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科学的原始人-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看不到冰面下面的情况,但找铁稀泥的话,只需要看到溪沟就行了。
借着刚刚亮起的天色,王伟看到,就在自己的前方,一团铁稀泥便出现在了那里。
激动的跑了过去,扣了一坨下来。
虽然现在铁稀泥已经被冻得硬邦邦的,但是借助系统所学的知识,王伟可以百分百确定,自己没有认错这东西。
在这一刻,王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人们都说,知识就是力量了。
如果没有从系统那里学到知识的话,自己怎么可能知道,河沟边上稀泥一样的东西,居然能够用来冶铁呢。
“这些,全部挖出来,装回去堆在空地上,没有我的吩咐,任何人都不许动这东西!”王伟有些激动的说道。
松果一边挖,一边好奇的对着王伟道:“王伟,这些泥巴有什么用啊?为什么要用咱们的宝贝陶罐来装啊?”
王伟笑了笑道:“你错了,和陶罐比起来的话,这些泥巴才是真正的宝贝!”
松果听完,不解的问道:“为什么啊?这些泥巴能够吃吗?”
王伟摇了摇头道:“这么跟你说吧,陶罐的作用,是丰富咱们的生活,让咱们过的舒服一些,实在没有的话也没关系,而这些泥巴,则是能够彻底改变咱们生活的东西,你说,哪个更加重要些?”
听了王伟的话,族人们看着这并不起眼的泥巴,都有些搞不懂王伟为什么这么看重它们。
只不过,虽然不懂其中的道理,但是他们的动作,却更加的小心了,而挖掘起来,也是越发的仔细了。
第89章 全部烧完
很快这一处的由铁细菌沉积的铁稀泥便被挖了回去。
因为距离村子比较近,所以送回去之后,石头等人又出来,跟着王伟沿着小溪继续前行。
王伟本以为,需要深入树林才能找到下一块铁细菌的聚集地的。
不曾想,仅仅沿溪前进了几十米,便意外的再次发现了一团铁稀泥。
而且这团铁稀泥的规模看上去很大,采集出来的话,王伟估计少说也有七八十斤。
仔细一想,王伟便明白了过来。
铁细菌以铁为食,自己炼陶的时候都能炼出来小的铁粒,足以说明泥土之中含铁量非常高了。
如此高的含铁量,铁细菌密集丛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角在一旁啃食木头,顺便充当护卫的作用。
而王伟等人,则将沿途遇到的铁稀泥都挖出来,一趟又一趟的搬回村中去。
一天下来,他们几乎挖了近千斤的铁稀泥,收获大大的超出了王伟的预料。
再往前走的话,就是山谷的正中央,溪水凝聚出来的小湖了。
林中的小湖并不是太大,但却是树林里面现在唯一的水源。
有着一层薄冰的湖面根本不堪一击,随便来头体型大点的生物,都能踩破冰层,开凿出饮水口。
隔着老远,王伟便能够听到那边传来的兽吼声。
保险起见,也是因为天黑了,王伟便决定不再深入,骑着吃得饱饱的三角龙,带着族人掉头回去。
尽管可以预料,小湖那边,肯定会有更多的铁稀泥,但是对于王伟来说,很明显还是安全更加重要。
回村之后,五个烧炭的‘蒙古包’经过这两天的焚烧,早已经熄灭了。
现在将手放在土包上面,冰凉一片,并没有余温传出来。
王伟用木棒将土包外面的土层敲破,露出了里面烧制成功的炭条。
一根根的炭条烧的很是完整,看上去非常的喜人。
王伟从中抽了一根炭条出来,拿到一旁用石块碾成粉末,然后倒入陶罐中去。
接着,又在山脚的地方,用陶罐装了一些灰石的石粉回来。
最后,用热水将冻得硬邦邦的铁稀泥融化,在其中加入探渣和灰石的石灰,像和面一样捏成球状放在一边。
这里面,焦炭的作用是还原剂,加热剂,而灰石则是用来脱硫造渣的。
王伟捏的每个泥土都比拳头稍微大一些,其实形状大小都无所谓,主要是让探渣和石头灰能够同铁稀泥相互融合。
等捏了二十多个泥球之后,晚饭也好了。
吃饭的时候,桐树好奇的打听王伟做的那泥球是什么东西。
现在他们基本上算是摸清楚了,王伟只要一有动作,肯定会弄出来好东西的,所以对于王伟捏的泥球,大家都充满了期待感。
只不过,王伟故意卖了个关子,并没有告诉他们这是用来做什么的,搞得大家心里面都痒痒的。
吃过晚饭,三角惬意的趴在火堆旁边休息,而昨天桑水他们带来的兽皮,也硝制完成了,被捞了出来放在一边晾干。
其余的族人闲着没事,一部分回到了山洞,一部分跟着王伟看他今天要捣鼓什么东西。
窑炉在下午出完一炉陶罐之后已经停了,将炉子里面的草木灰掏出来后,王伟指挥着大家将炭条抱了过来,在炉子里面摆放了起来。
第一次试烧,根据从系统那里学到的经验,王伟只放了四个泥球。
炼铁的话和烧陶有所不同。
烧陶哪怕温度足够了,往往也需要六七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泥土在高温中产生变化。
而烧铁就很容易了,根据水漏上所显示的时间,差不多一个小时,王伟就将炉火熄灭了。
前几天水漏做好之后,王伟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时间给确定下来。
很多人觉得,在野外生存的话,没有带手表之类的东西,很难确定时间。
其实恰恰相反,只要掌握了方法,时间反而是最容易确定的。
随便在一处太阳可以照射得到的地方竖一根木棍。
然后在木棍的阴影部位做个记号。
等到次日,阴影移动到昨天做记号的地方,那就代表时间过去了一天。
王伟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地方是不是地球,自然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时间和地球相不相同。
不过无所谓了,凭感觉来看的话,时间是差不多的,所以王伟也将这个世界的时间,化为了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
从用木棍做记号的时候开始,漏壶便被打开。
滴了一天之后,将水位的高度在漏刻上做下记号。
然后将漏刻平分为二十四份,每一份,就代表了一个小时,一个时辰就等于两个记号了。
确定了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之后,正午十二点和夜晚的零点也就好确认了。
还是垂直树立一根木棍,当影子最短的时候,就被认定为正午十二点,反之,也就能够确定夜晚零点的时间了。
当然了,这样算下来其实是有些不妥的,王伟也知道,利用太阳的影子和参照物的长短,还有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以算出来经纬度。
然后利用经纬度和影子又能算出当地的时区。
不过当初学的这些东西,他早就还给学校了,现在根本不可能记得起来公式是什么样的,所以对于正午的时间,就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认定了。
毕竟时间对于王伟来说,只是起一个参考的作用,以后有条件了自然可以重新认定,对于现在来说,有用的就行了。
言归正传,经过一个小时的熔炼,窑炉在王伟的期待中被打开了。
迫不及待的用木棍在炉子里面扒了起来,很快,便感觉木棍碰到了一些硬邦邦的东西。
扒出来一看,正是烧得通红的不规则状的铁块。
当窑炉被彻底扒完后,一共从里面扒出来了十多个大小不一的铁块出来。
这些铁块的形状很不规则,大的差不多拳头那么大,小点的还没有玻璃球大。
冷却之后,王伟将其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感觉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了,总算是有铁了啊!
没铁的时候,能做的事情太少了,感觉处处都受到了限制。
很多人不解,金属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吗?
我们的老祖宗没有用一个铁钉,就能制作出来美轮美奂的木庭,结实耐用的木桥,难道你就不行吗?
其实说没有用过任何铁钉做出来的房子和桥确实没错,但那只是材料上没有使用金属材料,但是工具上,是不可能不用金属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没有锯的话,你木板怎么裁切,你梁柱如何截断。
没有金属工具,你怎么在木头上面开洞,卡在一块的钩契你又怎么挖。
说实话,村子外面就是树林,林子里面全部都是被大雪压断的大树。
如果给王伟合适的工具,凭借着族人那非人一般的力气,王伟有把握只用两三天的时间就用木头将村子填满。
可是现在,为什么还需要天天派人去砍树呢?
还不是因为石斧太钝,并且太脆了么。
如果有铁斧的话,族人现在十斧头才能砍断的树枝,用铁斧一下就能砍断。
有锯的话,需要花费好久才能截断的树干,分分钟就能解决。
在工具齐全的情况下,现在一两个人砍树的进度,也许就会超过往日十个人的进度。
由此可见,金属工具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了。
抓了两个铁块撞了一下,发出了久违的金属交击声,这种声音,王伟已经很久都没有听见了。
看着手中的这些铁块,王伟双眼炯炯有神。
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够将这些铁块,变成铁锤,铁斧甚至铁锯了。
想到这,王伟开口道:“桐树,你挑两批人出来,我再烧一炉让他们好好学着,今晚窑炉通宵运作,把这些碳,全部烧完!”
第90章 铁钉
次日清晨,王伟早早的便起来了。
昨天,在他睡后,留下来炼铁的族人,又开了五次炉。
最后因为木炭全部烧完了才回去睡觉的。
看到王伟从山洞中出来后,三角龙懒洋洋的冲着王伟打了个哼哼,随后侧了个身子,继续睡它的。
昨晚炼出来的铁块,堆在一起已经有很大一堆了。
用兽皮包起来感受了一下重量,差不多有大半袋米那么重了。
早饭之前,王伟又开了一炉铁。
因为木炭烧完了,这次用的是木头来烧的。
可惜的是,尽管两个鼓风机被族人拉的呼呼作响,木柴的温度也没能达到要求,烧出了一炉废铁。
吃过饭,王伟便忙了起来。
需要炼铁的话,忙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不论是现在的炼铁,还是今后的锻造,都需要大量的木炭。
所以一部分族人便被安排去烧炭了。
上次烧炭的时候因为没有预料到,烧出来的浓烟经常呛到人,所以这次烧炭的地点,不仅被放在了村子外面,更是建在了下风口的地方。
烧炭是个很简单的活,属于那种看一遍就能够掌握的技术,但是烧炭的时间却很长,往往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如果是那种大批量的烧制,需要的时间会更长,甚至一炉碳需要烧一个星期。
所以每建好一个碳窑,族人便直接点火开始焚烧了起来。
浓浓的烟雾缭绕了起来,顺着风朝着远方飘去。
那些经过的野兽,全部都被呛得逃离了此地。
一部分族人被安排来烧炭,另外一部分,则被安排来搭建木棚了。
木炭的储存,是需要防潮的。
虽然现在是冬季,天气干燥,但若是将烧好的木炭露天堆放的话,万一再下一场雪,那这些木炭很容易就会受潮的。
所以搭建一些木棚用来存放木炭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村子里面合用的窑炉只有一个,可不论是炼铁还是烧陶都需要用上。
而且等铁炼好之后,锻造的时候也是需要窑炉的,所以村子里面再建一大一小两个窑炉是必不可少的。
大的窑炉用来炼铁,等以后铁稀泥用完了,还可以用来烧陶。
而小的窑炉,则是用来锻造的,旁边如果用泥土堆砌一个锻造台,那就是一个简易的露天铁匠铺了。
除了烧炭建窑,桐树他们还得继续做门,并且经过晾晒,那些硝制好的兽皮也都干了,经过初步的敲打,去掉上面大部分的草木灰后,还得再经过清洗晾晒才能穿戴。
所以整个部落里面,忙的热火朝天,基本上没有任何人有空闲的时间。
在忙碌中,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
仿佛就是转眼间,两天时间就过去了。
第三天,也正是桑竹二族派人来和小部落第一次交换陶罐的这天。
接近两米高,密密麻麻布满了尖矛的马拒状木门做好了。
第一批的木炭也已经烧好了,都运到了村中搭建出来的木棚中整整齐齐的码起来了。
至于那些碎碳,则都堆在了铁匠铺的旁边。
而新建的窑炉,更是早就弄好了,甚至在木炭烧好的时候,就开始投入了使用。
铁匠铺的锻造台是用石头堆砌的,中间用泥土夯实之后再整平就算是成型了。
在锻造台上,铺了一块比较平整的大青石。
大青石是在山谷里面所能找到最为结实的石头了。
这个大青石的作用很简单,就是用来充当砧板用的。
有很多人都曾被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所困扰。
其实王伟现在,也被一个类似的问题困扰到了。
众所周知,锻造铁器的时候,需要用铁锤不断的敲打,将铁中的杂质敲出去,把脆且易碎的生铁打成书铁,而千锤百炼这个成语,也正是从这里而来的。
可是,千锤百炼的前提是,你得先有个锤子啊!
你没有锤子你用什么锤?没有锤子你用什么炼?
而且除了锤子,还有铁砧,钳子这些都是炼铁的必须品。
而巧的是,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锻造,也就是需要千锤百炼的家伙。
所以,王伟就陷入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想要炼铁的话,你需要一个铁锤,而铁锤的话又需要用铁去锤炼,没有铁锤的话你锤炼不了铁锤,只有拥有了铁锤,你才有锤炼的机会。
如果说,技术条件可以达到的话,这个世界的第一把铁锤,用浇筑的方法也能做出来。
可偏偏现在的条件达不到那个要求。
所以无奈之下,王伟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大青石代替铁毡,用木棍代替铁钳,用粗壮的树干代替铁锤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王伟是打算制作几个石锤来代替铁锤的,不过经过尝试,他发现树干比石锤更加好用并且更加不易损坏。
两个铁块被扔进了火炉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铁块被烧的通红。
用木棍伸进去,将铁块夹了出来,然后放在了青石代替的砧板上。
虽然木棍仅仅在炉中待了一小会,却已经被高温给点燃了。
负责夹铁块的王伟把木棍往土里一插,将上面的火焰熄灭,还可以继续使用。
而站在锻造台上的松果,看到王伟点头了,便抱起了旁边一截半人多高,比大腿还要粗的松树干。
然后将已经磨平了的底端对着青石上面的两个烧红了的铁块猛的顿了下去。
树干如同压力机一样砸在了铁块上面,溅出来的火星子如同烟花一样好看。
周围围观的族人纷纷后退了几步,怕被烫到。
树干只是接触一下便被松果拿开了,所以烧红的铁块尽管温度很高,却并不能将树干点燃,最多只能在上面留下一些灼烧的黑点。
等松果将树干拿开之后,王伟用树枝将铁块翻了个面。
翻好之后,松果又是一树干砸在上面。
短短的几次之后,原本分开的两个铁块,便被紧紧的融合在了一块,再也分离不出来了。
就这样,王伟翻动一下铁块,松果就用树干在上面砸一下。
从刚开始砸一下火星四溅,到后来树干砸下去铁块完全没有反应,说明铁里面的杂质是越来越少了。
底下用来当做铁毡的青石,已经碎裂了好几次,而王伟手中充当铁钳的木棍,也换了十多根了,终于,族中的第一个铁器,算是锻造成型了。
而这个铁器,不是铁锤,也不是铁毡,而是一根两指粗,两指长,一头略粗,一头略细的铁钉。
之所以王伟不先锻造铁锤反而先做铁钉,那是有原因的。
因为铁锤除了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铁块外,最重要的是它的中间还需要留一个孔洞安置锤柄。
锻造的时候,先把铁锤的大致形状给敲出来,然后将铁块烧红,把这个铁钉从铁块的中间敲进去。
锻造成型之后,再把铁钉敲出来。
如此一来,铁锤的中间,就留下了一个铁钉大小的孔洞来安装锤柄了。
第91章 对于山下的向往
忙活了这么久,总算是出了成品,族人们纷纷围了上来,想要看看,王伟手中的小黑棒棒到底有什么用。
“王伟,这个是什么啊?”桐树用手指碰了碰铁钉问道。
“这是铁钉。”
“铁钉有什么用啊?”桐树不解道。
王伟将铁钉丢给桐树道:“你试试,这铁钉你能够掰断不!”
桐树看着稍微比手指粗一点的铁钉,撇了撇嘴道:“王伟,这铁钉才这么粗一点,我一只手就能掰断的!”
接过铁钉,桐树就用一只手朝着它捏去。
只不过,捏了半天,铁钉纹丝不动。
桐树轻‘咦’了一声,然后诧异的说道:“没想到这个铁钉还挺结实的啊,比石头还结实,看来想要把它弄断,得用两只手啊!”
王伟也不说话,只是笑着看桐树装逼。
桐树换了两只手,拼命的在铁钉上面掰来掰去。
只可惜,哪怕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能毁坏铁钉分毫。
这个时候,一旁看戏的王四五道:“桐树,你掰不断的,刚才这东西用粗树干砸了那么久,下面垫着的石头都碎了那么多块它都没事,你肯定弄不断的!”
听了王四五的话,桐树才悻悻的将铁钉放了回去好奇的问道:“这东西真是挺结实的,不过有什么用啊?”
王伟笑了笑道:“这东西的用处大着呢,大到能够彻底改变咱们的生活,现在咱们用的是石斧砍树,可是石斧太脆,稍微一用力,它就会碎掉,桐树我问你,如果你有一把永远不会碎掉的铁斧头砍树,那会使怎么样的?”
“那我一天砍的树,肯定比现在三天还要砍得多!”桐树受到了王伟的启发,想到了其中的好处,顿时睁大了眼睛兴奋的说道。
王伟摇了摇头道:“你错了,如果有铁斧头的话,你用铁斧头砍的树,一天能够抵得上现在十天!因为石斧的话,没有斧刃,砍树的时候太过迟钝,如果换成铁斧,就能够开出斧刃,这样一来,一斧头下去就能在树干上砍出来很深的缺口。”
随后,王伟又给大家普及了一下什么叫做斧刃,说明白后,族人的神色更加的兴奋。
而看向铁钉的眼神,也越发的火热了起来。
“铁不仅可以制作铁钉和铁斧,还能够制作武器,咱们用木头做的武器,不论是木棒还是木矛,都很容易折断,如果用铁制作铁矛和铁棒的话,就再也不用担心折断的问题了,到那时,你们碰到了敌人,有多大的力气就能够使用多大的力气进攻,也不用担心像上次那样碰到绿皮龙,木棒都敲断了的事情发生了!”王伟说完斧刃,继续说着铁制的武器。
族人听着王伟口中形容的武器,那些永远也不用担心被敲断的铁棒,一个个眼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在这种危机四伏,经常需要同野兽搏斗的世界里,一把坚硬的武器有多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就像是上次在山顶碰到绿皮龙,族人的木棒敲打在龙头上都折断了,如果不是桐树有比较坚硬的骸骨大棒,最后大家唯一的结局只有落荒而逃。
而骸骨大棒虽然结实,但是经过这么久的使用,上面已经有了许多小裂缝了。
早晚有一天,骸骨大棒是需要被淘汰掉的。
而现在,有了铁,就能够制作比骸骨大棒还要结实的武器,族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兴奋的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王伟,你给我做一个铁棒吧!我的骸骨大棒就要碎了!”桐树第一个厚着脸皮开口道。
随后,其余的族人也都受到了启发,纷纷跑来央求王伟,给他们制作铁质的武器。
看到族人如此兴奋,王伟连忙摆手道:“别着急,你们也看到了,这铁是我从前天带回来的铁稀泥里面炼出来的,可是铁稀泥数量有限,制作铁斧等工具都有些紧张,所以暂时是不会专门用来制作武器的!”
族人听完,顿时失望了起来。
刚才王伟告诉他们铁能够制作一种永不折断的武器,众人都被王伟说的兴奋了起来。
而现在,却突然告诉他们材料不够,暂时不打算做武器,众人的失落是可想而知了。
而王伟,想要的正是这个结果,他继续开口道:“其实大家也不用失望,咱们待的山谷太小了,没有足够的铁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后有机会,咱们就去山下寻找铁矿,找到了铁矿,到时候铁就多的用不完了,那个时候,大家想要什么样的武器就能够制作什么养的武器!”
桐树一听,顿时睁大了眼睛问道:“王伟,山下有足够的铁?”
“当然了!山下不仅有足够的铁,还有各种各样你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呢,山下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东西多着呢,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带你们去见识见识的!”王伟说道。
前几天王伟说过今后要朝山下迁徙的话后,族人们虽然表示赞同,但对山下未知的情况却充满了恐惧。
所以,王伟觉得为了今后的迁徙,有必要给大家做一些思想工作,而铁的出现,对他来说算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果不其然,族人们听了王伟的话后,第一次产生了对下山充满期待的情绪。
铁钉做好之后,王伟打算一鼓作气,将铁毡也做好。
用来充当铁毡的青石实在是不耐抗啊,用不了多久就会碎掉,仅仅是打一个铁钉,族人们收集过来的青石,已经碎了三分之一了,接下来如果先打铁锤的话,后面制作铁砧青石就不够用了。
所以,王伟打算先弄个铁砧出来,等最后再打铁锤。
其实说实话,如果按照流程来的话,王伟根本不用操心铁砧和铁锤的制作。
毕竟按照人类历史的进程,人们先是学会制作铜器的。
铜的熔点很低,不足一千度,如果在铜里面加上锡,甚至能够将熔点降到八百度。
也正是因此,人们进入青铜器时代,率先学会的,是浇筑法。
用浇筑的方法,不论是制作铜锤还是制作铜砧都是非常方便了。
等到进入铁器时代后,自然不会因为没有锤子和铁砧而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中去了。
可是王伟不一样了,山上的资源非常匮乏,除了木头,石头和泥土外,基本上没有别的能够利用的资源。
能够发现铁细菌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所以想要冶铁的话,刚开始的条件,自然会比正常情况下要艰难一些。
好在现在王伟已经找到了克服的方法,只要等到第一个铁砧和第一个铁锤制作完毕,那接下来,就不必担心各种铁器工具的制作了。
就在王伟打算继续制作铁砧的时候,系统的后台接连涌进来了一些非本族人的震惊点数。
“来自桑水的震惊点数+58“
“来自竹根的震惊点数+86”
“来自竹叶。。。。。。”
这些震惊点数里面,有桑姓的还有竹姓的。
如果说,是自己陶罐给他们带去的震惊点数,前两天都已经到账了。
桑竹二部落,因为陶罐和围墙,或者还有三角和别的东西,已经给自己贡献了近两万的震惊点数,现在这突然又冒出来的十几个震惊点数很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制造的。
算了算时间,王伟笑了起来,如果没猜错的话,桑竹二部落的第一次交易队伍,应该已经过来了吧。
第92章 交换别的东西
此时此刻,桑水在围墙外面,看着前面两排足足四五十个的小碳窑,整个人都陷入了懵逼之中。
他么的,老子这一路上,被烟呛到睁不开眼的原因原来在这啊!
看着那些不断冒着白烟的碳窑,桑水真想上去将其踹平。
不过话说回来,上次自己来的时候,好像没有这些东西吧?
这短短的几天时间,小部落怎么变化这么大?
看着窑炉,来的一行人,都陷入了震惊之中。
桑水他们震惊,是因为才几天时间不见,小部落变化居然这么大。
而竹族的人自然是被围墙和这些成规模的窑炉给惊到的。
正在桑水等人震惊的时候,王伟带着族人迎了出来。
看着外面的桑水等人,桐树他们看向王伟的神色,更是一脸的钦佩。
本来大家都在村子里面打铁的,王伟突然开口,让王四五去围墙边上看一看,看看桑族人是不是来了。
随后他还开口告诉大家,如果他计算的没错的话,桑族人应该带着竹子过来了。
结果王四五去围墙边上一看,果然发现桑水他们带着大批的竹子,正在下风口看着窑炉发呆呢。
连这都能算得到,族人除了对王伟产生敬佩外,也让王伟变得更加高深莫测了起来。
看着桑水他们一行人身后用草绳拖着的竹子,王伟脸上的笑容格外的灿烂。
“辛苦了辛苦了!各位真是辛苦了,这么多竹子,辛辛苦苦的运过来,赶快进来喝口肉汤吧!”王伟客气道。
竹部落的人从天冷之后,还是第一次和小部落的人打招呼。
他们这几天一直在听桑族人说小部落的变化,本来有些不以为然的,结果刚一来,就被整齐划一的碳窑和围墙给镇住了。
现在看到打扮奇特的王伟,还有小部落那些看上去精气神都非常饱满的族人,心中是更加的凝重。
他们拖着竹子绕过围墙,朝着小部落里面走去。
看着被压在下面的竹子在地上拖曳出深深的竹痕,王伟不禁咋舌,这些人都是大力士啊!
走到门口,看着门边被横过来的马拒,桑水等人又吃了一惊。
这上面密密麻麻的尖矛,如果撞上去了,恐怕瞬间就会被扎成蜂窝吧。
而且最主要的是,上次来的时候,这些东西还没有吧。
而那些第一次过来的竹族人,进了大门则是探头探脑的左顾右盼。
他们最为好奇的,就是这几天在桑族听到的那个巨兽。
据说小部落养了一个恐怖的巨兽,比两个人还高,长着长长的三根尖角,轻轻一顶,能够将大树顶断,每天要吃三头最凶的剑齿虎才肯罢休。
虽然桑族传的非常恐怖,但是竹部落的人却是不肯相信的。
人怎么可能驯养得了那么恐怖的野兽。
那种霸主级别的生物,只会把人类当成正餐后的点心,想要驯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他们看来,小部落的人,最多养了一个比棕猫稍微大一点的野兽,然后被桑部落越传越悬,才会变成两人高的巨无霸。
结果,刚刚进入围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