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赵构传令道:“选三百只快船,船上各插着方腊降来的旗号。另外,一千名军士穿着号衣,其余人换上便装。”
三百只船内,埋伏二万余人。并且,赵构又命李俊扮做陈泰,张清扮做陈益,各坐一只大船,其余船分拨其他将领。第一拨船上,宋江,吴用管领;第二拨船上,差张横,张顺管领;第三拨船上,卢俊义、燕青管领。
这些船只分先后,他们三拨人先行一步前行,赵构等人乘坐后方的渡船,率领岳飞、刘琦、林冲等人,将战马等全部装载在游龙飞鲸船上,这些船有一千只,打着赵构的旗号,大小将领等全部都坐在后方的船上,总计加起来有八万人同时渡江,并且赵构又命令阮小二、阮小五两兄弟为水军将领,由他们兄弟二人统帅。
阮小二、阮小五在梁山上本来就是水军统领,赵构再次任命他们为水军将领,让他们施展出自己的才能。毕竟,赵构熟读兵法,却不知水战该如何战斗,不能只会纸上谈兵,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才行。
岳飞、刘琦、林冲等人也都是路上战将,会水却不知该如何指挥水军作战,唯有将此等重任依托于阮小二、阮小五两人。他们两人得到赵构的重任,心里高兴不已。并且,赵构传令大军一切听从他们二人安排,不得有任何违背,使他们两兄弟更是毫不犹豫的展现出自己的本事,心里对赵构更是佩服不已。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破润州城
赵构率领大军横渡长江,宋江、吴用等人先行而去。此时,润州北固山上的哨兵发现呼啸而出的三百只战船,船上插着护送衣粮先锋红旗号。哨兵立即传信于城中,吕枢密听闻后觉得有些不同寻常,亲自带领麾下十二个统制官来到江边观察。
十二个统制官全都是身着披挂,弓弩上弦,刀剑出鞘,带领精兵,显得威风凛凛。此十二人分别是:擎天神沈刚、游弈神潘文得、遁甲神应明、六丁神徐统、霹雳神张近仁、巨灵神沈泽、太白神赵毅、太岁神高可立、吊客神范畴、黄神卓万里、豹尾神和潼、丧门神沈林。
润州军见前面一百只船前来,只见船只傍岸拢来。眺望而去,船上有两个为头的前后簇拥着的,都披着金锁子号衣,一个个都是那彪形大汉。吕枢密亲自下马,坐在银交椅上,十二个统制官,分成两行把守住江岸。
张清、李俊见吕枢密在江岸上坐地,起身声喏。左右虞候,喝令住船,一百只船,一字儿抛定了锚。背后那二百只船,乘着顺风,也都靠在岸边;分开在两下拢来,一百只在左,一百只在右,做三下均匀摆定了。
客帐司下船来便问道:“船从那里来?”
张清答道:“小人姓陈名益,兄弟陈泰,父亲陈观,特遣某等弟兄,献纳白米五万石,船三百只,精兵五千,来谢枢密恩相保奏之恩。”
客帐司道:“前日枢密相公,使叶虞候去来,现在他人在何处?”
张清气定神闲地回道:“虞候和吴成各染伤寒时疫,此时在庄上养病,不能前来。今将关防文书,在此呈上。”
客帐司接了文书,上江岸来禀复吕枢密道:“扬州定浦村陈府尹男陈益,陈泰,纳粮献兵,呈上原去关防文书在此。”
吕枢密看了一遍,见公文是真的,还是他亲自发放的。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命人将张清、李俊两人传唤上来。张清、李俊二人对视一眼,唯有跟在后面硬着头皮向前走去,让他们庆幸的是,吕枢密以及十二个统制官都未曾见过陈家两位兄弟,也逃过一劫。
张清、李俊二人只身前往,本来有二十个偏将随行,却被排军阻止。张清、李俊二人也只能选择孤身前往。他们二人见到吕枢密,以草民的身份拜见。吕枢密未曾见过陈氏父子,也知道一些事情,故而问道:“你父亲陈观,为何没有亲自前来?”
张清回道:“父亲知道朝廷大军几日内便会前来,担心贼人下乡扰搅,就留在家支吾,未敢擅离。”
吕枢密看了一眼张清、李俊两人,问道:“你们二人哪个是兄,哪个是弟?”
张清回道:“陈益是兄。”
吕枢密道:“你弟兄两个,有没有习武?”
张清回禀道:“托赖恩相福荫,曾经练过。”
吕枢密道:“你带来的白粮,又是如何装载的?”
穆弘道:“大船装粮三百石,小船装粮一百石。”
吕枢密接着问道:“你两人来到,恐有他意!”
张清慌忙说道:“小人父子,一片孝顺之心,怎敢怀半点外意?”
吕枢密道:“虽然是你好心,吾观你船上人员,模样非常,不由得让人怀疑。你两个暂且留在这里,待我差遣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若是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张清气定神闲地回道:“小人此来,指望息相重用,何必见疑!”
吕师囊正欲点四个统制下船搜着,只见探马报道:“有圣旨到南门外了,请枢相便上马迎接。”
吕枢密立即上了马,便吩咐左右说道:“你们可要把守好江岸且,你们两兄弟随我前去!”
张清使了眼色,李俊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便跟随在吕枢密先行去了。接着,张清、李俊又招呼二十个偏将,便跟着吕枢密身后进入城门。
不料,守门将校见他们二人带领偏将前去,立即喝道:“枢密大人只叫你们兄弟二人前去,其他人等不得入内!”
于是,张清、李俊二人过去了,二十个偏将都被挡住在城边。他们二人再次对望一眼,心知吕枢密从未信任过他们,一直都在盘问,便是要抓住他们的把柄,幸得张清机灵,随机应变,不然必定会被吕枢密识破身份,那时便悔之晚矣。
吕枢密急匆匆地赶到南门外,迎接方腊派来的差使,接了圣旨,又低声问道:“冯大人,为何来得如此焦急?”
那差使是方腊面前红人,深得信任,名为冯喜。四下张望,冯喜俯身帖耳,悄悄说道:“近日司天太监浦文英奏道:“夜观天象,有无数罡星,入吴地分野,中间杂有一半无光,就里为祸不小。天子特降圣旨,教枢密紧守江岸。但有北边来的人,须要仔细盘诘,磨问实情;如是形影奇异者,随即诛杀,勿得停留。”
吕枢密听后大吃一惊,想去刚刚见过的陈家兄弟,自觉事有蹊跷,惊呼道:“莫非说得正是这班人?初次见到他们时,我便觉得有些奇怪,还请冯大人进城再说!”
冯喜同吕枢密都到行省,还未详谈,便接到将领来报:“苏州又有使命,擎御弟三大王令旨到来。”
那人说道:“你前日扬州陈将士投降一事,未必信以为真,诚恐有诈。近奉圣旨,近来司天监内,照见罡星入于吴地分野,可以牢守江岸。我早晚自差人到来监督。”
吕枢密回道:“大王亦为此事挂心,下官已奉圣旨。”
随即,下令命人牢守江岸,又派人盯着陈氏兄弟。并且,叮嘱众人不得放行,也不允许他们之中有人上岸。吕枢密自己则亲自摆宴款待两位使者大人。
三百只船上人,见半日没些动静,心里有着诧异。左边一百只船上张横,张顺,带八个偏将,提军器上岸;右边一百只上十员正将,都拿了刀,钻上岸来;守江面南军,拦当不住。
黑旋风李逵,和解珍、董平等人便抢入城守门官军急出拦截,李逵抡起双斧,一砍一剁,早杀翻两个把门官军。城边发起喊来,解珍、董平各挺钢叉入城。顷刻间,宋军率先发起进攻,润州城守军还未反应过来,众人已经杀入城中。李逵横身在门底下,寻人砍杀。先至城边二十个偏将,各夺了军器,就杀起来。
吕枢密听闻后,大惊失色,便命人传令,让十二个统制官率领大军抵挡。只可惜,为时已晚,宋军已经杀入城内,大军接踵而至,史进、柴进等人也脱下敌军的衣裳,提着武器便杀了过来。
为首统制官沈刚、潘文得两路军马来保城门时,沈刚被史进一刀剁下马去,潘文得被张横刺斜里一搠倒。润州城守军将领被杀,两军混战在一起。那十个统制官,都率领大军退回城中,保护自己的家眷。
张清、李俊在城中听得己方大军已然入城,便借来火种,放起火来,以此为信号,宋军士兵看见进攻信号,立即前赴后继的进攻,四面八方都是混战的人马,润州城守军也看见他们打得是“赵”字旗号,便知道是宋军前来。
话分两头,宋军有一百五十只战船登上长江北岸,为首的宋军大将早已牵出战马,一跃而起,骑在马背上。那率先而出的大将:关胜,呼延灼,花荣,林冲,岳飞,刘琦,杨沂中,孙立等八人,各自率领一千名正偏将,兵马二千,冲杀入城。
此时,吕枢密心知大势已去,润州城被宋军攻破了,唯有带领残部弃城而去,逃往丹徒县。宋军理所应当的占据润州城,赵构没有让他们继续追击,而是留守城中,以备不时之需。
大军夺得润州,立即扑灭城中的火势。宋军又派出将领分别把守润州城四道门,然后大军又前往江边,准备迎接赵构等人登岸。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分兵而围,孤军深入
赵构负手而立,依靠在船头上,眺望着浑浊的江水,唤起曾经的记忆,那一座座隔岸相连的大桥,耸立的高楼大厦,都成为过眼云烟。现在,展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还有青黑色的墙砖,高大的城墙,不由得感慨万千。
先锋军已经攻占下润州城,赵构已然知晓,他命令大军不得滋扰当地百姓,也不得继续穷追不舍,待他前来再做打算。战船的速度没有现代化的船舶快,也来到了岸边。众人都笔直挺立的恭迎赵构前来。
赵构从船上踩着船板来到岸边,赞赏地点点头,然后率先一步踏出,朝着润州城走去。赵构抵达润州城,看着城中百姓惊惧的眼神,他知道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担心宋军会屠杀自己,露出惊慌之色。
想到此处,赵构立即出榜安抚城中百姓,告知他们的只不过是攻打贼首,与旁人无干。城中百姓见到赵构张贴出来的榜文,才放心下来,依旧是恢复到自己以前的生活之中。对于他们而言,谁来占据润州城,只要不涉及他们的性命,也不会反对什么。
赵构来到府上,大军悉数进城,以此为根基,准备与方腊决一死战。并且,夺得润州城还有意外的收获,史进献沈刚首级,张横献潘文得首级,刘唐献沈泽首级,岳飞、刘琦生擒卓万里,杨沂中、吴璘生擒和潼,花荣箭射死徐统,杀死牙将官兵,不计其数。
至于,己方将领,无一人死亡,不过也受了伤,性命无忧。吕枢密仓皇逃离润州城,折了大半人马,带领剩下六个统制官,退守丹徒县,哪里还敢进攻,只得紧闭城门,以防宋军来犯。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发告急文书,去苏州报与三大王方貌求救。吕枢密接到探子来报,说苏州派遣邢政领军到来,
吕枢密接见那元帅,两人同行来到丹徒县,邢政询问了战况,叹息道:“陈将士诈降缘由,以致透露宋江军马渡江,以致于我军大败。今得元帅到此,可同恢复润州。”
邢政道:“三大王为知宋军犯吴地,特差下官领军到来,巡守江面。不想枢密失利,下官与你报雠,枢密当以助战。”
次日,邢政率领大军前来攻打润州城。赵构早已接到情报,方腊叛军派人前来攻城,他正好要攻打丹徒县。
此次,赵构派遣关胜为先锋,派兵攻打。恰好,两军在半路上相逢。两军相对,各把弓箭射住阵脚,排成阵势。南军阵上,邢政挺出马,六个统制官,分在两下;宋军阵中关胜纵马,舞着青龙偃月刀来战邢政。
邢政和关胜两人交战,战不到十四五合,就被关胜手起一刀,砍于马下。呼延灼见砍了邢政,立即率领大队人马,冲了过去,六个统制官见主帅被杀,敌军又杀来,连忙纵马向南逃走。
吕枢密见本部军兵大败,弃了丹徒县,领了伤残军马,往常州府退走。接着,宋军又占领丹徒县。赵构率领大军前来,将军队驻扎在此地,润州城则由张招讨使镇守。赵构又召集将领前来商议道:“如今,我军占据润州城、丹徒县,接下来还有湖州、常州、宣州、苏州四处城池,只要攻破这四座城池,便可以挥师南下直接攻打扬州城。”
宋江问道:“元帅的意思是将兵力分散开来?”
赵构点点头,道:“正有此意,唯有将兵力分散开来方能尽快攻占杭州。现在,我军盘踞在丹徒县,也就是说润州、扬州已然落入我军手中,粮草等都充足,大军已然渡过长江,先行攻占两座城池,可以说与方腊越来越近了。”
“我军兵强马壮,就算方腊军人数众多,也不足畏惧,皆是百姓居多,论整体战斗力还是我军强盛。现在,方腊已经知道我们率领前来,必然严加防范,他们的目光必定聚集在我的身上,这样一来将兵力分开,打他个措手不及,岂不快哉。”
卢俊义接着说道:“大军分开兵力,该如何分配?”
“常州、苏州乃是一条线上,正好是一处;湖州、宣州便是另外一处。大军分开攻打,不仅节省时间,还能遥相呼应,要是有任何情况,也可以从旁辅助,从敌人后方攻击,让他们防不胜防。”
吴用沉思道:“属下赞同元帅分兵之计,不过还是需要水军协助才行。常州、湖州都与太湖相接,太湖之上又有众多岛屿。水军可乘船从水路攻击常州、湖州、苏州,尤其是湖州更是在太湖旁边,料想敌军守将也会在太湖岸边驻守大军,只要攻破敌军防御,我军才可绕到敌军后方,给予致命一击。”
赵构恍然大悟,他以为不需要水军,却不想吴用观察细微。若是从水路攻击湖州、常州兴许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要知道渡过太湖便可以绕到敌军后方,的确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军师所言极是,将水军也分成两支队伍,然后与大军一同前往。”赵构又接着说道,“卢将军,这攻打湖州、宜州的重任,本帅便派你前往,不知你意下如何?”
卢俊义惊讶道:“派末将前去?”
赵构说道:“不错,攻打宜州、湖州这个重任便交托于你,常州、苏州则由宋将军领兵攻打。”
宋江也惊讶道:“常州、苏州由末将攻打?这……”
“你们二人都是大宋的肱骨之臣,能征善战,将一切都交托于你们,我才能放心。”赵构郑重其事地说道,“传本帅军令:宋江为正先锋将领,统帅精兵五万,吴用任军师,关胜、鲁智深、花荣、呼延灼、杨志为正将,李逵、朱仝、戴宗、杨雄、董平、解珍、雷横、刘唐为偏将,战船一百只,水军精兵五千,由石秀、张顺、张横、李俊统帅,听候调遣。”
“卢俊义为副先锋将领,统帅精兵五万,曾孝蕴为军师,孙立、武松、史进、林冲为正将,岳飞、刘琦、汤怀、张显、王贵、杨沂中、吴璘为偏将,战船一百只,水军精兵五千,由阮氏三兄弟为水军统领,听候调遣。”
众将士齐声道:“末将领命!”
赵构又看向了张叔夜等人,沉声道:“张将军及其他将领则驻守在丹徒县城,统领四万精兵,大军的粮草以及后续力量则由你张将军调度。若是有任何的问题,本帅唯你是问。此次战争,我军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务必要夺下四城。”
众人再次齐声道:“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重托。”
赵构点点头道:“一切就交托于诸位将领了!”
吴用沉思片刻,觉得有些奇怪,宋军士兵共有十几万大军,被赵构如此分配,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兵力了。如果方腊叛军主动攻击,或是派遣先锋军攻打帅营,那么以不到数千的兵力,如何能抵挡住。
军师吴用问道:“元帅,末将以为元帅身边多少有些兵力,以免敌军前来偷袭帅营。”
赵构笑道:“本帅在你们攻打四座城池时,不再此地,就算是方腊叛军前来也没什么事情。”
众人大吃一惊,吴用接着问道:“元帅此话何解?”
“诸位将领在外战斗,我身为一军之帅,理应也要做点事情。如果留在帅营指挥作战,那不是我的风格,再说我相信诸位的本事,攻破这四座城池没有任何问题。”赵构微笑的说道,“我准备亲自会一会方腊此人,看看他与传闻中有何不同,待你们夺得城池后,我便回来,想必也不会太久。”
众人一听惊骇不已,赵构的话中意思,是想要一人前往杭州城。如今,两军交战,局势混乱,赵构一人前去,他们都不放心。毕竟,赵构是一军之帅,要是不在军营中,军心不稳,此事万万不可。
众人连忙七嘴八舌的反对赵构此行,不过赵构心意已决,任何人都不得反抗。众人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任由赵构独自一人前往敌军阵营中查看虚实。众人也不知道赵构是如何打算的,自古至今哪里有大帅离开军营,孤身前往敌军阵营中的道理,唯有相视苦笑。
第一百二十四章 深入敌后
众将士纷纷离开营帐,只留下寥寥无几的数人,全部都是一军之将,吴用、曾孝蕴、卢俊义、宋江、张叔夜、林冲等六人留在营帐内。
卢俊义沉声道:“元帅,末将以为不可深入敌营,军中不可一日无帅。若是敌军发现我军主帅不在,势必会加紧进攻。另外,军中尚且无帅,军心动摇,两军交锋恐有变故。末将望元帅三思而后行!”
吴用、曾孝蕴、宋江等人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赵构,他们的心意与卢俊义一样,不愿赵构冒险,孤身一人深入敌营,还是一军之帅。若是正副偏将前往,那是军令如山,不得而为之,一军之帅前往,那就说不过去了。
赵构微微一笑道:“诸位将领放心,也是深思熟虑后决定的。你们冲锋陷阵,身为主帅我镇守军营,实乃不是我的风格。另外,我军对方腊贼军的情况一无所知,也就知道交战过后的将领情况,城中情况一无所知,于我们不利。”
“我将大军交托于诸位将领,便是做好打算。在我不在的期间,你们便是各军最高统帅,待攻破四座城池后,我自会回来与你们相见,兴许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们定要谨记,不可泄露我的去向,就算是我被敌军抓住,你们也不可有任何的动摇,佯装不认识,我自有办法脱身,诸位放心攻打城池。”
“若是你们攻破城池,首要任务不是继续进攻,而是休养生息后再发动攻击,也要安抚各城的百姓。如果敌军来势汹涌,大可不必与他硬碰硬,迂回作战。两军交锋,苦的是百姓,定要严整军纪,不可扰民,否则军法处置。”
众人恭声回道:“末将领命!”
军师吴用接着说道:“我知道元帅心意已决,势必要前往敌军阵营,打探虚实,末将不敢反对。不过,还请元帅答应末将一个请求,不知元帅能否答允?”赵构好奇的看着吴用,示意他继续说,“元帅孤身一人前往敌营,我等都不放心,只要元帅带领林冲兄弟共同前去,我等才能放心。”
林冲被留下来的原因,也就是军师吴用觉得赵构孤身一人深入敌营,着实难以放心。赵构又心意已决,任何人都无法劝说,唯有让林冲与赵构共同前往,就算是出了事情也好有个照应。若是赵构一人遭遇危险,也没人带出消息,就非常危险了。
赵构瞥见林冲坚定不移的眼神,脸上露出的担忧,唯有点头答应道:“那便林教头与我一同前去。”
林冲乍听之下,高兴不已。说实话,赵构的武功他是佩服得紧,双拳难敌四手,尤其是深入敌营,就算是赵构武功再高,也不可能与千军万马相抗衡,安然无恙的离开。况且,林冲是他的师兄,卢俊义也放心,其他人则是看中林冲的武功以及智谋,自然也就放心了。
于是,赵构与林冲两人乔装打扮,趁着漆黑的夜色,悄然的离开军营。当他们离去后,宋江、卢俊义等将领却走出营帐,目光齐齐的看向赵构离开的背影。众人面面相觑,摇头叹息一声,然后又各自回到营帐内。
林冲跟随在赵构的身后,两人一路向南步行,期间没有逗留。赵构没有骑马,徒步前行,只因他准备扮作流民前往杭州城,唯有扮作逃难的流民才能混入杭州城,进入敌后,探查虚实。
“元帅,我们当真徒步前行?”林冲跟在赵构身后,不解的问道。
“师兄,已经不在军营,就不必喊元帅了,以免隔墙有耳。”赵构点点头,说道:“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进入杭州城,探听虚实。若是我们骑马或是扮作商人前往,势必会引起方腊军的注意,那样我们身处险境。”
“当我们度过常州,再走水路进入苏州,顺着水路直接进入杭州城。大军出兵攻打城池时,我们要先一步抵达,然后想办法将消息传递出去。如果我们得到的情报没有传出去,一切扥努力就白费了。”
林冲也是赞同的点点头,他也觉得赵构说的有道理。于是,林冲听从赵构的吩咐,混入流民的队伍中,流民往哪里行走,他们也跟着前去。并且,赵构又在沿途的路上做上标记。当庞大的流民队伍不断地南迁时,林冲、赵构身上的衣服全部都是脏兮兮的,已经有数十日没有洗澡,他们一路忍受饥饿,不断地跟着队伍。
并且,赵构与林冲现在的身份也变了,两人成为兄弟,林冲为兄,赵构为弟。赵构、林冲两人的名字都变了,改成了凌天、凌忠,小名狗子,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流民,根本就看不出任何的端倪。
与此同时,宋江、卢俊义率领大军按照赵构设定的路线攻击城池。当初,吕枢密率领六名统制官弃城而逃,直接奔赴常州陵郡。常州原有守城统制官钱振鹏,手下有两员副将:一个是晋陵县上濠人氏,姓金名节;一个是钱振鹏心腹之人许定。
钱振鹏原是清溪县都头出身,曾经协助方腊,屡立战功,方腊称为“圣王”后,他便升做常州制置使。吕枢密败逃后,逃到常州城,钱振鹏听到他前来,便率领金节、许定以及千名精兵,开城门迎接,邀请吕枢密进城留在统制府中,商议迎战之策。
吕枢密见识到宋军的战斗力强大,不像之前那样鲁莽。此时,他的心中不再想着收复润州城,而是想着怎么保护好常州城,以他对宋军主帅的了解,必定会攻击常州城,沉声道:“钱大人,此时我军不可强攻,待宋军前来,我们在出城迎战。至于,失去的城池,自会像皇上禀明情况。”
钱振鹏问道:“吕相,宋军兵力当真如此厉害?”
吕枢密点点头,郑重其事的说道:“我与宋军交战两次,第一次是润州城,宋军派人迷惑众人耳目,突袭进城。无奈之下,只能退往丹徒县,不曾想到宋军派遣关胜前来,两军交战,我军又是损失惨重。”
“虽然本相未曾见过宋军主帅模样,不过此人调兵遣将的本事的确非同凡响。若是我军贸然出兵,必定常州城无将领守备,要是宋军再次举兵前来,我们只能被动挨打,常州城必然失守,那时便再无颜面回去面见皇上。”
钱振鹏再次问道:“那么,依吕相之见,我军该如何是好?”
吕枢密沉思片刻,回道:“钱大人,即可让大军准备,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加强常州城出入的流民以及百姓。若是有任何怀疑的对象,立即派人监视,也不必惊扰百姓,以免引起百姓的恐慌,我军要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现在只需要静静的等待宋军前来,到时候我们再商议对策。”
钱振鹏听闻后方知宋军的厉害,吕枢密的官职又比他高很多,他知道吕枢密不会口出狂言,宋军必定是真的不简单,唯有听命行事。但是,吕枢密、钱振鹏等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宋军主帅已经进入常州城。
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打常州(一)
吕枢密下令常州城守军加强戒备,钱振鹏唯命是从。随着吕枢密的命令,整个常州城人心惶惶,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百姓纷纷猜测朝廷大军压境,城中守备森严。
赵构、林冲扮作流民逃亡至常州城,吕枢密已在常州城逗留半月之久,一直未曾发现宋军士兵踪迹,不免有些怀疑。
钱振鹏望着前方一览无遗的空旷之地,城下皆是流民,并无宋军士兵,疑惑道:“吕相,已有半月之久,宋军为何迟迟不来?难道说宋军不准备进攻常州城?”
吕枢密也是费解,站在城楼上的他眺望远方,正如钱振鹏看到的一样,沉思片刻,道:“宋军必定会采取行动,想必有什么诡计。如今战事爆发,流民的数量有增无减,本相以为不可让流民进城,要是宋军士兵混入其中,刺探军情,那便是祸事,关闭城门,禁止流民进城,待战事结束后,再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
钱振鹏回道:“吕相,如此做怕是要激起民愤!”
“即使如此,也不得不为之!若是宋军混入其中,常州城失陷,那时责任重大。”吕枢密厉声道,“此时,当以大局为重!”
钱振鹏欲言又止,无奈的摇摇头。于是,常州城大门紧闭,不允许进出,严格把关。从润州城逃亡的流民见城门紧闭,气愤不已,又无可奈何,唯一庆幸的是留在城外的流民不过千余人,他们也是在宋军攻打丹徒县时,从县城逃离出去的百姓。
“到底是怎么回事?”林冲低着头,皱着眉头凝望着关闭的城门,有些疑惑,低声道:“难道他们已经猜到我们的行踪?”
赵构四下望去,看着城中加强戒备的士兵,所有人都是武器装备齐全,从未离身,又见他们来去匆匆,心想:“莫不是他们提高警惕,以防我军前来,还是发现我等踪迹?”
林冲低声道:“此地不宜久留,以免发现我等!”
赵构笑道:“大哥切莫担心,以小弟之见,更多的是防备大军前来。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位吕大人必定是怕了,接二连三的丢失城池,就算是方腊的心腹,也经不起他这么丢城。若是常州城再失去,势必会影响他的官位,兴许还会人头落地。”
林冲问道:“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赵构沉吟道:“静观其变,就在这城中逗留,待大军前来我们便提前离开,继续逃亡之路。不过,我们身在常州城,戒备森严,想要给予帮助是不可能了。如果我的伤势好转,那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一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