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勇闯天涯(天子)-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过迟来的午饭,换过手掌伤处的药膏,重新扎好纱布,吴铭叨着支烟优哉游哉巡营去了。
睡好吃饱换上崭新军装、人人晋衔一级的戴子冉等十二名参谋小组弟兄,以及通信连两个主官,开始汇聚一堂进入工作状态,第一个任务就是向文字由一品江山吧提供老巢常山大营报平安。
清理完手头的事务,戴子冉主持总结会,将参谋和通信两部门的记录拿出来讨论,然后写出总结报告。
这是他们每周或者每次战斗之后,必需要干的头等大事,他们的总结报告初稿很快会下发到各连主官手里,各连主官看完,需要写上自己的报告,如有遗漏或其他心得体会都要注明,然后一同递交上去,再由团部参谋组统一汇总,交由吴铭召开专项军事总结研讨会,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并宣布具体的奖罚,之后才会存档。
正因为拥有如此严密的制度,吴铭团从上到下都与其他任何部队截然不同,军官指挥水平和军队建设稳步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和战斗力远远走在各军的前头。
这些,才是吴铭团真正的绝招。
戴子冉主持的会议刚刚进行一半,师长俞济时和参谋长陈式正到来,两人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两个随军记者。
戴子冉立刻上前敬礼报告,完了要去营房把吴铭叫回来
俞济时连忙制止,笑着说我们就去营房,实地看看,总比待在这个四处漏风的屋子里要强许多。
两名年轻的中央社记者欣然同意,跟随在俞济时身后显得非常兴奋。
第128章岂能空手而回
两位记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请使用访问本站。
好不容易见到了传说中的吴铭,而且人又长得那么冷峻,那么有魅力,他们以文字由一品江山吧提供为只要亮出中央社的牌子就很好说话,吴铭再有能耐长得再帅,也不敢公然拒绝中央社记者的任何要求。
结果吴铭根本不鸟他们,虽然见面时彬彬有礼,但拒绝回答任何涉及战斗过程的问题,拒绝照相,拒绝记者采访任何一个特务连官兵,弄得那个娇滴滴的女记者一个劲儿地哀求浙江老乡俞济时。
俞济时现在已经了解了吴铭的性格,更明白吴铭特务连的作用和意义,所以面对两个记者的要求只能委婉解释,以牵涉军事机密为由来搪塞。
对吴铭不肯照相,俞济时很不理解,这年头只要是军官,谁不想出名?无数人哪怕只有丁点儿成就,恨不得全天人马上都知道,唯独吴铭这家伙对出名似乎是不屑一顾,这让俞济时深为不解,却又暗自欣赏。
两个记者最后得到俞济时请一顿的承诺,便嘟着嘴离开了,嘀嘀咕咕抱怨不稀罕这破地方,要去城南采访即将回来的陈诚将军。
陈式正看记者走出营门,便对吴铭笑道:“你得罪人家了,恐怕以后没人愿意为你说好话。”
吴铭无所谓:“能把我忘了更好,省得麻烦。”
陈式正哑然失笑,对特立独行的吴铭毫无办法,只好把话题转到后天的回程行军上。
吴铭突然想起自己在城北公踣边的深沟里,看到那辆显然是因为严重碰撞而被扔在沟里的改装轮式装甲车:
“参谋长,不知你留意过没有?北门外约一点五公里的公路弯道边上有条深沟,水不大,约七米多宽,下面有一辆被撞得不像样子的轮式装甲车,看样子没人有工夫去捞起来,估计也没人能修得好。”
陈式正想了想:“我倒是没怎么注意……不过你说的这种轮式装甲车我知道,我和师座在中央警卫师的时候,就接到过四辆这样的改装车,车子是美国进口的大马力道奇货车,金陵兵工厂和参谋总部下属汽车修理厂联合改装,拆下车厢焊上钢板,中央顶部有个安置重机枪的旋转基座,通常用于战场侦查,但几乎没人试过。”
“听说这次大战前,有八辆这样的改装车和六辆法国坦克运来了,但还没开打,六辆法国坦克先后出了故障,那八辆改装车我就不知道了。”
“原本配属哪个单位的?会不会直属陈诚将军的前敌总指挥部?”吴铭问道。
“肯定属于前敌总指挥部,只是……辞修将军已经引咎辞职,而且是辞去了本兼各职,估计今晚或者明天一早交接完毕,他就独自回南昌等候处理了,现在是吴奇伟将军代行总指挥职务,如果你真感兴趣,回去我帮你问问,想必一辆报废车不成问题。”
陈式正说完又问道:“真要文字由一品江山吧提供给了你,你怎么弄回去?那玩意儿裉重的,全是钢铁啊!”
吴铭挠挠头:“我可以拆,如果能弄到顺风车就更好了,哪怕不能运到衢州,能运到上饶也好办……”
“你怎么就看上那种车了?你在浙西不是有几辆大马力的美国道奇车吗?”陈式正很好奇。
吴铭只好低声回答:“城北沟里那辆车我让手下去看了,外壳严重变形,但是发动机和底盘都没事,换个水箱换个壳,再好好修一修就能用,连两个脏乎乎的备胎都是新的。,,
陈式正微微吃惊:“原来是这样,衢州能修吗?”
“能修,衢州金属制品公司的几个洋人技师都会修,属下也会一点儿,实在不行就换零部件,向上海的美国代理商定购,这方面我有路子,保证一个半月之内到货。”吴铭回答。
陈式正沉思片刻:“既然是这样,兵站里也有三辆事故车,看样子都是刚买回来不久,而且都是六轮的一吨半福特卡车,撞得不重,但没人会修,扔在那里日晒雨淋快一个月了,你让师座帮你去说说,也许能让兵站列入战损物资,拿回去修好你能组建个汽车连。”
吴铭大喜过望,却又没把握:“这事恐怕不好办,兵站是系统,虽然兵站分监也许认识师座,但关系到三辆大卡车……”
“你真不知道啊?”陈式正不解地打断吴铭的话。
吴铭愣住了:“知道什么?”
陈式正只好悄悄告诉吴铭:“首任军需署总长命飞鹏将军,就是师座的亲叔叔,接任的朱孔阳将军也是我们奉化人,是师座的师叔,全军所有兵站都归他管,你明白了吗?文字由一品江山吧提供”
吴铭恍然大悟:“怪不得呢……我说怎么给我们补充这么多物资和弹药,连高腰马靴都给了,恐怕中央军主力师都没这待遇和享受,原来是这样,属下明白了!”
陈式正哈哈一笑:“去吧,等会儿师座还要到南门外迎接辞修将军一行,兵站分监也会去,正好抓紧时间说这事儿o”
“谢谢参谋长!”
吴铭立刻走到正在和官兵们聊家常的俞济时身边,在他耳边一阵低语。
俞济时看向咧嘴笑的吴铭,无可奈何地答应帮忙问问,深知官场裙带关系的吴铭立刻致谢,有俞济时这句话,基本没问题了。
次日上午,吴铭和全团弟兄还在休息,俞济时派副官张英年来找吴铭,陪同吴铭一起前往城东兵站看那几辆破车。
到了地方,少将兵站监没露面,出面接待的是个中校,竟然和张英年很熟悉,两人见面就肆无忌惮地开起了玩笑,好一会儿才记得吴铭。
听完张英年自豪的介绍,中校立即收起笑容,郑重地向吴铭敬了个礼:“不知是吴长官,请见谅!本人齐恪,黄埔四期工兵科毕业,之前也是在浙军中服役,春节回家听世兄刘汝霖提起吴长官,属下慕名已久,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张英年乐得合不拢嘴:“说起来部是一家人,哈哈!吴铭,我说你以后能不能穿得正式点儿?老是一身士兵服装,有损威名啊!”
“我本来打算回去就到城北拆那辆破车的,所以不舍得穿新军装啊网游之冰谷幽兰!齐兄好,见到你我也很高兴,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吴铭主动伸出手,与齐恪紧紧一握。
齐恪非常好说话,很快就把吴铭领到仓库侧边文字由一品江山吧提供的空地上,指着三辆车详细地告诉吴铭,说其中两辆只要换个水箱、传动轴和两个轮胎,再把外壳敲好喷上漆,估计和新的差不多。
齐恪最后指着边上那辆已经严重变形,破碎的车门上满是血迹的车,建议吴铭别要了,上饶仓库还有三辆事故车,都和外面那两辆差不多,如果吴铭需要,他就能开条子提货,上饶那个临时军需仓库属于南城兵站管辖,注销完全没问题,最后还说明天就有车队回上饶,可以把这两辆事故车和城北那辆拆下来的零件,一起拉到上饶去。
吴铭连声致谢,心里非常感激,当即从兜里掏出笔记本,请齐恪留下通信地址,然后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撕下交给齐恪:
“衢州和常山的地址电话都在上面,今后齐兄要是路过,一定停下喝杯酒,如果有什么小弟能效劳的,齐兄尽管说o”
齐恪高兴地收下,别人不知道吴铭的富有和在浙西的势力,他可是清楚明白的,吴铭送出一台全新美国车给衢州党部主任周文彦的辜情齐恪也知道,所以他分外重视吴铭这个新朋友。
次日一早,齐恪亲自跟车到城北路口,派一辆空车搭载吴铭团的工兵,到前面弯道装上拆下的装甲车零部件,然后把吴铭拉到一边,指着两辆拖拽事故车的卡车车厢告诉吴铭:
“篷布下面有八十几个箱子,装得是五十多挺损坏的轻重机枪和一批零件,小弟知道你在衢州有个小兵工厂,请的都是洋人技师,看看能不能修,能修就修,不能修就拆零件o”
吴铭感激不已:“我就不说谢谢了啊!要说谢谢就见外了,我这人不怎么会说话,喜欢把一切记在心里。”
齐恪咧嘴哈哈笑,笑完摆摆手徒步回去。吴铭感慨不已,知道这个人情欠大了。
张东宁靠上来问道:“铭哥,这人是谁?好像和你挺熟的。”
“是我新交的朋友,师座和张副官介绍的,他叫齐恪,黄埔四期的,国共分裂之后,不受待见的他回到浙江加入浙军,和刘汝霖大哥是世交……目前他在南城兵站系统,这两辆被拖着走的六轮卡车,还有在上饶放着的三辆这样的车,都是他送给我们的,回去修好了,再买几辆回来,组建一个重炮营,就用这几辆车拉着跑。”吴铭低声说道。
张东宁大吃一惊:“他这么大方?”
“一是看在师座面子上,二是有刘大哥这层文字由一品江山吧提供关系,三是给我们的这些车辆都是事故车,有事故报告,他们只霈动动手脚,就可以以战损名义注销,不用担什么风险。”
吴铭低声解释给张东宁听,这些事都必需要让张东宁知道,要知道情报和联络正是张东宁主管的工作。
张东宁感慨不已:“铭哥,跟你这么些年,从来没见过你空手而归的,我算是彻底服你了!”
吴铭嘿嘿一笑:“空手而归?上千弟兄打生打死为了什么?不就是过上好日子吗?让我空手而归办不到,哪怕是蚊子,我都想剔下它二两腿肉来,何况是富得流油的中央军?这群王八蛋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到了上饶你看看,哼!老子再刮他一层!”
张东宁大骇,下意识地离吴铭远点,吴铭却已走向两位司机,和气地询问几句就回头。
没多久,副官韩铁城就拿着报纸包上的四条烟和一百大洋过来,悄悄塞到两个司机手里,完了头也不回转身就走,弄得两个司机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数完钱打开报纸,情不自禁地对吴铭大赞起来。
第129章家的感觉
回程花费的时间,比来时多一倍有余,在总共十六天的行军中,担任全师殿后任务的吴铭团异常轻松。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到抚州短暂休整时,征得俞济时同意的吴铭率领一个排赶赴上饶,将需要办理的事务全都办得妥妥当当,然后派张东宁率一个班弟兄,跟随兵站帮忙拖拽五辆事故车和物资的车队,直接开往衢州。
在等候主力部队的两天时间里,吴铭去见了一趟汪道涵,回来想了又想,第二天上午还是穿上一身中央军上校军服,买上丰盛的礼物,仅带副官韩铁城去了一趟煌固镇。
如今的吴铭上唇蓄起了整齐的小胡子,整个人威严日重,气质沉稳,不是熟悉的人很难认出他,因此在骑马进入煌固镇的时候,乡亲们只是用恭敬的目光远远地注视着他,没有人认出花斑马上威风凛凛的军人,就是当年那个低着脑袋挑着木炭山药的吴山伢子。
陈继尧和陈三爷见到吴铭非常惊愕,陈三爷很快兴奋得满脸红光,匆匆奉上极品茶,亲自跑到后面伙房,叮嘱下人做菜摆酒。
陈继尧更是激动不已,见吴铭站在大儿子的遗照前,久久凝视一动不动,不由得频频擦泪,心中悲喜交加,尽管吴铭至今仍然称呼他陈老先生,但他知足了。
大太太知道是吴铭到来,而且还升了上校,一气之下关上房门躺下不动。二太太不幸于春节后病故,陈继尧身边如今只有乖巧懂礼的三太太照应。
午饭期间,吴铭简要告诉陈继尧此次参与围剿作战的经过,一瓶好酒下肚后,听三太太问起他的军衔,难得地开了个玩笑:
“不知道怎么回事,晚辈和陈老先生都与蒋委员长有缘啊……晚辈这个上校,就是蒋委员长亲自下令晋升的。”
陈继尧高兴得不得了:“你立大功了?”
吴铭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之前是收复失地立功,后来反而被红军包围,占下的地盘又丢掉了……如果说,能够从五千多红军的围困中把一千弟兄平安带出来,算是件功劳的话,晚辈也算是立功吧。”
陈继尧吓了一大跳,三太太吓得捂住高耸的胸脯,好一会儿才后怕地问道:“没伤着吧?”
吴铭下意识地看了看已经痊愈的手:“没伤着,这次返回浙西,以后恐怕都不用再去参与围剿了,至少一年之内用不着我们,还有就是,我手下官兵有些超过三十岁了都没成家,回去之后得安排他们退伍,这样一来,又要招新兵,又要训练,没有一年时间用不上。”
“这就好、这就好……你、你夫人好吧?”陈继尧问道。
吴铭点点头:“还不错,她是杭州之江大学的毕业生,如今在常山家里开被服厂,干得挺好的,她也喜欢干……对了,还得谢谢你,现在江西上饶和广丰的煤,八成由我们毛良坞商会收购,听说利润不错,不知这边的几个股东有何意见,或者有何要求?”
陈继尧满意地笑道:“哪里还有什么要求?几个老伙计很知足,都说毛良坞商会仁义守信,大家很放心。”
吴铭这才说明此行的主要目的:“有件事要告诉前辈,财政部长宋子文虽然一气之下不干了,但很快就会回南京,回去之后,他搞了几年的货币改革,也就是废除银元铜圆、流通法币的计划,就要提前实施了。”
“这么一来,再加上美国实行银本位货币政策的呼声日益高涨,银子恐怕在未来半年到一年之内要大幅升值,而黄金会跌价,该如何应对才能避免损失,想必一帮老前辈比晚辈清楚……”
“这事还请前辈多多注意,绝对不是什么空穴来风,我那大舅哥方佑淳,就是中央党部组织部长陈立夫先生手下的干将,所以我清楚中央的政策。
陈继尧非常重视,考虑片刻重重点头:
“我明白了!另外,有件事你看能不能帮忙,江西缺盐,越来越缺,就连行署都没有办法解决,还得求产盐的浙江才行。”
“要多少?”
吴铭没有推辞,他的几艘内河运输船常干海盐走私买卖,运煤到杭州,返程运送的物资中就有海盐,而且是与省保安处几个老大联手干的,根本就不怕出问题。
陈继尧算了一下:“每个月五千斤就够了。”
“五千斤?”
吴铭不可思议地看着陈继尧。
陈继尧颇为紧张:“要是太多的话。一半也行啊!”
吴铭笑道:“你老误会了,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你老和那些老伙计商量一下,每月能销多少就要多少,当然,以不给你们惹麻烦为前提。”
陈继尧心中大定:“要是你能帮忙,每月卖个五万斤绝无问题,可以先给货款,按官价的一点五倍给。”
吴铭摆摆手:“按官价给就行了,没必要多花冤枉钱,我们拿回来也不上税。这么着吧,我回去之后,让毛良坞商会的人来见你老,具体要多少你们自己商量,如果要送到上饶也没问题,我的五团有军车,两省边界各县属于交叉防区,军车来往很方便,比你们自己干要稳妥些。”
“太好了、太好了!”
陈继尧高兴不已,三太太也笑逐颜开。
吴铭问道:“陈怡怎么样?我很久没去杭州了。”
三太太笑道:“好得很,来信说功课紧,还说很久没见你了。”
“她不会是想见我吧?我麾下那个姓戴的小白脸,打仗的时候都没忘记给她写信。”吴铭笑道。
陈继尧夫妇听了哈哈大笑,陪同的陈三爷和韩铁城也乐得不行,看样子这个家很久没有这样的笑声了。
用完午饭吴铭有点儿醉意,告辞之后他在镇子杂货铺里买了香烛纸钱,和韩铁城一起去自己母亲坟前好好祭奠了一下,心中如同放下块大石头,整个人都轻松多了。
四月十六日下午,吴铭终于率部返回常山大营,俞济时和两个团登上吴铭提前联系的五十几艘木船,在六艘柴油船的牵引下直接开往衢州。
吴铭匆匆开了个会,歉意地请求龙韶罡和守在家里的各部弟兄再辛苦一星期,然后提出两条建议,弟兄们都通过了:第一、明日上午,给军中所有官兵每人发放二十大洋的补贴;第二、从明天上午起,出征回来的所有弟兄放假六天!
会后全团集合,宣布团部会议决定,军营中顿时欢声如雷,吴铭走下检阅台,吩咐副官韩铁城可以放假了,然后飞身上马赶回家里,与久别的妻子见面后,双双进里屋来到两位老人面前请安,让两老欢喜不已。
深夜,子时已过,看到女婿升官回来依然恭恭敬敬非常孝顺的老太太心里非常高兴,怎么也睡不着,听到房门外有脚步声传来,立刻叫出丫鬟的名字。
十四岁的小丫鬟连忙进入老太太房内行礼,脸蛋憋得红扑扑的一个劲儿地道歉。
老太太哈哈一笑,说自己也没睡,哪会被你小猫似的的脚步声吵醒呢?然后把小丫鬟叫到床边,拉着小丫鬟的手和蔼地问道:
“你都忙了一天了,怎么还没睡?”
小丫鬟低着脑袋不敢抬头,老太太问急了,她才低声回答:“姑爷在房子里弄出的声音太大,睡不着……”
老太太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好久才擦去眼角的泪花,爱怜地拍拍小丫鬟的手背:“这有什么?今后你也要嫁人的,嫁人之后,很多事情你就会明白的,呵呵!”
“可是、可是……太吓人了,小姐被姑爷弄得一个劲儿地叫唤,从吃完晚饭到刚才都没停过,很吓人的,我又不敢进去劝。”小丫鬟很着急。
老太太吓一跳:“这么久啊?我的老天爷,看来这些日子你家姑爷被憋疯了……”
第130章患难见真情(上)
次日上午,在老太太房里睡了半夜的小丫鬟迷迷糊糊回到西院,看到姑爷吴铭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打拳,禁不住吓了一大跳,连忙低下头,迈着碎步转进长廊,偷偷溜进方稚淳的卧房里,着急地跑到宽阔的床前细细查看,惊愕地看到自家小姐睡得很甜,脸蛋红彤彤的,嘴角还挂着几许笑意,一时间不由得痴了。请使用访问本站。
吴铭早已看到小丫头的身影,只是不知道小丫头的心思,但也不在意,来来回回将一套道家秘技五行十三式拳法打得如行云流水一般,只觉得精神大振酣畅淋漓,明显感觉自己的功力又提高了不少。
擦干汗水,吴铭在院子里慢慢踱步,呼吸着略带花香的清新空气,聆听树梢上鸟儿的吟唱,不由得长叹道:“还是家里好啊!”
一阵笑声从圆拱形的院门外传来,吴铭不用看就知道是张东宁来了,迎上去问道:“怎么?不回去看你家小媳妇?
“回去也没用,挺着大肚子让人干着急。”张东宁在吴铭面前可不含蓄。
吴铭哈哈大笑:“活该!哈哈,一大早赶来,有事?”
张东宁点点头:“接到省保安处通知,第十八军明天要经过我们常山,略作停留继续开往衢州休整补充,要求我们做好饭菜并保证沿途安全。龙副团长让我来问问你,按什么标准款待?”
吴铭考虑良久:“按最高标准!”
张东宁吃了一惊:“最高标准?十八军两个师虽然打了败仗损失惨重,可少说也有一万四千人,别的不说,仅是按百个人一头猪算,也要一百四十头猪啊!”
吴铭异常严肃地说道:
“陈诚将军是我敬重的长官之一……早在参与围剿红军之前,陈诚将军有感于分田分地得到民众的拥护,敏锐地发现土地已成为当前巨大的社会矛盾,于是写了一份建议书交给中央和蒋委员长,详细分析时局,提出由政府从大地主手中赎买土地,分给无地民众以化解社会矛盾的构想,建议在江西试行,结果遭来以地头蛇熊世辉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的强烈反对和攻击,弄到最后无法实施,国民党最初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到如今仍是个画饼。
“其次,不能简单把此次围剿作战的失利责任,全部推到陈诚将军身上,如不是各路诸侯拥兵自重、裹足不前,如不是各师师长该进不进、该退不退,多次违背或迟缓实行陈诚将军的命令,哪里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前一段,熊世辉一党借此次失利猛烈攻击陈诚将军,要求委座撤销陈诚将军的一切职务,解散第十八军,半桶水不到的何应钦竟然公开大骂陈诚将军是饭桶,丝毫不记得他负责指挥的前两次围剿被红军打得鼻青脸肿损兵折将,可陈诚将军并没有自辩,而是把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辞去了军内所有职务,回到南昌等候处罚……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你我尊重吗?”
张东宁闻之动容:“我明白了,这就去筹办!”
“每一百人再加十斤鱼,外加骨头汤,酒水管够,用最好的米煮饭,上最好的调味品,再给回到衢州医院的史迪夫去电话,要他带来足够的药品和尽可能多的医生,最好把医院那几个外科专家也都请来。最后,吩咐营中所有弟兄打扫营房,腾出房子,留十八军弟兄休息一天,再写上些暖人心的标语,拉上欢迎的横幅,要让十八军弟兄有一种回到家里的感觉。”吴铭细心地吩咐道。
“是!”
张东宁立刻去办。
######
下午三点,艳阳逐渐偏西,信江上游群山翠绿,东面的山尖上偶尔飘过几朵悠悠白云,公路两旁阡陌延绵,水流潺潺,满目的禾苗在和风吹拂下,如同缓缓涌动的绿浪起起伏伏。
九千四百余名中央军官兵排成长达五里的队伍,如同一条刚解冻的长蛇,顺着蜿蜒的公路由西向东缓缓蠕动。
默默行军的队伍中间,夹杂着三三两两的马匹和五十多辆载满伤员的马车,随处可见头缠纱布、手拄拐杖艰难行走的伤兵。
东面道路尽头,一骑快马掠过或是垂头丧气、或是神情麻木的官兵,以极快的速度赶到队伍中部。
距离前方缓缓行走的战马十余米,马上中尉勒住战马翻身而下,大步跑到最前头的高大枣红马面前,向马上的将军大声禀报:
“报告副军长,前哨在前方五公里,遇到浙军保安五团白石检查站巡逻马队,对方营长主动迎上来,自我介绍名叫杨嗣先,询问我们是不是陈诚将军的第十八军?属下如实相告,对方立刻派人回去通报,同时告诉属下,他们的团长已在白石检查站等候多时,马上就会前来拜访。”
满脸尘土的十八军副军长罗卓英很意外,吩咐中尉继续查探,沉思片刻停下马,向打马上来的第十一师新任师长萧乾问道:“浙西保安五团属于浙江省保安处直辖,还是属于衢州行署统辖?”
马上的萧乾是福建人,搞不清楚浙军的情况,只好转过头询问后方的第十四师师长周至柔:“百福兄,你和浙江军政界熟悉,你说这驻守浙西的保安五团,是不是良桢兄俞济时直辖的部队?”
籍贯浙江台州临海的周至柔缓缓催马上来: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浙西历来是浙江的剿共前沿,所以衢州行署一直拥有五个团左右的保安部队……刚才我听到了报告,那个叫杨嗣先的营长我不熟悉,估计他们应该是衢州行署统辖的吧。”
罗卓英望了一眼缓缓走过身边神情麻木疲惫不堪的麾下官兵,叹了口气,自嘲地说道:“我们这群残兵败将,从离开抚州到现在,都不受人待见,到了常山能有碗干饭吃就不错了,难道还指望人家摆酒等我们去喝吗?”
“好了,大家接着走吧,估计是驻扎浙西常山的保安部队接到他们上峰的通知……人家的团长能到边境检查站迎接我们这些残兵败将,已经算是给我们面子了——驾!”
萧乾望着默默望着罗卓英打马前行,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悲凉,军长陈诚去职,十八军的地位一落千丈,和他们的军长陈诚一样成了军政两界落井下石的对象,以军政部长何应钦、南昌行营实权派人物杨永泰、江西省长熊世辉为首的大老爷们,甚至不愿让十八军在抚州或者上饶休整补充,非得把士气低落疲惫不堪的十八军将士赶到浙江才舒服,伤痕累累的官兵们只能咬着牙艰难东行,连满腹怨气都没有力气发泄,将校们心里更加凄苦,深刻体会到官场的无情和人心的薄凉。
周至柔看到浑身尘土的萧乾呆滞不动,很无奈地苦笑一下,打马追赶心情落寞的罗卓英,后面已经看不清面目的黄维、莫与硕、霍揆章、李及兰等旅长难过地低下头,默默抖动缰绳,信马前行。
第130章患难见真情(下)
前行约两公里,长长的行军队伍突然停下,处在队伍中部的萧乾看到队伍前方出现骚动,以为是运送伤员的马车翻了,低声痛骂两句立刻打马上前,身后的几个旅长向后方大声喊了几句,也相继策马跑向前方看个究竟。请使用访问本站。
队伍最前方,停止前进的十八军官兵望着前方整齐排列的三辆小汽车和大大小小上百辆马车,一个个都惊呆了,纷纷围在一起指指点点议论起来,猜测是不是来接自己队伍的?
罗卓英和周至柔很快策马跑到队伍前头,尚未看清楚汽车和马车前方的官兵情形,一名身材高挑、身穿浙军灰色上校军装的年轻军官已经大步跑上来,身后还跟着八名排成整齐队列齐步跑来的校尉军官。
年轻的上校军官在罗卓英马头前方三米立正,端正敬礼大声报告:“接上级命令,浙江保安第二师第五团团长吴铭,率领全团军官在此迎接第十八军将士,第五团常山军营已经准备好一万四千将士的饭菜,腾出了足够安置的营房和帐篷,热烈欢迎十八军弟兄到来!”
“由于条件实在有限,我们只能调动一辆公务小汽车、两辆救护车和一百四十三辆马车迎接,不到之处,还请将军多多原谅!”
罗卓英极为震惊,翻身下马几步跑上去,敬完礼,抓住吴铭提前伸出的双手:“本人第十八军副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