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科学的原始人-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船只,有的在湖面上捕鱼,有的则是在运输一些材料。
  湖面上,一片一片的地方飘着一些白色的木块。
  有的时候,那些木块还会在水面上迅速的移动起来,过一会甚至还会沉入水底。
  不过不管它怎么移动,到最后,始终会漂浮起来。
  一个个的渔民用竹竿挑起来这些染成白色的浮木,下面用绳子连着一个笼子。
  在笼子里面,都有一些成人胳膊那么粗,将近一米长的,体态狰狞的大虾。
  还有的船比较大一些,船尾有着奇怪的绞盘。
  当船上的水手转动绞盘,船尾的地方,就会拖起来一张大网。
  大网里面,装满了够人吃上很久很久的大鱼。
  不过,那些水手将网中的鱼倒在甲板上后,却是忍不住的叹息了起来。
  现在捕鱼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族人都合伙攒钱买了渔船和渔网,又买了捕鱼许可证。
  虽然现在每一网下去,依然会装满鱼,但像以前那样,次次爆网的事情已经很少发生了。
  而且这些鱼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大小是不合格,需要放生的。
  看着甲板上的水手带着厚厚的手套,将那些稍小一些的鱼扔回水中的时候,这些新加入华族的人感觉自己的脑子都不够用了。
  那可是鱼啊,可是食物啊,他们抓到了为什么又要放掉,难道还有人嫌食物多吗。
  能够看到华族的渔船,说明已经进入了华城的领地。
  到了这里,气温和他们那里已经完全不同了。
  每个迁徙过来的人,都已经清洗了身体,换上了干净的,比较厚的衣服和鞋子。
  他们一辈子没有穿过带有袖子和裤腿的衣服,也从未穿过鞋,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有种不习惯的感觉。
  甚至有很多人,在最初的时候还只穿一条小内裤,其余的衣服,都被藏了起来。
  对于这样的人,新军战士也没有说些什么。
  等到距离华城越近,气温越来越低的时候,他们自然晓得换上衣服。
  跟着渔船回到了码头,这些迁徙过来的人更是目不暇接了起来。
  还没有到码头,一个巨木做成的,悬浮在水面的灯塔便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灯塔的顶端,四个铁质的扇叶在不停的转动中,随船的新军战士说那是在蓄电。
  等到夜晚或者天阴的时候,这些灯塔上面的灯泡便会被打开。
  那个时候,这灯塔就像是一个小太阳一样的明亮,再远的地方,也能看到灯塔上的光芒。
  哪怕是在深夜未归的渔船,看了灯塔的光亮也会知道华族的方向在哪了。
  灯塔的基座不大,但住两个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船只从灯塔旁边开过的时候,灯塔里面猛然响起了刺耳的喇叭声。
  甲板上这些迁徙过来的人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而旁边的新军战士终于憋不住了,指着他们哈哈大笑了起来。
  “别怕,这是守塔人跟你们打招呼呢!”一名新军战士解释道。
  众人看着后方逐渐远去的灯塔,经不住的有种叹为观止的感觉。
  从华族的新军战士他们就能发现,华族的强大足够让他们仰望,但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还没有到华族的领土,便看到了这么多震撼人心的东西。
  像这样的灯塔有三个,最后一个,是建立在码头上,用砖房建立的。
  看到最后一个灯塔的塔尖,那众人就能看到前方的陆地了。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众人看到的情况也越来越清楚。
  鳞次栉比的房屋,码头上搭着麻布棚顶的交易市场,还有那来来往往的人群,让这些第一次来到华族的人,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气,什么叫做华族的生活。
  到这个时候,前面的渔船和迁徙船只分开了。
  “他们是去交税去了,下海捕鱼行业是最近才兴起来的,以前湖中有很多巨兽,小船捕鱼的话太危险,我们从去年练兵的任务就是扫清这些巨兽,他们现在才能随随便便的下海捕鱼,所以捕鱼的话,不仅要买渔船,要培训渔船操作资格证,回来后还要交税。”一名新军战士开口解释道。
  他的胸口,挂着一枚拳头那么大的牙齿,这是他捕杀的,最大的一头水兽的牙齿,那只和蛇颈龙有些相像的水生巨兽体型比蛇颈龙还要大,中了六道弩箭还能拉着船跑了两个多小时,后来死后,这牙齿被他取下来留着当纪念。
  随着越来越近,这些新来的人已经震撼的说不出来话了。
  从另一条码头上下船,他们拿着自己寒酸的,舍不得丢的‘行李’站在码头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们一下船,一群在码头上讨生活的人便围了上来。
  “兄弟换钱吗?在华城没钱啥都干不了啊!”
  “人参啊,犀牛角,龙筋龙皮什么都能换,不光可以换钱,换吃的也行啊!”
  “哎呀老弟,你这根木矛是花香青杉木制作的啊,这玩意虽然结实,但肯定没有我的铁剑结实啊,我用铁剑换你这东西干不干?不干我再给你加三条鱼!”
  当经济自由化后,人们开始学着用脑筋来赚钱的人就多了。
  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变得非常的迅猛。
  这种情况是必然的,所以除了宏观的调控外,剩下的王伟并没有多管。
  对于码头上这些突如其来的热情,这些刚刚迁徙过来的族人有些不怎么适应。
  负责带路的新军战士也停留了一番,收了码头上众人凑的一些钱后,给了他们自由交易的时间。
  这些刚刚迁徙过来的人,他们携带的那些‘行李’都是他们舍不得丢的东西。
  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乏好货。
  兽角装饰,一些像人参之类的珍贵药材,或者一些珍稀的木料,兽皮,有用的兽筋等。
  如果能够换过去的话,那转手就是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交易进行的很是顺利,这些闯码头的人,都是头脑灵活的人,能够抓住外来人口大批迁徙过来的机会,自然没有笨人。
  在他们的忽悠,嗯,也不能说忽悠,只能说是建立在双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让各自都觉得自己赚大了。
  一些当做萝卜吃的人参,换到了一些钱,新军战士作证,这些钱能够在华城吃上一个月的鱼肉。
  杀伤力不足的木矛,换成了百炼铁剑,一剑之下,就能将一块木头砍成两半。
  在这些迁徙过来的人看来,华族实在是太好了。
  刚过来,就能占个大便宜,哪怕就是为了这些铁剑,一些新奇的小玩意,走这一趟都不亏了。
  交易完毕,一些新军战士各负责带一队人,带他们穿街过市,一路大致的介绍华族的生活和他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这些迁徙过来的人,普通的华族人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宽敞的马路,漂亮的房子,彪悍的野牛拉着一车车的鱼肉在路上行走,哪怕就是挨了鞭子,也只是走的快一点,并没有回头顶人的事情发生。
  华族的一切,都让这些人感到震惊和向往。
  虽然街上的人来往都行色匆匆,但是从他们眉目间,并没有看到对明天的焦虑,而且从他们的面色,不难看出,他们并没有挨饿的迹象。
  “今天主要带你们大致的走一走,熟悉一下比较重要的规则,哪些事情不能做,下午带你们去人事处核实身份,上次登记的资料早就带回来了,你们的工作也都安排好了,到时候每个人都会给你们安排一个师傅,到时候该干什么都要听师傅的,给你们一个建议,见了师傅学着乖巧一些,如果有什么好东西,最好和师傅分享一下,打好关系更利于你们三个月后的结业综合评价的。”带队的新军战士絮絮叨叨的说道。
  只不过很多东西,这些人暂时都听不懂,更多的是,他们没有听得进。
  因为华族哪怕就是一个码头发展起来的聚集地,都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了,哪里还有闲工夫听带队的说什么呢。
  华族的船经过这么久的发展,已经有很多了,哪怕方圆百里的部落,想要运回来的话,早在半个月前都运完了。
  之所以每隔三天才运一批人回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人事局给他们安排到了华城后的生活。
  三个月的学习期他们得按照华族的安排来,等过了三个月,对华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做的事情。
  不过按照以往的经验,绝大部分的人,在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后,都熟悉了他们当前的行业,往往都会一直干下去的。
  参观完了码头,已经快到中午了。
  新军战士带着他们去了一个食堂,吃了一顿差点让他们把舌头都给咬下来的午饭后,便带着众人继续上路了。
  从码头到华城的路上,来来往往有着许多的牛车。
  这些牛车上面,有的拉的是货,还有的拉的是人。
  “呸,那些坐牛车的人都是懒货,这么远的一点距离,还花钱坐车,一点苦都吃不了,真是丢人!”带队的新军战士絮絮叨叨的说道。
  不经意的话,让众人明白了钱在华族的重要性。
  原来有钱的话,连路都可以不用自己走啊。
  快到华城的时候,在旧路的旁边,一条新路正在修建。
  不过这条路上面,铺的并不是水泥,反而是一根一根横起来的木头。
  带队的新军战士见状,带着众人跑了过去。
  “兄弟,这是干嘛啊?我才两个月没回来,这又是什么新鲜玩意啊?”新军战士询问道。
  “这是铺木轨,铺了之后上面就能走那铁皮车,烧煤的那种,跑起来‘库词库次’的响!”干活的族人开口说道。
  “什么铁皮车,比牛车还要快吗?”新军战士询问道。
  “那肯定快多了啊,上上个月在广场上面演示了,铁皮车冒着烟,在木轨上转圈跑了一整天,那速度提上来了比我跑的都快,不过族长好像不怎么满意,他跟王四五说如果能够把木轨换成铁轨,才是真的什么‘活车’,还说这玩意是个四不像,也就暂时用用,当时我离得近,这些我可都听见了!”干活的族人说道。
  新军战士听完,也感叹道:“哎呀,比你还跑得快,那就厉害了,不过修这玩意有啥用啊?”
  “诶,你这就不懂了吧,王伟说,这木轨修好了,码头的货再也不怕堆起来了,以前一个星期才能够运完的货,现在一天就能运完,夏天都不怕那些鱼虾臭在码头上了!”干活的人说道。
  他们的对话,新军战士后面跟着的这些人听的是云里雾里。
  虽然听不懂,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华族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可以说,华城,码头,山里等据点,每一天都和前一天不一样的。
  别说是这些从未来过华城的人了。
  哪怕就是从华城出去的新军战士,在外面待久了,回来也有很多东西是他走的时候所没有见过的。
  好在,华城的发展在王伟的掌控下,不论怎么变,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变的。


第350章 大风起兮

  终于,进了华城的范围。
  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成片的,整齐划一的田地。
  而田地的中间,分布着一些四四方方的池塘。
  “这些土地里面都是用来种植物的,以前都是种青稞,后来棉花培育出来了足够的种子就开始种棉花,给你们吃的那些青稞面馒头就是从这地里面种的,前段时间听说有人在南面找到了另一种东西的种子,听王伟说这种种子能够种出来大米,比青稞还好吃,正在玻璃房里面培育种子的呢,可惜的是,那玩意要是种的话,对水的需求更高,得从海里面将淡水引过来才行。”带队的新军战士说道。
  众人叹为观止,在华城周围,这样开垦好了的田地实在是太多了,一眼根本就望不到边。
  有些田地的中间,散落着一些简易的茅草房,这些茅草房聚集的多了,就是一个个的小村落。
  在华族,这样人们为了照看田地而外散形成的村落已经超过三百了。
  到了华城,众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壮阔。
  密密麻麻的房屋,来来往往的人群,这如果搁在地球上,也只是一个小县城的规模。
  让那些看惯了高楼大厦钢铁丛林的地球人根本不会觉得有什么壮观的。
  但是在这些原始人的眼中,眼前的华城,已经是突破了他们想象空间的存在了。
  赶了一个下午的路,来到华城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
  远方的大湖已经看不清了,但那升起光的灯塔,却是看得清清楚楚。
  华城里面比码头还要热闹许多。
  街上奔流不息的人群让华城显得生机勃勃。
  一群小孩背着包穿街而过,带队的新军战士停了下来,让他们先走。
  “他们都是学堂的学生,刚刚放学,这些没有住校的,就结伴回家,碰到他们的时候,你们都等一等让他们先走,王伟说,他们是华城的未来。”新军战士说道。
  队伍里面,一个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听了他的话,开口问道:“他们上学堂做什么啊?”
  等学生过马路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带队的新军战士就解释道:“他们上学堂当然是学习的啊,别看他们小,一个个懂得知识可不少,不仅会写字,还会数数,有好多聪明的孩子听说从一能够数到一万呢!等去了人事局登记完了,你肯定也会被安排进学堂的,到时候好好学习,那好地方,我们这些人,想进都进不去啊!”
  “学堂很好吗?”那名孩子想了想问道。
  “那是肯定的了,王伟可是说了,如果能够以优异的成绩从学堂毕业,出来后,起步就能当上区长,手下管着好几百人呢,比你们族长都要威风,而且学堂里面的学生都是我们华族养着,管吃管住,你说好不好!”那群学生走完了,新军战士继续带路。
  听了他的话,众人眼中流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特别是队伍中的几名孩子,忍不住的朝着已经走远的那群孩子看去。
  以前没来华城的时候,众人还有些惴惴不安。
  毕竟桑水他们说的再怎么好,也没有自己实际看上一眼强。
  他们本以为,自己对于华城的想象,都是按照桑水所形容的样子,再更加美化后想象出来的模样。
  但是等到他们真的到了华城,才发现他们想象的东西,甚至都赶不上真实的华族。
  在这一刻,绝大多数的人,已经爱上这个地方了。
  华族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壮大到了现在的十万人口。
  对于接纳外来人口的能力,已经达到了最强。
  进入人事局,每个人都一一的核对身份,按下手印,领取了一块身份牌后,被安排到了华城的各个地方。
  他们每个人,都被安排了一个师傅,这个师傅,会在这段习惯期中教会他们如何在华族生活。
  将这些人带到,并且顺利的交接之后,新军战士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获得了一天的休假后,第三天还得乘船去到海边。
  在那边,聚集的新军战士人数已经超过五千了。
  按照从圣卫军他们口中得到的消息,这里距离圣主帝国是路途遥远,哪怕中间不做丝毫停歇,一趟也需要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
  而现在,距离圣卫军返航的时间,已经到了四个月了。
  也就是说,快的话,圣主帝国的第一批后续部队,将会在两个月后抵达。
  所以,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面,新军战士需要做好一切战前的准备。
  准备趁着圣主帝国的这批军队不明白状况,双方消息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将他们给全歼了。
  当然了,全歼只是最美好的愿望,按照圣卫军俘虏口中的说法,圣主帝国包括一代的战舰和上次回去的那两艘战舰,一共还有六艘能够穿越风暴之海的战舰。
  当然了,从他们起航到现在,圣主帝国又建了几艘战舰他们并不清楚。
  不过按照时间来推算,哪怕他们的帝国全力以赴,最多也只建造出来了两艘战舰。
  不过,圣主帝国至少需要两艘战舰留守,所以,下次来的军队,最多会有六艘战舰。
  如果真的来了六艘战舰,而新军战士又将这六艘战舰都给吃掉了,那圣主帝国就会一蹶不振,至少在两年的时间里面,无法派遣兵力主动穿越风暴之海来进攻这片大陆了。
  而新军战士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双方消息的不对等,设下圈套,将他们打个措手不及,争取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战果。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间就到了过年的时间。
  这些在外的新军战士,吃了一顿可口的水饺,每人都发了二两蜂蜜。
  养蜂并不怎么困难,只要找到适合驯养的蜂种,驯养的办法有十多种。
  从最开始在山崖那边获得蜂蜜开始,王伟就一直寻找适合养殖的蜜蜂,去年的时候,族中的蜂蜜养殖就已经开始了。
  而到了今年,蜂蜜养殖,已经成了规模化了。
  很多人觉得,王伟养蜜蜂,是为了蜂蜜。
  其实只有王伟自己知道,相比于蜂蜜,他更看重养蜂附带的产物,蜂蜡。
  不论是农业,工业甚至还是医学上,蜂蜡的作用都是非常广泛且没有多少东西能够替代的。
  因此,养蜂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当然了,香甜可口的蜂蜜自然也是非常好的,但是相对于蜂蜡来说,却不是没有替代物的必需品了,毕竟自然界中,带有甜味的食物还是很好找的。
  这次,不仅这些新军战士过年没能回去,就连桐树,也是在这边过年的。
  尽管在这边过的年,但往返的船只,还是从华城将年味带了过来。
  用棉被包着的雪人,漂亮的大红灯笼,用墨笔在红纸上写的喜字和福字。
  晚上的时候,雪人被人从船上抬了下来,新军战士在雪人旁围着篝火狂欢了起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还没有烤几分钟,千里迢迢带过来的雪人,就融化成一堆雪水了。
  过完年,一批洁白的手巾送了过来。
  驻守在外的新军战士一人一条。
  这手巾是棉布的,去年收割的棉花,经过工厂的加工,全部变成了棉布。
  这漂亮的棉布拿在手中轻若无物,擦在脸上舒适顺滑,是麻布所不能比较的。
  从城里面带来了新的消息,华城最初建立的纺织厂,现在经过改进,完全变成了纺棉厂了。
  细如发丝的棉线,紧紧密密的布匹,就是华族的产物。
  这些棉布,哪怕就是比起从圣卫军他们身上剥下来的棉衣,也是毫不逊色的。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棉布,甚至比圣卫军身上的棉衣要更好。
  华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海边,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在族人的努力下,也在火炮几乎不间断的轰炸下,海边被人为的开辟出来了一条狭长的通道。
  而圣卫军的战舰,被开到这条通道中,借助潮水的力量,做成了搁浅的样子。
  这条通道,是新军战士为接下来圣主帝国的援兵炸开的死亡通道。
  如果圣主帝国援军的战舰敢开入这条通道的话,那是来多少就会死多少,绝对没有任何悬念。
  哪怕这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死亡通道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但也无妨,新军战士这几个月可不是白忙活的,还有更多的后招在等着敌人的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距离上次圣卫军的返航已经过去了六个月。
  海面上来来往往的华族战舰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圣卫军留下来的战舰上,史密斯他们伪装成圣卫军,无聊的住在了下来。
  而在岸上,穿过了沙滩和一片林子的高处,在圣卫军的指点下,建造起来了一个营地。
  营地有着和圣卫军他们建造的同样的围墙,而围墙上面,也架着火炮。
  只不过,那些穿着盔甲守在火炮旁边的战士,却并非是圣卫军了,而是新军战士他们扮演的。
  而在营地的周围,其余的新军战士则是驻扎了起来。
  只要一声令下,他们随时都能伪装成正在进攻营地的土著。
  四头小翼龙在海上轮流的巡逻。
  距离海岸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有着几个用铁锚固定起来的浮木。
  有着铁锚的固定,这几块浮木就不会随随便便的飘走了。
  而在海上巡逻的翼龙,累的时候也有歇脚的地方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桐树他们每天闲着没事,都是对自己的战术一次次的进行推演,寻找其中的漏洞和不足。
  而新军战士,则在没有战事的时候进行照常的训练。
  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是给圣主帝国的援兵一个惊喜,都是为了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新军战士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他们既希望圣主帝国的人早点来,别让自己这些准备落空。
  又期望圣主帝国的人晚一点来,好让战斗的枪炮声晚点响起,好给华族更多的时间用来发展。
  就这样,在既期待又担忧的心情中,两个月的时间又过去了。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这些新军战士,早已经习惯了这边的生活,甚至在海上看不到的地方,已经建立起来了一个小小的城镇。
  驻守的新军战士每个月换防一批人,既是给那些辛苦驻守的战士放一个假,回去和自己的女人团聚,又是为了在这里练练那些新兵蛋子。
  虽说华城驻守的新军战士没有几个了。
  但是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体系下,违法乱纪的人相比以前也少了许多。
  处理日常的事物,只需要七八百人就行了。
  那些换防回去的新军战士并非放假,而是带着圣卫军的俘虏,从华城出发,沿途宣传圣主帝国入侵的事情。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圣主帝国的入侵,令王伟感觉到了不安。
  但从侧面来说,圣主帝国也为这片大陆的人树立起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加快了这片大陆人类的融合。
  随着加入华族的人越来越多,以华城为中心,朝外如同渔网的节点一样,扩散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村庄。
  当人类学会耕种之后,那他们对于土地的渴望,就没有边际了,而华族,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自发的扩充着华族的领土,拼命的开荒种田,给华族带来巨大的财富。
  终于,就在时间快要进入六月份,华城的族人也都脱下了冬装和春装,换上了凉爽的夏装时,在海上巡查的翼龙,带回来了敌人的消息。
  五艘战舰从外海驶来,从船上的旗帜就能发现,这是圣主帝国的战舰。
  仅从外观来看的话,这五艘战舰,两艘应该就是圣卫军他们口中的初代战舰。
  初代战舰的体型要小许多,船身上大部分地方都是木头制作的,功能也比新军战士俘虏的二代战舰要差很多。
  至于剩下的三艘,两艘看上去和新军战士俘虏的那艘战舰一模一样,最后一艘,则体型大了许多,看样子,应该是圣主帝国在这批圣卫军出发后,研发制作的第三代战舰了。


第351章 艰难的决定

  远远的,已经能够看到战舰的桅杆了。
  而在战舰的驾驶舱中,一名穿着华丽袍子的男子,正拿着个双筒的望远镜朝着前方的陆地看去。
  “咦?”该男子轻咦了一声,语气里面满是疑惑。
  “怎么了,宗主教?”旁边一名穿着盔甲的男子弯腰凑过来好奇的问道。
  “那边好像在打仗,应该是土著在攻击咱们留守的圣卫军,而且圣舰七号好像搁浅了。”被称为宗主教的男子说道。
  旁边的盔甲男一听,顿时道:“宗主教,我立刻让船全速前进,去支援先锋队!”
  “不用慌,要镇定,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如果守不住,恐怕早就被打下来了,凡事要淡定,你这毛躁的性格总是改不了,多跟我学学!”宗主教放下望远镜道。
  盔甲男立刻点头哈腰的接受了宗主教的高见。
  而此刻,桐树也在一处不会被战舰发现的地方拿着望远镜观察这五艘战舰的。
  只不过,令他搞不懂的是,这些战舰难道没有发现这边的战事吗。
  上一批收缴的战利品中,就有望远镜,虽然没有华城制作的望远镜看得清晰,但至少现在他们也发现了这边的情况了啊,怎么还不加速啊。
  按道理来说,发现了自己的战士正在被围攻的,无论如何也应该加速来支援啊,依然这样慢悠悠的航行不符合道理啊。
  难道对方发现了自己准备的埋伏?这不可能啊,哪一环节也不可能出错啊,甚至就连那些扮演圣卫军的战士,脸都用白灰给抹白了,头发也染了一下,浑身脏兮兮的,哪怕就是站在眼前都不一定能够分辨得出来谁是谁,对方隔着这么远的距离,怎么可能分得清谁是谁啊。
  虽然搞不懂,并且心里面有种不安的情绪开始蔓延,但是桐树还是下令一切照旧,暂时先按兵不动。
  终于,等了许久,这些战舰总算是靠近了海岸。
  而营地上面的战斗,还在继续。
  而在三代战舰上,盔甲男子收到了一个消息,连忙转身,对着旁边的宗主教道:“宗主教,您实在是太厉害了!今天幸好听您的没有全速前进,这离海边还远着呢,前面又都是海滩,谁知道中间居然拦着一片礁石群,我下海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见啊,如果不是您让我们慢点,说不定前面探路的船在这就要触礁了,您真是料事如神啊!”
  宗主教左手敲着躺椅的把手,右手晃动着一杯红酒,一脸得意之色的道:“淡定,淡定,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否则的话,我怎么会让你不要加速呢!”
  旁边的盔甲男听完,又忍不住是一顿吹捧。
  而在高处的桐树他们看到这一幕,懊恼的叹息了一声。
  一个多月的忙碌成果,算是全废了。
  这段时间炸出来的石头,都运到那边去了,为了避免被海潮冲走,光是水下水泥都从华城运了二十船过来,就是为了在开战之前,让对方先非战斗减员一艘船。
  谁知道,他么的对面就像是未卜先知一样,从头到尾也没有加过速,然后探测到了水下的暗礁,从容的绕开了这第一个杀手锏。
  开局不利,让众人的心紧张了起来。
  随后,在合适的地方,五艘战舰一字排开,并且放下了小船,一批批的朝着岸上运人运物资,当然了,其中一些船,却是朝着那艘被桐树他们伪装成搁浅的战舰划去。
  “杰克他们搞什么鬼啊,在这干了这么久,连个码头都没有修好,连附近的一帮土著都没有杀绝,这也太不像话了!”船上,盔甲男子怒气冲冲的说道。
  “淡定,淡定,他们没有搞好,肯定是有原因的,不能心浮气躁才是能够料事如神的关键!”宗主教在一旁说道。
  盔甲男子听完,连忙说宗主教教训的是。
  在圣主帝国,教皇的地位是至高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