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一品驸马-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并不用等太久,因为武王很快便站了出来:“既然是父皇遗诏,遗诏在那里?”
没有。不是晋王没有想到让赵匡胤给拟个遗诏,而是根本不能拟。遗诏这东西如果真要写的话,必须有朝中的宰相在场,可那种情况下,晋王怎么可能让朝中宰相在场,难道要他们看看自己是怎么逼死自己皇兄的吗?
如果有那几个宰相在场,他不敢保证赵匡胤会不会突然倒打一耙,他冒不起这个险,所以他只能兵行险招。
“圣上病重,此乃临终口谕。皇后可为之作证。”晋王满脸泪花,哭的已有些声嘶力竭,此时望着武王也显得满脸倦容,但他的话却又有着说不尽的魔力。
孝明皇后可以作证?
众人皆是一愣,而后连忙望向孝明皇后,从大宋立国以来,孝明皇后在群臣的心目中就是很有威望的。如果孝明皇后认同晋王的话,那他们想再反驳怕也是不能了。
武王赵德昭望向孝明皇后,他很想知道结果,他相信自己的母后不可能偏袒晋王的,一定不可能。
可孝明皇后的话让他失望了,让他突然有一种被抛弃了的感觉。
“圣上……的确有说将皇位传给晋王。”
本来很是喧哗的寝宫突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很吃惊,他们没有想到孝明皇后竟然会说出这么一句话,前几天她不是还在替自己的儿子谋求太子之位吗?
晋王的脸色有些发红,他望着群臣,用一种威严的不容人反驳的声音吩咐道:“圣上驾崩,天亮之后昭告天下,本王继承皇位。择日进行登基大典。”
说到这里,晋王又狠狠的加了一句:“敢有违抗命令者,就是无视先皇遗命,杀无赦。”
听到晋王这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所有群臣皆是心头一惊,他们很清楚,晋王这句话已经算是有警告的意思了,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晋王就算是使用铁血手段镇压,他也不可能让其他人把这个皇位给抢去的。
所有大臣相互张望,皆没有言语,如今的晋王是铁了心的,谁敢站出来反对,谁就是那个出头鸟,谁先出头他杀谁。
噤若寒蝉。
整个寝宫很静,而在其他地方,昭告天下的诏书正在加紧写着,这些诏书不仅要在京城传,还要传到大宋的每一个角落里,它要让大宋所有的人都知道,大宋天子易主了。
今天晚上,京城下着雪,百官在皇宫中没有离去,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晋王根本就不允许他们任何人离开,只有朝中大臣都在皇宫,都在晋王的掌控之中,晋王才能够真正的安心。
风雪急了很多,发往各处的诏书在写好之后立马被专门人员带着出了皇宫。
魏王和武王两人很无奈,诏书一出,整个天下百姓都知道晋王赵光义成了皇帝,那他们再想做些什么,就等同于谋反了。
所以他们如果还不甘心的话,只能在诏书没有昭告天下之情有所行动。
可如今他们兵力太弱,无法在这方面跟晋王斗,所以靠实力是不行的了。
不过实力不行,不代表其他方法不行,武王相信呆在家里等消息的夏荷在得知这里的消息后,一定能明白怎么做的,他们当初就想了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武王登基为帝,如此一来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控制京城就行了。
第二种可能是晋王或者武王夺帝,那个时候,他们就要启动另外一套方案,而现在,武王觉得正是启动第二套方案的时候。
晋王不知道武王是怎么想的,当写好的诏书一个接着离开的离开皇宫向大宋全国各处散发的时候,他的心已经慢慢安定了下来,只要诏书昭告天下,他就等于是大宋的天子了,所差的不过是一个登基仪式,不过这个登基大典很好办的,如果不出意外,这大宋天子就是他的了,而且他不认为这个时候还能出什么意外。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个天下能出什么意外?
但意外偏偏就是发生了,就在晋王这样想的时候,身在武王府的夏荷已是得知了皇宫里的事情,她的眼眉微微凝了凝,而后找来了几个人,几个决定时局的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98章 变化突生
天亮了。
京城的百姓已经知道了从皇宫中传出来的诏书。
诏书上的内容是京城的大街小巷不停的传者,骑马传书的侍卫脸色冻的发青,嗓子已经沙哑,可他还在不停的传者喊着。
百姓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有表示庆祝的,也有疑惑不解的。
晋王在民间的名声不错,只是在更多的人眼里,他们喜欢的还是那个赵匡胤,如今赵匡胤驾崩,他们是先欣喜于晋王的登基呢,还是悲痛赵匡胤的驾崩?
欢喜参半,对于每个时期的这个时候,百姓都是很无奈的吧?
本来,新皇登基应该有新气象,应该很高兴才对,可旧皇驾崩,应该禁止任何娱乐项目才是,甚至连笑都要谨慎一些?
他们应该怎么办?
就在百姓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京城之中又有一个消息传来,那便是有人传言,皇位本来是要传给皇上的儿子武王赵德昭的,是晋王用武力胁迫了赵匡胤,夺取了帝位。
这个言论在这个时候出来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可却很快得到了百姓的认同,很简单,古往今来,父亲的东西就是儿子的,皇位一直一来都是这么传的,皇上死了自己的儿子登基,这是千古不变的情况,如今晋王登基,算怎么回事,不得不让人怀疑晋王的这个皇位来的不正。
对于这个传言,百姓可能不敢去皇宫要求晋王给个说法,但他们越是这样传,对晋王就越是不利,不仅对晋王登基不利,对他以后管理大宋管理万民也是不利的,所以晋王想要名正言顺的登基,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才行。
而这个言论对武王和魏王来说都是好事。
他们需要逼迫晋王,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
雪没有停,京城的风还是寒的。消息传到皇宫的时候晋王大吃了一惊,他已经控制了皇宫里的所有人,怎么民间还会有这样的言论出来?
晋王吃惊的时候,那些大臣都在吃早饭,虽然先皇驾崩了,可饭还是要吃的,晋王不让他们回家。那他们就只能在皇宫里吃早饭。
大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怎么会有这样的言论传出来?
不过他们虽然吃惊,却也有惊喜的人,比如说武王的人,比如说魏王的人。
所以这个时候,那些大臣纷纷放下碗筷去找晋王。
晋王在大殿。
赵匡胤已经驾崩,他的尸骨需要处理,需要风光大葬,晋王再呆在寝宫是不合适的。
群臣来到大殿之上后,将民间的传言说了出来。他们纷纷表示,晋王谋取的地位是不正规的。
其实,他们都知道晋王谋取的是不正规的,只是之前他们不敢反对,可现在不同了,现在民间百姓都在这么传,那他们就有了坚强的后盾。以前晋王可能还敢杀他们,可现在晋王敢吗?
晋王若是敢杀了他们,就等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在向天下百姓说,他晋王登基为帝来路不正,所以他要杀了那些有反对意见的大臣。
可他越是如此。越让百姓坚信赵匡胤是想将皇位传给武王赵德昭的,那个时候,晋王就算能当上皇帝,他这个皇帝能当的安稳吗?
天下是大宋的,可确切的说,天下的百姓的。
百姓的意志决定了一切。
晋王望着朝中大臣嚷嚷的嘴脸,突然觉得很愤怒。他愤怒的想要杀人,可是他忍了下来,想当一个好皇帝,想当一个长久的皇帝,杀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能让大臣一时惊惧不行,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认可自己这个皇帝。
晋王沉眉,望着大殿上的那些臣子,突然看到柳味在人群中安静的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有些夺目,他的心很欣慰,虽然很多人都反对自己,但柳味还是支持自己的,所以这个时候,他望向柳味道:“柳大人,你是参知政事,你也怀疑先皇的遗诏吗?”
晋王突然把柳味给拉了出来,这对柳味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这就需要柳味来做一个选择,是选择跟晋王为敌,还是选择跟群臣为敌。
晋王有可能是以后的皇上,跟晋王为敌会很危险,可跟群臣为敌,也许更危险,晋王以后是皇帝后,倒不一定肯杀了自己,可那些大臣却是各个阴的很,弄死你没商量。
可柳味一番沉思后,还是决定支持晋王,跟群臣为敌,而他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为了大宋,他没得选择。
如今的大宋,除了晋王能够稳定时局外,其他王爷谁能够稳定大宋,谁能够让大宋更好的发展?魏王和武王吗?
魏王格局太小,只怕难心怀天下,武王志向太大,可惜才智不足。
赵德芳吗?
赵德芳更不行,他权势太小,他当皇帝谁都不会听他的,到时大宋只怕会更乱。
为了大宋,柳味必须支持晋王。
“回圣上话,臣觉得先皇遗诏不假。”
柳味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却已是表明了一切,其他大臣都还喊赵光义晋王,可柳味已是改口称圣上了,这还不能够表明一切吗?
听到柳味这句话后,群臣顿时嚷嚷开了。
“什么圣上,晋王有没有资格当皇帝还令说呢!”
“就是,柳大人你这分明是想忤逆啊……”
群臣这么攻击柳味的时候,柳味只露出了浅浅一笑,而这个时候,晋王的人马立马站出来,突然齐刷刷的向晋王跪了下去:“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很响,听在其他大臣的耳朵里是那样的难以接受,怎么这群人突然就跪了下来,那他们是跪还是不跪?
大势是什么?
武王和魏王两人没有跪,他们还没有到输的时候,如今京城言论是倾向于他们的,也许很快整个大宋的言论都会倾向于他们,所以他们根本不用急着表态。
而且他们很清楚,就算最后他们输了,他们也不用急着表态,因为他们很清楚,赵光义不会杀他们的,杀了他们,如何跟天下群臣百姓交代?
皇上刚登基就杀死自己的弟弟自己的侄儿,他想做什么,他是个暴君吗?
他们相信晋王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99章 看准时机
寒雪不停。
皇宫的局势成了对峙状态。
而就在这个时候,赵普的府上,赵普在沉思许久之后,准备进宫。
赵普之前被赵匡胤罢相了,为此在这段时间,赵普一直都很低调,低调的仿佛想要不再管朝堂上的任何事情。
不过只有赵普自己最清楚,他对权力还是有渴望的,而在这一次罢相之后,这种渴望也更为强烈了。
以前是宰相的时候,自己的府上门庭若市,几乎每天都有官员来拜访自己,他很享受那种被人恭维的感觉,可如今他赵府却是门可罗雀。
他很不喜欢这种情况。
而如今,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早听说赵匡胤病重的消息,他也一直在等着这个消息,现在的他要去做一件大事,一件能够让他翻身的大事。
为了权力,什么事情不能做?
赵普就这样冒着大雪来到了皇宫门前,他是以前的宰相,就算现在闲赋在家,可皇宫里的太监侍卫还是认得他的,对他也很恭敬。
赵普向那些侍卫太监传达了一下自己的意思,那便是他想见晋王。
晋王在御书房生闷气,因为朝中还是有人不肯认同自己,而如今民间的谣言越传越广,他很有点不安,因此当他听闻赵普要见自己的时候,他本来是不想见的。
赵普一直一来支持的都是他的皇兄,如今赵普来见自己,可能没有什么好事。
可犹豫再三后,晋王还是命人将赵普给叫进了皇宫。
赵普来的时候身上满是白雪,他进来之后,突然就给晋王跪了下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这句话,晋王突然欣喜起来,因为赵普的这一句话就表面了赵普的态度,他是支持晋王登基为帝的。
晋王的脸色突然就转变了,他笑吟吟的将赵普扶了起来:“赵爱卿。下这么大雪,你怎么来了?”
赵普浅浅一笑:“老臣是来给圣上解忧的啊!”
“哦,赵大人知道朕的忧愁?”虽然其他大臣还没有同意,但赵光义已经开始自称朕了。
赵普颔首:“如今谣言四起,老臣就是想不知道也不行啊。”
赵光义点点头:“那么不知赵大人有什么办法呢?”
赵普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圣上,您怎么忘了金匮之盟?”
“这……”
赵光义微微凝了凝眉,其实他又何尝没有想到金匮之盟。只是他并不想用金匮之盟,用了金匮之盟。他就必须面临赵匡胤所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是传给魏王,然后再传给武王。
在这些交替下,很容易出现变故,如此一来,他的子孙还能当上皇帝吗?
而且这需要等多少年?
如果自己能不用金匮之盟登上皇位,那他就能够名正言顺的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见赵匡胤凝眉不语,赵普露出了一丝浅笑:“只要圣上将金匮盟约拿出来,群臣就是想说什么也说不得了。如此一来,您登基为帝就名正言顺,天下百姓也说不了什么,至于圣上的担心,老臣也明白,其实圣上有没有想过,当您成为皇帝之后。皇位稳固之后,规矩是可以改的。”
“改?”
“是啊,您是皇上,什么规矩不能改?圣上如今正是壮年,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当皇帝,在这些时间里。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
赵普这么一说,赵光义顿时醒悟过来,是啊,自己还很年轻,自己才不过三十几岁,就算自己能活到六十虽,也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来当皇帝。二十多年,他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他可以让所有想争夺皇位的人都一个一个的弄死。
如此一来,他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谁还敢有意见?
赵光义看了一眼赵普,笑道:“赵爱卿言之有理,如此一来,这金匮之盟就需要赵大人作证了哦,只要此事成了,朕对赵大人另有重赏。”
赵光义不是笨蛋,他不举得像赵普这样的人会无缘无故的帮自己,如果不是赵普想再入朝堂,他怎么可能这个时候突然来找自己?
机会只要把握住了,就能够有所成就。
而无论是赵光义还是赵普,他们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赵普入了朝堂之后,还必须是宰相,这点根本不用赵普替,赵光义就会这么做的。
赵普之前就是宰相,如今他又帮了赵光义这么大忙,如果赵光义没能让赵普当上宰相,那就有点不厚道了。
………………………………………………………………………………………………………………………………………
赵普的出现令局势立马有了变化。
金匮之盟被赵普和赵光义他们拿了出来,当赵普当众宣读了这件事情后,所有大臣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而魏王也不再闹。
相比较继续闹下去,金匮之盟比之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如果继续闹下去,最后有可能登基的是武王赵德昭,而不是他魏王赵廷美,可如果有了金匮之盟,那就不一样了,他可以等,等赵光义死后,他再以金匮之盟来成为皇帝。
虽然他知道赵光义不一定喜欢自己当皇帝,但至少他有了机会,晋王可以逼宫当皇帝,他就不可以吗?
当魏王朝赵光义跪拜称臣之后,武王的坚持看起来就显得很苍白了。
有金匮之盟在,他再坚持又有什么用?
赵光义看着不停跪下的群臣,心中终于安稳了,皇位,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做上去了。
不过皇位可以做,在此之前很多事情他都必须安排好,比如说传之四海的诏书,比如说民间的言论,如果朝中大臣都没有什么意见,民间的言论自然是可以扭转过来的。
再有就是,赵光义需要分封自己的臣子,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需要在很多种重要的位置上都安插自己的人,不过初当皇位,他做的不敢太过明显,而且就算他真的要做,他也必须在安葬完赵匡胤后才能做。
先皇驾崩,新皇登基,赵光义为表自己对先皇敬重,颁布了一条命令,京城之中禁乐一年,除此之外,他还命人给赵匡胤建造了一座很辉煌的陵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00章 寒雪初停
寒雪初停的时候,被囚禁在皇宫里的大臣王爷终于允许离开了。
而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诏书已昭告天下,两天之后进行登基大典。
两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对,对于晋王来说,他还等得了,只是武王却是心有不甘。
心有不甘的人不会轻言放弃,武王就是这样的人。
因此,在武王离开皇宫回到府上之后,他立马将夏荷叫了来,夏荷的神色并不好,见到武王后有些愧疚道:“奴婢没能完成王爷的交代,奴婢有罪……”
武王摆了摆手,并没有让夏荷把话说完,他只是望着夏荷:“两天后晋王就要举行登基仪式,只要他登基,我们就再没有机会了,你有什么办法吗?”
夏荷沉眉许久,道:“王爷,如果晋王突然死了,你说这皇位会是谁的?”
“这……”武王心头微沉。
“只怕魏王会以金匮之盟为借口啊。”
夏荷点点头:“所以,现在就算晋王死了,魏王也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奴婢觉得,王爷不如韬光养晦,先让魏王和晋王斗,如今最想晋王死的应该是魏王吧。”
武王凝眉:“可本王等不了那么久了,他们两人只比本王大十几岁,等他们老死或者发生意外,你觉得本王就不会老?”
说到这里,武王望着外面的白雪,幽幽的说了一句:“行乐要极是,当皇帝要趁早啊。”
夏荷听得武王这话,知道武王已经失去了耐性,以前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他还可以等,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父皇一定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而有自己的父皇在,他也吃不了亏,可现在晋王当权,他却必须时时小心。这让人很受不了。
“既然王爷不想忍受,我们不如来一招嫁祸。”
“嫁祸?”
“没错,派人刺杀晋王,然后嫁祸给魏王,如此一来,魏王谋杀晋王,他自然也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就算他想用强,可他敌得过舆论吗。敌得过王爷的大军吗?”
武王赵德昭听完夏荷的话后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时间就定在后天登基大典上,本王要晋王和魏王两人都死无葬身之地。”
夏荷微微颔首,心中却有些不安,因为她很清楚,想要杀死晋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事情不容易。不代表不做。
寒雪虽停,但风雨不止,对于这个刚刚建国十几年的大宋王朝来说,风雨不过才刚刚开始罢了。
……………………………………………………………………………………………………………………………………………
柳味离开皇宫的时候他便知道,如果不出意外,晋王登基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所以他暂时放松了很多,而在晋王登基的这一段时间里。他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他并没有急着回如意郡主府,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学府书院。
学府书院有一层厚厚的雪,这里没有多少下人,而像秋霜和冬雨这样的人是不会去扫雪的,她们喜欢雪。喜欢雪的洁白和浪漫。
走在厚厚的雪地上,能听到吱吱声,柳味进来之后扫了一眼,而后直接进了秋霜的房间。
秋霜本正围着火炉取暖,见柳味进来,心中顿时一喜,突然就向柳味扑了来。柳味紧紧搂着秋霜,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滋味。
“听说这几天你都在皇宫,如今怎么样?”
柳味笑了笑:“如果不出意外,大局已定,你可以吩咐下去,让我们的人按照之前的计划悄然潜入京城了。”
秋霜点头一笑,而后从屋内一精致笼子内取出信鸽,推开窗户后松手放飞了信鸽,柳味见此,知道秋霜是早料到这一刻的,所以早已备好信鸽,就等自己这句话。
柳味来此也就是为了跟秋霜说这么一句话,说完后正不知是该回去还是留下来的时候,秋霜突然就缠上了柳味,女人一旦食髓知味,是很可怕的,柳味这几天被困皇宫,许久未近女人,自然也是欢喜的很,于是不再迟疑,抱起秋霜就向床上走去。
屋内温暖如春。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自己屋内走出来的冬雨正慢慢向秋霜的房间走来,她隐约感到有什么人进了秋霜的庭院,而且她还看到了脚印,她觉得很奇怪,因此就顺着脚印找了来。
走近房间的时候,突然听到屋内传来阵阵如同哭泣的声音,她虽未经人事,可也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她的心突然就被揪了一下,那个男人是谁?
在她的心里,自己的秋霜姐是个很高傲的女人,高傲的没有什么男人是她看得上眼的,可如今他们竟然在屋内做那种事情,他是谁?
好奇心驱使着冬雨一步一步的向秋霜的房间靠近,她有一种本事能够做到毫无声息,引起她根本不用担心被人发觉。
他透过窗户缝向里张望,当她看到两具酮体像蛇一样缠在一起的时候,脸色突然就红了起来。
她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上有一种无法说出的异样在慢慢蔓延,她说不清那是什么感觉,很舒服,可她的内心又想强制压抑下去那种舒服。
那个男人是谁?
冬雨一直盯着屋内的情况看,她现在最想知道的是那个男人是谁。
当秋霜跪在床上翘起臀部的时候,冬雨终于看清了那个男人是谁。
柳味!
冬雨被这个情况打击的有点受不了,她忍不住惊了一下,可又连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她望着屋内的情况,许久之后,一滴眼泪就流了下来,就好像是一个女孩子最心爱的玩具被自己的好朋友骗走一样。
她并没有在秋霜的房外久待,她悄然离去了,离开的像风,冷风。
屋内如春,但春天终会过去,柳味穿好衣服准备离开的时候,在秋霜的屋外发现了第三个人的脚印,秋霜神色微微一紧,两人相互望了一眼,而后皆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奇怪的是,两人都没有表现的很紧张,虽然他们都知道他们的秘密被人发现了。
一股寒风吹来,吹的秋霜竟然有些妩媚慵懒,她轻轻的挽了一下自己的秀发,冲柳味笑道:“其实冬雨妹妹也是个大美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01章 良士谋
从学府书院离开的时候,柳味还在想秋霜说的那句话,其实冬雨也是个大美人。
柳味觉得秋霜说的没错,冬雨真的是个大美人,而且这个大美人能冷能暖,冷的时候艳,暖的时候可爱,若能与之一番欢好,绝对是男人的幸福。
想到这些,柳味露出了一丝浅笑,他做事很多时候都喜欢谋定而后动,唯有在感情方面,却喜欢随缘,不是他不知道谋定一下能够对自己有更多的好处,而是他觉得感情的事情,随缘最好,在一起或不在一起,看天意。
如此一来,才令人觉得感情这事是浪漫的。
如果他喜欢,就算他如今是驸马,他也照样能够三妻四妾,可是他并没有为这件事情而有所谋,或者是上辈子受过的感情伤害太深,让他觉得是自己的早晚都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就算自己费尽心机得到也会失去吧。
不管怎样,在感情的事情上,柳味喜欢随缘,他不喜欢耍心机的去追求女孩子,他也很少去讨好女孩子,不过当女孩子真的心属自己之后,他会把自己的一切都拿出来给她,他要让托付给自己的女人感到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人。
街上的积雪很厚,已经有百姓开始出来扫雪了。
京城的消息百姓都已知道,他们知道晋王登基为帝了,他们有不少人都是欣喜的,晋王在民间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他们相信晋王登基能够带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大宋。
皇权交替,对百姓来说可能是大事,可若仔细分析一下,却是再小不过的事情,他们百姓想要的不过是安稳度日,只要那些个皇帝对他们不是太过苛刻,谁当皇帝不是一样?
生活照样过,婆娘照样玩而已。
走过长街,柳味终于回到了家。
推门而入。得到消息的如意郡主急匆匆的从外面迎了出来,她一头扑到了柳味的怀里,眼角有点湿润,不知道是因为思念还是幸福。
能够在这样的时刻从皇宫中活着走出来,如意郡主的确应该喜极而泣的。
柳味轻轻拍着如意郡主的肩头,手臂搂着她的腰:“晋王要登基了,后天就举行登基大典。”
这个情况如意郡主是知道的。但从柳味的口里说出,如意郡主才真正觉得温暖。安定。
两人就这样搂着回到了客厅,此时客厅有一桌子的饭菜,想来是如意郡主害怕柳味在皇宫里吃的不好这才给准备的。
可惜柳味在秋霜那里吃的也不少,只好推脱说自己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吃了不少东西,不饿。
不过虽然不饿,柳味还是多少吃了几口。
而刚吃几口放下筷子,如意郡主立马笑道:“既然驸马不饿,不然我们回房造人去啊?”
柳味心中暗暗叫苦,可又不敢反对。只得连连应了下来。
…………………………………………………………………………………………………………………………………………………………………
晋王府。
在晋王进宫的那一刻开始,苏另看已是带着重兵把晋王府给包围了起来,而只有这样,晋王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够在皇宫中肆意妄为。
苏另看很清楚,敌人是凶残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什么都做的出来,绑架晋王的家人这事并非不可能发生。
不过庆幸的是,苏另看带着兵马把手晋王府几天,并没有任何人来骚扰晋王府。
而当皇宫内的情况终于安定之后,苏另看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他知道,他们成功了。
不过他并没有感到兴奋。他苏另看辅佐晋王为的是什么,只是自己的荣华富贵吗?
非也,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