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扬明-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明晋斜眼看着钱师爷,终究只是个幕僚师爷,一点气节都没有,睁眼说瞎话,明知攻城与对方有莫大的关系,还这么配合对方演戏,岂不是唾面自干。
钱师爷感受到了吴县令的注视,知道这么说肯定会招致他不满,不过现在性命都难保,这些都顾不得了,只是假装没看见他的脸色。
两人的神色被夏天南尽收眼底,他暗自好笑,大难临头,夫妻尚自各自飞,何况是县令师爷这种雇佣关系。
他对钱师爷说:“斩脚峒虽然暂时退却,但不知会不会去而复返,若想彻底剪除此獠,永绝后患,还得府城派来大军。不知前往府城请援可有消息了?”
这话一出,钱师爷脑袋轰的一声,整个人都懵了。
吴明晋则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看着夏天南,片刻后又想到了什么,转头看着钱师爷,怒目而视,伸出手指点着他:“宝山你钱有余,我素来待你不薄,你何以至此?”愤怒之余,也不再称呼对方的字,而是直呼其名。
事情再清楚不过了,为何夏天南会驱使斩脚峒攻打县城,一定是师爷钱有余走漏了风声,夏天南得知县衙向府城请调大军,来个先下手为强。
钱有余呆在当场,汗如雨下。他没想到夏天南会这么不讲情面,轻易就把他捅了出来,不管将来朝廷是否会调动大军,能不能打败夏天南,这一个“通贼”的帽子是跑不掉了。面对吴明晋的指责,他又羞又惊,看都不敢看对方一眼。
夏天南心情却很好,还咂摸了一下钱师爷的名字,有余这个名字加上钱这个姓氏,真是绝配啊。
他笑吟吟地压下吴明晋的手:“县尊大人和师爷打什么机锋呢,小人不是太明白。不过”他话锋一转,“小人忝为临高县乡勇首领,定当竭尽全力,协助县尊保境安民。”
吴明晋一甩手,哼了一声,却不说话。没想到自己信任的心腹居然会在背后捅自己一刀,如今真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对方宰割了。
“看来县尊操劳过度,加之受了暴民惊吓,得好好休息才是。这种小事,就由钱师爷代劳了吧。”夏天南转头看了看四周,“看样子这县衙里的人死的死、跑的跑,一时半会聚不拢,县尊身边可不能缺人伺候,我这里人有的是,就委屈县尊将就一下了”
不等吴明晋有何表示,就对黄汉生说:“选两个机灵点的兄弟,送县尊大人去休息,可不能让什么阿猫阿狗惊扰了大人。”
黄汉生心领神会,带着两个护卫队员一左一右把吴明晋夹在中间,说道:“县尊大人请!”
吴明晋哼了一声:“本官如何做,不需要你们聒噪。”表面上还保持着县令的威严,心里却哀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是要变相软禁自己的节奏啊。
黄汉生挤出一丝笑容,继续说道:“县尊大人请。”两名护卫队员握紧了手中长矛,看着吴明晋。
一看这阵势,估计再拒绝就会把自己架走,吴明晋不想失了体面,恨恨地瞪了钱师爷一眼,拂袖而去。黄汉生和两名队员紧跟其后。
待吴明晋一走,钱有余绷不住了,拉住夏天南的衣袖,颤声问道:“夏老弟,何苦如此,你这是陷我于不义啊!”
夏天南轻轻挣脱,笑着说道:“钱师爷言重了,眼下你得起草一份通告榜文,安抚县城百姓,就说黎人作乱,但被本县乡勇奋力击退,让百姓不要担心。”
“夏老弟,攻城之事你我心知肚明,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如此做作又给谁看?”钱有余不知道夏天南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钱师爷,你还是不懂我啊,我真真只是一介商贾,所做一切只是希望有个安稳的环境,让我安心赚钱。”
钱有余不信他的话,但也不敢反驳,只好保持沉默。
见他半响不动笔,夏天南关切地问道:“钱师爷莫非也需要休息,不如换个人来写,你去陪县尊大人?”
钱有余一个激灵,连忙回答:“我写,我写!”提笔就写。他在衙门多年,多数公文都出自他手,甚是熟练,一盏茶的功夫就写完了。
夏天南取过纸张,看着与自己所说没有出入,点头赞许:“钱师爷写的一手好字”,递还给他,“用印吧,张贴在城门口。”
钱有余下意识地回答:“县衙大印须得县尊同意”
夏天南好心提醒:“县尊需要休息,这种小事就不必打扰他了。”
钱师爷回过神,吴县令已经“被休息”了,自然无法过问县衙大小事务。赶紧找出吴县令的官印,盖了印,找来刚才派去找夏天南的衙役,嘱咐贴到城门口去。
“很好,县尊大人闭门休息这段时间,就靠钱师爷主持局面了。”夏天南起身告辞,吩咐几个护卫队员留下来协助“保护县衙”。
钱有余刚才眼睁睁看着吴县令被软禁,这会就要轮到自己了。
待夏天南走到门口时,钱有余心中就作了决定:此次黎乱,真相是否会被朝廷知晓,朝廷如何处置那都是将来的事,至少夏天南的护卫队表面上还是临高县乡勇,而且掌控了整个局势,自己的性命还掌握在他手中,先渡过目前的难关再说,自己可不想和县尊去作伴,更不想去见胡家庄上下几十口。左右已经被夏天南当着县尊面揭穿,不如一条道走到黑。
他脱口而出:“夏老弟夏老爷且慢,县尊虽然休息暂时不管大小事务,可是本县还有佐贰官和典史,他二人也有办法与府城联系”
夏天南回过头,开心的笑了,不出所料,钱师爷终究还是上了他的船。
第八十七章 控制县城
王县丞和林典史自城墙失守后就躲进自家,脱去官服,换上了便装。土兵们逐家逐户搜刮财物时,也没认出他们是官吏。
几个时辰之后,传来消息,本县新招募的乡勇赶跑了斩脚峒的暴民。正当他们庆幸逃过一劫时,却见钱师爷领着几名手持长矛的汉子登门,说是县尊有令,为防止黎人去而复返,需加强县衙一干官员的保护,因衙役死伤惨重,特调来乡勇协助。
说是加强保护,却是前门后门都有人把守,而且只能进不能出,这分明是软禁嘛!林典史是个暴脾气,骂骂咧咧了几句,准备冲出去找县尊理论,却被几杆长矛不客气地逼了回来。
王县丞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和守门的人理论一番,对方却油盐不进。
两人既不解又惶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林典史躲回屋里骂娘,王县丞则偷偷写下一封书信,控诉正印堂官监禁迫害佐贰官,准备找机会送给上官,告吴县令一状。
得到钱师爷的提醒,堵住了王县丞和林典史这两个漏洞,看似简单的计划却顺利实施了。
以古代落后的通讯方式,只要通过钱师爷等一干书吏维持日常的公文往来,很长一段时间,府城都不会知道临高县已经失去控制,只知道黎人作乱攻打过县城,就算走漏消息,府城有所反应恐怕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这段时间,夏天南可以为所欲为,壮大自己的实力。
整个计划最妙的地方在于:攻打县城的是黎人,吴明晋和钱有余虽然认定幕后真凶是夏天南,但是没有明面上的证据。就算事后吴明晋跳出来指证,夏天南枪杆子在手,就凭府城、县城一群衙役和巡检,也奈何不了他。
解决了斩脚峒的威胁,控制了临高县衙,夏天南准备大展拳脚。他急需要做的有三件事:第一是开发田独,第二是解决粮食问题,第三是继续扩充护卫队。等有了稳定的铁矿资源,有粮食养兵,到时候临高也好,澄迈也罢,甚至府城,城头飘的就未必是大明朝的旗帜了。
黄猛甲押送战利品回到胡家庄之后,在谭山的协助下进行了清点分类。不久夏天南也带领护卫队回来了,他当场分了赃,金银财物和几百石陈粮都分了一部分给斩脚峒,至于刀枪器械,全部回炉用来炼铁。
从古至今,来钱最快的方式果然还是战争,从城中大户搜刮的财物,光现银就有三万多两,足以抵得上纺织厂几个月的净收入。夏天南感叹不已,这还是海岛偏远小县,若是中原大城,该有多少财富啊?
后方稳固后,首要任务就是时候开发田独铁矿了。夏天南叫上林伟业,留下黄汉生带领两百护卫队员和斩脚峒土兵坐镇临高,带上其余一百人浩浩荡荡杀向田独。
由于是第二次去,轻车熟路,五天后便在安游乐登陆。
夏天南亲自指挥一百人整队,做好战斗准备。开采田独铁矿的第一步是攻下安游乐,这里聚集了不下两千人,不彻底占据这里,就无法安心的挖矿。而且这里可以作为田独的桥头堡和生活基地,既可以防备海盗和官府的袭扰,又能安置矿工和监管人员。
习惯了三百人以上规模的林伟业看着眼前的一百人,唏嘘了几句:“人手有点少,对方可有小两千人呢!”
“怕球,那个寨子里都是些铁匠和渔民,加上些小摊贩,能聚集起几十个青壮就不错了,也就能对付一下零星的海盗而已。”夏天南对安游乐寨子的战斗力嗤之以鼻。
“县衙不被你控制了啊,为什么不把三百人全带过来,保险一点呢?”林伟业穿越后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很不放心,恨不得到哪都有大部队跟着。
“你太天真了,老林。县衙虽然被控制,可是一丁点纰漏都不能出,一旦让哪一个官吏跑掉,逃到府城报信,就会让我们陷入被动,别说县令、县丞这些人,就说那个钱师爷,墙头草一棵,没人压着可不行。”
林伟业觉的夏天南说的有道理,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反正你当家,你说了算。”
队伍列阵完毕,便以纵队向安游乐镇进发。岸边到镇子也就几里路,很快就到了。巡逻的壮丁发现了异常,一边敲锣示警,一边往回跑。
夏天南也不怕打草惊蛇,自顾自在离镇子几百米的地方展开阵型,纵队变横队,然后推出大杀器两门十二磅山地榴弹炮。
林伟业很庆幸当初听从了夏天南的建议,选择了这种全重不过两三百斤的轻型火炮,如果铸造的是拿破仑炮,哪怕是六磅的小拿破仑,全重也将近15吨,从临高运到崖州就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而且在柔软的沙滩上根本无法移动,哪像山地榴,几个人扛着就可以到处跑。
他观察了一下距离,对夏天南建议:“还可以近一点,抵近到两百米以内,像攻击斩脚峒最后一轮炮击一样,直接轰开寨门。”
夏天南皱起眉头,问道:“打斩脚峒是炮击墙头、土兵放弃抵抗之后才抵近射击的必须要先消除墙头的威胁。我的人很宝贵,死伤一个我都心疼得都不行。”
“对付斩脚峒那样是没错,因为对方有弓箭,可以远程攻击。不过这里靠海太近,非常潮湿,就算有弓箭,弓弦受潮也无法使用,能开弓也射不了多远。我断定对方不会使用弓箭,如果是投枪之类的,超出一百米也没有威胁奥运冠军投掷标枪也就百把米。”
技术问题夏天南选择无条件相信林伟业,他命令把炮推进到一百五十米距离,做好发射准备。
对方墙头人头若隐若现,果然如林伟业所言,这么近的距离也不见有箭矢射过来按照常理来说,在寨子的木墙上居高临下,弓箭的射程增加,一百五十米是能够射到的。
第八十八章 武装游行
安游乐镇的话事人叫胡远,是崖州本地人,看中这里官府不管,组织了一批当地青壮,以巡逻警戒、防备海盗的名义掌握了这里的话语权,凡是镇上做点小生意的都要向他缴纳一定的费用,以便得到他的保护,算是保护费。
如果来了大股海盗,胡远就提供淡水食物打发他们走——海盗也需要有个落脚补给的地方,双方相安无事——如果来了落单的商人,胡远也不介意客串一下强盗,发点横财。久而久之下来,也颇积攒了一些身家,他对这种土皇帝的日子很是享受。
今日听手下急报,来了一股海盗,不下百人,在镇子外摆开阵势,来者不善。胡远赶紧带着手下上了墙头,观察对方虚实。只见百步之外聚集了百来号人,整整齐齐列队,也不喧哗,队列前面有两根铁管子模样的东西,几个人正在摆弄着,不知道要作甚。
他不知道这就是让斩脚峒的黎人土兵吃了不少苦头的火炮,只当是海盗来打秋风,当下双手聚拢成喇叭状,向对面喊话:“不知是那一路的兄弟,来此有何贵干,若是缺水缺粮,鄙人可以双手奉上。”
夏天南一乐,这架势是把自己当成过路的海盗了,当是打发叫花子呢!他也回应道:“对面的人听着,我需要什么,自会来取。从今日起,安游乐镇就是我的了,谁要是不服,去和阎王爷说去吧!”
胡远气的七窍生烟,没见过这么蛮横的海盗,难道不知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吗?给你一点颜色,你就开染坊了。这里工事坚固,倒看你这百来号人怎么啃下这里?
他回头叫道:“兄弟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老子好吃好喝供着你们,现在是你们报效我的时候了。只要我们守住墙头,不让他们攻上来,这点人马还啃不下我安游乐!”
这些青壮都是他一手招募的,也没和海盗真刀真枪干过,倒是平日里欺压寨中商贩很有一手,觉得这百来人也不足为惧,纷纷叫嚷道:“老大你放心好了,兄弟们在此,定叫这些海贼讨不了好去。”
胡远得意的向众人挥挥手,正待继续鼓舞士气,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木墙被轰开一个洞,震动之下,墙头众人站立不稳,纷纷倒地。
这是火炮校射的第一炮,稍微偏了几米,击中了城墙。林伟业失望地对炮手说:“这么近都能打偏,回去好好操练操练!”炮手诺诺应下,赶紧清洗炮膛,装入炮弹,准备发射第二炮。
墙头上众人爬起来,揉揉被震的发麻的耳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胡远呆呆地看着两根铁管子,还在冒着烟,看样子是这家伙闹出的动静。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校射之后的炮击开始了,两门十二磅山地榴弹炮同时发射实心弹,准确地命中了寨门,这门比斩脚峒的更脆弱,直接碎成木块四下飞散。
这下胡远和他的手下总算弄清了怎么回事,大喊一声妈呀,跳下木墙四下逃窜。可怜他们不过一群收保护费的混混,哪见过这阵仗。
护卫队不费一枪一弹,端着枪直接进入镇子接受了胡远和他手下的投降,这甚至不能称之为一场真正的战斗,更像是一次武装游行。
胡远刚才的豪气全无,战战兢兢跪在夏天南面前,磕头如捣蒜:“大爷饶命,只要大爷放我一马,叫我做什么都行。”
夏天南也懒得废话,直截了当地说:“你给我找几百人,上黄泥岭挖矿,干得好,你就还是这里的头头,要是干不好,就丢到海里喂鱼!”
挖矿?弄了半天,不是来图谋这个寨子的,胡远心中稍定,正待想好如何措辞,身后却有人嘀咕,“老子才不去荒山野岭挖矿呢……”
说这话的是他一个手下,平时有点愣头楞脑,脑子少根筋的那种。这句话被夏天南听到了,他正想杀鸡儆猴呢,有人就自己送上门来了。他从身后一个队员手中接过步枪——里面都是装好弹药的——对准这个傻缺,扣动了扳机。
这么近的距离,停止作用巨大的铅弹造成的破坏力甚至大于现代步枪子弹。胡远还没反应过来,只听得一声巨响,伴随着一阵黑烟,身后这个手下的脑袋炸开一个大洞,血溅了他一头一脸,他下意识地抹了一把脸,手上沾着一些糊糊的东西,看着像是脑浆。
胡远歇斯底里的叫了起来,他谋夺海商钱财的时候也见过血,但是这样的血腥场景却是他从未见过的,超过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夏天南端起步枪,枪口对准他,再次问道:“回答我,干还是不干?”
胡远顾不得擦去身上的血迹,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脑门很快就见了血,嚎叫着回答:“我干,大爷你叫我干什么都行,只要别杀我!”
夏天南满意地抬起头,扫视了一下周围。胡远身后的手下都恨不得趴在地上,一个个身体瑟瑟发抖。远处则站着一大群人,他们是镇上的居民和商贩,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唯恐惹怒了护卫队。效果已经达到,这些青壮和居民恐怕畏惧自己更甚于海盗,这样就够了。
大棒用了,胡萝卜也不能拉下,夏天南的语气缓和下来:“你放心,只要好好监工,给我挖矿,你继续做你的山大王,保护费照收不误。如果有人要在安游乐闹事,你搞不定就告诉我的人,我帮你出头。”
胡远想了想,听起来好像也不坏,况且性命捏在人家手上,也没得选。除了多出了挖矿的任务,自己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自己还是安游乐镇的老大。而且有了这样厉害的靠山,寻常海盗就无需放在眼中了。
他伸手擦了擦额头的血,免得糊住眼睛:“胡某一定尽力!”
胡远就这样成了田独铁矿的工头,他的任务是监督矿工挖铁矿,然后运送至岸边,由夏天南派人装船运走。
安游乐的固定居民加上商贩、铁匠、妓女等流动人口一千多人,每户摊派一名男丁,凑齐一两百矿工还是不成问题的。林伟业定下的工作量是每人每天2吨矿石,只要干满一个白天就行了,劳动量也不算太大。
夏天南也不怕胡远有什么异心——看得出这家伙舍不得这里的坛坛罐罐,轻易不会跑路,更不敢和护卫队对抗——只要定期派人来装矿石就行了。
田独铁矿的劳力和监工就这样解决了,安排好一切之后,夏天南踏上了归途。他没有空手回去,不仅装了几船急需的铁矿,还装走了安游乐镇的一百多个铁匠——这些人好好培训下,就可以成为百仞滩兵工厂的工匠,现在夏天南最缺的就是人手。
第八十九章 刺刀
解决了最重要的铁矿来源问题,夏天南和林伟业都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有了稳定的铁矿来源,就可以尝试铸造更大的火炮,还有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刺刀!
早在琼海式步枪正式交付护卫队时,林伟业已经想好了刺刀的制作方法,只不过当时有限的生铁资源和产能得先解决步枪的有无问题,现在生铁不再是瓶颈,步枪已经即将完成三百人的列装,加上新加入的铁匠可以缓解人手不足的局面,可以腾出手来上马刺刀项目了。林伟业准备先试制样品,成功之后再批量生产。
刺刀并不是个简单的活计,长度不过0。5米左右,却要保证反复刺杀过程中的强度和韧性,太硬易折断,太软易变形。一把刺刀制作的难度,不会比一把好的刀剑容易,而这年头百炼钢打制的上好刀剑,不仅成本非常高,而且费时费力。
林伟业要做的,就是实现快速、规模化制作刺刀,同时要控制成本。他要用的方法,就是直到现代还在使用的渗碳工艺。
渗碳,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它可以使渗过碳的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具体方法是将工件置入具有渗碳介质的炉具中,加热到900……950度,保温足够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的金属工件。其实这种技术到现代也还在用,就是所谓的“焖钢法”。
这样得到的金属工件,表面层具有高碳钢的高硬度和耐磨性,而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用这样的方法制作的刺刀,外部足够刚硬,刺杀时更有优势,而内部的韧性则保证其不会断裂。
现代的渗碳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用的渗碳介质也是气体和液体,如甲烷、苯等,在1631年显然是没法得到这些东西的。林伟业采用了古人的方法——外热式箱体渗碳技术。
这名称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把低碳钢制作的刺刀半成品放入坩埚等容器,然后盖上木炭、豆豉、土末,在容器外加热——木炭、豆豉都是渗碳用,土末是分散剂。这种渗碳技术的好处,是工件得到的渗碳非常均匀且稳定,且碳势很高,效率和效果都相当好。这种方法在《天工开物》中有记载,不过当时宋应星用来制作的是绣花针,林伟业用来制作的是刺刀。
这种刺刀并不是现代刺刀薄而扁的刀刃,而是三棱形的长锥体。考虑到将来要经常与冷兵器部队搏斗,厚实的锥体显然要比刀刃更结实,这样的结构显然叫枪刺更合适,叫刺刀不过是现代人的思维习惯。
做出样品后,夏天南试了试锋利和坚韧程度,捅穿两层拇指粗细厚度的木板轻而易举,然后再上下左右搅动,木屑纷纷掉落,刺刀却丝毫没有变形,如果是把剑,卡在木板中横向扳折,必然会折断。他再取来一块薄薄的铁板,用力插下去,照样捅穿,刺刀未见丝毫磨损,可见将来对付敌人的盔甲也不成问题。
他哈哈大笑,“老林,你果然有办法,这下子,我们的队伍步枪加刺刀,肉搏也不怕了。”
林伟业也很有成就感,他取过一把步枪,枪口的卡座是早就预留好的,刺刀可以很方便的安装拆卸,把刺刀装上之后,对夏天南说:“琼海式步枪装上刺刀,将近1。9米,基本接近长矛了,将来进入白刃战,直接可以做长矛用,长矛兵可以取消了,全部都是火器化士兵,远程打击和近身肉搏能力兼备!”
夏天南看了看,发现了奇怪之处:“这刺刀怎么装在右侧,刺刀不都是在枪口下方吗?”
林伟业解释道:“我们这是前装滑膛枪,装在右侧是为了更好的装弹,只有到了后装枪时代才会装在枪口下方。”
他伸出左手在枪口比划了下,“你看,如果装在下方,装弹的时候会不会割伤手?”
夏天南点点头:“看来给前装枪设计刺刀的人经过了血的教训啊!虽然装在右侧别扭了点,但是实用第一嘛。”
样品制作成功,接下来就可以量产了。现在武器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有步枪,有刺刀,还有火炮,相对于琼州府的武力水准来说,护卫队已经是武装到了牙齿,夏天南已经不满足于龟缩于临高一隅之地了。
他和林伟业二人从盐场发迹,通过林伟业开的金手指,走技术流路线,已经开始在临高站稳脚跟,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毕竟根基尚浅,短板很明显。之前的工人、工匠、铁矿一一被解决,现在轮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短板——粮食。
夏天南思来想去,没想到好办法,只有把大家都叫来商量,看他们有什么好建议。
林伟业一向对这种问题不感兴趣,他人坐在这里,脑子里却在想在合适的时候铸造更大的火炮。
刘全脑子比较灵活,他想了想,对夏天南说:“老爷,咱们有银子,可以买粮……”
夏天南懊恼地打断他,说道:“之前为了供给修建船厂的民夫伙食,已经让临高县内米价上涨,现在三百护卫队员,三百土兵,加上一千多工人、工匠,得花多少银子买粮食啊,就算米价不涨,开销也很大,粮食全靠买,绝非长久之计。我们目前只有纺织厂有收入,盐场现在不外销,兵工厂、钢铁厂、船厂都在烧钱——要不是因为打胡家庄和县城得了两笔横财,早就撑不下去了。”
众人纷纷称是,谭山补充道:“而且本县粮食出产不多,存粮也有限,就算有银子,也买不到这么多。”
刘全续道:“回老爷,若是本地粮食不够,可以上外地买。不过琼州府其他州县粮食产量也不高,对面广东米价又高出琼州太多,都不是买粮的好地方。小的跑了几次广州,听闻有人说起,暹逻、安南一带盛产粮食,也是一年三熟,但产量比琼州高多了,米价很低,广州就有人南下运粮回来发卖,所获颇多。至于银子入不敷出,也不是大问题,老爷的船厂已经建成,只要建成船只出海,不管是跑日本还是下南洋,那就是金山银海的买卖,银子就不再是问题。”
第九十章 夺田(一)
(正文之前啰嗦两句,今日加更一章)虽然这类型的书不如直播流、红包流、天庭流红火,相对小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编辑大大给推荐也很谨慎,一个月就一个不疼不痒的文字推,曝光率很低,但是各位书友的支持让我很开心,一句句暖心的话、一张张热乎乎的推荐票,带来的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自己码的字有人看,而且愿意给出评价,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新人而言,就是一种成功。经历过刚开新书的困惑期,也为推荐太少苦恼过,但现在我又找到了码字的快乐。快乐就要加更,虽然加的字数有限,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对不对?(其实主要是因为作者君这个手残党的码字速度太慢,加上思考情节也很费时间的说~)
顺便多说一句,新建书友群,318178357,愿意给书提意见和建议的书友可以加入,欢迎你们指出缺点、提供好的思路,有龙套角色提供也很欢迎,省去我想名字的苦恼~
————————————————————————————————
夏天南眼前一亮,暹逻、安南就是现代的泰国和越南,东南亚的气候和降雨非常适合水稻生长,在古代低下的耕作水平都能一年三熟,到了21世纪都是粮食出口大国,粮食多,价格自然就低。
虽然海贸能赚大钱,但是这只是长远计划,福建的郑芝龙是绕不过去的强大对手,短时间内指望通过海贸支撑购入粮食的支出是不现实的。不过刘全的建议也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他问众人:“刘全说的不无道理,你们有什么看法?”
林伟业、谭山等人点头称是,这倒是个好办法。
司马德开口说道:“主公,暹逻、安南的米价虽然低,但是往来一趟所需时日甚久,主公手下这么多人口粮全部靠此渠道,怕是不稳妥,若是海上遭遇风浪,或是遭了海贼打劫,那就钱粮两空了。”
众人觉得也是,以当前海路的条件购买粮食,一来速度无法保证,二来风险太大,无论是风浪还是海盗都是现实的威胁。这个年代要做海商,没有厚实的身家是不敢出海的,一次意外就足以倾家荡产。
夏天南经他提醒,也想到了这些困难,他叹口气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司马德笑道:“主公也无需忧愁,从海路购粮,可以作为长远打算,目前要粮食还得落在琼州府。”
“哦,司马先生有何良策,快说来听听。”夏天南来了精神。
“在下祖籍浙江,又曾在南京任职,对江南颇为熟悉。江南的田地都被豪族强取豪夺了去,一个大户人家上千亩良田甚是平常,而这些豪族大多有族人为官,甚至官至部堂,朝中有庇护,当地官府也给他们撑腰,本身又豢养家丁,势力之大,一般人无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