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赵似为国为民劳心劳力,从未有过丝毫怨言。于公于私,都不能让他死,不然赵构会愧疚一辈子,力量更是提高了几分,暗暗发誓:“一定要成功,决不能失败!”
第六十一章 妙手仁心(一)
赵似旧伤复发,又收到赵构的重击,双重打击下,让他伤上加伤,气血攻心,口吐鲜血,晕死过去。赵构对他的怨恨早已消失不见,也知道赵似留有旧患,也都是因为母亲病危,他与父皇两人忙上忙下,才会耽搁救治,以致于身上留下难以祛除的病根。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经过内力的调息之后,赵似体内阻塞的脉络全部疏通,畅行无阻,就连药石无灵的旧患慢慢的好转起来。这个过程对于赵似来说,无比的惬意;对于赵构而言,那是无比的艰难。一次次的运用内力,让他神智不清,意识渐渐地模糊起来。
突然,赵构吐了一口鲜血,直接晕了过去。众人大吃一惊,唯有老七一人前去搀扶住赵构,其他人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身受重伤。赵构的本事,他们都服了,心里不禁有些钦佩起他,哪怕老七之前被赵构击败,心里也没有怨恨,他可是看得清楚,赵构已经对他留手了,要是真的一开始使出全力,不死也得重伤。
“老七!……”此时,赵似体内的伤势好了很多,慢悠悠的醒来,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却是老七焦急的脸庞,又看见赵构昏死过去,嘴脸还有一丝血迹,体内的伤势好了很多,浑身说不出的舒服,皱着眉头,惊疑道:“这是怎么回事?”
老七回禀道:“回庄主,您之前受到严重的攻击,说完后便直接昏死过去!”赵似点点头,老七又看着赵构,说道:“这小子不知使出什么本事,将您盘膝坐好后,就双手贴住您的后背,以及身上几处大穴。最后,您醒了,他吐血昏迷不醒!”
赵似一听,猛的跳窜起来,吼道:“那你还不去喊大夫前来看看,要是他有事,我们一切的努力不就白费了!愣着干嘛,快点去!”
老七惊骇不已,傻愣着看着站起身来的赵似,就像没事人似的,仿佛之前吐血昏迷不醒不过是佯装一样,愕然道:“庄主,您没事了?”
赵似恍然大悟,他也觉得有些蹊跷。之前还身受重伤,昏迷不醒。转眼间,活蹦乱跳,就连旧伤都好了些许,不再发作,惊疑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一切都是老九做的?当真是神乎其技!”
老七出声问道:“还用不用找大夫?”
“还愣着干嘛,快点去!”赵似被他一打断才想起赵构昏迷不醒,急忙催促道:“你去将唐大夫请来,老九以及众兄弟都有伤,务必让他亲自前来才行。无论用什么手段,一定要请到府上,不然你以后的日子不太好过!”
赵似口中的‘唐大夫’乃是华阳人氏姓唐,名慎微,字审元,出身于世医家庭,从小耳闻目染,立志成为救死扶伤的大夫,知名一时。唐慎微不善言辞,但是自小睿智明敏,医术精湛,成名后医德高尚。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风雨无阻。并且,读书人治病从不收钱,只求以名方秘录为酬,因此学者喜与交游。
唐慎微在元佑年间,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行医八年。五十五岁后,将医馆交于自己的两位儿子共同打理,自己孤身一人走遍大宋,寻求名方,一路行医至汴京城。六十岁与赵似相识,只因赵似身上旧患宫中御医都无法根治,唐慎微恰好路径汴京为赵似诊治,发觉他病情复杂,是自己从未见识过的,故而一直留在京城,开个药铺,赵似所吃的药物也都是唐慎微开的,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如今,唐慎微在京城整整逗留了四年时间。期间一直为赵似看病,就算赵似武艺高强,想要看病也得遵守他的规定。但是,赵似觉得唐慎微是大宋不可多得的人才,真心与他结交,想让他加入琥珀山庄,却被他婉言拒绝,意思是自己年岁大了,只想做个大夫,不想再过问大宋之事。
赵似没有强迫于他,也正是唐慎微救了韦氏一命,故而宋徽宗对他也格外器重,赐封他入朝为官,成为太医,依旧被他拒绝,理由更加充分,说道:“草民乃是一介布衣,因缘巧合为皇上效命。然,草民无心留在朝中任职,草民继承父命,要将医术传扬整个大宋。为皇上效命,只能医治于皇家之人,还有王公大臣,却不能解除天下百姓疾病,还望皇上收回成命!”
宋徽宗点点头,也没有多加强迫。他也非常欣赏唐慎微的品德,有多少人打破头想进入朝中为官,独有唐慎微不愿意做官,他学医是为了救治百姓,并非名利双收,这份志向让他深感欣慰。
自此以后,唐慎微在外开设医馆,又成为琥珀山庄的专职大夫。无论是任何人受伤,想要请他医治都必须按照顺序来,不得强迫,宁死不屈服。赵似担心唐慎微有其他病人,故而命令老七无论用如何手段都要请他前来,不是为了给自己看病,而是给赵构,也只有赵构才能让赵似不按常理出牌。
老七听从赵似的命令,骑着快马迅速的下山朝着唐慎微的药堂飞驰而去。马匹吃痛之下,速度更是飞快,老七身上也遭受到赵构的攻击,强忍着身体不适,一路疾驰而去。片刻后,老七便来到了唐慎微的药堂,也不等伙计招呼,径直走了过去。
伙计嚷嚷道:“你这人怎么如此不懂礼数,哎……掌柜再为他人诊治,难道你不知道掌柜的规矩吗?”
老七懒得理他,自顾自的朝着后堂走去。伙计见拦他不住,心急如焚,紧随着老七身后,不停地阻拦,愣是被老七挡开,不予理会。不是他不想说话,而是憋着一口气,要是吐出来自己也就晕倒了,故而硬生生的憋着。
此时,唐慎微正在为病人诊脉,听见外面吵闹声,皱着眉头,抬起头望去,只见面色苍白的老七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呵斥道:“怎么是你?难道你不知道老夫的规矩吗?如此莽撞,任何事情都等我诊治好病人为重!”
老七顾不得其它事,躬身说道:“唐大夫,我家庄主命小人一定要带您回去。无论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带您前去,因为那里有一位病重的之人,还不止一位,需要您亲自前往一趟。如果您不答应,休怪小人用武力带您回去了!”
唐慎微自幼学医,又医治不少的病人,他一眼便看见老七身受重伤,不需要把脉,只看气色就已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赵似的身份唐慎微也清楚,两人相识也有数年光阴,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的脾性,只有事态紧急、人命关天的情况下,才会使出强逼手段。当初,韦氏病重垂死,赵似也是逼不得已之下强拽着他进宫,要是稍微晚了一步必死无疑。
唐慎微治病时,最忌讳就是有人打搅,又见老七面色苍白,气血盈亏,明显是受到外伤,赵似没有亲自前来,老七又身受重伤,让他不得不慎重起来。旁边的患者只不过是偶感疟疾,他已经祛除的差不多,只需要抓药即可,低声道:“你为这位病人抓好药,每日服用三次,三日后必然药到病除。这是一张方子,我去去就回,你守好药铺。任何病人待我回来再看,就说我出诊去了。”
那名伙计有些诧异,唐慎微自始至终的规定首次打破,心里有些吃惊,又见他面色凝重,必然是要紧之事,故而点头答应下来。唐慎微带好自己的药箱,然后跟随着老七立即起身,就连老七都觉得有些诡异,他没有想到事情这么顺利。
唐慎微知道事情比较严重,也就不在坚守自己的规定,事关人命,不得马虎。由于老七身受重伤,唐慎微也取出一粒药丸让他服下,只能暂时压抑着伤势,待回到琥珀山庄弄清楚情况后再来仔细诊治。
第六十二章 妙手仁心(二)
唐慎微乃是一介文人,已经六十开外,身子骨还算硬朗,也无法与习武之人相提并论。老七带着他一路狂奔,朝着琥珀山庄方向。当他们两人抵达琥珀山庄时,唐慎微已经全身早已大汗淋漓,全身有些酸痛。
老七翻身下马,拉着唐慎微健步如飞进入山庄内。当它进入院内,整个人都傻了,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众人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有些已经重伤昏迷,看着四周一片狼藉,唐慎微不由得怀疑琥珀山庄遭人偷袭。
“唐大夫,您老可来了!”赵似激动不已看着唐慎微,急忙说道:“唐大夫,您一定要救好他。无论用什么代价一定要救好他,这小子绝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唐慎微看着满脸担忧地赵似,又看了看其他倒地的人。这些人唐慎微或多或少都清楚,他们是赵似得部下,彼此间感情也比较深厚,却不顾他人的安慰,让他首先诊治昏倒的年仅十二的少年,众人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心里有些疑惑:“这少年是谁?”
纵然心里疑惑不解,唐慎微还是为赵构把脉。从脸上的气色来看,赵构的确深受重伤的模样,连忙用手搭在脉搏上,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众人见他时而诧异,时而摇摇头,还以为赵构凶多吉少。
赵似紧张道:“唐大夫,他怎么样?”
唐慎微摇摇头,沉默不语,面色越发奇怪,再次把脉,得到的结果还是一样的,喃喃道:“真是怪了!……”
“难道是没救了?唐大夫,您一定要想想办法才是,他不能有事,绝对不能有事!”
唐慎微抬起头来,看见赵似慌张地神色,又见众人脸上有些自责的模样,不禁问道:“你且老实告诉我,这少年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你们如此着急,你们自身都伤势严重,还顾得了其他人安危?”
赵似言简意赅,严肃地说道:“他是大宋的未来!”
“大宋的未来?”赵似得话让唐慎微陷入沉思,想了许久,终于明白赵似话中所指,心下愕然,暗想:“这少年难道是……”
唐慎微自幼聪慧,哪怕年岁大了,依旧耳清目明,已然猜到赵构乃是当今皇子。宋徽宗赵佶一直未曾立下皇储,又听到赵似所言,心里更加明白眼前的少年将是未来大宋江山社稷重托之人,也就是太子不二人选。
当初,唐慎微被赵似强拉硬拽的捆绑进入皇宫,心里愤怒不已,又见奄奄一息的韦氏,身为医者父母心,不能不治病,也不能以他人性命开玩笑。
那个时候,唐慎微有些好奇,也不曾询问。毕竟,事关皇家机密,他只不过是一介草民,又是大夫,不便过问。如果触怒龙颜,那么便是灭顶之灾,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但是,赵似稍微透露点,说是因为一个人,待他回来时,一切便会安然无恙。
直到今日,唐慎微才明白赵似的话,说的正是眼下昏迷不醒的少年。唐慎微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又见众人忧心忡忡地望着自己,微微一笑道:“这少年身体无恙,脉搏正常,只不过是脱力而已,唯一让我奇怪的是他体内像是有股气息在流动,像是自行修复,只不过是外伤罢了,内伤一点都没有!”
众人听完后,全都放心下来,接着唐慎微又皱起眉头,扫视一圈后,沉声道:“他是没事,不过你们都有事,看情况伤势严重,要是再不及时医治的话,恐怕你们这些人都会留下旧患!”
众人一听,谁也不想这么早就去见阎王了。于是,七嘴八舌,争先恐后道:“唐大夫,为我救治,伤势比较严重,我先来!”
“行了,你们都给我闭嘴!”唐慎微低吼一声,目光看向老七,道:“你们争先恐后,想必没什么事情,他的伤势比你们要严重多了!”
众人齐齐地看向老七,只见他早已倒下了,昏迷不醒。经过一路上颠簸,又心急如焚,气血攻心,伤上加伤,就算唐慎微之前给予他药丸,作用早已过去了。
于是,唐慎微立即来到老七身边,从药箱里取出一排细长的针,朝着老七身上几处大穴刺了过去,然后又给他推功活血,让他体内积聚的淤血从口中排出,待老七醒来后,唐慎微立即撤掉细针,道:“你先盘膝而坐片刻,体内的淤血我已帮你祛除,体内的浊气我也为你疏通了,至于外伤,待我救治他们后再给你写药方抓药!”
老七点点头,他也没有道谢。毕竟,唐慎微为他们诊治了也不知多少次了,早已轻车熟路,也知道唐慎微的一套。接着,唐慎微如法炮制一一将众人体内的淤血祛除,只不过受伤的程度不同,以致于花费时间不同,有些人立即清醒过来,也有些人过了许久还未醒来,只不过气息都畅顺了许多。
唐慎微一一为他们针灸推拿治疗,全身也是大汗淋漓,体力也消耗殆尽,脸色煞白,气喘吁吁,显得颇为费力,心里叹息一声:“唉!……还是年龄大了!”又看向了赵似,缓了片刻,道:“他们都受伤了,为何你没事?不过我看你气色,不像是没事人,我还是瞧瞧看!”
赵似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有反驳,任由唐慎微把脉。片刻后,唐慎微皱着眉头,低声细语:“怎么回事?与那小子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
“怎么样?”赵似问道,“虽然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不过我的身体如何,我还是知道的!只不过,我感觉神清气爽,精神奕奕,俨然像是没事似的,不知该如何解释!”
唐慎微点点头,赞同道:“你说的不错!你受到了内伤,外伤也不少,加上之前的旧患,理应复发才是!不过,我把脉发现,你体内遭受重创,却安然无恙,就连之前的旧患也有些好转,真不知道怎么说明。”
赵似心中笃定是赵构向自己输送了内力,让他体内伤势严重,外表看不出来,精神奕奕,就连多年旧患都被赵构一点点的治好,心里有些感慨,又有些开心。为了治疗韦氏的性命,不顾一切,就连自己身上的伤都不顾了,以致于留下难以根治的旧患,每每隐隐作痛,赵似就像是被蛇虫鼠蚁叮咬一样,让他苦不堪言,也知道发作次数频发,也就是自己归天之日。
赵似早已做好死的准备,不曾想到被赵构所救。唐慎微留在京城,也是为了研究赵似得病。现在,赵似得病不知何时好转起来,让他有些难以接受,心里有些兴奋,身为大夫最期望的便是与同道中人交流。只不过,看到赵似疑惑地模样,只怕期望要落空了。
片刻后,赵构悠悠的醒来,映入眼帘的是赵似开心的模样,惊喜道:“王叔,您没事了?”
赵似一阵感动,赵构醒来第一件事不是关心自己的伤势,而是担心他,有这样的侄子如何让他不兴奋,两眼有些湿润道:“我没事!”
赵构又问道:“那么他们有没有事?”
赵似微笑的摇摇头,道:“来,老九,我为你引见一位贵客!”赵构缓缓的站起身来,只见他接着说道:“此乃唐慎微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你母亲的病也是他治好的,就连众位兄弟们的伤也都是他一人所治,在汴京首屈一指,无人能出其左右。”
赵构看着眼前慈祥的老叟,又听闻是他救了自己的母亲一命,还救了其他兄弟,不禁恭敬的谢道:“多谢大夫救了小子母亲一命,在此多谢!”
唐慎微见赵构身上没有一点架子,也没有皇族身上得傲气,不禁有些吃惊,急忙回礼道:“郡王大人客气了,老朽乃是大夫,医者父母心,略尽绵薄之力,无需行此大礼,老朽受之有愧!此事,郡王大人要谢得话,就多谢王爷吧!”
赵构有些疑惑的看着唐慎微,又看看赵似,不明所以。接着,唐慎微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于赵构。
他才明白,一切都是自己之前愤怒想要揍一顿的十三王叔的缘故。如果没有赵似,韦氏早已一命呜呼,正如他父皇赵佶所说的那样。
直到此时,赵构才明白赵似得良苦用心,宁愿自己误会也不愿多作解释。众人也是沉默不语,他们知道赵似有一次未归,次日回来,自此以后便留下旧患,众人从未看见如此虚弱的赵似,心里有些疑惑,也不愿多问,赵似对此事也不愿多说半句,一直藏在心底深处,默默的守着这个秘密。
唐慎微的话,不仅仅让赵构消除对赵似得误会,也让众人明白赵似得胸襟开阔,佩服不已。赵构双膝跪地,两眼通红,愧疚不已,支支吾吾道:“王叔,我……”
赵似搀扶起他,摇摇头,微笑道:“一切都过去了,不必再提!日后的大宋还需要你的力量,切莫辜负我们的一番苦心便是!”
赵构狠狠的点头,泪水悄悄地滚落下来,衣袖擦拭脸上的泪水,露出孩童般的天真笑容。在他心里对赵似更是佩服不已。在他看来,个人荣辱得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宋江山社稷,以及大宋的未来。
第六十三章 妙手回春,埋下隐患
唐慎微告知于赵构当年发生的事情经过,宋徽宗只不过是略微提一下,不曾详细说过,也是赵构心急火燎,才没有听见后面的话,以致于对赵似有误解。虽然交手过程中,赵构也猜测一二,却不知事情真相,始终有些遗憾。
当年,赵似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到底是什么任务无人知晓,只有宋徽宗与赵似两人知道。那也是赵似首次执行任务耗费数月之久,还身受重伤。赵似回来途中,重伤昏迷不醒,唐慎微恰好游历天下,寻找一些草药,发现赵似见他深受重伤,便将他带回来医治。
赵似昏迷三天三夜,才好转起来,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师。唐慎微见赵似不辞而别,有些着急,他离去片刻便是寻找草药为他治伤,有些无奈,以为两人再无任何交际了。
不曾想到,两日后赵似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此时,赵似身上伤势并未好转,脸色苍白。那个时候,唐慎微也不知他身份,更不知他名讳,还以为他再次前来是为了自己身上的伤势,就让他稍等片刻。
赵似面无血色,严肃道:“老先生,我想请您跟我回去,帮我救治一个人,此人与我非常重要,烦请先生与我走一趟。若是治好那人,必然重重有赏。”
唐慎微听闻他是为其他人求医,不免有些疑惑,道:“你自己身上伤势未好,就想让我前往救治其他人?我看你已经病入膏肓了!如果是平时,欣然与你前去,可我还有病人要看,待我治好他人再与你前往,还有你自己身上伤势要是再不及时医治,定然留有后患,那时神仙难救。”
赵似不顾自身伤势,微微躬着身子,朝着那位病患施礼,又望着唐慎微,凝声道:“我可以等,那人却等不得,恕我冒昧。”
唐慎微乃是一介布衣,山野中人,哪里见过赵似野蛮行径之人。赵似身材魁梧,身上有伤,依旧轻松的提起他,不顾身后其他人呆若木鸡地模样,迅速地离开了。
唐慎微一路上颠簸,心下愤然,连续跑了数个时辰从未休息,以他身子骨来说,实在有些难为他,全身酸痛,骨头都差点散架了。终于抵达目的地,又翻阅高墙,来到一处别宫之中,晕乎乎的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身穿龙袍的宋徽宗,一脸焦急的等待着,看见他们两人,露出一丝欣喜之色。
“就是他?”宋徽宗皱着眉头,看着脸色煞白的赵似,疑惑道。
“皇兄,正是此人!”赵似点点头,面色凝重道:“老先生,在下方才失礼了。只因此地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需要等待您的诊治,已经奄奄一息,希望您妙手回春,救她一命,在下定然感激不尽。”
唐慎微一时半会还未清醒,目光看着宋徽宗,又看了看赵似,他才知道自己前不久救下的人居然是王爷。如今,当今圣上又在面前,从未看见过这样场面的唐慎微有些懵了。接着,后面的话都没有听进去,只是跟随着赵似的脚步一直走到一位面黄肌瘦的女子身旁。
当他看见重病在床的韦氏时,立即恢复清明,哪怕是当今皇上以及赵似都在身旁,也顾不得他们两人的身份。这一刻,他是大夫,一切以他为大。宋徽宗、赵似两人都紧张的看着,赵似脸色更加的苍白了,就连嘴唇都有些泛白,冷汗直流。
宋徽宗见状,心忧道:“你有没有事?”
“皇兄担心了,我没事!”赵似强忍着身上的不适,挤出一丝微笑,苦苦支撑着。
宋徽宗还想询问赵似时,唐慎微皱着眉头,低声道:“此地有没有银针?”宋徽宗、赵似两人诧异的看着他,又听到他继续说道:“此女子身体非常虚弱,气血严重不足,脉搏微弱,必是饮食无规律,要是再不及时为他针灸,必死无疑。”
宋徽宗紧张道:“不知大夫要什么样的银针,朕立即派人去找?”
“皇上,宫中有御医,也就是日常所用的银针即可。”唐慎微恭敬地说道。
宋徽宗连忙转身准备前往太医处取来,却被赵似阻拦,道:“皇兄,还是臣弟前去比较适合,您要是前去必然引起轩然大波,这件事就交给臣弟。”
宋徽宗想了想点点头,叮嘱道;“你要小心为是!”
赵似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去。唐慎微诧异的看了他们两人一眼,急忙让宋徽宗抱住韦氏,然后为她推宫活血。另外,唐慎微又仔细的观察了韦氏的面色,再次把脉。片刻后,赵似前来,手中多了一盒银针,急忙递给唐慎微,他立即下针。
但是,韦氏体内营养严重缺失,皮肤没有水分,又面黄肌肉,就连银针刺入她身体都无法进入。最后,唐慎微又选择迂回,一点点的来。他知道韦氏的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无法与常人相比,又长期不进食,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唐慎微采取循环渐进的方式,一点点的诊治。
宋徽宗抱着韦氏,也能感受到她身体有些颤抖,赵似则在一旁瞪大着眼睛直愣愣的看着,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唐慎微来回一共针灸三次,韦氏气息才顺畅起来,眼睛微微睁开,映入眼帘的是宋徽宗担忧的脸庞,又看了黑巾蒙面,只露出眼睛的赵似,就连黑巾都湿透了,看不清容貌,还有一位自己也从未见过的人,也是大汗淋漓。
韦氏有气无力地说道:“皇上,妾身……”
“行了,你就什么都不要说了,朕已经知道了!”宋徽宗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安心让她休息,还跟她待她醒来会告诉他一件事。之后,韦氏才安心躺下,转眼间又昏了过去,宋徽宗连忙看向唐慎微,问道:“老先生,为何她还又再次晕了过去?”
唐慎微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恭敬道:“回禀皇上,娘娘她身子虚弱不堪,五脏六腑都有些紊乱。虽然草民经过针灸,让娘娘醒来,不过要想真正的好起来,还需要一顿时间。现在,只不过是刚刚开始,日后的一个月内都需要针灸一次,另外还要药草辅助,每日有充足的营养才能真正的好起来,切忌大补,身子太弱,要是进补就会适得其反,一病不起。”
宋徽宗点点头,道:“你救了婉容一命,朕要好好地赏赐与你,你想要什么,朕都准了!”
“草民乃是大夫,一生致力于研究医术,对于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对于功名草民年逾六十,如何还能做官,也不曾奢想过。”唐慎微委婉地拒绝宋徽宗的赏赐,他治病救人不是为了钱财,只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医术以及实践经验,对于功名利禄从未想过,不仅仅宋徽宗知道他的心思,就连赵似也明白,不禁有些错愕。
宋徽宗沉思片刻,道:“既然老先生不喜欢这些,那么朕就赏赐你在太医院博览医术,只要你愿意都可以翻阅,仔细的研究,无人能够阻拦与你。只可翻阅,不可抄录,要是婉容彻底好转,你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任何一套医术,朕就赏赐于你,不知这个赏赐,你可满意?”
唐慎微听闻宋徽宗的赏赐,不禁大喜道:“草民谢过皇上赏赐!”
正当唐慎微高兴之时,赵似已然倒下,整个人昏死过去。宋徽宗大急,唐慎微立即上前又为赵似把脉,立即用银针刺了赵似的身上穴位,刺激之下让赵似清醒过来,叹息一声:“王爷,草民之前就曾经跟您说过,要是不及时医治,神仙难救。你所受的伤势已经侵入五脏六腑之中,草民也只能解除王爷的痛楚,暂时压制住,根本就无法根除,日后也会留有旧患,每逢阴雨天气或是劳累都会复发,一次比一次严重。如果无法完全医治的话,王爷您活不过五十!”
赵似笑道:“那又如何,想必那个时候时间也足够了,老先生您就尽管动手吧!”
于是,唐慎微又为赵似针灸了一遍。此次,与之前有些不同,完全是下狠手,痛的赵似都有些难以忍受,牙齿咬的死死的。赵似的容貌韦氏知道,她昏迷后,便将黑巾除去,露出真容来。
宋徽宗在一旁听闻赵似活不过五十,不禁有些伤感。如果不是赵似急匆匆的进宫,路过冷宫发现倒地不起的韦氏,兴许韦氏早已离去了,又不是赵似回来后还未曾休息,再次寻找大夫,韦氏也是凶多吉少。
“十三弟,只要有朕在的一天,必保你子嗣安然无恙,爵位世代继承。即使是犯下弥天大罪,也可以免去一死。”宋徽宗暗暗地想道,他决定赐予赵似的子嗣世代袭承的爵位,还赏赐免死金牌,仅有一次也是了不得事情了。
但是,宋徽宗没有想到正因为赵似对于大宋的功绩,赏赐于他的免死金牌以及世代袭承的爵位,差点引发大宋新的危机。直到多年以后,宋徽宗想起此事都不免有些心惊胆战。那时候,身为蔡王的赵似却不知所踪,以致于被有心人利用,出现了大宋危机。
第六十四章 杀鸡儆猴(一)
唐慎微不知道宋徽宗后来赐予赵似免死金牌的事,故而未曾提及。赵似也不愿多说此事,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赵构也消除对他的误会,一切都够了。并且,赵构利用自己的内力,给予他治疗,让他的旧患好了许多。
当天晚上,众人在一起吃了酒,唐慎微破天荒的留下来。众人都有些诧异,就连赵似都觉得有些奇怪。唐慎微笑而不语,与众人把酒言欢,他心里清楚真正让他改变初衷的是赵构,为了自己的母亲敢一人杀上琥珀山庄,与众人对战,还重伤赵似,其他人更不需要多说,全部都重伤。
唐慎微也知道了琥珀山庄内众人为何都受伤严重,更加好奇地是他用什么方法解决赵似身上旧患的,苦心研究数年还不如一个少年,不仅没有打击他的信心,反而让他更想知道原因。身为大夫,一心钻研医术是他毕生追求,宋徽宗赐予高官厚禄一概不受,只求名家医书,此乃瑰宝。
当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