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宠被自己的母亲灌下虎鞭酒,最后的结果是人没什么大碍,不过就是精神萎靡不振,还有就是伤风感冒,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受风寒,直到王管家悄悄地透露之后,这让高宠看见自己的母亲避而远之。
其实,赵构并未真的走远,他不过是找借口罢了,一直都在暗处观察,直到高宠挡了这一劫。赵构既是开心,又有些哭笑不得,他未曾料到老夫人还有如此彪悍的一面。
即便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也不至于如此做。若是真的出什么事来,那可真的是糟了。实际上,老夫人也并非不知轻重之人,赵构的身子她也清楚,大多是滋补的药材罢了,并不会真的伤害身体。
王管家说是照看众人,也是甩手掌柜,任由他们,也懒得管。赵构大婚,他也是一宿没睡,又喝了不少酒,整个人都晕乎乎的,哪有多余的精力去照顾其他人。
王管家收拾好一切,便准备休息,却听见门外有人敲门,这让王管家很是怨愤,好不容易能休息了,居然被人打扰了,他恼怒的开了门,却见眼前是一位大内总管之类的,说不好听的就是太监。
“赵构可在?”那人见王管家脸上的火气渐渐的熄灭,又是非常诧异的模样,他开门见山地说道:“咱家是皇上身边的近侍,特意前来传旨,还请赵构前来接旨,小人也好回去复命。”
“传旨?”王管家一时之间还没有转醒过来,怔怔地说道:“大人,你是不是搞错了,我家少爷名讳虽是如此,不过他早已不是官场之人,乃是一介平民罢了,皇上怎么会传旨?”
“再说了,我家少爷刚刚大婚,春宵一刻值千金,哪有那么早起来的道理。若是大人不嫌弃,不如进府等会,我去喊少爷前来接旨,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那人沉思片刻,也就答应下来。
毕竟,赵构是新婚之夜,他是阉人,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无法实现的愿望。但是,他早已见怪不怪了,要是贸然打扰主人家的清梦,这让他有些做不出来。
若是他趾高气扬地前来宣旨,怕是王管家直接将他丢了出去,哪有闲工夫与他多言。王管家哪里想到,眼前这人的态度乃是因为皇上的圣旨,要是惹恼了赵构,或是府上一人,他的官职难保。
因为这是皇上的旨意,让他务必放低姿态,也就是说,他代表着皇上亲自前来了。虽说是在众人离去后,只有与赵构较为亲近的人留下来,这也无伤大雅,要是其他人知道了,又是一层惊天骇浪。
“少爷,宫中来人了!”
王管家让那人坐在偏殿等候一会,然后独自前去寻找好狗,又说与他听,赵构听完后也是点点头,只因他早已猜到了。
赵构放下手中的兵器,浑身是汗的走了出来,擦拭了一下汗水后,穿上平日穿得素服便去见了宫中的那人。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早晚有这么一天,他也想知道自己的父皇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打算,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在悄无人息的情况下派人前来了。
因为赵构心中有些怀疑,他的婚事是宋徽宗亲自下旨按照皇子规格去置办的。若是宋徽宗不来参加,那也是情有可原,不过他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做,也就是说还有后手,赵构都在等待着呢,正好这次一并见识一下。
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
“王公公一路辛苦了!”赵构热情的说道,“不如稍坐片刻,喝杯酒水再说如何?”
“王爷客气了!”王公公恭敬地回道,“咱家叨扰王爷新婚才是,岂敢再喝酒水!”
“公公如此说那是真的见外了!”赵构不由分数的拉着他直接坐了下来,又命人上来一壶酒,与他对饮起来。
王公公见赵构如此盛情,也不好再推辞了,便坐下来喝了几杯。昨日赵构大婚,这是喜酒,他是一个阉人。王公公走到哪里很少有人如此真诚相待,而赵构就像是朋友似的,让他很是受宠若惊。
“王公公是否言过有失?”赵构喝了几杯,微笑的说道:“我乃是一介平民百姓,如何担得起‘王爷’二字,我最多也不过是皇子身份,尚未封王,如何称之为‘王爷’。”
王公公恭敬地说道:“王爷有所不知,皇上已经下旨封您为王,待新婚之喜过去便要进宫面圣,咱家这次前来也是传旨,说的便是这件事。至于原因,小的也不知道。”
“王公公你不是说笑?”赵构郑重其事地问了一句。
王公公再次点头道:“王爷若不信,这里有圣旨可看,待王爷看过后便知道了!”
赵构接过王公公递来的圣旨,瞪大眼睛认真的看了看,上面清楚地写明他的确是封王了,而且还是‘燕王’。大宋之始尚未有人封过燕王,只因那个时候燕云十六州并未收复,在辽人手中。
“王公公,赵某还是有些不懂,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王公公是皇上身边人,要是没有上次的事情,或许赵构直接进宫面圣了。现在赵构只能询问王公公,因为他是真的看不懂自己的父皇到底意欲何为。
王公公低声回道:“王爷,咱家真的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意思,不过这些日子我观察皇上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皇上总是习惯独自在书房之中,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就连我们这些人都要离去。”
“上次王爷与皇上闹翻,宫中有很多流言蜚语,就连咱家都吓了一跳。毕竟,皇上与王爷两人的关系我们可是看在眼里的,却不想发生那档子事,这真的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赵构也晕了,他真的看不懂自己父皇这样做的原因。即便是王公公也不知道,他说的那些,赵构心知肚明,怕是自己的父皇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若是询问另外一个知情人,也是一无所获,赵构也是无可奈何。
“王爷,请恕老奴多嘴!”王公公低声说道,“老奴观察父皇近日心事重重,怕是有很大的烦恼,却一直藏在心里。但是,楚王殿下进宫向皇上奏禀王爷大婚之喜,皇上很是开心,还独自一人去了王爷幼时居住的别院呆了许久才出来。”
“这些日子很不开心,只有想到王爷时才会露出笑脸。或许王爷对皇上还有很多误解,甚至意气用事,直接消失不见一个多月。其实,皇上很想念王爷,只不过皇上有他的苦衷,无法向其他人那样前去寻找,不过也打听了许多,这些事情皇上都是偷偷地去做的。”
“老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此多嘴一句,要是王爷真的念及父子之情,不妨进宫见见皇上吧!至于为何封为燕王的原因,只要王爷开口询问,皇上必定会言明。”
“多谢王公公!”赵构见王公公真挚的眼神,他知道王公公是真心实意的为了自己的父皇。
王公公的年纪比之父皇还要大,要不是前几任的大内总管都是奸佞之臣,他也不会出现。经过多次观察,又明察暗访,王公公的确是忠心耿耿之人,绝对不像是其他人那样,中饱私囊。
正因如此,赵构对王公公也很是尊重。原本传达圣旨需要焚香跪迎,王公公也不好做的太明显,也就意思一下宣旨。毕竟,皇家的颜面还是需要的,不能因为他与赵构关系较好便因私废公,那成何体统。
赵构赏了王公公一百两,王公公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拿下了。然后,他吃了一些酒便离开了。
“王管家,将他们几人全部弄醒,就算是泼凉水,或是丢进冰块里都得弄醒才行!”赵构厉声喝道,“待他们醒来后,立即前去潘尚书、王尚书府上,将他们请到府上,就说我有事相询,事关重大,不可有半点耽搁。”
王管家吓了一跳,连忙走到前厅,二话不说,直接提了几桶冷冰冰的凉水。无论是高宠,或是楚王等,无一幸免的全部来了一次冷水澡。众人的酒意也被这股刺骨的凉水浇醒过来,他们都愤怒的看着王管家,正想动手却被王管家一句话堵住所有的动作。
“这是少爷的命令,另外少爷吩咐前去将刑部尚书王云、礼部尚书潘良贵请到府上,说是有事相商。若是耽搁片刻,后果你们自己承担。如果不想承担后果,那就给老子快点起来,前去请人。”
众人猛地跳了起来,顾不得脸上的冷水,就连身上的水都懒得管,直接了当的出了门,前往刑部尚书、礼部尚书的府上。至于赵有恭则来到赵构的地方,赵构抬起头看着湿漉漉的赵有恭,哑然失笑道:“二哥,你这是怎么了?只不过是醉倒罢了,焉能如此狼狈?”
赵有恭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道:“还不是你府上的管家,居然胆大包天用冷水泼我,要知道我可是楚王,又是枢密使大人,真不知道谁给他那个胆子。王管家说你有事,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此紧急?”
“这里有一样东西,二哥你看看再说吧!”赵构将圣旨给了赵有恭,让他自己看。
赵有恭看见圣旨有些惊诧,待看到内容后,更是大吃一惊,道:“皇上封你为王?”
“你这不是废话吗?”赵构白了一眼赵有恭,很是鄙视他,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楚,这话问出来不就是多余的,他沉声道:“父皇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就连你这个枢密院都不知道,更何况其他人了,也不知道这个王爷是好还是坏。”
“封你为王,这不是好事吗?”赵有恭诧异道。
赵构回道:“你再看看是什么王!”
“燕王!”赵有恭再看了一遍,终于看清楚了,‘燕王’赫然在列。并且,圣旨上言明赵构的封地居然是燕云十六州,这比太子的地盘还要大,更何况是楚王赵有恭了。
原本各个皇子封王后便要离开京城,前往封地。但是,楚王赵有恭却是一个例外。其实,这也是防止京城太多的王爷,危及太子的地位。因此,皇子只要封王便要离开京城。
可是,赵构这份圣旨上却没有写明何时离京,只是交代了赵构大婚是按照祖制分封的。赵有恭越看越觉得这份圣旨很是怪异,任何封赏都有理由,不然的话难以服众。
若是赵构收复燕云十六州被加封为‘燕王’,那还说得过去,这是赵构自己打下来的城池,无人敢拿,也无人指挥得了燕云十六州的守将。现在赵构的麾下将领基本上全部都在燕云十六州,俨然成为赵构地盘。
燕云十六州是铁板一块,赵构便是这块铁板的核心存在。若是真的担心功高震主,只需要将赵构封为其他的王爷即可。现在皇上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仅加封赵构为燕王,更是将燕云十六州赐予赵构管辖,这让赵有恭有些看不懂了。
第六百一十六章 留倒不如走
刑部尚书王云、礼部尚书潘良贵二人都是朝中重臣,又是掌管六部之一,在朝中历任大小官吏,赵构喊他们前来也是看重他们的经验,这是政治工作,并非军务,故而李纲、宗泽等人都未喊来。
李施仁、李施恩二人去了王云府上,陈柳、高宠二人去了潘良贵府上。当他们急急忙忙地赶到时,王云、潘良贵二人皆是醉酒,尚未清醒过来。
赵构的命令就像是圣旨一样,让他们耽搁不得。于是,他们四人都采取了各自方法将他们请到赵构府上。当赵构看见他们二人时,皆是一愣,又连连大笑不止。
赵有恭等人看见王云、潘良贵二人模样,暗暗庆幸:“幸好是王管家来,要是他们动手,还能出去见人才怪!”
只见王云衣衫不整,嘴角塞住布条。原本还醉醺醺的他,这个时候早已清醒了,半点醉意都没有。与此同时,潘良贵也不遑多让,好不到哪里去。若非潘良贵贤名在外,怕是高宠等人也不会对他区别对待了。
“王尚书,你们二位这是咋整的?怎么如此模样,当真是难得一见。”
王云、潘良贵见赵构明知故问,还抿着嘴便猜到他是有意为之,也就是说在嘲笑自己等人。二人撇过脸去,不再搭理赵构,又气呼呼地瞪了一下高宠、李施恩等人一眼,要不是他们请人的手段太过与众不同,也不至于出洋相。
李施恩、高宠等人解释,他们抵达府上时,两位大人不省人事,他们也懒得喊,直接拖着他们就离开了,直奔赵府而来。
王云、潘良贵二人在路上被颠簸的醒来了,只不过王云倒是没见过他们二人,再说了见过了也被眼前的场景吓住了,主观的认为是被绑架了,还是公然绑架朝廷命官。
于是,王云大声喊叫起来,李施恩两兄弟见他喊得太烦了,直接用布塞住了他的嘴,这让王云更加害怕了,胆战心惊之下,正思索着自己明明在床上睡的好好的,醒来就这样了,当真是想不通。
若非他看见来的是赵府,怕是早已跳了下来。潘良贵稍微好点,他被高宠带来时,已经清醒过来,也就淡然处之,只可惜高宠等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飞奔过去,就算是清醒了,也就有点受不了。
“大清早扰人清梦,非君子所为!”潘良贵低声喝斥道,“你找我们来,到底有何事?”
王云接话道:“是啊,到底什么事如此紧急?”
他们二人怒气难消,要不是看在赵构的面子上,怕是早已爆发了。无论怎么说,他们都是朝廷命官,又是一部之尚书,哪有如此对待自己等人的。
赵构也没多说话了,直奔主题,将圣旨给了他们看。当他们二人看见是圣旨,所有的愤怒都收起来,立即恭敬的接过,然后认真的看了看。当他们看完后,脸色大变,又是难以置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这才相信是真的。
“二位大人有何见解?”赵构开门见山地问道。
潘良贵、王云二人皆是沉默以对,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说,尤其还是皇上下旨,这让他们有些看不懂了。
“二位大人可知有这份圣旨?”赵构见他们不知如何说起,便主动的询问道。
潘良贵摇摇头回道:“不知!”
王云重复潘良贵的动作,又接着说道:“皇上传旨,理应知会枢密院才是,楚王应该知道。”
赵有恭苦笑一声:“你们忘了,昨日我也在这里,哪里知道有这么一道圣旨。”
王云有些尴尬,他刚刚说的话都忘了赵有恭还在。但是,这个事情没人放在心上,眼下唯一需要弄清楚的便是这道圣旨的意义。
潘良贵沉思片刻,道:“或许,真的是一件好事也说不定。”
“何解?”众人也是疑惑地看着他,就等他的答案。
潘良贵接着说道:“现在皇上已经传旨,也就是说,王爷名正言顺。若是猜的没错,皇上是另有打算,要不然也不会将燕云十六州这个烫手山芋给了王爷。”
“烫手山芋?”赵构问道,“燕云十六州有很多人眼红吗?”
潘良贵点点头,道:“这些日子,朝堂之上,争执最多的便是燕云十六州的归属,就连太子,以及其他皇子都加入其中,还有一些外戚。”
“现在燕云十六州赐予了燕王,想必也是为了平息此事。若是燕王获得,无人敢说半句,不仅仅平息了纷争,更是一种借口,给予王爷再次进入朝堂之上的理由。”
“燕云十六州乃是王爷打下来的,就算是封赏给王爷,也是理所应当。当初,皇上便有意将此地封给王爷,只不过尚未大婚,难以再封赏,唯有大婚,便可以了。”
“难道不是加冠之礼,再行册封?”
“不是!”赵有恭出声了,要不是潘良贵提及此事,他还真的忘了燕云十六州的事情,沉声道:“凡是嫡子皆可在出生时便可以册封为王,只不过大宋有另外一个规定,未成婚不可封王。”
“至于加冠再封王,那是承袭王位的规定,或是立下汗马功劳,战功卓著,又或是朝中元老才有资格,只不过朝中元老赐王爵的尚少,大多是死后追封,成婚封王那是对皇子的规定。”
潘良贵接着说道:“现在有了这道圣旨,王爷册封之时便是王爷入主朝堂之日。根据规定,要是册封为王,又有封地的王爷,必须要离开京城,前往封地,这才是最需要注意的。”
“为何?”
“因为前往封地,意味着与京城远离,不能有任何的耽搁,除非是皇上另外传旨才行,还有一点便是离开京城,也就是失去了争夺皇储的权力。”
赵构点点头,道:“若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直接离开来得干脆。”
与其继续留在京城,倒不如走的潇洒,这是赵构真实的想法。现在他也想离开京城,要知道燕云十六州是大宋最稳固,也是最后的屏障,要是有任何的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赵构也从探子那里得知金国近期便会发生大事。赵构当初留下一颗种子,也差不多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若是那件事真的发生了,更需要注意才行。毕竟,这才是真正的大事。与其留在京城勾心斗角,倒不如走得干脆,没有任何遗憾的离去更好。
第六百一十七章 告知真相
赵构被这道圣旨弄糊涂了,他真的看不懂自己的父亲如何想的。如果圣旨是真的,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走上争夺皇储,另外一条就是离开京城,前往燕京。
既然留下来麻烦不断,倒不如走的清静。目前来说,赵构还真的没有想过争夺皇位,时机不对,也没有那个想法。大宋江山是谁做皇帝都无所谓,只要那人善待黎民百姓,是明君即可。
但是,皇上真的愿意放他离去吗?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赵构不知道,就连其他人都不清楚。只有等到赵构再次入朝之后,才能知道最后的结果。只要赵构被授封燕王那一刻起,下一步是离开京城,还是留下来,都是一道圣旨决定的。
最后,众人都各自散去了,赵有恭也离开了赵府,回到自己的楚王府。当他踏入门的那一刻,便发现有些不对劲了。接着,他进入府内后,直接进入书房中,打开书架后,又开启一道门。
“父王!”
当赵有恭进入密室之中,便看见了许久未见的父亲。此时此刻,他看见赵似时,发现赵似有些不一样,只因赵似的脸色有些泛黄,双眼之中还有许多血丝,一看便知睡眠不足。
赵似点点头回应了赵有恭的问候,赵有恭直言不讳的道出自己心中的疑惑,“父王,这些日子您去了哪里?”
“我出去了一趟,有要事要办!”赵似没有直接回答,他抬起头,看了一眼赵有恭,淡淡的说道:“你想问的是为何皇上会突然加封小九王爷身份,又为何在之前在众多朝臣面前罢黜他的爵位,罢免他的一切官职与职务?”
赵有恭没有否定,瞪大着眼睛等待着自己父亲的回答。自从上次事情发生后,赵似许久未曾露面,这让赵有恭有些怀疑。无论赵有恭用什么方法都找不到,唯一的可能便是不在大宋境内。
“也罢,我一并告诉你吧!”赵似叹息一声,“你应该追查我的行踪,却不知我的去向,实际上我一直都在皇宫之中,一直未曾露面罢了。因为有些事情不是我不愿意就不做,一切都是为了大局。”
“现在小九已经大婚了,时机已经成熟了,接下来我要说的事情,你要严格保密,不允许对任何人提起,也不许泄露半分。因为这件事牵扯甚大,绝非一人之力能解决的。”
赵有恭郑重其事地点点头,他甚少看见父亲如此严肃,可见此事非同小可。于是,赵有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告诉给赵有恭,赵有恭听完后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愣了半晌后,赵有恭质问道:“当真要如此做吗?”
“别无他法!”赵似言简意赅的回道。
“难怪会是这样……难怪了!……”赵有恭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所有的一切,只不过他的心里还真的有些否定这样做法,那种眼神赵似也看得出来,只不过他太了解赵有恭了,只要答应了就绝对不会插手,因为这是皇上的旨意,更是为了大宋江山的未来。
赵有恭方才明白为何赵构会突然被加封为王,又为何剥夺一切,只因这件事幕后操作者是当今天子,更是赵构的父皇,自己的父亲也参与其中,他知道了这个秘密,也就是说他也必须加入其中,决不能有半点私情。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一切,那么后面的事情你应该知道该如何做了吧!”
赵有恭苦涩的点点头,他知道了,却后悔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却又不得不接受。
“这样做对九弟不公平,对百姓也是不公平,皇上为何要如此做?若是真的发生意外,又该如何却解决?皇上到底是如何想的,怎么用这样的方法,这样做不就是将……”
赵有恭欲言又止,赵似感叹一声,“虽说短期内会有这样的情况,从长远角度来说,这样做也是合乎情理,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法。现在我把那件东西交给你,你要好好的保管,决不可有任何的泄露。”
“若是你没有很好的完成,那就辜负了我与皇上的期望,大宋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我怕我承担不起!”赵有恭哭丧着脸,无奈的说道:“若是其他人的事情,我也没什么,只不过这件事牵扯太大了,牵扯到的人太多了,真的这样做了,大宋江山还能稳固吗?”
“若是命中注定,那也无可奈何!”赵似何尝不愿意实行那样的计划,只可惜他却隐忍不发,只能予以安抚。
赵有恭初窥秘密,他的心也是七上八下的,难以保持冷静。若是真的按照皇上设想的道路去走,只要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大宋江山他真的放心了。现在的皇上就像是赌徒一样,放手一搏,不顾一切了。
赵有恭接过父亲递过来的东西,然后赵似稍微说了几声,便起身离开了。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独独留下赵有恭。赵有恭看着手中也不过一两斤重的东西,要是真的公之于世,怕是天下大乱了。
此时,赵有恭感觉手中的东西就像是一块烫手山芋,放在谁的手中都不清楚。现在他已经猜到了赵构的结果,可他却不能泄露半分,要是泄露了,那就真的危险了。
“我该怎么做?……”
赵有恭死死地拽着手中的东西,他真的感觉这份东西没有比有要好太多了。没有它就什么事情都不需要操心太多了,没有它有些事情也能水到渠成。只不过有了它却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他自己都没有信心。
桥到船头自然直!
赵有恭思索片刻,也只能答应下来,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那个东西收好。因为这个东西关乎大宋江山社稷,关乎天下黎民百姓的身家性命安全。但是,赵有恭却无能为力反驳,这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如同赵似一样。
赵似将所有的真相全部告知于赵有恭,这让他的心沉甸甸的,让他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曾经都是赵似独自一人,如今却有赵有恭。有些时候真相不见的是你喜欢的事情,也不见得是按照你想的那样去走,最后失望,甚至有些畏惧。
此时此刻,赵似的心就是这样的感觉,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他,也就是将整个大宋的江山社稷都寄托于赵有恭。赵有恭真心觉得这个真相不知道也罢,知道了反而影响自己的心情,更影响他的的判断力。
第六百一十八章 驱逐离京
“这是你必经的道路!”赵似悄悄地看了一眼茫然不知所措的赵有恭,叹息一声:“如果你真的为了大宋,就必须承担起这些。若是连这些都承担不了,那么后面的事情你更难以承受。”
赵似对赵有恭说的计划,只不过是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即便是这些就已经让赵有恭心理负担重了很多,要是真的和盘说出怕是赵有恭会说漏嘴。因此,赵似看见赵有恭如此状态,并没有全部说出来。
现在说的也不过是部分,还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真正最重要的是一部分始终只有皇上与他两人知晓。接着,赵似真的离去了,他也要开始着手准备,以备来日不时之需。
赵构被赐封为王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京城大小官员都知道了,有人欢喜有人愁。其他人如何想,赵构也不管不顾,这些日子他都在府上足不出户,只不过到了回门的时间。
这一日他带着邢秉懿,又带上厚厚的礼物,直接上了刑府,拜会自己的老丈人邢焕。女儿、女婿回门,邢焕热情款待,一切都按照礼数去走。接着,邢秉懿与邢秉玉二人离开了,只有他们二人。
“王爷!”
赵构微微一愣,道:“岳父大人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虽说这个消息是喜事,不过在我看来却是不好的消息!”邢焕没有否认,反而是忧心忡忡地说道,“皇上传旨加封为燕王,这个爵位乃是大宋之始便没有的。另外一方面,也是一种驱逐。”
“任何一位王爷,只要被赐封后,都会离开京城,前往封地。若是我没猜错的话,皇上这是驱逐王爷离京,保证太子的地位不被动摇。至于真实的目的,我没有看不出来,我感觉其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
赵构微微一笑道:“岳父大人为何如此说?”
“以王爷昔日的恩宠,不论怎么说都不会落得如此地步。但是,现在圣旨却在这个时期下来,太子早已加冠,已经成年。并且,王爷的势力太过于庞大了,远离京城不会危及太子的地位,更是延续皇位传承,避免手足相残。”
赵构不以为意的笑了笑,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与其担心受怕,不如坦然接受。”
邢焕上下打量起赵构,见他泰然自若,俨然不放在心上,也就是说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都无所谓了。他赞赏地点点头,该说的不该说的,邢焕都说了。既然赵构佁然不动,那么也不好说太多,有些事情赵构必定也看到了,想必看得比较远,所以接下来的对话中,未曾提及政事。
赵构与邢秉懿二人一直待到傍晚才回去,当邢秉懿离去时,邢秉玉再一次大哭起来,她真的不舍得姐姐。赵构安慰她,要是真的想姐姐了,就来自己的府上小住一段时间。
邢秉玉点头答应,恨不得立即跟随姐姐一起离开。只不过看见身旁的父亲,她还是忍住了这样的想法,泪流满面的目送着邢秉懿离去。邢秉懿也是痛苦的哭了出来,赵构又不断地安慰着。
赵构决定明日进宫,参加早朝。并且,皇上已经知晓了,这些消息都是赵有恭透露给他的。赵有恭自从知道了一些秘密后,他也不再经常跑到赵构府上作客。因为他害怕自己忍不住,脱口而出。
“王管家,明日上朝后,你便吩咐下去,让所有的人都准备行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