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车擦肩而过时,手一伸,就交换了情报。
一般情况下,都是路承周交情报,张思昌只负责接收。
他们的动作就更隐蔽,哪怕身后跟着人,也看不清楚。
只有张思昌也需要传递情报时,动作才会慢上一分。
路承周今天老远就看到,张思昌有一只手,握着自行车头中间。
这是他们预先设置的暗号,说明张思昌有情报给他。
路承周原本将自己的情报,夹在食指和中指间,为了伪装,他特意用一张一元的法币包了起来。
情报是用暗语写的,就算被别人看到,也只是一堆无用的数字。
当然,最后他画一条铁路,但在外人看来,那条铁路更像是一部梯子。
看到张思昌发出的暗号后,他迅速将情报放到无名指和食指中间。
就在两车相会时,他们手一碰,各自的情报,就到了对方手里。
手指一翻,就完成了交接。
对这种交接情报的方式,张思昌刚开始不太适合。
他认为,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但不安全。
如果操作不当,情报势必会掉在地上。
虽然用钱包着,但被人看到,终归不好。
可路承周认为,越是看上去危险的行为,反而更安全。
谁也不会想到,他们就这样擦肩而过,就完成了情报交接。
张思昌只是路承周的联络员,用什么方式交接情报,由路承周说了算。
事实上,路承周还存着其他心思。
作为一名专业训练的特工,在大街上用这种方式交接情报,确实太过胆大。
但路承周并不担心他的身份暴露,相反,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有一天暴露自己的身份。
军统已经将他挂起来了,还有地下党。
路承周不希望,以后再与肖殿荣、程瑞恩、马玉珍等人保持着正当往来。
趁着停车的机会,路承周看了一眼手心的情报,然后,路承周点了根烟,将手头的纸趁机烧掉了。
为了与人力车夫更好的沟通,路承周有时间也陪着他们抽烟。
抽着抽着,路承周似乎也学会了。
香烟是个好东西,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消除寂寞,赶走孤独。
川崎弘要见他,难道日本方面,又有了新的动向?
川崎弘不仅仅要见他,还准备在康伯南道22号的安全屋见面。
康伯南道22号的安全屋,是路承周利用日本特务机关的经费搞起来的,自然也是为方便日本特务人员。
晚上,路承周回到家后,又骑着自行车出去了。
他身后的尾巴,自然不敢怠慢,虽然知道会被甩掉,但还是得硬着头皮跟上去。
只是,路承周在前面更有优势,比如说,通过一个关卡,路承周只需要亮个相,马上会被放行。
而后面的人,不但要拿出证件,还会被耽误时间。
只要半分钟,骑着自行车的路承周,就能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康伯南道22号是栋洋房,后面有个小花园,路承周除了给川崎弘一套钥匙外,自己也留了一套。
他在附近,确定了身后没有人跟踪后,打开后花园的小门,推着自行车走了进去。
路承周进去时,看到二楼已经亮起了灯。
张保头给签的合同,是租期一年,只要按照交租,一年之内,房东都不会过来。
一长两短,路承周在下面按了门铃。
很快,里面就响起了脚步声,打开门,里面站着的,果然是川崎弘。
“老师好。”路承周躬了躬身,恭敬的说。
“身后没有尾巴吧?”川崎弘顺手把门关上,习惯性的问。
“早就被甩了。”路承周得意的说。
“你这个地方,我看了看,发现还是不错的。”川崎弘回到二楼后,将门反锁,微笑着说。
这个地方交通方便,环境幽静,是个理想的安全屋。
以后,如果日本特务机关有什么行动,完全可以将人员安置在这里。
“老师赞誉了。”路承周谦逊的说。
“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川崎弘这才注意到,路承周手里拿着一本书。
“《中国的西北角》,是大公报记者,写的关于红军长征的通讯集。”路承周将书双手递了过去。
“关于红军长征的?”川崎弘诧异的说。
“是啊,中共的部队,不但没有被南京政府消灭,反而到了陕北,重获了生机。”路承周“叹息”着说。
第一百五十一章 接头方式
《中国的西北角》,是刚刚出版发生的,路承周在书店,看到之后,马上买了四本。
这书虽是进步书籍,但以路承周的身份,他都可以光明正大的观看。
对中共而言,路承周看这样的书籍,再是合适不过。
这种书,生动的文字真实还原了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时局状况。
全书由一系列的通讯结集而成,使得书中描写内容客观真实,较少夹杂作者自己的观点。
书中包含中国国内,第一次在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工农红军长征的通讯,它也让人们在获得对红军正确的认识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
书中所涉内容广泛,描绘的人物形形色色,既有军政要人,又有山川小民,涵盖了从社会上层至底层的各种人物的生活。
路承周买到书后,就仔细的看了一遍。
他虽然没有参加长征,但对红军的这次长征向往不已。
书中的介绍非常真实,让他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还是在白区的地下工作者,路承周认为,很多必要好好读一读。
就算是他军统,或者日本特务的身份,也可以阅读这类书。
这可是了解红军和中共的好资料,路承周不但要自己看,还要推荐其他人看。
“红军虽然弱小,但他们作风顽强,经历了长征的人,意志无比坚定,这些人组成的部队,会很可怕。”川崎弘迅速翻着这本书,很是担忧的说。
“他们再顽强,在大日本皇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路承周不以为然的说。
“那是当然,日本陆军,在全世界都是顶尖的。”川崎弘一脸傲然的说。
“川崎老师,此次让我来,是否有新的任务?”路承周问。
不可否认,日本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很强,但是,日本想要因此而吞并中国,绝对不可能。
路承周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但他早就暗下决心,为了抗击倭寇,可以随时为国捐躯。
路承周相信,大部分国人,应该与自己有着同样的心思。
中国有四万万同胞,只要有一半,哪怕是三分之一的国人,敢与日本拼命,十个小日本,也吞不下中国。
“此次来,除了看看这间安全屋外,主要是对你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表彰。”川崎弘微笑着说。
对这些中国情报员,只要他们干出了成绩,就一定要及时肯定和表扬。
表扬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通过提拔,或物质和金钱奖励等手段。
川崎弘此次,就给路承周带来了奖励:一百法币。
只要路承周对大日本帝国忠诚,又能干出成绩,多给点钱不算什么。
“多谢老师。”路承周接过钱,满脸堆笑的说。
当初川崎弘之所以看中他,就是因为路承周对钱比较看重。
在日本人面前,路承周也总是表现出一副贪财的模样。
只有这样,日本人才能放松警惕。
一个没有弱点的中国人,无法让他们相信。
有缺点的中国特务,反而容易得到日本信任。
“军统最近还在跟踪你吧?”川崎弘问。
“是的,也不知道何贺是怎么想的,竟然还派两个人日夜监视我。”路承周叹了口气,何贺派的人,又盯不死他。
只要路承周愿意,随时可以脱梢。
盯梢与脱梢,是两门讲究实用的技能,在杭州时,路承周就参加过演习。
“你在野崎公馆被他们拍到照片,没当成间谍就不错了。对你的监视,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目前,你与人力车夫搞好关系,能弄到英租界各方面的情报。一旦军统知道,可能会再次启用你。”川崎弘缓缓的说。
“老师的意思,是不是让军统的人,知道我最近都干了些什么?”路承周说。
“不错。”川崎弘欣慰的点了点头,路承周思维敏捷,马上能猜到自己的想法。
“我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路承周郑重其事的说。
“此次你代表工部局,与人力车夫谈判,也算立了一功,工部局就没什么表示?”川崎弘问。
他希望,路承周不但能重回军统,在工部局也能坐到一个更重要的位子。
路承周虽是副巡官,但这个位子,对日本特务机关来说,并不算重要。
至少要是巡官,甚至是正巡官,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路承周这个副巡官,每天还要在街上巡视,而担任巡官后,只需要坐在办公室,或者在街上转转就行了。
每天,能抽出大量时间,做其他事情。
这对路承周开拓他的情报网,是非常有利的。
“我正在寻找机会,克莱森琪也说了,有机会,他会提拔我的。”路承周说。
“还有件事,张思昌提出,交接情报的方式,太过冒险,能否换一种更安全的方式?”川崎弘问。
“在我的辖区交接情报,别人就算看到,也不敢说什么。”路承周轻轻摇了摇头。
“可是,你目前正被军统监视,如果让他们发现,你的身份怕是再也恢复不了。”川崎弘叹息着说。
“老师有何良策?”路承周看到川崎弘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马上说道。
川崎弘这样问,肯定是有了安排,自己再抗拒,只会引起他的反感。
“让张思昌在英租界拉人力车如何?”川崎弘缓缓的说。
张思昌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可以与路承周接触。
“拉人力车,还不如开家修车铺呢?”路承周笑了笑,让张思昌天天拉人力车,他能吃得消?
“不错,修车铺可以,这样你就可以开天去他那里了。”川崎弘高兴的说。
“我的车是新买的,也不用天天去修车铺,倒是天天要买烟。川崎老师,如果张思昌真想在英租界立脚,可开个日杂店。”路承周想了想,认真的说。
“日杂店?”川崎弘一愣,似乎比修车铺更好。
“不错,我不是从武山英一那里,进了日货么?正好可以通过他的日杂店销售。”路承周笑碰上说。
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多了
川崎弘原本以为,路承周与人力车夫交流较多,让张思昌化装成人力车夫,不但可以与路承周交接情报,也能趁机打入人力车夫这个群体。
可是,路承周有自行车,他总不能每天都坐人力车吧?
而且,拉人力车是个苦活,偶尔掩护一下,还是可以的。
但要把这个当成职业,恐怕张思昌做不到。
有句话说得好,乞丐没有早起的,因为起得早的乞丐,也不可能当乞丐。
中国情报员,没有几个能吃苦的,都是贪吃懒做之人,让他们当苦力,三五天可以,时间一长,准保出事。
川崎弘也知道,让张思昌这样的人,打入人力车夫这个群体,根本就不可能。
让张思昌开家日杂店,确实能让他们更好的交情情报。
路承周每天都要买烟,再把情报夹在钱里,谁能看得出来呢?
其实,路承周还有一个建议,完全可以满足川崎弘的要求,让张思昌开家茶楼,专供人力车夫歇脚。
只要价格便宜,再提供吃的东西,还不把英租界的人力车夫都吸引过来了?
但是,这个建议,他不想说,就当自己没想到吧。
以后,有机会,让党组织办一家这样的茶楼,路承周也可以时不时的去喝茶。
拿了川崎弘的钱,又得到了口头嘉奖,路承周很是开心。
不管川崎弘心里怎么想的,至少他能与自己见面,说明他对英租界的情报,还是很重视的。
与川崎弘见面后,路承周去了趟法租界,将另外一本《中国的西北角》,连同最近的情报,放到了军统的死信箱内。
路承周提出一个设想,资助张保头,或朱彪,成立一家专门为人力车夫服务的茶楼,更好的收集他们的情报。
路承周与刘有军,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他与李向学,见面的次数就更少。
路承周被军统监视,同时英租界还有一位日本特务机关的联络员,谁知道张思昌会不会也在暗中监视他呢?
这个时期,路承周与李向学见面的次数越少越好。
可越是这样,路承周就越渴望与李向学见面。
与李向学见面,不仅仅是向组织汇报工作,更是为了,缓解心中的压力。
路承周看似生活得很平静,可是,他的神经,整天绷得紧紧的。
他总担心,有一天自己的神经会绷断。
与李向学见个面,哪怕只是拉几句家常,路承周的心情都能特别舒畅。
在李向学面前,路承周才能完全放松,哪怕只有几分钟,也让他很渴望。
这本《中国的西北角》,路承周也带了一本给李向学。
这本宣传红军长征的书籍,路承周每天都要看一遍,书里的内容,他早就被得滚瓜烂熟。
有些文章,甚至是倒背如流。
红军长征,前有阻击,后面追兵,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红军一路爬山涉水,不但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还多次取得胜利。
红军到了陕北后,各地的党组织,终于恢复了与中央的联系。
“这本书我在书店也看到了,正想过几天去买。”李向学拿到路承周的书,笑吟吟的说。
并非他不想买,而是手头拮据。
“这本书我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来了,我手里还有一本,需要的话,可以拿过来。”路承周说。
“到时再说吧。最近你的工作开展得很好,你暗中支持人力车夫的事,组织上已经知道了。”李向学缓缓的说。
“此事我没有及时向组织汇报,请求处分。”路承周惭愧的说。
学运和工运,历来是我党的强项。
但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他与组织沟通,不仅仅是因为他被军统监视。
如果军统或日本特务机关,知道人力车罢工,有中共参与,对他的印象,自然会大打折扣。
有中共组织的罢工,在军统和日本特务机关看来,是能看到明显痕迹的。
“当时组织上确实很生气,但事后看了你的汇报,我向上级提出,你的处置是正确的。”李向学缓缓的说。
如果有党组织领导,英租界的人力车夫罢工,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甚至,在全国都会引起轰动。
但是,英租界工部局如果得知,人力车罢工,有共产党参与,对共产党的态度,会不会有转变呢?
共产党的很多组织,都活跃在英租界。
但在英租界,这些组织尽量不发展力量,至少,不影响英租界。
还有军统和日本特务机关,一旦知道人力车罢工,有中共参与,路承周在他们的心目中,会不会打上一个问号呢?
有些事情,只要有所怀疑,就一辈子都不会再信任了。
“我希望,组织能派人,与英租界的人力车夫沟通,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很爱国的。如果能争取他们,也有利于党组织在英租界的活动。”路承周提议道。
“我会向组织反映的。”李向学说。
路承周第二天,与张保头见面时,跟他说起了,人力歇脚的事。
“我们把车摆在街上,随时都可以歇脚。”张保头笑着说。
“你就没想过,到哪家茶楼喝杯茶,吃块点心什么的?”路承周问。
“拉车一天能赚几个钱?哪敢去喝茶啊,至于吃点心,就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张保头摇了摇头。
路承周这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时也很幼稚。
人力车夫每天赚钱不多,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实处。
哪怕一杯茶只要一分钱,他们也未必舍得。
路承周原本想资助张保头开家专为人力车夫服务的茶楼,听到此话,也没有再提。
中午,路承周到戈登堂时,碰到了好久没见的温秀峰。
这位所谓的神探,一改之前的颓废,神采奕奕,像只得胜的公鸡似的,见谁都傲着头。
路承周很是诧异,也不好当面问,侧面打听了一下,原来是破了桩盗窃案。
路承周当时很是不以为然,不就是一桩盗窃案么?有必要这么张扬么?
待路承周见到阮健公后,发现阮健公一脸阴沉,心想,温秀峰破的案子,不会与阮健公有关吧?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最近在干什么
路承周不知道,温秀峰办的案子,与阮健公有没有关系。
但是,阮健公的心情很差,他能感觉得到。
向阮健公汇报工作时,对方心不在焉,路承周很快就告辞离开了。
上峰心情不好,最好的办法,有多远就走多远。
否则,无名火一上来,无错会变有错,小错会变大错。
只是,路承周正要离开戈登堂时,让警务处副处长刘立峰叫到了办公室。
“处座,有何吩咐?”路承周与刘立峰打交道的次数较少,毕竟他与刘立峰,还隔好几级。
“阮健公最近在干些什么?”刘立峰打量了路承周一眼,缓缓的问。
刘立峰中等个子,国字脸,眉毛很粗。
一个中国人,能担任英租界警务处的副处长,是很不容易的。
“上司的事情,做下属的哪能知道呢。”路承周笑了笑,没有摸清刘立峰的意图前,他是不会随便说话的。
“温秀峰今天破了一个盗窃案。”刘立峰似乎看错了路承周的心思,自顾自的说。
“是我们辖区的?”路承周心里一动,问。
刘立峰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跟他说这样的话,堂堂警务处的副处长,也没有时间跟他讨论这些问题。
想到刚才阮健公恶劣的心情,路承周心想,温秀峰办的这个案子,怕是与阮健公脱不了干系。
路承周对阮健公的事情,还真的没怎么注意。
路承周是副巡官,只负责那三条街。
在这三条街的事情,路承周肯定会知道,但超出这三条街的事情,他就算想管,也管不到。
“你真不知道?”刘立峰看到路承周的表情,诧异的问。
“真不知道,还请处座点拨。”路承周信誓旦旦的说。
“既然如此,那没事了。”刘立峰淡淡的说。
刘立峰不说,反而引起了路承周的好奇心。
出来的时候,路承周碰到了贾明。
贾明与路承周一样,都是阮健公的副巡官,算是他的助手。
看到路承周从刘立峰的办公室出来,贾明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路承周与贾明,也基本上不怎么来往。
贾明是老巡捕,资格比他老,除非是在阮健公的办公室碰个面,其他时间很难碰到一起。
路承周心想,贾明肯定是知道什么,他想问一句,但贾明却走进了刘立峰的办公室。
路承周知道,就算贾明知道,也未必会跟自己说。
路承周特意去了趟五十一号路,廖振东是阮健公的心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廖振东应该知道。
“廖振东,最近生意怎么样?”路承周见到廖振东在巡街,将自行车停到路旁,廖振东马上小跑着过来了。
“生意是越做越大,副巡座请放心,一切交给我便是。”廖振东笑吟吟的说。
自从路承周将日货的销售交给他后,销售翻了好几番。
根据与路承周的约定,他每个月的分红,已经超过了一百元。
“交给你,我当然放心了。我问你,巡座最近在忙些什么?”路承周随口问。
廖振东不像王斯广,每次总是喊自己“副巡座”,以示他心里还有阮健公这个“巡座”。
“这我哪知道哟?”廖振东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温秀峰今天破了一个盗窃案,据说与巡座有点关系。”路承周望着廖振东,淡淡的说。
“盗窃案?案犯是谁?”廖振东眼里闪过一阵异样的光芒。
“你觉得应该是谁呢?”路承周不动声色的问。
“副巡座,我真的不知道。要不,我去问问巡座?”廖振东无奈的说。
他是阮健公的心腹,本身还是帮会分子,当然知道阮健公的一些秘密。
只是,这些秘密,他不会与路承周分享。
廖振东可以帮路承周照顾生意,但还没有到能分享阮健公秘密的地步。
“巡座现在心情可不太好,你要是不怕挨骂的话,尽管去就是。”路承周不以为意的说。
廖振东听到路承周的话,顾不上巡街,马上叫了辆人力车,急匆匆的去了戈登堂。
路承周不理会廖振东,他现在对阮健公的事情很是好奇。
毕竟,阮健公是他的上司,如果阮健公出了什么事,他得提前应对才是。
这种消息,或许张保头会知道。
路承周去了趟二十四号路,果然看到了在路边休息的张保头。
“张保头,今天生意如何?”路承周将车支在旁边,走过去递了根烟,笑呵呵的问。
“托路警官的福,还算可以,刚拉了趟中街。”张保头双手接过烟,恭敬的说。
“有钱赚就好。问你件事,知道阮健公阮巡官么?”路承周随口问。
“我们要在他手下讨饭吃,怎么能不知道呢?”张保头笑了笑。
“知道他最近在干什么么?”路承周又问。
“路警官想知道?我可以去打听一下,未必会有什么消息,毕竟阮巡官是有小车的人。”张保头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
他现在,都快成路承周的包打听了。
但是,只要是路承周交待的事情,他都会尽心力而为之。
“我也只是随便一说,你不用特意去打听。”路承周连忙说。
他估计,既然刘立峰都过问了阮健公的事情,不管阮健公有什么秘密,恐怕都捂不住了。
刘立峰虽是华人副处长,一直在英国人面前,为华捕争取权益。
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他还是讲规矩的。
“关于阮巡官,我以前听说过一件事。”张保头低声说。
“什么事?”路承周饶有兴趣的问。
“听说阮巡官生财有道,他赚钱的手段,一般人可比不了。”张保头神秘的说。
“说说看。”路承周又递过去一根烟。
阮健公在英租界,有自己的别墅洋房,还有私家车,家里听说还有几个下人。
这些,可不是一个巡官的收入,能负担得起的。
“那还是三年前的事了,当然,我也是听道听途说,作不得准的。”张保头解释着说。
“又不是让你在法庭上作证,就当说个趣事。”路承周不以为意的说。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出事了
原本,路承周以为,张保头会说阮健公如何包庇黄、赌、毒之类的事。
毕竟,路承周在警务处当了两年巡捕,对这些事情,也知道一些。
没想到,张保头说的事情,更是令人震惊。
“我听说,前几年有一对在北方当县长的夫妇,想来英租界当寓公。到海沽买了房子后,自然得添置点家具。有人就送来了个保险箱,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那个县长夫人。结果,没过几天,阮巡官就带人去县长家,说保险箱是赃物。”张保头介绍着说。
“是不是财物,不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嘛。”路承周蹙起眉头说。
英租界的巡捕,受英国影响较深,办案子要讲个程序,还是证据。
当然,很多时候,这些只是停留在表面。
华捕办案,用的还是自己的老办法。
“阮巡官办事,当然是‘公事公办’。他是带着盗贼一起去的,而那盗贼,正是卖给县长夫人保险箱之人。所谓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县长夫妇在海沽人生地不熟,为了免去牢狱之灾,将家财散尽,才摆脱了官司。但是,他们再也不能在海沽当寓公了,只能黯然回了老家。”张保头叹了口气,说。
说到“公事公办”是,张保头特意加重的语气。
“阮巡官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吧?”路承周吓了一跳。
但是,他下意识的认定,阮健公还真是这样的人。
作为一名巡官,阮健公的财富,与他的收入是不匹配的。
“我也是道听途说,说不定是捕风捉影呢。”张保头笑了笑,不想证明什么。
他是聪明人,知道路承周已经听进去了。
路承周若有所思的微微颌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路承周又去了趟五十一号路,专门等着廖振东。
张保头所谓的道听途说,恐怕不是捕风捉影,而是确有其事。
回想早上阮健公糟糕的心情,还有刘立峰特意问起阮健公的近况,路承周觉得,温秀峰破的那个盗窃案,一定与阮健公有关系。
如果阮健公真是这样的人,他手里应该掌握着一些盗窃犯。
警察与盗窃沆瀣一气,想想都令人心寒。
警察再恶,也不能与罪犯勾结。
路承周到五十一号路不久,廖振东也回来了。
廖振东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神采,神情沮丧,就像死了亲爹似的。
路承周看到之后,心里更有了底。
路承周相信,阮健公恐怕要出事。
他现在要考虑的,是阮健公出事之后,自己需要做些什么。
“副巡座……”廖振东看到路承周,坐在路边的自行车后座架上,拖着脚步走了过来。
“嗯。”路承周应了一句。
之前他确实很好奇,但现在反而静下心来了。
“巡座,阮健公出事了。”廖振东见路承周没有怎么回应,心里反而着急了。
“我是副巡座。”路承周马上纠正了廖振东的说法。
听到廖振东喊出“巡座”这个称呼,路承周心里就断定,阮健公一定是出事了。
廖振东此时的六神无主,已经说明了一切。
只是路承周不知道,阮健公会不会牵涉到廖振东。
如果廖振东也出事的话,他就得考虑,五十一号路要新设个巡长才行了。
另外,他的日货生意,可能也得换一个代理人。
“巡座,阮健公长期包庇几名盗窃犯,今天有一名落网,并供出了他。”廖振东此时,当然不敢再喊路承周为“副巡座”。
这就是形势所迫,阮健公一倒,他的后台也就倒了。
“长期包庇几名盗窃犯?”路承周马上抓到了他话中的意思,问。
“是的。”廖振东不敢与路承周对视,看了路承周一眼,马上低下了头。
其实,路承周此时偏着头,根本没有看廖振东。
“你呢?有没有参与其中?”路承周这才正眼瞧了廖振东一下,问。
“阮健公从来只是利用我,有好处的事,哪会想到我呢。”廖振东谦卑的笑了笑,从现在开始,他就得摆正位置。
原本,有阮健公的支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