次断了,比上次还要彻底,本来还有些希望,转眼间成空。

  “大人,下官有事要说!”事到如今,许景衡也不打算继续隐瞒了,惹得赵构、王管家二人纷纷侧目,只见他手中多了一张纸,沉声道:“这个便是下官偶然之下得到的,大人请过目!”

  赵构好奇的接过来,摊开一看,大吃一惊道:“你怎么会有这个?”

  许景衡眼里流露出一丝哀伤,嘴唇动了动,还是如实地说道:“这张纸是下官的一位好友交托与我,他本是户部中人,一直与下官私交甚笃。当年,我们一同从老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不过他阴差阳错的进入户部,而我则成为地方官吏,后来有幸擢升至监察御史。”

  “恰逢那个时候,下官得知蔡京贪赃枉法,却没有任何证据,圣上对他也是信任有加,心情苦恼之时,与那位好友对饮便吐露心声。他知道我的性格,答应助我一臂之力。”

  “那个时候,下官没有放在心上,只不过是一吐为快。不曾想过了数月后,他便急匆匆的来到我府上,将这张纸交给我,让我务必保管好,说是对我有所帮助,之后便匆匆离去了。”

  “一直到现在,下官都不清楚他到底发生事情。次日才听到他从户部革职回乡,下官多次打探、寻觅都不见踪影,只怕凶多吉少。于是,下官发誓一定要揪出幕后黑手,亦是毕生心愿,不然下了黄泉都无面目与他相见,难以交代。”

  赵构、王管家二人都沉默了,他们料想那人凶多吉少,势必遭到毒害。只怕这件事事关重大,那些人不想留有活口,知道事情的重要人基本上都处理,唯有死人才能真正保证秘密不会泄露出去。

  一直以来,许景衡手中都有证据,却没有立即呈交上来,赵构也能懂得。毕竟,那个时候许景衡不敢确定他是否真的想要追查此事。另外,这张纸上没有指名道姓,那开头的部分被人撕扯下来,只记得贪赃枉法的过程,以及数目,其它的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赵构猜想,想必是在争抢中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虽然不知道到底是谁,不过至少有些眉目了。此外,这张纸一直被许景衡贴身携带,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只不过从上面的内容看出朝中的确有人以权谋私,而且还将这些钱财暗中培植了一批势力。

  至于,培养的势力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中没有交代,唯一可以知道的便是那人手中的权力极大,甚至就算是蔡京都不敢擅动。若是招惹了那人,就算是蔡京也得遭受惩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蔡京畏惧,也不得而知。

  许景衡得到这张纸,一直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也不知来自何处。恰好,今日又看到赵构取回的札记,取出藏在里面的证据。无论是上面的笔迹,还是纸张都是出自一人手笔,他才断定这张纸是真的,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无凭无据,这也是许景衡真心对待赵构,认同他的行为,想要与他一起了结自己的心愿,也是为大宋除去祸害。

  既然事情有了眉目,那么查起来就方便多了,赵构也肯定了自己的猜测,那人真的是幕后黑手。至于,到底是谁还无法得知,唯一肯定的是那人手中的权力凌驾于朝中任何官员,就算是蔡京都要畏惧,实在是想不出到底是谁有这么的权力,难以想通其中的环节,只有等待李施恩、李施仁二人回来禀报,顺藤摸瓜,才能查明真相。  

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要一道圣旨

  赵构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超乎自己的想象,这件事以他的力量还真的不见得有什么效果,需要借助另外的力量才行。蔡京的罪行他是一清二楚,还有一个隐藏在暗处的人,也不过是露出一丝半点的讯息,根本就不知到底是何人。

  许景衡一直隐藏这张纸的原因,赵构从内容中看出来了,上面清楚地写明贪污的银两,还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根据朱敏中遗留下的证据,隐隐约约的提及那人暗中培植一批势力,具体是做什么用不得而知,一切都需要去追查才得以知晓。

  “少主,属下去查过,那间宅邸早已荒废多年!”李施仁探查后便立即向赵构汇报。

  赵构皱了一下眉头,道:“荒废多年?你确定?”

  “属下确定!”李施仁沉声道,“属下打探到那户宅邸三年前被人购置,那户主在购置后便离开了,一直未归,让人奇怪的是,那户人举家搬离京城,多年未归。但是,房契一直在他手中,就连官府也难以收回。”

  赵构想了想,感觉事情有些不同寻常。毕竟,购置房产必定是用于居住,有些则是金屋藏娇。若是再后世买房那是增值、保值,还能赚钱,在大宋没有限购,一人名下可以有多处府邸。

  若是真的购置了,不可能举家搬迁离开京城,多年未归。可是,那次李施仁尾随到府前,亲眼看见里面有人居住。李施仁也告诉赵构,屋内空无一人,也无桌椅,梁柱也被白蚁啃噬变得千疮百孔,这样的行为有些反常。

  接着,李施恩也回到郡王府,抬头看向赵构,道:“少主,那两人的身份属下已经查明,一人是赵立,另外一人是赵胜,二人是兄弟。根据资料显示,他们二人都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来与叶梦得相识,便借着他的关系进入户部任职,他们二人的行为有些功夫,为何佯装不懂任何武功?”

  一个巧合是巧合,两个巧合也可能是巧合,要是众多巧合凑成一起,那便不是巧合,而是事实。赵构可以肯定那人早知自己会派人尾随,早已将现场清理干净,不留任何的痕迹,避开李施仁的查探。

  想到此处,赵构倒是好奇那人是谁,对于自己的行动像是早已知晓似的,这让不禁有些惊诧万分,又有些诡异,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像是入了他人的圈套,一步步的陷进去,这种感觉让他非常不舒服。

  许景衡道:“大人,这样下去该如何做?”

  现如今,事情又回到,什么方法都想不到,更没有任何的证据,唯一的证据也被人取走,还有一份不知名的证据,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许景衡心事重重,显得有些落寞又有几分心急。

  “许大人,你先行回去!”赵构神色不变,淡淡地笑道。

  许景衡唉声叹气一声,也不再多问了,转身便离开了。赵构又吩咐李施恩护送许景衡回府,实则是保护许景衡,他担心那些人丧心病狂刺杀许景衡,只因为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之前不知因为何事让他们有所顾忌,现在赵构断定他们势必会展开行动。

  若是其他人,赵构无关乎他们的生死,然而许景衡此人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乃是不可多得的好官,不能让他轻易地送命。若是大奸大恶之人,赵构也不予理会。

  接着,赵构再次起身,趁着夜色又偷偷地入宫。

  “这次找朕有事?”宋徽宗见赵构突然前来,有些惊讶,抬起头看见他愁眉苦脸,不禁有些好奇。

  赵构要找的帮手,便是自己的父皇,也就是当今皇上。若是真的安然无恙的展开后续行动,唯有得到圣上的行动。毕竟,御史台只有弹劾,并无抓人的权力,私自越权而行,只怕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这件事事关重大,超乎想象,需要让自己的父皇知道,做好心理准备。于是,赵构将自己进宫的来意如实禀告,还将手中掌握到的证据呈交宋徽宗。起初,宋徽宗还有些不相信。

  虽然他知道蔡京接着他名义做了很多为非作歹的事情,生活是奢侈了一些,不过从未越过那道坎。但是,赵构将证据清楚地摆在他面前,却又不得不相信,看到纸上写明的罪行以及贪污数目,宋徽宗怒了。

  心中燃起滔天怒火,铁青着脸,咬牙切齿地说道:“蔡京,枉为朕宠信你,你却是这样回报皇恩。若是早知道你这样的行为,朕岂能纵虎归山,直接将你凌迟便可,又何须如此麻烦!”

  赵构见自己的父皇气愤不已,默默地叹息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果不是赵构欣赏蔡京的才能,又极度宠信他,就连朝政不理。虽然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要不是赵佶大肆重用,又岂会出现这等丧尽天良之事,不顾大宋江山,只顾个人享受之事,一切的罪过宋徽宗要承担一半以上。

  宋徽宗怒火难消,心里气急,又听到赵构正声道:“父皇,您且看看另外一张纸!”

  赵佶强压心头的怒火,又见赵构如此说,他才放下蔡京的罪证。蔡京已经死了,就算治罪也为时已晚,急忙拿起另外一张纸仔细的看了后,更是怒火窜了上来,低吼道:“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拿朝廷的官银私自培植势力,果真是好胆色,俨然不把朕放在眼里。”

  无论赵佶如何看,就是没有发现信中所指是何人,赵构适时地说道:“父皇,您不必看了,这张证据被人撕了一部分下来,而那部分以儿臣猜想定然是写明那人的身份或是猜测。”

  赵佶点点头,目不转睛的看着赵构,问道:“你找朕有何事,直说无妨!”

  赵构见自己的父皇看出心思,脸上没有任何尴尬,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地说道:“父皇,儿臣需要父皇的一道旨意!”

  “什么旨意?”赵佶问道。

  赵构回道:“父皇,儿臣要一道圣旨,捉拿童贯的旨意。御史台并无抓人的权力,唯有父皇亲自下令。若是将童贯羁押在刑部或是三司,都不太安全,那些人畏惧他的淫威,只怕问不出什么,反而毫发无损的让他出来。”

  “以儿臣猜测,当年参与之人童贯必定是其一。若不能及时将他缉拿归案,只怕夜长梦多。如今,又有确凿的证据在手,还有那份不知名讳的证据,时间长了恐怕夜长梦多,那时已经晚了。”

  赵构从容不迫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他没有继续说法,一直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父皇态度。若是有这样一道圣旨,再加上他的能力,必定会撬开童贯的嘴,还能让他乖乖的交出同党来,以及当年参与的事情过程。

  现在的主动权在赵构手中,哪怕是赵佶是当今圣上,赵构仍然不予理会,他想要的是那道圣旨,唯有取得旨意,才能光明正大的抓捕童贯,不必遮遮掩掩的暗中调查了,就算是等多久他依然要等下去。  

第二百二十九章 捉拿童贯

  宋徽宗想到此处,沉默了,没有立即回复赵构。虽然赵构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依然不敢去赌。纵然有证据在手,依旧不敢轻易下这道旨意。凡是都需要掌握尺度,要是越过,后果难料。

  赵构目不转睛的等待着宋徽宗的回答,他们父子二人心里都清楚,那个幕后黑手要是不抓住,对于大宋非常不利,养虎为患。赵构有自己的坚持,宋徽宗有自己的顾忌。

  父子二人首次相对无言,宋徽宗陷入沉思之中。若是生擒童贯,将他羁押在御史台,于法不合。若是赵氏子弟犯事,由三司会审;若是大臣犯事,由刑部处置。如今,赵构首次登上监察御史,掌管御史台,要是再给予特权,羁押朝中重臣,没有足够的证据,难掩悠悠之口。

  另外一方面,宋徽宗也是为赵构考虑。虽说此事为了大宋江山,只论公事,亦是公事公办。身为一国之君要以大局为重,要是赵构真的前去抓人,还是奉旨前去,赵构要想站稳脚跟,那是难上加难。

  宋徽宗直愣愣的看着赵构,正声道:“构儿,你可做好准备?”

  “时刻准备!”赵构淡然一笑,他知道父亲担心何事,眼前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不得不光明正大行事,也好让那些人转移目标,从而露出马脚来,在他看来童贯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唯有擒拿归案才是上上之选。

  宋徽宗见赵构坚定地神色,叹息一声:“既然,那你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吧!”

  “谢父皇成全!”赵构大喜回道。

  虽然宋徽宗没有给予他任何的圣旨,不过口中允诺,也就是这件事必须一查到底,找到幕后指使人才能了结。若是之前的赵构,兴许还会死皮赖脸的让宋徽宗给予旨意。

  现在,他的身份地位不同,在朝中没有站稳脚跟是真,赵构也有自己的打算。当初,赵构被宋徽宗安插进御史台,为得也是清除大宋毒瘤,那些为官不仁,结党营私,宋徽宗不是一点都知道,有些事情他早已清除,却不说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时,宋徽宗显得有些忸怩,没有任何帝王的模样,反而像是一位普通的父亲怜爱的看自己儿子。那一瞬间,赵构心脏像是漏了一拍,情不自禁的回想起曾经的过往,心里不禁有些无奈。

  赵构手握尚方宝剑,也是宋徽宗给予最大的权力,百官见尚方宝剑犹如见到皇上一样,文官下轿出迎,武将下马。宋徽宗的话给予赵构震撼太大了,一时间思绪还没有回转。

  虽然时间很短,赵构还是非常感动,宋徽宗对他的宠爱正如其他人担心似的,怕赵构年少不懂事,肆意妄为。现在,赵构得到自己父皇认同,就算没有圣旨任何有机会追查下去。

  次日,赵构心结已解,整个人看上去和善许多。

  早朝如期而至,仍然跟前几次一样,朝中并没有大事发生,不过也发生了一些波折,事情的起因便是赵构擅闯户部,赵构却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许景衡倒是有些惊讶。

  宋徽宗端坐在龙椅上,气定神闲地听闻户部侍郎奏报,道:“启奏皇上,臣有事要说!”

  “讲!”宋徽宗言简意赅地说道。

  户部侍郎没有察觉宋徽宗神色,怒气冲冲的说道:“昨日,广平郡王、御史大人平白无故的闯进户部。如此做,只怕有些越权了!”

  赵构自始至终都是面带危险,就像是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一样。赵构急中生智,笑道:“不过是取些东西,并未发生事情。若是户部侍郎觉得这个位置不适合你,你还不如直接退位让贤得了。”

  那人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又听到赵构说道:“有些事情该看透点,你的年纪也不小了,要是再生气,出现什么问题我还不得负责?没事闲的无聊,不如去地方比较好!”

  那人被赵构气得不行了,又看见赵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杀气,身形莫名的倒退数步,阴冷的目光看的他胆战心惊。恍惚之间,他才想起赵构上过战场,经历鲜血的洗礼,怔怔不语。

  群臣纷纷侧目,心里一颤。顿时,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再无反对之声。

  宋徽宗道:“此事暂且作罢,不必再议!”

  赵佶发话了,众人也都心不甘情不愿的低下头,保持缄默。赵佶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揉捏的皇上,更不是昏庸无能之人。现在的赵佶雷厉风行,智谋双全,金口玉言,朝中大权完全落入他手中。

  这件事就此作罢,再无任何的反对之声,赵构擅闯户部之事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掀不起任何风浪,只不过是序幕曲。早朝结束后,赵构没有回到御史台,更没有回府,而是带着许景衡以及李施恩、李施仁两人,还有御林军火急火燎的前往童贯府上。

  赵构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行走在汴京城大街上,百姓的目光纷纷看了过来,心里猜测有大事发生。早朝发生的事情,童贯已经知晓。虽然他没有上朝,仍然有人向他通风报信。

  童贯足不出户仍然知晓朝中发生的事情,他听到风声说是赵构前往户部,又匆匆的离开了,寻思道:“这个郡王到底想做什么?……为何要去户部?莫不是……”

  童贯像是想起什么事情似的,脸色大变,急匆匆的出门。府门打开,便看见赵构等人已经站在门口,呆如木鸡地看着赵构。

  赵构瞥了一眼,道:“童大人不愧是当朝重臣,未卜先知,知道本官今日前来!”

  赵构也不愿多说废话,径直走了进去,俨然不把童贯放在眼里。童贯呆若木鸡地看着赵构,隐隐不安在心中蔓延,嘴上却说道:“御史大人来府上作甚?”

  “当然是请童大人跟本官走一趟!”赵构直接了当地说明来意。

  童贯讥笑道:“御史大人不要忘记了,我虽被禁止出户,还有官爵在身,就算有事,也轮不到御史台插手,理应由刑部前来。御史大人,你如此做,只怕于理不合,越线了!”

  赵构使了一个眼神,李施恩亮出尚方宝剑,问道:“童大人,不知本官是否有权呢?”

  “尚方宝剑?”童贯愣住了,他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

  赵构大喝一声:“童大人,你好大的胆子,见到尚方宝剑都无动于衷,难道真的不怕诛九族吗?”

  童贯急忙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来人!”赵构冰冷地说道。

  御林军走上前去,将童贯直接押了起来,直到此时童贯才回过神来,怒吼道:“御史大人,你有尚方宝剑也无权抓我,此乃越权而行,我要在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我等着!”赵构冷笑一声,“带走!”

  童贯被御林军押走,骂骂咧咧的声音渐行渐远,百姓纷纷涌上前来看热闹。曾经显赫一时,权倾朝野的童贯被御林军押走,犹如罪犯似的,有些百姓更是暗暗地拍手叫好,他们期盼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终于得偿所愿。  

第二百三十章 赵构VS童贯

  御林军押着童贯离开了,赵构留在童贯府上,他亲自率领御林军将府中所有家丁、奴仆、婢女等人全部带了出去。直到他们聚集后,仔细清点一下人数居然达到百人以上,童贯的妻妾不算在内。

  接着,赵构又命令御林军将所有人全部带走,押往刑部再行商议如何处置。至于,童贯府上的一切赵构暂时未动,也没有派人搜查,一切事情等到撬开童贯口风才可以。

  毕竟,童贯还只是怀疑,并未证据确凿,赵构也没有权力查封家财,只能将所有相关人等悉数带走,将童府贴了封条,还派人留在此地守候,以防贼人夜里偷盗。

  赵构处理好一切后,也随之离开了。童贯被抓,许景衡紧绷着脸舒展开来,露出久违的笑容,一直期盼的这天终于来到了。虽然不是他亲自动手,也曾参与其中,这一切足够了。

  “你们这群狗奴才,还不快快将我放了!”

  童贯被羁押在御史台由专门人员看守,不得出门半步,一直等候赵构前来再做定夺。毕竟,御史台不是刑部,这里没有牢房只有文档卷宗,只得将他关押在一处房间里。

  直到现在,童贯还是忿忿不平,怒气冲冲的大吼大叫。那些御林军根本就没有他当成一回事,兴许朝中大臣会畏惧童贯的势力,这些人全部都是之前跟随赵构征战的那批人,早已不是当初那些御林军了。

  在他们心目中除了皇上只有赵构才能命令,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命令他们做什么。若是童贯在数年前,权倾朝野的确是有些人会心生顾忌。如今的童贯早已没有当初的意气风发,沦为阶下囚,他们更不会畏惧了。

  童贯见这群人无动于衷,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怒气难消,大吼道:“你们这群狗奴才,难道忘记我的爵位吗?待我面圣,势必将你们悉数革职查办,还有赵构这厮,谁给他这么大胆子,敢轻易逮捕于我!”

  “你们还不快快让开,要是再不让休怪日后不客气!”

  无论童贯怎么威逼利诱,他们始终如一,脸上没有任何屈服或讨好的神情,这让童贯自觉脸上无光。若不是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又如何会成阶下囚,心里越想越不是个滋味、

  “狗眼看人低,注定一辈子沦为看门狗,你们给我等着瞧!”童贯见他们无动于衷,不由得怒骂起来。

  那两人也是怒气冲冲地瞪了一眼童贯,要不是其他人拉着兴许直接冲上去揍他一顿。无论怎么说,他们也是御林军,属于皇上的亲卫军;偏偏童贯口无遮拦,谩骂又羞辱,让他们着实耐不住心中的怒火。

  “我们兄弟哥几个等着!”那人也是被童贯的话惹怒了,奚落的看了一眼,然后直接不予理会,不屑一顾的眼神更是让童贯抓狂,他何时被侍卫奚落过,心知之前的话说得有些重。

  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

  他们的身份是御林军,说他们是看门狗,也就侮辱了当今皇上,事后想象自己也的确是口不择言。但是,童贯该死的自尊心作祟让他放不下这个面子,又看见侍卫都骑在自己头上,气打一处来,之前涌上来的心虚瞬间被怒火填满,想要再次破口大骂却听到外面有人来了。

  童贯转身望去,只见赵构等人昂首阔步地走来,质问道:“御史大人,你这是何意?”

  赵构冷嘲热讽道:“童大人莫不是不明白?”

  “不明白,还请御史大人赐教!”童贯反唇相讥道。

  赵构不怒不恼,心平气和地说道:“今日本官请大人前来,无非是有一件事想要询问一下,不知大人可记得三年前朝廷赈灾款之事?”

  童贯眼神有些闪避,身子一震,镇定自若道:“不知御史大人说得是什么?”

  赵构早知他会这样回答,淡然一笑道:“既然童大人不记得,那也没关系,我这里正好有一份童大人的罪证,清楚地记录着大人近些年所做的事情,不知童大人见到此物还有印象否?”

  “大人说笑了,我又没有犯罪,又如何有罪证?”童贯信誓旦旦的说道,嘴上如此说,心里却是担心不已,暗暗的想道:“难道他手中真的有我的罪证?……不会的,他怎么会有……”

  赵构目不转睛的看着童贯,见他举止之间没有任何的慌张,不过眼神还是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转瞬即逝,这已经足够了。赵构手中拿出一份证据,直接丢到童贯面前,大喝道:“如若不信,大人不妨自行查看便是!”

  童贯冷汗直流,心里有些发虚了,冷笑道:“真是荒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不愧是权倾朝野之人,果然老奸巨猾!”赵构暗暗赞扬一声,又想道:“不过,我也不会这么笨。”

  “童大人,你还是看看再说!不然,悔之晚矣!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童贯坚信自己没有任何证据留下来,坚定不移的回道:“这一套早已见怪不怪了,不必关公面前耍大刀。若是我真是证据确凿,理应由刑部出面,并非御史台。”

  言下之意还是认为赵构以权谋私,公私不分,利用手中的尚方宝剑恣意妄为!赵构岂能听不出他话中所指,也不愿多做解释,开门见山道:“童大人不信,下官也没办法,不过大人是否想过,要是没有足够的证据,下官去府中捉拿,圣上真的不知道?”

  “真是愚蠢至极!”赵构讥笑道,“枉你一世英名,遇事冷静沉着,却不想轮到自己居然走进死胡同,走不出来!若非得到圣上旨意,就算我手握尚方宝剑也不敢如此胆大妄为,莫不是童大人忘记皇上最忌讳什么?”

  童贯沉默了,他心知肚明,却又不敢承认。凡是皇上都忌讳朝中大臣以权谋私、结党营私。如果赵构真的没有得到宋徽宗准许,就算他手握尚方宝剑,也不敢越权而为,更不敢捉拿他,这一刻童贯动摇了。

  赵构要的便是这个效果,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唯有“诈”才能攻破童贯防备之心,一点点的攻破心房才有机会。如若不然,以童贯在官场摸滚打爬数十年,岂能不知这些伎俩,唯有道出当今皇上才行。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东窗事发

  童贯皱着眉头,又见赵构坚定的神色,寻思道:“皇上知道?”

  如果赵佶是以前的赵佶,童贯百分百肯定他不可能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插手,只要自己过得舒服,其它事情都是浮云。但是,现在的赵佶真的让他有些捉摸不透,性情多变,又深藏不露,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一鸣惊人。

  赵构说的事情,童贯心知肚明,佯装不知情,要真的承认,只怕后果不堪设想。童贯在心里暗暗地盘算着,这件事要是赵佶插手,还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可是,他又坚信那件事没有几人知晓,当年参与者生还之人已经寥寥无几,不是被贬就是失踪,或是辞官归乡。

  童贯心里有些担忧,又有些怀疑赵构说的话,他赌得便是赵佶不知情,这件事是赵构一手策划。若是那样还有一线生机,只不过看着赵构面无表情,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偷偷的瞄了一眼脚边的证据。

  他又急忙的移开视线,根本就没有看清楚到底是不是他的罪证,脸色一阵白一阵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