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一品驸马-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随军官员对赵光义说道:“圣上,我们已围太原城多日,若再不尽快解决太原城,我们的粮食只怕就要不够了。”
赵光义带领的军队可谓是孤军深入的,粮草带的不多。而后续粮草至少要十几天才能送来。
赵光义也是打过仗的,他很清楚这点,于是召集众多将领,问道:“太原城十分坚固,若是强攻我大宋倒也能攻下,只是如此一来,势必折损严重,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随军人员中,有武王赵德昭,也有潘美和曹彬等老将,而像曹珝这样新一代的大宋军士也有不少,赵光义问出这个问题后,众人相互张望,而后潘美出列道:“圣上,太原城坚固非常,强攻并不是很好,为今之计,我等当诱敌出城。”
听到潘美话后,赵光义冷哼一声:“那刘继元胆小如鼠,怎么可能出城与我大宋一战,再想其他办法。”
潘美见意见被驳回,连连点头,而后退了出去。
而就在潘美退下之后,曹彬道:“圣上,我等兵马还没有太原城内的多,但我们这样围着太原城,必定造成里面百姓人心惶惶,若如此,倒不如攻心为上。”
“攻心为上?如何攻心?”
“向太原城的官兵宣扬,就说他们若有人肯投降,我大宋对他们必定优待,可如果不投降,等攻下城后,势必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对于百姓,则要尽量安抚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宋不会对无辜百姓动手,只要他们肯投降,我大宋待他们一视同仁。”
曹彬到底是个老将,说出的方法很中肯,赵光义听完之后很是满意,于是连忙派人按照曹彬所言行事,只不过曹彬刚说完,武王赵德昭道:“用这个办法兴许我们能劝降几个官兵,但要攻破太原城却是不能,想因此让刘继元投降也不能,所言我建议派人潜入太原城,与我大宋兵马里应外合,攻进太原城……”
正当大家这样讨论的时候,一名士兵急匆匆来报:“圣上,离我军大营二十里外发现一支军队,这支军队行踪隐蔽,只怕是冲着我们来的。”
“可有探明领将是谁?”
“没有。”
“多少人马?”
“一万多人。”
赵光义微微凝眉,一万多人可谓是不少了,如果他们是北汉的人,那他们的目的必定是跟太原城的士兵前后夹击他们宋兵的。
这样想过片刻之后,赵光义立马吩咐道:“潘美听令。”
潘美上前一步,道:“末将在。”
“好,现在朕任命你为先锋大将,率领一万兵马与那北汉的一万兵马对战,势必要灭掉他们,一定不能让他们突破防线,与太原士兵合为一处,你可明白?”
“请圣上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潘美说完,立马退出大营,点齐一万兵马后,浩浩荡荡的足迹刘继业派来的解救太原之危的刘延玉大军,而就在潘美离开之后,赵光义却不由得微微凝了凝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49章 人心
曹彬的办事效率是很快的,就在潘美带着兵马去抵挡北汉援军的时候,曹彬已是命人将他们大宋的意思传递到了太原城中。
只要他们愿意投降,大宋对他们重重有赏,可如果仍旧冥顽不灵,破城之日,就是他们灭亡之时。
除此之外,他们更命人在太原城中散播消息,动摇太原城百姓对北汉皇帝的信心。
而北汉皇帝刘继元之前只知享乐,对百姓可谓是能压榨就压榨的,所以对于太原城的很多百姓来说,他们对大宋的到来还是很期许的。
太原城的人心在慢慢发生着变化,兴许只需要一个东西的刺激,他们就有可能突然崩溃。
风吹过太原城的上空,却吹不散压抑的气氛。
赵光义望着坚固的太原城,许久后突然命人将曹彬等一众大臣叫了来。
“诸位爱卿,我们的粮草只怕支撑不了多久,若继续等下去,只怕不妥,如今城中人心虽然涣散,但我们若一直没有作为,他们一时半刻还不会出城投降,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武王赵德昭微微凝眉,但却选择沉默。
曹彬则在想了会后,道:“要不我们将兵力集中在北城门处,给敌人一重击,迫使敌人投降如何?”
赵光义微微颔首,道:“可还有其他良策?”
众人相互张望,不知赵光义是什么意思,既然想要城中将领投降,只要猛烈的攻打一次就行了,可圣上为何还要问有没有其他良策?
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一名名叫李汉琼的人站了出来,李汉琼四十多岁,身材魁梧,给人第一眼的感觉是他像个鲁莽汉子,但跟他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此人颇通兵法。而且十分善战。
见李汉琼站了出来,众人皆将目光投向他。
李汉琼向赵光义微微行礼,道:“圣上,臣有一计,兴许能逼北汉将领投降,只是此计颇有点危险。”
“哦,何计?”
“决堤汾水。引水灌城,到时太原城汪洋一片。试问那些将领可会投降否?”
听到李汉琼这话,赵光义心头微喜,其实他真正想用的办法就是这个办法,引汾水灌城,必定能够打击北汉士气,只是这个办法也的确如同李汉琼说的那样,太过危险,由他这个皇帝提出来颇有些不合适。
“如此一来,岂不是连太原城的百姓也给淹了?”赵光义望着李汉琼。一脸着急之色,好像他赵光义是个仁爱君主,不想那些无辜百姓遭殃。
“的确有可能将城中百姓给淹了,但圣上倒也不必太过担心,水最多也就把那些百姓的住房给淹了,只要他们逃跑极是,倒淹不死多少人。再者,我们不必决堤太过猛烈,先给太原城的守将一些小小惩罚即可,如果以此能让他们投降,再好不过,如果不能。再次决堤汾水也不迟。”
李汉琼寥寥数语,已是打消了赵光义的忧虑,而旁边众臣觉得若能以此逼得北汉投降,倒也不失为一良策。
只有武王赵德昭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因为在他看来,不管这些人说的多么冠冕堂皇,以水淹太原城就是不仁道之举。这一点可成外赵光义此生污点。
…………………………………………………………………………………………………………………………………………………………
潘美大军很快跟刘廷玉带领的大军碰面了。
这是北汉与大宋第一次面对面的碰撞。
潘美看着刘廷玉带领的大军,冷哼一声,在他看来,北汉的兵马都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据,只要是对面相敌,他们一定不会是大宋对手。
因此,潘美也有点轻敌,双方碰面之后,他立马下令出击,先锋带人冲杀而去,一时间尘土飞扬。
刘廷玉见潘美一上来就要打,心头也是一沉,不过他到底是名将之子,在此情形下仍旧能够保持镇定,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面旗子,在空中挥了几挥,他后面的士兵见此,纷纷四散开来,可等宋军冲来,他们却又很快回合在一处。
等他们回合的时候,就有点意思了,他们不是全部回合,而是七八个人将宋军的三五个士兵围起来,然后提起长枪往大宋士兵身上刺,长枪很长,又是一圈,大宋士兵被围之后,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突围,就会很快成为抢下亡魂。
这是刘继业最喜欢用的一种阵法,叫八人阵,这八人阵很简单,就是用最快的办法灭掉敌人的有生力量,只要这样一直厮杀下去,就能将敌人的人快速的消灭掉。
潘美也是沙场老将,很快发现刘廷玉的阵法若一直这样打下去,他大宋的有生力量很快就会被消灭殆尽,为此他立马下令,要宋军不要分散,大家聚在一起,那八人阵也就再难发挥力量。
大宋士兵聚在一起,刘廷玉立马变换阵型,北汉士兵则以此为据点,很快将大宋士兵给围了起来。
潘美见此,心知再这样下去对他很是不利,为此立马鸣金收兵,与刘廷玉的兵马对峙,只要阻止他们不能跟太原城的北汉兵马回合,他的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
大宋鸣金收兵,刘廷玉也并未追杀,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命人安营扎寨,进行休息,他很清楚潘美的势力,潘美乃大宋数得上的名将,再由就是大宋兵力强盛,可以以一敌二,如果今天不是他们阵法运用得当,宋军要灭掉他们还是很容易的。
既然兵力不如他们,再追杀上去反而不妥。
兵马安营扎寨,刘廷玉望着远处的宋军,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任重道远,只是如今前面有潘美这座大山,他想去跟太原城的人会合,又谈何容易?
而刘廷玉更清楚的是,潘美今天在自己这里吃了亏,势必要想办法得回来的,不然潘美无法在赵光义跟前交差,而像潘美这样的大宋老将,并不好对付。
今天他有些大意,可明天他还会大意吗?
死亡的气息在上空笼罩,每个人的心都是不安的,一场战事刚结束,可又好像是刚刚开始。
刘廷玉紧紧握着拳头,深深呼了一口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50章 决堤
太原城外,赵光义双眉凝重。
他已经在城外站了许久,许久之后,一名侍卫急匆匆来报:“圣上,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您的命令。”
赵光义点点头,而后离开太原城外,并且下达了一个命令:“放水。”
一声令下,汾水顿时决堤,大水奔涌而出,像狂风一般向太原城袭来,固若金汤的太原城却也抵挡不了大水的冲击,只片刻功夫,大水已是冲破城门快速的流进了太原城中。
太原城的百姓只听得一声巨响,然后便看到大水像猛兽一般袭来,仿佛要吞噬天地。
“水……水灾……”
太原城的百姓惊慌失措,连忙到处逃窜,可他们又怎么可能逃得过大水的冲击?
就在这个时候,太原城皇宫,宋军水淹太原城的消息已是传到了刘继元的耳朵里,刘继元听到之后,大呼天要亡我。
此时的刘继元已经有些心灰意冷,先是辽兵久等不至,现在宋军又要水淹太原城,他这北汉,怕是再难坚持下去了。
一声大呼后,刘继元双眉突然暴睁:“来人,给朕组织兵马,朕要离开太原城。”
此时的太原城太危险了,刘继元现在只想逃命,只要能离开太原城,他不在乎牺牲多少人,他城中还有六万兵马,有这六万兵马,护送自己逃走应该不是问题吧?
可就在刘继元提出逃走的时候,一名老臣突然给刘继元跪了下来:“圣上不可,您若离开太原城,那这……这整个北汉就要亡了,您是皇帝,应该带领大家抵抗宋军才是。”
“朕不管,朕现在只想活命,快给朕组织兵马。”
群臣相互张望,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刘继元若是想要逃走。那他们还守个什么城啊?
堂堂北汉皇帝,竟然如此经不住事,这传出去简直就是耻辱,众多大臣这般想着,嘴上却不敢说出来,只将目光投向刚才说话的那个老臣,只是那个老臣此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皇帝无能。大臣又能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侍卫急匆匆来报:“圣上。刘元帅已是派兵前来救援,此时正在城外与敌人对峙。”
这个消息传来之后,刘继元顿时放松,道:“刘元帅派了何人前来救援?”
“回圣上,元帅只知刘延玉,而且据悉,刘将军已是跟大宋将领潘美一战,且大获全胜。”
这个消息振奋了人心,刘继元听完连连称好。道:“好,坚守城门,等待刘将军的援救。”
刘继元说完,一名将领立马站出来道:“圣上,既然刘将军带兵来救,我们不妨与刘将军里应外合,一举灭掉赵光义的兵马。”
“这……”刘继元听完之后犹豫了一下。他太没有魄力了,从来都不敢主动招惹大宋,如今要他出兵与大宋一战,他又那里敢?
“圣上,请下命令。”
刘继元微微凝眉:“不行,坚守城门。等待刘将军的援救。”
…………………………………………………………………………………………………………………………………………………
潘美大军。
潘美已经得知赵光义引汾水灌城的消息,他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这会让整个太原城全是积水,而且很快会让太原城守将军心涣散,到那个时候只要稍微弄些手段,太原城的人必定会出城投降的。
而赵光义在那边打的越好,他这边若是再没有任何动作。反而容易遭人诟病。
所以,他必须打赢这场战争才行。
只是该如何打赢刘延玉的兵马?
刘延玉很会用兵,他不会跟自己的兵马硬拼,而且就算硬拼,自己就算赢了也必定折损很大,如此一来反而有点得不偿失。
这样想着,潘美眉头一皱,紧咬牙关,道:“来人。”
不多时,潘美手下的几名先锋急匆匆就赶了来。
“将军有何吩咐?”
“你们每人带领一小队人马,不停的对刘延玉的人马进行骚扰,但是记住,只是骚扰,不可对他们进行真的攻击,本将要磨掉他们的耐性。”
这几个先锋都不明白潘美是什么意思,但既然潘美吩咐了,他们也只要照办,为此,每人带上几百人马,全天不分时候的对刘延玉的人进行烧扰,刘延玉的人刚出来,他们立马就逃,而刘延玉的兵马刚回去,他们就立马再次冲来,不是辱骂就是射箭,反正不管用什么办法,就是要逼他们出来。
如此一连两天之后,刘延玉大军中的人终于忍受不了这样的戏弄,纷纷要求与敌人决一死战。
刘延玉双眉紧锁,他不明白潘美这到底要做什么,按理说以大宋的兵力,不应该会做这种事情才对,如果拼死一杀,他们根本不可能是大宋对手,可潘美为何还要这样做?
因为想不明白,刘延玉越发的不敢让自己的士兵随便出手,万一这是潘美的陷阱,可就不妙了。
只是刘延玉虽不让士兵随意出击,可无奈那些士兵无法忍受宋军的随意挑衅,因此在这此宋军再次的挑衅之后,他们忍不住带领兵马冲了出来,这次他们冲出来后,追了很远。
而等他们意识到不好的时候,已经晚了。
太原城外地势极其复杂,他们进入潘美设下的埋伏之后,利箭如雨,想再逃已是不能,利箭之下,没有一个幸存者。
尸体很快堆积如山,鲜血的味道在空中弥漫,消息传到刘延玉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晚了。
刘延玉双目瞪的滚圆,欲血。
“可恶……”
“将军,我们与宋军决一死战吧,这样下去,早晚被他们给弄死……”
刘延玉并没有急着开口,他觉得这个潘美倒真是个聪明人,他竟然能够想到仿照八人阵的方法,将他们的人引出去,然后逐个击破,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如此一来,他所带来的一万兵马现在也只剩了六千兵马。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们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可如果跟宋军决一死战,他们反而可能会被杀的片甲不留,一个不剩。
毕竟双方实力在那放着,他们北汉的兵马的确不是大宋的对手。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战败的消息传到太原城后,反而会引起太原城的恐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51章 活捉
只要攻破了人心,就算再固若金汤的城墙也会很快被人攻破。
刘延玉深深的明白这点,所以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若是败了,就等于太原城守将的希望没有了,没有了希望,一切也就不复存在。
所以,他必须打胜仗,必须给太原城军士以希望。
就在刘延玉这样想的时候,又有士兵急匆匆来报,说宋军大队人马袭来,似乎有气吞山河之势。
刘延玉见此,心知潘美这是想借着刚刚获得胜利的气势来灭掉他们,只是他觉得潘美也想的太过简单了。
刘延玉将召集军将,道:“敌人攻我国家,屠我兄弟,我们应该怎么办?”
“杀!”
“杀!”
打仗必须有士气,刘延玉觉得仇恨的力量所激起的士气是最为恐怖的,在这样的士气下,他们一定能够战无不胜。
“好,我们必须杀,杀了他们为我们的兄弟报仇,为我们的国家报仇。”
“杀……”
“杀……”
嘶喊声不绝于耳,远远传到了大营外潘美的耳朵里,也传到了那些大宋士兵的耳朵里,听到这样士气如虹的声音,无论是谁都会有些心悸的。
但潘美嘴角却露出了一丝冷笑,他有点欣赏刘延玉,在这样的时候竟然还能这般顽强,他觉得整个北汉也就刘继业一家子还算上的了台面,只是皇帝无能,刘继业再能打又能怎么样?
这样想着,潘美向一名士兵悄悄说了一句话,那名士兵听完,立马出列高声大骂,似乎要把北汉的人骂的一文不值。
这骂声让大宋的士兵又恢复了一点信心,也让北汉的士兵更加愤怒。
愤怒的想要立马冲进来与敌人决一死战。
风吹过山岗,带着一股子萧杀之意,刘延玉带兵出得大营。势要与敌人一战。
潘美望着年轻轻轻的刘延玉,嘴角露出一丝淡笑:“少年出英才,刘将军能与本将僵持这么长时间,也算是有些本事的,若肯投降,本将军可以向圣上求情,不仅饶你性命。兴许还能封你个一官半职什么的。”
刘延玉听到潘美这话,一声冷哼:“想要我投降。门都没有,来人,杀!”
一个杀字出口,整个场面顿时就陷入了浑沌之中,杀戮四起,鲜血直流,潘美却仍旧骑在马上,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不得不说,今天刘延玉的兵马士气的确不错。若真与之拼杀,就算能赢,那自己这边也要损失惨重,不过好在他今天的用意并不在跟刘延玉拼杀。
这样大概打了一炷香时间,刘延玉大营之中突然火光冲天起来,见此情形,潘美心中顿喜。于是再不与敌人纠缠,立马鸣金收兵。
而这个时候,一名北汉士兵急匆匆来报:“大人,宋军突袭我军粮草,我们的粮草……全……全被烧了。”
“什么?”
听到这话,刘延玉顿时一惊。知道他们上当了,原来潘美根本就不是什么要趁着士气来灭了他们,而是想将他们调离大营,再派人将他们的粮草毁去,没有了粮草,他就是想凝聚这些士兵也是不能。
而且没有了粮草,他们打仗也没有力气啊。
不过刘延玉到底绝非泛泛之辈。在他得知粮草已无之后,立马向众多将士喊道:“敌人烧我粮草,我等若想活命,就与敌人一拼,破釜沉舟,在此一举。”
“破釜沉舟,只进不退,杀!”
嘶喊声再起响起,刘延玉的大军像一群疯子一样朝潘美大军离开的方向追去,此时的他们只想跟宋军决一死战,其他的他们什么都不想。
愤怒与绝望,最是容易激起人们心中的杀戮。
疯狂向信子,被风一吹就传遍了整个大地。
潘美大军将敌人追来,却也不急,甚至还故意放慢了一些脚步,直到敌人落入他早设好的陷阱后,他才终于加快速度。
当疯狂的已经有些丧失理智的刘延玉发现不对之后,已经晚了。
今天之前那场战争的老伎俩,潘美就是要激怒他们,引诱他们进入陷阱,然后再用弓箭对他们袭击,而要激怒他们,又什么比得上毁掉他们的粮草呢?
惨叫声不停的传来,利箭不停的结果那些北汉士兵的性命,这就像是一场屠杀,一场不公平的屠杀。
可没有人会说这不公平,战争本来就是这样的,你不够聪明,看不出别人的阴谋,中了别人的计,你死你活该。
“将军,逃吧!”
一名士兵将一匹快马送给刘延玉,刘延玉眉头一凝,这个时候自己逃了,算什么本事?
“将军请上马。”
一名士兵说着,突然跟另外几名士兵抓住刘延玉就把他放在了马背上,并且狠狠的砍了一下马屁股,马像疯子一般的往外冲,很快冲出了包围圈。
潘美看到这些后,并没有着急,他早已在外围设好一切,就等着逃出陷阱的人落网呢。
这场战场持续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幕的时候才终于停歇。
北汉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本来已经逃出去的刘延玉被潘美早安排下来的人给活捉了。
解决掉这里的事情后,潘美立马派人去给赵光义送信,与此同时,他则也带人稍作休息后,急匆匆向赵光义所在的太原城外赶去。
如今太原城随时都有可能被破,他虽然在这边立了大功,可如果能够跟着一同进入太原城,活捉北汉皇帝刘继元,这才是真正大功。
天亮后没多久,潘美还没赶到赵光义所在之地,赵光义的命令已是急匆匆又传了出来,命潘美带领剩余兵马前往太原城与之会合,而将刘延玉派专人护送到隆州城交给柳味。
赵光义的意思很简单,活捉了刘延玉,以刘延玉的身份,那刘继业应该不会看着自己的儿子就这么被杀吧,不想儿子被杀,就要弃城投降。
对于赵光义的这个命令,潘美是一百个一千个的不愿意,把刘延玉送去,这不是帮柳味立功破城吗?柳味跟自己可是仇人。
可这是赵光义的命令,他又怎么敢违背?
眉头深凝间,他立马派人将刘延玉送往隆州城,不过在派去人的时候,他却又做了另外一番安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52章 路途之间
专人是由派回来传信的赵光义的几名亲兵担任的。
而赵光义之所以派自己的人来护送刘延玉,其实原因很简单,那便是他不信任潘美。
他倒不担心潘美跟刘延玉有什么恩怨,他担心的是潘美和柳味,自己派人将刘延玉送去助柳味颇隆州城,以潘美跟柳味的仇怨,潘美只怕不会让柳味如愿,如此一来,在派人送刘延玉回隆州城的途中杀了刘延玉对潘美来说是极其有可能的。
若是以前,潘美跟柳味想怎么斗各凭本事,他赵光义并不反对,毕竟当皇帝要权衡各方势力,不管是柳味还是潘美有这么一个对手,对他这个皇帝来说都是稳定朝局的好事。
只是在破隆州城这件事情上,赵光义却容不得潘美胡来。
虽说辽人已经被石守信带兵给成功阻截,可刘继业是个不容小觑的人,如果被他缓过机会来,自己在太原城这边就要麻烦很多了。
只有让柳味尽早破了隆州城,两处大军合为一处,他们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北汉。
对于赵光义的这些想法,潘美也是知道的,所以在那些赵光义的亲兵跟前,他不敢有其他表示,不过要刘延玉成功到达隆州城,他是绝对不允许的。
时已深秋时节,北汉境内花开的正艳,风也正好,赵光义的几名亲兵带着刘延玉急匆匆向隆州城赶去,刘延玉自然明白赵光义的用意,为此他不止一次的想要自杀,只要自己死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也就不用纠结了。
若他们为了自己而打开城门投降,那就是不忠。
而他们若是为了忠义不顾自己,则会让他们留下无情的骂名,他不想自己的父母这样。
囚车在这样的环境下走的不算慢,两天之后,他们离隆州城已经很近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支利箭突然从暗处袭来,利箭来的迅猛,而目标只有一个,刘延玉。
利箭来时,刘延玉虽然吃了一惊,可接着便希望利箭能够结果了自己的性命,只是当利箭快要射向自己的时候。一名圣上亲军突然拔出刀,一刀将利箭给砍成了两截。
那名亲军的出手迅速。令刘延玉这样自认功夫不错的人都大是惊叹,而惊叹之后,他知道,赵光义为了能让自己安全的被送到隆州城外柳味的手里,派出了他身边功夫很好的,而以赵光义谨慎的态度,他派出的人一定能够将他护送到柳味手中。
看到这些,刘延玉有些失望,也有点绝望。以刚才那名圣上亲军的身手,自己只怕是死不了了。
果不其然,利箭被砍断之后,其中一名亲军立马向利箭发出的方向奔去,不多时那边便响起兵戈之声,待兵戈之声停下的时候,那名亲军已经回来了。
“走!”
潘美派了四个人。他觉得这四个人只要搞偷袭,一定能将刘延玉杀死,而且他排除的那四个人绝对不会暴露他的身份,至于刘延玉为何被杀,他才不管呢,也不想管。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排除的人竟然还不是一个圣上亲军的对手。
…………………………………………………………………………………………………………………………………………………………………
太原城外。
潘美跟赵光义回合之后,赵光义对潘美的这一战表示了极高的赞赏,赵光义觉得,潘美这个人虽然品性不怎么样,但打仗真是一把好手,各个环节都设计的很巧妙,而且对敌将的心理也把握的很到位。
对于赵光义的称赞。潘美并没有表现的太过得意,因为他还在担心刺杀刘延玉的事情。
而就在这个时候的太原城中,刘继元却是彻底着急了。
他没有想到,刘延玉带领的一万兵马就这样被潘美轻松的给灭了,那大宋要灭他们太原城的兵马岂不是更容易?
慌乱令人忧心,使人寝食难安。
太原城的水已经渐渐退去,城中很多老百姓的住房都被淹了,他们没有干净的被褥睡觉,甚至没有足够的粮食。
太原城内人心惶惶,死亡的氛围在空中弥漫,压得人有点喘不过气。
城外的赵光义得知这些情况之后,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而后下了一个命令,攻城。
最先攻的是北门。
北门守将名叫郭万超,算是北汉厉害的角色,只是这几天又是被言论冲击,又是被水淹的,他的斗志早已经没磨光了,因此在大宋军队突然对他所守的城门发动猛烈攻击的时候,他顿时就有点慌了。
不过好在郭万超也绝非泛泛之辈,他虽然慌了,可手底下还有几个能用的人,他连忙让这些人负责守城,不管守住守不住,先守在说。
攻城并没有持续太久,宋军一轮猛烈的攻城后,便立马鸣金收兵了。
而鸣金收兵之后,赵光义再次派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