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手-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已经打了电话,再不回去,别人真以为我死了。”严树勋叹息着说。
自从他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出去之后,盐务局一片大乱。
而严家在海沽的生意,也迅速萧条。
严树勋虽然没有真死,但他却看到了,如果自己死了,严家会迅速败落。
恐怕不用几年,他几十年积攒下来的身家,很快就会落入别人之手。
严树勋很清楚,如果家里没人当权,是件很悲哀的事情。
“已经通过电话,我随时都可以回去,但在去盐务局上班之前,得让报社发表一篇通告。”严树勋叹了口气。
“军统未必会死心,你如果再露面,会不会有危险?”沈竹光提醒着说。
他见过火柴,知道军统对严树勋并没死心。
如果不是自己的态度,军统直接杀进来了。
严树勋如果回去,他估计,不出三天,就会死于非命。
“我总不能,一辈子躲在你家吧?”严树勋无奈地说。
他当然知道,回去之后,将面临更大的危险。
军统绝对不会死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自己多配几名保镖。
严树勋回去后,就四处设法招兵买马,只要有本事的,他不介意花重金。
这可是给自己保命的,哪怕再多的钱,他也愿意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两天,严树勋还真的招了几名保镖。
其中有两位,身手不凡,枪法也不错,严树勋当即决定,让他们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
哪怕他与老婆同房,他们也得在门口守着。
严树勋觉得,他可以公开活动了。
为此,特意在全市几家报纸上,公开刊登了一个公告,大意就是说,他严某人又回来了,毫发无损,之前只是为了配合皇军,打击抗日分子,故意以身试险云云。
然而,严树勋并不知道,这两名保镖,是阎王爷派来的。
当天晚上,严树勋就被杀死在自家床上,家里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
至于那两名贴身保镖,自然也一起消失了。
而墙壁上,还留着了四个血字:“汉奸下场!”
这下,川崎弘是真的怒了。
他暗暗后悔,应该派几名日本宪兵,保护严树勋的。
严树勋请保镖之事,他也听说了。
中国人请私人护卫,是一种古老的保护手段,他当时并没在意。
哪想到,仅仅一天时间,严树勋就死了。
不用猜,凶手就是那两个保镖。
川崎弘万万没想到,军统的胆子这么大,竟然明目张胆,派人潜伏到严树勋身边。
川崎弘将陶阶叫到严府,让他接手此案。
军统的老巢,必定在英租界,这个案子,与关明鹏案,幕后指使者都是同一个人:军统海沽站长火柴。
“军统海沽站如此猖獗,属下一定将他们连根拔起。”陶阶勘查了现场后,对川崎弘信誓旦旦地说。
严树勋家占地极广,前后五进院子,从正门走进来,要好几分钟,才能绕到他的卧室。
盐务历来是肥缺,北洋政府时期盐务督办,可以说是天下有数的肥缺。
海沽被日军占领后,严树勋第一批站出来,力挺日军,不就是想保住他的位子么?
严树勋的行为,也确实保住了他的利益,维持会时期,他就担任了盐务局长,一直到潘家才上任后,他的局长之位,还没有撼动。
“此次军统没有从外面潜入,而是派人打入严府,可见他们的行事手法,又发生了变化,一定要注意。”川崎弘提醒着说。
他是海沽警察教练所的教官,担任宪兵队特高课长后,也一直在研究着自己的对手。
特高课最主要的任务,是清除海沽的抗日分子。
而海沽最大的两股抗日势力,是中共的地下党和重庆的军统。
至于中统和其他的抵抗力量,他是没有放在眼里的。
中统的电台,抗战前就被日本特务机关破解,一直到现在,还在为日本特务机关源源不断,提供各种情报。
中共地下党的市委机关,迁到冀东后,新的平海唐点线工委,暂时还没有干出什么大事。
中共之抗战,与军统完全是两种形态。
地下党一直默默发展着力量,做着自己想做,又必须做的事情。
他们并不会与日军正面冲突,虽然日军对他们更警惕,但中共不会让宪兵队颜面大失。
军统则不然,他们烧堆栈,杀汉奸,搞得海沽人人自危。
关明鹏“暗杀”严树勋后,川崎弘不但没有把军统海沽一网打尽,还被火柴调动。
当特高课的人,都在法国公园守株待兔时,英租界的关明鹏,却被军统干掉了。
川崎弘觉得,火柴这个对手,实在难以捉摸。
火柴行事天马行空,没有痕迹可寻。
而且,每次行动,总会提前布局,稍不注意,就被他得逞。
“我一定会彻查严府,我估计,严府有内鬼。”陶阶笃定地说。
“查,一查到底,从现在开始,严家所有人都不得外出,任由你调查。”川崎弘点了点头。
第四百八十三章 动机
陶阶从走进严家,就被这宏伟海气派的院子吸引住了。
他当时就在想,如果自己能住在这样的大房子里,那该多好啊。
从军统华北区的行动处长,到宪兵分队情报三室主任,陶阶的财产,并没有多大变化。
当他的工作,从地下转到地上,可以光明正大,不用掩饰身份时,自然想提高生活品质。
陶阶在没来严家前,觉得在英租界住着牛津别墅5号,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那也是英租界数得着的高档别墅。
然而,跟严树勋家相比,陶阶觉得自己住的太憋屈。
他之所以提出严府有内鬼,当时就存了这样的心思。
当然,谁也不能排除,严家就没有内鬼。
川崎弘支持他的想法,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关明鹏的案子,查到什么线索没有?”川崎弘又问。
军统不除,海沽永无宁日。
虽然将希望,寄托到中国人身上有可些可笑,但是,目前来说,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正在加紧排查,我准备对树德小学的所有教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同时,对松寿里一带,方圆五百米内,所有的住户,进行一次细致的摸排。”陶阶连忙说。
关明鹏的案子,他都是直接向川崎弘汇报的。
需要宪兵分队配合,他才会向野崎报告。
川崎弘的级别比野崎高,有机会讨好川崎弘,他当然会绕过野崎。
如果关明鹏的案子破了,他就能飞黄腾达。
陶阶希望,能调到宪兵队总部。
在日本人控制的地盘,如果他能担任一个情报室主任,那真的能在海沽横着走了。
“要加紧,如果有怀疑目标,可以抓回宪兵分队审讯。如果不方便,可以直接送到宪兵队总部。”川崎弘冷冷地说。
只要能找到军统分子,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嗨!”陶阶连忙应道。
川崎弘等于给了他一项特权,只要有嫌疑,随时可以抓捕。
路承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严树勋被杀的消息。
这次的暗杀计划,由他一手设计,曾紫莲负责搜集情报,陈白鹿提供具体的人选。
由军统训练出来的职业特工,要胜任严树勋的保镖,自然是小菜一碟。
昨天晚上,曾紫莲一直没回来,她在五十一号路26号等着消息。
陈白鹿负责接应,将行动人员妥善安置好后,陈白鹿才向曾紫莲通报消息。
曾紫莲表面上是海沽站的情报组长,但陈白鹿认为,她同时与火柴,还有一层特殊关系。
火柴的很多命令,都由曾紫莲传达。
而海沽站的很多工作,也都由曾紫莲向火柴汇报。
幸好火柴隔一段时间,就会与他们见一面,否则陈白鹿真怀疑,火柴被曾紫莲控制了呢。
曾紫莲接到消息后,这才回家,第一时间向路承周汇报了。
虽然路承周觉得,这次的行动万无一失,但接到曾紫莲的报告后,他才算放下心来。
就算这样的计划,他也安排了备用计划。
严树勋一死,路承周就要与牛绍善、夏宁靖等人联系了。
如果说,刘同宇的死,只是震撼了这些人,那么何尚元的伤,让他们意识到,军统对汉奸的真正态度。
而严树勋的死,恐怕会让他们心惊肉跳、夜不能寐。
海沽的铁杆汉奸确实有,但很多都摇摆不定,他们是墙头草,随时都可以两边倒的。
路承周并不需要他们对军统忠心不二,只要求他们,对军统的行动,给予一定的便利。
路承周首先选择了夏宁靖,对军统要求见面,他表现得非常积极。
路承周与夏宁靖约好,在法租界国民饭店见面,夏宁靖不但表示,要支持国军抗战。
同时,也跟沈竹光一样,对抗战伸出了援助之手。
两人像约好似的,给了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另外私底下,也给了路承周一张两千元的支票。
夏宁靖是卫生局长,路承周能用到他的地方很多。
为了方便与夏宁靖联系,路承周与他约定了一套暗语。
以后,只要有人跟他说出这套暗语,夏宁靖必须全力配合那人的工作。
毕竟,有些事情,路承周不好亲自露面。
原本,路承周想告诉夏宁靖,让他特别关照估衣街的中西大药房。
但想来想去,路承周觉得,时机还不成熟。
夏宁靖也是个老官僚,谁知道他用钱开路,是真心抗战,还是为了保命呢。
路承周估计,所有争破脑袋,要跟军统合作的人,恐怕都是为了保命。
包括之前的孙志书,也是存着这样的心思。
没有性命之忧,这些人怎么会向重庆靠拢呢。
不管他们有什么目的,为了抗战,可以吸纳他们。
这也是党的政策,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跟夏宁靖谈得怎么样?”曾紫莲晚上到楼上后,问。
“他倒是很配合的,过两天让傅祺去找他,给七路军准备一套手术器械,再准备一批纱布、绷带,以及磺胺粉等,看夏宁靖是怎么做的。”路承周沉吟着说。
夏宁靖表面上,说得震天响。
是不是真心抗战,还要看他的行动。
只有付出了实际行动,才没有回头路可走。
“好的。”曾紫莲点了点头。
“这是暗号,只认暗号不认人。”路承周将与夏宁靖的暗号,写在纸上,让曾紫莲熟记。
“牛绍善呢?什么时候与他见面?”曾紫莲将暗号记下后,拿起桌上的火柴,将纸条烧掉了。
如果有以后需要暗号,她会抄写一遍。
路承周的笔迹,虽然作了掩饰,但还是要注意。
能减少暴露风险的,一定要坚持。
“牛绍善的情况有些特殊,据我所知,他跟茂川秀和的关系较好。”路承周缓缓地说。
他也希望,牛绍善心向抗战。
但是,牛绍善还有一个身份:中国青年党海沽负责人。
而且,牛绍善在担任海沽市公署秘书长期间,与茂川秀和来往甚秘。
路承周很怀疑,牛绍善的动机。
“那怎么办?”曾紫莲问。
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来
中国青年党初名“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1923年12月2日成立于法国巴黎。
1929年8月20日在沈阳举行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定名为“中国青年党”。
该党主要由地主、资本家、军阀、政客及部分知识分子组成。
抗战之前,牛绍善就与茂川秀和来往密切,日军刚占领海沽,牛绍善就将整个中国青年党海沽分部,拱手送给了日本人。
牛绍善也因此,进入维持会委员会,并且将孙志书挤下秘书长之位。
要不是孙志书提前一步,与潘家才搞好关系,他这个秘书长,还能干下去。
牛绍善虽然让出了秘书长之位,但他依然还是参事室参事。
当然,这个理事,更多的意义,只拿薪水不干事,算是个安慰奖。
可就算如此,牛绍善也不应该这么积极才对。
能进入维持会的,确实很多只是被日本人拉来应景的。
但是,像牛绍善这种坚定的亲日派,他会因为,军统锄杀了几名汉奸,就洗心革面吗?
“牛绍善既然表现出,要为重庆做事,我们自然要有所行动。”路承周缓缓地说。
不管牛绍善是真心还是假意,都要接触一下。
如果牛绍善真心抗战,还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假若牛绍善一意孤行,刘同宇、严树勋就是他的下场。
“如果这是日本人的阴谋呢?”曾紫莲担忧地说。
这种事,她真想替路承周分担。
可是,接触牛绍善这样的人,路承周以火柴的身份出面,更能表现出诚意。
“哪怕就是火坑,也要跳下去。你给总部发报,报备行动方案。”路承周缓缓地说。
除了孙志书之后,现在的沈竹光、夏宁靖,都拿出了“诚意”。
不管他们是为了保命,还是真想抗战,至少表面功夫到位了,路承周也能因此向总部报告。
至于沈竹光和夏宁靖各送的五千元,路承周自然会在报告中说明,但同时又以海沽站经费短缺为由,将钱截了下来。
戴立收到海沽站的电报,自然也不会去计较这两笔五千元的献金。
能让海沽维持会的委员,主动要求抗日,戴立还是很高兴的。
这说明,海沽站的工作很到位,一边刺杀那些一心亲日的汉奸,一边拉拢这些摇摆的墙头草,以后海沽站的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路承周要与牛绍善接触,戴立也没有反对。
只要路承周能保证自身安全,就算他跟日本华北驻屯军的司令官见面,他都不会在意。
“海沽站能在夹缝里生存,并且不断壮大力量,实在难得。”毛善炎感慨着说。
越努力的人越幸运,路承周领导的海沽站,在海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杀汉奸、送药品、毁物资,一桩桩,一样样,都让人看到了路承周的努力。
“是啊,谁能想到,他不但是个好火焰,还是根好火柴呢。”戴立微笑着说。
“我看,他那个代理站长,是不是可以转正了?”毛善炎试探着说。
路承周对他很尊重,在雄镇楼时,他对路承周就很看重。
当初路承周在雄镇楼,用耿火这个名字,很合他的心意。
到海沽后,更是用“火焰”、“火柴”这两个代号,都与火有关,他更是满意。
“再等等吧。七路军的情况怎么样了?”戴立随口问。
路承周目前是海沽站事实的站长,转不转正,都不影响海沽站的工作。
属下立了功,确实要及时奖励,但也得留有余地。
路承周还年轻,刚担任代理站长没多久,如果一下子给他转正,以后再立新功怎么办?
随着路承周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同时,戴立也一直认为,路承周更主要的任务,是潜伏在宪兵分队。
至于海沽站,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他希望能帮路承周分担。
“一直联系不上。”毛善炎摇了摇头。
与七路军的电台失联,已经超过一个星期了,在战争期间,这是不正常的。
按照惯例,七路军与总部,应该每天保持一次常规联络。
“从海沽站汇报的情报来看,他们的部队,在丰润县被打散了,电台有可能损毁,或者丢弃。”戴立缓缓地说。
七路军借着中共领导的冀东暴动,顺势收复并占领了宝坻。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戴立非常激动。
然而,没几天,七路军就只能撤退,在丰润县等了一段时间后,遭到日伪围攻。
“看来,只有等他们主动与总部联系了。”毛善炎叹息着说。
“还有一种办法,他们可以让海沽站。”戴立缓缓地说。
海沽站与七路军,都属军统总部领导,可以说兄弟单位。
七路军的政治部主任郑问友,原来是海沽站的军情组长,如果七路军真与总部没办法联系,可以让海沽站转告的。
海沽站不但有几部电台,还有备用电台。
这方面,路承周考虑得很周全,随时准备不时之需。
郑问友还真的到了海沽,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同行的还有七路军之司令官谢维汉。
两人从水路进入海沽,从特一区进入法租界,在国民饭店住了下来。
“司令,你先住着,我去趟英租界。只要找到军统的人,就能与总部联系上了。”郑问友进入房间后,先在窗户处观察了一会,没有发现异常后,才对谢维汉说。
七路军现在是上级找不到下级,下级找不到士兵。
谢维汉是原国民党惠民专区专员,被任命为七路军游击司令后,他的主要工作,其实还是用笼络手段,收罗各地的土匪、民团。
至于军事行动,他一般是交给其他人。
在丰润县时,条件非常艰苦,谢维汉累得不行。
好不容易到了租界这个花花世界,他一到房间,就躺到了柔软的床上。
“你去就是。”谢维汉身材有些肥胖,他已经累得抬不起手头,闭着眼睛,在床上拍了拍。
“是。”郑问友看了瘫倒在床上的谢维汉,暗暗叹了口气,转身走了出去。
第四百八十五章 擦肩而过
路承周与牛绍善,依然约好在国民饭店见面。
牛绍善的身份,出现在国民饭店,并不显眼。
跟上次一样,路承周提前到了国民饭店。
但今天他没有提前一个小时,因为曾紫莲和陈白鹿,带着几名行动人员,已经提前到了。
路承周知道,自己走进来时,曾紫莲应该在楼上的房间,观察着身边的一切。
路承周下车时,还是习惯性的观察着四周。
他的目光缓慢的在四周瞥了一眼,突然目光一滞。
路承周将目光迅速收了回来,扶了扶眼镜,压低帽檐,迅速走进了国民饭店。
进了国民饭店的玻璃门后,路承周突然回头身子,再次盯着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那个人。
从那人的身影,以及他走路的步伐,路承周终于确定,刚才那人是郑问友。
七路军的政治部主任,怎么会来国民饭店呢?
很快,路承周就明白了,郑问友来海沽,只有一个目的,与海沽站接上头。
这是恢复与总部的联系的最快方式,身为海沽站原军情组长的郑问友,自然非常清楚。
七路军已经从丰润县撤离,七路军最后的电报,是汇报撤退方案。
可实际上,七路军的撤退,变成了四散而逃。
看着郑问友坐着人力车,路承周很想跟他打个招呼。
但他还是忍住了,郑问友并不知道他的身份,而郑问友却知道,他是宪兵分队情报一室主任之事。
如果贸然上前打招呼,郑问友还以为是宪兵分队盯上他了呢。
假设郑问友还是海沽站的军情组长,路承周可能会以火柴的身份,与他见个面。
但郑问友是七路军之政治部主任,路承周实在不愿意冒这个险,与他见面。
路承周不能与郑问友见面,但陈白鹿可以,之前陈白鹿在七路军待过一段时间。
陈白鹿现在是海沽站的行动组长,从级别上来说,也适合与郑问友见面。
这次与牛绍善见面,与之前稍不有同,因为路承周不再是单独作战。
三楼同样也订了两间对向的房间,一间用来与牛绍善见面,另外一间当作观察室。
坐电梯到三楼,走出电梯时,路承周就看到了曾紫莲留下的安全暗号:右边角落里,摆着一盆花。
“刚才注意到一个身着灰色大褂的男子没有?我走进来时,他刚离开。”路承周到房间后,对早就在房间等候的曾紫莲说。
虽然这次也是与汉奸见面,牛绍善也流露出,想要为重庆做事的意思。
只要牛绍善没有拿出实际行动,他所谓的替重庆做事,就是一句空话。
上次与沈竹光见面,路承周单独赴会。
而今天,他更加谨慎,不但曾紫莲与马玉珍都到了,行动组的陈白鹿也到了。
“怎么啦?”曾紫莲诧异地说。
她努力回忆着,路承周出门的时候,确实有一位身着灰大褂的中年男子,正好走出国民饭店。
只是,曾紫莲并没有注意,她的心思,一直都放在路承周身上。
“那人应该是郑问友。”路承周缓缓地说。
“什么?”曾紫莲惊诧得手里的铅笔都掉地上了。
曾紫莲与郑问友,没怎么打过交道。
曾紫莲调到海沽担任情报组长时,郑问友就已经调到了冀东一带,组建七路军。
“你去摸清,郑问友住在哪个房间。”路承周缓缓地说。
他估计,郑问友是住在国民饭店,刚才出去,应该是想通过一些老关系,与海沽站联系上。
“你要不要与他见个面?”曾紫莲问,如果论军衔,郑问友比路承周高几级了呢。
郑问友身为七路军的政治部主任,挂的可是少将衔,而路承周只不过是中校罢了。
“我就不跟他见面了,让陈白鹿与他联系吧。”路承周想了想,说。
“好。那个,是不是牛绍善?”曾紫莲的目光,一直有意无意盯着外面,看到一辆小车开进国民饭店时,突然说。
“我看看。”路承周拉开窗帘一角,拿起窗台的望远镜,仔细观察着下面的情况。
“车子是他的,注意周围情况。”路承周很快找到了那辆汽车,车牌正是牛绍善的。
从车上走下来的,也是牛绍善本人。
但是,周围有没有日本特务,就不得而知了。
“目前还没有发现异常。”曾紫莲将目光,投向了对面。
她在对面安排了马玉珍,陈白鹿的行动组,则负责周围。
如果日特有行动,军统也有反击的实力。
路承周是海沽站的支柱,他的安全,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
“我先过去,这里交给你。”路承周放下望远镜,他得抢在牛绍善之前,赶到对面的房间。
牛绍善走进国民饭店时,曾紫莲高度紧张,特别注意着周围的情况。
如果牛绍善是给军统挖坑,这个时候,周围应该会有动静的。
然而,直到牛绍善走进国民饭店,她都没有看到任何异常。
牛绍善此次还真是一个人来的,国民饭店他也经常来,到三楼后,径直到了约定的时间。
牛绍善五十来岁,微胖,保养得很好,看上去很年轻。
他身材中等,步伐沉稳,并没有因为要与军统的人见面,而显得有所紧张。
平静的敲了敲门后,很快有一位面色蜡黄的男子开了门,对方看到方,点了点头,示意他进去。
房间的窗帘拉了起来,又没开灯,光线不太好,他只能模糊的看到对方的相貌。
“鄙人牛绍善,不知阁下是……?”牛绍善知道,这是军统的人故作神秘。
“在下火柴,军统海沽站长。”路承周淡淡地说。
“久仰火先生大名,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牛绍善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双手抱拳,客气地说。
抱拳行礼,比握手有更大的优势。
不管对方什么态度,只要抱拳都能行礼。
但如果握手,对方不伸手,岂不显得很尴尬?
“请坐吧。”路承周指着椅子说,牛绍善目前是市公署的参事,算是可有可无的人物。
之所以接受他,更多的是从政治上考虑。
第四百八十六章 自述书
牛绍善比沈竹光和夏宁靖更大方,他给了六千政治献金,并且给了路承周私人四千元。
路承周等牛绍善走后,到对面把六千元的支票交给曾紫莲,让她拿给黄文买入账。
自从沈竹光等人,愿意暗中与重庆合作后,海沽站的收入大增。
“牛绍善应该是一个人来的。”曾紫莲在路承周与牛绍善见面时,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
“行,我先回去了,如果查到郑问友的行踪,让陈白鹿去接触一下。”路承周叮嘱着说。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晚上他还是要去宪兵分队。
作为情报一室的主任,路承周还是要负起这个责的。
牛绍善离开国民饭店后,直接回了家。
如果有人跟踪,会发现一切表现得很正常。
这个时候,牛绍善回家吃饭,也能说得通。
然而,牛绍善家的书房里,茂川秀和正坐在他的椅子上,慢条斯理地看着书。
书桌上摆着一壶茶,看到牛绍善进来,他还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
“茂川先生,与火柴见面了。”牛绍善看到茂川秀和后,恭敬地说。
他虽然没再担任市公署秘书长了,但依然与茂川秀和,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
“火柴长什么样?”茂川秀和随口问。
很多人都见过火柴,但宪兵队却一直没发现火柴的踪迹。
茂川秀和也是搞情报出身的,他知道,如果不能抓到火柴,端掉军统海沽站,海沽市公署的很多人,都没心思做事。
他特意找到牛绍善,让他四处散布消息,不想给日本人做事了,想与重庆联系。
同时,也让牛绍善请假,显得很害怕。
中国青年党在海沽的办事处,与日本人的合作,也显得阳奉阴违。
果然,牛绍善很快收到了军统的警告信。
没几天,又收到了军统要求他去国民饭店的消息。
茂川秀和知道,军统与牛绍善见面,肯定作好了一切安排。
应对的最好的办法,是不做任何安排,让牛绍善率性而为。
他甚至还给了牛绍善一万元,让他送给军统,以示诚意。
“五十来岁,脸色蜡黄,身材中等,体态匀称,说话带点海沽口音,就算不是本地人,也应该在海沽生活了很长时间。”牛绍善是带着任务去的,自然观察得很仔细。
只是,国民饭店的房间,光线较暗,他就算想多发现点什么,一时之间也看不太清。
“他有没有给你布置任务?”茂川秀和问。
牛绍善的汇报,倒与其他人描述得差不多。
事实上,不少人都见过火柴。
比如高桥丰一和杨玉珊,在国民饭店被他枪杀时,就有好些人见到过火柴。
他也派了很多人,想把这个火柴找出来。
然而,火柴就像会隐形一样,不管他怎么努力,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该他出现的时候,就能看到他,不该现身时,就像大海捞针,怎么也见不到他。
“没给具体任务,他让我把民国二十四年开始,到今天所做的事情,写一份自述。特别是中国青年党,以及与皇军合作的事情,更要写得详细。”牛绍善苦笑着说。
他倒希望,能给军统做点事情,借机摸清火柴的老底。
没想到,火柴不给他具体任务。
让他写自述,这是非常为难的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