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左叔叔,你怎么把他带过来了?”方金芝惊慌失措,又再次质问左护法。
左护法什么都没说,便转身离开了。原本他也不打算将赵构带来,可是又想起自家小姐明明很是思念赵构,就连落脚点也在幽州城,这份心思他岂能看不出来。
于是,左护法便擅自作主将赵构带来了。
赵构跟随他的身后,走的比他还快,就是想要看看那许久未见的人。直到来了此处,才发现他与方金枝的距离不远,可以说就在附近,可他就是没有看见过。
那个时候,赵构回想起自己与李诗诗成婚时,那一闪而过的身影有些熟悉,却又觉得不可能,最后也就没放在心上。现在想起来,那身影就是方金芝,她一直都在幽州,就在自己的身边,可笑自己居然毫不知情。
“你还好吗?”赵构也不知该如何去说,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对方金枝是什么样的感情。
恋人,不是;夫妻,不是!即便是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之名。赵构目不转睛地看着方金枝,有很多话要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嗯!”方金枝低声回了一句,她也不知如何开口,却不敢看着赵构。
纵然她也思念赵构,也会想他,这一刻却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又用什么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心情。
二人陷入沉默之中,久久不语!
方金芝起身,赵构以为她要离去,急忙上前抓住她的手,那种感觉再次袭来,仿佛回到昔日的场景。方金芝的脸猛的红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你……你放手!”方金芝涨红着脸小声地说道,她的手被赵构紧紧地抓住,想要挣脱出来却又无能为力。
赵构道:“若是再放手,你便要离去了!”
言下之意,赵构就是不愿意放手,也不能放手。方金芝如何听不出来,她急忙说道:“谁跟你说,我要走了?”
“你不是要离开吗?”
方金芝白了一眼赵构,道:“我是坐着不舒服,起身走走!再说了,你今日找我,难道是为了这个事情?”
赵构讪然一笑道:“看见你他会高兴了,差点忘了重要的事情。你怎么知道他时白莲社的教主?莫不是你见过他?”
方金芝道:“你知道我们摩尼教的来历吗?”
“略知一二!”
“摩尼教本是波斯人摩尼所创,唐武则天时传入中土。但是,唐武宗不崇尚佛教,以致于摩尼教受到打压。白莲教社也是东传入中原,又依附于佛、道才得以幸存于世。”
“可以说我教与白莲教社命运相似,白莲教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摩尼教始祖与白莲教社关系匪浅,渊源颇深。”
“由于白莲教社在民间深受欢迎,故而白莲教社的教众甚多,比之摩尼教要强大很多。因此,摩尼教后期进入中原也多是借助于白莲教社的民众基础得以发展延续,不断地扩充。”
“这么说的话,摩尼教与白莲教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赵构听完方金芝所说,总结出来的。
“可以这么说吧!”方金芝没有否认,又接着说道:“直到我父亲接掌摩尼教后,便决定与白莲教社脱离,再无瓜葛。但是,白莲教社岂能答应。因为这件事,父亲与白莲教社的教主,也就是慈照真人发生冲突。”
“慈照真人约战父亲,二人在光明顶之上大战三天,最后父亲胜出,也不过是惨胜。自此以后,慈照真人便销声匿迹十年,去年有人发现慈照真人的消息,我便立即着手打探,果然发现他在京城中,还与太子勾结。”
直到此时,赵构才明白赵桓的势力发展如此快的原因,这一切都是白莲教社在幕后帮衬,这样一来也就说得通了。但是,他不明白的是白莲教社为何要参与朝堂之争,这样做根本没有必要。
“既然他是一教之主,为何要参与政治斗争?这样做不怕惹火烧身吗?”
方金芝摇摇头,道:“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只是偶然间听到父亲说过慈照真人,父亲之所以断了白莲教社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因为慈照真人的野心太大了,居然颠覆朝廷,想要自己登基为帝,更是想要弑君夺位。”
“其实,这件事我也想不通。既然父亲那个时候拒绝了慈照真人的提议,又为何自己要……”
方金芝不明白,赵构却懂得。因为方腊与赵构、赵似三人关系匪浅,加上方金芝的生母关系,这让方腊选择兄弟之情,故而他没有与慈照真人同流合污,一起造反。
但是,这件事赵构又无法与方金芝说。毕竟,这件事涉及的事情太过久远,而方腊的确是被自己亲手擒获,更是被皇上下旨斩杀。当初,他答应方腊要照顾好方金芝,只可惜他根本没有做到。
“之前左护法说摩尼教一分为二,到底怎么回事?”
方金芝愣了一下,道:“没什么,这事也不关你的事情,我自会处理得当!”
“到底怎么回事,你如实说来!”赵构再次逼问方金芝,想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金芝再次回绝,就是不愿意告诉实情。赵构三番两次的追问之下,方金芝干脆起身离开了,就是不愿意说出来。直到他们一人跑着,一人追着,却被左护法的声音阻止。
“小姐,少爷醒了,你快去快去看看吧!”
方金芝二话没说,拔腿就跑走了。
赵构咕哝一声:“她有孩子了?”
即便如此,赵构还是跟着去了,左护法却阻止赵构前进。但是,左护法的武功岂能是赵构的对手,最后还是被赵构躲闪开来,直接追了上去。当赵构再次看见方金芝时,她的怀中抱着一岁大的孩童,穿着虎头鞋,戴着虎头帽,看不清容貌。
那小子被方金芝抱在怀里,赵构走近一看,他的眼角上还有泪痕,手指在嘴巴里吸允着,仿佛是好吃的似的。赵构再次看去,那孩子的脸上都是肉,圆鼓鼓的,煞是可爱。
方金芝见赵构出现在身边,也是吓了一跳,将孩子惊醒过来,他瞪大着眼睛,好奇的看着赵构,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乌溜溜的看着赵构。赵构被那孩子看着,他也回望着,二人大眼瞪小眼,就这么看着。
“这是你的孩子?”赵构苦涩地问了一句,此时他心里的苦真的说不出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连自己都不知道,只是感觉心头上有一块石头堵着,让他憋得难受。
“嗯!”方金芝神色慌张的回了一声,她又急忙将孩子抱在怀里,就是不愿意让赵构看见似的。
赵构好奇的看了一眼方金芝,她的速度很快,还是被赵构看见了这孩子脖子上挂着的乃是他的那只玉佩,也就是被方金芝抢去的那只玉佩。当他将事情都联想起来,整个人都呆住了,傻傻的看着那孩子,激动道:“这是我的儿子?”
“不……不是!”方金芝颤抖的回道,可她的声音已经出卖了自己。
赵构没有理会方金芝,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孩子身上,那眼睛与他的母亲很像,可是轮廓与自己很像,又有那玉佩为证,赵构心中都定了,这孩子居然是自己的,这让他很是欢喜,之前还有些阴霾的脸上顷刻间露出阳光,傻乎乎的笑了起来。
那孩子好奇的看着赵构,见他笑了,他也跟着傻傻的笑了起来,那眼睛再次眯了起来,挥舞着小手,更显得可爱,这让赵构的心都融化了,他想要抱起孩子,却又止住了,不敢上前,乞求的目光看着方金芝,那意思不言而喻了。
方金芝见孩子笑呵呵的模样,她的心也融化了,又看见赵构可怜的目光,她心软的将孩子抱给赵构,让他抱一下。方金芝的行为已经证实了赵构猜测,这孩子的确是自己的。
无论是邢秉懿,还是李诗诗,她们二人都没有身孕,赵构也不想这个时候要孩子,故而他做得很好。因为现在的局势看似稳定,实际上还是有些不稳定,这让赵构有些不放心,故而他才决定暂时不要孩子。
只是看着眼前的小家伙,他的心也软了下来,那些不要孩子的话也都抛诸脑后了,这真的是最大的惊喜,如何不让赵构欣喜若狂。
!!:!!
第六百三十五章 太子登基
方金芝看着赵构欢喜的模样,她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回想当初,她知道自己有孕在身,那一刻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无所适从,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若不是左护法知道了,他再三询问之下才得知孩子的父亲居然是摩尼教的仇人赵构,他劈头盖脸的数落方金芝的不是,质问她明明知道赵构是自己的仇人,还与他不清不楚,更是怀了他的孩子,这让左护法如何能接受得了。
因为圣女怀孕,还是未婚先孕,这个消息在摩尼教内很快传遍开来,就连方金芝的地位都受到影响,只是她并没有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
那个时候教内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右护法为首的,还有一派便是以左护法为首。方金芝是圣女,却不知检点,右护法认为她不适合在本教了,直接将她逐出,要不是她身份特殊,怕是直接杀了。
左护法一直站在方金芝身边,无论方金芝遇到何事,他始终坚持方金芝才是正统,故而与方金芝率领一半的人直接离开总坛,成为北上的分支,而右护法始终遵循着颠覆朝廷,为教主报仇雪恨。
因此,方金芝成为摩尼教的叛徒,愿意跟随她左右的则是左护法以及四大使者,一干教众,人数不过两千人,与总部的人数相比乃是九牛一毛。
左护法远远地看着一切,又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为何你有孕一直不与我说起?”赵构抱着怀中的孩子,有些责备的数落起方金芝。
方金芝自顾自说:“不是我不愿意说,而是我去找你时,你已经在燕云十六州作战,大战正在关键时刻,焉能打扰!当你回来时,我也去打探过,你已经人走楼空,再次回来那个时候你正在娶亲!”
赵构心疼的握住方金芝的手,他以为二人不过是露水情缘,这辈子再见也是杀父仇人。现在孩子都出来了,这份仇怨也就烟消云散了,彼此心里都清楚有些事情不提起,不代表着没有发生。
“跟我回府吧!”
方金芝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起便受到诸多的非议,可她无怨无悔,看着怀中的孩子,她觉得值得。现在赵构的一句话,让她热泪盈眶,可她并没有答应。因为她有自己的坚持,无法跟随赵构一同回府。
虽然摩尼教一分为二,她是圣女,自然有这个责任重整摩尼教。如果她与赵构一同离去了,那她又有什么面目见自己的父亲。因此,方金芝决定留下来,又让赵构给孩子取个名字。
赵构知道她的意思,对于方金芝而言,孩子是唯一的依靠,他没有想过将孩子从她身边带走。既然方金芝有这个能力照顾,那便留在她的身边,给她一个依靠。
“怀英!”赵构念叨出孩子的名讳,又解释道:“既然孩子跟随你,那他便进入江湖之中。朝廷之上的争斗与江湖上的风云,一般无二;那便让他胸怀英雄志,闯荡江湖吧!”
自此以后,方金芝的孩子名为‘赵怀英’,为了避免他人落下口实,方金芝又将自己的姓氏加上去,称为‘方怀英’。对此事,赵构也没有意见,孩子的姓氏无论怎么变,都是自己的孩子,这是难以割舍的血脉联系。
赵构不便在此久留,又嘱咐方金芝,要是她有什么事离开时都不必与自己说,要是有为难之处,再来找他。另外,他要求方金芝在怀英三岁时,一定要将他带来见自己。
因为赵构知道他日后在江湖行走,没有武功怎么行,故而决定在他三岁的时候给予孩子洗髓经脉,让他更好的练武。说白点,这也是赵构给予自己孩子最好的礼物。
若是在身边,那自然不一样。只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赵构实在是无心去照料孩子,只能将孩子交给方金芝带走,为得就是让他能够健康成长。赵构心里清楚,方金芝要是离去了,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方金芝也说了在幽州最多停留半月,只要是在半月时间里,赵构都可以见见孩子。
于是,赵构安心的离开了,直接回到了燕王府。当他回去后,立即着手安排追查慈照真人的事迹,以及与太子赵桓勾结的情况。正因为赵构的调查,这才知道上次那些刺客刺杀自己的人也是白莲社派出去的。
赵构并没有选择立即行动,要是他在京城,说不定早已开始行动了。现在他在燕云之地,故而有些事情不能做的太过火。根据眼前的形势,赵构知道不久的将来太子便会登基为帝。
因此,赵构在赵桓没有登基为帝之时,便开始准备所有事情。他要将燕云十六州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燕云十六州的兵力总计十万大军,这些军队也在赵构的手中。
赵构手握重兵,并不是为了入京争夺皇位,而是防备着金兵南侵。
方金芝带着孩子在幽州呆了十几天便匆匆离去,离开时也没有任何的话留下来。当赵构再次出现在方金芝居住的地方时,人去楼空,再也找不到任何的踪迹。看着屋子零散的物件,他知道是因为特殊情况才匆匆离开的。
这些日子,赵构百感交集,仿佛经历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似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构在燕云十六州的地位日以稳固,就连朝廷派来的监察使等都要对赵构毕恭毕敬的,不敢有任何的不敬。可以说,在燕云十六州已经彻底成为赵构的地盘,就算是圣旨前来,也不见得比赵构的一句话来的重要。
宋徽宗对此事早已知道,却是不闻不问,仿佛没有看见似的。纵然朝廷之上有很多官员纷纷弹劾,宋徽宗就是不理不睬。此外,宋徽宗在众人面前宣布,再过一段时间自己便要退位,将皇位传于太子赵桓。
当这个消息宣布出来了,举国震惊,太子赵桓惊喜连连,喜不自禁,那些跟随太子的大臣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终于盼望到这一天了。只要太子登基为帝,那么他们便可以平步青云。
公元1125年,宋徽宗正式禅让皇位,让太子赵桓登基为帝,史称‘钦宗’,改元靖康。当赵桓登基为帝那一刻,赵构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因为赵桓登基后不久,立即开始肃清朝廷之上支持燕王的大臣,就连李纲也被罢免官职,任用奸佞小人为大臣,甚至慈照真人被封为国师,这事乃是自大宋以来首次出现在众人面前,这让大宋百姓诚惶诚恐,感觉天都变了。
第六百三十六章 乱世将起
“国师,现如今天下乃是朕的天下!”
赵桓意气风发的咧嘴大笑起来,仿佛一切都掌握自己手中一样,端坐在梦寐以求的龙椅上,又身穿龙袍,当真是一派王者风范,他又接着说道:“朕能得到这个皇位,全仰仗于国师鼎力相助。现在也该论功行赏的时候了,国师你说想要什么,只要朕能给的一定不会吝啬。”
“微臣已经别无他求了!”慈照真人恭敬地回道,“微臣已经深受皇上隆恩,被被封为国师,乃是位极人臣了。若是微臣再想皇上有所求,那着实折煞了臣,别无他求了,多谢皇上美意。”
“既然这样的话,朕也就不勉强国师了!”赵桓沉思片刻,道:“若是国师有何要求的话,到时候再与朕说如何?”
“那臣多谢皇上!”慈照真人等的便是这句话,他阴冷的瞥了一眼正在仰天大笑的赵恒,暗暗地拽紧手掌,要不是时机不对,怕是他真的动手了,因为他觊觎的乃是皇位,而不是小小的国师。
虽说赵桓赐了他国师,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却没有九五之尊重要。慈照真人做了这么多,不可能真的为赵桓做嫁衣,现在只不过是赵桓暂时坐着,终有一日他会拿回他应得的。
慈照真人贪婪地看着那金灿灿的龙椅,仿佛那便是他应得之物。但是,赵桓被欣喜冲昏了头脑,慈照真人的脸色直接被他忽视了。接着,慈照真人又说道:“皇上,现在还不是完全放心的时候!”
赵桓回道:“国师,此话怎讲?现如今,朕已经登基为帝,太上皇已经退居幕后,不再参与朝政。可以说,整个大宋都在朕的手中。”
“话虽如此,然而有一个地方却不得不防!”慈照真人皱着眉头,一字一句地说道:“燕云之地!”
赵桓一愣,大宋在他的掌控之中,这话没有错。但是,燕云之地却是燕王赵构的地盘,这些年他身为太子,乃至监国太子都没有办法让燕云十六州的守将或是官吏听从自己的命令,就算是父皇也是不管不顾,任由他在燕云之地为所欲为。
别说他是刚刚登基为帝,就算是宋徽宗想要安插人手进入燕云之地都很难。慈照真人的话,让赵桓方知眼下不是放松的时候,还需要想方设法的将燕云之地的势力分化,要不然就是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国师,那该如何是好?”赵桓急切的问道。
慈照真人回道:“皇上您且放心,眼下时机就快成熟了,到时候自然见分晓,还请皇上等上一些时日即可。”
赵桓无奈的点点头,道:“那好吧!这一切都交给你处理了!”
慈照真人要想真正的夺得皇位,必须除掉赵构才行。因为大宋之中,能够与他为敌的人寥寥无几,偏偏赵构有这个能力阻止自己,甚至杀了自己。因此,赵构不仅仅是赵桓的眼中钉,也是他的肉中刺。
赵桓自认为慈照真人对他忠心耿耿,却不知自己已经成为慈照真人铲除眼中钉的刽子手。现在慈照真人被封为国师,故而白莲社在京城中的势力也快速发展起来,就连赵桓也改封白莲社为正规教派,得到朝廷大力支持。
“王爷,近日斥候查探,说是金朝皇帝正在聚集大军,直指大宋,甚至有些金人在边关外徘徊。”
赵构喃喃道:“看样子,完颜晟等不及了,想要迫不及待的南侵大宋了。”
根据历史上记载,这个时间的确是金太宗完颜晟下旨大军进军攻打大宋。赵构为了这一天早已做好准备,只要金兵前来,他有这个信心让他们有来无回,只是白莲社在汴京城搅动风云,这让赵构有些担心。
“兄弟们已经准备好了?”
“回禀王爷,一切准备就绪!”幽州刺史顿了顿,道:“但是,我怕幽州的粮草不够用。若是金兵真的南侵大宋,务必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是我军粮草跟不上,只能被动挨打,影响大军的整体战斗力。”
“朝廷那边还是没有回应?”赵构也知道燕云十六州最麻烦的便是粮草供给,此地山高水远,哪怕是相邻的两座城,也是隔着重峦叠嶂的山峰,迂迂回回,这让赵构很是头痛。
之前都是蔚州提供粮草,军需足够了。但是,赵桓监国以后,不知是什么原因,每年的贡粮都比较往年的要多一倍,这让燕云十六州的粮仓无法留下足够的粮食,也就导致粮食成为大军最大的漏洞。
因此,赵构决定向朝廷要求增派粮食,奈何赵桓根本就不愿意听,任由赵构的奏章多少,全都视而不见。赵桓如此做,无异于告诉赵构燕云之地的事情由他自行处理。
现在看情况金兵已经开始云集了,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些时日便要真的大动干戈。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对于大战的结果很难把控。原本以为赵桓会顾全大局,现在看来赵构是多想了,赵桓根本就不顾大宋未来,只顾自己的皇位,这让他很是气恼,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想尽办法购买粮食,或是征求百姓余粮,为得是大战能获得胜利而做准备。
当金兵开始云集时,赵构也将燕云十六州所有的兵力聚集在一起,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将领也都聚集在幽州。但是,宋钦宗赵桓却像是不知道似的,根本就不顾前方边关的情况,只顾着自己在汴京皇宫内饮酒作乐,诸事不顾,全部加交给了国师处理。
若不是大战在即,赵构便亲身前往汴京城,一定要筹措粮食。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至于朝廷局势如何,以及赵桓的所作所为,赵构也没心思去管太多,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次抵抗金兵南侵的事情上。
慈照真人仿佛是摄政大臣似的,掌管大宋的军政大权,就连楚王赵有恭对此事也是置若罔闻,任由他胡作非为。即便是知道慈照真人的心思,赵有恭也不管不顾,这让慈照真人更是为所欲为,使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金太宗完颜晟登基为帝,成为金朝第二位皇帝后,改年号为天会。在天会三年,也就是公元1125年10月,完颜晟终于下令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兵分两路攻打大宋,直逼宋朝首都汴京。
第六百三十七章 宋金大战
金太宗完颜晟任命谙班勃极烈杲兼领都元帅,率军分两路南下攻宋。西路大军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统领,从西京大洞府攻打太原;东路由右副元帅完颜宗望统领,从南京析津府,攻打燕山府。
燕山府也就是赵构所在的幽州、妫州等地合称。完颜宗翰率领大军在古北,与宋军对峙;完颜宗望率领东路大军在独石与宋军对峙。赵构早已得知情报,故而派遣将领奔赴前线。
东路大军由他亲自牵制住,西路大军赵构传下命令,让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刘琦率领十余位副将,统帅大军五万,与金兵在独石一决胜负。由于赵构提前部署好,故而西路大军并没有占得半分便宜。
另外,赵构也下死命令,要是金兵入站在燕云十六州土地上半分,就提头来见。此次大战,所有出战的将领都签下来生死状,不成功便成仁,就连赵构自己都难以幸免。
金兵来势汹汹,金太宗南侵大宋早已计划多年的事情了,这次派遣将领前来攻打大宋,乃是抱着一击必胜的决心前来。纵然赵构率领大军抵挡住,这也不过是暂时的。
因为完颜晟想要灭了大宋,成为那万中无一的金朝皇帝,让大金名扬天下,成为真正的霸主。由于宋朝占据着丰厚的资源,这是完颜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想要入侵大宋,也是为了完成自己一统天下的霸业,更是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困境。
只要彻底覆灭宋朝,那么宋朝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是大金朝的了。此次,完颜晟倾全国之力,也就是出兵三十万,务必要一举拿下大宋,直逼汴京城。若是攻下燕云十六州,那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只要燕云十六州在大金朝的手中,就可以随时准备用兵攻打大宋。那个时候的宋朝就像是板钉上的肉,任由他来宰割。但是,赵构早有准备,以致于金兵大军被阻挡在燕云十六州之外的土地上,半分都进不得。
“什么?大军被宋军抵挡住了?”完颜晟怒气冲冲的吼道,“朕派遣三十万大军,居然被被不到十余万的宋军抵挡住了?传朕的旨意,不论用什么方法,务必要击溃宋军,就算是一对一的战死,也要用人海战术将宋军全灭,直逼汴京城。若是没有任何建树,功败垂成,那就让谙班勃极烈杲提头来见吧!”
金太宗完颜晟听闻自己的三十万大军居然被十万宋军阻挡在燕云之地外,这让他如何能接受得了。因此,他下圣旨,命令前方的将领,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定要攻入大宋腹地。
由于金太宗下达的圣旨,金兵主帅也是顶着非常的大压力,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当战争的号角吹响时,金兵前赴后继的攻打独石、古北,以此作为突破口直逼宋朝疆域。赵构眼看于此,也只能避其锋芒,不允许宋军与他们对战,挂高免战牌。
但是,金兵将领根本就不按照常理出牌,直接忽视免战牌的作用,毅然决然地发动攻击。由于宋军主力大军分成两部分,分别抵挡住金兵,故而赵构无法主动进攻,只能被动防守。
若非赵构在燕云之地之时,早已做好准备,将城墙加高,又加宽,怕是也难以抵挡住金兵滔滔不绝的攻势。赵构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金兵,辎重、云梯等物也全部用来。
完颜宗翰下令攻城,数不清的金兵前赴后继的前来,他们拿着长矛、盾牌、长刀等兵器,又将云梯直接搭在城墙上,不断地向上爬去。即便是宋军拿着石头、砖块从上砸下,仍然毫不畏惧,依然前赴后继的攻来。
并且,金兵又取来的投石器,将大石头端在上面,直接投放出去,目标直指城墙。若非城墙已经加厚,早已被巨大的石头打破了。但是,巨大的石头在落下时的力量也不是常人能抵抗的,又有数不清的宋军死在投石器上。
赵构面无表情地看着前赴后继的金兵,他只能继续下达坚守城池的命令。此时的战况很是危险,赵构已经连续发了数道请求援军、物资的奏章,全部都石沉大海。
现如今,燕云十六州就像是大海上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可能被大浪打翻的结果。
“王爷,再这么攻打下去,我军怕是撑不住了!”军师吴用也被赵构调来前线,宋江、卢俊义等人也都聚集在城墙上。
金兵攻城完全就像是用人命去填补,无视古北口的天险,更无视古北城的坚固,也不顾宋军顽强抵抗,完全是不要命似的攻打。自从宋金大战开始,赵构便已经做好准备了。
原本以为金兵会知难而退,却不想他们根本不在乎士兵的生死,完全是奋不顾身的攻城。此时,距离金兵攻城已经过去了十余日,要是再这么攻打下去,不仅仅是撑不住了,城破人亡,就连宋军士兵都承受不住了。
“京城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吗?”赵构难掩心中的怒火,他在前线作战,后方不仅没有给予帮助,更是渺无音讯,这让他很是气愤,要不是抽不开身子,只怕他早已杀回京城,兴师问罪了。
“没有!”宋江忧心忡忡地说道,“根据燕青兄弟得到的情报,说是皇上终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现在大宋乃是在慈照这个老道手中,他一手把持朝政,我们送去的奏章等应该没有到达皇上手中吧!”
赵构冷笑一声:“不是没有达到他的手中,只怕是到了他也不会看得。”
“那我们该如何做?”卢俊义面无表情的问道。
“楚王那边有何反应?”赵构再次询问起赵有恭的情况,这个事情依照他的性子应该不至于不管不顾。若是燕云十六州失去了,那么整个大宋就岌岌可危了,到时候金兵便可以渡过黄河直逼汴京城下。
“楚王是无能为力!”吴用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