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科学的原始人-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寻找到了新的大陆,这片大陆的物产资源丰富,土著的科技水平低下,甚至连钢铁的熔炼技术都尚未掌握,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这对于圣主帝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无限的资源,意味着无数的奴隶,劳动力。
意味着他们已经有了打破三足鼎立平衡的后备力量。
所以,只要这些对教皇忠心耿耿的圣军回到他们的国度,那以前对于战舰的非议有多少,就会有多少赞美。
圣主帝国,那个时候会举全国之力,建造出来第三艘,第四艘乃至于更多更多的战舰。
背后有着一片广袤的,未经开发的大陆的支持,源源不断的资源,另外两大帝国的覆灭,现在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风暴之海的风浪吓不退圣军的战舰,带着新大陆的消息,这些圣军战士一路风驰电掣,朝着来路航行了过去。
而对于这一切,华城并没有人知情。
王伟虽然可以预料到,早晚有一天,风暴之海会被人类给征服的。
但是史密斯的帆船,给了王伟一个时间还很充足的错觉。
让他觉得,靠着这样的造船术,圣地的人想要突破风暴之海,至少还得三五年的时间。
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三大帝国十三城从初代教皇那里继承的东西不同,各方面发展的侧重也不同。
有的帝国造船术很是落后,但却并不代表,三大帝国的科技水平,都是同一条线的。
第332章 入学
此时的华城,还在和平繁荣中迅速的发展着。
人口已经破五万了,不过,方圆数百里的范围内,所有的部落基本上都被征服了,更远的地方哪怕就是翼龙队也不是那么容易发现新的部落的。
所以人口的增长,渐渐变得缓慢了起来。
华城的第二艘巡回号已经正式下水,进入了最后的调试阶段。
同第一艘巡回号相比,巡回二号的外壁多了一层钢板。
这是华城的钢铁厂的最新成果。
从茹毛饮血到第一座重工业的工厂的诞生,华族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
只不过,除了这个钢铁厂外,华城其余配套的工厂,还是处于断层阶段的。
其实五年的时间建立一座工厂,真的不算快。
当初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国外对于国内的科技封锁,处于一种极端的状态。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科学家一边探索一边实践一边运用于生活,天知道他们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打破了多少科技的封锁。
从一贫如洗到繁荣昌盛,华夏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而在华族,科技的发展不需要族人们操心,在系统的加持下,王伟有着现成的东西能够拿出来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建立了第一座重工业的工厂,对于王伟这种穿越人士来说,甚至有可能算是一种耻辱了吧。
虽然工业的发展并不怎么顺利,但是华城的基建却足以让王伟自豪了。
宽阔的道路将华城,大山,码头甚至是森林都连接了起来。
马路的上面,铺了一层坚硬的水泥。
在重型卡车没有出现的时代,这样的道路,只要维护的好,基本上是不会发生损坏的。
哪怕就是三角龙拉的大车,也休想将路基压坏。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的贯通,对于华城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效率极大的提升了。
原本需要十几人,辛辛苦苦才能运回来的木料,现在只需要两个人,几头驯服后的野牛和板车,轻轻松松的就能将东西运回来了。
而花费的时间,连以前的一半都不到。
劳动效率的提升,带来的结果就是劳动力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干的事情却增多了。
多出来的人手,要么被征去当兵,要么就是投身于别的事情上,为华城的发展做着新的贡献。
道路的好处让族人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工部通过了贯通大山的提议。
山里面的矿产对于华族现在的人口数量来说,基本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仅靠着翼龙的运输,对于现在的华城来说,已经不足以满足日常的消耗了。
毕竟,人口多了,对于矿产的需求也就高了,挖矿的人也多了,可是运输的数量却并没有增加多少,那产量也等于没有,自然跟不上人口的发展了。
所以,工部对于这件事,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六部大会上提出了在大山里面修一条路,贯通大山的道路。
这个提议,经过讨论之后被六部通过。
而他们修路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靠着震天雷去炸。
沿途的大山,挡住了去路的,就炸平炸塌,然后清理废墟进行修路。
至于那些深谷,依旧是炸,将山炸塌,将深谷填起来,再然后在上面铺路。
如果大山太高,深谷太深的话,实在不行他们也会绕路。
王伟制作的火药,是经过系统的配比,爆炸力最强的火药,可以说,一出现,便已经到了火药威力的顶峰,要想再要爆炸威力更强的炸药,就只有使用那些化学药剂了。
因此,在震天雷的爆炸下,通往大山的道路,在飞快的被打通着。
工部的做法也很暴力很简单。
生产火药的原材料获取的难度并不大,制作的方式也非常的简单。
在有需求的情况下,几乎可以敞开了使用。
所以,工部啥也不管,就是一个字,炸炸炸。
一个震天雷不行,那就埋十个,普通的震天雷威力不够,那就将其的份量加足,变成超大号的震天雷。
在这个世界,华族的这些人尚未诞生什么环保,什么生态的意识。
所以在他们不留余地的轰炸中,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从爆炸的废墟中,飞快的朝着大山深处蔓延。
强大的生产力令华族的日常运转只需要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就能带的动。
而王伟,总有他的办法来消耗掉那些过剩的生产力。
参军,修路,开垦是消耗的常用手段,但并不代表这就是唯一的手段了。
就在巡回二号下水的时候,华族的第一学校和第一医院正式竣工。
竹质混凝土结构的三层小楼成了华城最为高大的建筑了。
占地面积庞大的第一学校能够容纳足足三千人,只不过师资力量太过薄弱,现在只有九十多名通过考核的老师。
王伟作为第一学校的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还是比较上心的。
学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教学的内容和地球上的九年义务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学校里面,学生们在初级班,学习的只是简单的汉字和算数。
不过到了中级班学习的就是一些植物的辨认,工具的制作,甚至是修路,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了。
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会诞生不同的文明。
如果不考虑文化背景以及当前社会文明,而是生搬硬套地球上的九年义务教育,那起到的,绝对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刚开学的第一天,学校里面便来了八百多名学生,从一岁半到十一二岁的年龄段都有。
还未将这批学生安顿好,第二批的学生又被塞进了学校。
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华城近半的适龄儿童,都被塞进了学校。
足足三千五百人的加入,让整个学校乱作一团。
这个时候,别说教学了,就是将这两千多人安顿好都成了最大的难题。
第333章 医生
好在混乱只是暂时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有混乱发生,但是随着华城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学校这边,一切很快就变得井井有条了起来。
在华城,上学并不是免费的,当然了,华族很多小孩,根本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或者他们的父母早就已经死了。
父母的这个概念,也是华城的婚姻产生之后才开始出现的。
所以,这些无父无母的小孩,让他们出学费是不可能的,所以学费的担子就落在他们自己的头上。
不过这些学费自然不用现在给,华族第一学校教的东西,是生存之道,是教他们本领,给他们的未来找出路的。
所以,学成之后他们就不必担心会无法挣钱。
这个学费,等到他们挣钱之后再补上也不迟。
王伟其实不缺他们的那点学费,毕竟现在的华族,别的不敢说,但钱和资源那真是多的要按照仓库来算了。
很多人都觉得,钱很重要,但其实,钱只是代表的一种价值,如果有一天,人们不承认钱的价值,无法用钱换到东西,那钱这种玩意,擦屁股都会嫌硌得慌。
所以,华城发行的钱币数量,都是根据华城的储备资源来算的。
华城产出多少东西,就会按照比例发行多少钱,所以对于华城来说,哪怕所有族人藏在手中的钱都拿来购买食物,也是不用担心买不到东西的。
更何况,华城回收钱币的方式一大把的,可口的食物,耕种的田地,房屋,水泥,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和农具。
所以,华族是绝对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这种情况的。
除了像学校这种公共设施外,华城的医院也成了族人们又怕又爱的另一个公共设施。
之所以爱,那是因为医院里面能够看病,以前没有医院的时候,人们生病了,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硬撑,撑过去了就能活下来,撑不过去就会死。
所以,一个小小的感冒发烧,甚至就是摔了一跤,破了块皮,然后引发的炎症都有可能对人造成死亡。
这种情况并非是极个别的事例,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所以,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才会那么低,毕竟除了野兽和生存压力的威胁,更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也能拉低人们的平均寿命的。
而现在,有了医院,平时发烧感冒受伤发炎这些小病,去了就能治好了。
这个世界的原始人从小到大,从未吃过药打过针,所以对药的抗性并不高。
哪像那些地球人,一个感冒,药丸子一次得吃七八个,还得连续吃上三五天的时间才能彻底好透。
在这个世界,如果有人感冒发烧,和地球上同样的药物,十分之一的剂量,便能让一个人彻底痊愈。
所以,去了医院就能药到病除可不是说说就完事的,这是实打实的真实情况。
医院并非只有一栋楼,而是足足有四栋楼,当然了,都是用竹子代替钢筋建造的矮楼。
其中三栋,是用来看病的。
这个世界的人体质普遍的非常强,所以生病的人非常少,绝大部分过来的,都是被毒虫毒蛇咬伤,或者是来生孩子的。
而最后一栋楼,则是专门用来培育血清,青霉素等众多药物的。
不论是血清还是青霉素这些东西,都非常容易培育。
蛇毒血清不论是利用草兔还是野牛,都能大批量的培育。
而在华城,被蛇咬伤又是常态,所以这一方面,自然是重点发展的对象。
而生育问题更不用说了。
在这个世界,女人们生孩子的风险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头胎,死亡率有百分之三十。
其实在地球上,有些人类的科学家一直都觉得,人类是从别的星球迁徙过来的。
而最大的佐证,就是生育了。
因为人类的体型和分娩方式,都非常的不适合地球,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干扰,分娩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这种情况,在地球的其余物种上面可是从未见过的。
体型小的像那些小猫小狗,体型大的像那些野马野牛大象鲸鱼,生育起来的难度哪有人类那么大啊,分娩的死亡率按照比例来说,也不足人类的百分之一。
有的人养了一辈子的猪啊牛啊的,都未必见过它们难产一次呢。
而且生育之后,恢复的时间太长,哺乳期的时间也太长。
这些,都不符合地球的进化论啊。
如果说,不是人类的科技莫名其妙的快速爆发,说不定光是分娩的死亡率和耗时长久的哺乳期,都能让人类灭绝呢。
所以,有少量不务正业的教授就提出了人类并非地球土生土长物种的言论。
不过,不管人类是不是地球的原住民,这跟王伟还有华族人都没有关系。
族人只知道,如果怀孕了生不出来,也就是碰到了难产的情况,送到医院,存活的几率会大大提升的。
特别是几名难产之后,必死无疑的孕妇,经过剖腹产将胎儿取出来后,医院的地位,在华族上升到了一个崇高的位置。
剖腹产百分之四十的存活率,如果搁在地球,那是会上法庭的。
不过在这个世界,却是族人的救星。
原始人比现代人更懂得知恩图报的心。
在必死的情况下,你救下了她,那你就是她的恩人,死了她也不会将怒气撒在你的身上。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当一个个的部落被打散之后,血缘关系组成的集体尚未诞生,孕妇如果死在了医院,也不会有人替她进行医闹的。
其实说实话,剖腹产只能算是一个小手术,食人树的麻药,手工锻造的手术刀,简易的消毒环境,血型分辨的能力和一些常见类型血浆的储备,外加上原始人那强健的体魄和王伟那最为准确的大师级理论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就是让地球上的一个实习生来剖,存活的几率也不会低于百分之七十的。
所以责任不在于工具和科技,而在于执行手术的医生手不够稳,技术不够到家。
毕竟他们只是在王伟的教导下,在草兔的身上练了一年多的时间。
换到人的身上,紧张害怕等各种小意外,都能够轻易的要了一个人的性命。
所以,哪怕器械齐全,理论指导丰富,剖腹产的死亡率在刚开始也是非常大的。
不过随着几名主刀医生在人命的铺垫下的练习,他们的技术也是突飞猛进,切刀的时候手不抖了,缝合的时候羊肠线也系得更加漂亮了。
在这个时代,人命真的不怎么值钱,如果能用少量人的性命,练出来几位大师,那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值得的。
第334章 锤子和砧板
剖腹产这类的手术只要能够做好了,其余的像切个阑尾,缝合一下伤员的伤口之类的小事做起来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了。
其实,地球上的正常医生,刚开始都是从一些不会置人于死地的小手术开始积累经验的。
不过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环境,所以不能所有的一切,都生搬硬套地球上的事情。
在地球,中国十四亿人口,每天新生儿会降临五万多人。
平均下来,两万八千人,每天都会生一个小孩。
而华城的比例,是地球的三倍还要多,如果按照华城五万人口来算的华,平均下来每天都会出生六个小孩。
这么多的孩子,哪怕每十个里面会死一个,那一个月下来,也会有一二十人会因为分娩而死。
其实真实的数据,要远远高于这个数量的。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死的都不会只有一人,通常难产的下场就是母子双亡。
一年下来,损失的人口就是数百人了。
所以,这些在草兔身上练了一年技术的假医生,哪怕他们从未有过在人体上做手术的经验,哪怕现在的技术还不是太过成熟,哪怕知道他们动手,死亡率不会低,但是当医院建成后,他们也被赶鸭子上架的上了手术台。
虽然刚开始的死亡率,一度超过百分之六十,但难产而死的人数,却是大大的降低了。
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母亲保不住了,孩子往往也能活下来。
像以前那种母子双亡的情况,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了。
所以,尽管死亡率很高,尽管这样做会让少数最后关头可能会撑过来的人也有生命危险,但王伟还是义无反顾的推动了这一项政策。
好在这些医生在人命的威胁下,并没有让王伟失望。
除了前几台手术,后面的经验是蹭蹭蹭的往上涨,因为手术操作有问题而产生的死亡率,也在不断的下降着。
没过多久,华城快要到生育期的女人,领了一个半月孕假的工钱后,往往都会来到医院住到生产的。
华城的经济提上去了,王伟自然不会少了族人们的福利。
孕假只是暂时的一些小政策,随着华城的发展,以后类似的政策肯定还会更多的。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王伟一直奉行的准则。
说实话,穿越之前,王伟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屌丝,没有管理才能,也没有太多的才华,如果不是系统的帮助,在这个世界他也许活不过两天。
现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部落,或者说是国家。
王伟不懂得什么叫做王道,也不懂得什么管理什么分化,更不懂什么帝王之术。
他只知道,只要将自己从族人身上得到的东西利用起来,给族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然后在大的方向上面不犯错误,那无论如何,自己的统治也不会被人去推翻的。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告诉了王伟什么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虽然偶尔也有人夺权成功的。
不过这种事情,在华族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现在,哪怕就是桐树,就是王四五他们将自己干掉,想要自立为王,那最大的结果,就是族人们暴起将他们碾成肉泥,然后再考虑让谁来管理华城的事情。
所以,只要王伟指引着华族一直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王伟哪怕现在就是变成了一头猪,也不会对对他的统治地位造成什么影响的。
人口的限制对于华族来说,是限制它发展的最大原因。
如果有新中国刚开始建立时的一半,不,甚至是三分之一的人口。
王伟就有十足的把握,会比那样的中国更早的进入现代化社会。
这并不是说因为王伟比中国的那数代伟人更加聪明,而是作为一个过来人,王伟能够让族人不走弯路。
不论是政策上的,还是科技上的弯路,都不会走。
只可惜,哪怕就是突破了五万的人口大关,在族人们看来已经是天那么大的一个部落了,但是对于王伟来说,还是太少太少。
区区五万人,在地球上,也就是一个中型公司的工人数量罢了,没错,就是中型公司,像沃尔玛,中石化这些动辄数百万工人的大型公司,这点人连他们的牙缝都塞不进去。
要知道,地球上公司人口的排名,前五十名,都是拥有着最低几十万的员工。
而华夏的这么点人,想要齐头并进,多方面进行发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不是人口太少,现在王伟哪里用得着这么急迫。
有人口的话,圣地算什么,别说是三个国家相互征战了,哪怕就是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也不可能对抗得了自己的。
毕竟,圣地的科技水平,在王伟看来,顶了天不超过一战时期的水平,甚至在很多方面,还有不如。
而给自己人口和时间的话,几十年,不,只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自己就能在科技上彻底反超然后碾压圣地了。
从炼钢厂里面出来,里面热火朝天灯火通明。
王伟松了一口气。
还好抓到了史密斯他们,了解了圣地的情况,没让他们将新大陆的消息传递回去,给了自己发育的时间。
在他的身后,钢铁厂中。
两架火力蒸汽发电机让炼钢厂里时时刻刻传来机械咆哮的声音,这是整个华城,为数不多的架上了电丝,装上了点灯的地方。
钢铁厂的生产并非是机械化的,一千五百人的厂子,每天生产的钢铁数量简直可以说是少得可怜,而且耗资巨大。
不过这一切,在王伟看来,都是值得的。
在基建跟得上的情况下,钢铁成了科技发展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了。
钢铁厂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生产的钢铁种类繁多,而且可以直接进行浇筑。
一千五百名工人,其中有一千二百名,都是生产模具的。
辅助技术不到家,就只能靠蛮力来干了。
浇筑出来的零件,各种形状各种钢材的东西,经过简单的打磨和后期的锻造,就能够组装成新的器械。
人们认为钢铁厂只能生产原材料,那是因为后市的工厂都被细分了,一个工厂只需要专精制作一样东西就能很好的生存下去。
例如专门制作钻头的,专门生产螺丝的都被细分了下去。
他们的工作效率,是华城钢铁厂的数千甚至上万倍。
但是,他们能够生产什么,都被限制死了,机器效率远超人类,但是永远不可能比得上人类的灵活。
有了这间钢铁厂,王伟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建造出来自动化的车床,各种各样的机械。
而有了这些初代的机械,华城也就有了生产其余物品的能力了。
零件,材料,塑料甚至复杂一些的,像电线,水管,中空的钢管之类的,都能生产出来。
而有了这些东西,华城就能够制作更多,更加复杂,效率也更高的机器,让华城的生产力更上一层楼。
这一点,就像是最开始在山上,第一批铁锭熔炼出来,没有锤子和砧板的问题一样。
有了锤子和砧板,就能铸造更多的锤子和砧板,而没有锤子和砧板,就难以锻造金属。
而现在,这个钢铁厂,让华城,有了锤子,也有了砧板。
第335章 最好的时间段
天气逐渐的转冷,当霜降的时候,华城今年的第二批青稞成熟了。
收获的青稞堆积如山,堆起来的青稞秆草垛子,足够华城的野牛吃上三年了。
眼看就要入冬了,族人们都被征调了起来,就连新军战士,也纷纷回城帮忙收青稞,磨青稞面。
早已经建好的十二个粮仓里面堆积如山,趁着初冬的最后几场晴朗的天气,晒脱了水分的青稞被装了进去。
想要将这些青稞都磨成青稞面,短时间内绝对是不可能的。
除非华城能够摒弃现在畜力的石磨,用更高效的手段才能办得到。
青稞的价格,在华城迎来了大跌。
以前只有王伟他们才能品尝到的青稞,在年中的时候,走入了寻常族人的家中。
而现在,青稞彻底的普及,成了普通族人的主食。
原始人的消化能力出乎了王伟的意料之外,原本以为将主食从肉换成面,他们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但是让王伟没有想到的,除了少数人在口味上的不适应外,肠胃却并没有对青稞产生什么不适的感觉。
这些青稞入仓,华城接下来哪怕两年都不种粮不狩猎不捕鱼也不养殖都不会担心食物的问题。
这就是生产力高所带来的好处,一日的劳作,能够满足十日的需求,剩下的九日,自然能够用来发展部落,让自己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如果给这年轻朝气蓬勃的华族机会,让它有时间扩张,发展的话,一切皆有可能。
可惜的是,就在华族青稞大丰收的时候,两艘载满了华族所在大陆特产的战舰,穿过了风暴之海,回到了它们所在的圣主帝国。
圣地三国鼎立,相互之间征战了许多年,相互之间早就有内奸渗透到了高层,所以当初以攻打绝地的名义而出海的三艘战舰回来了两艘,立刻被其余的两国所知道了。
而船上所带回来的一些东西也佐证战舰是去了别的大陆。
虽然他们收获颇丰,却引来了另外两国的嘲笑。
三艘战舰只回来了两艘,就是他们嘲笑的根源。
居然想着去征服禁地,真是不知死活。
如果你圣主帝国真有征服禁地的实力,早就将其余的两国给平了。
战舰上的战士,都是圣主教皇的狂信徒,是绝对不会背叛和出卖圣主帝国的。
而泄露出去的消息,也是圣主帝国故意泄露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其余两国的误解。
而圣船穿越风暴之海,发现了新大陆的消息,只是在教皇绝对信任的一小撮人中进行流传。
圣船回来后,圣主帝国举办了大型的拍卖会。
人头大小的宝石,珍惜的巨龙牙齿,漂亮的兽皮,胳膊那么粗的野山参令将拍卖会推向了高潮。
拍卖会结束后,圣主教皇不顾手下的反对,一意孤行要大肆建造战舰,训练海军,打算一举拿下禁地。
因为在禁地,有着无数的财富。
这一消息传到了另外两大帝国,引来了无数人的嘲笑。
帝国的强大,不在于你有多少奢侈品。
宝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少,如果当这玩意随处可见的时候,那它和石头又有什么区别。
哪怕你倾全国之力,从禁地运回来了山一样多的宝石,对你的国力又有什么帮助。
圣主帝国在三大帝国之中,因为经济最为领先,民风最为开放,所以国力可以说是最强的。
而现在,圣主教皇既然昏了头,另外两大帝国,自然会乐得看它自己消耗自己的国力了。
虽说圣主帝国要是真能打下禁地,有了新的土地,新的矿脉,国力肯定会飙升。
但是,禁地如果真的那么好打,那就不叫禁地了。
禁地并非是说,你掌握了一些火药技术,能够造出大炮就能打下来的。
哪怕就是靠着火炮的轰炸,炸开了禁地最外围靠海的区域,但是上去后,你也绝对不可能守得住的。
在另外两国的嘲笑,还有自己臣民的担忧之下,圣主帝国用倾国之力打造更加结实,庞大的战舰,训练更多优秀的海军战士。
而另外两国,也开始了训练战士,加强海岸的防线。
在这个时代,炮弹攻击的距离再远,也不会超过两千米,海军的作用有,但也有限。
所以,圣主帝国哪怕有一百艘一千艘的战舰,另外两大帝国也不会害怕的。
因为最终的胜负,还是要在陆地上决定的。
而他们开始兴兵的原因,就是等着圣主帝国将国力消耗一空后,为自己征服圣主帝国做准备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圣主帝国建造战舰,训练海军的原因,并非是为了攻打什么禁地。
而是为了风暴之海对面,那片资源丰富,适合人类居住,且并没有经过开发,科技只处于原始阶段的大陆的。
这个时间,不论是对于华族,还是圣主帝国,亦或是另外两大帝国来说,都是最好的时间。
华族不知道外敌将近,牟足了劲在拼命的发展中。
圣主帝国发现了新的大陆,只要给他时间,将那片大陆的资源转化为自己的国力,那要不了多久,就能全面的超越另外两大帝国,一举吞并他们,一统两大陆地。
至于资源获取的难度,别开玩笑了,一群原始人,还能挡得住自己的火枪火炮吗。
而对于另外两大帝国来说,圣主帝国正在大肆消耗自己的国力,等到它虚弱的时候,就是自己出兵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